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0600000019

第19章 鏖兵晋西北(4)

正好一位伤员被抬了进来。政通喊出了声:“哥哥!”正是栗政民。栗政民是3营1连指导员。这次伏击战中,连里机枪手牺牲,他马上代替机枪手继续战斗,不想右胸部中弹。兄弟俩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这个小庙里,在白求恩大夫的手术台前见面。一个浑身是尘土,一个血染征衣……白求恩询问董越千,当得知718团有许多兄弟父子时,喃喃连声说:“Brother(兄弟),brother!”政通伸手帮护士去抬政民,突然觉得胳膊疼痛难忍,不觉“哎哟”一声……

原来,政通刚才被炸晕倒时,胳膊恰好摔在山石上,骨折了!后来,白求恩大夫在休息时,亲自挽起他破碎的袖子仔细查看,政通左臂在白大夫的捏动中,感到了钻心的疼痛。而刚刚的飞跑间,竟然觉察不到……

时间过去了一天一夜。伤员一个一个地抬来,又一个一个地抬走……王震再次进来告诉白求恩,前方战斗将要结束,部队准备转移。“我们还有20多个伤员没有做手术!王将军,能否给我8到12个小时的时间?”白求恩急切地说。王震旅长肯定地答应他,并表示“再延长一些也没有问题”。

那次战斗中,担任阻击任务,保卫手术室的正是3营的特派员刘德元,他在回忆录《目睹白求恩神奇医术》一文中记述:718团供给部主任黄道充腹部受伤,3营营长刘三元头部受重伤,719团2营营长常许瑞腹部被子弹贯通也受重伤。这几个手术都异常紧急,所以白求恩要求一定要在现场做,不能转移。

王震旅长为了使白求恩得到休息,连夜派了由江一真带领的,刚从延安来的医疗队,接替白求恩的工作。

江一真(第一任白求恩和平医院院长)这样回忆那次的接班:“我们顾不上卸骡驮子支手术台,也顾不得说话。我跑过去,从他手中接过手术刀,把他顶替下来。他从地上捡起王旅长送的那顶皮帽子,离开了手术台。他已经疲惫不堪,几乎站也站不稳了。”但是没有多久,白求恩又出现在手术台旁……

刘德元回忆说,当时的三位伤最重的伤员,后来都重归部队,继续南征北战,一直打到全国解放。此前,在所有的战场上,像这样的伤员救活的概率很低。

3营整整坚持了24小时,以很小的伤亡阻击了反扑而来的敌人,直到白求恩和医疗队撤离战场。白求恩参加过西班牙内战,对部队这样顽强战斗,且伤亡很小表示惊奇。就通过旅部的卫生队长潘世征,提出要见见这些战士们。刘德元他们在转移途中就带着部队过去了。白求恩询问得很详细,知道了他们都是20岁左右的农民时,感到十分惊讶。又知道了他们都来自平山,高兴地与大家握手、攀谈,他说他刚刚从平山来,聂司令就住在那里。他生硬的汉语发音说出“平山”,战士们都笑了。

白求恩深深记住了这群农民子弟兵,在他的日记和信件中,多次提到“八团”(718团),他喜欢这些能战斗的农民战士,称他们是“朴实可爱的孩子”、“穿着军装的劳动人民”。他在日记中这样描述:“他们平均年龄是二十二岁……通常是些大个子,六尺高,强壮而黝黑,一举一动又沉着,又有明确的目的性,有一种果敢的风度。为他们服务,确实是一种幸福……”

江一真记述:“12月7日,我们回到杨家庄(平山县合河口乡),白求恩大夫也从曲回寺后方医院检查回来,原来离开手术台后,他根本就没有休息。他一见到我,就紧紧抱着我肩头,兴高采烈地夸耀说:‘真了不起!我刚刚检查过在前线动过手术的伤员,71个动过手术的没有一个死亡!这次治疗,比我在西班牙战场上的疗效高多了!而且没有一个受重度感染!这是空前的事,一个巨大的进步!’”

在延安时,他当面向毛泽东谈过,只要作战时把手术室设在靠近前线的地方,就能使75%的伤员恢复健康。消息传出后,就有人背地叽咕说:“这是吹牛!”仅仅过了半年多,白求恩大夫通过自己的实践,实现了医学史上的创举,并且远远超过了那个比例数,他又怎能不欣喜若狂呢!他还说,在延安、晋绥检查伤员,没有一个腹部伤,这说明他们在运往后方医院途中就死去了。这一次,有一个腹部被子弹射穿的伤员,在受伤后8小时动的手术,被救活了,生死之差就在几个小时。

平山团供给处的战士候慕颇曾回忆,这个伤员是供给处长,白求恩大夫从他的腹部抽出了两大盆血,把他们都吓坏了,他们处长差一点就没命了。

12月7日,白求恩给聂荣臻写信,汇报了这个创举的详细过程:“……我们位于第八团后方……下午五点十五分送来第一个伤员——在他受伤七小时十五分钟后。接着,我们连续四十小时不停工作,做手术七十一次……我们于12月1日上午十一点半,由王旅长等陪同去八团……三分之一的伤员手术后无感染……(全部伤员)未上止血带,亦未截肢……伤员中有四人颅骨骨折,三人患脑形成疝。迄今无死亡者……实践证明,这种治疗创伤的效果极佳,想必部队指挥员亦感满意。我们希望它能使现有的医务工作概念革命化。到伤员那里去!医生坐等病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白求恩在信中向聂荣臻呼吁,359旅战斗力很强,故伤员的比例数也较高,伤员人数几乎有一千名之多。还特别建议把延安的一位刘大夫留下受训,让他日后去“第八团”工作。

白求恩创造了世界作战史上救护伤员的奇迹!和平山团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此后,“冲啊,白大夫就在我们身后”,成为平山团、120师、晋察冀部队的冲锋口号,白大夫被战士们誉为“活神仙”。

在寒冷的后方医院,栗政通和四肢受伤的伤员一起做恢复治疗。白求恩让负责军需供应的同志设法找来5个70厘米高的水缸,和5个大盆子。然后,白求恩大夫让伙房烧了两大锅开水,倒在缸和盆里,抓了一点食盐放进去。等水温合适时,他就让他们把受伤的下肢放到缸里,把受伤的上肢放到水盆,浸泡半小时后,分别给每个伤员按摩和活动关节肢体半小时。而且教会给每个伤员,使他们回去能互相帮助进行经常活动……经过白求恩大夫的精心治疗,平山团的71名伤员,全部重新走上抗日前线。

政通因胳膊恢复很快,就主动照顾其他伤员,用一只手给团里的重伤员端水倒尿。白求恩也认识他了,见面就喊“兄弟小八路”。政通想,这如神灵般“高贵”的白大夫,细致起来像娘,玩耍起来像孩子,工作起来像疯子。他捉摸不透,常常羞涩地望着这高鼻梁、蓝眼睛的洋大夫。白求恩喜欢人家叫他“八路”,而自己叫战士们“我的孩子”,他常常把八路军军服穿得整整齐齐。杨成武将军回忆:“白求恩大夫身披土黄色粗布军袄,腰间扎一条宽皮带,下身却没有穿棉裤,只在单裤外面紧紧地扎着裹腿。脚上是山里人自己做的那种两三斤重的砍山鞋,鞋底足有半寸多厚,用麻线纳得十分细密,连小伙子也弯不动。初穿这种鞋的人,脚会磨出血来,可是白求恩大夫穿着它上马下马,噔噔走来,却显得步步精神。看他这装束,谁会相信他竟是英国皇家医学院的院士呢。”

在医院里,白求恩和战士们吃住一样,用锃亮的刀叉,叉起土豆和玉米饼子,吃得津津有味。他对于医生的要求一点都不近人情。一位医生用手术刀削梨吃,他愤怒地把医生推出屋外,禁止他做手术。他怕手术刀上染上细菌。一次见一位腿部手术的伤员没有上夹板,给了那个大夫一巴掌。看到一个大夫快速撕扯伤口的纱布,他气愤地说:“那是肉,不是树皮,你能不能轻一点?”

而对伤员,白求恩如慈母。栗政通记得一个下腹部负伤的伤员,用了导尿管。一天夜晚他翻身时,管子带出床下的瓶子,把被子洇湿了一大片。白求恩大夫来查房,叫护士换一床干净被子。护士解释说,被子不够用,一时找不到干净的……不一会儿,白求恩大夫抱着自己的被子走进来了,他掀掉伤员的湿被子,要把自己的被子盖上去。几个医务人员也急了,纷纷劝白求恩大夫把被子拿回去,伤员慌忙伸出双手挡住,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眼泪也簌簌地掉下来。

有一天,医院的炊事班长急急忙忙找到董越千,说白求恩大夫在厨房摸摸小锅,拿起鸡蛋敲敲,又装着舀水的样子,还伸手去摸摸油瓶。炊事班长不知他比画什么。原来一个重伤员吃不下饭,白求恩要他给伤员做一碗鸡蛋羹。老班长听了,把袖子一挽说:“请白求恩大夫放心,保证让伤员满意。”说着便干起来了。白求恩大夫非常高兴,拉着老班长的手握了又握。

平时如慈母的白大夫,一旦有紧急情况,就如雄狮一般冲过去。政通还听一位护士讲过,在一次战斗中,一个伤员胳臂受伤,流血不止,神志昏迷,生命垂危。战场离白求恩的医疗队有六十里路。白求恩得知后,背上挂包,带一点手术器械,连翻译也等不及带,骑马飞奔而去。快到时,那匹棕色骏马的臀部淌着雨样的汗水。由于白求恩及时赶到,把这个同志从死亡线上救活了……

政通住院时,3营那位脾气暴躁的张致勇也负伤,子弹打穿了小肠,白求恩给他做了很长时间的小肠接植手术。他身高体壮,恢复得特别快。一天,359旅教导营投入一场战斗。白求恩因为感冒发烧没有去前线,另外的救援队去了前线。旅部的一位同志来医院护送伤员,把教导营3队副队长张致祥刚刚牺牲的消息告诉了张致勇。

谁想脾气急躁的张致勇悲愤万分,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去为哥哥收尸!要为哥哥报仇!他感觉自己已经好利索了,遂不顾一切,硬拉过旅部来人的战马,翻身而起,策马向战地奔去。很快,白求恩就发现这一情况,神情沉重。张致勇刚做过小肠接植手术不久,虽恢复极快,但却经不起剧烈震动。白求恩迟疑片刻,马上和旅部人员一起跃马追赶。他们赶了几十里路后,果然见张致勇倒在路边,战马还没有离开,在他的身旁嘶鸣……寒风中,还在高烧的白求恩满脸通红,两眼溢出了热泪。他望着遗体喃喃地说:“可惜!可惜!为什么事先不告诉我呢!”

翻译董越千,感慨不断,多么可怜的一对苦命兄弟啊!他努力给白求恩翻译了那句中国谚语:“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和白求恩同志一起工作的同志,无一不被他那火一样的革命热情和认真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的护士长董兴谱,曾回忆白大夫跪炕上给平山团战士“当输液架”的细节:

1938年9月的一天下午,白求恩大夫和军区卫生部部长叶青山等来到了招堤寺晋察冀军区卫生部休养一所检查伤员。恰逢718团转送来一位伤员,一颗黄豆粒大的弹片炸进头部太阳穴,伤口感染也很重,伤员神志不清,情况危急。白求恩要我们立即设法通知后方医院把他的头部手术器械送来。

“有没有吊瓶?有没有通气用的长针头?”我回答说:“都没有……”只见他拿起一个药瓶,在瓶口塞上一点棉花上了炕,双腿跪在炕上,弯着腰,一只手拿着药瓶代替的滴瓶,向伤员头部伤口里滴入药水……伤员的头动一下,他的药瓶和接水器也随着动一下,这样准确地慢慢地将药水滴入伤口,清洗消炎,每分钟滴几滴都是有一定数量的,多了少了都不行。

时间在寂静中逝去。天色渐渐暗淡了,护士不声不响地在窗台上点燃了蜡烛。许久许久,我们站得两脚都发酸了,而白求恩大夫仍然跪在那里,坚持着给伤员滴药水。我们想替换他,劝他去吃饭,他不 理会。这时,我望着白求恩大夫,感到浑身的暖流往上涌。他—— 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纪那么大了,白天又经过长途奔波和紧张地检查处置伤员,现在却跪在土炕上做着我们护理人员做的工作……他那伟大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便给我留下了难以泯灭的印象。

在我追寻平山团时,阅读到白求恩大夫大量的资料,读来无不感慨万千。在1938年春天到1939年冬天,白求恩在晋察冀20个月的时间里,无数动人篇章皆让人潸然泪下。战士们喊出的那句冲锋口号,不仅仅是对于一个大夫的期待,也是对一种精神的无限敬仰……

永记“西来华佗”

对他们来说,共产主义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一种空谈或信仰。他们的共产主义简单而又深刻,其自然合拍如膝骨之运动,肺脏之呼吸,心脏之搏动……他们愤恨时绝不宽赦,而仁爱的胸襟却又坦荡得足以容纳下整个世界。还说什么不懂感情的中国人!在这里我找到了最富于人性的同志们。他们遭遇过残酷,可是懂得什么是仁慈;他们尝受过苦痛,可是知道怎么笑;他们受过无穷的苦难,可是依旧保持着他们的耐性、乐观精神和静谧的智慧。我已经爱上他们了;我知道他们也爱我。

——《白求恩日记》

充满创造的活力,生命像烈火一样燃烧的白求恩,于1939年1月又回到了平山。开始编教材,搞培训,建立模范医院,之后又建起卫生学校,晋察冀的医疗工作变得生机勃勃。

他那样热爱生活,繁忙的工作间隙还写小说,写日记;他的一篇小说《肥沃地里的野草》,1939年8月6日在美国《进步周刊》发表。写一个农民父亲用毛驴驮着箩筐,给儿子的部队送一颗未有爆炸的炸弹,非常诙谐、有趣味,风格极像孙犁。血与火的战场中,白求恩眼里只有大美、博爱,他的笔触如此唯美——对平山晋察冀后方医院花木村,他这样描述着:

同类推荐
  • 民族灵魂的重铸

    民族灵魂的重铸

    本文从文学的“人学”根本特性出发,把新时期文学主潮概括为:对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中国文学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必然涌流,它并非人为的规范,而是人的自觉(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新觉醒)与文的自觉(当代文学摆脱依附性重建独立性格)的交汇的自然现象。本文不同意用西方现代“无主潮”的多元化状态来简单类比当代中国文学特定的多元化现象,同时认为,人道主义作为普泛的哲学思潮由于缺乏“中介”及其它原因不宜视为文学主潮;现实主义不论在方法的狭义上或者精神的广义上,也不宜涵盖日益复杂的文学现象。
  •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清代沈复所作的自传体散文,原书六卷,其二已佚,今仅存四卷。作者以纯美的文字,记叙了自己大半生的生活经历,内容朴实无华,真切动人。沈复与妻子陈芸琴瑟相和、伉俪情深,两人诗酒琴茶、布衣蔬食的生活情趣和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是浮世生活的诗意写照;书中所展现的动乱忧患、悲欢离合等浮生况味,更道出了浮世生活的另一真面目。本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流传至今,已成经典。
  • 荒原

    荒原

    本书是一位充满才气的中学生的作品精选集,有玄妙诡异、直指人心的短篇小说,有情感璞真的散文,有守望古风、画面唯美的古典诗词。各篇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题材:音乐奇才卡洛与杀手伊泽尔的爱情;庞涓与孙膑的情谊和仇怨;变身哑女的蝉;对来世的感想;等等。但相同的是华美文字间奇异诡谲的气氛,以及每一个深刻贴切的细枝末节——这正是这个九九年女孩所擅长的。
  • 布赫访谈录

    布赫访谈录

    本书是对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的访谈录,内容涉及农村文化建设、产业化经营、西部大开发、农村小康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诸多内容。
  • 我在我思

    我在我思

    本丛书女作家有意舍弃带有明显女性主义倾向的文本,只是为了找寻到达人的最短路径,收入文丛的六位女性各各经历了20世纪一系列壮阔事件构成的生活日常与内心波澜,身处期间,呼吸与共,那个答案,我无法回身。一旦深入到每一颗心灵,群体是隐在的,你所面对的已不单纯是群性,那些记忆的、无意识的、本能的东西,那些后天的品质、个性或者还有付出和牺牲,你所面对的只是一个个个体;形象是独立于作者的存在,被创造出来,“她”便有了生命,但它还关涉到命名,在“抟土”之时,也暗藏着启蒙,或者一种文化思想运动中的觉醒,造人是赋予生命的过程,同时也是以这人的造出影响将来的过程。
热门推荐
  • 你是世间唯一的花

    你是世间唯一的花

    这是一本关于人生哲学的读物,讲述了日本女作家渡边和子一生的人生态度,如何对待世界,对待别人、对待自己。拥有爱的话,就算生活有诸多烦恼,也会克服的。渡边和子用她毕生的人生智慧去教导她的学生,影响世人,珍爱自己,重视自己的同时也不忘了去做对这个社会有意义的事。倾注所有爱与善意,善待自己,细致生活。
  • 成功者的背后

    成功者的背后

    男孩和女孩初恋的时候,男孩为女孩折了一千只纸鹤,挂在女孩的房间里。男孩对女孩说,这一千只纸鹤,代表我一千份心意。那时候,男孩和女孩分分秒秒都在感受着恋爱的甜蜜和幸福。后来女孩渐渐疏远了男孩。女孩结婚了。最近看到这样一则心理测试:假若你身边带着四种动物:羊、马、狮子、猴子,你要越过一片沙漠,不得不逐一放弃这些动物,那么你放弃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 流动的盛宴

    流动的盛宴

    《流动的盛宴》是海明威一本颇有鲜明个人风格的非虚构文学作品。“如果你在年轻时有幸生活于巴黎,那无论你在哪里度过余生,巴黎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场流动的盛宴。”在这本书里,海明威叙写记忆中早年巴黎的人与事,写他在丁香园写作,在莎士比亚书店借书,在塞纳河边散步,去卢浮宫、先贤祠、卢森堡公园……和庞德、乔伊斯、菲茨杰拉德夫妇、斯泰因小姐、西尔维娅·比奇、福特·麦多克斯·福特们的交往……阅读、聚会、赛马、饮酒、美食、滑雪、拳击、猫……本次出版以巴黎莎士比亚书店认证定本全本译出,译者张佳玮常居巴黎,从事写作和文学翻译。本版收录1920年代巴黎街景及日常生活影像,附彩印“爵士时代”巴黎都会地图,更好读懂经典。
  • 网游之我只有一滴血

    网游之我只有一滴血

    自制个游戏头盔,竟然到处是bug?我去,为什么我只有一滴血?我去,为什么我有全服仅有的技能系统?高级保命?根本死不了?高级必杀?各种暴击?高级连击?各种多杀?高级反震?各种反杀?完了,我就这么无敌了!
  • 江上数峰青

    江上数峰青

    散文是一种轻灵而又自由的文体,为我国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数千年来,流派异彩绘呈,名篇佳作迭出,一直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道亮丽景观。为展示当代散文创作,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中国文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我神隆重推出一套“当人散文大家精品文库”丛收。经过严格遴选,进入本套丛书的作家,都是当代创作颇丰、名满文坛的散文大家。这套丛书,每人一卷,每卷精选20余万字。这套全书,风格迥然,特色鲜明,令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读者可以一览当代散文大家的不同风范。
  • 亦是颜开

    亦是颜开

    从小被抛弃,长大被利用?亲生的?还是夺命的?一朝得到爹亲娘爱的家庭,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秘密吗?管它呢,我自开心展颜开。
  • 前方高能请谨慎

    前方高能请谨慎

    君玥作为快穿部门成立以来第一个任务全败的神人,被主神果断地丢去了一个据说异常“清冷”的部门……直到君玥见到了大Boss……君玥:“……”清冷?清冷你个鬼哦!1v1双洁,男主有病,女主能治。
  • 一往情深

    一往情深

    用力的感觉就是藕断丝连的生死拉扯,费尽心思的满满套路,这些年我和你一直搀扶着向前奔跑,却始终在偏离彼此的轨道,几年前的幻想,几年后的原谅,为了一张脸养一身伤。秦言:今年我不想再做你的“闺蜜”了,我想做你的爱人。林欣:我并非没有爱过你,原来人真的会变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在我眼里你配得上世界上一切好的东西,而我不过是一朵浑身长着刺的野玫瑰,一旦靠近就会被扎得体无完肤。--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现代军车科技知识(下)(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现代军车科技知识(下)(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科学,它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众多学科,而军事科学则围绕高科技战争进行,学习现代军事高技术知识,使我们能够了解现代科技前沿,了解武器发展的形势,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并培养我们的忧患意识与爱国意识,使我们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以建设我们强大的国家,用以作为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 天降萌宝:电竞鲜妻微微甜

    天降萌宝:电竞鲜妻微微甜

    遇到萧齐前,方暮霖的生活是:带娃,电竞!遇到萧齐后,方暮霖的生活是:带娃,电竞,撩总裁!萧boss表示:夫人撩得段位略低,我身体力行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