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1400000003

第3章

他们的婚姻,得之于双方祖父某个夏天在街头的聊天,只言片语之间,定下亲事,其时茅盾年方五岁。老人做主,茅盾的父亲不便违拗,只是请媒人告知孔家,“不要缠足,要教女孩识字”。而孔家并未照办,缠足一事,因孔德沚反抗,缠了半年而作罢,至于读书识字,则根本未予理会。到了1916年冬天,已进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的茅盾回乡省亲,母亲提起了完婚这件事。母亲说:“从前我料想你出了学校后,不过当年小学教员至多中学教员,一个不识字的老婆也还相配;现在你进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不过半年,就受重视,今后大概一帆风顺,还要做许多事,这样,一个不识字的老婆就不相称了。所以要问你,你如果一定不要,我只好托媒人去退亲,不过对方未必允许,说不定要打官司,那我就为难了。”茅盾母亲知书明理,她是用商量的口气说这件事,虽然“那我就为难了”一语,透露出倾向,但假若茅盾执意退亲,亦非没有可能。然而茅盾并未拿出“新式青年”的态度,他这样回答母亲:自己全神贯注于“事业”,“老婆识字问题,觉得无所谓”,况且嫁过来以后,“母亲可以自己教她识字读书,也可以进学校”。见他做出如上表示,母亲就决定“第二年春节办我的喜事”。(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以下所引茅盾语,未另标出处者,皆自此书不赘。)

我们发现,“五四”以来重要新派人物,在婚姻问题上的表现与茅盾类似者,不在少数。

茅盾的不如意,显而易见。除开并非“自由恋爱”、对方不识字没文化这两条,我们禁不住也从“人之常情”的一面,对他内心做一番猜测。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容貌论,孔德沚实非出众。而她的个性亦是强硬有余、柔顺不足,通常女性引人怜爱处,在她身上难觅其踪。韦韬说:“父亲和母亲的结合,开始并无爱情。”(韦韬、陈小曼《我的父亲茅盾》)这句适用于大多数包办婚姻夫妇的话,在茅盾这里,我以为还应有进一步的解释。

有必要提及我初读《子夜》时的感受。那时我大约十三、四岁,已到了乱翻书的年龄。这天,从父亲书架上找到一本厚且旧的书,纸页极度脆黄,看见封面上印着“子夜”两个字。我打开读了起来,不数页,吴老太爷乍到上海从视觉到肉体所受的巨大刺激,同样淹没了一个在“文革”禁欲主义氛围中成长的少年。“薄纱”、“肌肤”、“白腿”、“乳峰”、“滑腻”、“腥红”、“女人身上的香气”……诸如此类的字眼,扑面而来。说实话,我有点招架不住,更主要的是心惊肉跳。我没敢多看,悄悄放归原处。之后,每次趁父亲不在家,再偷着取出来读几页,并且记住照原来的样子摆放回去,以免被发现竟然敢偷看这样的书。实际上,《子夜》中所有涉及性爱、女人的描写,正是我百看不厌的段落,徐曼丽、吴少奶奶、冯眉卿、林佩珊,包括那个革命女工玛金,在我看来都很迷人(易为今语,当为“性感”),各自放射其不同的女性魅力,甚至她们的名字也令人妙想迁得。

异性在茅盾笔下展现出来的性感,成为我第一时间对这位作家的印象。后来,读他晚年所作《我走过的道路》,欣然发现他果然自幼对女性美的吸引力,有敏感细腻的心理。那大约是茅盾十三岁的时候,母亲带他去粟香舅父家歇夏。其中有这段描写:

每晚八时后,蕴玉和我在线香考试之后,便到三小姐、五小姐的房内玩耍。三小姐、五小姐都比我大。我们去歇夏那年,三小姐大约有十八、九岁了,尚未订婚。三小姐是个美人,像从最有名的仕女画上摘下来的,而且不仅貌美,眉毛眼睛都会说话。三小姐自知貌美,还想有才,做个才貌双全的佳人。家里虽有家庭教师,但因是男的,粟香不许她和蕴玉同听这家庭教师的课。三小姐已经识字五、六百,这都是她逼着蕴玉教她的。但蕴玉是个没有耐心的人,又喜欢玩,不肯专心教三小姐,还把他从父亲那里听来的话讥诮三小姐:女子无才便是德。

时隔近七十年,茅盾这段回忆文字,仍有少年般的情怀。三小姐的怡人韵致,跃然纸上。美丽之外,点染着脱俗气质和女儿家娇憨可爱之态。我更注意到,论年龄,三小姐比茅盾大四五岁,一般来说少年男子对于年长异性不易有欣赏之意,但当时茅盾之视三小姐,目光显然越乎其年龄之上。我们固不能说三小姐即代表茅盾对于异性的全部审美理想,但与这理想某一侧面相契合当属无疑。那么品味一下,三小姐从内到外、浑身上下所散发的风度,较之于孔德沚,曰“相去甚远”不亦宜乎?

婚后孔德沚仍居乌镇,茅盾独自回上海,实际过着单身生活。他似确乎把精力放在“事业”上,这样过了四年左右。四年中,深知茅盾对婚姻并不如意的母亲,一直对儿子所谓集中精力于“事业”抱有疑问。这怀疑,在1920年趋于严重。当时,茅盾每每将登有其写、译文章的报刊,寄给母亲。对此,“母亲来信问我:每月六十元的收入总够花了,为什么还要写那么多文章‘赚外快’?”“言外之意怀疑我瞒着她有什么活动,例如交结女朋友。”到年底,茅盾禀告母亲因忙于接手主编《小说月报》,春节不能回家。这让母亲的疑忌达到顶点;她回了一信,“语气之严厉从来没有”,她告诉茅盾一个决定,她将率儿媳立即搬到上海,“要我马上找房子”。

茅盾母亲虽是旧式妇女,但好学多读,头脑十分锐利,识务处事,明睿过人,鲜有误判(这一点,鲁迅母亲不好比;孔德沚之未成朱安第二,多少与此有关)。她一旦做出决定,是毫不犹豫的。翌年春,果然携孔德沚迁沪与茅盾同住。这样,茅盾于婚后四年,终于真正过起了有“家室”的日子。但我们看到,《我走过的道路》对于此时的孔德沚,做了这样有趣的描写:

晚饭后,我们陪母亲谈天,一过九点,德沚接连不断打呵欠。那时母亲就叫我们去睡觉。可是我们进了自己的房,我叫德沚先睡,她头一着枕,就呼呼熟睡,我则安然看书写文章,直到十二点以后;这中间,德沚也许醒来一次,见灯光通明,含糊地说了句“你还没睡?”就又呼呼入睡了。

这段描写,我们阅之有趣;于茅盾,只怕正好相反——所体验到的,是夫妻间的无趣。我们不能说青年茅盾逐日熬夜写东西、热衷社会政治活动,目的只是躲避家庭生活,然而,倘说上述行为当中含着这类因素,应该不算臆测。我们这看法,茅盾母亲大约会抱同感。1921年下半年,茅盾参与中共草创期工作,忙得不可开交。特别是每周晚间有一次会,“从晚八时起到十一时”,加上路程较远,会后到家,“早则深夜十二点钟,迟则凌晨一时”。茅盾考虑,若不对母亲她们说明真情,而以别的理由搪塞,“一定会引起她们的疑心”。当他据实相告,说自己参加了共产党,有些会非开不可。母亲的回答一针见血:“何不到我们家来开呢?”经过茅盾解释,母亲虽未坚持,然而那提问却透露了她的猜忌。

茅盾夫妇的生活,以1930年亦即茅盾由日本归国为界,截然而为两段。在前一阶段,是疏离的状态——不单心理上,从实际生活的时间状态看也是如此。1921年到1927年,主要作为职业革命家的茅盾,社会活动繁忙,在外奔波多,居家度日少。1926年和1927年,更是远赴广州、武汉投身大革命。大革命失败后不久,为避风头,东渡扶桑,一去三载。跟以后比,此时茅盾相当“自由”,他在家庭以外,单独拥有生活的时间、内容和感受。这一切,孔德沚既不分享,有些恐怕根本就不知道。《我走过的道路》讲述这段日子,时有引人遐思之曲笔;例如有一次,开完一个小会,正逢大雨,“我带有伞,而在会上遇见的极熟悉的一位女同志却没有伞,于是我送她回家,两人共持一伞,此时,各种形象,特别是女性的形象在我的想象中纷纷出现,忽来忽往,或隐或现,好像是电影的片断。”大约,那正如他所说的,这种生活“除了热烈紧张的革命工作,也还有很浓的浪漫气氛”。

为什么以1930年为界,以后却开始了另一种生活呢?因为在日本期间发生了一件事。

1928年7月初,茅盾在陈望道帮助下,搭船去神户。然而,他并非孤身一人;与之同行的,是一个女士,名叫秦德君。秦德君生于1905年,小茅盾九岁,是年二十三岁。据秦德君说,早在1922年亦即她十八岁时,便已认识茅盾;“那时,我随李大钊、陈愚生由北京赴上海,到我党创办的上海平民女校工作。”茅盾是该校教员,当时“仅仅认识而已,没有什么交往”(秦德君口述、刘淮整理《我与茅盾的一段情缘》,《百年潮》1997年第4期)。

最早,我是从《胡风回忆录》知道“秦德君”这个名字。胡风说:“我是1929年9月和同学朱企霞一起去东京的。上船后遇见了秦德君,她是我在南京上中学时的教员穆济波的夫人……在船上见到后,知道她已离开了穆,这时和茅盾在京都同居。她这次回国是为茅盾讨版税,看朋友……船到长崎暂停时,茅盾从京都坐火车赶来上船接她。”胡风以前,是否还有人披露过茅盾这段私事,我不了解。我一直期待更具体的叙述。数年后,读到《百年潮》杂志登出的文章。此文系秦德君回忆录涉及茅盾的一节,而其完整内容以《火凤凰:秦德君和她的一个世纪》的书名,1999年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2003年,韦韬及夫人陈小曼所撰《我的父亲茅盾》,亦终于在第三章第二节《风雨同舟的伴侣》中,直面此事。

茅盾与秦德君并非上船后意外邂逅。他们同为陈望道的朋友,又都计划去日本,因此结成旅伴。行前,他们一道商量了行期,并由茅盾去买船票——这些情节,我们不知道孔德沚是否了解。在茫茫的海上,故事自然而然地开始。用秦德君的话说,途中自己对茅盾“还说不上怎么喜欢,也没感到他在追求我”,但他们相处得很愉快,关系甚至可以“亲昵”来形容:“我管他叫‘小淘气’。他叫我‘阿姐’,尽管他比我大10岁。”

假如抵日之后,就此挥手一别、各奔东西,事情或到此为止。可是,彼此呼为“小淘气”和“阿姐”的两个人,大约很难这样。他们交往下去,愈形迩密。在东京,他们住得不远,“小淘气”孤寂之下,“朝朝暮暮往我们女生寄宿舍跑”。著名的《从牯岭到东京》草成之际,茅盾拿给秦德君看。其中有句:“我已经这么做了,我希望以后能够振作,不再颓唐;我相信我是一定能的,我看见北欧运命女神中间的一个很庄严地在我面前,督促我引导我向前!她的永远奋斗的精神将我吸引着向前!”据秦说,也就在她读的时候,他“突然紧紧地抱住了我,激动地说,‘北欧运命女神中最庄严的那一个,就是你啊!就是我亲爱的阿姐啊……’”

年逾九旬的秦德君强调:“在我们的关系发展中,一直是茅盾主动的。”

同类推荐
  • 我在美国读高中

    我在美国读高中

    本书稿是北京市101中学的初中生贾小涵到美国读高中期间写的63篇随笔,详细介绍了自己在美国读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对美国高中的观察和思考,分校园篇、青春篇和生活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长江学者沈卫荣为本书作序,“是准备赴美留学的高中生们必读的一部参考书”。
  • 我的红楼我的梦

    我的红楼我的梦

    这是一部以曹雪芹著的《红楼梦》为背景的幽默搞怪短篇小说集。作者以令人叫绝的文笔,以独特的视角和笔触,用现代语体介绍曹雪芹《红楼梦》笔下的男男女女,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薛宝琴、袭人、晴雯……共38个人物,每一个人物,独立成篇,没有连篇累赘的繁琐冗长,只有轻松活泼、生动有趣的小说笔法,揭示我们所了解的《红楼梦》的背后,一些隐藏着的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不变的印记

    不变的印记

    如今,有人把描写民工题材的文学与诗歌,统称为打工文学或日诗歌一一他们以在外地打工的写作者为界定。这种称谓是否科学,至少是值得商榷的。我始终固执地认为,诗就是诗,它可以是打工者写的或反映打工者的生活的,却非要加上什么“打工诗”的符号,难免别扭和有些牵强附会。而且,对于创作打工题材的诗作者而言,似乎他们的创作成就之被关注,仅仅是因为打工者的身份,这对于相当数量的写作者而言,似乎有人格不平等之嫌。这个话题似乎远了些,笔者也将会另外撰文探讨,在此,暂且按下不表。
  • 深情史

    深情史

    《深情史》一书收录了七十余篇短小精致的故事,题材丰富,尤以爱情为主。这些故事发生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点,但个中的缠绵悱恻、恩怨纠葛都是一致的,所引发的哀戚感伤、唏嘘感叹也是一以贯之的。同时,这也是一本阅读之书或重写之书——这些故事都来自阅读,皆为化典新编,每篇题后均标明了故事来源。作者身兼古典文学博士、新生小说家、诗人的三重身份,博古通今,涉笔成趣,具有极强的化古为今的能力,其以简洁、细腻的语言对它们进行了重写。
  • 作家笔记(毛姆文集)

    作家笔记(毛姆文集)

    “我从没说过自己有凭空编故事的本领;我往往需要一个事件或是一个人物才好动笔,不过我总是运用想象力、创作力以及戏剧感,把素材变成我自己的东西。”毛姆如是说。从一八九二年他十八岁开始,毛姆就养成随时记录各种创作素材的习惯,这一习惯他一直坚持了五十多年。一九四九年,已经七十五岁高龄的毛姆从他保存的十五册笔记、备忘录和旅游札记中精挑细选并加以简明的按语,出版了这本《作家笔记》。这无疑是毛姆最为重要也最为真实的作品之一,等于是在正式放弃虚构文学创作后将他“写作素材的仓库”亦即他创作的终极秘密公之于众了。虽然之后还出版了《随性而至》和《观点》这两本随笔和评论集,《作家笔记》可以看作毛姆一生文学创作的起点和终点,是他对自己一生漫长的文学生涯的告别。
热门推荐
  • 红衫

    红衫

    宇宙,人类最后的疆界。无畏号,星际联盟的旗舰,赫赫有名的英雄舰艇。它在宇宙中执行着一项项伟大的任务,探索新世界,寻找新文明,勇敢地航向前人所未至的宇宙洪荒。对于这一切,刚被调去舰上的低级军官达尔感到既光荣又兴奋……直到他发现:(1)每一次看似寻常的外勤任务,都免不了要遇到匪夷所思的危险;(2)飞船的舰长、首席科学官还有帅气的领航员总能戏剧化地幸存下来;(3)但很不幸,毫无例外,至少有一名军衔较低的船员会在任务中死去。为了拯救自己,为了不让下一次外勤任务成为自己的人生谢幕,达尔和他的伙伴们展开了一场疯狂又惊心动魄的冒险。
  • 蒸汽时代的领主

    蒸汽时代的领主

    蒸汽时代,夏佐是一名领主。某天,他被告知在海洋里有块尚未被发掘的陆地板块,那些古老的神话种族居然依旧存在着······
  • 美轮美奂的美术经典

    美轮美奂的美术经典

    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后人尊敬它称之为经典。本书中美轮美奂的美术经典,会给大家带来怎样的视觉享受?其内容包括了《拉斯科洞窟壁画》、《梅杜萨之筏》、《马拉之死》等的美术经典。
  • 代嫁丫鬟懒洋洋

    代嫁丫鬟懒洋洋

    楚泱想要的很简单。一张不动的床板,一床棉被,和一个枕头。垂着头问人家强盗,“我拿十八箱金子换你的床板,成么?”把一桌子的珠宝推到太后面前:“这些东西我用不着,能不能把我的那床棉被送来。”楚泱指着皇上的额头,狡黠的笑着:“拿一个棉枕头来,可以换一个小吻。”楚泱很好打发,但又很不好打发,睡眠充足的时候如猫一样调皮,睡眠不足的时候,就是——谁也无法对付的母夜叉。指着人家笑意盈盈来送毒药的妃子,款款道:“在外面蹲一会,等小姐我睡醒了,再和你玩宫斗!”懒洋洋书群:22378990欢迎每一只小懒猫的到来哦~~以下是偶在追的文章:《入画》《娘子进错房》《兔子惦记窝边草》《花事》《爹地请你温柔一点》推荐一下,全部很好看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打翻前世柜之代嫁丫鬟

    打翻前世柜之代嫁丫鬟

    是谁打翻前世柜,惹尘埃是非?执子之手,与子谐老。言犹在耳,却经不起时间的洗礼。生生世世的相守,不离不弃的承诺,竟如此不勘一击!真的只因一夜的陪伴?还是你早已变了心?本以为会痛苦的死去,却不曾遇到了离奇的穿越……他,笑云山庄的大少尚于祯。一个外表冷俊,雷厉风行,不容于挑战的权威,浑身散发着王者的气息。他,笑云山庄的三少尚于欢。一个外表柔美,倾国倾城,温润如玉,柔情似水,毫无架子又平易近人。叫她如何面对异时空的感情纠葛……是继续今生的爱恋还是放弃选择一段前世的感情?而大少与前世的爱人,虽相貌一样,却非同一个人。他们的眼睛,一个温柔多情,仿佛一池春水将人融化;一个冷酷无情,一个眼神便足以凝固一个人。一个男人是令人想靠近;一个男人是令人想逃离…面对美丽如斯,魅惑如斯的美少男--尚于欢的深情,离若又该如何面对?在两个同样深爱她男子中,她又该如何取舍,如何择决?平静的表面又蕴藏着怎样巨大的阴谋?而这一切的一切,又仿佛是冥冥之中,自有注定…~~~~~~~~~~~~~~~~~~~~~~~推荐好友文文:《双凤》,<花花妻子>作者:疑云请多多支持!收藏投票方法:是会员的,请点击以上“放入书架”"投票推荐"的按键。一天可三票。不是会员的请到会员中心注册免费会员,三十秒钟即可注册好然后再回到这个页面,点击放入书架~`感谢ING`喜欢的话也可以送上票票大家喜欢的话可以先收藏!希望大家多多投票票支持珠珠!珠珠争取每天更新一到两次!如果觉得好看,可以推荐给朋友哦!?prand=1大家可以点击这个网址看本篇文文的视频,是一个支持我的热心小飞猪为我制作的,珠珠感动中……小飞猪们~~~~看这里~~~~~成为VIP会员的支付方式:1.网银在线支付2.神州行充值卡支付3.前往银行柜台汇款或在柜员机上直接转帐4.固定电话、小灵通开通5.手机短信开通6.国外的朋友可以采取‘西联国际汇款支付’以上方式有兴趣者,可以加网站管理员的进行咨询。QQ:271246778注册成普通会员:http/m.pgsk.com/m.pgsk.com然后付款方式:?userpay/paybank.a
  • 幸福就在人生的后花园

    幸福就在人生的后花园

    忙碌的都市人,抱怨生活,抱怨工作。怀念过去的美好,希冀未来的自在,唯独忘了活在当下。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渴望快乐,但却陷入烦恼的泥沼、欲望的深渊,舍不得、放不开。其实快乐就在你的内心,就在当下。本书从舍得、宽心两方面,交给你修炼快乐心灵的秘诀,指引你活在幸福的当下。
  • 十二州歌

    十二州歌

    一朝穿越作公主,被迫和亲。才刚踏上江湖路,坠崖失忆。莫名卷入官场事,又陷谋反。跌宕前事盖棺定,能与旧人逢?对前两卷实在绝望,改不动了,真有小天使愿意看的话,从第三卷开始吧,前面的情节后文也会串起来,不看应该也不怎么影响啦~
  • 兵者无双

    兵者无双

    林凡:我赌你的枪里没有子弹!如果有,它肯定握在我手里。林凡:男人的勇气和智慧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但要是别人都已经踩到脸上来了,再能忍住那就不是男人了!林凡:记住了,我是你最无法控制的麻烦!这是一个穿越了的特种兵战士在异界地灵星中纵横驰骋、最终成长为一代主宰的故事。
  • 故事会(2015年9月上)

    故事会(2015年9月上)

    《故事会》所说的故事,不仅高雅、高尚,而且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并能始终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尤为关键的是,其绝大多数故事,基本上都相当准确地切合着社会审美心理中三个最为关键的部位,即情感性、幽默性、传奇性。因此,尽管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资讯时代,或各种各样文化快餐层出不穷的娱乐时代,其所提供的故事仍能从一片喧嚣的声浪中脱颖而出。其二是由《故事会》编辑部所营造的“《故事会》编辑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