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5200000006

第6章

諸佛子等。若聞阿彌陀如來名號。能令汝等。往生西方極樂淨土。蓮花化生。入不退地。

南無世間廣大威德自在光明如來

(右羽曲仰拳。忍禪度相彈。左掌仰上。五指舒。誦密呪)。

那謨盧迦委斯諦。(二合)呤捺(二合)弟唧說囉。不囉(二合)癹耶。答塔葛達耶

諸佛子等。若聞世間廣大威德自在光明如來名號。能令汝等。獲得五種功德。一者於諸世間。最為第一。二者得菩薩身。端嚴殊勝。三者威德廣大。超過一切外道天魔。如日照世。顯於大海。功德巍巍。四者得大自在。所向如意。似鳥飛空。而無阻礙。五者得大堅固智慧光明。身心明徹。如瑠璃珠。

諸佛子等。此七如來。以誓願力。拔濟眾生。永離煩惱。脫三途苦。安隱常樂。一稱其名。千生離苦。證無上道(如是三白)。

次與汝等皈依三寶

皈依佛兩足尊 皈依法離欲尊 皈依僧眾中尊 皈依佛不墮地獄 皈依法不墮餓鬼 皈依僧不墮旁生。

汝等佛子 皈依佛竟 皈依法竟 皈依僧竟 皈依三寶故 如法堅護持 自離邪見道 是故至心禮。

次結三寶印

(左羽作拳相。豎進度當胸。右手屈力度。心想誦真言)。

唵婆(重呼)龕

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今所發覺心  遠離諸性相  蘊處及界等  能取所取執  諸法悉無我  平等如虗空  自心本不生  空性圓寂故  如諸佛菩薩  發大菩提心  我亦如是發  是故至心禮

次與汝等。發菩提心。汝等諦聽

假使熱鐵輪  於汝頂上旋  終不為此苦  退失菩提心

次結發菩提心印

(兩羽虗合掌。猶如蓮花狀。以印心上)。

唵補提即答沒怛巴達野彌

(師印呪可知。應想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於一念間融成一廣大月輪。如八月十五日夜中宵無雲之時。極甚清涼皎潔。與虗空齊等。於月輪中想一金色囗阿字。如秋毫之末。非有非無故。當爾之時。不得加於了知。上無佛可成。下無生可度。中無行可修。煩惱菩提生死涅槃淨盡。此為大要。宜善用心焉。不惟為鬼神。作利。行人不久亦就此中了解者矣。師誦呪。眾和三聲。次白云)。

今為汝等。發菩提心竟。諸佛子等。當知菩提心者。從大悲起。成佛正因。智慧根本。能破無明。煩惱惡業。不被染壞 次與汝等受三昧耶戒。

汝等受佛戒  即入諸佛位  位同大覺已  真是諸佛子

次結三昧耶印

(二羽金剛縛。六度外相义。忍願伸如針。誦真言曰)。

唵(引)。三摩耶。薩埵[鋄-又+ㄆ]

(師印呪可知。應想印中有白色囗[鋄-又+ㄆ]字。放大光明。普照所請一切有情。彼諸有情蒙光照及。三世諸佛戒波羅蜜一時圓滿。法界善法。想為光明。流光灌頂。貯彼身中。身同普賢。坐大月輪。紹諸佛職。為佛嫡子)。

今為汝等。受三昧耶戒竟。從今已去。能令汝等入如來位。是真佛子。從法化生。得佛法分。

汝等冥陽諸有情  吾今施汝甘露食  法力加持徧十方  令汝一一皆飽滿

次結無量威德自在光明如來印

(右羽曲仰拳。戒禪度相彈。左掌仰上。五指舒。誦密呪)。

唵。薩哩斡(二合)。答塔葛達。阿咓盧揭諦[鋄-又+ㄆ]。婆囉婆囉。三婆囉。三婆囉。吽

(師印呪可知。侍者取水點盌中及桶中。退坐本位師應以右手怖畏。彈指。遣左手魔礙。念云吽吽癹怛。念三徧。問。手有何魔耶。答。為手中有諸戶蟲。次變空。念云唵[亢*欠]或三徧。問。變空此手。其意如何。答。以此手是赤白二種不淨所成。故空之。令成勝妙功德。莊嚴手也。問。前來入禪定。則自己是菩薩。今復何故又遣魔變空。答。法華經云。世尊說無量義已。又入三昧放光。至開寶塔。又入定放光。豈不濫耶。蓋因一事而彰一法。譬乎世禮。祀宗廟之人。非不齋戒沐浴。及至登殿之時。却又盥手何也。為表敬也。今再遣魔變空。表慈之深悲之極用心之切也。次於一念間頓成勝妙之手。於手掌中出一紅色囗[口*邦]字。變成紅色蓮花。上想一白色囗[鋄-又+ㄆ]字。明點中流出無盡飲食。想面前水器盡成摩竭陀國之斛。七寶嚴飾。滿盛勝妙飲食等。然後想此字種。流出無盡飲食。變滿法界。念唵阿[口*紇]哩(二合)吽呪一百八徧。或四十九徧。當自知時。次念變食呪。每一念於明點中取飲食彈灑虗空。侍者白云)。

語諸佛子。今為汝等。作印呪已。變此一食為無量食。大如須彌。量同法界。終無能盡。

由此真言力  變食作乳海  普施餓鬼等  身心皆飽滿

復結前印誦乳海真言

(右羽曲仰拳。戒禪度相彈。左掌仰上。五指舒。誦密呪)。

那麻三鬘哆。勃塔喃。[鋄-又+ㄆ]

(師印呪可知。應想[鋄-又+ㄆ]字明點中流出甘露。以右手點取彈灑虗空。如雨注下。凡所至處。即成長河酥酪也。問。云何以少小器水等。徧滿法界。答。心力難思故也。況又藉神呪及字種觀想等力。乃至諸佛冥加禪定之力。豈不能變小成大化少為多也。且如欒巴一危之酒。以術力尚能化為霖雨。何況神呪難思之力者乎。行者亦不可不專注用心也。又問。何故不以飲食施之。卻用水也。答。彼鬼趣多為業火所燒。故今以水施之。沃滅其業火。佛云。彼鬼等百千萬劫不聞漿水之名。何況得飲。又云。彼鬼在恒河邊而不見水。設使得見。變成膿血。況飲之時。入腹化為猛燄。熱燒心腹。難堪痛苦。悲哉悲哉。故今以水施之。體此意也。又番本云蘇嚕巴。此云水施食。則知本乎施水矣。今世俗人不知。多用施食。水亦失也。況今施食。亦不專用水。彼器中皆投飯。七粒徧十方是也。故勿疑諸。侍者。白云)。

語諸佛子。今為汝等作印呪已。由此印呪加持威力想於印中流出甘露。成於乳海。流注法界。普濟汝等一切有情。充足飽滿。

汝等業障鬼  變火不能食  今誦祕密言  法食皆飽滿

次誦障施鬼真言

唵啞吽。拶辢彌擔。薩哩斡(二合)不哩(二合)的毗牙(二合)莎訶

(師印呪可知。應展垂右手想。[鋄-又+ㄆ]字明點內。流出甘露。從左掌而下。念唵啞[口*紇]哩(二合)吽一百八徧。或七七徧。三七徧。皆可。侍者至師前作禮。取淨水瓶出壇外。唱云淨水。徐徐注下。師至唱時。想彼障施鬼悉皆胡跪。師即想自身觀音。徧至其前而施甘露。從頂上入。滅其業火。施彼清涼。後念障施鬼真言三徧。各彈指一聲)。

諸佛子等。雖復方以類聚。物以羣分。然我所施。一切無礙。無高無下。平等普徧。不擇冤親。今日勿得以貴輕賤。以強淩弱。擁遏孤幼。令不得食。使不均平。越佛慈濟。必須互相愛念。猶如父母憶子之想。語諸佛子。汝等各有父母。兄弟姊妹。妻子眷屬。善友親戚。或有事緣來不得者。汝等佛子。慈悲愛念。各各齎持飲食錢財物等。遞相布施。充足飽滿。無有乏少。令發道意。永離三途。長越四流。當捨此身。速超道果。又為汝等。將此淨食分為三分。一施水族。令獲人空。二施毛羣。令獲法寂。三施他方。稟識陶形。悉令充足。獲無生忍。

神呪加持淨法食  普施河沙眾鬼神  願皆飽滿捨慳貪  速脫幽冥生淨土

次結普供養印

(二羽直合掌。忍願屈二節。誦真言)。

唵。葛葛納。三婆斡。斡資囉(二合)。斛

(師印呪可知。應想屈中指處有白色唵囗字。明點中流出無盡供養。具足莊嚴。平等供養。同聲念普供養真言。或五徧七徧。問。最初既奉獻三寶。施食已竟。今復何故作此供養。答。前來所作。猶揀聖凡。故奉獻三寶。後施鬼眾。今融以平等。故聖凡交徹。所以普供養也。維那白從來所受飲食文畢。師應作五供養施寶錯。念斯麻囉等呪畢。侍者白。次為汝等稱誦法樂。大眾同音諷誦)。

諸佛子等。從來所受飲食。皆是人間販鬻生命。酒脯錢財。血肉腥羶。暈辛臭穢。雖復受得如是飲食。譬如毒藥。損壞於身。但增苦本。沈淪苦海。無解脫時。我今依如來教。精誠罄捨。設此無遮廣大法會。汝等今日遇茲勝事。戒品霑身。於過去世。廣事諸佛。親近善友。供養三寶。由此因緣。值善知識。發菩提心誓願成佛。不求餘果。先得道者。遞相度脫。又願汝等。晝夜恒常。擁護於我。滿我所願。以此施食所生功德。普將回施法界有情。共諸有情。同將此福。盡皆回施無上菩提一切智智。勿招餘果。願速成佛。

大眾同念尊勝呪

(尊勝經有五譯。況亦大同小異。此其一也。世名此為尊勝真言。唱詠之。而呪則專持下唵噴[口*(隆-一)]云云。護真法師常舉問大師。大師云當以藏本為正。今增入)。

南無薄伽伐帝。咥哩盧枳也。鉢喇底毗失瑟吒(引)也。勃陀(引)也。薄伽伐帝。怛姪他。唵。毗輸駄(唐左反)也。颯麼三曼多。阿婆婆(引)娑。颯癹囉拏揭底[口*((尸-口+(占-口+田))@巳)]喝娜。瑣婆(引)婆毗戌(商聿反下同)睇。阿毗詵者覩漫(引)。蘇揭多跋囉跋者那。阿蜜栗多[鞥-合+(白-日+田)]師計。痾(引)(下同)喝囉。痾喝囉。痾愈珊陀(引)喇你。輸駄也輸駄也。伽伽那毗戌睇。烏瑟膩沙。毗逝也戌睇(引)。索訶薩囉曷[口*賴]溼弭珊珠地帝。薩婆(上)怛他揭多。阿地瑟佗(引)娜。阿地瑟恥[多*頁](丁可反下同)。沒姪囇。跋折囉(引)迦也。僧喝旦娜戌睇。薩婆痾伐喇拏毗戌睇。鉢喇底你跋戴也。阿愈戌睇。三麼耶阿地瑟恥帝。末你末你麼末你。呾闥多步多孤[打-丁+致]。鉢唎戌睇。鼻窣怖吒勃地戌睇。逝也逝也。鼻逝也鼻逝也。三末囉三末囉。薩婆勃陀。阿地瑟恥多戌睇。跋折囇跋折囉(引)揭[鞥-合+(白-日+田)](引)跋折藍婆跋覩麼麼阿目羯寫。薩婆薩埵難(引)者迦也毗戌睇。薩婆揭底鉢唎戌睇。薩婆怛他揭哆。三摩戌和娑阿地瑟恥帝。勃陀勃陀(停也反)菩駄也菩駄也。三曼[多*頁]鉢唎戌睇。薩婆怛他揭[多*頁]。阿地瑟侘(引)娜阿地瑟恥帝。莎訶

同类推荐
  • ARTICLES ON CHINA

    ARTICLES ON CHIN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平宋录

    平宋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顺鼓篇

    顺鼓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CRISIS IN RUSSIA

    THE CRISIS IN RUSSI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养生辩疑诀

    养生辩疑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罗列了中国古今的名人对于文化与艺术的见解,对文化艺术的不同发展观念,但这些都无不闪现了思辨的灵光和语言的机智。
  • 别笑,毕业N年后他们写起了高考作文

    别笑,毕业N年后他们写起了高考作文

    非虚构平台“真实故事计划”举办高考作文大赛,延参法师、作家巫昂、出狱青年夏龙、新概念一等奖得主斑马齐参与,与2017年高考同题,高考阅卷组名师评分。抛开应试的紧张压力,经历了生活的消磨与考验,你是否能写好这篇人生中最重要的作文?看看这些社会人重回考场,写下的是青春不悔,还是温暖与百感交集的故事?
  • 博山无异大师语录集要

    博山无异大师语录集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

    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做到死

    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做到死

    常言道:“一个人是条龙,三个人便成虫。”表面上看,“三人成虫”是因为不懂得合作、各自为战造成的,其实,本质上是因为没有优秀的领导者带领这个团队。如果一个团队有优秀的领导者带队,那么,这个团队绝不会萎靡不振。相反,它还会产生“111> 3”的团队效应。企业管理的关键就在于带人、带团队。
  • 拜年

    拜年

    大袁几乎一夜没睡。一大早,他就去敲她们的门,提着面包,还有牛奶。铜器两天前就准备好了,一面鼓,一副镲,都是从大队库房里淘出来的。大队现在还有什么?人们现在说起大队,连几岁的孩子都会一下指住支书家。但是大队还有一间库房,在学校里,混在学校的一排库房中间。或许别人不怎么知道,但大袁是知道的,大袁以前就是大队保管。大袁找到支书,大袁当保管的时候,支书还在这学校里坐冷板凳。大袁说,我知道里面还有些东西,我就借借踢秧歌用的那些。支书看看大袁,没动,现在谁还踢秧歌?他笑着说。我让人们扭秧歌去。大袁说。他真不知道人们怎么会选这个小屁孩当支书,难道就因为他当过几年兵?
  • 化作泪水瀑布,不实现

    化作泪水瀑布,不实现

    以疲累一生的陈韧东的死,来引出陈韧东与魏沅婕的其中一个孪生女儿俞晨北所走的人生道路。俞晨北起初认为自己人生与感情道路上种种的不顺应归结于那个不负责的父亲,是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情感交杂,从小时候开始,她就已经堆压这种不舒适的情殇。小时候,她们生活在北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那个时候还算快乐,晨北与孪生姐姐晨南还可以经常性看到自己的父亲陈韧东。直到有一天,相敬如宾的母亲与父亲突然开始吵架。母亲说晨北跟晨南根本不是陈韧东的女儿,而是别人的孩子,希望以后陈韧东不用再来看两个孩子,也不必关心她们俩了。一向感情用事的陈韧东,心灵上受到极大地挫败,居然相信了魏沅婕的话,一气之下离开了。三年后,陈韧东还是不减思念她们的心,又到原处探望她们,想看看她们过得怎么样,可是已经杳无音讯,她们娘仨搬地方了。
  • 回家

    回家

    刘国芳对生活进行高度的审美把握,对生命、人性的认识达到更高的层面,创造出极有意味的作品。即使是生活中一个简单的细节,一件普通的事件,一句平凡的话语,在刘国芳的笔下,都能洋溢着一种诗意美。他的小小说不仅体现了这一文体特有的瞬间感染力和冲击力,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作家对生活、社会的终极价值关怀。本书收入刘国芳最新发表的小说70余篇,这些小说在有限的艺术篇幅里,形成一种独特的内蕴美,对生命、对生活的认识达到了一种理性的、哲学的高度,读后使人心弦为之颤动。
  • 既见云霞

    既见云霞

    张月初牵着白马,站在山头上,朝着曾是自己故乡的云霞城望去。不禁想起了父亲还是齐王时,江湖人口中那句“既见云霞,何不下马?”的俗语。庙堂无趣。他迎着满天飞雪,回忆起这一路走来的苦乐交织,猛地扔掉手中的委任诏书。这位曾是天下逃犯,如今却亲手将荣华富贵丢弃的新齐王笑道:“有宝刀挚友,愿老此江湖。”
  • 两个人的房间:一部回忆录

    两个人的房间:一部回忆录

    在我们生活中的某一时刻,我们每个人都曾经经历过毁灭性的折磨,最终都能接受我们失去的东西。无论事情如何发生,结果都是一样,我们被独自留下,孤单一人,想着我们本能做些什么,我们怎么才能重获平和。这是艾贝尔自述的故事,他寻求平和的经历和之后的奇迹就证明,爱和希望可以持久,无论挣扎和悲剧怎样改变了我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