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7700000047

第47章 友谊链接(10)

读到这些,我在那严酷、冷漠中感受到了温暖、慈爱。这就是我们曾经经历过的具有两重性的社会。记得,有一个苏联的作家,名字我一时记不起来了,却记得他曾经描写自己周围的社会,是一个“不沉的湖”。当然,他只反映了那个社会的一个方面,没有提到那个社会的另一个方面,仿佛有一点儿以偏概全;但是,如果只讲一个方面的话,那个比喻确实很恰当很准确。说实话,我还是很希冀和怀念那种岁月的日子的。柳萌先生全面地反映了当年生活的真实。在下以为是很值得尊敬的,很值得效法的。然而,更值得尊敬更值得效法,或者说能叫我怦然心动的是,他开宗明义地更深入一步地表达出了“每每听到或者看到类似毒食品染色馒头的消息”时的不能平静下来的心态,或者说是激动无比的感慨!

在《忘不掉的馒头》的结尾,柳萌先生写下了这么一番令人不能不动情的话:“如今,物质丰富了,善意却变少了,我们不禁要问:这到底为什么,是谁在造孽呵?这是道德的沦丧,抑或是生活无知?问天天不语,因为天被遮住了脸面;问地地不言,因为地被弄得百孔千疮;问水水哭泣,因为水被搅得不再平静。那好,那就问问人类吧,是你,是我,还是他,在干着违反天意的蠢事?我现在要大声疾呼:人们哪,你涂抹它洁净的身体,你毁掉它高贵的声誉,不觉得害羞吗?谁能预测未来的某一天,你不会像我当年那样,为得到一个馒头吃,像企盼过年似的等待改善生活呢?”

这番话,言简意赅,语重心长,任谁也不应该忽略,不应该忘记,也许,他针对的那种现象,只是我们社会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不过,这个局部也确实是无法令人好受,无法不让人担忧的。如果说是叫人心惊胆战,那倒未必;如果说是叫人寝食难安,却是很恰当的。我无法回答柳萌先生提出的问题,但是我愿意在下面抄录几段马克思、恩格斯的语录,提供大家进行思索时参考:

◆“资本来到这世界上,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污。”(《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

◆“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共产党宣言》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

◆“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哥达纲领批判》)

以上的文字,就是在下对柳萌先生《忘不掉的馒头》的读后感。而这些感想,也是我所“忘不掉的”。不过,我也担心,自己对柳萌先生《忘不掉的馒头》的解读,可能会有误导之处;为防止这种差错,下面就把原文剪贴出来供大家直接研讨吧!如果我的看法有悖作品原意,发生了谬误,就请作者和读者恕我偏颇而不吝纠正。

(此文系朋友寄送,作者情况和发表何处不详)

柳萌与《三月风》杂志

张西蒙

“因为要盖国际饭店,胡同改建了。”若干年后的某天,当柳萌站在曾经的富建胡同所在地向一名老人问路时,得知胡同已经过改建,曾经的四合院四周高楼林立。他良久未语,思绪回到了1984年。

“怪我多情,其实这条小胡同既不是我的出生地,也不是有我的老住宅,只是因为《三月风》杂志在这里诞生,我参与过它初创时的一些工作。仅此而已。”

绝不办机关刊物

1984年,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为满足基金会的舆论宣传要求,需要有一份刊物,搭建连接残疾人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刊物的读者群,不仅仅是残疾人,还有广大健康人。

时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邓朴方,开始着手组建刊物编辑部时,前后找了几拨人,因为办刊理念、刊物性质等难以达成一致,刊物一直未能办成。在空军部队服役的王勤,因生病在家休养,有时间就到基金会帮忙,组建编辑部的任务就由她承担下来。

王勤找到在《人民日报》文艺部任职的冯并(后任《经济日报》总编辑),请冯并帮忙寻找编辑部成员。当时柳萌供职于《新观察》杂志。冯并打来电话,让他考虑参与一份刊物的创办。“既然是朋友热诚邀请,我也不便多说婉辞的话。况且帮助残疾人是好事。当时我的精力又旺盛,多做些事情也是种寄托,就这样走进了富建胡同一号院。”

与柳萌先后走进富建胡同一号院的,还有冯并、《文汇报》的郑心永、《健康报》的张恩荣。时任基金会宣传部部长的刘刚奇和王勤接待了他们。从刘刚奇的情况介绍中,他们知道办杂志的设想,是由邓朴方提出来的。后来,这四人成为临时编辑部骨干成员。

由于其他三人都是办报纸出身,对于杂志该怎么创办并不太清楚。三人一致推举柳萌为主要发言人,直接和邓朴方沟通协商,如果办刊想法一致就办。“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时,邓朴方从一辆很一般的伏尔加车上,由两个年轻人帮助,一点点挪下车来。他的办公室放着一张钢丝床,铺一套简单的被褥,非常俭朴。他躺在床上跟我们商量事情。”

“我的观点很简单,不能办成机关刊,这样办的话,这本刊物就死了。”柳萌的直言不讳,非但没有激怒邓朴方,反而令其大为欣喜,两人想法一拍即合,达成了共识:要办一个社会生活刊物,既要有残疾人的特点,又不脱离一般社会读者,以便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我们办的是残疾人刊物,一定要高扬人道主义旗帜。”邓朴方的一句话让柳萌等人感到惊讶,当时理论界对此说法颇有异议。邓朴方进一步解释说:“其实我们国家最讲人道主义,如对战犯的处理,如对日军遗孤的收养。我们残疾人事业,当然更应该讲人道。”几人听罢邓朴方一席话,感觉他是个开明人,“打消了我们事先有过的顾虑,觉得完全可以放开手脚进行尝试。”

同类推荐
  • 李尔王

    李尔王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是英国的一个古老传说,故事本身大约发生在8世纪左右。后在英国编成了许多戏剧,现存的戏剧除莎士比亚外,还有一个更早的无名氏作品,一般认为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是改编此剧而创作的。故事讲述了年事已高的国王李尔王退位后,被大女儿和二女儿赶到荒郊野外,成为法兰西皇后的三女儿率军救父,却被杀死,李尔王伤心地死在她身旁。
  • 贤行润身

    贤行润身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学术大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过程,是其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 骗局

    骗局

    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
  • 文学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学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那些肩负着教化异教徒使命的传教士们,随身携带着笔记本和词典,承担起“白种人的使命”。东方的亚洲人也派遣使者来到西方学习,这些人不仅对政治、宗教以及文学颇有研究,而且他们还精通我们的语言,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他们国家的人民。
  • 诗外文章:文学、历史、哲学的对话(全三册)

    诗外文章:文学、历史、哲学的对话(全三册)

    随着2016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热播,青少年等广大读者对诗词原文的阅读需求增大。同时,也需要名家适当的点评,以明了古诗的含义。随着全民阅读的持续推广,读者对古诗这样精湛的民族传统文学文化的阅读需求增强。本书选择从先秦至宋一百多位诗人的二百多首哲理诗进行解读。解析哲思理趣、诗意及艺术鉴赏。
热门推荐
  • 光之初

    光之初

    你冲破了黑暗,你微小但并不渺小,因为宇宙中的一切光芒都是你的亲人。 如果找不到自己存活的价值,那就向少女百草学习吧,翼望可以成为自己幸福的小小契机。
  • 将军与红颜

    将军与红颜

    本书是一本小说散文集,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包含中篇小说《将军与红颜》《大地是小姑》、短篇小说《红莲》《水牛》以及散文《永远的怀恋》《旅美散记》等文章。这些小说和散文讲述了一些发生在身边的生活琐事以及与家乡亲人之间的故事,语言朴实,情节跌宕起伏,人物个性鲜明。
  • 我与明星王先生的恋爱

    我与明星王先生的恋爱

    沈钰五年前喜欢上了一个男明星,喜欢到不能自拔,于是,她立誓一定要成为这个男明星的老婆。 因为王先生喜欢或御姐或少女的姑娘,所以,第一次相遇,沈钰穿了件黑裙,红唇冷艳,淡定的向王先生问了个好。 第二次,沈钰给王先生加油助威,像个少女一样,看向王先生的眼里盛满星辰。后来,沈钰直接打入内部,在王妈妈面前表现自己,介入王先生的工作,给王先生按腰。哪里有王先生,哪里就有沈钰。可偏偏,沈钰还没来得及好好和王先生谈恋爱的时候。王先生的抑郁症和妄想症重犯,为了王先生,沈钰每天都在演戏。沈钰:王先生,我不想做你的后盾,我只想成为你无坚不摧的盾牌。无论你好你坏,我爱的都是你。
  • 拈花一笑的灵感

    拈花一笑的灵感

    古往今来,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
  • 家长的革命

    家长的革命

    一个有勇气改变自己的家长,才有能力改变孩子。这是一本孩子最期待家长读的书,社会最希望家庭读的书。著名教育专家崔宇倾情写作;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教授赵忠心、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主席海飞,清华、北师大等十几所名校教授、博士联袂推荐。
  • 龙日一,你死定了3

    龙日一,你死定了3

    他,他真的是龙日一吗?他不是已经在雪山……天啊,他竟然向弟弟宣战,重新追求静美!静美会做出什么样的答复呢?龙日一竟然也说出:如果我龙日一拿不到那该死的继承权,我就主动跟静美分手!真爱大冲撞,误会大回轮,让你——急!急!急!妮迷们千呼万唤的《龙日一,你死定了3》璀璨亮相,为你揭开一切的谜团。
  • 不如不想

    不如不想

    不同人物的叙述,不同情感的流露。以“我”为中心的故事,到底能有几种说法?
  • 请回答火影

    请回答火影

    一支手里剑破空飞来。这是一个没有预料到的角度。近在咫尺的瞬间,禹小白睁大了眼睛——不是因为那支挟带死亡的利器,而是从阴影中跳出来的敌人身后,出现了一行不该在这个世界存在的文字。【未完待续…】“未完待续?”……穿越到火影世界后,禹小白经过迷茫,开始逐渐接受现实,在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木叶暗部时,一场战斗让他回到了现实世界。“2017年《周刊少年JUMP》开始连载《火影忍者》……”“等等,2017年,火影?”某页黑白纸中,他,出镜了……磨砺沉淀过的忍者之心就这么受到了深深的摧残。
  • 乘月而归

    乘月而归

    五年前,她带着另一个“面具”来到他的世界,然后消失不见。他寻找了她五年。五年后,她揭开面具,以全新的身份回到他的世界,他终于等到了他的翅膀。只是,命运会眷顾那个被阴谋诅咒的女孩吗?
  • 浅情入君怀

    浅情入君怀

    李惟勤是李朝代宗皇帝的四世孙,出生在晋州,五岁时被肃亲王带回帝都立为儿皇帝,他决心做一个仁爱的皇帝,为此,他放弃了在皇宫中和自己相依为命九年的女伴儿穆贞儿,专宠了大自己四岁的霍太后的侄女霍馨儿。中兴一十九年,一个长相酷似穆贞儿的女孩裴凝月走进了李惟勤的生活。李惟勤还只是把凝月当成是自己试探霍太后、肃亲王等人的棋子,无关紧要,可有可无。就在凝月孕子期间,穆贞儿回到皇宫,得到了李惟勤的庇护。凝月虽然明白李惟勤不会轻信自己的一片真心;但当她意识到裴家不可能和肃亲王沆瀣一气,是肃亲王想要取代李惟勤自己当皇帝的一个主要原因时,毅然选择服毒身亡,为李惟勤消弱肃亲王势力赢得了时间。凝月死后,李惟勤隐约觉得自己可能是爱上了凝月。裴父得知凝月要服毒取义,替换了致命的毒药,在神医的帮助下,凝月死而复生。五年后,凝月决心要回到李惟勤的身边。在一番努力之后,李惟勤和凝月再次相见,凝月克服了对李惟勤的恐惧;李惟勤同时也理解了凝月选择服毒身亡的初衷,两人真心相爱了。李惟勤真正掌握了皇权后,努力化解诸方面矛盾,提高百姓发展农事的积极性,李朝焕发出一种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