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2800000035

第35章 外公与外婆的生死不渝情(2)

外婆在上海住了一阵,就耐不住了,提出要到苏区去。组织上同意了她的要求,她便第二次与外公分别。她同何叔衡装扮成父女俩,从上海出发,经过汕头——大埔的秘密交通线,进入闽西苏区,来到闽西特委和闽西苏维埃的所在地永定虎岗。尔后,何叔衡继续前往现金,外婆即留在闽西苏维埃从事宣传和医务工作。

繁忙中几个月过去了,意外地,外婆与外公在虎岗重逢。原来,外公被王明集团撤了职,所以从上海来到了苏区,身份是团中央巡视员。外公当初并不知道外婆去了哪个苏区,这意外的遇会,两人十分惊喜,这是他们婚后第二次别后重逢。

国民党军队对苏区进行第三次“围剿”,当敌人接近虎岗时,外公与外婆随闽西苏维埃向西边深山转移,到了长汀的四都。第三次“围剿”被红军粉碎,闽西苏维埃进驻长汀城,他们也随同到了长汀。江西、福建两个苏区打通后,变为“中央苏区”。1931年11月,外公与外婆进入中华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江西瑞金。外公担任苏区团中央局宣传部部长。他们住在瑞金叶坪的一个大祠堂旁边,这个大祠堂,就是全国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会址。1931年12月30日,外婆在这里分娩,生下一女孩,取名“叶坪”。

这时,中央军委决定取消军的建制,由军委直接指挥师,并把原军医处改称为总卫生部,原属各科改称局,其中之一是药材局,专门负责药材的生产和供应。外婆被任命为药材局局长。总卫生部为了解决药品奇缺的问题,决定创办卫生材料厂,并由药材局担负建厂工作,外婆亲自兼任卫生材料厂厂长。

卫生材料厂在瑞金的朱坊镇创办起来,职工一百多人。不久,厂址又迁至胜利县平安区琵琶龙乡(现江西于都县银坑乡境内的平安寨)。这里离瑞金八十余里,外婆带着孩子走马上任,从此,她与外公很少见面了。

在当时条件下,办厂所面临的困难是可以想象的。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进行严厉的经济封锁,特别是对药品、食盐、布、棉等物资封锁最严。苏区人民吃的是由自己熬的硝盐,红军部队药品奇缺,连纱布、消毒棉花都没有,当时部队卫生员手里几乎只有一种药品——升汞。连碘酒、奎宁、治痢疾用的常用药都很难见到。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靠自力更生来解决。

厂子筹办起来了,但问题却很多。一是没有设备,二是没有材料来源,三是职工文化水平低。在困难面前,外婆充分显示出了她的智慧和组织才干。她带领工人爬山越岭采集中草药。她还在厂里成立技术研究会,试制成安福消肿膏、龙丸、八桂丹等中草药,供应红军和苏区人民。全厂上下团结一致,生产热气腾腾。后来这个厂子发展成为有五个车间、具有相当规模的综合药材工厂:制药车间,利用中草药按西药型制做中成药品;敷料车间,可以生产医用纱布、脱脂棉和急救包等;酒精车间,利用蒸馏烧酒的方法制造酒精;水剂车间,生产急救水、龙胆酊、碘酒等;器材车间,能制造手术刀、镊子、钳子等器械。这样,使得在药材品种和数量上都达到了相当的规模,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前线的需要。1934年,每个战士都能够种上牛痘。到长征开始时,主要依靠这个厂子的产品,给部队配足了三个月的药材用量。卫生材料厂干部群众的工作热情和干劲,多次受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的表扬和称赞。外婆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这期间的一个日子里,外婆突然接到外公从瑞金寄来的一封信。外公在信中告诉她:他又一次遭到王明路线的打击,被撤销了苏区团中央局宣传部部长的职务,派往上海团中央做组织部干事。寄出这封信后,他已立即单独上路了。

外婆将信读了好几遍,然后将信默默的收起。她知道外公是冤屈的。早在前几期的《青年实话》中,她就读到了好几篇批判外公所谓“右倾机会主义”的文章,还指责他在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时领导了反联共反国际的小组织,等等。这说明王明集团还在算老帐,对不同意见者施以报复打击。所以外婆对此并不感到吃惊,只是在心里默默的遥祝亲人一路平安。

这是外公与外婆结婚以后的第三次分别。

不久,卫生材料厂搬回到瑞金县城郊区。她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遭到“左”倾路线的打击和迫害,但对此除了愤慨,她能做些什么呢?然而她却是一位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同情心的女性,她的行为表明了这一点,有一件事就是最好的说明。

一天,她在路上遇到了由卫兵押着从批斗会回禁闭室的邓小平。此时邓小平被指控为“罗明路线”的追随者和“富农路线”的执行者,被撤了职,正在遭受审查和批斗,人也变得瘦弱憔悴。外婆关心他,同情他,便拦往他问询他的境况。邓小平对她说:“我饿坏了,肚子根本吃不饱。”外婆听了,心里十分难过和心酸。之后她立即用一块银元买了两只鸡,并亲手做好,然后捎信给卫兵,要他们带邓小平到她那里吃鸡。邓小平一顿吃完了一只鸡,剩下的一只她又让他带回禁闭室留着下顿吃。这看起来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外婆不怕连累自己,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公开关心、支持受王明路线打击的人,同时也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她的一颗心,就是这样象水晶般透明、纯净。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又表明外婆在爱情上忠贞不渝、患难与共的真挚情怀。

一天,一阵由远而近的“得得得得”的马蹄声叩响在进厂的石子路上——一位大人物突然下到厂子里“视察”来了。

这位“大人物”高头大马,从者侍卫。他是王明集团的要员,从苏联回国后春风得意,青云直上,身居显要。

他来干什么,真的是视察吗?然而,非也——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是来找外婆“谈话”的,开口就说:“你知道吗,陆定一逃跑了!党和团中央已经做出决定,开除他的团籍和党籍。”怕外婆不相信,他又从兜里掏出一本新出的《青年实话》:“看吧,千真万确,登了报了,全国都知道了!”

外婆果然看到,在这份苏区团中央局的机关刊物上,白纸黑字,赫然刊登着“大人物”所说的那份“决定”:

开除团籍的决定

据上海来电:

陆定一,江苏人,一九二五年入团兼党团员,在这次破坏中,他知道的机关不去通知,因而苏区的三个代表失踪。在他从自己的机关中离开时不将党和团的文件拿走,只拿走自己私人的物件。事后分配他的工作不执行,未得组织允许,自动逃跑回家。

在这次破坏中完全暴露他的张惶失措。党和团中央决定开除他的团籍党籍。

党团中央

二月二十四

外婆将这则“决定”反复看了几遍。但她目光沉着,神态如常,开口平静地说:“我不相信定一会逃跑回家。”

“什么?你、你不相信?”“大人物”感到吃惊,随后变得气急,“他当逃兵,可不是我编出来的,团中央的决定写得明明白白。”稍稍停顿,他又说:“陆定一是不回来了,你不要白等了。你、你……你就嫁给我吧!”

他终于急不可奈地道出了心中的图谋。外婆听后,投去厌恶的目光,不加思索地说:

“定一是一定会回来的。你死了那份心吧!我坚决等他。我相信他,只要他活着,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即使不能走,他爬也会爬回来的。我相信他!”

说完,她转身走了,留下“大人物”愣愣地站在那里,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最后无可奈何地丧气而去。

夜深人静的时分,外婆哄睡了孩子,欠起身,打开床头上放着的一个用美孚行油桶壳改制成的小箱子,从里面找出她珍藏着的一张外公带着博士帽拍的毕业照,她久久地端详着照片中年轻英俊的面容,想着上海发生的大破坏,她的心提了起来,胸中涌起对亲爱的人的痛苦、焦灼的思念、牵挂和耽心,不禁泪如雨下。

她借着煤油灯昏暗的灯光,挥泪在照片的边缘空白处写下一行字:

天上人间——定一呀!

事实证明外婆的判断是何等正确,又是何等勇敢!后来外公经过一番艰难辗转,果然回到了苏区,捏造他逃跑的“事实”不攻自破,却证明了一位女性对爱的忠贞和赤诚!

这是他们婚后离聚生活中的第三次重逢,是经历了严峻考验后的刻骨铭心的爱的盛会。

“我应该怎样称呼义贞呢?”外公晚年回忆起这一段历史时,依然感动不已,“应该称她‘知己’!我们一年不能通迅,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情况,‘逃跑回家,开除党籍团籍’,是党团的决议(决议呀),赫然登在报上,你不相信,岂不‘反党’?而你竟敢不怕‘反党’,不怕由此而来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不是深知我心,你敢这样么?鲁迅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义贞就是我的知己,我一世忘不了这样的知己。”

患难之中见真情。这一段磨难考验中的爱的经历,不亚于任何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

第三节断肠的生离

外公与外婆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分别,是在1934年10月。

外公虽然恢复了团籍,却没有给他安排职务,被博古叫去为《斗争》杂志当“刻字匠”,整天坐在沙洲坝的一间潮湿异常的农家小屋里刻钢板。当长征的决定做出并秘密紧张的部署着的时候,没职没权、当“刻字匠”的外公却一无所知。

那一个傍晚,当外婆骑马从厂子里匆匆赶到沙洲坝,叩响他那间小屋的门时,外公还正坐在桌前,伏身埋头,专心致志地握运铁笔“咯咯叽叽”地刻钢板呢。

对于外婆的到来,外公感到意外和惊讶,因为平时总是他在星期天去厂子里看望她和女儿的,今天,她怎么急匆匆……况且,她还挺着高高隆起的肚子——外婆已是第二次怀孕。她要他到屋外去说话。

他们并肩走在田间的小路上。初秋的风带着稻谷的芳香,凉爽宜人;夕阳在落山的最后一刻大放奇彩,给金秋的田野镀上一层红灿灿的光霞,象是要在这一刻着意将南国的田园风光渲染一番……

外婆久久没有开声,她不忍心……她多想就这样默默地走下去,因为、因为这也许是最后一次……

但她终于不得不开口告诉他:她是来向他告别的。厂里已接到随中央红军转移的命令,并开了动员会,决定了哪些人跟大部队走,哪些人留下。她因为重孕在身,行动不便,已决定留在苏区,坚持斗争。

直到这时,外公才知道了长征的消息。外公的心倏地象铁砣般垂了下去,变得万分沉重。他想到,红军大部队走后,国民党军队必定要扫荡清乡,血洗革命根据地。地主会回来组织武装,党内也难保不出现叛徒,留下来的人的安全是没有保障的。况且她很快就要分娩——在哪里分娩、生下的孩子怎么办?还有未满三岁的女儿也无法带在身边了,该怎样安置?……他想到这些,声音沙哑地对外婆说:“义贞呀,你的处境将是非常非常困难呀!”

外婆,真是一位刚强的女性,在危难关头却没有一句泄气的话,反倒来安慰外公:“不用为我担心。留下的还有一批女同志,有困难大家都会互相帮忙的。这里的群众很可靠,我与他们的关系也很好。我也已想好了托养女儿叶坪的办法。怀着的孩子出生后,我也会安置妥当,你就放心随部队去吧!”

她说完这些,又要匆匆赶回厂里去。他想留她吃顿晚饭,但她没有时间,大转移在即,厂里有大量的事情等待她处理。

他扶她上了马背,但抓住缰绳的手却久久没有松开。他与她相对凝眸,千言万语在心头涌动……啊,这一别,还能有重逢之时吗?

她最后留给他的依然是沉着平静的神态——她把一切危险和困难都担当起来了,不想亲人为自己担忧。道一声“珍重”,她挥起了马鞭……

“挥手从兹去”,他们婚后五年中的这第四次分别,竟成了永诀!

大部队走后,外婆将三岁的女儿交给厂里的管理员张德万,委托他将孩子带到瑞金以外的乡村去找可靠人家寄养。临行前,她将旧衣服拆了,为女儿赶制出几件可在不同年令阶段穿的小棉衣。骨肉分离的时候来临,外婆柔肠寸断,望着张德万背着孩子远去的身影,禁不住泪如泉涌。片刻后,却又咬紧嘴唇,擦干眼泪,跟上了留下来的人们组成的队伍。

起初,外婆被安排在中华苏维埃政府临时中央办事处工作。不久,把持苏区的王明“左”倾路线的当权者,继续推行宗派主义的干部路线,又无辜开除了她的党籍。她含冤忍辱,继续默默的工作,表现出一个共产党人对革命的赤胆忠心。

11月初,外婆随同派往闽西担任福建省委秘书长的毛泽覃、贺怡夫妇以及周月林、王淑振等人,从瑞金转移到长汀,一起在福建省委工作。

敌人的包围圈却越来越小,形势变得更加恶劣。由于福建省委领导人对形势判断的错误,致使有限的革命力量在敌人疯狂的“围剿”面前,不能进行有效的抵抗。根据地越来越小,人员越来越少。福建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只好实行精简。在人手紧张的情况下,外婆拖着笨重的身子,还投入到抢救红军伤病员的工作中去,以忘我的精神坚持斗争。

即使这样,她仍然经常遭受坚持“左”倾路线的当权者的歧视、怀疑和打击。有一次,铲共团在机关驻地附近杀死了一位红军伤员,领导未做认真的调查,便咬定是毛泽覃、贺怡和外婆勾通铲共团杀害的,把他们三人逮捕起来了,并且上了绑,准备枪毙了。后来发现是别人勾通的,才把他们三人释放了。但外婆的党籍却一直没有恢复。

同类推荐
  • 梦里不知身是客:李煜词传

    梦里不知身是客:李煜词传

    从南唐后主到违命侯,再到一代词宗,生命赋予了李煜独特的轨迹,他的词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早期的李煜,雕栏玉砌,锦衣玉食,所以“寻春须事先春早”,有及时行乐的情怀;“踏马蹄清夜月”,有大周后缱绻相随;“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有小周后画堂幽会;有美人“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的香艳风情,又有“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的奢华享受。他用华美温婉的文字,咏出一首宫廷欢乐颂,诉说着未经事的贵族青年那些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细腻心思。
  • 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公路之旅

    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公路之旅

    讲述了畅销书《无尽的玩笑》作者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和《滚石》杂志记者一同踏上新书全国宣传之旅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在为期五天的公路旅行中,华莱士讨论了从孤独到哲学,从电视到现代诗歌到爱情,当然还有写作的一切。滚石记者和大卫·华莱士的公路之旅,这本是两个作家的对话,却完全不掉书袋,从很普通人的角度入手,慢慢深入。
  • 铁马秋风:陆游

    铁马秋风:陆游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留下诗作最多的诗人。他生活于充满内忧外患的南宋时期,一生经历了科举落榜、爱情失意、怀才不遇、政敌打压等种种磨难,但始终保持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高昂斗志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可贵操守,并有近万首诗作和百余首词作传诵至今,脍炙人口,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铁马秋风:陆游》记述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回的一生,催人奋进,更发人深思。阅读本书会对陆游重要诗词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 名将名师

    名将名师

    本书以鲜为人知的丰富史料,再现了20世纪中叶一批老干部、老教师(“两老”)跟随陈赓大将创建哈军工奋斗、激情、成功、坎坷的一生。作者以真诚细腻和满怀激情的笔触描写出了张述祖、刘恩兰、徐立行、卢庆骏、马明德、唐铎、任新民、谢有法、杨仲枢、李懋之、唐凯、曹鹤荪等33位哈军工先贤的人生历程,凸显了这些名将名师的高风亮节和嘉言懿行,高扬了以陈赓大将为校魂的哈军工精神,道出了哈军工创业与发展的峥嵘岁月和饱受挫折后浴火重生的历史命运。《名将名师(哈军工两老传记)》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中国百年大历史。
  • 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先驱

    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先驱

    《图说世界名人: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先驱)》介绍了,哥伦布,意大利著名的航海家。哥伦布的远航是大航海时代的开端。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它使海外贸易的路线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从那以后,西方终于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开始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于世界,并在之后的几个世纪中,成就海上霸业。
热门推荐
  • 解三国

    解三国

    穿越到三国的陆逸,获得了神秘的系统buff,可以兑换盖天武将,可以兑换美女,甚至还有着黑科技可以用来兑换,逆天系统,安天下!
  • 凌霸天下

    凌霸天下

    真魔大陆,人族宗门如云,王国并起,家族自立,乃群雄割据弱肉强食之天下大势,武者为求生存而自强不息,修炼真力,驭使力兽,封王称尊,成圣作祖,长生而不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夜来

    夜来

    男主梦中修炼武学,成了天下第一高手。仇敌来杀他,结果变成了朋友,偷学了他的武学成了天下第二。外星入侵,地球遭遇大劫难。两人联手穿越五维空间,与外星达成恐怖平衡,且看他们如何走向辉煌。
  • 农家商户之女当家

    农家商户之女当家

    莫愁当年不顾家庭反对嫁给大学同学宁川,婚后一直尽心尽力,还是被婆婆折磨嫌弃,最后被小三登堂入室赶出家门,她擦干眼泪从头开始,一心一意过生活不怨不恨,没想到宁川不顾多年夫妻情分,联合婆婆要榨干她所有积蓄,她走投无路从他们最初幸福的山顶跳了下去。往事一幕幕在眼前回放,大学时候活泼爽朗的自己,打抱不平的自己被岁月磨成了一个忍气吞声的包子。宁川的小心眼,自私,都寻到了蛛丝马迹,那时的自己真是猪油蒙了心,瞎了眼,好在一切都结束了。莫愁再睁开眼的时候简直无法相信,为什么她还活着,几番确认才知道自己穿越了,来到一个刚死了丈夫的寡妇身上,起早贪黑忙活里外,累得腰酸背痛赚钱养家糊口。谁想,婆婆觉得理所当然,公公对她颐指气使,二叔安然享乐,三叔挑三拣四。农田被抢,村长大放厥词,女人不得分田产。宗族聚会,族长高声喝叱,女人不得进祠堂。还没搞定家里的窝里横,外面又来几个搅屎棍,莫愁忍气吞声韬光养晦,势要活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给他们好看。万年受气包莫愁悲苦一世幸得上天垂帘,得到新生,却是在一个极度轻视女子的乡村,这一次她将不会退缩不会忍耐,我已经不再是前世打落牙齿混血吞的受气包了,要叫那帮迂腐看看,女人当自强。感情?男人?有,当然有。
  • Moon-Face and Other Stories

    Moon-Face and Other 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还好我有神级账号

    还好我有神级账号

    (新书,御兽大宗师:开局兽语精通!)纨绔大少不幸穿越异世界。什么?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现在穿越了,自己吃饭穿衣都不会,注定只能饿死?直到纨绔大少发现他穿越时,带来了自己雇佣代练公司打造的钻石级vip账号。神级账号,仓库背包里极品装备,材料,技能书多多。生活技能,裁缝,锻造,岐黄之术,狩猎,打渔全部点满。只是等级清零。什么,等级清零了,带来的极品装备等级不符,现在穿不上了?那就先锻造一件0级新手布衣穿穿吧。还好本少爷裁缝技能点满的!锻造装备,叮,锻造成功!你得到一件新手布衣,防御0-2。……从此,注定要饿死冻死的纨绔大少,开始了走位拉风的异界生存冒险之旅。
  • 三百千千:千字文

    三百千千:千字文

    我国传统文化启蒙教育读物,最普及的当属《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这四部书在民间简称“三百千千”,是旧时儿童上学必读之书。
  • 豪门盛宠:误惹天价老公

    豪门盛宠:误惹天价老公

    一次荒唐,她怀孕了。家人将她扫地出门,初恋痛恨她的不忠与其恩断义绝。五年后,她带着一只萌宝回归。却被G市权势滔天,杀伐决断,多金帅气的靳少看上。“靳少,你别太过分了,否则……”她咬牙,怒瞪他。“否则你想怎样?”男人薄唇勾出邪肆的弧度,无视她的警告,依然步步紧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孤舟寒江

    孤舟寒江

    在民族危急存亡之时,一群热血青年,为了民族的生放弃了自己的生,为了民族的自由放弃了自己的自由,隐蔽在看不见的战线特工队伍里,在刀尖上跳舞,在悬崖边游走,用智慧与鲜血谱写出无名英雄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