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2100000006

第6章 怀丝念缕(5)

掩卷寻思久。算方知、物皆有道,物皆能究。原本人生多趣味,直待搜求参透。这玩字、天机当有。总总林林窥胸臆,自能珍、人更珍情愫。雅俗韵、运斤手。

灵奇天毓天应佑。笑回头、劫尘历历,此心株守。俪侣涸辙相濡沬,锦思花雕云镂。广陵散、流传今又。莫谓匆匆崦嵫近,看根深、大树枝枝秀。人似昨、此衫旧。

世襄先生的文物研究成就,以及他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贡献,近三十年来,不仅为国人熟知,而且蜚声国际。国内外一些收藏中国明清家具的机构和个人都曾得到先生的指点和帮助。比利时菲利普·德·巴盖先生致力于中国家具的收藏,其收藏的大量精美的中国硬木家具更具特色,世襄先生就一直给予指导。2006年,菲利普收藏的中国明代家具在故宫展出,先生亲题展名——“永恒的明式家具”。荷兰有个克劳斯亲王奖,由克劳斯亲王基金会颁发。该基金会是荷兰王国克劳斯亲王于1996年在其七十岁生日时设立,通过颁发奖金、资助刊物及创造性的文化活动等形式支持世界文化的发展,每年评奖一次,每次评出十名获奖者,其中最高荣誉奖一名。该奖主要颁发给发展中国家在广泛的文化和社会发展领域做出贡献的艺术家、思想家和文化机构。2003年,先生获得此奖的最高荣誉奖,也是获得最高荣誉奖的第一个中国人。这一年的12月30日,荷兰驻华使馆为先生举行授奖仪式。此前先生托人邀请我出席这个活动,我很高兴地答应了。授奖仪式隆重、热烈而又简朴,当八十九岁高龄的先生用流利的英语向来宾畅谈他的获奖感受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故宫博物院八十岁的古琴专家郑珉中先生操琴助兴,演奏了《良宵引》。我也发了言,向先生祝贺。会后,我又填《渔家傲》一阕,寄给先生,抒写我的感想:

末枝居然玄理酝,锦灰堆里珠玑润。通博自能游寸刃,天降任,存亡续绝刊新韵。

五味人生齐物论,痴心未与流光泯。晚岁友邦传捷讯。调瑶轸,郑公助兴《良宵引》。

在文博界,世襄先生编著图书之多是很有名的。至2002年底,他编著的图书已有三十六种,涉及中国古代音乐、明式家具、漆器、竹刻、鼻烟壸、葫芦、蟋蟀、北京鸽哨等,其中《明式家具珍赏》被译成英、法、德三种文字,连同中文共有十一个版本。先生文物研究的成就,世所公认,而且有些属于开创性的。先生出身世家,又受过良好的现代大学教育,知识面广,文章写得好,诗词、书法俱佳,即使是一些极专门的文物知识,他也写得文采斐然,可读性强。有次我去看望他,他拿出手写哀悼夫人袁荃猷的组诗让我看,感情真挚,一气呵成,劲健而又潇洒的行书,与诗配合,相得益彰。我收到过他的许多赠书,但我最爱读的还是他的“锦灰堆”系列,从《锦灰堆》到二集、三集,以至《锦灰不成堆》。2008年8月,我收到《锦灰不成堆》后,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说:

朱传荣转来您赠送的《锦灰不成堆》,谢谢!您著述宏丰,多部专业大著饮誉海内外。可能因我不是专业人士,因此我更喜欢您的《锦灰堆》,内容广泛、长短不拘,更能让人看到您的心扉,您的才情,因此写了首小诗祝贺:

人自风流笔自瑰,锦灰莫道不成堆。

如思如诉动情处,庾信文章老蚌胎。

文博界的老人都知道,世襄先生有一种很深的故宫情结。世襄先生的父亲与故宫博物院老院长马衡先生是中学同学,交谊较深。抗战时期世襄先生到重庆,马院长提出让他做院长秘书,他未就职而去了李庄中国营造学社。抗战胜利后,世襄先生从事京津地区战时文物损失的清理工作。1947年3月到故宫博物院任古物馆科长。此后于1948年6月至次年7月,在美国学习博物馆管理。新中国成立前夕,他谢绝了好多人以中国政权变更、要他留在美国的劝说,毅然回到了祖国。1951年5月,故宫机构改革,设陈列、保管、图书馆、档案馆、总务、院办等部门,世襄先生任陈列部主任。阅《马衡日记》,可以看到世襄先生参与院里的各种重要活动,马院长对他十分倚重。但在“三反”运动中,世襄先生被诬为大盗宝犯,经四个月的“逼供信”,十个月的公安局看守所调查、审讯,未查到任何盗窃行为,便以“取保释放”的方式放回了家,同时收到文物局、故宫博物院的书面通知:“开除公职,自谋出路。”对一个把心血倾注在故宫的人来说,世襄先生认为这是奇耻大辱。

1954年吴仲超同志当故宫院长后,发现开除世襄先生是个大错误,遂要把他调回来,但当时世襄先生所在的单位却不放他走,这事便搁置下来了。1957年世襄先生因在整风鸣放中诉说自己的不白之冤,又被打成右派,回故宫就更遥遥无期了。虽然如此,故宫的一些专门活动,还是请世襄先生参加,而世襄先生的有些研究工作,也与故宫的藏品分不开,得到了故宫的支持。但在世襄先生的心里,被故宫开除的阴影一直存在着。世襄先生对故宫的感情太深了,故宫伤害了世襄先生,世襄先生也知道这是历史的原因。世襄先生一直遗憾自己未能重返故宫。这种爱恨交加的复杂感情,与世襄先生熟悉的人都是知道的。虽然未能重返故宫工作,但世襄先生却一直关注着故宫。在我多次看望他时,我们都会谈到故宫,故宫的历史,故宫的工作。去年6月的一天,世襄先生打电话约我,说要谈有关故宫的事,我去后,他提了两个建议,一是建议故宫饲养中国传统的观赏鸽;二是建议故宫在景山修展馆,用地道把故宫与景山相连接。这都是重大的设想,需要经过认真的研究。世襄先生九十四岁高龄,想着的仍然是故宫的发展,令我十分感动。

去年年初,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同志打来电话,说他去看望了世襄先生,世襄先生又提到自己与故宫的一些事,希望我作为院长能为他写篇文章,有个全面的、准确的说法。德勤同志告诉我,世襄先生对我写的纪念马衡老院长的文章很满意。其实这篇文章我曾请世襄先生过目。我原来的题目是《其功甚伟,其德永馨》,世襄先生建议我把第一个“其”改为“厥”,因为“厥功甚伟”是个成语,我接受了他的建议。大约世襄先生看到我写这篇文章,首先是对前辈怀有敬意,资料的搜集也很认真,才希望我也能为他写篇文章。世襄先生去年给我惠寄新春贺卡,还写了“诗如江淼,词若泉流”八字,给我鼓励。

世襄先生辞世不久,我写了一首小诗以表悼念:

锦心锦翰锦灰珍,博物风云老斫轮。

感念平生无限事,此身曾是故宫人。

关于世襄先生的文章还没有写出来,但我一定会完成的,故宫永远都会记着这位老同人。

原载2010年2月5日《光明日报》

短简小诗忆旧游

上世纪40年代末,在中国大陆政权鼎革之际,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中的四分之一被运到了台湾。于是,在台湾也有了一个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

海峡两岸两个故宫博物院的同时存在,颇为当今国际社会所关注。这因为,两个博物院的藏品都主要来自清宫旧藏,原本是一个整体,都是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从这个角度上看,故宫已成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象征。两岸故宫的交流与合作,就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也格外引人注目。但长期以来,由于人们都知道的原因,两岸故宫博物院的在任院长却无缘访问对方。

2002年岁末的最后一天,我作为在职的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来到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在地下库房,我考察了文物保管状况。那着意保留的当年文物南迁时用过的包装箱,伤痕斑斑,把我的思绪引入到几十年前的艰难岁月。在展览大厅,我看了许多文物珍品,有毛公鼎,有翠玉白菜,等等。翌日,也就是2003年元旦,《中国时报》头版刊登了我在台北故宫观看毛公鼎的照片,并以“当故宫遇见故宫,两岸历史性一刻”为题,对我的访问做了报道。舆论普遍认为,这次访问是两岸故宫之间交流的良好开端,在两岸文化交流中也具有标志性意义。

到了台湾,来了台北故宫,有一个人是要拜访的,这就是前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先生。

2003年的第一天,台北是冬季常见的那种多云天气,颇觉宜人。在凯丽饭店,我与秦孝仪先生见了面,作陪的还有原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张临生女士。这一年先生八十二岁,刚遇丧偶之痛,所幸心情渐已平复。他面慈目祥,说着我不能完全听懂的湖南话。我送先生两册北京故宫的文物图录,先生则送了我几种礼品。一套《故宫跨世纪大事录要》,书名为他所题,分上下两卷。上卷从1924年11月驱逐溥仪出宫、清室善后委员会清点清宫物品开始至1982年;下卷从1983年起至1999年。秦孝仪先生从1983年1月出任故宫院长至2000年4月离职,任职长达十八年,为196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成立后的第二任院长。这本书的下卷即记录了先生署理故宫时的业绩,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以第一流科技,护惜七千年华夏文化”;二是“结合国人集藏,开启大陆联展”;三是“把故宫推向世界,将世界引进故宫”。以他的书法作品制作的2003年挂历,则十分精巧。令我感动的是,初次见面,先生带来他书写的六体“千字文”,还有他在大陆访问期间写的诗歌,让我欣赏。秀美的书法,隽永的诗意,我读之再三,不忍释手。先生长我二十六岁,我想之所以对我如此厚爱,就是因为我们都从事着保护中华文化遗产这一特殊事业的机缘。他虽离开了工作岗位,但还是心系文物,心系故宫。

我向秦孝仪先生介绍北京故宫的情况,他听得很认真。2001年,先生回大陆,去了西安、南京、北京等地,参观名胜,凭吊遗迹,感慨处多化作缕缕诗情。在南京朝天宫,他看了当年故宫南迁文物存放的库房。在北京,“入故宫周视”,发出“十八年间柱下史,客来仿佛是黄初”的感叹。他重视两岸故宫的交往。在先生任上,两岸故宫合作也有了突破。1992年两岸故宫各选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珍品七十六件,合一百五十二件,汇编成《国宝荟萃》一书,在香港梓印,长河一脉,璧合珠联,比较全面反映了五千年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成就与贡献。他人在台湾,却时刻关注着北京故宫。2002年,澳门举办北京故宫的“怀抱古今——乾隆皇帝文化生活艺术展”,展出的大多为故宫一二级文物,弥足珍贵,秦孝仪先生专程赶赴澳门观赏。有意思的是,台北故宫此时也举办了“乾隆皇帝的文化大业展”。2002年11月,北京故宫与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联合,在上海博物馆举办“千年遗珍国宝展”,故宫拿出了晋·王珣《伯远帖》、隋·展子虔《游春图》、唐·韩滉《五牛图》、唐·阎立本《步辇图》、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元·黄公望《天池石壁图》等二十二件书画巨品,海内外为之轰动,先生亦专程到上海观看,并作诗纪念。故宫的渊源,故宫的事业,故宫人的责任与担当,使我与秦孝仪先生虽是初交,却一见如故,话颇投机。

在我离开台湾的前一天,细雨蒙蒙,我应邀去林百里的广达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参观。林先生是台湾知名企业家,也喜好文物收藏,他珍藏的一批张大千黄山绘画很有特色,也藏有清宫流失出去的文物。当我到广达计算机公司珍藏室时,惊喜地看到秦孝仪先生也在这里。原来先生退休以后,任广达文教基金会荣誉董事长,做些社会文化公益事业。珍藏室在高楼上,面积也不大,但布置得很雅,我们在这里不知不觉又谈了两个多小时。

当我与秦孝仪先生第一次见面,看到他带来自己的书法及诗作时,十分喜爱,曾不揣冒昧,请先生复印一份寄我,以便慢慢地品赏。我回大陆不久,即收到了他用快件寄来的信及一沓诗稿影印本,这令我深为感动。来信如下:

前日良睹,谭燕甚欢。紫芝眉宇,长萦梦寐。小诗原不当大雅一笑,仍如命驰陈数页,跂望指疵。高咏正切思慕,尚乞因风寄声为感。此候欣淼先生院长道茀。

孝仪再拜

元,九

北京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编印了一册2003年周历,选用清宫玺印,名曰《历史印迹》,缎面精装,典雅大方,我随即寄了一册给秦孝仪先生,他也来信致意:

远贶历史印迹,既佩护惜之殷,尤感注存之盛。拙作附请清诲,并博莞尔。

秦孝仪拜

元,十一

2003年中国大陆发生的一场“非典”疫情,其来也忽、去也速,但一时曾弄得人心惶惶,草木皆兵。一些现在看来荒唐的做法,当时却似乎合情合理。4月下旬,当我从国外出访回京时,因随行人员体温偏高,我虽一切正常,但仍被迫在家“休息”了半个月。蛰伏小室,无所事事,忽然想到了在台湾所写的一些诗词草稿,现在不是有了推敲的时间吗?于是,我对这些诗词做了修改,并把其中四首词寄给了秦孝仪先生。

心波先生:

年初台湾之行,枨触甚多,爰有诗词若干,现寄上四首词,两首是赠先生的,请哂正。近来两岸“非典”肆虐,望先生珍摄。专此,敬颂

时祺

郑欣淼

二○○三年五月二十七日

同类推荐
  • 启迪世界的100部文学作品(下)(破解人类文明之谜)

    启迪世界的100部文学作品(下)(破解人类文明之谜)

    往事越千年,几经沧海桑田,多少文学著作依旧影响着现今的人了?且听情人轻诉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时的动人;品味古希腊人的智慧结晶;看那悲喜剧间的悲欢离合……读《启迪世界的100部文学作品》,从精彩的篇章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
  • 楚人入秦记

    楚人入秦记

    本书由熊召政作诗赋词,王宽配插画,记录了作者的生活历程和人生感悟,整部书稿读来清馨高雅,意境悠远。
  • 纳兰容若词传

    纳兰容若词传

    《纳兰容若词传》以纳兰容若的生平为主线,从出身、仕途、情感、友人等方面,将纳兰容若的词与情细细道来,为你呈现出一个鲜活的纳兰容若。翻开这本书,透过婉丽隽秀、明镜清菀的小令长调,仿佛能够看到一个拥有着绝世才华、出众容貌、高洁品行的人站在那里。
  • 品读经典

    品读经典

    阅书是通往梦想的一个途径,读一本好书,品一篇美文,能让我们的心更加柔软、明净,同时也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阅历,其乐无穷,受益匪浅。本书是一位在外漂泊的农民工,对经典名著名篇的读书笔记,值得一读。
  • 正午5:有人送我西兰花

    正午5:有人送我西兰花

    本书是《正午》系列的第五本,精选自界面新闻旗下的非虚构平台“正午”。“特写”栏目,本期推荐罗洁琪写的《傻妹》,由一起强奸案写出了广州一个城中村的生态。《176个被告人》则写出了日常生活中的荒谬。一个平常的小区,一栋平常的大楼,一个平凡的人被砖头砸死。警察调查无果,基于《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大楼的住户都成了被告人。在“随笔”栏目,推荐张莹莹的《植物笼罩上海》,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描写一个城市。本期收录了范雨素的《农民大哥》,以及风格各不相同的几篇随笔。本期正午的“访谈”,梅峰谈论了由小说到电影的改编,所谓“民国感”如何制造,“学院派”的光芒与衰落,以及他的个人阅读史。
热门推荐
  • 皇夫请上座

    皇夫请上座

    七年前,大宴国的皇帝和镇国大臣相继去世。“皇二代”李扶摇被迫继承皇位,“将二代”燕尘也接过镇国大臣一职。两人本是形影不离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可自打两人接过各自父亲的衣钵,彼此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做了皇帝的李扶摇依然是废柴本柴,是个毫无地位、尊严可言的女皇帝。燕尘的风格却从玉面小公子逐渐变成了手握军政大权的糙汉子,还随时有可能被别人怂恿逼宫造反。李扶摇心里苦,开始逃避现实,三天两头带着贴身小太监往宫外的梨园跑,只为“追剧”,该剧名唤《白衣大臣俏皇帝》,原作同步更新中,作者信息不详,李扶摇觉得,这个剧简直就是以自己和燕尘为原型开展的故事,多次跟燕尘表白被拒绝的李扶摇只能在剧中找到安慰。李扶摇频繁与《白衣大臣俏皇帝》的作者隔帘相见,并多次要求作者在《白衣大臣俏皇帝》话本子里给皇帝加戏。最后才发现,名震大宴的金牌小言话本《白衣大臣俏皇帝》的作者就是燕尘本人。李扶摇:“有些人表面上看上去是战无不胜的武将,背地里竟然天天琢磨怎么写小言话本……”燕尘:“还不是因为某个女皇帝天天隔着帘子,催我快点写……”李扶摇:“……”
  • 灼月之域

    灼月之域

    在漆黑的夜晚,熊熊烈火在夜幕中显得亮眼!只见地面上一大群人向中间包围,残冰撒满整个地面,一位少年抱着怀中浑身冷冰冰的女孩,低着头说道,“为什么?不是跟你说过?你也答应过我!不会杀她了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轻度病态

    轻度病态

    童年时我怨恨命运让我不幸,但其实是我错了;我当感谢神明,让我把所有的运气,都用来遇见你。————《暗恋》这个名字,已经刻进了他的骨血,它叫他什么时候疼,他就什么时候疼。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妄念》我想见你,哪里都好,只要不是梦里。————《不配》此证喜今日赤绳既定,珠联璧合。卜他年白头永偕,桂馥兰馨。————《青涩》从前种种,哀愁欢喜,短短半生。他唯一最爱的知苏,曾跟他说,会永远爱他,永远不离开他。————《娇惯》他那时候为了容蔻去学戏,她眼里的欢喜,明明都是真的。可人怎么这样善变?那点子她好不容易得来的情意,如此脆弱,还没等他捂热,就没了。————《豢养》
  • 冰封河

    冰封河

    人既有来处,无论这一生几经颠沛,亦有归处。风雪苦寒地,二人四行马蹄印。
  • 你看你看月亮的脸

    你看你看月亮的脸

    她在夜里第三次翻过身子的时候,客厅里按照爸爸手掌样子做成的镀锡模型上的迷你小金鱼缸里的黑色小金鱼恰好又吐出了这一分钟里的第二个小水泡。水泡慢慢升到水面上头,和其他存在的小水泡一起稚嫩而固执地小心翼翼装饰了这个从菜市场买回来的装了三分之二水的玻璃缸的内壁。它坚持了三十七秒钟以后,就快乐而幸福地爆破不见了。这时她的右手食指像遭到惊吓似的微微抖了抖。一只蜘蛛在离她距离一米七五的地方逮着了一只胖蚊子。谁也不知道此刻她是否正在做着梦,或者只是单纯而遭人忌妒地安宁而伟大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熟睡。一些旧磁带乱七八糟地堆满了紧挨着她的单人床的床头柜。
  • 新生代大反派

    新生代大反派

    异变三千年,作为不能修炼的废材,方回苦逼了二十一年。但好在,他有召唤诸天万界的反派系统。王腾:“吾乃乱古大帝传人,有大帝之姿!”安澜:“仙之颠,傲世间,有我安澜便有天,九天十地我又……诶?这不是九天十地!”一个个小说里的大反派出现在世间。方回嘴角上扬:“做个可爱迷人的反派角色吧。”
  • 九零年代之做个有钱人

    九零年代之做个有钱人

    绣娘木婉一朝重生。前世她是刺绣名门大小姐,一手绝技“凤穿海棠,龙翱九霄”技惊天下。如今她重生八十年代,是个要啥啥没有的农家女……凭一手绣功发家致富,木婉觉得她要开始走向人生巅峰了。只除了半路杀出了一个程咬金——“木小姐,你涉嫌窃走了我司的典藏珍品。”木婉:“???”“你偷走了我的未婚妻,阿婉。”
  • 神医魔妃要逆天

    神医魔妃要逆天

    (偏执阴狠魔化男主VS爱美狂妄女主,双洁)她,某组织的最强者!一朝穿越,成了只因容貌太美就被毁容远死它国的废材公主!从此,总有人说,那个曾经无法修炼的废材又打败了一个天才!曾经无法修炼的她,成了超级天才杀手!曾经无人关注的她,万众瞩目耀眼至极!世人发现她太完美,皆笑她嫁了阴狠凶戾、残忍嗜血的魔。她转头看向站在阴暗处的魔:“他们说你很凶。”魔:“本魔的怀抱任你撒野,生生世世。”魔,对你不凶。简介无能,欢迎移步正文,么么哒。
  •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元帅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元帅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