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1700000011

第11章

一医书云。腹痛不休者死。按其治法。不过用木香槟榔砂仁及消食行滞之品。安能以救死症。若果消渴。口中热。胸腹胀满坚实而拒按。为实症。三承气汤可以择用。或以三一承气汤代之。若果不渴。口中和。脉迟小而无力。或手足冷。腹痛而喜按。为虚寒症。非四逆汤不可。若腹痛而下痢重滞者。再加生白芍三钱。如腹痛不止。虚烦而喜按。脉弦者。为肝邪克土。宜小建中汤。服一时许。即以小柴胡汤。去黄芩加白芍药继之。神效。

一医书云下痢纯血者死。下痢如屋漏水者死。按其治法。不过用阿胶地榆槐花苍术之类。

安能以救死症。如果下奔鲜血。口渴便短。里急后重。脉盛者为火症。宜白头翁汤。一日二服。虚人及产后。加阿胶甘草。亦有下鲜血而非火症者。若血带黯而成块者。属热者少。属寒者多。俱宜从脉症细辨之。若口中和。脉细。小便长。手足冷者。属虚寒无疑。宜以理中汤。加灶心土八钱主之。下血多者。宜间服黄土汤。一日二服。三日渐愈。盖以脾胃如分金之炉。理中汤分其清浊。是治其本源也。屋漏水。即血水之黯滞不稠者。为虚寒症。误用寒凉攻破所致。若见咽痛。语言无序。半日必死。亦用理中汤救之。

一医书云能食者轻。不能者重。绝食者死。发呕者死。盖不能食。有食滞。即宜以平胃散加消导之药。若脾胃虚弱。即宜用香砂六君子汤及理中汤。健脾以运胃。又有辨于其微者。

不即是噤口痢。丹溪用人参石莲肉黄连煎汤。入生姜汁。徐徐呷之。只认作湿热上冲之症。故不效。宜参上诸法治之。若食入即吐不利于香砂橘半者。宜用干姜黄连黄芩汤。苦辛以开拒格。若胸满而吐。及干呕吐涎沫者。宜吴茱萸汤。温镇以和土木。其效如神。凡心下痞满。从仲景三泻心汤。及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等。择用如神。

一医书云。妇人新产即发痢者死。余放金匮白头翁汤加甘草阿胶之例。可知产后宜照病用药。毫无顾忌。又云小儿出痘后即发痢者死。余以为不尽然。大抵产后失于过温致死痘后失于过寒致死。俱因病而药之。不必泥于一说。

恒法

一痢疾无外症恶症。但见里急后重便脓血者。三日内。俱宜芍药汤。(六十)一痢疾腹中撮痛。或下血片。及噤口恶痢。诸药不效者。宜斗门秘传方。(七十)一痢疾不论新久。以陈米汤送下香连丸三钱。一日三服。极验。至于久痢。以四君子汤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送下。法本薛氏多效。

一久痢诸药不效。审其为虚脱不禁无余邪者。宜真人养脏汤。(七十五)一久痢流连不愈。愈而又作。名为休息痢。是堵涩太早。余邪未尽。宜羊脂四钱。白蜡三钱。黄连末三钱。白蜜八钱。乌梅肉炒研末二钱。血余灰三钱。煎搅为丸丸如桐子大。以米饮送下三十丸。日三服。此孙真人法也。又有服补中益气汤。不应。反下鲜紫血块者。

此久风成食泄。风气通于肝。肝伤不能藏血也。宜玉屏风散。去白术。倍防风。加羌活葛根升麻主之。宜玉屏风散。(六十七)一洞泄寒中。注下水谷。赤痢白痢。食已即出。

食物不消者。宜圣济附子丸。(七十)

时疫

(修园新订)程山龄云。时疫之症。须知有来路两条。去路五条。何谓来路两条。疫有在天者。在人者。如春应温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自人受之。皆从经络而入。或为头痛发热咳嗽。或颈肿发?大头风之类。斯在天之疫也。若一人之病。染及一室。一室之病。染及一乡。以及阖邑。病气秽气。互相传染。其气从口鼻而入。其见症。憎寒壮热。胸膈饱闷。吐黄涎。乃在人之疫以气相感。与天无涉。所谓来路两条者此也。夫在天之疫。邪从经络入。寒多者。治以辛温。宜五积散。热多者。治以辛凉。

宜九味羌活汤。审其气虚不能作汗者。宜人参败毒散。热甚格邪。不作汗者。宜防风通圣散。

若发颐及大头症。是风火相乘而为毒。宜防风通圣散。加牛蒡子金银花桔梗贝母栝蒌仁之类。

俾邪从经络入者。仍从经络出。此以发汗为去路也。在人之疫。邪从口鼻入。或香苏饮。

加玉竹川芎忍冬。或神术散。加葛根葱头。或藿香正气散之类。俾其从口鼻入者。仍从口鼻出。此以解秽为去路也。至于经络口鼻所受之邪。传于阳明之经。则为自汗大渴大热斑黄等症。宜甘露饮。生其津液。以为胜邪回生之本。甚者必用人参白虎汤。以清阳明散漫之热。

此以清火为去路也。如入于胃腑。则为谵语发狂。大便实小腹拒按等症。宜三一承气汤下之。或内有实热外有实邪者。宜防风通圣以两解。此方。疫症第一良方用之得法。不论新久。

头头是道。此以攻下为去路也。复有虚人患疫。或病久变虚。或误治变虚。须用四物汤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加减。此以补养托邪为去路也。要之疫症必从大汗而解。人壮者。不战而汗。人虚者。必战栗而后大汗。汗未彻者。俟七日后而又作汗。以上五法。该于发汗一法之中。散邪。是发汗正法。而秽浊之气袭经络。不以辛香解之。则汗不出。火邪内燔。血干津涸。非清火。则阴气不滋而汗不出。胃气壅塞不攻。其实。则浊气不解。而汗不出。汗由液化其出自阳。其源自阴。非补养阴阳。则气血不充。而汗不出。此发汗一法。为治疫大关头。有汗则生无汗则死。若治之失法。或涸其汗源。或强逼使汗皆枉其死也。可不慎哉未汗。宜阳脉。忌阴脉。已汗。宜阴脉。忌阳脉。

避疫法

避疫之法。惟在节欲节劳。仍勿忍饥以受其气。胆为中正之官。胆气壮。则十一经之气赖以俱壮。邪不能入。医统云男人病邪气出于口女人病邪气出于前阴。其对坐之间。必须识其向背。或以雄黄涂鼻孔中。从容察位而入。

暑症

洁古谓动而得之为中热。静而得之为中暑。暑阴而热阳。未免称名不正。盖夏日炎炎。

人触之则生暑病。即为中热。无非动以得之。他若畏热求凉。凉袭于外。则为发热恶寒头痛项强等症。宜九味羌活汤以散之。凉中于中。则为吐泻肠痛。宜理中汤以温之。若兼烦躁则间用凉水调下大顺散病虽作于暑月。不得以暑病名之也。大抵暑症辨法。以口渴烦心溺赤身热脉洪而虚为的。轻者为伤。以六一散荡涤热气。从小便而泄。若暑热闭郁而无汗。必用香薷饮。发越阳气。彻上彻下。解表兼利小便。则愈。重者为中。大渴大汗。宜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或汗出身热而两足冷者。是暑而挟湿。宜白虎加苍术汤主之。若中暑昏闷不醒并伏暑停食吐泻。用半夏四两醋煮茯苓甘草各二两。共为末。以生姜汁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六十丸。开水送下。若昏愦不醒者。研碎灌之立苏。此孙真人之神方也。(名消暑丸。为暑症第一神方。)至于生脉散清暑益气汤。为暑伤元气而立。或预服以却暑。或病愈后以收功。

非暑病正方也。

六一散(五十二)香薷饮(四十一)清暑益气汤(九十六)生脉散(七十八)

湿病

湿有从外入者。有自内得者。阴雨湿地。皆从外入。其症头重腰冷。一身尽重。冷浆瓜果。皆自内得。其症泄泻腹胀。肠有水气。淋浊痰饮。然外湿亦可渐入于内。内湿亦有浸渍于外。失此不治。则郁而为热。变症多端。不可不察。湿脉多缓。(是怠缓。非和缓。)浮大者易治。沉细小者难医。

一内外湿总方。宜二陈汤加苍术白术羌活王之。外湿加紫苏防风猪苓泽泻干葛木瓜主之。内湿。加木通泽泻砂仁木香。食积。加山楂麦芽枳实。寒湿。加干姜。湿热。加黄连黄芩。热轻者。只用连翘。槟榔时嚼。亦妙。(八十二)受湿腰痛。其痛冷重沉着。如带五千钱。宜肾着汤。(八十四)白浊不止。为湿热下注。妇人白带亦然。宜萆厘清饮。如妇人白带。加半夏芡实苡仁黄柏生白术主之。(八十三)一伤湿一身尽痛。不可转动。宜一味白术酒。(八十五)一苍术多脂易霉而治湿。与僵蚕死于风而治风。驴皮动火制成阿胶而降火。俱是造物妙处。即大易所谓同气相求。内经所谓衰之以其属是也。盖湿邪在人肠胃。原自不安。一得苍术。气味便与之合一。气从汗出。味随水谷下行。先诱之。而后攻之也。

头痛

大抵暂痛为邪。久痛为虚。邪则分寒热而除之。虚则审阴阳而补之。然亦有久痛为邪所缠。新痛因虚而发者。当因脉证而辨之。

脉浮滑者生。短涩者死。

一伤寒六经俱有头痛。太阳痛在脑后。必连项强。宜九味羌活汤。加葱白三根。阳明痛在额前。必连目眶。宜升麻葛根汤。少阳痛在侧。必兼两胁痛多呕。宜逍遥散。去白术。

加半夏黄芩川芎。太阴无头痛。然湿土动而生痰。亦为头痛。宜二陈汤。加制南星苍术川芎。少阴头痛。脉细俱欲寐。宜五积散。加细辛附子。厥阴头痛如破。干呕吐涎沫。宜吴茱萸二钱。人参一钱五分。生姜四钱。大枣四枚。水煎服。名吴茱萸汤。

一火邪头痛。火盛者宜竹叶石膏汤加减。方见伤寒。如火势轻者。只用辛凉之品。火郁发之之义也。宜加味逍遥散。加葛根二钱酒炒。黄柏一钱。薄荷五分。(四十八)一气实有痰。或头重眩晕。用大黄酒炒三遍为末。茶调三钱服。此釜下抽薪之法也。

一偏头痛。宜二陈汤。偏在右者。宜沙参一两酒炒。黄芩黄连川芎防风制南星之类。偏在左者。

加当归一气虚头痛。宜补中益气汤。少加川芎蔓荆子之类。(五)一血虚头痛。宜四物汤。倍川芎。加黄柏知母。少加蔓荆子细辛之类。(九)当归补血汤。加鹿茸五钱。水酒各半煎。(六)一眉棱角痛。宜半夏六钱。生姜三片。水煎。调沉香末五分服。

一真头痛。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不治。然不忍坐视其死。急灸百会。吞黑锡丹。

(三十)一肾虚头痛。诸药不效。宜六味汤。去丹泽。加枸杞三钱炙甘草细辛各一钱。川芎二钱。肉苁蓉三钱五分。

如命门火一蒸法最效方。用川芎半两。晚蚕砂二两。僵蚕如患者年岁之数。以水五碗。煎至三碗。

就砂锅中。以浓纸糊满。中间开钱大一孔。取药气。熏蒸痛处。每日一次。虽年久者。三五次永不再发。

普明子曰。瘰者。肝病也。肝主筋。肝经血燥有火。则筋急而生瘰。多生于耳前后者。胆之部位。胆与肝相表里。其初起。即宜消瘰丸消散之。不可用刀针。及敷溃烂之药。

若病久已经溃烂者。外贴普救万全膏。内服消瘰丸。并逍遥散。自无不愈。更宜戒恼怒。断煎炒及发气闭气诸物。免致脓水淋漓。渐成虚损。患此者可毋戒欤。

(新采)消瘰丸。此方奇效。治愈者不可胜计。予亦刻方普送矣。

元参(蒸。)牡蛎(醋淬。)贝母(去心蒸。各四两。)共为末。炼蜜为丸。每服三钱。开水下。日一服。

愚按普明着医学心悟一书。逐未亡本。用之鲜效。唯此方平淡而神奇。当共宝之。但耳前后为少阳部位。(渠云肝之部位者误也。故改正之。)

眩晕

内经云。上虚则眩。又云。肾虚则高摇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皆指不足而言仲景论眩。

以痰饮为先。丹溪宗河间之说。亦谓无痰不眩。无火不晕。皆指有余而言。前圣后贤。何其相反至此。不知此症不离于肝。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此风非外来之风。指厥阴风木而言。厥阴风木。与少阳相火同居。厥阴气逆。则风生而火发。故河间以风火立论也。风生必挟木势而克土。土病则聚液而成痰。故仲景以痰饮立论。丹溪以痰火立论也。然一身聚邪之处。即为偏虚之处。头为诸阳之会相火得以逆行上者。非上焦之虚而何。肾为肝母。

肾主藏精。精虚则髓海空而头重。故内经以上虚及肾虚髓海不足立论也。言虚者。言其病根。

言脉数热多脉涩血少。弦为肝风。滑实痰责。虚小气虚。大为病进。

一眩晕脉弦发热。或寒热往来。宜逍遥散。加半夏天麻钩藤主之。(四十八)一眩晕脉数或滑实。大小便闭。胸胁作痛。耳聋耳鸣多怒。凡属肝经实火。宜当归芦荟丸此法。从喻嘉言寓意草医吴添宫之母一案得来。

一眩晕脉涩。乃精气不足。欲荣其上。必灌耳根。宜六味地黄汤。倍地黄。去丹皮泽泻。加细辛炙甘草各一钱。川芎二钱。枸杞子三钱。肉苁蓉一脉虚细弱小。是气虚。宜补中益气汤。加天麻半夏钩藤。(五)一脉弦而滑。眩晕而呕逆。为痰饮。宜泽泻四钱白术二钱水煎服。或用二承汤。加天麻合此二味。

一实火眩晕不可当。宜大黄酒炒三遍研末。茶调下二三钱。

一虚眩诸药不效。宜鹿茸五钱。酒煎去滓。入麝香少许服。缘鹿茸生于头。以类相从也。

一眩晕大虚。诸药不效。及虚人愈后调理。俱宜正元丹。(二十)桂附八味丸。(十五)

眼目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方法总比问题多

    方法总比问题多

    有问题找方法不仅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工作态度。欧俊编著的《方法总比问题多》既是一部心灵励志书,它告诉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积极地面对问题和困难,不妥协、不后退;同时又是一部思维工具书,《方法总比问题多》教会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如何开动思维的动力火车,寻找智慧、灵感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
  • 太上宣慈助化章

    太上宣慈助化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巴菲特写给股东的投资年报

    巴菲特写给股东的投资年报

    林汶奎主编的《巴菲特写给股东的投资年报》记 录了投资大师巴菲特每年向股东们写的一份投资年报 。《巴菲特写给股东的投资年报》包括:巴菲特致 股东的信,探讨的主题涵盖管理、投资及评估等,将 从其中提炼出巴菲特精华的投资思想展现在读者面前 。
  • 独家盛宠:首席专属甜妻

    独家盛宠:首席专属甜妻

    她说“即使时光倒流,你我也终将没有可能”他却说“那我,就要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即使时光不能倒流。”爱,与不爱,只不过在一语之间......夏如涵和林宇泽,他们将如何越过爱情的“时光机”,正视他们从未间断的爱情......
  • 八丈蛇矛

    八丈蛇矛

    碧落黄泉结连理,幽冥九幽不分离忘川河畔两相知,奈何桥上一身随
  • 半个月亮掉下来

    半个月亮掉下来

    一百年前,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时,慈禧太后把皇宫里八大马车金银珠宝坚壁在太监暗宅的一口古井里;一百年后,京城实施危旧房改造,王一斗鬼使神差地发现藏有金银珠宝的古井就在自家老屋的地下。这辈子,一轮到王一斗烧香,灶王爷就调屁股。这一回,命运的天平终于向他倾斜。他要把一辈子所有的后悔事全都找补回来,改变一斗粮食的穷命。却不想遇到一系列邪事鬼事古怪事。这到底是人为还是天意?一地道里的阴暗潮湿吸食了手电的光亮,微弱的落点还是照清了两扇石门,上面漾着细小的水珠,泛着幽幽的光。
  • 甜心限售已绝版

    甜心限售已绝版

    “想知道你奶奶的死因,就来马德里斯,这里有一个你会愿意知道的真相。”一纸入学邀请,展开了一段华丽甜美的浪漫爱情之旅。一边学习甜点制作,一边被众美男层层包围,这就如同踏入了爱丽丝仙境一般的不可思议。他是温柔似水的柔情少年,他是邪魅狷狂的伯爵之子,他是天然乐观的财阀少爷,还有那寡言少语的恶魔美男——初见时,他紧攥住她的手腕:“我最讨厌,糕点制作被你这样的人污染!”一场一场的比赛接踵而至,名为“恋爱”的种子悄然萌芽——“如果这场比赛我们获胜了,”他邪肆一笑提起了赛前约定一茬,“你就属于我了。”【这是一个真正的吃货绝对不会放手的华丽故事√】【主打动漫《梦色糕点师》】
  • 最强不死系统

    最强不死系统

    听说过打游戏就穿越么?没听说过?那我们可以好好聊一聊了解一下了。什么?!听说过而且没兴趣了解?林屹表示不乐意了,并且还妄图用小拳拳捶你胸口。
  • 穿越管理局局长是我外挂

    穿越管理局局长是我外挂

    你试过被好朋友一巴掌打穿越吗,我就试过,而且这个世界一堆飞来飞去的人,我现在很慌,我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本故事纯属虚构,看看就好,还有新人小说,多多担待。)
  • 古龙经典:彩环曲

    古龙经典:彩环曲

    《彩环曲》中登场的经典人物:柳鹤亭、陶纯纯、雪衣人。传说森林里有一幢铁屋,屋里有个武功奇高、容貌绝世的美人,谁能让那位美人走出铁屋,谁便能俘获她的芳心,并尽得她的真传。然而,这个传说却从来没有人证实。因为所有进入这幢铁屋的人,都再也没有出来过……初入江湖的柳鹤亭,决心揭开铁屋之谜,他不知道,这次历险将会改变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