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0600000018

第18章 鏖兵晋西北(3)

当时任侦察班长的栗政通后来给家人回忆说,一次战斗,团长命令抓“舌头”,以便通过他们的嘴及时了解敌人的装备和布防。那是个寒冷的冬天,雪下得很大。他率领几个侦察员很快抓到一个敌兵,但那人不老实,想逃跑时,被战士们处死了。团长知道后批评了他们,又命令他们再去抓。栗政通想直接去抓敌人的哨兵。但是敌军驻地四周是一片开阔地,白雪茫茫,很容易被发现。栗政通动脑筋想出一个办法,制作了一个草人,反穿羊皮大袄,露出白色的羊毛,然后将草人绑在他自己的背上,卧倒,利用朦胧的夜色慢慢爬向敌人的哨兵。当接近哨兵时,猛然站起,将敌兵扑倒。就这样抓到一个舌头并顺利带回了我军驻地。陈团长知道后,大加赞扬,鼓励战士们学习栗政通这样机智勇敢的精神。

源于鲜血的浇灌,源于枪林弹雨的洗礼,从排兵布阵到战士们的逐渐成熟,平山团的成长速度让所有的人震惊。仅一年多的时间,平山团就锻造成“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从无吃无穿,逐渐成为我八路军中装备最好、战术过硬的一支铁军。

白求恩在平山团

1938年11月20日,山西省灵丘县下石头矾村,寒风彻骨。后方医院里一片冰凉(因为煤源被日本军队控制),王震旅长再次接待了奔波而至的白求恩大夫。和上次不同的是,这位温和慈祥、驰名欧美大陆的胸外科权威在这里大发雷霆!

诺尔曼.白求恩,受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的委托,3月抵达延安,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战。他在延安工作过一段时间,在和毛泽东主席进行了通宵的长谈后,奔赴晋察冀前线。

6月中旬,白求恩刚刚到达五台地区359旅旅部时,恰好赶上王震旅长受伤,那是王震亲自带领平山团在看家楼与日军激战,日军向我军阵地投射了毒气弹,王震和许多战士中毒。白求恩马上带领医护人员为他们清洗处理,进行治疗,使得王震和平山团受伤人员很快缓解了症状。

而此刻,白大夫发火的原因是平山团参谋长左齐的右臂。

那天,35名伤员从蔚涞公路(河北的蔚县和涞源之间)伏击战的战场送来了。这场伏击战是17日打响,伏击了日军田原的运输大队。717团和718团都参加了伏击。穿着单薄的战士们在冰雪的山岭上趴了两夜一天,有的战士竟被冻死。终于,他们等到了这支运输队。左齐参谋长指挥了战斗。紧张激战的时刻,一挺重机枪有了问题,他不顾一切去排除故障,结果被敌人的子弹击穿了右臂。他推开来背他的战士,说:“别管我,赶紧打鬼子!”一直坚持到战斗结束,终因失血过多昏了过去。

战斗胜利结束后,担架队抬着他和一批重伤员,日夜兼程3天3夜,才送到了旅部。此刻左齐已是浑身冰凉、奄奄一息。护送而来的战士们焦急万分,急忙把青砖放到开水里煮热,一块块砌起来铺在他的身下取暖,很长时间他才恢复了一些知觉。

白求恩大夫仔细检查了他的伤口,转回身冲着护送人员大发脾气。翻译董越千悲痛地翻译给大家,因为止血带绑得太紧、太久,整个右臂早已经发黑坏死!白大夫也无能为力了!那时候卫生队的人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平山团的战士刘增英,晚年时回忆说:“会缠绷带能止血就上了战场,哪里懂要不断放松止血带保持肢体供血的道理啊!”后来白求恩大夫组织了数次大规模的卫生员的短期培训,晋察冀、120师的大批战地救护员的素质大有提高。

发过脾气的白求恩大夫,焦虑满脸,他像母亲一样心痛万分地摸着左齐的右胳膊,摇摇头走出去。必须马上截肢,否则性命难保!大家都明白这截肢的后果。王震旅长说:“一只胳膊也能照样打鬼子!”又指着身边的晏福生政委说:“你看晏政委不是打仗、工作样样出色吗?”左齐苍白虚弱的脸上浮现出绝望的神色,他环顾身旁的战友们,把目光落在王震坚定而温情的眼睛上,而后轻轻点了点头。王震俯下身紧紧抱住左齐,两个人泪如泉涌……

白求恩连夜给左齐做了右肩关节离断手术。手术虽然成功了,但是左齐高烧不退,性命攸关。白求恩夜以继日地精心守护着左齐。白求恩把他从加拿大带回来的最后一瓶磺胺药片给他吃了,因为没有吃过西药,所以非常有效,左齐很快脱离危险。

后来,在左齐养伤期间,收到王震、陈宗尧等人送来的照片和诗,那是最厚重、最珍贵的礼物!许多老战士都保存了死去的老战友照片,终生珍藏,每每看到都要流泪。陈宗尧给他的诗这样写道:

朋友,朋友,

你为民族截去一只手,

这是你历史上的光辉不朽。

战友,战友,莫悲伤,别忧愁。

坚持抗战到底,自由幸福在不久。

失去右臂的左齐,伤痛和无奈之后,乐观地写下诗句:

大地上雪的衣衫,洁白美丽的母亲啊,

请不要伤心,

你又添了一个断臂的儿男。

扭扭捏捏的左手哟,又摆架子!

我告诉你,你跟右哥做伴,

吃了二十多年冤枉,

今天,右哥去了,你应该完全负起责任。

谁都知道,王胡子的359旅是支勇猛的部队。1955年授衔的将帅里有四个独臂将军,三个是359旅的。而救死扶伤的白求恩多么希望减少这样的伤痛啊!

这里的悲伤还没有离去,隔壁一间屋子里吵嚷起来。原来是平山团3营的刘大有。他的腿部骨折,一只脚受伤,因为路途遥远,脚部冻伤坏死要截肢。白求恩大夫无限惋惜地俯下身去对他说:“时间太久了,腿要切掉的呀,好孩子!”董越千翻译清楚给刘大有,这个19岁的练过武功的大个子急了,不顾身体虚弱竭力喊:“娘哎!可不能给我锯腿,我一条腿怎么能跟上队?光锡叔(他抬来时恍惚看到刘光锡大夫也在这里),快来给说说,可不能锯我腿啊!”

任何哭喊都无济于事。刘大有的腿被消过毒的锯木头的大锯子给锯掉了!这个壮小伙不再喊了,手术的疼痛、失血,加上高烧,他昏死过去。白求恩大夫做完手术,看到刘大有垂危的样子,要输血给他。当时在我们的部队医院,直接给伤员输血还存在顾虑,一般的老百姓更不能接受,把血输给别人,自己会不会死去呢?旁边的大夫、护士都沉默着。晋察冀卫生部长叶青山也在场,他知道白求恩前不久已给伤员输过一次血,于是他对一位年轻的护士说,这次输你的吧!但那位护士迟疑着。此时,伤员的血型也已经出来,是B型。白求恩毫不犹豫地挽起他袖子,嘴角的胡髭微翘,微笑着说:“我是‘O型’血,万能输血者,赶紧给他输血!”

叶青山考虑他的年龄和刚输血不久,坚持另找一人。白求恩不允许。白求恩放慢语速说:“前方将士为了国家民族,可以流血牺牲,我在后方工作拿出一点点血,有什么不应该的呢?以后,我们可以成立自愿输血队,把血型预先检查好。现在,不能再耽误时间了,抢救伤员要紧,快动手吧!”说罢,便伸出了他那青筋隆起的瘦弱的手臂。于是,白求恩大夫的300cc血液,徐徐地流到了我们平山子弟兵的血管中。

加拿大,憨厚的平山团战士闻所未闻!他们只知为了保卫家园不被侵略而战斗。若不是战争,这听起来一定是神话,但是真真切切,一个伟大国际主义战士的鲜血就在这个普通的战士身上奔流。

血输完了,白求恩轻轻离开。病房极为安静,那位护士突然嘤嘤啜泣起来,“早先我也不是不肯,我不懂得输血……叶部长,下次一定让我输吧,难道我还不如一个外国人吗?”

白求恩大夫这无声的引领,力量非凡。此后,根据白求恩的倡议,志愿输血队组织起来了。医院的政委、翻译、医生、护士,甚至附近的老乡也都争先恐后地报了名。从此,输血在晋察冀边区逐渐推广,不少伤员因此从生命垂危的边缘上被挽救过来。输完血后,输血者要得到一些鸡蛋、白糖等补养。大家看到身体并不受太大的影响,大家就没有了顾虑,危难时刻,几乎所有的后方人员都能挺身而出。

第二天吃饭的时候,白求恩还在为几个伤员惋惜:“假使一个连长丢掉1挺机关枪,那不消说是会受到处罚的。可是,枪还可以夺回来,而一个生命,一条腿失去以后,就不能再挽回了……”这时候,他焦急地思考,如何缩短运送时间?如何使伤员及早手术?如何大大减少伤员的死亡?

“我们不能再等伤员了!我们的手术台要离战场近些再近些!”白求恩大夫异常“执拗”地向王震旅长提出“祈求”。

11月28日子夜时分,杨家庄后方医院,白求恩睡下没多久,他听到翻译董越千用手指在门板上轻轻地敲了两下,白求恩飞快起床。这是他的工作常态,他不容置疑地要求,如果有重伤员无论何时都要叫醒他。

这次,没有伤员。董翻译给他念王震旅长拍来的急电,请他带医疗队务于29日赶到前线!听完电报,白求恩像孩子一样跳了起来,一把按住董翻译的肩膀,哈哈笑着说:“妙极了!我可以上前线去了!”

塞外拂晓,气温降到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白求恩几人翻过了五座大山,晚上一点钟才赶到王震旅长驻地。大家忙着准备即将打响广灵公路伏击战。白求恩满头满脸白白的冰霜,他还打趣地说:“瞧,我演圣诞老人不用化装了!”一句话冲开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军区医疗队的游胜华副部长指着地图说:“部队埋伏在公路两侧的山丘地带,指挥所设在前沿,根据旅长的指示,我们的位置稍微靠后了些。”“离前线多少里?”“有20公里的样子。”白求恩不满地推开游部长递过来的水,反问道:“为什么呢?”游部长认真解释说:“这次我们是打伏击,考虑到安全上的原因,把我们的位置向后撤了撤。”白求恩激动起来,在屋子里来回走动,急切地道:“一个伤员转移一公里路需要多长时间?最少15分钟吧!20公里路呢,最少5个小时,一个人的全部血量也不过五千毫升,假使一个小时丢失五百毫升,5个小时就二千五百毫升……这就意味着伤员的生命失去了抢救的可能。”说到这里白求恩反问道:“你们算过这笔账吗?”

大家默不作声。假若不能保证白大夫的安全,怎么对毛主席、朱总司令交代呢?怎么向加拿大人民交代呢?

白求恩也明白大家的心思,转身就往外走,“我找王旅长去!”

执拗的白求恩坚决要到最前沿阵地。王震旅长连夜开会,决定把手术队放在离前线不远的黑寺村一座小庙里。这个小庙距离平山团的伏击阵地最近,仅仅10公里左右……听到这个决定,白求恩才满意地走了。

枪炮声不时传来,前方敌人有飞机、大炮的掩护,还灭绝人性地放毒气,战斗异常激烈。

床板当作手术台,手术室燃烧着熊熊炭火。白求恩同志身穿手术衣,焦急地等在小庙里。下午5点多钟,第一批伤员到达黑寺,手术马上开始了。白求恩在其他医生和护士的紧密配合下熟练地进行固定、麻醉、清创、切开、止血、缝合,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战地摄影师沙飞也从战场赶过来,为白求恩大夫拍下了这经典的瞬间。

突然,空中响起敌机的轰鸣。

4架敌机追逐着担架队,飞到黑寺村上空,“轰!轰!”投下了炸弹,气浪的冲击使手术台上的顶帐哗哗乱动。白求恩手里的刀根本没有停下。王震旅长非常担心,亲自来组织指挥平山团3营的战士来阻击敌人,保护手术室。王震旅长劝白求恩去隐蔽一下,他坚决地说:“前线的战士能因为空袭而停止战斗吗?不!我们的战斗岗位是手术台,离开手术台就是离开阵地,这绝不能!”继续镇定地进行手术。手术室抬来的担架越来越多,把庙门也堵住了。做手术的只有白求恩大夫一人。已经是深夜,麻醉师兼翻译董越千累得晕倒了,助手也因为给伤员输了血,被白求恩强令休息。庙里没有汽灯,只点了两盏马灯,灯光昏暗。白求恩大夫眼花,又连续熬夜,做手术看不清楚,只好用手电筒照着,俯下身子贴近伤口,仔细地清理、缝合。庙外滴水成冰,他额角却沁出汗珠子,嘴唇干裂得出了血……

忽然,白求恩把落在伤员皮肤上的刀刃抬起来,原来麻醉药没有了,伤员被难以忍受的痛苦折磨着,大汗淋漓。白求恩的迟疑,躺在手术台上的伤员看出了,坚定地说:“白大夫,你大胆做吧,我顶得住!”白求恩激动地望着伤员说:“好同志,谢谢你!”伤员被抬下去了,手术台上留下一片片汗渍,白大夫看着皱起了双眉……

一架敌机发出刺耳的声音俯冲下来。“轰”的一声,小庙剧烈地跳动了一下,接着“哗啦”一声,原来一个炸弹落在庙后,小庙的后墙被震塌了。旅部的同志再次劝白求恩赶紧隐蔽一下,白求恩嘴里不住应着“噢,噢”,身子却一丝不动,继续进行手术。

忽然,平山团的通信员栗政通跌跌撞撞跑来,他一身尘土和血迹,急忙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交给护士,白求恩看到后,兴奋地喊了声:“啊,吗啡!”

原来,没有麻药的消息传到了陈宗尧团长那里,他们恰好从敌人的军车上缴获了一批麻药。陈宗尧急忙派栗政通和熟悉道路的当地民兵,飞奔前去送药。在穿越敌人火力区时,民兵不幸中弹,仍坚持和政通一起奔跑,不想快要到达黑寺时,飞机投下的炸弹落在他们附近,政通被气浪掀翻,晕了片刻。再看那位民兵早已牺牲。政通爬起来,迅速跑进小庙送药。白求恩在听完翻译的讲述后,转过身,挓挲着双手,用感激的目光“拥抱”这位还在喘息的小战士,没说一句话。政通感到了一股血腥混合着汗水的温暖气息。

同类推荐
  • 母亲的幸福树

    母亲的幸福树

    主要内容包括一个朋友、波奇的愿望、伙伴、宾尼的铃铛、报复、神像、唐小虎的理想、季哥的椅子、同学介一、最高学位、祖父的酒壶、唱歌的冰棒、电梯工小散、童年的歪房子、母亲的幸福树等文章。
  • 笑忘书

    笑忘书

    《笑忘书》是梁左迄今为止唯一一部作品集,是由著名作家王朔亲自整理、主编的,并写了悼词作序。书中收录了许多梁左未曾发表过的小说和散文随笔,从中可以窥探出梁左对艺术和人生的思考,是当代相声作家中少有的兼具文学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作品,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改革开放时期文人自由创作的根基和文化复兴的景况。王朔、刘震云、冯小刚、葛优、英达、姜昆、马未都、陈佩斯、梁天、梁欢……近30年来最影响力的文化精英,与梁左割不断的因缘。其中王朔、刘震云、英达、姜昆、梁天、梁欢等亲友所写的怀念梁左文章,也收录在书中。另,书中收录王朔、刘震云、马未都三篇追忆文章,作为新版序言。
  • 中国意象:回到最美的古代

    中国意象:回到最美的古代

    《中国意象:回到最美的古代》是由周语创作的一部优秀的作品。中国风的古代画卷被周语重新赋予了涵义。以其独特的浪漫色彩,瑰丽的想象力向我们展现了古代的最美,仿佛一幅幅美图在眼前一样。
  •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出自一位年仅十四岁的犹太女孩,为了躲避德国纳粹党的迫害,安妮一家被迫迁徙到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秘密小屋中,在两年多的暗无天日的隐藏期,安妮用她乐观向上的精神、民族自豪感和对生活爱情的憧憬度过了痛苦压抑的日子。这本日记是作者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同时,记录了25个月的密室生活,把密室生活的艰辛、战争时期人们的恐惧表现得淋漓尽致。
  • 李龙炳的诗

    李龙炳的诗

    作为一个农民,一个和文字打了二十多年交道的农民,命运之诗会永远呼啸在我的血液之中。我只能说,诗歌确立了我和世界更美妙的关系。我只能站在我的这片土地上,用语言的手打开一扇又一扇崭新的窝口,见证着时光流转,云飞雪落。我所有的诗歌,都与这片土地的宿命有关,都是对真理、正义、崇高、光明和美好无尽的向往。对文本的探索。无论明朗或晦涩,始终贯穿着坚定的精神立场,在爱与忧愤之间也有对落难的承担,隐逸着一份刀锋的光芒,这些诗歌是一个现代农民和土地和时代牢牢拥抱在一起的见证。我的创造和想象,探索和追求,就是为了在纷乱的汉语诗歌中获得独特而独立的音调,让自己拥有心灵的自足。
热门推荐
  • 两岸关系的法学思考

    两岸关系的法学思考

    本书分为四个专题:台湾问题的宪法学思考,从宪法学的角度思考台湾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途径,对《反分裂国家法》的立法目的、特点、法理基础进行分析,探讨宪法资源在两岸关系中的运用,并对十六大以来中央对台工作的理论创新进行论述;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法律机制,分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提出背景、概念、内涵以及法律机制的构建方法和主要内容,提出并论证“两岸法制”的概念,并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两岸交往机制、行政机关合作机制、海洋权益保障、投资权益保障等具体问题进行研究;海峡两岸和平协议研究,研究和平协议的性质、基本原则和主体等关键问题,和平协议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台湾地区法律制度研究。
  • 虹宇大陆

    虹宇大陆

    一个正经的世界来了一个不正经的人。你们有功法?我也有。你们有绝世神兵?我也有。你们有无双战宠?我也有。你们有的我有,你们没有的我还有。谁让我是外来的呢?
  • 封先生的小骄阳

    封先生的小骄阳

    米棠前二十年的人生就如一潭死水,没想到,有一天,因为一个人的纠缠,这死水竟破开了光,活了。封遇西初见米棠,纳闷这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女人?明明长了一副妖娆的美人骨,偏偏冷的掉渣,防他跟防贼似的。米棠初见封遇西,大悟这世上的男人原来都是一个样儿?要么仗着脸,要么仗着权,要么仗着钱,然后做尽放荡不羁没脸没皮的事儿。一个冷,一个热,他瞧她像冰,她看他要疯。一桩离奇的规模性脑死亡案件,一份医院的病房记录,将二人牵扯到一起。白天,他是青阳集团的总裁,她就是青阳集团总裁的实习私人秘书。她上任后学会的第一件本事,就是如何礼貌干脆地处理掉顶头上司封总的那些个莺莺燕燕。也是因此,米棠给封遇西批了一个字——渣。晚上,一张床两双被,外加一个手铐似的手环,就连去个洗手间,都得先跟彼此打个招呼。连体婴一样的夜晚,米棠见识了渣男的另一面——不要脸。偏偏,这不要脸的渣男手段层出不穷,米棠瞧着,怎么觉得这不像查案,倒像是讹婚?
  • The Hated Son

    The Hated S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甜宠蜜爱:偷心娇妻别想跑

    甜宠蜜爱:偷心娇妻别想跑

    初回陆家的二小姐,在那场晚宴上带着一身暧昧吻痕,挽上那个云城权势滔天的男人,“昨晚,我已经是墨总的女人了。”墨北深笑得淡漠疏离,“陆小姐,我们认识?”在众人的嘲笑声中,陆南心偏偏挤掉他的心上人,成为令人羡慕的墨太太。据说墨太太才情卓越,曾设计过一件惊世婚纱,却为他人做了嫁衣。那场盛大的婚礼上,她私携墨家祖传玉环,销声匿迹。当年,墨北深为了追回怀了其他男人的孩子,声名狼藉的墨太太,飞车赶往机场的路上险些车毁人亡,自此右手三指失去知觉。公司所有的文件签字,都源自那枚刻有‘南心北往’的印章。六年后。一次米兰设计大赛,担任评委的金牌设计师Mrs陆,身边闯祸的小萌货被训的泪眼连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女神大人有点疯

    女神大人有点疯

    女主:我说如果我变成这样,完全是因为我有三个不靠谱的师傅,你信吗?男主:那里来的那么多霸道总裁天之娇子追她?还一个个那么帅,这让我压力很大好不好?霸道总裁天之骄子:我们也不想追她,可心不允许啊!这本书稍微有点无厘头,不喜勿喷。平行世界如有雷同,和现实世界无关…………
  • 摩卡味青春

    摩卡味青春

    带着对青春的憧憬,许铭成功的来到了梦寐以求的高中,接着,他遇到了那个让他一见钟情的人…
  • 青少年必须克服的人性弱点(白金版)

    青少年必须克服的人性弱点(白金版)

    这本《青少年必须克服的人性弱点(白金版)》就是最好的“除虫剂”,书中选取了大量生动的例子和精辟有趣的引导,会让青少年在软弱的时候变得勇敢,在骄傲的时候变得谦虚,在颓废的时候变得积极,在痛苦的时候变得乐观起来。
  • 108分钟改变世界

    108分钟改变世界

    本书为2011年4月,俄罗斯为尤里·加加林完成“人类首次太空飞行108分钟”50周年而出版的纪念图书。全书共分7章。分别介绍火箭的故事;苏联航天器发射场的创建;控制系统和飞船的研制过程;宇航员的选拔;加加林飞行的整个经过;飞行成功后全世界的庆祝盛况。书后还附有关于加加林飞行的最新解密官方文件资料。
  • 笙歌谣

    笙歌谣

    本书以南北朝为背景,是一部纯美浪漫的古代言情小说。魏晋之后,周、齐、陈三国鼎立。周朝武阳王宇文风出使南朝陈国,因缘际会,在武陵源内结识画痴女子洛清秋,同时却被齐国刺客刺杀,后因兰陵王高长恭介入,牵引出一段恩怨情仇。小说以南北朝为背景,讲述了宇文风与洛清秋三遇三分的恩怨,刻画南北朝乱世里一个纯美浪漫、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