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2000000019

第19章 《心香》与美的发现

马克思说,应该“按照美的法则改造世界”。可惜得很,多少年了,我们对美的法则的研究,对生活美的发现,对艺术美的创造,却总是被冷落着,遗忘着。其实,不是冷落,是忌讳,不是遗忘,是疑惧。因为,殷鉴不远,美学研究者一个个被戴上“人性论”、“唯美主义”、“人情味”之类帽子的事,是太多了,怎不叫人避之唯恐不及呢?昏聩的袁世凯曾“删除美育”,不过传为笑柄而已,“四人帮”可就厉害得多,他们手提“阶级斗争”的尚方宝剑,专以杀伐、毁坏生活美、艺术美为能事,以至十年浩劫,整个社会来了个美与丑的大颠倒,大混乱,至今遗毒不散。人们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感到,在生活和艺术中,“美”的天地尚未得到充分的开拓,美学也还没有进一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得到深刻的研讨。最近,在文学界,作家们开始注意到从美与丑的特定角度,去观察人,研究人,描写人了。不过,这样的作品目前还不算多。正因为如此,叶文玲的《心香》的发表,使读者耳目为之一新。它仿佛给你打开“一扇生命的窗子”(罗丹),把你的视线和思路更多地引向了如何认识美、分辨美和对待美了。

当然,美到处都有,也许就在你的身边,可要能够真正认识它、创造它却并不容易。小说中的那个男主角岩岱,是艺术系里的高材生,是以研究美术为;职业的人,他总应该懂得什么样的人才算美吧?可是,他两度来到大龙溪村,写生,素描,体验生活,直到劳动改造,时间不算短,但说句挖苦的活,他始终没有真正认识和发现美的价值。直到亚女死后,在忏悔和忆念中,他才在灵魂深处,为亚女燃起一炷心香,开始真正领悟到了美的价值。不错,他有捕捉美的形象的敏锐和技法,刚进大龙溪村,缪斯就赐给他一个良机,他发现了正在溪边濯足的亚女,立刻被她天真的神态,透亮的眼睛,滑在胸前的发辫吸引住了,再配上碧清的溪水,幽深的山林,便完成了他的成名之作油画《溪边》。可是,他懂得美吗?不,他只看到了美的外在形式。他并不理解农村姑娘亚女的美好心灵。也许因为他们都爱美(亚女爱刺绣),也许因为在亚女眼中,岩岱还不失为一个正直的青年,亚女已经在内心深处萌生了对他的爱。亚女为了怕他淋了雨得病,可以“疯了似地淋着雨跑十几家”,为他找一块姜,用陶土瓦壶给他烧一碗红糖姜片茶御寒。可是我们这位缪斯的信徒呢,听到“有牌头”的坏蛋企图淫占这个哑巴姑娘时,不过发了几句不平的愤慨。当隐约感到亚女对他的情意时,却带着世俗之见,以身份、地位的悬殊为由,不告而辞,慌忙离去。亚女让弟弟送行,送给他那幅浸透着感情的绣花帐沿,他绝不接受,薄情一至于此。原来,当时在岩岱的眼中,亚女“只不过象在美术馆以外的地方,忽然看到的一件艺术品”而已。这样的美学观不是既肤浅又可悲吗?后来他还象干了一件伟大事业似的,分了一点稿费给亚女,当然很快就退回来了。他怎能理解这个乡下闺女精神世界的高洁呢?这一切,正象法国大雕塑家罗丹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只有真诚和富有情感的人才能发现它。”我不由想起了电影《巴黎圣母院》中的那个敲钟人卡西摩多,他在遭人痛打、口渴难耐之际,艾丝米丽拉达出于对受苦人的同情,把水送到他的面前。这“一水之恩”立刻使丑陋的敲钟人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美,为此,他舍身忘死地营救吉卜赛女郎,以至并躺在她的尸首旁,直到断了气。这是一首美的庄严的赞歌,这歌是容貌悬殊、精神相通的两颗心撞击出来的。可岩岱呢,他之所以并不能真正发现美、理解美,是因他自己还缺乏一颗高尚无私的心。

美存在着,但它象深埋在沙底的金子,需要一双慧眼去发现。《心香》的作者,在亚女的身上发现了这种美,她的美是象那把古朴的陶土瓦壶一样朴素的美、率真的美。她有残疾,她是哑巴,可这并没有能削弱她的美。断臂的维娜斯是美的,我们的亚女也同样是美的。她的外表美,灵魂更美。小说是从内在美与外在美统一的辩证关系中,去雕塑这一优美的灵魂的。而作者的重点,是放在挖掘亚女的精神品质之美上,因为这是主导的、决定的因素。于晴同志在一篇评论中说,亚女“如一架精美而不能发声的琴,虽然蕴藏着全部动人的乐曲”。这比喻和分析是很精辟的。没有声,只有容、动,这增加了作者描写人物的困难;而小说的作者,正是从人物容貌、表情、行动的一些细微之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发掘了亚女的美,奏出了她蕴藏心中的“动人的乐曲”。

亚女的形体之美,已经从岩岱的大作《溪边》中让我们窥见了。当我们从朱老太太的口中得知她是个哑巴时,也不免象岩岱一样产生了惋惜之情。可是,她并未就此熄灭我们对她的期望,相反,随着作品画面的展开,我们感到她越来越美了。她勤劳、善良,身性伶仃,却对生活充满信念,对美不倦的追求。“长得这么俊,心眼又灵透,绣的花,全村闺女媳妇谁也赶不上”。岩岱不经心地为她画的绣花样子,到了她的手中,“发挥得栩栩如生”。这里在写她绣花,其实也是在写她那美妙的心灵。当那个“有牌头”的坏蛋企图侮辱她未遂后,她“病”倒了,可以想见她内心的苦楚和愤怒。那小院里的气氛固然压抑而凄凉,但作者轻轻点了一笔,“我望见廊檐下那嵌在窗格格的玻璃后边,有一双乌亮的眼睛亮了一下”。这眼神传达出多少难言的苦,可是它“乌亮”!美并没有泯灭,亚女愿将此身许配给美,她多么希望岩岱能理解她发不出声的内心的语言呵!

有人或许感到难以理解,一个山沟里的农村姑娘,而且还是个哑巴,为什么总希冀着一个城里的大学生,而且是正在“踌躇满志”的大学生的爱情呢?这是不是太有点缺乏自知之明了呢?我则不这样认为。正因为她是哑巴,更因为她心地洁白,一尘不染,生理的本能和爱美的本能,才激起她对人的美和美的人的追求,当然,这并不排除她有本能的、聪慧的辨别美丑的能力。这能力也许比某些高超的理论更能准确地判断一个人。“身份”,“地位”、“名与利”这些世俗的衡人标准,在她纯净如秋水的心灵中是不占丝毫地位的。这正是她至美精神世界的反映,是她格外令人感动的地方。不是吗?当岩岱当了补充“右派”,发配到大龙溪村劳动改造的时候,连亚女的弟弟小元见到岩岱,也是“除了偷偷地从眼角瞟一下便慌慌地走过以外,从来没敢打招呼一句”。可亚女对待岩岱,是一如既往的热诚,她并非不知世事的变迁和利害,不知岩岱已成“罪人”,但她不怕。在没有旁人时,她向岩岱“连连招手”,“红了脸,勇敢地跨出了矮墙”。每到黄昏,照例来冲茶,照例是“浅浅地抿嘴一笑”,“扯一扯围裙,脚步轻悄悄地走了”。多么勇敢,多么难得!

真正的美,只有在与丑的斗争中才能显示它的光芒,它的力量。在那个“灶冷火灭”的饥馑的年代,在亚女与“罪人”岩岱的往还中,我们看到了亚女精神境界的崇高,它使一切自私怯懦者黯然失色。亚女由文静内向走向了独特的抗争。“分享圣餐”的一幕,亚女忍受饥娥,让心爱的人靠微少的蕃薯维持生命,硬是不肯吃掉其中的一块。她的无私、善良达到了如此的程度。那个时期,人们对待饥饿的态度是各不相同的。亚女在饥饿面前,在由于人祸天灾造成的饥饿面前,以她劳动者人性美的光辉,温暖和烛照着人世,这未必不是一种对丑的抗争。饥饿的考验,是并不亚于枪林弹雨的战场上的考验的。她的外表是如此的柔顺,内心又是如此的坚韧。出于她善良的心灵,也为了她心爱的人不被饿垮,她竟用那把陶土瓦壶,丛集体食堂“偷”来了一壶掺着蕃薯叶子的稀饭,送到了岩岱的手中。这感情不是自私狭隘的,而是充满着人与人之间相濡以沫的挚爱,是给一个被迫害和冤屈的人送来了温暖。不料,大祸临头,亚女被那个当年企图侮辱她的人抓住了,“反绑着双臂”,当作“挖社会主义墙脚”的“不要脸的小偷”示众。而且,那个“有牌头”的恶棍,是怎样盗用革命的名义报复着这个弱女呵!他“把瓦壶挂到了亚女的脖子上!”

亚女死了!那把古朴的瓦壶也摔得粉碎!她的花围裙飘飘荡荡,挂在瀑布飞跌的断崖上。她为追求美和爱而生,又为追求美和爱而死。她抵御着丑的胁迫,保持了自己的纯洁;她抗议恶的凌辱,用一个农村哑女所能用的最强硬的方式,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她短促的一生,以自身引发的美与爱的光亮,照亮着人生的途程。我们能责备她软弱、她不该死吗?不,应该责备的是那个刮着“共产风”的狂热时期,那个把阶级斗争理论歪曲和恶性膨胀的时期,那个蔑视美、践踏美的特殊环境。也许不敢挺身而出的岩岱也有责任,他始终没有清醒地认识亚女的价值。但他不同样是一个政治运动风暴里的牺牲品吗?亚女掩埋在大龙溪旁,她死得寂寞、孤凄。但是,她的死却昭示人们:我们需要一个重视美的人和人的美的时代环境,这个环境正在实现。小元已经成为陶瓷厂的技师了,他又亲手造出了那么多古朴雅致的瓦壶。而岩岱,也已从痛苦中猛醒。他由怕看到水壶,怕触到灵魂的创伤,到重新捧起记载着爱与恨的瓦壶,不再充当可笑而又可怜的吊客,燃起了心香,燃起了创造美的信心,为亚女式的悲剧不再重演而振作起来了。

《心香》的作者这种努力发现美、探索美的创新精神是可贵的。她的取材新鲜,观察生活的视角独特,在当前短篇创作中有新的开拓。她对美的理解也不肤浅,寻求着自然美与社会美,人体美与内心美的统一,初步成功地塑造了亚女的优美的灵魂;而且注意到了如罗丹所说的:“我们在人体中崇仰的不是如此美丽的外表的形,而是使人体透明发亮的内在的光芒。”但是,亚女的形象又略嫌单薄,平面。这当然一面因为对象是一个不会发声的哑巴带来了描写上的困难,但另一面,更重要的,则由于作者缺乏对亚女精神世界丰富性、复杂性的深刻把握,缺乏对美与丑的社会矛盾斗争的严酷性的真实描绘所致。只有深深植根在真实基础上的美,才是真美。

我们的生活和艺术中太需要美了。希望作家们更多地雕塑出真实的、在善与恶的斗争中诞生的美的灵魂,以之去美化、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感情,提高人们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鼓舞人们积极向上,奋斗进取。美的天地是十分宽广的。

同类推荐
  • 如果爱可以画出声音

    如果爱可以画出声音

    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的《如果爱可以画出声音》精选了时代最为精华的篇章。用心去看,去领悟,或许有的故事会给你以智慧的启迪,有的会让你感动落泪,有的会带给你特别的感受,有的则会让你会心一笑……
  • 青春苦旅

    青春苦旅

    本书稿是浙江乐清市整理编辑而成,通过他们的回忆,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一代热血青年曾经在那广阔的天地里如何奋斗的。
  • 行者无疆

    行者无疆

    近20年前余秋雨开始以长途旅行方式实地考察文化。它从国内走到国外,从中华文明走到了其他文明。这期间,他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作为考察中华文明的记录,以《千年一叹》作为考察伊斯兰文明的记录,以《行者无疆》作为考察西方文明的记录。至此,余秋雨对人类历史的三大文明进行了完整的关注和记录。余秋雨在《行者无疆》中感叹道:“欧洲文明确实优秀而又成熟,能把古典传统和现代文明、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德融会贯通。更羡慕街边咖啡座里微笑的目光,只一闪,便觉得目光悠长,山河无恙。但这些年,却因过度的自满、自享而自闭,对世界对自己有不少时空错觉。”《行者无疆》分南欧、中欧、西欧、北欧4卷,收录散文80篇。全书在思考的完整性和深刻性、文体的张力和自由上,更胜余秋雨以前的几部著作。全新版的《行者无疆》经过余秋雨先生大幅度修改增删,全新修订再度出版。
  • 雄村记事

    雄村记事

    上午,召集雄村村民代表(户主)会议,38户村民中的30户户主代表来到工作组驻地村委会参加会议。乡党委书记尼多和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参加了会议。我以工作组名义向村民们致节日慰问讲话,尼多书记和村支书也分别讲了话。会议开了一个半小时。会后留尼多书记在我工作组一同吃了午饭,边吃边了解关于村民反映天圆矿业公司补偿七户村民搬迁费,因分配不公而引起矛盾的情况,对雄村由矿业开发引起的不和谐不安定因素作了分析,使下一步开展群众宣传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
  • 意大利的黄昏

    意大利的黄昏

    《意大利的黄昏》是英国作家D.H.劳伦斯青年时期的一部域外游记,也是其最知名的一部游记作品。记录了劳伦斯1912-1916年间从奥地利、德国、瑞士到意大利徒步旅行时的所见所闻。本书的特色在于,它具有“画的描绘、诗的抒情、哲理的沉思”。《不列颠百科全书》评论说:“劳伦斯的游记在描写风土人情方面非常出色,令人难忘”。
热门推荐
  • 傲娇前妻太难追

    傲娇前妻太难追

    闺蜜的婚礼上,她被撒旦残忍撕碎,从此她与撒旦的命运纠缠在一起,她不得不嫁,而他不能不娶。他是林氏太子爷,拥有最显赫的家世,他冷漠,看似漫不经心却永远的运筹帷幄,俯瞰众生,娶她,不过是责任,是对家族的敷衍,婚礼前夕,他对她说:“我可以给你全世界,但是,除了我的心。”她笑靥如花,“沧海桑田,等到风景都看透,也许你愿意与我一起看细水长流。”也许,只是也许而已,漫漫岁月中,她从希望等到绝望。一次突如其来的意外,她退出了他的世界,那一刻,他幡然醒悟,原来,不知不觉中,她早已浸入了他的生命……【沐雪,我最大的幸是你爱过我,最大的不幸是你说不会再爱我,可是,我爱你,至死方休。----林西宸】【其实是部大宠小虐的文文,简介无能,直接戳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邪王追妻傲娇霸妻

    邪王追妻傲娇霸妻

    原本以为自己这一生都不可能得到爱情与亲情,却没有想到一下子穿越到这个充满玄幻与杀戮的世界在这里我有一个对其他人冷眼旁观,但是对我却言听计从的还把我宠上天的相公,还有一群疼我的孩子们,还有一些真心待我的朋友与亲人,我想我一定是上天看我太可怜了才让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不想再回到现代只想在这里终老……
  • 重生影后:虐死渣总裁

    重生影后:虐死渣总裁

    程晴之喜欢了殷墨十年,从十六岁到二十六岁,所有的青春年华都给了他,原以为能和金主修成正果,可白月光只要一通电话就能从她身边将这个男人夺走,这十年不过是一场惊天笑话。而她却还要为此赔上性命。
  • 幸福之路

    幸福之路

    《幸福之路》是一本写给普通人的生活哲理小书。罗素以浅白而深刻的文字,分析了我们不幸福的原因,并告诉我们如何走上幸福之路。不阐述高深哲理,不做枯燥说教,罗素只是将一些经由他自己的经验和观察证实过的通情达理的意见归纳起来,制作出一张献给读者的幸福良方:山珍海味间的觥筹交错、端坐于名车招摇过市都无法带来幸福,只有摒弃自我中心,努力地增加兴趣爱好,提升个人心理素质,积极融入社会生活,才能收获真正的幸福。希望现代社会无数在压力与焦虑中挣扎的男男女女,能够在此找到解脱之法,读懂生活、读懂自己,并且凭着适当的努力握住其实近在咫尺的幸福。
  • 悬案组

    悬案组

    一名六岁孩子被残忍地挖掉了双眼。老院子的古井之中频繁出现腐烂的浮尸。这件案子当初被广大网友称作中国式“悬案”,其实网友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事实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我之所以敢说这句话,那是因为我所在的悬案侦查组很快就接手了这个案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末世之新武时代

    末世之新武时代

    末世之后,唯心世界降临,科技被锁死,人类开启新武时代。“我们没办法选择出生在哪个年代。”“但我们可以把我们的时代,变成我们理想的那样!”武者不惧艰险,唯俱无用武之地。
  • 强势攻婚

    强势攻婚

    婚礼上,得知丈夫与同父异母妹妹的珠胎暗结,继母联手,害她亲人,夺她家产,她痛不欲生。第一段婚姻,仅持续了一天,第二段婚姻,协议一年。谁料,婚后他宠她入骨,为她虐渣挡煞,将她宠上了天。诶?说好的契约婚姻、一年作废、不生孩子呢?看着他蔫儿坏地笑,她揉着酸痛的腰气急,“脸是个好东西,拜托你要一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魔兽之潘破卡东诺传记

    魔兽之潘破卡东诺传记

    这是一群玩家穿越到艾泽拉斯世界,从六十年代往后至今,发生的种种传奇故事。源自艾泽拉斯,又不同于艾泽拉斯。潘达利亚、破碎群岛、卡利姆多、东部王国和诺森德,组合在一起就是潘破卡东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