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2800000007

第7章 32岁寻找外公(7)

早先,我以为革命及其历史——那样瑰丽而又惨烈的历史离我们很遥远很遥远,因为它已经化成文字,留在典籍中,写在课本里。我们仅仅是因为要“了解”历史、掌握“知识”而去读它,因为要接受教育而去“理解”它,或是为了高考中榜而死命地背它。“抛头颅、洒热血”,“五星红旗血染成”,这些字眼、语句我们烂熟在心、常常引用、突口而出,但是我们的脑子里更大程度上却还是一些抽象的理念式的东西。而现在,当我知道革命历史就在我们血脉的前源有声有色的奔流、隆隆轰鸣,我们的前辈亲人们曾以血肉之躯投入它、熔铸它,我便一下子觉着历史是那样贴近。而我面对的外公却是从那样的历史中走来的,是那历史的亲历者、参与者、创造者和见证人之一。因此,他以及他的人生,在我的眼里,带着多少神奇的色彩呀!

愈是贴近,愈觉得神秘。

愈是神秘,愈想了解。

我首先想解开他的爱笑之谜。

在我们与他第一次见面又分别后,他给我父母的信中写道:“在南昌看见你全家九人同来,我高兴。一切担心的事一扫而空。可惜义贞已不在。”

这里有高兴,也有遗憾。

1989年12月31日外公在给我的信中写道:“再过一天,我84岁了。志士仁人,老了就有伤感。我没有。因为虽然平庸,却看到2000年封建制度和100年半殖民地制度被革命推翻了,我是参加者之一。这就很满意了,没有什么‘悲慨’了。”

这里,已经没有“革命尚未成功”的感叹了。做为一个革命者,他的人生之路,充满坎坷和磨难,但他无憾无悔。

但我却听舅舅小定说,外公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学会”大笑的。外公自己也跟我说过,他坐牢,每天都要在牢房里大笑。

外公在给我的信中,也写过:“我在‘文革’中,坐牢很久。但活过来了。因为我唱戏,笑,所以没有生精神病,还会走路和说话。”

“文革”的牢狱中,过得是受罪的生活,为什么还笑呢?

这越发使我感到他的经历和性格的奇特。也越发激起我探寻他的人生历程的兴趣。

在以后与他相处的日子里,我有意无意地做着这种探寻。

外公年过八旬,却思维敏捷,忆力惊人,且十分健谈。他同我谈得最多的是革命的历史,对这段历史,他如数家珍。他总是从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谈论历史,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我觉得这很宝贵,便一边听一边认真地记录下来,记了两大本。其间又萌生要写写他的念头。但他很少谈自己,他说:“我只对你讲大事,个人没什么好谈的。”我穷追不舍,才得到一个他人生历程的概梗和轮廓。但这仍使我感概不已,领悟到他人生的奇异和伟岸。

他得知我有写他的生平的想法时,便给我一个警告:你想写我,先要做好失败的准备!

他还在一封信中对我说:“想给我写传的人,有好几起,都不成功。我只是一名普通党员,没有什么可以写的。写的人,文才发挥不出来。你不怕失败么?”

我一时琢磨不出他这些话的意蕴。

不过,他并没有说一定不可以写他,在同一封信中,他叮嘱我:

“如果要写,‘野心’不可大,以平淡为好。记事而已。去尽华藻。”

人的某些愿望一旦产生,便很难泯灭。我开始了进一步搜集材料、调查采访等工作。这些都是在业余时间断断续续进行的,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历时数载。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当然不可能达到完整、详尽的程度。但从中,我却窥见到外公那辽远壮阔、充满个性特色、闪烁生命魅力的人生图景——

他的人生,几乎贯穿一个世纪的岁月长河。

一个人就是一部历史。而他的历史,是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紧密融合在一起的。

他说:中国革命,是一场大试验。

将自己的一生投入这样的一场大试验,就必然有非凡的人生轨迹。

他是一介书生,读书是他一生的嗜好。他勤奋善记、学富五车,被誉为中国共产党内的大秀才。

他五岁读《三国演义》。

他能背下整本《古文观止》和大量古典诗文。

他精通英文,曾在延安为毛泽东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做翻译。

他更是一位思想家、理论家。

他二十二岁时,便写下洋洋近四万言的长篇宏论——《中国革命的前途》,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发展道路、动力、对象、前途等重大问题提出了独到、精湛的见解。

有人说,宣传部部长难当。而他,21岁就担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宣传部部长,后来又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任期最长的中央宣传部部长。

他是一个“文官”,在军事理论上却颇有建树,并为党的“七大”起草了军事报告。

他长期担任意识形态、文化、教育领域的领导工作,并在思想理论、路线方针建设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系统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新闻学思想。他在四十年代给“新闻”所下的定义,长期来为新闻学教科书所沿用;

建国后,他是新中国教育改革的开拓者之一,提出和大力倡导“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他积极倡导和系统阐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即使在晚年,他也善于接受新事物,思考新问题。

比如,当乡镇企业遭到一些人的非议时,他挺身而出,大声疾呼:“谁打击社队企业,谁就是打击农民!”

又如,当有的人提出经济“腾飞”的口号时,他警醒人们:只顾喊“腾飞”要吃亏!

…………

他首先是一位革命的战士。

他14岁立志:科学救国、实业救国。

早在大学读书期间,他就投身五卅运动,成为这场反帝斗争中的一位猛士。

他19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并与旧家庭决裂。

他本可以当上工程师或出国留学,过上舒适的生活,但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充满艰险的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为了革命,他饱尝生离死别的痛苦——爱妻壮烈牺牲,一双儿女离散五十余年后才重新团聚。

他刚正不阿,坚持真理,敢说真话,因此多次遭到党内错误路线的打击:

王明集团统治时期,他两次被撤职、降职。

“文化大革命”,他首当其冲,遭受残酷的迫害和打击,被关押近十三年。

他忍辱负重,却从未放弃对党的信念,所以他在“文革”的牢狱里仍放声歌唱和朗朗大笑。

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虽身居高位,却从不谋私利。

他解剖自己:一生不说大话,不说假话,但说过空话。

“他纯洁得就像真理本身。”

这句话用在他的身上也是恰当的。

他说: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写自己的历史,并经受历史的考验。

历史的拷问是无情的,历史的检验又是最公正的。

敢于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历史去检验的人,至少他是心地坦荡、光明磊落的;

而能够经受住历史检验的人生,定然是崇高的、不凡的。

关于人生的话题,就是这样既复杂,又简单。

外公的人生具有它独特的韵致。但真要动笔写它,就感觉出难度来。因为,他是一位“文人”、“文官”,不象那些身经百战的将领,一生充满惊险的经历和传奇的色彩,可以有很多起伏跌宕、引人入胜的情节。而外公是一位革命的思想家、理论家、宣传工作者、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人,虽然一生历经曲折、命运多舛,但更多的是在思想理论战线突跃呐喊、唇枪舌战、冲锋陷阵,或在理性的王国默默探索、深沉思考、躬身开拓、添砖加瓦……

于是有了一种体会:写人物传记难,写这样一位“文官”的传记更难,而要写出文采来即难上加难。我似乎体味出了外公那句“要做好失败的准备”的话的一些意蕴了。

但细细地去体会,也会发见: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同样有刀光剑影、炮火硝烟、坎坷惊险。外公的人生经历说明,在这样的领域里,无论是他的非凡的建树,还是他的深重的磨难,都从不同的方面呈显出他所具有的非同寻常的智慧、胆略、意志、品质和风格,并体现他生命的独特的、震撼人心的魅力。

这种魅力,引诱我不能不写。

我所遗憾的,是我笨拙的笔不能把他的这一切很好地描绘、刻画出来。

幸好,外公对我写作的要求是:记事而已。去尽华藻。

我也放弃了写一本外公的传记的念头,我只想写出我所了解的外公——外孙眼里的外公,外孙对外公的人生的体悟。

同类推荐
  • 我为《西游记》作曲:许镜清的梦幻人生

    我为《西游记》作曲:许镜清的梦幻人生

    央视86版《西游记》总作曲许镜清口述自传,高清呈现《西游记》音乐手稿。本书以“梦”为牵引,真实记录作曲家许镜清先生平凡而卓著的音乐人生。书中既有许镜清艰苦朴素的生活经历,又有他音乐生涯中鲜为人知的故事;既还原许镜清关于《西游记》音乐创作的煎熬记载,又向读者展示《西游记》音乐创作手稿。本书讲述的不仅仅是许镜清的人生经历,也深刻阐释了许镜清的音乐创作思想。
  • 名人传记丛书:瓦格纳

    名人传记丛书:瓦格纳

    名人传记丛书——瓦格纳——欧洲音乐史上最具争议的歌剧大师:“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拒绝高考的小子:18岁当CEO

    拒绝高考的小子:18岁当CEO

    这是一部讲述“亚洲新音乐王储”、刷新“80后”创业记录的张伯宏个人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的佳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参加高考是改变命运的不二途径,但是张伯宏不这么想,他“直奔梦想,不兜圈子”,毅然选择了拒绝高考!本书再现了张伯宏为了不丧失自我,为了要自己想要的而做的不懈努力和拼搏。其中也记述了他面临压力时的彷徨、面对转型时的苦思冥想。本书告诉人们:只有在有兴趣的领域“玩好”,才能赢得人生。
  • 驱逐倭寇:戚继光

    驱逐倭寇: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其父戚景通任漕运官员(今山东省微山县鲁桥镇)戚继光亦出生于此地。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驱逐倭寇:戚继光》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驱逐倭寇戚继光传奇的一生。
  • 经历

    经历

    本书是邹韬奋先生自传性质的回忆录。全书共计61篇,追述了作者自己二十年来的生活经历和生命断片,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是作者在牢狱中所作,其中从事文化事业的经验和思想变化的历程,堪称现代爱国、民主知识分子人生道路的缩影。
热门推荐
  • 女性世界里的男法师

    女性世界里的男法师

    伊特奈尔王国的生命之树开始凋零,可是迟迟没有关于下一任神使的天选者诞生。副神官赛雅为了王国的未来,以交流的名义出使赛科瑞德王国,并使用了禁忌的召唤法术,召唤了天选者——男主,从现代世界,带着法师金手指的人,被降临到了异界。咦,这个世界的画风有点不对啊,怎么全是女人?!这是一个从现世被召唤,携带着魔法师系统,改变整个世界的故事。
  • 岁月归真

    岁月归真

    此书分为新闻篇、言论篇、评介篇、散文·诗歌、采访·拜访等板块,内容包括:革命的友情洋溢在崇山峻岭、繁荣热闹的雷波物资交流会、千红万紫争芳菲、节日的歌声、借宿番家、双喜临门等。
  • 凤凰营

    凤凰营

    以“魂”为力量的世界,与魔种对战,主角:雨宫樱漓。
  • 无垠

    无垠

    地球的末日危机到来,黑暗集团再次崛起,且看穿越回少年时代的坚强战士,如何在末日危机之中闯出一片天地。注:因为这是小说,老虎在此郑重声明,小说中的内容有很多未来世界有可能爆发的危机,所以小说中的一切情节及内容都是虚构的,来自艺术的夸张和创造,这种艺术和夸张创造包括但不限于小说中涉及到的各种科学技术,气功修炼,丹药制作,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和理论等等,请读者切勿对号入座,不要把虚构的情节内容当真,带入到生活之中!谢谢大家!
  • 爱马女孩日记1:我的第一匹小马

    爱马女孩日记1:我的第一匹小马

    本书讲述的是艾比和她的第一匹小马——漂亮的帕洛米诺马“火花”共同经历的真实历险故事。艾比是个爱马成痴的女孩儿,当她得到自己的第一匹小马时,她所有的梦想都成真了……“当我第一眼见到‘火花’,我就知道她是属于我的小马!她一跑进围场,我想我们都清楚,我们注定要在一起。但当时我对未来激动人心的冒险显然还没有心理准备。本书将带你们经历一场充满乐趣、友谊甚至近乎灾难的旅行。这是关于一个爱马成痴的女孩儿和一匹漂亮的帕洛米诺小马“火花”的真实故事,非常适合8-12岁的女孩们阅读。
  • 情深不悔,再爱难为

    情深不悔,再爱难为

    我以为我死了,在去离婚的路上死了,可是却有一个男人将我救了回来,让我活成了另一个人。我本以为他就是我此生的救赎,可没想到,一转身,他却将我亲手推入了另一个深渊……
  • 墨画卷

    墨画卷

    古墨淡淡向我招手,说:“一画,你来。”他眼中画卷杀意腾腾,墨色成了血色。他说:“你师父不教你杀人,我来教你。”他手起掌落,面前之人惶惧的眼渐渐灰暗空洞。直到我将剑刺进天词师兄身体,才惊觉此生已陷入古墨掌心再也无法逃脱。这江湖是层层叠叠、布满假象的,只用眼睛不得看清,需得学会用心来看。能够看清第几层,全看道行深几许了
  • 植物与海洋

    植物与海洋

    绚丽多彩的海底世界,不仅生活着数以万计的各种鱼类动物,还生长着各类茂盛的海洋植物。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宛如海底花园一般。由于海水中生活条件的特殊,海洋中生物种类的成分与陆地成分迥然不同。通过研究海洋生物在海洋环境中的繁殖、生长、分布和数量变化,以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阐明生物海洋学的规律,为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增养殖,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平衡等,提供科学依据。
  • 北宋柳三变

    北宋柳三变

    北宋时期,曲子词盛行。柳永成一家之言,而其一生却落魄如此……
  • 回想那风

    回想那风

    回想是人的反刍。咀嚼昨天。昨天总是丰厚的,我们不得不面对今天和明天的多彩而喧嚣的浅薄。回想,是一杯没有污染的情水,可以滋养疲倦的心灵和饥渴的细胞。一般来说,我回想故我在,是排除了行尸走肉的生命的象征,沉浸回想好比酿一坛酒,拾回昨天的芳香或追溯别的什么,比如,人的生命是哪一囝风卷来的完美而又脆弱的种子?如果没有回想,这个世界还会灵智闪烁吗?我们这代人不能把所有的树木都砍尽了,不能把所有的清水都污染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正源源不断地哭着、喊着生出来。真应该回想那风了,风穿过的门窗,门对着的山,窗含着的水。门关上了。窗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