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5500000017

第17章 兴学与育人(6)

问君平生所好,唯兴学而育人。范仲淹除掌学应天书院一年多的呕心沥血外,入仕三十七年中,无论是供职京师,还是任职地方政府,几乎都在兴学育人,实现自己欲强国富民,“必先崇学校,立师资,聚群材,陈正道”的耿耿初衷。且看事实:广德军、泰州、睦州、苏州、饶州、润州、越州、延州、邠州、杭州……范仲淹足迹所涉,教泽广被,育人无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范仲淹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到任不久就在治所北面建立州学,是为他举办地方学校之始。天圣年间,范仲淹任兴化县令,虽在职一年,一方面主持修筑捍海大堤,一边也不忘在南津里沧浪亭旁修学宫,兴化县自此“学重于天下,而士得师矣”。景祐元年(1034),范仲淹出守睦州,不到半年,州学兴起,“建堂宇斋庑”,并在富春江边修建了严子陵祠堂。康定元年(1040),由于西北战事紧急,范仲淹被调往陕西,担任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即使在这种艰难险恶的处境中,也未曾停止兴教育人,在州城东南兴建嘉岭书院,培养了如狄青、种世衡那样智勇双全的高级将领。庆历改革中,诏令“诸路州府军监除旧有学外,余并各令学”。诏令还对州县学校的学生名额、管理、校舍、教授及学生入学资格等做了具体规定。各地纷纷奉诏建学,地方学校雨后春笋般涌现。仅江西一地,庆历年间兴办的学校就有吉安府学、抚州府学、饶州府学、赣州府学、虔州府学、庐陵县学、崇仁县学、南丰县学、贵溪县学、德化县学、瑞昌县学、大庾县学、上犹县学、安远县学等等,加上各种书院,共有八十一所;太学与其他各省学校还未计及。主要都是范仲淹的心血与功劳!“庆历新政”失败后,个人处境备极艰难,引疾知邠州、邓州,也照样兴花洲书院,并亲自在春风堂讲学。皇祐初年(1049),范仲淹知杭州,此时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人了,且有病缠身,仍没有放松教育事业,给朝廷上书,强调学校教育的重要性,要求扩建杭州州学。随后离杭赴徐州任,未及而逝,至死其兴学之志未曾或懈。

君之所好,国脉所系;君之所好,万民福祇;君之所好,万世垂范!

18.义庄义学之义

在苏州,一拐进范庄前那条小胡同,沿古条石铺就的街面前行约二百多米,右手就是景范中学古色古香的正门,门前右边不远处,竖一石碑,红漆涂出三个大字:“范义庄”。这就是近千年前,范仲淹创办之义庄、义学所在地。景范中学所在位置即义庄旧址。从义庄、义学到景范中学的历史沿革,前文书中已有述及,不再重复,只说当年范氏义学。先有义庄,后有义学。义学的一切费用支出,以及“备师资束脩之礼,子弟笔札之费”等,皆来源于所置义田的收益。范氏义学的教育对象为本族适龄子弟,实行免费教育,还负担学生参加考试的费用。“诸位子弟得贡赴大比试者,每人支钱一十贯文。”这项措施的目的是:“庶使诸房子弟知读书之美,有以激劝。”要说义学办得好,那得先说义庄办得好。

在所有古代名人文集中,你很难看到这样一款文本——《义庄规矩》;只有在《范仲淹全集》中,你方可一睹为奇,叹为观止。下面全文录出:

一、逐房计口给米,每口一升,并支白米。如支糙米,即临时加折。[32]

一、男女五岁以上入数。

一、女使有儿女在家及十五年、年五十以上,听给米。

一、冬衣每口一匹,十岁以下、五岁以上各半匹。

一、每房许给奴婢米一口,即不支衣。

一、有吉凶增减口数,画时上簿。

一、逐房各置请米历子一道,每月末于掌管人处批请,不得预先隔跨月分支请。掌管人亦置簿拘辖,簿头录诸房口数为额。掌管人自行破用或探支与人,许诸房觉察,勒赔填。

一、嫁女支钱三十贯,再嫁二十贯。

一、娶妇支钱二十贯,再娶不支。

一、子弟出官人每还家待阙、守选、丁忧,或任川、广、福建官留家乡里者,并依诸房例给米、绢并吉凶钱数。虽近官,实有故留家者,亦依此例支给。

一、诸房丧葬:尊长有丧,先支一十贯,至葬事又支一十五贯;次长五贯,葬事支十贯;卑幼十九岁以下丧葬通支七贯;十五岁以下支三贯;十岁以下支二贯;七岁以下及婢仆皆不支。

一、乡里、外姻亲戚,如贫窘中非次急难,或遇年饥不能度日,诸房同共相度诣实,即于义田米内量行济助。

一、所管逐年米斛,自皇祐二年十月支给逐月 粮并冬衣绢。约自皇祐三年以后,每一年丰熟,樁留二年之粮。若遇凶荒,除给 粮外,一切不支。或二年粮外有馀,却先支丧葬,次及嫁娶。如更有馀,方支冬衣。或所馀不多,即凶吉等事众议分数均匀支给。或又不给,即先凶后吉;或凶事同时,即先尊口后卑口;如尊卑又同,即以所亡所葬先后支给。如支上件 粮吉凶事外,更有馀羡数目,不得粜货,樁充三年以上粮储。或虑陈损,即至秋成日方得粜货,回换新米樁管。

右,仰诸房院依此同共遵守。皇祐二年十月日,资政殿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知杭州事范押。

皇祐元年是公元一〇四九年,七月,六十一岁的范仲淹赴杭州任,路过故乡苏州,与二哥范仲温商议举办义庄之事,目的是赈济宗族,造福子孙。十月,义庄办成,置有上等好地一千二百亩,其中二百亩即苏州城内灵芝坊故宅地,一千亩在天平山附近,以每年所收赈济宗族之贫困者。第二年,皇祐二年九月,其兄范仲温亡故,范仲淹为之作墓志铭。十月,拟出这份《义庄规矩》,以便更好地管理义庄。

由此,范仲淹成为历史上首创义庄者。这纯粹是一种慈善事业,非范仲淹这样的心胸不能首创,乃其天性必然。正如欧阳修在《范公神道碑铭并序》中所说:“公为人外和内刚,乐善泛爱。……临财好施,意豁如也。及退而视其私,妻子仅给衣食。”富弼也在《范文正公墓志铭》中说:“公天性喜施与,人有急必济之,不计家用有无。既显,门中如贫贱时,家人不识富贵之乐。每抚边,赐金良厚,而悉以遗将佐。在杭,尽馀俸买田于苏州,号义庄,以聚疏属。而敛无新衣,友人醵资以奉葬。诸孤亡所处,官为假屋韩城以居之。《遗奏》不干私泽,此益见其始卒志于道,不为禄位出也。”再有楼钥在《范文正公年谱》中转引《王朝名臣言行录》云:“公在杭,子弟以公有退志,乘间请治第洛阳,树园圃,以为逸老之地。公曰:‘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治第、树园圃,顾何待而居乎?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不患退而无居也。且西都士大夫园林相望,为主人者莫得常游,而谁独障吾游者?岂必有诸己而后为乐耶?俸赐之馀,宜以蜩宗室。若曹遵吾言。毋以为虑。’”范仲淹本人在《告子弟书》中则这样剖白:“吾吴中宗族甚众,于吾固有亲疏,然吾祖宗视之,则均是子孙,固无亲疏也。苟祖宗之意无亲疏,则饥寒者吾安得不恤也?自祖宗来,积德百馀年,而始发于吾,得至大官。若独享富贵而不恤宗族,异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今何颜入家庙乎?”

这款《义庄规矩》,后来由范仲淹二子范纯仁刻石存世,立于苏州天平山白云寺范仲淹祠堂之侧,要求“子子孙孙遵承勿替”。范纯仁两度出任宰相,官做得比乃父还大,俸禄也多,大多投入义庄事业,把义田增至三千亩。《宋史·范纯仁传》说他“自为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所得奉赐,皆以广义庄”。不光投资大,于义庄经营分心也最多。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父亲范仲淹去世十二年后,范纯仁特为义庄之事题本上奏,说:“今诸房子弟有不遵规矩之人,州县既无敕条,本家难为申理,五七年间,渐至废坏,遂使饥寒无依。伏望朝廷特降指挥下苏州,应系诸房子弟有违规矩之人,许令官司受理。”英宗立马下旨照办,使范仲淹首创之义庄继续健康运转。

那位为范仲淹作《年谱》的楼钥,还写过一篇《范氏义宅记》,其中说道:“文正公少长北地,皇祐中守杭,始至故乡,访求宗族,买田千亩,作义庄以赡之。宅有二松,名堂以‘岁寒’,阁曰‘松风’。因广其居,以为义宅,聚族其中,义庄之收亦在焉。……呜呼!文正公奋身孤藐,未尝赖宗人毫发之力。既达,则阖族受解衣推食之恩。天佑范氏,三子鼎贵,皆以宏才高谊上继父风,后人得维持凭藉,以保其家。”这里提到的岁寒堂和松风阁,如今在景范中学还能找到遗迹。当年范仲淹为此特别写过《岁寒堂三题》,诗前配有小序,颇能注解他兴办义庄、义学时的心迹。其序曰:

尧舜受命于天,松柏受命于地,则物之有松柏,犹人之有尧舜也。是故圣人观有心而制礼,体后凋以辨义。丁公神遇,鉴寐形焉;陶相真栖,风韵在矣。前言往行,岂徒然哉!吾家西斋仅百载,二松对植,扶疏在轩,灵根不孤,本枝相茂,卓然有立,俨乎若思。霜霰交零,莫能屈其性;丝桐间发,莫能拟其声。不出户庭,如在林壑。某少长北地,近还平江。美先人之故庐,有君子之嘉树。清阴大庇,期于千年,岂徒风朝月夕为耳目之资者哉!因命其西斋曰岁寒堂,松曰君子树。树之侧有阁焉,曰松风阁。美之以名,居之斯逸。由我祖德,贻厥孙谋。昆弟云来,是仰是则。可以为友,可以为师。持松之清,远耻辱矣;执松之劲,无柔邪矣;禀松之色,义不变矣;扬松之声,名彰闻矣;有松之心,德可长矣。念兹在兹,我族其光矣。子子孙孙,勿剪勿伐。惟吾家之旧物,在岁寒而后知。天地怜其材,而况于人乎!作诗纪之,以永长也。

《岁寒堂三题其一·岁寒堂》

我先本唐相,奕世天衢行。

子孙四方志,有家在江城。

双松俨可爱,高堂因以名。

雅知堂上居,宛得山中情。

目有千年色,耳有千年声。

六月无炎光,长如玉壶清。

于以聚诗书,教子修诚明。

于以列钟鼓,邀宾乐升平。

绿烟亦何知,终日在檐楹。

太阳无偏照,自然虚白生。

不向摇落地,何忧岁峥嵘。

勖哉肯构人,处之千万荣。

《岁寒堂三题其一·君子树》

二松何年植,清风未尝息。

天矫向庭户,双龙思霹雳。

岂无桃李姿,贱彼非正色。

岂无兰菊芳,贵此有清德。

万木怨摇落,独如春山碧。

乃知天地威,亦向岁寒惜。

有声苦江河,有心若金璧。

雅为君子材,对之每前席。

或当应自然,化为补天石。

《岁寒堂三题其一·松风阁》

此阁宜登临,上有松风吟。

非弦亦非匏,自起箫韶音。

明月万里时,何必开绿琴。

凤皇下云霓,锵锵鸣中林。

淳如葛天歌,太古传于今。

洁如庖义《易》,洗人平生心。

安得嘉宾来,当之共披襟。

陶景若在仙,千载一相寻。

屈指算来,花甲开外,且喜“灵根不孤,本枝相茂”,人之将老,还能做点什么呢?此时的范仲淹会这么想的吧。“由我祖德,贻厥孙谋”,还是多为后代子孙谋福祗吧。什么最可宝贵呢?不如留下尧舜之心,松柏之志,只有这些精神财富,才“淳如葛天歌,太古传于今。洁如庖义《易》,洗人平生心”。怎样才能达到目的呢?你说,除了兴学育人之外,还有更好的路子吗?范仲淹身体一直不怎么好,如今六十开外,哥哥的死又使他悲及己悲,也许自觉来日无多,这就抓紧创办义庄义学,如今如愿以偿,夜坐岁寒堂,月下清风过二松,松风阁上松风吟,想想“前言往行”,“有声如江湖,有心若金璧”,自己是问心无愧的。只是化作“补天石”的雄心壮志,到底难酬啊!……这一切的一切,就只好指望子孙来者啦!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巴尔扎克

    名人传记丛书:巴尔扎克

    名人传记丛书——巴尔扎克——他平凡糟糕的人生与作品一样精彩:“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穆里尼奥传

    穆里尼奥传

    在2003/04赛季欧洲冠军联赛开赛之初,有人问穆里尼奥,他的波尔图队能否一路高奏凯歌,最终获得这项欧洲俱乐部的最高荣誉。从表面上看,这个问题似乎问得很合理:就在四个月前,波尔图捧起了欧洲联盟杯,成为葡萄牙历史上第六支在一个赛季里同时赢得国内联赛冠军和欧战锦标的球队。然而,尽管有如此光荣的执教战绩,尽管这个葡萄牙人有着天生的自信,他还是认为举起“大耳朵杯”不过是在痴人说梦。在穆里尼奥看来,冠军杯的终极荣耀应该属于皇家马德里、尤文图斯和曼联这样的欧洲足球巨人。据他说,当时很多人和他的看法一样--波尔图这样的“鱼腩部队”在欧冠赛场上仅仅是陪太子读书,挣一些俱乐部需要的电视转播费而已。
  • 我的N种生活(修订本)

    我的N种生活(修订本)

    我崇拜痛苦和不公,生活深处的隐痛,它们唤起了我以及我的语言,让我的休闲有痛的感觉。这是一本精神的自传,这是一声声耻辱中痛切的呼喊。如同作者所说,“思想者最大的敌人是恐惧”。那么,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回忆,在回忆中尝试着战胜恐惧吧。
  • 杜甫学史

    杜甫学史

    《杜甫学史》主要有以下内容:杜甫其人研究史:杜甫生平研究;杜甫思想精神研究;杜甫生活研究;杜甫创作历程研究;杜甫集文献研究史:杜甫集的编纂、版本、目录、校勘;杜甫作品注;杜甫作品的阐释;杜甫作品系年;杜甫集的内容研究史:杜甫作品反映的现实;杜甫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杜甫作品内容的意义;杜甫集的艺术研究史:杜甫作品的艺术方法;杜甫集的艺术风格;杜甫艺术创作历程;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研究:继承与创新;贡献与地位;传承与影响。这是我们的研究思路。我们把它提供给读者,是为了读者更好地了解本书的内容。
  • 著名教育家周祖训

    著名教育家周祖训

    本书追忆了周祖训先生受其祖父影响,自幼立志教书育人,致力教育兴邦的事迹。
热门推荐
  • 重生和珅怎么办

    重生和珅怎么办

    是什么让一个小人物慢慢的走向时代巨商,富可敌国,权倾朝野?为什么堂堂皇子竟然放言:“我可以放弃争夺皇位,但是不管谁登上宝座后,一定要办和珅将和府赏赐给我”和珅在与皇子的交往中,发现苗头不对,他试图通过赠送美女和珍宝来改善关系,可是皇子们礼物照收,敌意却还进一步加深了,八面玲珑深得乾隆喜爱的和珅做了什么?为什么会招皇子们如此对待?乾隆死后和珅就被令家中自尽,第二天就草草结案,避免事件扩大化,民间更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短短十几天,新皇如何拿证据,杀和珅?他又为何会束手就擒?乾隆在期间扮演着什么样得角色?
  • 锦初天下

    锦初天下

    开文。陆锦初生在腊月,是兆京城陆家二房的女儿
  • 斗鸡

    斗鸡

    太守养的斗鸡死了一只。死的是“追风”,曾为太守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将。现在它年纪不小了,跑也跑不快了,太守将它养在鸡舍之中,培养的重心转移到了其他后起之秀上。没想到追风突然死了。消息一收到,太守气得跺脚。追风不是病死,而是脖子被整个拧断了,脑袋软绵绵地歪朝后方,原本炯炯有神的眼睛也失去了光泽,仿佛两颗黯淡的木头珠子。“显然是有人故意为之!”
  • 公共人的衰落(睿文馆)

    公共人的衰落(睿文馆)

    本书主要探讨了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的失衡以及由此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桑内特对众多历史材料进行了详尽的实证分析。他恢恢乎游刃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完美地解答了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何以人们会把陌生人视为威胁?为什么时至今日,普通人参与公众生活的惟一方式和途径就是保持沉默,充当听众?而这些反过来又给人们的精神性格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桑内特的结论是,孤独是现代性不可避免的后果,致令个人向私人生活靠拢,而这也就是所谓的公共人的衰落。该书在海外声誉卓著,是历史社会学、社会生活研究等学术领域的扛鼎之作。
  • 绿茵锋魔

    绿茵锋魔

    他是球场上的疯子!他是足坛最强的魔鬼!当德玛西亚的光芒从天空笼罩而下。披甲龙龟的尖刺从他后背凝结。魔法水晶箭在他手中射出。七彩筋斗云被他踩在脚下。这座绿茵场,已经成为他的狩猎场!
  • 书剑恩仇录(下卷)(纯文字新修版)

    书剑恩仇录(下卷)(纯文字新修版)

    《书剑恩仇录》是一部讲述清乾隆年间红花会群雄在年轻总舵主陈家洛的率领下,反清复明的故事。清朝大臣陈世倌之子、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获悉一个惊天秘密:当朝皇帝乾隆竟是他胞兄。乾隆下江南,兄弟相见,陈家洛以兄弟之情、民族大义力劝乾隆恢复汉室江山,乾隆虚与委蛇,假意答应,一张暗藏杀机的大网却在慢慢撒开……《书剑恩仇录》一书中描写了仁人志士对生命的坚忍、对使命的执著,虽屡遭失败,却不掩人性的光辉。
  • 地球海洋奇观百科

    地球海洋奇观百科

    宇宙是个大迷宫,地球是个万花筒,真是奥妙无穷,神秘莫测,无奇不有,怪事迭起,许许多多的奥秘现象简直不可思议,使我们捉摸不透。
  • 光在哪儿你知道吗

    光在哪儿你知道吗

    这是一个描写生活中无奈、渴望的故事。不管在哪个年龄,我们都渴望被爱,亲情也好,友情也好,还有爱情。因为这种感觉是暖的,就算寒冬,也不能降低他带来的温度,像火一样,是赋予生命力量的感受。女主的一生都在寻找爱和创造爱,她希望拥有爱,但是命运的坎坷却难以成全她的愿望。跟随作者一起来了解徐衍真的一生,你能否从中看到自己的样子?
  • 乱世情长录

    乱世情长录

    在乱世之中的普通农家小子林沐风心中充满正义却又因一件小事为朝廷所不容,面对情亲与爱情,面对人生抉择时的彷徨困惑;他是挺身而出大声呼喊还是随波逐流和光同尘?
  • 佛说四天王经

    佛说四天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