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4700000024

第24章 进士及第(2)

开成二年(837),李商隐再次赴京参试。他并不知道令狐绹已决定出手相助。在路过华州的时候,还向原先在朝担任中书舍人、前不久改为华州防御使的崔龟从行卷。当然,在诗文卷子之前,照例附有一封自我推介的信件。这也是一封李商隐早期很重要、也很有趣的书信。如果从《别令狐拾遗书》可以见到李商隐愤世嫉俗的情怀,那么,从这封《上崔华州(龟从)书》,我们看到的则是一个耿介而不谙世事的书生形象。请看他是怎么写的:

中丞阁下:愚生二十五年矣。五年读经书,七年弄笔砚。始闻长老言:“学道必求古,为文必有师法。”常悒悒不快。退自思曰:夫所谓道,岂古所谓周公、孔子者独能邪?盖愚与周、孔俱身之耳。以是有行道不系今古,直挥笔为文,不爱攘取经史,讳忌时世。百经万书,异品殊流,又岂能意分出其下哉!

凡为进士者五年。始为故贾相国所憎;明年,病不试;又明年,复为今崔宣州所不取。居五年间,未曾衣袖文章,谒人求知。必待其恐不得识其面,恐不得读其书,然后乃出。

呜呼!愚之道可谓强矣,可谓穷矣。宁济其魂魄,安养其气志,成其强,拂其穷,惟阁下可望。辄尽以旧所为发露左右。恐其意犹未宣泄,故复有是说。某再拜。[2]

写这封信,李商隐当然是用心的,行卷的对象也是用心选出。崔龟从刚出朝任地方官,朝中故旧关系必多,如他肯推荐,中举的希望自然会大些。

但若从请托的目的来看,信中所写却实在并不合时宜。开篇减少年龄(是二十七,说二十五)倒无关宏旨;吹嘘幼学,也属常情。问题是下文离经叛道气息甚重:“夫所谓道,岂古所谓周公、孔子者独有邪?盖愚与周、孔俱身之耳。”好家伙,这不是藐视大圣人周公、孔子吗?一个儒生,可不能如此说话呀!

其实,如果换一种说法,那几句话的意思,不过是“人皆可以为尧舜”而已。

李商隐是想强调,自己的文章不是对经书的鹦鹉学舌和炒冷饭,其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超越了古往今来一切经典和著述。这里固然有一个青年人的豪气,但无论诗人还是学者,本来也该有此抱负的啊。唐人天真,敢于吹嘘自己,推销自己,几乎形成风气。看看盛唐诸公,他们的口气还要大呢。

不过,这样做也得看时代和对象。晚唐已非豪迈的盛唐,崔龟从又是个专精礼学、最讲究遵古师法、主张一切言行以圣人经典为依归的人。李商隐如此的自我表白,如此桀骜不驯的口吻,会获得他的赞赏吗?

而且,李商隐这样说,也并非纯属豪气,他对孔子也确实有些不同看法的。后来,他在《容州经略使元结文集后序》中对元结的文章极口赞扬之后说道:

而论者徒曰:次山(元结字次山)不师孔子,为非。

呜呼!孔氏于道德仁义外有何物?百千万年,圣贤相随于涂中耳。……孔氏固圣矣,次山安在其必师之邪![3]

可见,质疑孔子的绝对权威地位,肯定乃至鼓吹不必以孔为师,在李商隐乃是一贯的思想。既有这种思想,就难免不在日常言行中有这样那样的表现。李商隐被某些人看不惯,甚至被诬为“大不堪”,这恐怕也是原因之一呢。

《上崔华州书》可谓开篇不利。如此,下面的话恐怕也就很难听进去了。李商隐说到几次落第,点了贾相国和崔宣州(郸)的名,特别对贾 用了个“为其所憎”的说法,明显是有怨恨责怪之意;又宣称自己行卷如何慎重,五年来从未做过行卷之事。前者使人觉得他是公开埋怨在甘露之变中死难的贾 ,后者更易使人有不真实之感,这些话像崔龟从这样的人读起来大概不会很舒服。难怪此信和诗文呈送崔龟从后便如石沉大海。李商隐在信中抬高崔龟从和此次行卷的意义的用心根本无法奏效。如果这封信传出去,在讲究虚伪礼法和世故人情的仕宦场中,对李商隐也将是不利的。

幸好这封信倒也没有在李商隐的考试中发生负面的作用,开成二年(837),他进士及第了。

说来可笑,也很可悲,李商隐的中进士,不过是令狐绹一句话的事儿。几年后,在李商隐致一位陶进士的书信中,透露了这件既让李商隐高兴、感激,又让他内心深感屈辱不平的事:

时独令狐(绹)补阙最相厚,岁岁为写出旧文纳贡院。既得引试,会故人夏口(高锴)主举人,时素重令狐贤明,一日见之于朝,揖曰:“八郎之交谁最善?”绹直进曰“李商隐者”三,道而退,亦不为荐托之辞,故夏口与及第。然此时实于文章懈退,不复细意经营述作,乃命合为夏口门人之一数耳。[4]

看,在这叙述中,进士及第似乎并未让李商隐多么兴奋,反而觉得很乏味很无聊似的。这种久盼某物不得,真到手时情绪反弹、竟感味同嚼蜡的现象,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有时连我们自己也能体验到。同时,写这封《与陶进士书》的时候,李商隐已在官场中遭遇了一系列不愉快,心情相当激愤不宁,也就正好借着给陶进士写信之机,大大发泄一通。

事实上,人的心情往往复杂,多面而又多变。当开成二年正月,李商隐刚刚得知进士及第的好消息时,曾有专信向恩师令狐楚报告:“今月二十四日,礼部放榜,某侥幸成名,不任感庆。”那时他还是高兴的,并有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的庆幸感和轻松感。他向令狐楚表达了衷心的感激:“自卵而翼,皆出于生成;碎首糜躯,莫知其报效!”这也是真诚的。

此信前半谈及行卷,已见上文所引。

二月七日,李商隐通过吏部关试。唐朝制度,进士考试由礼部主持,进士及第只是取得任官的资格,还必须通过吏部考试(所谓“关试”),才能由吏部根据各人情况授予官职。吏部还会根据需要组织各种考试,称为“制举”,名目繁多,随机性很强,如“博学宏辞”“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书判拔萃”等等,凡有进士资格者,无论是否已经任职,都可参加考试,并由此升职或调职。李商隐后来就曾多次参加过此类考试。

这期间,李商隐参与了进士及第后一系列必不可少的活动,叙同年,拜座师,曲江宴,雁塔题名,等等。三月二十七日,他起程东归,到济源家中去向母亲报喜。当时他又给令狐楚写去一信,一来报告近况与行程,二来告知令狐楚,等家事处理完毕,大约中秋前后,便可趋往汉中问候。原来,此时令狐楚担任山南西道节度使,驻节兴元(今陕西汉中),因年老多病,身边又无得力之人,已多次写信让商隐前去帮忙处理文书往来之事。所以商隐信中有“北堂之恋方深,东阁之知未谢。夙宵感激,去住彷徨”的话,“北堂之恋”指侍母,“东阁之知”指令狐楚的知遇之恩,两者都要报答,一人难以分身,不免左右彷徨。现既已进士及第,待省亲后就可专心到汉中从事去了。

李商隐要离开长安了,他的许多同年都要给他送行。所谓同年,就是同一年进士及第的举子,他们有同一个座师(主考官),称作同门弟子,是当时很重要的一种社会关系,在今后的仕途上一般都会相互照应提携。

开成二年(837),主考官高锴共录取了四十名进士,除李商隐外,现可查考出来的,还有李肱(状元,成进士前即与李商隐有诗歌交往)、韩瞻(后成李商隐连襟、韩冬郎之父)、韦潘、张棠、沈黄中、王收、独孤云、郑宪、郭植、李定言、牛丛、郑茂谌、曹确、杨鸿、杨戴、吴当等人。他们都是李商隐的同年好友,韩瞻是近亲,关系密切,其他不少人也与李商隐有书信和诗歌往来。这次在长安灞桥设宴送别的不知是哪几位,总之使李商隐颇感温暖。有一位相好的同年,临时有事没有来成,李商隐给他寄诗一首。从这首诗看,李商隐此时心情不错:

芳桂当年各一枝,行期未分压春期。

江鱼朔雁长相忆,秦树嵩云自不知。

下苑经过劳想像,东门送饯又差池。

霸陵柳色无离恨,莫枉长条赠所思!

——《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

[1]李商隐《别令狐拾遗书》,《李商隐文编年校注》,94—96页。

[2]李商隐《上崔华州书》,《李商隐文编年校注》,108页。

[3]李商隐《容州经略使元结文集后序》,《李商隐文编年校注》,2256—2257页。

[4]李商隐《与陶进士书》,《李商隐文编年校注》,434页。

同类推荐
  • 孔子执着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孔子执着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曾国藩为官50年

    曾国藩为官50年

    曾国藩与三代君王打交道颇费心机,有时奴颜媚骨,有时抗旨犯上,有时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因为对方是一言九鼎的皇上。封建社会,皇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一旦落入昏君或无能之帝的手中,很多人就要遭殃。曾国藩所侍奉的三代君王虽不是昏君,却是无能之帝,事实上皇上可以无能,但是他却不愿意别人说自己无能。曾国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与三代君王打交道的!本书叙述了曾国藩的50年官场生涯。
  • 细说民国大文人:那些国学大师们(白金增订版)

    细说民国大文人:那些国学大师们(白金增订版)

    本书对十位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的生平逸事进行了梳理,重现了三千年不遇之大变局下,这些大师傲拔的志趣和风骨,以及终归悲悯和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时代命运。他们唾珠咳玉,环佩叮当;学问超绝,而又骄纵自负;性格古怪而又蔑视权贵……本书在天涯论坛连载时,好评如潮,引来百万粉丝疯狂追读跟帖,被誉为关于讲述民国大师逸事作品中的“翘楚之作”。本卷人物: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黄侃、赵元任、刘师培、吴宓、刘文典、陈寅恪、钱穆。
  •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三国大赢家:司马懿

    三国大赢家:司马懿

    讲述一个旁观者、沉默者、布局者、奋斗者身处乱世,步步惊心,却笑到最后的传奇故事。杜鹃鸟不叫,就等它叫——看司马懿如何从一介儒生到托孤重臣再到天下一人的谋略与智慧。从中寻找司马懿成为三国最大赢家的终极密码。奸诈不及曹操,比智谋不敌诸葛亮,拼武功,更是不上台面,而他却能击败三国所有英雄,独吞天下!司马懿潜伏曹魏几十年,任由曹操差遣,他装弱、装傻、装病、装瘫,甚至装死来麻痹敌人、对手、上司、兄弟、朋友乃至家人……翻开本书,看司马懿无与伦比的沉默、隐忍和计谋。
热门推荐
  • 异世欢妍

    异世欢妍

    今生痛失我爱,异世再续奇缘!你是林舸?还是陌尘?我是欢颜?还是欢妍?你是今世的刑警?还是异世的将军?我是今世的设计师?还是异世的褚府嫡女?......在那个最寒冷的冬天,我穿越时空而来,只为追寻你!只为与你异世重逢。只为与你再续前缘。只为与你共同演绎一场爱恨情仇,纵横千古的传奇恋情。
  • 容你双世情刻骨

    容你双世情刻骨

    朱砂,小时候是个地里刨食的小脏崽子,大了是个到处逢迎的小狐媚子,没根骨没天赋,除了嘴甜一无是处。云知月就不一样,云知月除了嘴巴刻薄可以说是完美无缺。朱砂从云知月不要的衣服,一直捡到云知月不要的男人,珍而重之。可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却将整个世界搅得天翻地覆……
  • 考古发现

    考古发现

    本书站在科学的立场,以考古发掘为依据,以亚洲、非洲、欧洲、美洲为分界点,对世界考古的重大发现进行生动传神的解说,力求重新再现历史文明,再次演绎古老传说,帮助人们揭开了地下沉睡千年的秘密。阅读本书,读者即可重读先人的思想,透视发达的古代文明,又可收获到心灵的愉悦与知识的富足。
  • 我老子是宇宙首富

    我老子是宇宙首富

    “李昊,我老子是国内首富,你能跟我比有钱?”“抱歉,我老子是宇宙首富!”李昊很烦,有一个坑儿子的宇宙首富是真心烦的一匹。老头子把李昊从高阶宇宙来到低阶宇宙,目的就只有一个,繁衍后代!而作为全宇宙最牛逼的富二代这次决定不靠爹,宁愿在这个叫地球的行星上待上一个宇宙纪元也不妥协……不过,老爹的小目标好像也还不错,这地球的环境确实也挺苦的,要不然就从了老爹的心愿?
  • 已待长发归来时

    已待长发归来时

    某日君颜诺被拐进避世林,上到掌门大人下到小厮杂役,都对她毕恭毕敬。 这是咋回事啊?话本小说里不是这样说的啊。 而且,她也不是啥救世英雄,为嘛一出大事就要找她啊? “师尊抱抱!”有群妖怪又要来灭徒弟名声啦,不知那里出来的妖皇要来找偶单挑啦! “诺诺,你这发是否剪得了?”美人师尊一把抓住逃跑的徒弟。 “嘿嘿,师尊,身体之肤受之于父母,岂非剪得。” …… #总有妖怪想害朕 #朕的秀发魅力大 #一场童言无忌的爱情追逐游戏正在上演!我看过星海是你,华光是你,生生世世都是你——―夕白(宠文1v1,欢迎入坑!)
  • 青春和他一起

    青春和他一起

    简介:本文讲述了年级第一的呆楞学霸和年级第二的木讷学霸从校服到婚纱的故事。过程中,两人一起为梦想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小剧场:“芙儿,他们说我又呆又土。”吴双陌满脸委屈的小表情看向顾清芙。“乖,他们还说我又木又傻。”顾清芙敷衍地摸了摸某人伸过来的脑袋。“不,我需要心灵上的安慰!”某人猛的扑过来。清芙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这无赖…
  • 水个浒

    水个浒

    ???秦星浩在一场车祸中穿越到北宋徽宗时期,疑是水浒传的世界,命运的轨迹就此开始变道,而已近腐朽的北宋王朝又因这个穿越者的到来会翻起怎样的滔浪......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共同探索吧
  • 万界军武系统

    万界军武系统

    诸天生灵,超脱之路,几人敢试,若一朝扶翼。问君可有人还。得系统,问长生,待诸天召唤,万古长存。
  • 隋唐演义

    隋唐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始有一部分人富起来,既而沿海特区兴盛发达。屡有号召要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只证明着他们的地位不曾提高。于是他们就有机会保持清高,穿起精神的长衫,傲视群小。他们的贫穷贫寒便也与众不同,格外雅致,叫做“清贫”。清贫,以我理解应是一种境界。好比难得糊涂: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砍柴挑水,无非求道。开悟之前做什么?砍柴挑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步到哪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