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4100000007

第7章 论诗的想象(1)

文学和科学都不能离开想象,特别是创造性的想象。只是文学的想象是形象的“臆测”,而科学的想象,则是一种抽象的推理;文学的想象是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的,而科学的想象则是排除了感情的,像马克思所说的,是在“纯粹形态”中进行的。科学的想象的特点是严密地概念化的,它的完备形态建立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它的最高生命是货真价实地公式化的,而公式化则可能造成文学种族绝灭的危机。本文的目的不在于就这样的区别作过细的分析。本文的任务是进一步提出问题:在文学的想象中,诗的想象又有什么特殊的规律?作者在本文中努力避免作纯概念的演绎,着重就自己所掌握、所涉猎的材料,加以归纳,力图把归纳和演绎结合起来,把具体分析的方法与抽象概括的方法结合起来。

一、诗歌想象的变形律

诗,是反映客观生活的;诗,又是抒发主观感情的。问题在于如何通过想象把二者结合起来。诗如果不能解决这个矛盾,诗就可能失去存在的根据,退化为散文。

达.芬奇说,“画家的心应该像一面镜子”,这心灵的镜子所反映出来的生活,并不等同于生活的原貌,达.芬奇把它叫做“第二自然”。心灵,可以说是感情的发生器、储存器和共鸣器。在这感情发生器中折射出来的生活和无生命没有感情的平面镜是不相同的。在心灵的镜子中的“第二自然”,是诗人的感情特征和生活特征的化合物。一个人是否有诗的才华,就要看他是否善于把生活与感情、客观与主观作奇妙的别出心裁的化合。在现实情况下,有形的生活与无形的感情是很难化合的,只有在想象的作用下,生活和感情才能化合为“第二自然”。正因为这样,想象才被西方许多作家、诗人当作是诗人的特殊才华的标志。

1920年1月郭沫若在致宗白华的信中说:

我想诗人的心境譬如一湾清澄的海水,没有风的时候,便静止着如像一张明镜,宇宙万汇的印象都涵映着在里面;一有风的时候,便要翻波涌浪起来,宇宙万汇的印象都活动着在里面。这风便是所谓直觉,灵感(inspiration),这起了的波浪便是高涨着的情调。这活动着的印象,便是徂徕着的想象。

把神思飞扬的心灵比作波浪起伏的潮水,这比西方古典文艺理论把它比作镜子要确切多了。自然,这个说法并不完全是郭沫若的发明,我国哲学史上,从梁五经博士贺瑒到宋代的程顾都把平静的心情比作水,把感情比作波浪。郭沫若当年曾经醉心于这一派的哲学,不过顺便把它用于文艺罢了。

心灵的镜子是感情的镜子,它是有波浪的,它是不平的,所反映出来的生活是变异了的。诗,正是以这种变异了的生活形态,以其异于生活原型的情状和色调,以其比生活原型深邃得多的内涵给读者以惊异、陶醉和启迪。想象,总是出乎意外地把读者带进一个变幻着的神妙境界,正因为这样,追求形似在苏东坡看来,是小孩子一样幼稚可笑的,而那咏物诗中“极镂绘之工”的一类,在王夫之看来是“匠气”的表现。也许,他看那些作品正像我们看某些商品广告画一样感到俗不可耐。

诗,不能像散文那样,仅仅以描摹生活的现实图景为自己的任务,它的优越性在现实的描摹中不能充分发挥。黑格尔认为,诗歌要“摆脱”“散文性现实情况,凭主体的独立想象,去创造出一种内心情感和思想的诗性的世界”。

希罗多德《历史》第七卷载,希腊人抵御波斯入侵。托莫庇来关口是波斯入侵必经之要塞。三百名守卫的斯巴达人英勇不屈,寡不敌众,全部阵亡。希腊诗人西门尼德斯替他们写了一个墓志铭。诗人并没有用散文写实的方法描摹三百烈士英勇献身的图景,而是展开了想象,表现他们似乎并没有死亡:过路人,请传句话给斯巴达人,为了听他们的嘱咐,我们躺在这里。这里写的好像不完全忠实于生活,但是它却更忠实于感情。它的真实是生活的客观形态特征(死亡,躺在大地上)和感情的主观愿望特征(为国献身,永生)在一个交点上的会合(睡眠)。这里既有生活的因素,又有感情的因素,二者自然会合以后,就既不完全是客观的原貌,也不完全是主观的狂想,而是一种奇妙的想象。这里有死亡的特征(躺着),也有永生的特征(听觉仍然在起作用的睡眠,这自然不是现实的生活图景,它是来自于现实,又经过感情的改造的变异形态。

通过想象,生活好像重新投胎一样,获得另一种形态和性状。它失去生活原型的一部分性状,它获得了感情的特征。生活的形象,在想象中发生程度不等的变异是一种相当普遍的规律。这一点也正是诗歌形象的想象性与其他文学形象的想象性能分化的开始。

想象的变异,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冲破描绘对象的外在形态。司空图说:“遗形得似,庶几斯人。”这说明,不拘外形相似,也就是敢于在外形上有变幻,是很少人能达到的境界。雪莱在总结他那个时代的诗歌形象的规律时说,“诗使它能触及的一切变形”。在这方面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理论家赫斯列特说得相当勇敢。他在《泛论诗歌》中说:“想象是这样一种机能,它不按事物的本相表现事物,而是按照其他的思想情绪把事物揉成无穷的不同的形态和力量的综合来表现它们。这种语言不因为与事实有出入而不忠于自然;如果它能传达出事物在激情的影响下,在心灵中产生的印象,它便是更为忠实和自然的语言了。比如在激动或恐怖的心境中,感官觉察了事物——想象就会歪曲或夸大这些事物,使之成为最能助长恐怖的形状,‘我们的眼睛’被其他的官能‘所愚弄’,这是想象的普遍规律。”比赫斯列特早差不多一个世纪,中国清代的诗论家吴乔,在《答万季野诗问》中更为准确、更为生动地谈到了诗歌形象的特点问题:“又问,‘诗与文之辨?’答日:‘二者意岂有异,唯是体裁词语不同耳。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形质尽变’。”这样明确地把诗歌形象的变形和变质作为一种普遍规律肯定下来,在中国诗歌史上还是第一次。它突破中国古典文艺理论中形与神对立统一的范畴,提出了形与质对立统一的范畴,这就把诗歌形象的想象性能进一步触动了。很可惜这个为《四库全书》总目所重视的观点,在他的《围炉诗话》中并没有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到了西欧浪漫主义诗歌衰亡之后,诗人马拉美提出了“诗是舞蹈,散文是散步”的说法,与吴乔的诗酒文饭之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歌形象的变异是一种规律,当然,像任何规律一样并不是绝对无条件的。因为诗歌中也不乏白描的手段。而且,在诗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每当想象的形象脱离生活成为一种倾向时,白描的手法常常还能为诗歌带来新的生命,为诗歌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途。像汉魏乐府,陶渊明的大部分诗作,“五四”初期的白话诗作就曾起过这样的历史作用。但是变异的想象性的意象,无疑在整个诗歌中占据相当的优势,而且这种意象变幻的规律,较之白描手法有更大的重要性。正是这种意象变幻使诗与散文划清了最后的界限。在诗歌史上每当诗歌的领域遭受散文的侵犯,诗为大量现实图景描绘所困的时候,想象形象的变幻,常常使诗歌艺术发生划时代的跃进。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屈原的出现,他以一整套崭新的想象性的形象,一整套象征的形象体系突破了《诗经》的写实手法和比较简单的幻想,把我国古典诗歌艺术提高到一个空前的水平。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最明显的莫过于郭沫若和闻一多、戴望舒的出现,是他们把新诗从生活现象的罗列和情感直抒,提到艺术想象的境界,为新诗艺术拓开了广阔的天地。全部诗歌历史证明,诗歌艺术的发展,常常与想像力的发展分不开,而想像力的发展又常常与想象变幻生活原型的新趋向、新时尚、新特点分不开。诗歌史上新的流派、新的风格常常带来了想象形象新的变幻。

如果诗歌只能白描,只能准确地捕捉客观生活的特征,那么,作为二种抒情文学,它所获得的自由还是相当有限的,而且这种有限的自由中,还有一部分是近乎散文的自由,还不完全是诗歌艺术本身所将有的自由。光会写“心事数茎白发”,而不敢写“白发三千丈”,诗歌艺术的本质还不能充分显示出来。光会描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而不善于将形象变幻,使之含不尽之意尽在言外,诗歌艺术的优越性还不能充分发挥。同样一个对象,用纯白描的方式描绘出来,和以想象的变异手法抒写出来,二者的艺术效果是并不一样的。苏东坡和他的朋友章质夫都以扬花为题材写了《水龙吟》进行唱和。章质夫的如下:

燕忙鸳懒花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阔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兰帐玉入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苏东坡的如下: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两首词都是表现思念远离家乡的丈夫的贵族妇女的伤感情绪,感叹青春像杨花一样地消逝。章质夫对杨花形态的描摹可谓曲尽其妙,其中还有些前人所未曾达到的那种微妙之处。但是,他基本上用的是写实的手法,在他笔下,杨花始终是扬花,他不敢突破杨花的固有形态,不敢让它发生变异,他只是在杨花固有形态的范围内施展他的华彩的语言功夫。而在苏东坡笔下,杨花带上了更强烈的色彩,它不完全是现实中杨花那个本来的样子了,苏东坡一开始就这样写:“似花还似非花”,又是杨花,又不是扬花。到最后,则干脆宣称:“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扬花变异了,变成了眼泪,客观的对象变成了主观的感情,这种变异只有在想象中才是合理的。苏东坡作为一个诗人,他的想象大大超过了章质夫。而这种勇敢地突破事物原始形态的想象,正是构成诗人才华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正是诗人的想象不同于科学家的想象之处。科学的想象以客观的准确性为原则,任何伟大的科学家都没有以主观感情通过想象去使客观对象发生变异的权利。而这也正是诗歌的想象不同于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之处。小说、戏剧(一部分散文)中也有想象的虚构,但是,除了神话、童话、科学幻想小说以外,事情的内在联系、因果关系、逻辑关系是作者突破真人真事重新虚构的,但是事情、人物本身的动作、语言则都只能是现实的。小说家、戏剧家的想像力在于从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习惯,乃至一次微笑中,看出这是该人物全都性格、环境的一次暴露。而诗人却可以把这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一个习惯变成另一种形态,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同类推荐
  • 职责与真相: 汤计新闻从业感悟

    职责与真相: 汤计新闻从业感悟

    新华社内蒙古分社高级记者汤计,是牛玉儒、呼格吉勒图案的最早报道者。荣膺新华社个人一等功,并荣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本书是他的新闻作品集,精选汤计30年新闻从业经历中,采写的精彩报道和案例,并聆听他讲述对新闻的独到见解和新闻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能力与素质。对包括新闻从业者在内的各层次人员均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 星期一没有什么故事可说

    星期一没有什么故事可说

    《星期一没有什么故事可说》是苏先生“星期”系列文学第一部,此系列集中展示苏先生的文学地理版图,从苏庄到集镇到洛城。主旨展示人们和生活之间,总存在着一种古老的仪式性的敌意。
  • 鲁迅杂文经典全集

    鲁迅杂文经典全集

    《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篇》、《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本书全面展示了中国文学大师鲁迅的杂文,让您可以充分领略大师的文学风采。
  • 新华日报华北版:记敌后办报的光辉历程

    新华日报华北版:记敌后办报的光辉历程

    在我和原《新华日报·华北版》、《晋冀豫日报》(包括其前身《胜利报》)等新闻单位编写报史的老同志接触和阅读他们编写的史料中,有两点感受很深。一是他们认真负责、下笔严谨、亲自动手、善始善终的精神和工作态度。他们不顾年老和多病,亲自查访、回忆、翻阅、考证当时的报道、通讯、文章、社论的来龙去脉,实事求是地评论其影响和作用。二是认真研究和总结每个时期办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经验。他们编写出来的大量史料可资借鉴之处很多,真如“庾信文章,老年更好”。每读一文,既有置身于当年战争烽火的体验,又有置身于根据地建设的感觉。
  • 砚田笔耕记:田本相回忆录

    砚田笔耕记:田本相回忆录

    本书为“东方学人自述”丛书之一种,系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曹禺研究专家田本相先生个人回忆录。全书在表层的个人经历书写中,写出对人生、对祖国、尤其是对学术、对戏剧的情思以及不懈的追索和探求。作者的学术经历和治学经验,对读者有较强的启迪作用。
热门推荐
  • 创世者的非典型日常

    创世者的非典型日常

    我,创世者,宇宙规则的制定者,只在传说中出现的至高者,现!在!非常忙!重生,穿越,意识融合,时间穿越回过去,都是破系统出的bug,你们这群钻空子的家伙,伟大的我马上就来杀“毒”了。这是一本,创世者无所事事,在诸天万界调戏穿越者的故事。
  • Another复活

    Another复活

    “死者与生者有何区别?”榊原再次回到了夜见山,回到了这一切开始的地方。而跟他一起前来的Misaki究竟是怎么回事?“死者是谁?”今年的三年三班因为政策而没有任何事情发生可总给人一种感觉,暴风前的宁静。“小心点,说不定已经开始了。”面对这些事情,他又想起了她的话。“为什么?我明明只是……想要让大家幸福啊!”现在,回头亦是绝路……
  •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是一个才情横溢的诗人,一个入木三分的评论家,更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第一代才女”的她,集佳话、传奇、艳情、才艺、品学、美貌于一身,是二十世纪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及作家,在她身上所透出的才气、美质与一生的传奇经历都为当世仰叹。她的文学著作颇丰,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其中,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和小说《九十九度中》堪称经典。《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收录了林微因的散文、小说、书信等有代表性的美文,包括对古代建筑的看法及评价,真正将一个文艺复兴式的人物展示在我们面前。
  • 纵宠之鬼妃为尊

    纵宠之鬼妃为尊

    女人善变,烟如丝为这句话做了完美的注解。见缝插针是生存本领,两面三刀是惯用招数,装无辜、扮可怜手到擒来…在这个武修为尊的世界,她是个特殊的存在。精通幻术,拥有无穷变化,一人万面;擅驭鬼术,常年跟牛鬼蛇神打交道…豢养了一只幻狐和三个小鬼,并以驱使吆喝他们为生活乐趣…可谁知道,贪财好色、心狠手辣、聪明狡猾…的背后,竟然有着蚀骨的折磨,和不为人知的身世。一次偶然的际遇、一道指婚的圣旨、一株救命的红莲,结束了她江湖飘荡的逍遥日子,从此她开始了鬼面王府主母之旅。她自觉太幸运,别的女人每天都要防着小妾升位、备着丫鬟爬床,可这一切对她而言,都是浮云。丈夫的鬼面吓得女人不敢靠他的身,正合她心;王府没有对她挑三拣四的婆婆、也无横眉冷对的小姑子,恰如她意…闲来无事挑逗挑逗纯情的王爷,“王爷,给妾身空一把吧!”每次说这话时,她总是装出一副羞答答、娇滴滴的样子,她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许是她的生活太过清闲,连老天都看不过眼。才发现原来王府奸细多多、王爷危机重重,鬼面是人为的蓄意,夺权和谋害接踵而来,她这个王府的女主人总要做些什么。练异术、除内奸、御杀机、破阴谋…咒语念念,红绳铜钱捆绑,她敢跟鬼差抢魂魄;凭空而出,是幻息控制的冰剑,杀敌于无形之中;手一挥,嘴一动,大把大把的骷髅兵供她使唤,阴森森吓得敌军不战而败;手中的域戒随时储藏着各种紧急物资,救夫君于危难之中…(本文女主强大聪明,男主闷骚腹黑,结局一对一)--暧昧情浓时--挑逗他真的是人间一大趣事,她乐此不疲。“王爷,你看我们都已经成亲三个月了,可妾身…”她罗襟半掩倾城脸,媚中含羞地给了他一个遐想联翩的暗示。他嘴唇干裂,喉结上下滑动,坐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她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笑,一双白皙的手缓缓地勾上他的脖子。“王爷,难道你真的一点也不喜欢妾身吗?”她大半个身子都偎依在他的怀中,衣裙微开,胸前的白皙若隐若现。他吞了吞口水,粗糙的双手一下子扯开她的衣服。“啊…”她吓了一跳,想要逃离却被他紧紧地搂住。她真的只是想逗逗他,并没有想真刀真枪地实战呀!“那个,王爷…”她祈求地望着他,“可不可以放开我?”他邪魅一笑,“爱妃,你不是想圆房吗?今晚我们就来把这个伟大而神圣的事完成。”堵上她的红唇,抗议的话也被拦在了肚子内。红纱帐内,一片旖旎,春光无限,羞煞悄悄爬进来的几枝寒梅。
  • 给孩子金钱买不到的富足

    给孩子金钱买不到的富足

    《给孩子金钱买不到的富足》探讨了富裕时代孩子的压力,父母的焦虑以及教养的关键与重点。美国著名亲子教育专家玛德琳·莱文从多年亲职教育的研究个案入手,指出当代富裕家庭面临的挑战,她认为拜金文化、对孩子成就的过分要求,过多的物质给予和过度保护,反而容易造成孩子依赖、沮丧并且会在无形中剥夺孩子的内在成长机会。《给孩子金钱买不到的富足》告诉我们:帮孩子建立“健康自我”“良好的情绪管理”,给孩子心灵的满足才是教养的关键。作者分析2—17岁孩子身心发展的整个过程、父母在各阶段的教养策略,让父母学习如何帮助孩子成长并告诉父母要关注当下,检视自己的教养行为,走出教养的误区。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无形之罪

    无形之罪

    世界上有就算弄脏自己的手也要保护的东西,这双已经被玷污的双眼知道,有些东西是不能被玷污的。
  • 冰与火之魔法骑士

    冰与火之魔法骑士

    穿越到冰与火的世界,成为赫伦堡的继承人。列王纷争的战火在几年后就即将燃起,可怕的诅咒又近在眼前。用魔法对抗诅咒,用工业发展领地。威廉·河安要想尽一切办法,去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赫伦堡的命运,进而也会改变更多人的命运,在这首恢弘的冰与火之歌里,也会因此而出现一段特别的和弦。
  • 大营救

    大营救

    茶吧内忽然间波起了一阵骚动,许多男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刚进来的那个女孩子身上。女孩确实很抢眼,她穿了一身洁白的运动服,胸脯的轮廓恰到好处地凸显出来,苗条的身材,透出蓬蓬勃勃的气息。她推门走进来,就站在门口四下张望,像是在寻找座位。随门而入的阳光,打在她的身上,有点舞台追光的效果。大概由于刚从满把阳光的户外,一下子走进光线黯淡的屋子内,眼睛有些不太适应,她就站在门口长时间张望着。这时候,打量她的男人们,心里都巴望她能走到自己临近的座位上坐下来。其实,在自己临近的位置上坐下来又能怎么样呢?
  • 窦尔敦外传(武林小说)

    窦尔敦外传(武林小说)

    话说清朝康熙年间,有位江湖大侠,绿林英雄,姓窦名尔敦他武艺高强,善使护手双钩,外号人称铁罗汉。往昔,他在老家燕赵河间府献县一带,行侠尚又,杀富济贫后圆与大清作对,被官府张榜悬赏捉拿。为不累及全家,他独自一人,来到长城口外连环套。窦尔敦敦生最敬重黑旋风李逵的憨直、花和尚鲁智深的豪爽行者武松的侠胆,所以,他来到口外连环套之后,赁着自己的武功,坐了第一把交椅.当了大寨主,原寨主白恭戟当了二寨主。又招兵买马,效仿当年水泊梁山,替天行道除暴安良。专与朝廷官府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