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6300000051

第51章 凄风苦雨(2)

清晨,根据地的风光景色,还是那么清新而又宜人,凉爽而又惬意。路边的一花一草,凝聚着点点滴滴的露珠,也是那么充满生机而富有朝气。然而,恰在这时候队伍越来越感到饥饿、疲劳、困倦,几乎到了难以挪步的地步。零乱的队形,很不整齐的军容,疲弱不堪的脚步,黄皮寡瘦的面孔,五花八门的背枪姿势,一路上零零散散、稀稀拉拉的,也不成个行军样子。许多年纪很轻的小战士,也都拄起了拐棍,活像一只只初春时节又乏又弱的羊群,一路上摇摇晃晃、昏昏欲倒……吴焕先也拖着一双沉重的脚步,蹒跚地奔走着。他的两个肩头上,威风凛凛地挎着四支“汉阳造”,紧紧交叉在一起的四只枪筒,齐头齐脑地竖在背后。那么一副骨瘦如柴的中等个头,肩上背着四支长枪,重量也在三十斤以上;走动起来,四个枪托子总是绊绊磕磕的,两臂也不能一前一后地自由甩动。尽管他收拾得相当利落,但要颠跑几步,马上就会发出叮叮咣咣的撞击声。四十三个日日夜夜,部队减员很大,阵地上剩下不少枪支,都无人携带操持,当军长的就得挑这个头,发这个狠!兵员少是少得多了,但能够保存下一支钢枪,也是全军的一份家当。他不止一次地讲过:“战士手中没有了枪杆子,也就不成其为战士;别说是武装夺取胜利,连性命也难以保住!”

往日的行军路上,吴焕先也是奔前跑后地吆喝着,动不动还喊上几句鼓动口号,情绪显得特别活跃。这回却一反常态,紧紧跟随在行军队伍之中,皱着一双眉头,一路上也很少说笑。行军路线、集合整队地点都已安排妥当。他把部队撤围后的一切必不可少的整顿工作,都安排在十丈山下进行,并派老经理领人去打前站,筹备一两天的给养。他心里也很自信:只要各师准时赶到集合地点,先吃上两顿饱饭,随后在队前鼓动上几句,指战员马上就会精神振作起来。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撤围之后的第一站行军路程,却又是这般艰难、迟缓而又混乱……过河的时候,他马上就打发十多名交通队员,分头通知各师、团、营、连,一定要坚持到底,准时赶到十丈山下,中途不得停留!这时,他才不由得从队列里面问了出来,就势往小路边上一站,板着一副冰冷的面孔,不时地眨着两只充满血丝的眼睛,注视着散散乱乱的行军队伍。他,足足在路边站了半个时辰,一句话都没有说。

当战士们看到他们军长的时候,不少人都扔掉了拐棍,互相搀扶的也挣脱开来,急腾腾地朝前赶去。死气沉沉的队列里面,顿时也响起了口号声:“同志们加油啊,赶到十丈山就是胜利!”

也有人逗趣说:“军长变成戏台上的武生,背后还扛着四杆靠子呢?”

“嘻,就是没有挂个三角旗旗!”

“七里坪没有拿下,军长也是发懵呢!”

“可别胡说,当心保卫局找你谈话……”

吴焕先并没有在意战士们议论什么。他正要朝前走去,忽然发现后面队伍里抬着一副担架,上面蒙着一块白布,跌跌撞撞地奔走而来。

“抬的谁?是伤员还是病号?”

四个抬着担架的战士,呼哧呼哧地喘着气儿,一步不停地从他身边走过,谁也没有作声。

“给我站住?”吴焕先不由大喝一声。

担架停了下来。四个疲惫不堪的战士,面面相觑地看上军长一眼。可是,还是一声不吭。吴焕先揭开白布一看,原是七十五师二二五团团长。他的身上没有挂彩,双手被紧紧地捆在背后……“你是怎么搞的?”

担架上的团长说:“军长,都怪我自己混帐,不该下命令掐老百姓的青稞……我不怨天不怪地,就怨自己不争气,‘肃成’反革命活该!”

“这事不是处理完了吗?”那天他已经对团长当面进行了批评教育。怎么又当成“反革命”抓了。他正要问个明白时,一看行军路上过往人员很多,便叫战士放下担架,为团长松开了绳子,当面吩咐说:

“你还是回到团里去,当你的团长!”

“军长,我的手枪,指挥旗子,都给下掉了!”团长不由摊着两只曲扭的手臂。

吴焕先顿时又束手无策。一个被下掉手枪和指挥旗子的团长,就意味着失去指挥部队的资格,不是凭他一句话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事。

“这样吧,”吴焕先想了想才说,“你先跟着军部,如果有谁追问,就说我替你担保!到了前面宿营地,我跟政委说说,把你的枪和指挥旗子照旧归还……”

四个放下担架的战士,都不约而同地把双手伸到他的面前,哀怜地求告说:

“军长,我们的枪……都给下了!”

“唔,你们犯了什么过失?”他们哭哭啼啼地诉说了一阵,无非是在围七里坪时说过几句不该说的话,就被罚做苦工了。吴焕先说这个责任在我,不该罚你们做苦工,他把四支枪发给了四个战士,让他们到军部特务营去当兵。

红军在无声地前进!

到达长冲附近时,姚小川骑着一头大黑骡子,飞也似地迎着吴焕先直奔而来。

“军长,你……快骑上骡子,到甘渣岗去!”“什么事这样急?”“不知道,老经理告诉我的,叫你快去,就去!”

吴焕先骑上大黑骡子,直奔长冲以东的甘渣岗而去。老经理吴维儒的为人做事,他心里也很有数,事情不到迫不及待的地步,不会找他。

草木葱宠的甘渣岗,丘陵起伏,梯田环绕。小麦已经成熟,有的地方已在开镰收割。屡遭敌人蹂躏的根据地,火在烧,血在流,人在死……庄稼也在一茬一茬地成熟,麦收在望!甘渣岗的坡坡岭岭,满山遍野的山花野草,也在腥风血雨中盛开、猛长!簇簇山花,似乎比往年开得更鲜更艳;丛丛野草,仿佛也比往年长得更茂更盛。土地呵,是根据地军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大自然赐予的一切风物景色,也是人们为之英勇奋斗的精神寄托!

甘河桥头,簇拥着一群男女群众,老经理也在其中。人群中仿佛笼罩着一团阴沉的云,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肃穆、寂静而又悲哀。只有两只雪白的小山羊,活蹦乱跳地在绿草丛中撒着欢儿,“咩咩”地叫!……“焕先,”老经理破格地叫着军长的名字。“六姑她……唉唉……她在这里死了!”

“什么?”吴焕先大吃一惊。两个充满血丝的眼窝,顿时又蒙上一团血和泪的粘液,发出无限的痛苦和可怕。那天在山头上的事又重新出现在他的面前。“她怎么会死在这里?她那天到龙王山去,不是说回家了吗?”

吴维儒说:部队在围七里坪时,驻扎在新集以南的反动民团,也不断向箭场河一带侵犯,强迫好几个村子插了“白旗”。那天,曹六姑从龙王山回家,第二天就要收割青棵,敌人又进村骚扰破坏,婆媳俩一块儿逃出村子,半路上又被敌人冲散,各自不知去向。老经理派人送去的钱也没送到。敌人“坚壁清野”,烧了已经黄熟了的青棵,她才跑反到了这一带。当地群众说她是跑来拾麦穗的,哪有麦穗可抬,还不是为了讨吃几顿饱饭,谁知就在这小麦收割的时候,她就饿死在甘渣岗,还是一个放羊娃儿发现了她的尸体,老经理才闻讯赶到……她,就倒毙在绿草丛中,听说是刚刚咽气不久。身上还是那么一件已经褪了颜色的阴丹士林衣衫,一条膝盖上缀着补丁的粗布裤子;那么一双奔走过多少山山岭岭的大脚片儿,鞋袜都被泥水酱过一般,看不出本来的色泽。一块曾经在丈夫面前顶过的印花布头帕,变成了蒙脸的殉葬品,覆盖在她的脸上。身边还是那个盛过豌豆角、青棵穗和蒲公英的小竹篮子,里面只是增添了几样野菜,还有几束黄熟的小麦穗子。别的什么衣物则一无所有。红亮亮的朝霞,绿茫茫的野菜,明晃晃的露珠,还有那五彩缤纷的奇异花朵,裹着一具朴实无华的尸体。她就这样地躺倒在“七相公”面前……吴焕先心在滴血。他伸出一双颤抖的手,轻轻地撩起妻子头脸上的印花布头帕,眨着一双血泪模糊的眼睛,与妻子见了最后一面。这最后一面对吴焕先来说,应当是在七里坪战地龙王山下!

警卫员姚小川领着一副担架,急急忙忙随后赶来,他不曾想到会是这样的事情。

他放声大哭说:“嫂子,我对不住你,她说是有喜了,我没把这事告诉军长……”

老经理也是十分悲痛:“都怪我这个糊涂长辈……早知这事,我就是抬上担架,也要送她一程……”

省委书记也来到甘河桥头,他为这个不幸的女子洒下了几滴眼泪;他为自己想到了的事情没有办成而悔恨。怪谁呢?都怪这多灾多难的七里坪!

很多年后,人们在甘河桥边发现一块墓碑,墓志铭被风雨剥蚀已经看不清了……秋收保卫战红二十五军没有跳出困境。鄂豫皖“剿总”刘镇华亲率十四个师又四个旅卷土重来。蒋介石坐阵江西,全面指挥第五次大“围剿”,他还聘请了一个以原德国国防军总司令赛克特为首的军事顾问团。中央苏区也有个共产国际派来的洋顾问,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过的德国人奥托.布劳恩,就是后来在中共党史上留下大名的李德。两个德国人代表两党两个不同阶级的利益,实际上在中国指挥了一场欧洲风格的战争。

李德、博古用“堡垒对堡垒,短促突击”的欧洲“拳击”取代了毛泽东“诱敌深入,待机破敌”的“太极功夫”。白军可以,红军惨了。二十五岁的临时中央总负责博古同志“左”得吓人,他们把毛泽东赶下台,让布劳恩当上“太上皇”,“左”倾冒险主义者风光依旧。沈泽民比之也不逊色。不管沈泽民人品怎么好,执行起“左”倾路线来,他是翻脸不认人的,他是中央代表,手中还有“肃反”的“尚方宝剑”,戴季英等人搞肃反比谁都积极。远离中央的鄂豫皖,一次次悲剧的发生并不比中央苏区差多少。张国焘带走了无线电,苦了沈泽民夜以继日地给中央写报告,一个叫邵达夫的人常常穿梭于中央与鄂豫皖苏区中间,传递着双方的报告和指示。七里坪之围的惨败,并没影响沈泽民旺盛的革命热情,他不知疲倦地写作,有时一天只喝两碗稀饭,甚至以野果、观音土、葛藤面充饥,也没有把他拖垮,他给中央的报告一写就是千万字,都可以当文学作品来读,他实际是个好文学家。

面对敌人的第五次“围剿”,省委虽然也看到“刘镇华来了以后,正在极力设法布置新的进攻”,但是并没有认识到这就是对鄂豫皖边区的第五次“围剿”,沈泽民还抱着围攻七里坪之前临时中央的指令,认为“鄂豫皖苏区所处的是非常顺利的客观形势”,这个“新的进攻是以破坏苏区秋收为主要目的”的,于是便提出了“完全保障秋收”的战略任务。“誓与土地共存亡”这些响亮的口号出于省委书记的笔下,被堂而皇之地当作秋收保卫战的作战方针,第五次反“围剿”初期斗争失利在所难免了。

吴焕先病倒了。拄着一根拐杖,有时躺在担架上随军行动。妻子的死对他是个无情的打击;部队没有饭吃,更使他心急如焚。

从龙王山下来,队伍在十丈山驻了一夜,便开到光山境内,边“打粮”,边休整。从此以后,边“打粮”,边打仗的艰难岁月就如同一幅密封的画卷,接连不断地展现在他的面前;至少有好几个月的日子,那封得相当秘密的画卷都没有绽到尽头,也不曾看到尽头……

1933年6月16日,红军攻打沙窝集。这是个粮食殷实的小集镇,敌人占领该镇以后,修工事、挖堑壕,鹿柴障碍,竹尖篱垣,防守甚严。拂晓前战斗打响,姚家芳率师发起攻击;徐海东占领外围阵地,激战数小时,敌军拼死顽抗,红军接连几次冲锋没有拿下外围据点,我军伤亡数人。天亮后,吴焕先命令停止攻击,及时撤出战斗。

攻打沙窝不克,继而转向南向店一带打粮。数天之后,听说敌八十九师撤离黄安,于是又日夜兼程,绕过七里坪,奔向香炉山、阳真山。谁知敌八十九师尚未完全开走,闻得红军南下,即以两团兵力据险扼守,迎头堵截。筹粮行动未果,前进不得,而附近各地又无粮可筹,随身所带的粮食反倒吃尽。这时部队又不得不折转麻城北部福田河一带,继续从事“打粮”活动。如此疲于奔命的“打粮”,并不比作战轻松多少,何况随时都在与敌浴血奋战!

7月1日至2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太平寨陈氏祠堂召开常委会议,又定“以内线单纯防御与敌决战来保卫根据地中心区”的方针。红二十五军“积粮计划未能实现,将影响到我军不能打破敌人新的进攻”,决定“无论如何准备一月之粮”。吴焕先匆忙返回福田河,不管战局发生怎样的变化,部队总是要吃粮食啊,七里坪之战就是血证!

盛产粮食的福田河两岸,芦花白,稻谷香,各种五谷杂粮也极为丰富。但要就地筹备“一月之粮”无论如何也十分困难,不足以主观愿望可以实现的。吴焕先正急得焦头烂额,徐海东领来一个人。“军长,你看谁来了。”

“哎呀!郭大个子,呵呵……”吴焕先紧紧拉住郭述申的手,乐得直笑。

郭述申带领红八十二师由皖西北来到鄂东北,寻找省委报告工作。两支艰苦转战的红军,又一次在福田河畔携起手来,奇迹般地汇合了。

“郭大个子”与吴焕先站在一起,是高出一个脑袋,年纪也大两岁。这个毕业于武昌高等师范的知识分子,家就在孝感县城北关,与鄂东北根据地相距不远。郭述申原以为中国农业落后,一心想报考农科学校,谋求农业救国之道,谁知也不那么如愿,随后才考入武昌师范。1927年6月,他在白色恐怖极为严重的时刻,由阵谭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自从担任鄂豫皖特委第一任书记以来,已经三年多了,仍在皖西北根据地担任党的领导工作。

同类推荐
  • 《封神演义》考论

    《封神演义》考论

    本书以正统叙事与民间叙事的冲突融合为切入点,主要讨论了殷商之际的历史及其在正统叙事与民间叙事中的不同表现,《武王伐纣平话》的民间叙事特征及其成因,《列国志传》卷一由民间叙事向正统叙事嬗变的过渡性叙事特征,《封神演义》故事的由来、成书、版本、编者问题以及其整体文化特征与政治伦理观等。对《封神演义》做了由源及流的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
  • 手术刀下的墨香

    手术刀下的墨香

    《手术刀下的墨香》是一位美容外科医生的散文集,全书以作者与网友互动形式呈现给读者。作者作为一位整形医生,表达出与喧嚣保持距离,守住一方天地的安静释然。文字从技到艺创造一种灵修,一种价值。
  •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唐诗,大气;宋词,婉转;元曲,明丽。唐诗、宋词、元曲,作为我们民族诗情“高峰体验”的结晶,足以唤醒沉睡在每一个炎黄子孙心灵深处的诗魂。诗情画意,词韵墨香,完美演绎传世经典;曲风赋骨,文锦书绣,全新展现华夏文明。
  • 旅途撷英

    旅途撷英

    这是我的第一部散文集,内容较为宽泛,既有写亲情的,也有写小人物的,还有写文学家、演员和解读诗人爱情和诗歌的……虽然庞杂,但这正是我追求的效果,因为我想尽量满足不同读者的审美需求,最大限度地做到让读者朋友能够在我的散文集中找到自己喜欢的篇章!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工匠谈闻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工匠谈闻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热门推荐
  • 总裁大人算你狠

    总裁大人算你狠

    英雄救美?然后阴差阳错成了她的BOSS,不准辞职,还整艳照门,谋略攻坚,步步紧逼--为得到芳心,他的卑鄙堪比恶魔。无形的牢笼就是情比金坚,让她忍不住说一句:总裁大人算你狠。且看草根女大战总裁一家,究竟如何套牢多金男。精彩故事,不容错过。
  • 幼科指南

    幼科指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再见,大黄狗1:飞奔天庭

    再见,大黄狗1:飞奔天庭

    作品以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为素材,塑造了大黄狗哮天犬等十二生肖形象。主人二郞神为了营救因违反天规而身陷囹圄的母亲,打着“自由”的旗号,对抗天庭,最终成功推翻了玉帝的统治,并将所有《天规》条文付之一炬,立了相对宽松的《自由新规》。多年以后,二郞神用“自由理念”用心培养出的外甥沉香,却重蹈其覆辙,枉法自负,劈山救母,并因此打开了阻挡天河的门户,给人间带来了水灾洪祸。因此,二郞神追悔莫及,终于认识到了自由与戒律相辅相成的关系,重新拥立出关的玉帝执掌天庭,并亲自为《天规》守法护道。
  • 守丧

    守丧

    刚要对老婆有点想法,电话响了。我骂了句娘。拿过手机,是王。立马摁亮床头灯,摆正身体姿势,撩开缠绕过来的老婆的一条白臂,按下通话键:“县长啊,有任务吧?”那头的声音显得非常倦沓:“嗯……也不是任务……我爹刚走了,你马上到人民医院来,得赶紧张罗去殡仪馆。”老婆在被子里掐我的大腿,我表情故作痛苦,声音却极为诚敬:“好的,我马上到。”等王挂完电话,一看手机上的时间,刚好凌晨两点整。王是私下里我们对王武的称呼:一则他姓王;二则他是常务副县长,具体掌管全县的财权。这年头,没有比权和钱更配称 “王”的东西了。
  • 我有一个好东西

    我有一个好东西

    当方成成为六道世界的主神之后,拿着创口贴寻找新的神灵,跟他一起贴世界。神丶魔丶武道之皇,武铠丶武道丶功法丶利刃丶诅咒丶阵法丶千姿百态,归于武之一字,力量之本。好东西就是,武道重演,篡改众生。我不仅是一名砖家,更是一名设计师,通常我喜欢别人喊我方爸爸!-----方成ps:原名:砖家也疯狂丶高武世界的设计师丶超神设计师,建议从90章以后开始看,完全没有任何的影响。
  • 重订广温热论

    重订广温热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狼骑竹马来

    狼骑竹马来

    小时候的青梅竹马出现,这似乎是一场顺理成章的爱情。可最后的最后太才发现,竹马是有目的的,竹马是一匹狼。狼和狐狸的较量。谁输谁赢,爱情里,谁能说得清楚。
  • 腹黑酷少俏娇妻

    腹黑酷少俏娇妻

    订婚三年,婚礼前夕,他带着初恋情人出席宴会场所,惹得满城风雨。他说:“订婚时,我就说过,我不爱你。”婚礼上,他说:“今天没有婚礼,我们解除婚姻吧。”她强忍泪水问:“既然,你想解除婚姻,为何不在婚礼之前?”他冷笑道:“因为,这是我跟我父亲的交易。”一句话,一场交易,一场婚姻,一个笑话。再相遇,两人只是路人甲和路人乙。以为,不会再爱。心处绝望之谷,他,如黑暗中的一缕阳光,给予深渊中的心一丝温暖。熟不知,黎擎天,这个尊贵的男人,早已为她创造了整个世界。【所谓‘第一次’】某女,“擎天哥,问你个问题,你以前跟别的女孩一起看过电影吗?”某男顿了顿,反问道,“那你有没有跟他一起看过电影吗?”“如果,我说没有,你信吗?”明白某男口中的他是指谁,某女有些落寞道。看出了她的落寞,某男不仅有些后悔,提到那个人,“信,只要你说的我都信。”“我也是第一次。”某男又没头没尾的说了一句。【浪漫求婚】“乖儿,嫁给我!好吗?”某男拿着‘DarryRing’,单漆跪地。某女久久没回应,某男手心都渗出了汗,“乖儿,请嫁给我。让我们共同创造属于我们的幸福。”接着又道,“为了我们的明天,请您应允成为我的妻子。让我用一生一世的爱去宠你,包容你。虽然不能让你成为世界上最有财富的女人,却可以自豪地大喊,我会让你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嫁给我,我愿以我一生,许你一世无忧。”“答应了吧!”“是啊,快答应了吧!”“嫁给我老婆。”某男又重复一次道。“嗯。”某女点点头,发出如蚊蝇一般的声音来。“哦耶!”“直接套在无名指上算啦。”“我要让我们的热恋维特一辈子。”某男笑着说。“哇哦,老公,好浪漫哦。你都没有跟我说这些话。”旁边一女人很是不爽地看着她的男人。“你知道什么啊?没结婚之前,谁不会说点甜言蜜语。结婚后,谁还愿给上勾的鱼放上鱼食?”“哈哈哈……”“你……”那女人气得白皙的脸颊上,布满了无可奈何的红晕。“你也会如此吗?在未来的某一天,把我钓到手之后,也不再给我鱼食吗?”某女挑眉道。“老婆,我已经说了,我们的热恋要维特一辈子呢。”某女很是不解风情地看着他,“为什么?”某男愣了一下,“什么?”“你不负责任,为什么是一辈子?”某男有些摸不着头脑,“我?怎么了?”“你……”某女委屈地看了看众人,又看着他说道,“你竟然只爱我一辈子,那我下辈子该交给谁去爱呢!”
  • 赤壁之崛起荆南

    赤壁之崛起荆南

    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在即,刘贤重生为零陵郡太守刘度的儿子,“萌将”刑道荣的少主。这一次,荆南军阀将以不一样的姿态,闯入曹孙刘三家争战的漩涡里……。
  • 目所难及之处的真实

    目所难及之处的真实

    一个学生,在一次意外中遇到了一个改变他命运的人。造化弄人,他们都死了。又在另外的地方,共同经历了种种令人难以置信的事件。究竟是他们铸就了结局,还是结局选择了他们,这一切,正在阅读这段文字的你,有答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