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5400000068

第68章 直笔著《通鉴》(1)

文彦博喜携妓出游,屡邀司马光为伴。一次长游归来,独乐园的鲜花已经凋零,司马光未免有惋惜之叹。园丁的一番话却让他振聋发聩:今年春去,明年春来,只可惜数十日来,相公未曾写一行字,看一页书。

司马光等级观念极强,但对仆役和气。他有一祖传琉璃台,被役兵不慎打碎,河南府逮捕役兵,交司马光发落,他在状上批曰:“玉爵弗挥(弗通祓,指去灾祈福的祭祀),典礼虽闻于往记;彩云易散,过差宜恕于斯人”,一笔勾销了。上述园丁的批评成了他拒绝文彦博的盾牌,从此不再接受邀请。

其实,司马光在优游山水时也未曾辍笔,所著《游山记》诗文十二卷,士大夫争先传之。但对《通鉴》来说,诚如园丁所言。他内疚了,脸红了,眼看身体越来越差,再不抓紧,《通鉴》真要成不竟之作了。这时,又从开封传来消息,有人在朝中散布,说《通鉴》迟迟不能编成,是司马光故意拖延,以贪图御赐之笔墨绢帛,果饵金钱。其实,书局搬到洛阳后,就未曾请领过皇帝特赐的“御前钱”,更不要说御膳御酒了。恶意中伤从反面逼着他加速编撰。他要为这部大书拼老命了。在他之前,他的助手刘恕已经为《通鉴》献身了。

殉职《通鉴》的刘恕

刘恕的身世已在第十七章中交代,不再絮叨。司马光的工作是在助手所编的长编基础上进行的,一看到长编,刘恕的影子便挥之不去。他是《通鉴》的策划者之一,是司马光挑选的第一助手。奉英宗之旨开书局时,初衷很明确很单纯,就是编一部言治乱之道的编年体通史。可书局运转两年后,王安石变法开始了,于是《通鉴》有了论战的色彩。编修司马光、同编修刘恕、刘攽,全都反新法。司马光和王安石多是打笔墨官司,而刘恕则“面刺其过”,“直指其事,得失无所隐瞒”[1]。

刘恕在南康边监酒税边修书。熙宁九年(1076),他千里迢迢来到洛阳。一见面,两人都惊呆了。从熙宁三年(1070)京师一别,不过六年多时间,两个人都变得让对方认不出来了。见五十八岁的司马光须发全白,老眼昏花,牙齿掉光,说话漏风了,刘恕也不禁流下泪来。而刘恕才四十五岁,却已羸弱不堪,面色蜡黄,骨瘦如柴,仿佛一阵风就可以把他吹起来。司马光牵着他的手,连问三遍:“汝道原(刘恕字)邪?”忍不住泪流满面,说:“如何羸弱至此?是否因所任卷帙繁剧,不胜劳苦?”的确,司马光让刘恕负责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近四百年的长编,后来又把五代的长编交给他,都属战乱时期,头绪万端,错综复杂,编起来绝非易事。但他还有司马光体会不到的苦处,那就是贫穷。靠一个九品官的俸禄,要养活包括老迈双亲在内的一大家子人,又不愿低眉求人,只能喝粥啃咸菜。这些,他是不会启齿的。

刘恕是书局的顶梁柱,等于是常务副总编,司马光离不开他。在他后来(元祐元年七月六日)所上的《乞官刘恕一子劄子》[2]中说:“臣往岁初受敕编修《资治通鉴》,首先奏举(刘)恕同修。恕博闻强记,尤精史学,举世少及。臣修上件书,其讨论编次,多出于恕。至于十国五代之际,群雄竞逐,九土分裂,传记讹谬,简编缺落,岁月交互,事迹差舛,非恕精博,他人莫能整治。”[3]的确,在司马光的三个助手中,刘恕几乎是不可替代的,有许多问题,司马光也得向他请教。在前面第三十章中,我们说到司马光的《通鉴考异》一书是我国第一部考史专著,而这本书中的许多考异成果,特别是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史实考异,不少是由刘恕完成的,司马光都如实注在条文之中,诸如“刘恕广本(长编复写稿)云”、“刘恕以为”、“刘恕按”、“刘恕曰”、“刘恕云”等。比如,《通鉴考异》卷四《晋纪》“汉改元建元”条说:“《十六国春秋》:建元元年在晋建兴二年。同编修刘恕言:‘今晋州临汾县嘉泉村有汉太宰刘雄碑云:嘉平五年,岁在乙亥,二月六日立。然则改建元在乙亥二月后也。’”[4]我们今天对照《辞海》所附之《中国历史纪年表》,发现刘恕说得一点不错。汉(前赵)改元建元元年在乙亥年(315)三月,是晋建兴三年而非建兴二年。这年前赵用了两个年号,二月(含)前为嘉平五年,三月为建元元年。刘恕如此博大精深,司马光自然要格外倚重。

见刘恕已形容枯槁,司马光想在洛阳给他创造一个休息调养的环境。他让书局的范祖禹、司马康都停下工作,大家一起陪刘恕去登山览胜,游玩散心。四人骑马来到山下,下马上山,在山间草丛中发现一石碑,虽刻有墓主姓名,但司马光也搞不清何许人也。刘恕一看,说,此人乃五代后梁一武将,正史不载,见于某某笔记,并说出了他的籍贯、身世、战功。大家将信将疑,司马光回来后查资料,发现刘恕说得一点不差,由是对他更加佩服。

刘恕可谓考异能手,但司马光倚重刘恕,不止在考异,在《通鉴》的构架、纪年等重大问题上也要与他探讨商议。此类探讨从书局成立开始,直到刘恕逝世,一直在进行。刘恕之子刘羲仲在其编辑的《通鉴问疑》一书中说:“君实访问道原(刘恕字)疑事,(长编)每卷不下数条。议论甚多,不能尽载,载其质正旧史差谬者。”该书记录了他们相互切磋的八个问题。其中一条为:

君实曰:“……今欲将吴、蜀、十六国及五代偏据者,皆依《三十国春秋》书为某主,但去其僭伪字,犹《汉书》称赵王歇、韩王信也……”

道原曰:“晋元(司马睿)东渡,南北分疆,魏、周据中国,宋、齐受符玺,互相夷虏,自谓正统,则宋、齐与魏、周势当两存之。然汉昭烈窜巴蜀似晋元,吴大帝兴于江表似后魏。若为中国有主,蜀不得绍汉为伪,则东晋非中国也;吴介立无所承为伪,则后魏无所承也。南北朝书某主而不名,魏何以得名吴、蜀之主乎?”[5]

根据这一记录,司马光开始还是有正统观念的,想仿照《汉书》,对三国时期的吴国孙权、蜀国刘备不称其为帝,而拟称之为“吴王权”、“蜀王备”,对“十六国及五代偏据者”也将如是处理。但刘恕不赞成这样,指出了这样做将难以自圆其说,是荒谬的。刘恕与司马光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也许不止一次,最后结果是司马光完全采纳了刘恕的意见。

驳正闰之说,弃春秋笔法

按阴阳五行推出的正闰说,即历代政权的正统与非正统问题,在司马光著《资治通鉴》前可以说是占主流地位的。洛阳的道学先生邵雍、二程都力主正闰说。他们的依据是,孔子修《春秋》,用的是鲁国纪年,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始。这年是周平王四十九年,为什么不用周王纪年,而用鲁国纪年,一是《春秋》原本是鲁国史,二是因为鲁乃周公之后,与周天子的血缘最近,且孔子在每年的正月前加一“王”字,即“王正月”,以表明此是周王纪年的正月。一个“王”字,维护了周天子的大一统地位。

孔子修史用春秋笔法,把非礼的即非奉王命的重大政治军事行动删去,叫作“不书”,如鲁隐公元年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明载于《左传》,因是费伯的擅自行动,孔子便一笔抹去了。再如,诸侯国都是周天子之臣,按爵位分别为公、侯、伯、子、男,楚国是子爵,但随着实力增强,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而在《春秋》中,孔子不称楚王而仍称其为“楚子”。用春秋笔法编出来的《春秋》,复礼的主题突出,但按礼取舍史实,势必将历史搞得支离破碎,违背史实,被王安石斥之为“断烂朝报”。司马光修《通鉴》所以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三家分晋开始,就是因为对《春秋》不敢动一字。正闰说用在国家统一时期,还勉勉强强讲得通,而用在分裂时期就无法自圆其说。

编《通鉴》,刘恕负责的部分正好从三国时期开始,首先就碰到谁正谁闰的问题,魏蜀吴三国各有纪年,用哪国的?在当时已有的史书中,陈寿的《三国志》以魏受汉授为由,尊魏为正统;而习凿齿的《汉晋春秋》以刘备为中山靖王后为由,尊蜀为正统。上引司马光与刘恕的讨论当发生在动笔之前。司马光显然受《春秋》的影响较深,所以刘恕提醒说:“若春秋无二主,则吴、楚同诸侯也。史书非若《春秋》以一字为褒贬,而魏、晋、南北(朝)、五代之际,以势力相敌,遂分裂天下,其名分位号异乎周之于吴楚,安得强拔一国谓之正统,余皆为僭伪乎?”这段话说得很清楚,非春秋时期不可用春秋笔法。

司马光完全赞成了刘恕的观点。两人达成共识:不理会正闰之说,实事求是地记录历史,让后人去评判。这一观点明白无误地写在了《通鉴》卷六十九魏文帝黄初二年(221)三月的“臣光曰”中:

同类推荐
  • 李鸿章传: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

    李鸿章传: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

    《李鸿章传:一位晚清在华外交官笔下的帝国“裱糊匠”》出版于李鸿章去世六年前(即1895年),记录了李鸿章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到签订《马关条约》近五十年的仕途生涯,是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也是关于李鸿章甚至晚清历史的珍贵参考文献。
  • 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

    这是著名作家李国文研读苏东坡的诗文及所处时代背景后写出的感悟性文字。作者围绕苏东坡的性格、命运以及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深入到苏东坡的精神世界,用洗练的文字,多角度地、十分睿智地为我们描叙了一个鲜活的苏东坡。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以深刻的思想,犀利的笔触,鞭笞了当下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气,可以起到警世的作用。《走近苏东坡》,极富思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是近些年来不可多得的优秀之作。
  • 拿破仑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拿破仑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法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人称“奇迹创造者”: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的保护人、瑞士联邦的仲裁者:曾经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分领土,使法国资产阶级革俞的思想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 名人传记丛书:弗罗斯特

    名人传记丛书:弗罗斯特

    名人传记丛书——弗罗斯特——围绕着他,美国诗歌渐行渐丰满:“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我的生活

    我的生活

    《我的生活》,真实记录了冯玉祥将军一九三零年以前的政治生活。全书从他降生写起,直到弱冠从军、滦州起义、兴兵讨袁、力挫张勋、驱逐清废帝、参与北伐等,采用作者自述形式,绘声绘影、真切而感人。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叙述形式上,均有历史特色。
热门推荐
  • 鲁迅读书记

    鲁迅读书记

    这是一部具有新视野的人物特色大传,作品通过跋涉在传统文化书山、放舟于西方近代学海、沐浴自然科学之光等华彩乐章,充分展示了鲁迅读书治学的三大板块,给人以去天盈尺欲泊无涯之感,通过对传主读书目的,态度及其方法的精审条陈,读者从中获致深刻肯綮与良多教益,而有关传主之盘桓书肆、披沙简金雅事趣写,则将一代传人行藏,万种书缘风情染得相当丰饶与葱茏。本书作者可谓将其有关积累扫数捐出,而心境笃读在致,笔墨平朴不奢,琢华夏之璞,写五岳之势,于是,鲁迅白一个新的切面向我们走来,剑锋般的人生态度,色正芒寒,巨轮似的求索之路,履深载厚。
  • 雾拢香

    雾拢香

    天地混沌,尚无天道轮回。后天界大统,初立其制,为正道,平乱。掌轮回,握天机。
  • 试图与生活和解

    试图与生活和解

    《试图与生活和解》这部小说时间跨度比较大,从主人公安亦静的知青生活到现在的生活,其间,美丽的安亦静两次被强暴,一次是被权利,一次是被欲望。如果把它看作是苦难小说,那么在这两次强暴的期间,安亦静和韦冰甜蜜恋爱和结婚,女儿小矾的早夭造成安亦静精神恍惚,安亦静那惊天动地的母爱,韦冰和有权势父亲的事业,韦冰的精神外遇,安亦静被强暴后生子,安亦静和韦冰离婚,强暴者马甲和戴刚的丑陋,儿子安心的畸形身心对安亦静的打击。。。。。。小说情节充满奥妙交错,人物命运激荡着不可解释性的神秘。
  • 末日成就系统

    末日成就系统

    末日不是儿戏,这里没有享乐,没有舒适,没有安定!有的只是生存!在末日的夹缝中活下去的渴望!白易是末世前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请看他如何在末日中崛起!(本书走真实路线,此系统并不无敌,需要靠主角完成各种艰难成就才能得到进化和力量)
  • 妖女重生记

    妖女重生记

    原以为是穿越,不想本是蛇一枚……原以为幻化成人万事大吉,不想情劫开始……本想了此一生,不想神兽加身……且看小蛇如何经历重重磨难,荣升神兽!
  • 阴阳诡绣

    阴阳诡绣

    有些禁忌是无论如何都不能随意打破的,爷爷临死前交代我不能用他交给我的手艺挣钱,但是那一夜,同乡的姐姐倒在了我的门前,求我帮她保住肚子里的孩子,我动了恻隐之心,从此走上了不归路。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不能想,却又不能忘。《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两段被纳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前两部分注重讲地坛和他与母亲的后悔,对中学生来说,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优秀文章。
  • 来时风月去时雪

    来时风月去时雪

    『正文完结』本书正文部分已经完结。历时四个多月,没想到自己能坚持做完这件事情。大家放心入坑。正文最后两章,是传统汉家婚礼的再现。作为一个汉服爱好者,这些年来花了不少心思在这件事情的学习和揣摩上面。可以说是写的比较认真了。传统汉族人的婚礼,其高度等同于信仰。所以每一个仪式、道具都有一定的意义。我在章节内容里无法塞进大量的解释文字,所以,大家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与我讨论。不足之处,希望指正!感谢大家长期以来的支持和关注!…………下一本书《南城未春分》,已经开了,感谢大家关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罪恶成魔

    罪恶成魔

    横行霸道,是我的自由!无恶不作,是我的权力!这是一个平凡的白领青年,意外的得到了“大罪恶系统”,穿梭于虚幻电影世界,纵横一切故事!...................................《时空之船系统》作者新开的草,有兴趣可以去看看,点击一下,刷个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