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1800000024

第24章 古槐劫难(1)

古槐劫难

“轰隆隆隆隆!”在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声中,平原郡衙的那棵古槐,一根粗大的侧枝被雷殛,“咔嚓嚓嚓”,震响着砸在地面上。房在摇,地在动,古槐在抖。整个郡衙,整个平原,天昏地暗,万物色变。古槐巨枝断裂处,扯连着长长的一段树皮,巨大的伤口被电火烧得焦黑,冒着腾腾烟气。乍然经受了这场罕有的劫难,古槐浑身仍在震颤,抖动不已,却又遭到大如鹅卵般冰雹的一场疯狂摧残。许多树枝被砸折,有的垂了下来,更多的被砸落在地面上,残枝败叶铺满了郡衙庭院。房上的瓦和屋脊两端的鸱尾,多被砸成碎块,噼噼啪啪地掉了下来。紧接着,大雨倾盆,似痛哭,似怒吼,似呼号,似呐喊……

面对着断臂古槐,看着它从头至脚遭受劫难后的惨状,颜真卿心跳不止,感到无形的压抑和沉重。他似乎听到了古槐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哭泣,心中隐隐产生了一种不祥的感觉。不会是刘客奴……?颜真卿的心不禁怦怦直跳,紧紧地缩作一团。不会!不会有什么变故的!刘客奴是诚心归顺朝廷的,不归顺朝廷,他便会变成吕知诲的刀下之鬼。会不会颇儿遇到意外?不会的!贾载是可靠的,刘客奴是不会为难他的!那么,是郭子仪、李光弼将军打了败仗?不会,郭、李二将军东出土门以来,锐不可当,屡战屡胜,敌将史思明军已遭重创,闻风丧胆,绝不会乍然转胜为败的。那么,他们何故突然退回土门?会不会果真潼关失守?或者长安……颜真卿不敢往下想了。

真是风云变幻,形势急转直下!

信使回禀说郭、李二将军退回土门之后的第三日一早,便得到了潼关失守的确凿消息。颜真卿发蒙了!一时痛心疾首,几乎跌倒在地,将牙齿咬得咯嘣嘣响,怒气冲冲地责骂奸臣误国,叛国可耻。他向苍天祷告:愿京城长安安稳如山!愿官军剪灭叛贼,早日收复河山!如今,整个河东已没有了朝廷官军,只有各郡为数寥寥的守城士卒,怎能对付装备精良、经过长期训练的叛贼军队?叛贼必然为乍然得到的胜利而更加嚣张、更加肆无忌惮!天哪!这该如何是好啊?难道就这样任叛贼更猖狂地攻州略县、更疯狂地抢掠民财、屠杀百姓吗?难道眼看着让河东土地全部沦入贼手、让河东百姓都变成任叛贼役使的黔首、奴才吗?不能!朝廷于三月间加授我以河北采访使;主持河北抗贼,本是我职责所在,义不容辞!我岂能上负朝廷信赖,下负百姓希望,目睹江山破碎而坐视不理乎?不,不能!我必须再次举起反抗叛军的旗帜!然而,平原郡的一万多人马交给了李光弼将军,且已西入土门;清河、博平军也都返回了本郡。靠着守护平原城的万余人马,怎能与贼二十多万精兵对垒?

人心浮动,疑惧惶恐,忧心忡忡。许多人暗自担心:会不会是大唐果真气数已尽,到了该改朝换代的乱世?对此,颜真卿心中的回答是:民心仍系于大唐,而不在叛贼。只看看安禄山一伙杀人如麻、抢掠民财的凶恶相,就知道他们只是些蟊贼,是一些野心勃勃的恶魔。他们只是偶然得手,终难取胜;逆天悖理,难逃天诛!疾雷过后是晴天。大唐朝国脉尚旺,人心归附,社稷不会倾覆,国运势将重昌,金瓯必将重圆,华夏终将一统!必会如此,只会如此!

颜真卿心头风狂雨骤,波涛汹涌,思来想去,认定自己必须与清河、博平,以及其他军力较强的郡再联络,重新拉起义军,在河朔一带再燃抗击叛军的火炬!于是,颜真卿毅然执笔,凛然、愤然、慨然,起草文牒,晓谕河朔诸郡守令以形势:因守将失误,致潼关失守,叛贼得以有机可乘。郭子仪、李光弼二将军虽节节取胜,却不得不西入土门,回兵勤王。在河朔一代官军空虚之际,我颜真卿身为河北采访使,又曾得到诸郡信任,推举为十七郡盟主,今日不得不重执牛耳,主持十七郡军事。万望同其心、鼎其力,和衷共济,联盟抗贼。颜真卿派人将文牒送往清河、博平、济南、景城诸郡,很快得到响应。一支将近一万兵马的义军队伍重建了起来!

然而,就靠着这一万兵马,加上平原军,合起来不过两万,能够抵挡得住安禄山的二十多万大军吗?眼下,募兵困难,粮秣、兵械更困难,就得靠、只能靠着这两万兵马,不但要把守好城池,防备有人通敌,还要切断叛贼南北通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相信苍天、百姓会保佑我、帮助我的!

消息传来:唐玄宗入蜀,七月十二日,太子李亨在到达灵武三天之后,登基称帝,是为肃宗;尊其父皇李隆基为太上皇,改元至德。颜真卿即起草了贺表,表明自己忠于大唐、忠于社稷、忠于皇上、报效国家的耿耿赤心,并奏明河北情状,用蜡丸密封好,先后派判官李铣、马步军将领张云子绕开叛军,暗自奔赴灵武行在88呈送。

刚刚登基的唐肃宗李亨,看到颜真卿的贺表,抑制不住内心的惊喜和激动。原以为随着郭子仪、李光弼二将军回师勤王,黄河以东已经尽落贼手,没有想到还有颜真卿这样的中流砥柱、社稷之臣仍屹然坚守,更没有想到颜真卿居然仍忠心耿耿,不屈不挠,联络十七郡盟友,与敌周旋,捍卫着大唐的破碎江山。肃宗李亨愁眉为之一展,匡复社稷之望顿添,即于蜡丸内复以敕书,授颜真卿为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河北招讨、采访、处置使,散官加银青光禄大夫,依前仍驻守平原郡。

颜真卿看到李铣、张云子从灵武带回的敕书,惊喜莫名,感激涕零。遂派人将敕书誊抄多份,分送河北、河南、江淮诸郡。各郡看到敕书,得知大唐并没有灭亡,其秉义尽忠、报效国家的信念坚定了下来,与朝廷重新建立了敕命和奉诏的上下通达联系,且因有了颜真卿的引领和统率,顿觉愁云消散,脊梁直挺了许多。

访求李萼

然而,颜真卿作为河北军事行政长官,遇到了新的困难:兴兵半年之多,军用已竭。军无粮草,便将人心摇动;人心摇动,怎么能保卫城池、抵御叛军?怎么能打击暗通叛贼的奸细?怎么能切断叛贼通道,给敌以重创,乃至歼灭之呢?

时在八月,仍赤日喷火。颜真卿挥汗如雨,心头如烈火炙烤,又似压着千钧巨石,沉重无比,使他坐卧不宁,寝食难安。几番招集同僚,夜以继日地商议、谋划,谁也拿不出一个妥善的办法。

穿过书房的窗户,蓦地,颜真卿的目光触及了后衙大院中那棵遭受了雷电劫难的古槐。炎炎赤日下,古槐仍自傲然挺立,那么凝重,那么深沉。那被雷电殛折了的侧枝断茬,不避烈日,不自遮掩,直戳戳地向天下表示着自己的愤怒和抗议。它,不屈服,不低头,目光似乎总是遥指着远处。远处!哦,远处!颜真卿怦然心动,忽地想起了李萼。那个倜傥风流的年轻人,心怀天下,聪明多谋,胸怀韬略,脑瓜子里装满了非凡的智慧和谋略。棠邑、魏郡之捷,如果没有他,不但不会发生,也是不会那么轻易夺得的。他不愧是个奇才、非凡之才!对于面前的军用困难,他是不会想不出办法解决的,不会!

但是,颜真卿知道,李萼是因不满于棠邑、魏郡之捷的功劳记取和褒奖,而愤然归隐的。颜真卿原想向贺兰进明让点儿功劳,让他摆脱皇上“封刀”儆戒的困窘和惶惧,没有想到,贺兰进明居然几乎把全部功劳尽归于自己,朝廷赏赐、拔擢的基本上都是他和他的麾下将吏,平原军唯李择交、范东馥微进官级,而清河、博平军有功将士,包括运筹帷幄的李萼,无一人得到些许褒奖。无功者有奖、有拔擢,有功者却得不到褒奖,谁能心中平静呢?这也许是我颜真卿的处事粗疏、错失所致,我只顾笼络贺兰进明同心御敌,没有想到竟会酿出这样的过失、这样的憾恨!悔之晚矣,补救无方啊!自己的失误结出了这样的苦果,李萼会不计前嫌,出山见我吗?无论如何,我得找到他,请他忘怀那段记忆,帮我解救眼下的燃眉之急。想来,他是忧国忧民之士,心胸不会那么狭窄,必是有大襟怀、大器量的,一定是会来的!会的!

于是,颜真卿以河北招讨采访使的名义,命人四处张贴文牒,访求李萼。文牒述说昔日叛贼将进兵清河之时,官吏、百姓惴惴不安,李萼带领兵士加固城墙,疏浚城池,锻造兵甲,借兵平原,于棠邑、魏郡大败叛军,使百姓得以安居的功劳,声明当予奖掖,并有要事与之商讨。希望知道李萼行踪者禀告官衙;如李萼本人得知,请径赴平原郡衙。

李萼自棠邑、魏郡之捷后,眼见颜真卿让功于贺兰进明——或者功劳为贺兰进明所窃取,而颜真卿不予介怀,有失于公平、公正,打心里气愤,心灰意冷,不辞而去,隐身民间。李萼虽然隐居,却仍暗窥贼势,仍关心着颜真卿的一举一动。他为潼关之败而忧愤不已,对颜真卿以子为质、坚定刘客奴“反正”之心的忠义举动敬佩不已,连声赞叹;又为颜真卿眼下锐意抗贼而身处窘境不胜担忧。看到文牒,李萼思前想后,觉得颜真卿之让功,实为着眼大局,以抗贼为重,厚于人而薄于己,而未能顾及公平、公正,情有可原。于是,尽释前嫌,欣然出山,亲赴平原郡官衙,拜见颜真卿。

见到李萼,颜真卿喜出望外,高兴莫名,盛情相待,诚恳地请李萼不把往事得失放在心上,为收复河山、百姓安居而竭精尽智。李萼坦诚以对,表示愿竭尽绵薄。于是,颜真卿告以军用匮乏的状况,请其谋划筹措之策。二人通宵达旦地反复商议,李萼出以买断景城盐业,以销售利润充实军用之计。颜真卿深自赞同。付之施行,果然奏效。颜真卿以公钱买断景城盐业,派遣官员设场晒盐,由各郡负责销售。盐业的盈利,使军用有了来源,并逐渐充裕了起来。

熬过了盛夏的酷热,后衙大院中的古槐在早秋的清风中飒飒作响,好像在赞许着颜真卿的知人和得人,赞许着李萼的睿智和韬略。

千钧一发

早在潼关失守之前,朝廷就收到了颜真卿奏报刘客奴意欲归顺的表章。唐玄宗李隆基喜不自禁,以为应了自己早就说过的话:叛贼不得人心,早晚会众叛亲离。刘客奴的归顺便是先兆,证明着自己的“圣明”。杨国忠自然少不了在拍马屁、颂扬皇上一番之后,炫耀自己的镇静自若、不以叛贼为虑,说自己从来就以为安禄山之流是些蝇营狗苟的乌合之众,必会分崩离析,必有人以其首级献于阙下的。唐玄宗下诏对刘客奴重加褒奖、重予赏赐,要使贼营中的大小将领都感受到归顺朝廷的好处和利益,感受到“反正”投诚的光明前程。他还认为客奴的名字不很好,为之赐名正臣,希望他做归正之臣,正义、正气之臣,可谓用心良苦。这与其说是为刘客奴赐名,不如说是希望贼营中的将领、官吏都去逆归正,正大光明地做大唐之臣。而关于为刘正臣封官一事,则待他捣了贼的老窝范阳后从高授封。

刘客奴接到唐玄宗的圣旨和赏赐,在高兴中也有几分不满意。高兴的是得到了皇上的赐名和十分丰厚的赏赐,不满意的是竟没有为他封官,只给了空头许愿。但是,转念一想,大唐皇上毕竟许了愿,给了我盼头,皇上金口玉言,一言九鼎,是不会说了话不算数的。于是,他心头的气儿也便顺了许多。再说,刘客奴——正臣想,等我收了范阳,哼哼,恐怕也由不得大唐皇上不给我节度使,或中书令、同平章事什么官儿当当的!这么想着,刘正臣犒赏三军,热热闹闹地庆贺了三天,便率领全部人马大模大样地进军范阳。他先前曾派出暗探进入范阳,打探得安禄山已将精兵全部带往河南、山西,准备着西入潼关,范阳最多不过两万老弱残兵,自以为真乃天赐我以良机,使我唾手而可得。也许由于打探的消息不实,也许由于他沸沸扬扬地张扬太过,也许吕知诲窥测到了他的动向,向安禄山通报了消息,反正史思明早就注意到他的举动,在章丘89暗设了伏兵。刘正臣却一无所知,只顾带着妻妾、子女,得意洋洋地进军,在毫无防备中遭到史思明伏兵的阻击。只觉敌军从天而降,刘正臣的将士一个个乱了心神,未及招架,即全军溃散,三成——约七千人死于敌人的刀枪之下,三成舍命而逃,还有三成缴械投降。刘正臣丢盔弃甲,撇下老婆孩子,只身而逃。

颜真卿得到刘正臣败北的消息,头上像被猛击了一闷棍,眼前发黑,冒着金星,趔趔趄趄地几乎摔倒。他一直寄希望于刘正臣,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是如此!这也怪他太不了解这个刘正臣的行事、太相信了刘正臣的话,苦果子只能自己吃!

颇儿,我的颇儿!你在哪里呢?你……颜真卿夫人韦氏失声地哭喊着,昏倒了过去……

真是祸不单行!医生刚刚救醒了夫人韦氏,又有噩耗传来:史思明受安禄山之命突袭刘正臣并大获全胜之后,急攻河北诸郡,信都、易州连连陷落。史思明连连得手,又发兵围困了河间。河间一旦陷落,清河、平原危在旦夕。

失魂丧胆中的“燕”帝安禄山及其左右群臣,为未曾料到的天上掉馅饼似的节节胜利,欣喜若狂。

同类推荐
  • 多尔衮之谜

    多尔衮之谜

    本书围绕清顺治年间摄政王多尔衮生命中的6大谜团,记述了其颇富争议的一生。面临努尔哈赤死后的复杂局面,他韬光养晦,辅佐皇太极进行改革,受到重用。皇太极死后,他迫于形势,推福临为君,自举为辅政王。入关初期,他团结内部,自称周公,维护皇权。但也为做“皇父”进行了一系列心狠手辣的活动。在统一中原过程中,多尔衮实行了多项政策,促进了满汉文化交融,有利于巩固清政权的统治。但同时也推行五大弊政,大搞民族歧视,破坏了中原生产力发展,阻碍了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多尔衮既是一个对统一中国做出巨大贡献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心胸狭隘,犯下过许多错误和罪行。
  • 死亡密码

    死亡密码

    他们是世界近现代政坛上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们特出的人生经历,使人们对其死亡的原因也更加关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档案栏目编著的死亡密码通过解密档案和对历史线索的再梳理,与亲历者和专家学者们一起探究他们的死亡真相。破译历史密码,还原历史真相。不论是革命领袖,抑或是大国政要,还是敌对阵营里的头面人物、政要、间谍,从他们的身上以及围绕着他们发生的一切,会让读者深刻体会到政治斗争的严酷,以及人生命运的多变。
  • 中国历史上的“坏”女人

    中国历史上的“坏”女人

    被世人蔑称为“七为夫人”、“九为寡妇”的夏姬真的嫁了七次,以采补术克死了九个男人吗?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母亲赵姬真的如史话中那样,是一个淫乱无度的妓女吗?一代明君唐太宗宠爱的高阳公主为什么性情乖戾,身为皇家金枝玉叶却作奸犯险?千古第一女“丞相”上官婉儿有着怎样波折艰辛的人生经历?在这些众口相传的坏女人身上究竟发生了怎样刻骨铭心的事情,让她们前后性情大变,在人性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
  •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随父司马懿抗蜀,多有军识。继而逐步取代曹魏家族,专揽国政,后分兵三路伐蜀,成立晋朝,成了司马家族一个新的传奇人物。本书采用通俗历史的写法,梳理司马昭的一生经历。重点表现了司马昭为官为政的智慧:如何平衡与父亲司马懿的关系,如何协调处理司马家族内部的矛盾,如何对抗曹魏家族并逐步取而代之。
  • 十全天子:乾隆

    十全天子:乾隆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十全天子:乾隆》就是该丛书之一。它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乾隆皇帝。《十全天子:乾隆》文字优美生动,语言简明通俗,适合广大读者阅读使用。
热门推荐
  • 炭烧咖啡

    炭烧咖啡

    这昆明城里,我只喜欢同仁街。我呱呱坠地,是真的坠地噶,坠在同仁街上的一院老房子的廊檐下。我爱同仁街是因为同仁街在我屁股上盖了个戳,我妈小时候说那是我爸盖的,盖在了我的左屁股蹾上。那是胎记,乌青的一团,可我妈偏就说是我爹弄的,怪他。到现在我都三十老几了,我妈还会拿那胎记说事。小青,你贱啊,又回你老窝子去了?就不会挪个屁股,那里有什么好,我嫁给你爹后就在那小咪喳喳的不隔音的板板房里开始发霉了,还被壁虱咬。
  • 三国神医

    三国神医

    医者只可医人,而王者却可以医天下。一个现代男子穿越后来到三国,看他如何作为一个医者医遍三国猛将牛人,又如何作为一个王者救治病入膏肓的大汉民族。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梦,不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医者。
  • 徐志摩诗歌全集

    徐志摩诗歌全集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生前发表的《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云游》四部诗集,并整理了他的其它诗篇,合并为《醒!醒!》。诗人虽然轻轻的走了,但是他留下的作品却会永存于读者心中。
  • 绝迹宗师

    绝迹宗师

    这是一本古风的玄幻言情书,没有大大的主角光环,这里有每个人的故事。如果你闲来无事,翻开这本书,是否能发现一个你喜欢的故事呢?片段赏析1:“一朝误入白骨地,此身亦不赴红尘”2:“我前世渡妖千百,只为有朝一日渡你过河。前世渡我,今世亦渡我,我何时才能超脱?”3:“君可知,你本不知,此物最相思。”4:“吾可恨,我怎不恨,来生未可知。”顾柳尘忘这安晴飞散的魂魄,他举起酒葫芦,咕嘟嘟喝了一口酒,那双好看的剑眉略微紧锁。他笑了,笑起来那么俊美可是他却不知道,自己的眼泪已经悄悄流了下来。
  • 医之心——妇科篇

    医之心——妇科篇

    生活中我们享受的所有服务,几乎都能以等价形式体现消费的交易特征,独独医患,不能,也不可以。患者,因病痛求助医生;医生,因使命和职责,为患者提供治愈、帮助或者安慰等专业性很强,非一般意义的服务。花钱可以买任何商品,唯独生命和健康不能用钱等价交换。医生与患者,本是陌路人,却因为天职,因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健康的渴求,坐在了面对面,构筑了人世间最奇特的人际关系。医,是医疗、医术,又是医疗、医术之上承载医德、医风的医生之心地。医之心,是医生对患者的理解所体现的心性,是从医者对专业的不懈追求,又是对患者疾苦的感同身受。医之专,医之难,医之疼,医之美,构成了医之心。医学专家们发自心底的文字,是千万个好医生执业感悟的一部分。如果,你能静下心听他们平实讲述职业生涯中对患者的感念之情,以及有痛更有欣慰的医之心感悟,作为医生,你会对怎样才是一个好医生,怎样做个好医生,何为仁心,何以信守仁心,有新的解读;作为患者,当你生病就诊时,会因为对医生的更理解和信任,得到更科学、更有效的健康服务。
  • 乱世汉王

    乱世汉王

    有天子气的益州乃是先到者先得,所以捷足先登抢得益州。哪知道机关算尽,却只是在为他人作嫁衣——刘焉死后,益州在他儿子刘璋手中得而复失。另一位“汉室宗亲”大耳儿刘备鸠占鹊巢,在益州地方开创了蜀汉政权,成为与曹魏、孙吴鼎足而三的割据势力。这位反客为主的大耳儿刘备到底是哪路神仙?且听我娓娓道来!
  • 管理就是搞定人

    管理就是搞定人

    管理问题仍然层出不穷?为什么鼓励员工做到最好时,他们的表现往往不尽人意?为什么对员工的“大错大罚”会让他们连续不断地犯错?为什么突然拉高员工的“阈值”,往往会导致执行力的下降?为什么公司的规章制度越多,反而管理的效果会越差?管理的原点在于搞定人!任何卓越的管理都离不开对人性的顺应与尊重。本书浓缩了作者20年管理经验精华,精选38个经典案例,从“人才选用”“领导力”“执行力”“极致管理”四个维度详细分析了中国公司管理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提升方案,助你轻松解决“领导力”“执行力”等诸多管理难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余生有你未觉有余

    余生有你未觉有余

    承欢膝下,天真无邪惹人爱。夜夜笙歌,媚眼如丝引人怜。也许,会有那么一天。不再感受到来自世界满满的恶意。会,期待,代表新生的明天。吧。也许,会有那么一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