登陆注册
4721400000011

第11章 路翎底气质(4)

用自己的眼睛看,这是古老、朴素的真理,而实行之难,超乎想象。现代社会,个人空间日益萎缩,有多少人还确实拥有自己的眼睛,本是极大疑问。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的现象,比比皆是。本来,艺术作为个性愈益衰微的社会整体趋势的反拨力量,可以发挥很好的平衡作用,艺术家作为在精神自觉上较具主动性的人群,也可以给“庸众”提供摆脱集约化社会意识、社会文化的有益引导,总之,艺术和艺术家应该是精神世界越来越刻板雷同的人类社会保持其自由向度的希望和火种。在路翎那里,他之所以主张“直接认识生活”,正是坚持艺术和艺术家的上述天赋。殊为诧异的是,文坛却对此给予“批判”,谴责他试图用自己的眼睛而不用政策“认识生活”。此等文学对人的精神将产生怎样一种作用,亦可知矣。

路翎谈其著名小说《饥饿的郭素娥》,表示:“我要在作品里‘革’生活的‘命’。”(《我与胡风》)联系作品实际,他的意思应该是指,摆脱理论的灰色教条,使“生活”在作品中焕发血肉的气息。在此需要指出,这个桀骜不驯的青年,堪称四十年代后最专注于工农生活及形象刻画的作家;虽然他的巨著《财主底儿女们》是以知识分子为主角,但在此外,路翎几乎所有中短篇创作,都属于工农题材(其中对煤矿工人生活的表现尤多)。这一题材特色,加上描写之佳,曾使人误以为作者是矿工出身,实际上,他没有当过一天工人、农民。他的作品,所以在四十年代是写工农的小说之翘楚,得之两点:第一是用情至深,第二是不让灰色教条阻碍、束缚自己的视阈。对此,“觉悟”后的舒芜,曾比照着“正确”立场,加以批判:

在你十年来的作品中,绝大部分是写的是“工人”和“农民”。你的一贯主题是,他们有着“强烈的革命要求”,所以革命的基础就在这里,革命的主要动力就在这里,最重要的是,革命的道路也就决定在这里。而这些所谓“强烈的革命要求”,你特别强调,都是“从实生活的深处产生的”,都是没有或极少有政治自觉,都是与任何明确的政治认识不发生关系的。不但如此,你还一再告诉读者,那些政治自觉和政治认识之类,常常只是虚伪的教条;只有这种“盲目自发”的“革命要求”,才比什么都重要。(《致路翎的公开信》)

“盲目自发”,更体现原意的表述是“自发性反抗”。它认为,工农的革命要求自然而然地从他们生活中内在地产生,自然而然地来自他们自己的内在感受,而非接受教育和引导之后方始形成。为此,路翎对工农的表现,重心放在对他们生活和内心的直接呈示。这在相关革命理论看来,是本末倒置的。舒芜的批判,转述了这种理论所认为的正确逻辑,即“政治自觉”、“政治认识”的获得才是工农革命意识形成的关键。如果读者熟悉“文革”时期的作品,那末,样板戏《红色娘子军》中吴清华的形象、《杜鹃山》中雷刚的形象,就是用来说明这一逻辑的;他们在阶级压迫下虽有反抗的意愿,但在获取“政治自觉”、“政治认识”之前,无论思想还是行为,都是迷茫的甚至错误的,只有经党的化身洪常青、柯湘给予启发教育之后,才脱胎换骨成为真正的革命者。要知道,吴清华、雷刚虽是极端化例子,但埋在他们身上那种思路却由来已久了,路翎之被批判,正因他不肯沿此思路认识“生活”。

路翎笔下工农形象的不“标准”,是多方面的。他强调着“主观战斗精神”,着眼于个体抗争、跃起和突进(这违反了集体主义观点)。因为特别称赞“生命底丰满”和对生活的主动突进,路翎偏爱有“流浪汉气质”的工农形象,这种形象焕发着野性、叛逆、强力、英雄的光辉,凸现了人的“高贵”品质(他特别看重“高贵”这个词)。然而,个人的自我的“生命底丰满”,在主流革命意识形态看来绝不是一种优秀品质,它认为这与其说是对工农的赞美,不如说是丑化和歪曲,工农群众应该被表现为具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跟主流革命意识形态要求把工农塑造成“先进”典型不同,路翎的描写有阶级憎爱,但并不按照“阶级分析”观点来写。他的工农叙事,越出于故事的罗列,而以力的冲突为锋刃,撕开生活表层,穿越灵魂,攫取精神性的存在。他持续地写出《饥饿的郭素娥》、《罗大斗的一生》、《蜗牛在荆棘上》、《卸煤台下》、《两个流浪汉》等一批作品。其中的人物,既非束缚于土地的传统农民,又非成熟的工人阶级,而是刚刚离开土地却又保持着农民气质的人。这成为路翎工农叙事的独一无二的切入点,从这里,在刚刚离开土地、有如流浪者的那一类人身上,他看到了他所渴望的表现力。《蜗牛在荆棘上》写道:

流浪者有无穷的天地,万倍于乡场穷人的生涯,有大的痛苦和憎恶。流浪者心灵寂寞而丰富,他在异乡唱家乡的歌,哀顽地通过风雨平原……

发掘劳动者的生命意识,是路翎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一个最具特色的贡献。

他刻画劳动者,追求于内在的诗意。他主张“直接认识生活”,抵触教条地、公式化地表现工农,然而这不意味着对生活采取客观主义态度。他声称,“我还是浪漫派”。他的工农叙事,一面坚持生活面貌的原质,一面深刻注意生活的心理潜质。他的以工农为题材的作品,被人广泛诟病语言形态“欧化”,人物身为工农大众,说话却“缺少一般的土语、群众语言”。这在当时,也是知识分子作家表现工农生活时的一个通病。因此,连他的知己胡风也误以为他犯了同样的毛病,而提出批评。路翎的回答让人大吃一惊:

我说我的意见是,不应该从外表的多来量取典型,是要从内容和其中的尖锐性来看。工农劳动者,他们的内心里面是有着各种的知识语言,不土语的,但因为羞怯,因为说出来费力,和因为这是“上流人”的语言,所以便很少说了。我说,他们是闷在心里用这思想的,而且有时也说出来的。我曾偷听两矿工谈话,与一对夫妇谈话,激昂起来,不回避的时候,他们有这些词汇的。有“灵魂”、“心灵”、“愉快”、“苦恼”等词汇,而且还会冒出“事实性质”等词汇……(《我与胡风》)

读这一段时,我大为震动,得到很多启发;它让路翎在我眼中变成一个富于思想力度与光辉的人,同时带来了感动。在我看来,他是真正拒绝“轻视工农”的人,内心深处真正把劳苦大众放在一个平等位置上——那就是,相信并确认工农的内心世界绝不“粗鄙”,而是和知识者一样“文明”。过去,我们习惯于一种貌似很站在“工农立场”的观点,即:工农大众反感、抵触、排斥知识化的文明语言。受这观点影响,五六十年代和“文革”中许多作品曾经刻意描写,工人或农民毫不掩饰地嘲笑、奚落知识分子说话的方式、口吻和词汇。它们把这样描写,当作是对工人、农民的赞美,当作工人、农民的文化自豪感的体现。经过语言美丑观的这种颠覆与“革命”,我们看到,久而久之,汉语是怎样一点点远离了文雅(看看现在网络上铺天盖地的那些暴虐、肮脏、唾沫横飞的留言吧),连知识阶层的日常语言也以粗鄙为附。更令人不堪的是,素称民族的美的语言锤炼者的文学,语言质地较数十年前总体明显粗劣以外,还有恶俗化的趋势。事至如今,回头检视对知识化语言的贬损,我们应能断定是与文明进步背离的。但说实话,这种贬损在伦理上有很大迷惑性,因为它以工农文化推崇者姿态出现,人们一般都易于认为它不容辩驳。正是在这里,我益发佩服路翎的独立思考精神;他出人意料地指出:

精神奴役创伤也有语言奴役创伤,反抗便是趋向知识的语言。

这个见解,极富穿透性。相形之下,顺顺当当接受了工农大众天然排斥知识语言的观点的我们,就缺乏那种精神。我们可曾意识到,当我们被那种观点背后的伦理所迷惑,赞成工农大众生而憎厌知识语言时,反而恰恰认同了对工农的一种歧视?我们为什么没有想到,“不用知识语言,还以土语行帮语为骄傲”这种表现,并非命中注定,而是历史造成的——或者说是精神上的阶级压迫的结果?工农大众在使用知识语言之初流露出心理上的犹豫,我们为什么没有像路翎那样理解为“羞怯”,理解为精神奴役创伤的残余,却非要认定那是他们天性不接受知识语言?难道我们看不到翻身后的劳苦大众亲口说出新名称、新词汇时从心底透出来精神解放的欢愉吗?路翎就指出:“劳动人民他们还由于反抗有时自发地说着知识的语言。”这种现象,是很明显的。还有一点也很明显,在农村,对脱离旧语言习惯感到“羞怯”或显示出排斥态度的,往往是老人,年轻人却普遍乐于接受新语言——这难道不足以说明“不用知识语言,还以土语行帮语为骄傲”的的确确是精神奴役创伤的一种标记吗?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鼓励整个社会不断趋向知识的语言,使每个人的精神得到更大解放、更高提升,使每个人都获取更强的思想、思考的能力(知识语言的作用归根结底就在这里),使我们全体社会向着民智发达迈进呢?

同类推荐
  • 皆大欢喜

    皆大欢喜

    《皆大欢喜》是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之一,同《仲夏夜之梦》、《威威尼斯商人》和《第十二夜》一起被称为莎士比亚“四大喜剧”。讲述了在远离尘世的阿登森林中,被流放的公爵的女儿罗瑟琳,到森林寻父,以及她的爱情故事。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剧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瑟罗》、《哈姆莱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
  • 捕风捉影

    捕风捉影

    莎翁喜剧写作最成熟时期的创作,内容热闹欢乐,并富哲思。比起莎翁的其他喜剧。本剧的特征是场景和语言都较为接近真实生活。克劳狄奥爱上希罗,但又害怕被拒绝,结果好友唐·彼得罗出手相助,安排一个别开生面的化装舞会撮合他俩。当大家满以为一切都可有个完满的结局时,唐·约翰却从中作梗,让克劳狄奥误认为希罗另有所爱。爱之愈深,恨之愈切,克劳狄奥发誓复仇,于是,一对鸳鸯的爱情磨难开始了……
  • 千年庭院

    千年庭院

    余秋雨可谓暴得大名又饱尝诽议。但当你随他走近千年庭院,触摸华夏古国的千年文脉;当你随他走茫茫大漠,手指王道士泪洒敦煌;当你随他走苏东坡的内心深处,感叹旷世大才栽在小人手下;当你随他走一个王朝的背影,沉思三百年的是非功过……你会恍然一悟:余秋雨的成名自有道理! 寓历史于长谈里,融文化于美文中,笔下沧桑尽显,文中情感奔突。读之,让你感让你悟,让你唏嘘让你沉思,让你扼腕长叹,让你潸然泪下,让你热血沸腾,文化历史大散文有此境界者,当今文坛惟有余秋雨! 余秋雨可谓暴得大名又饱尝诽议。但当你随他走近千年庭院,触摸华夏古国的千年文脉;当你随他走茫茫大漠,手指王道士泪洒敦煌;当你随他走苏东坡的内心深处,感叹旷世大才栽在小人手下;当你随他走一个王朝的背影,沉思三百年的是非功过……你会恍然一悟:余秋雨的成名自有道理!寓历史于长谈里,融文化于美文中,笔下沧桑尽显,文中情感奔突。读之,让你感让你悟,让你唏嘘让你沉思,让你扼腕长叹,让你潸然泪下,让你热血沸腾,文化历史大散文有此境界者,当今文坛惟有余秋雨!
  • 野草: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野草: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

    本书不仅是一个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伟大实践、弘扬时代精神的好书,而且是以长篇报告文学形式描绘声绘色精神文明的一次壮举,是一件带有开阳意义的工作。正当全党全国人民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工作,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的时候,解放军文艺出版社重点推出这部报告文学,具有特殊的意义。可以相信,它的面世将支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充分发挥出激励人、鼓舞人、鞭策人的积极的作用。
热门推荐
  • 高塔之旅

    高塔之旅

    看腻了人类尔虞我诈的神将整个银河系回收,重塑出一片新的大陆。人类所需要的一切都被神寄放在【高塔】之中,无论是生存的物资,还是改变未来的希望都能在【高塔】中取得,只要你在里面能取得功绩并活着回来。
  • 这真是写轮眼

    这真是写轮眼

    (新书《贤者向往安逸生活》已发,求支持,求抢救QAQ)“大哥哥,大哥哥,为什么你的眼睛里有三个逗号在转?”“不,这并非逗号,是勾玉!”“勾玉?!酷!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小女孩双目闪耀,憧憬中带着期许。“没错,这就是传说中的……”萧洋微微昂首,洋洋得意。“邪王真眼!”小女孩笃定接道。“谁告诉你这是邪王真眼的!”(╯°Д°)╯︵┻━┻“大哥哥,你真不是邪王真眼使么?”“神特么邪王真眼使!老子是火影忍者!”附言:这是萧洋带着火影系统穿越后,意外进入某个“奇怪”社团的故事。无需考虑会不会后宫,因为这书不会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本书原名《我真是火影忍者》,系统、穿越,搞笑吐槽,没看过火影也能看懂。
  • 异世之无敌剑侠

    异世之无敌剑侠

    七星,寓意着古老的传说。天命之子会随着神迹的显现而降落人间。斗文、拼武;侠骨、柔肠;铁血、情爱;从黑洞穿越而来,身负国术剑法的方旭会如何演绎他的精彩人生?敬请观看。
  • 洞山岕茶系

    洞山岕茶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强势娇妻:傅总爱妻成瘾

    强势娇妻:傅总爱妻成瘾

    宋西月与傅晋的婚礼在几个月之后重新举行,钟子谦也出席了,在结婚当晚,满城烟火时,他离开了渝城……
  • 两溪文集

    两溪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刚錍论义解

    金刚錍论义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智慧女人一生必做的100件事

    智慧女人一生必做的100件事

    本书涵盖了女人一生必须撑握的人生观、爱情观与价值观。它站在生命之颠,立足于女人一生的现状实情,与她们一起探讨生命奥秘。同时书中所描述女人必做的100件事,是给女性一个正确的精神指引和行动要领,可以说是女性成功的蓝本。愿此书与女性朋友共勉,为她们的生活锦上添花,为她们的成功推波助澜,愿她们今后拥有幸福美满的生活不再是偶然。
  • 全能金牌主持

    全能金牌主持

    重生回到1993年的平行世界,电视业尚未起步,人们还是习惯于打开收音机,收听广播。对于张宇来说意味着什么?毫无疑问,这是梦开始的地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