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1800000039

第39章 视贬如归(1)

直言忤旨

颜真卿归家为生计煎熬,入朝更满腹焦虑。元载、鱼朝恩、郭英义之流朋比为奸,飞扬跋扈,为所欲为;朝政昏暗,社稷凋败,庶民百姓啼饥号寒,无以温饱;而皇帝代宗李豫惰于朝政,处之泰然,不能不使他忧心忡忡,却又无计可施。

永泰二年(766)初的一天,满天阴霾,寒风刺骨,大地冻凝,滴水成冰。百官入朝,等待于朝房多时,皇上却仍未上朝听政,御史中丞奉命宣布宰相元载传达皇上“奉进止”之旨:“诸司官奏事颇多,朕不惮省览,但所奏多挟私谗毁。自今论事者,诸司官须先白长官,长官白宰相,宰相定可否,然后奏闻。”169大意说:各个官衙官员上奏章很多,作为皇上,我固然不怕一一阅览,但这些奏章大都怀着私怨诋毁他人。所以,从今天开始,各官衙官员上书,必须先告诉自己的长官,由长官告诉宰相,宰相决定可否上奏。得到宰相许可的,再呈上来。

满朝文武百官聆听圣旨,在“皇上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呼喊之后,义愤填膺,哗然一片,喧嚣之声鼎沸。

有人窃窃私语:要说的话先给长官说,长官再给宰相说;如果不便于说给长官、宰相呢?

有人义愤填膺:赃官、贪官、奸佞之官,已无存于朝堂了!上表奏事,能不是挟私谗毁吗?

有人怅然自喟:好啊,从今以后,用不着再写疏上表了,轻松啦!过消闲日子啦!

有人闻言愤然:非也!不是用不着写疏上表,是得按宰相的心意写疏、上表啊!

有人立即揶揄附会:着啊,得有本事揣摩清楚宰相的心意啊!我敢保,谁能变成宰相肚子里的虫子,谁肯定官运亨通,平步青云!你说呢?

哈哈哈哈!高见,高见!

……

有人问颜真卿:鲁公之见呢?

颜真卿自然明白元载的居心所在。元载原与李辅国沆瀣一气,狼狈为奸,李辅国被诛之后,愈益机关用尽,买通皇上身边宦官,探测皇上的所思所愿,言事必合“圣意”,以邀宠取容。这个谄媚佞臣、专攀高枝的“贪官败类”,唯恐有人攻讦他结党营私、专横于朝堂的丑事,便极力怂恿皇上堵塞言路,使之屏耳蔽目,失聪失明。

听到同僚的询问,颜真卿仰天喟叹:旷古未有啊!一语出唇,写疏进谏,驳斥元载“遮蔽圣聪”的奸佞肚肠的打算,在腹中怦然萌生。

春寒料峭,寒风飕飕。颜真卿下朝回家途中,已开始了《论百官论事疏》170的构思。他觉得这实在是一颗难啃的苦果。元载躲在后面,怂恿今上发了“奉进止”之旨,写疏必然会直接面对今上,今上难免勃然大怒,视以为忤旨,而却遮盖了元载的奸佞肚肠!自古以来,忤旨无异于摸虎头、拔虎齿,自断前程、自送性命啊!颜真卿不禁连连倒吸几口冷气。自断前程也罢,憋着满腹窝囊气,听任奸佞为祸,邪曲蔽明,还不如做庶民百姓心情畅快!自送性命也罢,人生自古谁无死?我如今已五十有八,就此一死也值得,虽不能说重如泰山,却也非轻如鸿毛。怕只怕丢了官、送了命,出坏水儿遮蔽圣聪的奸佞元载倒平平安安,伤不着一根毫毛,依然专横于朝,蒙君欺臣,祸国殃民。这该如何是好啊?算了,算了,少惹麻烦吧!

颜真卿正自在心里打退堂鼓,猛地抬起头来,却已进了家门,庭院中那棵老槐扑入了眼帘。经过了多少场风刀和霜剑、疾雷和闪电,多少番烈日和苦寒、暴雨和大旱,它还是那么苍劲,那么巍然屹立,似乎在冷峻地嘲笑着人世间的软弱和怯懦、犹豫和彷徨。

他忽地又想起了父亲和伯父的老友陆象先抗旨的故事:太平公主发动政变时,其父太上皇睿宗李旦给予了支持。事变以太平公主的惨败而平息。玄宗李隆基得到了那份投靠睿宗、为睿宗护驾的大臣的名单,交给宰相陆象先去一一搜捕。陆象先却将名单付之一炬,焚为灰烬。玄宗李隆基勃然大怒:这还得了,公然抗旨!陆象先道:国家有兵变,大臣们保护太上皇,那是忠贞的表现啊!陛下要以德感化天下,怎么能杀害那些忠贞大义的官员呢?如果是我犯了罪,我绝不逃避罪责!玄宗李隆基恍然大悟,恕陆象先无罪。这样,陆象先冒着大祸临头的风险,焚毁了一张名单,保护了一大批官员。刹那间,颜真卿赧然自惭,心意决绝,将升陟与贬黜、福祸与荣辱、生存与死难,全然置之度外。纵然被视为忤旨,纵然身败名裂,也甘冒风险,诚切上疏,不怕恶虎张血口,不向奸佞让寸分!

当夜,颜真卿在书房中点了灯盏,秉笔伏案,疾书切谏。他绝不同意取消百官直接向皇上进谏的权力。在他看来,各司官员都像皇上的耳朵和眼睛,有了他们的奏言,皇上才得以耳聪目明。现在,元载想怂恿皇上遮住自己的眼睛、堵住自己的耳朵,如此一来,天下人有话怎么说给皇上呢?目下,全国战火没有停息,创伤还没有痊愈,皇上怎么能够不每日听取真诚、正直的话以扩大自己的视听,而“顿隔忠谠之路”,断绝忠贞、正直之臣的进谏渠道呢?同是这位代宗皇上,已大不同于自己昔日“出幸”陕州时极力扩大闻见、可比尧舜般的高风亮节了啊!那时,百官庶民,都以为太宗皇帝当年在位时天下大治的景象,抬脚就要来到了。自古君子畏难于上进,却容易后退;朝廷毫无讳忌,打开言路,恐怕君子尚且不能尽言,何况,对他们的意见,让带着厌倦心理的宰相,态度怠慢地先予以压制、裁决可否,而不让他们直接上奏呢!

颜真卿心意诚挚,无所顾忌,词语激切,纵笔直书:

……从此人人不敢奏事,则陛下闻见,只在三数人耳。天下之士,方钳口结舌,陛下后见无人奏事,必谓朝廷无事可论,岂知惧不敢进,即林甫、国忠复起矣。凡百臣庶,以为危殆之期,又翘足而至也。如今日之事,旷古未有,虽李林甫、杨国忠犹不敢公然如此。今陛下不早觉悟,渐成孤立,后纵悔之无及矣。171……

并非危言耸听:人人不敢向上奏事,皇上所听到的,就不过三几个人的声音罢了。天下有见识的人,他们的嘴巴、舌头,就都像被钳子夹住了、绳子扎住了,发不出声音来。皇上发现无人上疏、呈表,必然会认为满朝平安,无事可议,岂知是由于人们心里惧怕而不敢上奏,专断朝堂的李林甫、杨国忠之流重新出现了!无论百官,抑或庶民,都会以为岌岌可危的日月,又抬脚即到了。像今天这样的事,实在旷古未有啊!即使李林甫、杨国忠尚且不敢公然如此。皇上如果不及早觉悟,就会渐渐变得孤立起来,以后纵然后悔,也恐怕来不及了。

颜真卿将自己写就的这些文字,命名《论百官论事疏》,毅然上呈。元载自然是第一位批阅者——代宗已下旨,“自今论事者,诸司官须先白长官,长官白宰相,宰相定可否,然后奏闻。”颜真卿作为刑部长官,他要上疏,是躲不过宰相元载的批阅、“定可否”的。元载将颜真卿的疏文浏览了一遍,一股怒火从心头腾地蹿了起来,烧得他坐立不安。哼,什么“顿隔忠谠之路”!什么“陛下闻见,只在三数人耳”!几句话如锋利的钢针,把元载的心病扎了个正着。哼,我元载就是要隔绝你颜真卿们想说给今上的话!就是不让今上听你们这些人陈腐的、老朽的、愚蠢的、道貌岸然的废话!尤其令元载不能容忍的,是什么“林甫、国忠复起矣”,什么“虽李林甫、杨国忠犹不敢公然如此”之语,哼,好你个颜真卿,老匹夫,居然明白无误地把我元载当作了令人唾骂、千古遗臭的李林甫、杨国忠!

元载断定颜真卿此疏必会激怒代宗,没有下压,呈给了代宗。代宗李豫御览颜真卿的《论百官论事疏》后,果然心头怒火上蹿,然回想起颜真卿往日的忠贞,按压着怒火,将其疏掷于案旁,弃置不用。而宦官们争相抄录,疏文流传于宫内宫外。有人赞许颜真卿披肝沥胆、直言切谏的胆量和气魄;有人以为疏文所言切中心怀,说出了自己郁积已久、想说而不敢说的话;有人暗自称颂疏文忠肠义胆,正气浩然,情辞激切,理昭语畅……

元载得知,更气得肚子胀如鼓,用不着敲便要嘣嘣嘣地暴响起来。又想起从陕州回京前,就是这个颜真卿,不顾皇上回宫的急迫心理,奏请先谒宗庙、后还宫,我说了句“所见虽美,其如不合事宜!”他竟让我下不了台,当面顶撞我,还说什么“朝廷纲纪,岂堪相公再破坏邪?”气得我心肺欲炸,却又说不出话来。像这样的事,并非仅此一件。把前后事联系起来,元载觉得颜真卿委实是自己的死对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颜真卿就“百官论事”上疏后不久,二月间,代宗李豫命颜真卿代替太常寺卿祭祀太庙。其间,又令元载心头怒火复燃:这个老匹夫,老疯狗,竟又借机咬我的后腿,挑剔我的过失,上奏今上,说太庙内祭器不整……

往事宗宗,历历在目,元载认定颜真卿总是与自己过不去。纵然说宰相肚内能撑船,但元载不能容颜真卿把船掀翻。元载发疯般不能自抑,厉声叫骂着,捶打着几案,吓得仆人们一个个战战兢兢,不知如何是好。

远贬硖州

一番义愤填膺,酣畅淋漓,却又清爽快慰的《论百官论事疏》走笔写作插曲之后,又归于沉闷。秋去寒凝,冬尽冰消,时令已是仲春,却不闻春雷,不降春雨;阳光慵懒,淡淡地感觉不到春天的温热;朔风阵阵,依然那么冰冷刺骨;杨花柳絮,紧缩着身子不肯露出头来,老槐的枝头更不见嫩芽绿叶,还是那么灰黑,那么干枯,那么沉寂无息,不见一丝活气。沉闷、死寂,让人预感到将有什么震惊人心的不测之事发生。

这是永泰二年(766)二月初。元载苦思冥想,把广德元年(763)十二月从陕州归京时颜真卿奏请先谒宗庙后还宫,今年年初上书《论百官论事疏》,二月间摄祭太庙时奏言祭器不整等宗宗往事联系起来,终于为颜真卿想出了个罪名:诽谤时政。固然,先谒宗庙后还宫的奏请,与诽谤时政联系起来有点儿勉强,但上奏祭器不整,不就是诬蔑、诽谤我当朝宰相未尽职尽责吗?不就是对时政的诽谤吗?而今上既然已经下旨“自今论事者,诸司官须先白长官,长官白宰相,宰相定可否,然后奏闻”,颜真卿的《论百官论事疏》不就是诽谤时政吗?不但是诽谤时政,而且是对今上圣旨、龙威的大胆顶撞,是明目张胆地抗旨、忤旨!这个罪名他是休想逃脱的!用不着写表上疏,只要我元载在皇上耳边小动唇舌,说你颜真卿当贬,便有你的好看!到远远的偏僻之地直言切谏去吧!正好,硖州172别驾空缺,元载便奏请贬颜真卿为硖州别驾。

元载上奏代宗,颜真卿诽谤时政,必当外贬!代宗似乎不明白何谓“诽谤时政”。是指二月间颜真卿摄祭太庙,奏言太庙祭器不整吗?祭器不整,有目可见,责不在颜真卿之身,怎么是诽谤呢?是指颜真卿上呈的《论百官论事疏》?冷静思之,用词过头、激烈了些,有忤于朕“奉进止”之旨,却也并非毫无道理。就为了这些事,要将这位老臣贬出朝堂吗?未免罚过其罪了。代宗犹豫不定,抬头看了看双手捧着象牙朝笏,一双黄眼珠滴溜溜地从笏板侧旁盯视着自己的宰相元载。元载的黄眼珠凝滞着,发着瘆人的寒光,一副孤注一掷、石板上砸钉子的神态。似乎在说,如果我这个当朝宰相,对一位诽谤时政的官员无可奈何,我还当什么宰相?必得外贬,无可商量!否则,我元载不会让朝堂安宁的!代宗的一颗心不禁咯噔了一下,只觉得心惊肉跳。他太渴望安宁、惧怕不安宁了!罢了!罢了!颜真卿,朕顾不得你的忠贞了,朕不能为了你而惹怒了宰相,乱了朝堂,乱了天下——这天下被安禄山、史思明闹得乱了二十年,刚刚算是平息,接着又出了吐蕃与仆固怀恩之乱,弄得我仓皇出逃于陕州,局促不安地苦熬了几十天,好容易回到京师长安,在大明宫内刚刚喘息、平安了两年!想到此,代宗只好向元载无奈地点了点头。元载早已安排好了,看到皇上点头,吏部尚书立即出班上奏硖州别驾空缺。吏部尚书一声“唱”,元载不容皇帝思索,立即默契地一声“和”:贬颜真卿硖州别驾!

代宗看了看面前的元载,脑袋又微微地一点。

就这样,颜真卿的命运又一次发生了大转折:贬黜硖州,为刺史之副——别驾。

接到贬黜硖州的圣旨,颜真卿并不惊悸,也不懊丧。自从开元二十四年(736)入仕以来,三十年间,从朝堂外放、贬黜,这已是第四次了。玄宗李隆基朝,杨国忠当政,因自己不愿依附,于天宝十年(751),由尚书省兵部员外郎被首次外放,为平原郡太守,但外放并非贬黜,而是以升迁之名遭遇排挤之实;至德二年(757)十一月,因当政的权臣厌恶自己对军国大事的知无不言、直言谏诤,由宪部尚书兼御史大夫的高位,被贬为同州刺史,后改蒲州刺史,乾元元年(758)十月再贬饶州刺史——由第二次外放而第二次贬谪;上元元年(760)八月,因触怒专权太监李辅国,由刑部侍郎第三次外放、贬黜往蓬州,为长史。外放、贬黜,只能是权势的迁变,变不了我的一颗忠魂、一腔正气。权奸杨国忠、李辅国之流,如今怎么样了呢?尸骨不全,遗臭万年,成为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而连遭贬黜的我颜真卿,依然故我!

同类推荐
  • 忍辱膑足:孙膑

    忍辱膑足:孙膑

    孙膑是我国战国时期出现的一位身残志坚、独步千古的著名军事家。他是兵圣孙武的后代子孙,因受奸人所害,膝盖骨被剔掉,造成了终身残废,所以被人们称为孙膑。后来孙膑逃回齐国担任齐国的军师。在齐、魏争雄的过程中,他指挥齐军取得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两次大捷,使齐国成为东方强国。他在作战中运用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的原则,创造了著名的围魏救赵战法,为古往今来兵家所效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忍辱膑足:孙膑》展现了孙膑在军事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他经历残酷刑罚,曲折坚毅的一生。
  • 名人传记丛书:岳飞

    名人传记丛书:岳飞

    名人传记丛书——岳飞——岳飞魂是中华民族魂:“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王明传

    王明传

    王明,中共早期主要领导人,凭借苏联的扶植,在20世纪30年代一度操控中共最高领导权,可谓中共高层内的“通天教主”。王明,一生瞻左顾右,歧路徘徊。他堪称中共“左”倾第一人,以他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共中央占据统治地位的时间长,危害大,给革命造成严重损失。悖论的是,抗战时期,王明又犯了严重的右倾错误。晚年踏上留居苏联的不归路,著书立说攻击中共和毛泽东。
  •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全6册)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全6册)

    讲透一代商圣胡雪岩的天才与宿命,影响中国一代企业家的经典!马云读了两遍!胡雪岩传记小说至高经典,其他版本大多是这套书的删减版或改编版。高阳版《胡雪岩全传》出版40年来无可逾越,是商人必备的生存手册。胡雪岩从店伙计到大清巨富花了30年,倾家荡产只花了9天!“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武侠小说有金庸,历史小说有高阳!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又擅长讲故事,读起来轻松畅快,有读者评为“华语历史小说不可逾越的高峰”。翻开本书,看当代历史小说巨匠高阳,重现一代商圣胡雪岩的辉煌与宿命。
  • 李嘉诚经商50年

    李嘉诚经商50年

    李嘉诚连续6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连续8年雄居港商首席,他是当代最成功、最杰出的商人之一,成为无数渴望成功的商人心目中的偶像。
热门推荐
  • 记得喜欢我

    记得喜欢我

    当篮球少年遇上摄影少女,会碰撞出什么样奇妙的火花呢?当然是摄影少女没完没了的拿着单反怼着篮球少年的脸啦。
  • 应该懂点潜规则

    应该懂点潜规则

    “生活中有很多潜规则,掌握了这些,就能在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上游刃有余,否则,总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难以言说的问题。本书以现实中的真实案例为切入点,讲述了人性、人际、说话、职场、经商、合作、销售、婚恋以及态度等方面所涉及到的诸多潜规则,让读者从轻松的阅读中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懂得了潜规则,生活中就能少了很多阻碍;懂得了潜规则,人生之路会更顺利。”
  • 宠妻过急:总裁,别乱来!

    宠妻过急:总裁,别乱来!

    时隔六年,两人再次重逢,他却忘记她是谁,“小姐,这是你引起我注意的新套路吗?”她一次又一次的逃离,躲避,他一次又一次的追,“既然招惹了我,就别想从我身边离开,除非我放手。”忽然,一个小男孩冒了出来“蓝薇薇,你竟然敢背着我找男人?”“你是谁?”一大一小大眼瞪小眼,互看不顺眼,“我是她……儿子。”明明是敌人,却因为一个游戏,一大一小成为了最佳搭档“老男人,你帮我打上王者,我把蓝薇薇嫁给你。”一个王者,她就这样被彻底的卖了。
  • 过门

    过门

    某年世界杯,中考生赵生生成绩为321分,本市一般高中以及民办高中录取分数线最低为350分。那一年赵生生坐在家里的板凳上看着电视上播报的新闻,二中的林漫以738.1分考入本市一中。“不念了?”赵父坐在椅子上,深深吸了一口烟:“还是念吧,别考虑家中的负担,爸爸还扛得住,你还小不念书了能做什么呢,我晚上我去求你大姑……”赵生生低垂着头:“不念了,我没有那个脑子。”一个月后-赵生生继续垂着头,死死抠着手:“……爸,对不起,我想念高中,想继续念下去。”赵父闭着眼睛,良久站起身:“爸知道了,家里还有爸爸呢,你只要躲在爸爸的肩膀下就行了。”赵生生的眼角闪着泪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能多读书就多读书,女性一定要接受教育,一定要输出真正的价值,读到你能读到的最高学历,努力到你能努力的最高极限,赚你能赚到最多的钱,然后发出你最大的声音。”*江宁叙小的时候是个克制的美少年,长大以后是个克制稳重的成年人,这一辈子做的最出格的一件事就是喜欢上了门不当户不对的赵生生。*愿每一位女孩儿都能自强不息、生生不息
  • 王牌少女遇上校园学长

    王牌少女遇上校园学长

    回来吧,我想你了[顾平平]传闻说她心狠手辣,不知廉耻小小年纪地位如此之高,谁又知是怎么爬上去的……她怎样,我北陵黔宠着!小北子,我要喝果汁!小北子,……小北子,……众人一惊!谁胆子这么大!【我家丫头来了!】
  • 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童话

    本书选收安徒生童话二十三篇,是这位童话大师笔下最具魅力的作品,迄今仍代表着世界童话的最高水平。这些人类心灵的篇章,处处凝聚着作家的实际生活感受,洋溢着作家的浪漫向往,加上诗一般的语言,不仅使孩子们为之着迷,成年人读起来也会爱不释手。
  • 和律师姐姐的合租日常

    和律师姐姐的合租日常

    假女王/真傲娇刑辩女律师×假乖巧/真腹黑临床医学大五弟弟【文案一】同居前:殷子薇鬼迷心窍地答应了闺蜜的请求,然后……殷子薇:有客服吗?货不对版怎么破?说好的妹妹难不成是女装大佬?#全世界我最义气,就欺负我#同居一个月:殷子薇:我把你当弟弟,你居然把我当闺女?!许闵洋(神秘一笑):对啊,你是我的女儿#未来女朋友也是要当女儿宠的#同居半年后:殷子薇:全律师界都说我是老牛吃嫩草许闵洋(捂着良心):我是老牛,你是嫩草。#全世界老婆最大#【文案二】和律界后起之秀同居的许闵洋最近有一个新发现,据说冰冷女王范的人居然是个超容易脸红的小傲娇?!于是乎,他每天除了实习又多出了一项任务:每天一撩他的律师姐姐姐
  • 此生为你行行重行行

    此生为你行行重行行

    我之所以走啊走啊老是不停地走,就是为了不让生活生生分开你我!我负重前行,只为守护你岁月静好!
  • 沉思录III

    沉思录III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和哲学家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的传世名作。此书详细阐述了友谊与义务、善良与社会、利益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友谊来不得半点虚假”、“任公职者要信守规则”、“只要能坚持,老年亦健康”,这样的语段让我们在觥筹交错、霓灯闪烁间坚定地认清自己而不至误入歧途。
  • 元曲集(下)

    元曲集(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