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2000000012

第12章 重读《水滴石穿》

老作家康濯的中篇小说《水滴石穿》,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凡是五十年代关心文坛的读者,大都记得这部作品。1957年,它发表在《收获》杂志的创刊号上。由于它真实地反映了合作化初期北方农村的矛盾斗争,细腻地描绘了一位当时的新人申玉枝的丰富的感情世界,充溢着河北、山西一带的风土人情,发表后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当时曾准备把小说改编电影和话剧上演。可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许多作品,也包括《水滴石穿》,越来越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和评价了。时间过去了二十多年,经过风雨磨蚀,再回过头来着一看《水滴石穿》,感受又会如何呢?我觉得,小说对合作化初期农村的生活面貌,农民的情绪、心理和觉悟水平,对那个特定时期的物质生活的方式和人们精神活动的状态,能够出之以忠实的、真切的描绘。对于申玉枝这个人物以及围绕着她的村社干部、普通群众的心理活动,也敢于进行大胆、深入的挖掘。小说因之获得较强的真实感,能把我们带进1954年至1955年的特定的历史氛围之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说的艺术力量和认识价值非但没有散失,反倒有些增强了。也许,这正是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力量所在吧。

大至对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生活的认识,小至对一部比较正确地反映了这个时期生活的作品的认识,都不是短期内、甚或一代。人可以完成,并得出全而客观的结论的。现在,我们比较容易指出哪些作品反映历史生活中的失误,而往往不善于理解和发现作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创作的艰难和取得的成绩的可贵。事实上,在过去遗留下来的一些作品中,埋藏着金子般闪光的东西,我们发现和“重新认识”得还很不够。正是这些作品,为我们发展今天的文学创作,起着积累经验的作用。权衡一部作品的得失,归根结底,还是应该把它放回到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看它是否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某些本质的方面。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在回顾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指出:“对个体农业,我们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这就是当时的历史真实的概括。在《水滴在穿》里,申玉枝带头自愿创办互助组,以其“典型示范”作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群众,中经重重磨难,发展为清泉农业社。这个过程,波澜迭起,矛盾交错,申玉枝的入党问题与婚姻问题错综扭结;然而,这个过程,人物的命运又无不与合作化的大业紧密系结。小说遵循了生活的逻辑,再现了当时生活的本来面。

正象当时不少人指出过的,《水滴石穿》在康灈的创作道路上,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康濯写过《我的两家房东》和《春种秋收》,以清新的笔调赞颂新人物、新生活,得到了好评。但是,那些作品几乎存在着一个通病:揭示生活中内在的矛盾冲突的深度不够,因而使得歌颂也就不够深沉有力。作家意识到了自己的弱点,意识到“轻微的矛盾、斗争,不足以深刻反映社会生活及其发展、变化,也不足以从解决尖锐矛盾与胜利争取艰难斗争的复杂过程中塑造比较丰富的新人”(《水滴石穿后记》)。他决心弃旧图新,刻意探求,向深广发展。终于,在《水滴石穿》里,我们看到了这种突破,看到了生活的复杂性,既看到“地上的泉流”,又看到“地下的泉流”,看到两股“泉流”的交织错乱,看到了带着自己复杂的悲欢感情的新人申玉枝的形象。作品不满足于表现轻微的矛盾、斗争,表现的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上的重大矛盾;而对这种重大矛盾的表现,好就好在没有掉入常见的窠日,没有沿袭地富破坏、内外勾结一类的常规写法。作家坚持了从生活出发。在乱泉村,两条道路的斗争不但存在,而且也是激烈的,但由于矛盾的特殊性,这一重大斗争的具体表现形态,却又是集中到合作化的带头人申玉枝的身上,她的入党问题和婚姻问题构成了作品的主要矛盾冲突的线索。申玉枝的个人命运有曲折起伏,申玉枝互助组也在曲折起伏中前进。坏干部张山阳借助当时还颇为浓厚的封建意识,煽起一阵阵阴风,不但使得申玉枝入党受阻,她的正当的婚姻要求成为耻辱,威信扫地,而且使申玉枝建社、扩社的努力受到阻碍。这是一种发生在先进力量与封建顽固势力矛盾交错时期里的特殊的斗争,它与土改时期急风骤雨式的斗争方式虽然不同,但未必没有震撼心灵的剧烈的力量。申玉枝、张永德、任老敬、张德升、杨吉吉等先进人物,经受了考验,在清除自身封建意识的过程中,在与蜕化变质、实际上抵制社会主义道路的坏干部的斗争中,长了见识,跨出了大步。以申玉枝为代表的奔向社会主义的力量,如滴穿岩石的水珠般具有韧性,冲垮阻力向前发展了。作家的思考和认识比较深沉,没有把当时农村中蜕化的、落后的、阴暗的一面简单而能揭示出这种势力还受到了某些官僚主义者的袒护。“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股势力忽视不得。小说的尾声,违法乱纪分子张山阳,还没有受到应有的惩戒,尽管已经透露出他即将要受到惩戒的信息。

这部小说的最大成功,是塑造了申玉枝这位合作化初期的新人的丰满的艺术形象。她是个铁匠的女儿,年轻的寡妇,“不仅外形漂亮而且心地崇高”,精明强干,有组织才能,深受两省交界处群众的尊敬和仰慕。但是,作为一个合作化的带头人,同时作为一个年青漂亮的寡妇,她面对的自发势力和封建习惯势力是巨大的,就象“泉头庄西北那个黑沉沉的石岩高坡”一样,向她压来。她起初威望很高,可到她果真动了改嫁的念头,热烈地追求爱情时,人们便惋惜,不满,甚至蔑视她了。小说没有回避申玉枝复杂的感情波动。在舆论的压力下,她非常痛苦,难以诉说,不能不感到灵魂的颤栗。例如小说含蓄地描绘了这么一幅画面:“这光景,天还没有完全黑下去。杨九看见玉枝靠着大门门框,胸前抱着一堆堆在傍黑的天色下显得灰青青的野花;她那脸上也是灰白灰白的,好象蒙着一层冷气”。但群众毕竟还是了解女社长的为人的,当她被张山阳打伤,卧床养病时,探望的,送吃的,络绎不绝。她早该被吸收入党了,由于有人阻挠长期不能解决,但这丝毫没有减弱她对党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当支部书记通知她已被正式批准入党的喜讯时,“她低下头,默默地站了一会,伸出手去同她德升叔握了握,就仰起脸,挺挺胸脯,直朝地里走去”。申玉枝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烈的追求是坚定的,有“小小的水滴冲开岩石”的精神,她的美好动人的形象,是在七灾八难中,在实践和行动中完成的。

站在申玉枝对立面的落后势力的代表彰山阳,是个利欲熏心的蜕化变质分子,他在个人欲望的驱使下的阴谋活动,不但危害、压迫着申玉枝的身心,而且起到了瓦解人心,破坏合作化事业的作用。作家没有把他写成自觉地要破坏社会主义改造的人物。这样写可能影响了作品主题思想的深刻,似就这个具体人物来说,倒是符合他的性格发展的。对老支书张德升的描写,也注意到忠于生活真实。既写他善良、正直,具有久经考验的原则性的一面,也写他受到封建意识束缚的一面。对张永德,这个“内里热”,埋头苦干者,作品不乏生动的个性刻画,但作为申玉枝倾心相许的人物,他“热”的一面没有得到充分的描写和展露,是个缺陷。

这部小说具有较强艺术感染力的另一个原因,是它的浓厚的地方色彩。作者是外乡人,但在革命战争和解放后,都与小说所写的地域的人民保持了紧密的联系,都注重于当地民情风俗的研究。所以小说中涉及当地的风俗习尚,以至于人物的语言,都有较好的掌握。“打铁火”这一传统风俗,贯穿于情节之中,那热烈的场景,使人动情。

《水滴石穿》是一部在今天应该重新给予正确估价的好作品,这是康濯同志作了较充分的思想准备、生活准备之后结出的艺术之果。任何一部成功的作品,都不是闭门造车可以取得的。深入生活重要,在生活发生了大的转折之后尤为重要,这也许是重读《水滴石穿》给我们的又一个启示。

同类推荐
  • 弘化公主西行

    弘化公主西行

    弘化是唐朝实行和亲政策时下嫁少数民族君主的第一位公主。她在青海草原上居住生活了58年,把一生献给了吐谷浑(亦称吐浑,立国350年)。本剧以她到达吐浑初始时协助治乱安邦的事件为主,编撰故事,升发创作。故名《弘化公主西行》。公元640年,即唐贞观十四年初,按照事先的约定,吐谷浑第22代国主诺曷钵亲去长安迎娶弘化。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准备隆重迎接,只有位高权重的丞相宣王闷闷不乐,另有所想。与吐谷浑同时,吐蕃也遣使赴唐请婚,因关系不顺,初时遭唐拒绝。使者回国后挑拨说是因吐谷浑人从中离间作梗所致。
  • 我们是否还拥有灵魂

    我们是否还拥有灵魂

    十几个生命故事,写尽了回忆与故乡、理想与现实、思考与彷徨。孤独迷茫的青春,面对社会偏见的彷徨,那些无声又无助的眼泪,那些理想遭遇现实的挣扎……有些人选择向现实妥协,变成“普通人”,然而他们真的幸福吗?有些人不愿意妥协又无力抗争,于是选择逃避甚至作茧自缚。在这个理想碎成一地的现实当中,你是否还拥有灵魂?“在我心目中,真正的人都是疯疯癫癫的,他们不露锋芒希望拥有一切,他们从不唯唯诺诺,不按部就班,他们既不看月光也不捡六便士,他们从不疲倦,他们醇酒美妇求速死。他们用巨大的力量扑向某种天真的事情。”是什么让我们在深夜的荒凉中嘶吼?握紧拳头,是否就不会被生活破坏?
  • 漫长的告别

    漫长的告别

    在这一消息没得到确认的过去二十八年里,我虽早已有心理准备,待终于等见尘埃落定,面对着后院一角那朱槿被北加州冬雨洗得青翠欲滴的一树繁枝,悲从中来。我下意识地扳着手指:于青是在2008年去世的;那一年五月,四川汶川发生了惨绝的大地震,二十多万人丧生;也是那一年,八月,在于青的家乡北京举办了奥运会。在这些重大的时间点之间,是于青在无知无觉中寂静地离开,一如在二十八年前的冬天,她在美国西北的漫天大雪中被推上飞机的时刻。2008年的世界,其实已经与她脱离了18年的干系。我低头再看了一遍瑾的短信息,目光停在最后一句:“她的母亲一直陪到她离开。”——到那个时刻,她母亲已经在她的床边陪了十八年。
  • 鲁迅与陈西滢

    鲁迅与陈西滢

    在“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中,陈西滢都算不得多么突显的人物,然而,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陈西滢却是鲁迅笔下最突出的论争对手,一九二五年一年间,鲁迅的大多数杂文都与陈西滢相关,《华盖集》及其《续编》,是这场论战的集中体现。而一九二五年年这一年,在鲁迅的一生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这一年鲁迅的社会活动、文学创作、个人生活,都有很多令人玩味之处。一九二五年一年的风风雨雨,对鲁迅一生都有着深刻影响,陈西滢在这样的时候出现在鲁迅的视野里,自然成为研究这一时期的鲁迅时不可忽略的重要人物。本书以一种纪录片+评传体的风格,将1925年鲁迅与陈西滢的论战尽可能还原,并且放在显微镜下细密观察,分析其成因,分析鲁迅毫不退缩甚至穷追猛打的原因,分析诸多劝架人士的心态和立场,尤其分析了这场论战对鲁迅杂文的影响,对新文学的影响。无论站在何种角度看,一九二五年的鲁迅,都显得那样意味深长,鲁迅的思想、情绪、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都在这一年浓缩,生发出许多让后人说不尽、道不完的故事。
  • 姜椿芳文集(第一卷)

    姜椿芳文集(第一卷)

    姜椿芳同志是中共中央编译局原副局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原总编辑,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前身)首任校长,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翻译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姜椿芳文集》共约480万字。汇辑姜椿芳已发表、出版的著译及部分未刊手稿,按照收录作品的专题和体裁,分为十卷。本书是《姜椿芳文集(第1卷)》,内收姜椿芳自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之间翻译的诗歌和歌词75篇。《姜椿芳文集(第1卷)》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发行。
热门推荐
  • 黄昏里的男孩

    黄昏里的男孩

    《黄昏里的男孩》收录了十二篇作品,这是我所有中短篇小说中与现实最为接近的作品,可能是令人亲切的,不过也是充人不安的。我想这是现实生活给予我们最基本的感受,亲切同时又让人不安。这些中短篇小说所记录下来的,就是我的另一条人生之路。与现实的人生之路不同的是,它有着还原的可能,而且准确无误。虽然岁月的流逝会使它纸张泛黄字迹不清,然而每一次的重新出版都让它焕然一新,重获鲜明的形象。这就是我为什么如此热爱写作的理由。
  • 元始化神决

    元始化神决

    【火热玄幻】何为神灵?不老不死,不生不灭为神灵?一言判生死,一眼灭岁月为神灵?一个重生而归的神灵,重掌轮回,醉卧美人,重新踏上神灵的巅峰之路。公布一个书友群:224818258欢迎添加!
  • 半阙天堂

    半阙天堂

    高台楼阁流光溢彩,山岳般巨大的塑像鳞次栉比,一条条虚空大蛇洞穿空间勾连南北,无数遁地甲龙在地底穿梭飞驰。数以亿万计的修士在这里挣扎、拼搏、指点江山,这是修行史上从未有过的年代,这是一个用无数人的血汗堆积起来的乐园。这是修士的半阙天堂。
  • 汤小团漫游中国历史系列24(纵横三国卷8):三分天下

    汤小团漫游中国历史系列24(纵横三国卷8):三分天下

    曹操大举进攻东吴,确定天下三分的关键战役——赤壁之战一触即发。陷入绝境的刘备与孙权如何反击曹操,让书魔的阴谋无法得逞呢?然而第三支祝融之箭居然早已被汤小团最信任的书中人物取走,被欺骗的汤小团又该如何夺回打开祝融神殿的最后一把钥匙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残剑刺血

    残剑刺血

    大明正德年间,宦官弄权,以刘瑾为首之八虎深受武宗皇帝皇帝信任,把持内廷,执掌东厂、西厂、内厂、总督团营,手持生杀之利剑,刘瑾更被民间称为立地皇帝,权倾天下,百官无不逢迎献媚。八虎时常向皇帝进献各种奇珍异宝,美女美酒。武宗皇帝好武,刘瑾等人为讨武宗皇帝之欢心,大派缇骑搜罗天下神兵利器,奇妙武功进献武宗皇帝,着实受用......
  • 如果爱情没有波折

    如果爱情没有波折

    我不想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不想爱的死去活来,更不想在分开多年以后说一句,爱过。我只想要平平淡淡的,相恋,结婚,生子,就这样一直陪伴到老。
  • 我老妈是重生的

    我老妈是重生的

    重生了,女主握爪,别看我小,照样有脑。老妈别怕,看我帮你斗小三,虐渣男,保护好你肚子里的小宝宝。可是,肿么觉得有些不对鸟。老妈处处知先机,步步坏人棋,越看越蹊跷啊。莫非老妈你也重生哒?!哎呦,那可太好了,从今以后,家长理短你来,发家致富,我去~~~~~~~好不好哒?
  • 清明上坟图

    清明上坟图

    拦道的民工人群里,果然有那天他去碎石厂时见到的老民工和那位放炮的黑脸汉子,文三耕就与几位领头的民工蹲在一块儿,如此这般商量起来。无论怎样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无论怎样地磨薄了嘴皮,这群外地民工们还是坚持要在今明两天拿上工资的,要让道可以,不过要把文三耕作为人质先带回到厂子里,等到明天拿到了工资款,再放他这个临时人质。当文天聪、苗如林为这个人质条件迟疑犹豫的时候,文三耕果决地答应了。
  • 我家王爷又作妖了

    我家王爷又作妖了

    一朝穿越,她堂堂金牌杀手,竟成了酒肉王爷钦点的妃子。洞房花烛夜,王爷就要纳妾!没问题,塞给他一堆胖女人!王爷嘴角抽搐,大声呼喊,“来人!”“来什么人?这么多还不够?还是,王爷喜欢男人?放心放心,本宫早有准备!”她拍拍手,立刻从柜子里,床底下,屏风后,窜出一堆身强体壮的极品丑男。“给我往死里伺候!”她一声令下,房门一关,里面立刻传来王爷的哀嚎声,“爱妃,爱妃,本王错了,快放本王出去啊!”她躲在门口狂笑不止,“想出来?没问题,缴枪不杀!”上战场,收民心,驯夫君,且看她如何在古代玩得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