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0600000012

第12章 考绩(2)

〔二一〕见上。

〔二二〕史记晋世家:'师服曰“名,自命也;物,自定也”。’春秋繁露有深察名号篇。

今则不然,令长守相不思立功〔一〕,贪残专恣〔二〕,不奉法令,侵冤小民〔三〕。州司不治,令远诣阙上书讼诉〔四〕。尚书不以责三公〔五〕,三公不以让州郡〔六〕,州郡不以讨县邑〔七〕,是以凶恶狡猾〔八〕易相冤也。侍中。博士谏议之官,或处位历年,终无进贤嫉恶拾遗补阙之语〔九〕,而贬黜之忧〔一0〕。群僚举士者,或以顽鲁应茂才〔一一〕,以桀逆应至孝〔一二〕,以贪饕应廉吏〔一三〕,以狡猾应方正,以谀谄应直言,以轻薄应敦厚〔一四〕,以空虚应有道〔一五〕,以嚚闇应明经〔一六〕,以残酷应宽博,以怯弱应武猛,以愚顽应治剧,名实不相副〔一七〕,求贡不相称。〔一八〕富者乘其材力〔一九〕,贵者阻其势要〔二0〕,以钱多为贤,以刚强为上〔二一〕。凡在位所以多非其人,而官听所以数乱荒也〔二二〕。

〔一〕汉书郊祀志:'太誓曰:“正稽古立功立事,可以永年,丕天之大律。”’

〔二〕汉书鲍宣传云:“公卿守相,贪残成化。”楚元王传刘向云:“尹氏世卿而专恣。”又云:“二世委任赵高,专权自恣。”

〔三〕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引汉官典职仪云:“刺史以六条问事”,其二条云:“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歛为奸。”王莽传云:“州牧数存问,勿令有侵冤。”

〔四〕汉书于定国传云:“民多冤结,州郡不理,连上书者交于阙廷。”后汉书质帝纪本初元年诏云:“顷者,州郡轻慢宪防,竞逞残暴,造设科条,陷入无罪,至令守阙诉讼,前后不绝。”

〔五〕百官志尚书属少府。后汉书虞诩传:'诩谓诸尚书曰:“小人有怨,不远千里,断发刻肌,诣阙告诉,而不为理,岂臣下之义?”’

〔六〕说文云:“让,相责让。”

〔七〕说文云:“讨,治也。”

〔八〕昭廿六年左传云:“无助狡猾。”按汉时劾奏有云“狡猾”者,盖律令文也。汉书陈汤传:“弘农太守张匡坐臧百万以上,狡猾不道。”翟方进传:“劾红阳侯立怀奸邪,乱朝政,欲倾误要主上,狡猾不道。”韩延寿传:“公卿皆以延寿前既无状,后复诬愬典法大臣,欲以解罪,狡猾不道。”王尊传:“五官掾张辅系狱,数日死,尽得其狡猾不道,百万奸臧。”孙宝传:“劾奏立。尚怀奸罔上,狡猾不道。”宣帝子淮阳宪王传:“房漏泄省中语,博兄弟诖误诸侯王,诽谤政治,狡猾不道。”皆其事也。

〔九〕艺文类聚四十八引应劭汉官云:“侍中便繁左右,与帝升降,卒思近对,拾遗补阙,百僚之中,莫密于兹。”汉书司马迁传云:“不能拾遗补阙。”

〔一0〕汉书韦贤后玄成传云:“自伤贬黜父爵。”诗蓼莪郑笺:'

“之”犹“是”也。’铎按:论语为政篇:“父母唯其疾之忧”,句法同。

〔一一〕论衡命禄篇云:“顽鲁而典城。”

〔一二〕后汉书安帝纪:“永初五年,诏举至孝与众卓异者。”桓帝纪延熹二年诏曰:“桀逆枭夷。”孔融传云:“刘表桀逆放恣。”按说文云:“杰,傲也。囗,不顺也。”“桀逆”即“杰囗”假借字。

〔一三〕说文云:“饕,贪也。”文子上义篇云:“贪饕多欲之人,残贼天下。”铎按:贾子道术篇:“反廉为贪。”

〔一四〕汉书酷吏尹赏传云:“轻薄少年。”

〔一五〕论衡量知篇云:“空虚无德。”后汉书第五伦传云:“以空虚之质,当辅弼之任。”

〔一六〕“闇”当作“瘖”。晋语:'胥臣曰:“嚚瘖不可使言。”’韦昭注:“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瘖,不能言者。”铎按:淮南子泰族训“既瘖且聋”,文子符言篇“瘖”作“闇”,古字通用,不烦改作。

〔一七〕汉书王莽传云:“名实不副。”

〔一八〕抱朴子审举篇云:'灵。献之世,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观节信所言,则非独灵。献时为然矣。

〔一九〕“材”当作“财”。汉书货殖传序云:“以财力相君。”

〔二0〕吕氏春秋诚廉篇高诱注:“阻,依也。”铎按:阻。乘皆“恃”也。隐四年左传:“夫州吁阻兵而安忍。”文选西征赋注引杜注云:“阻,恃也。”“乘”字已见上篇。

〔二一〕汉书贡禹传云:'俗皆曰:“何以孝悌为?财多而光荣。何以礼义为?史书而仕宦。何以谨慎为?勇猛而临官。”故黥劓而髡钳者,犹复攘臂为政于世,行虽犬彘,家富埶足,目指气使,是为贤耳。’

〔二二〕王侍郎云:'“官听”疑是“官职”。’继培按:作“职”是也。上云:“官无废职,位无非人”,此承其文言之。汉书景帝纪后二年诏曰:“其令二千石各修其职。不事官职耗乱者,丞相以闻,请其罪。”于定国传云:“二千石选举不实,是以在位多不任职。”又云:“勉察郡国守相群牧非其人者。”后汉书和帝纪永元五年诏曰:“在位不以选举为忧,督察不以发觉为负,非独州郡也。是以庶官多非其人,下民被奸邪之伤。”史记夏本纪云:“非其人居其官,是谓乱天事。”

古者诸侯贡士,一适谓之好德,载适谓之尚贤,三适谓之有功,则加之赏。其不贡士也,一则黜爵,载则黜地,三黜则爵土俱毕。附下罔上者死,附上罔下者〔一〕刑,与闻国政而无益于民者斥,在上位而不能进贤者逐〔二〕。其受事而重选举,审名实而取〔三〕赏罚也如此。故能别贤愚而获多士〔四〕,成教化而安民氓〔五〕。三代〔六〕于世,皆致太平。圣汉践祚〔七〕,载祀四八,而犹未者〔八〕,教不假〔九〕而功不考,赏罚稽而赦赎数也。谚曰:“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一0〕。”此群臣所以乐总猥而恶考功也。

〔一〕以上六字旧脱。

〔二〕“古者诸侯”以下本武帝元朔元年有司奏议,见汉书本纪,事详尚书大传。“附下罔上”四语,说苑臣术篇以为泰誓文,“斥”作“退”。铎按:此尚书大传说泰誓之文,说苑题泰誓者,语有省略耳。后汉书左周黄传论:“古者诸侯岁贡士,进贤受土赏,非贤贬爵土。”亦本大传。

〔三〕“取”疑“严”。

〔四〕诗文王云:“济济多士。”

〔五〕汉书董仲舒传云:“古者修教训之官,务以德善化民。今世废而不修,民以故弃行谊而死财利。”

〔六〕“代”旧作“有”。

〔七〕“祚”当作“阼”。大戴礼有武王践阼篇。铎按:曹腾碑:“践胙之初。”胙。祚同字,是祚。阼亦可通用。

〔八〕“未者”旧作“者末”。按新书数宁篇云:“然又未也者”,语与此同。

〔九〕“假”当作“修”。铎按:假,至也。亦可通。

〔一0〕盐铁论盐铁针石篇云:'语曰:“五盗执一良人,枉木恶直绳。”’申韩篇云:“曲木恶直绳,奸邪恶正法。”韩非子有度篇云:“绳直而枉木斲。”

夫圣人为天口,贤人为圣译〔一〕。是故圣人之言,天之心也。贤者之所说,圣人之意也。先师京君〔二〕,科察考功〔三〕,以遗贤俊〔四〕,太平之基,必自此始〔五〕,无为之化,必自此来也。〔六〕

〔一〕“译”疑当作“铎”。法言学行篇云:“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驾说者也,不在兹儒乎!如将复驾其所说,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金口木舌,铎也。论语云:“天将以夫子为木铎”,皇疏云:“铎用铜铁为之。若行武教,则用铜铁为舌。若行文教,则用木舌,谓之木铎。”俞樾云:'说文:“译,传译四夷之言者。”天无言而圣人代之言,故曰“天口”。圣人之言,人不易晓,而贤者为通其指趣,故曰“为圣译”。“译”字不误。’铎按:下文“贤者之所说,圣人之意也”,正释“圣译”二字,则“译”为“传译”明矣。

〔二〕汉书楚元王传刘歆移书太常博士云:“至孝武皇帝,然后邹。鲁。梁。赵颇有诗。礼。春秋先师。”颜师古注:“前学之师也。”眭孟传称“先师董仲舒”,此其例也。

〔三〕汉书京房传云:“房奏考功课吏法”,晋灼曰:“令丞尉治一县,崇教化亡犯法者辄迁。有盗贼满三日不觉者,则尉事也。令觉之,自除,二尉负其罪。率相准如此法。”

〔四〕汉书元帝纪初元元年诏曰:“延登贤俊。”

〔五〕毛诗南山有台序云:“得贤,则能为邦家立太平之基矣。”

〔六〕诗卷阿郑笺云:'孔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恭己正南面而已。”言任贤故逸也。’铎按:“化”疑本作“治”,唐人避高宗李治讳改,爱日篇:“治国之日舒以长”,本传作“国”,是其例。基。始。治。来韵。

是故世主不循考功而思太平,此犹欲舍规矩而为方圆〔一〕,无舟楫而欲济大水〔二〕,虽或云纵〔三〕,然不知循其虑度之易且速也〔四〕。群僚师尹,咸有典司〔五〕,各居其职,以责其效;百郡千县,各因其前,以谋其后;辞言应对,各缘其文,以囗〔六〕其实,则奉职不解〔七〕,而陈言者不得诬矣〔八〕。书云:“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谁能不让?谁能不敬应〔九〕?”此尧。舜所以养黎民而致时雍也〔一0〕。

〔一〕“欲”字当在“为”上。管子法法篇云:“倍法而治,是废规矩而正方圆也。”韩非子奸劫弒臣篇云:“若无规矩而欲为方圆也,必不几矣。”

〔二〕管子七法篇云:“不明于计数而欲举大事,犹无舟楫而欲经于水险也。”商子弱民篇云:“济大川而无船楫。”

〔三〕“纵”疑“从”。铎按:纵。从古字通。小尔雅广言云:“从,遂也。”

〔四〕“知”当作“如”。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云:“膺腾撇波而济水,不如乘舟之逸也;冲蒙涉田而能致远,未若遵涂之疾也。”此意与彼同。

〔五〕文选班固西都赋云:“各有典司。”

〔六〕空格程本作“核”。

〔七〕解,读为“懈”。

〔八〕韩非子主道篇云:“群臣陈其言,君以其言授其事,以事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诛。明君之道,臣不陈言而不当。”备内篇云:“偶三五之验,以责陈言之实,执后以应前,按法以治众,众端以参观。”

〔九〕书皋陶谟。今书“赋”作“敷”,“试”作“庶”。僖廿七年左传赵衰引夏书与此同。“能”今并作“敢”,无下“谁”字。铎按:今书作“敷纳以言,明庶以功”,乃梅赜改本,说详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

〔一0〕书尧典。铎按:书云:“黎民于变时雍。”汉书成帝纪阳朔元年诏引“变”作“蕃”应劭曰:“黎,众也。时,是也。雍,和也。言众民于是变化,用是大和也。”洪亮吉尚书今古文注疏云:'潜夫论以“养”释“蕃”,云“致时雍”,疑又以“时”为“时代”之“时”。’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快穿手札:主神大人,放肆撩

    快穿手札:主神大人,放肆撩

    清冷淡漠的主神大人化身可盐可甜小奶狗,使出浑身解数媚眼如勾。景瑜指着满墙的照片,声音颤抖,病娇催眠师笑意温柔:“阿瑜,欢迎来到我的世界。”暗夜精灵挑眉宠溺:“小东西,你笑得这般丑做什么。”景瑜:“……我要重振妻纲!”女孩凑到漠凉精致的人身边,嘬了一口,看着男子满脸通红巧笑倩兮:“我已经盖章了哦~”统子表示:这年头,做媒都这么难!
  • 我也不想火啊

    我也不想火啊

    陆小禅花了二十三块钱买个古董,本着碰瓷发家的缘故,骗了一个白富美几百万巨资。但是一不小心却不识破了。于是陆小禅编制了一个美丽的谎言。谎称拍了电影。但是一不小心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电影火了,他自己也跟着火了。
  • 佛说月光菩萨经

    佛说月光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感恩父母 无私奉献(唯美阅读)

    感恩父母 无私奉献(唯美阅读)

    亲情深似海,父母的爱重如山,因此,感恩是我们不能落下的一课。我们要怀着感激的心,接受父母的教诲,感悟他们的恩情,体会他们的艰辛。学会感恩。我们的心智也会更成熟,在人生的道路上,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爱。上帝,也会因为我们的感恩更加慷慨地赐予人间真爱。一则故事改变一生,本书会给青少年带来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 锦鲤救地球

    锦鲤救地球

    未来,地球被严重破坏与污染,到处弥漫着各种毒气与病毒,这时,所有的动物不但没死,反而发生了变异与进化,唯独人类死在了这样糟糕的环境之下。在人类灭绝之际,为了挽回曾经的过错,也为了让地球再次恢复到人类可以生存的环境,仅存的人类不得不冰封沉睡,等到未来苏醒。而这一次,唯一的希望寄托在了两条锦鲤身上,后世称为“锦鲤救地球”。
  • “画圣”吴道子

    “画圣”吴道子

    吴道子,唐代画家。画史尊称吴生。又名道玄。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少孤贫,初为民间画工,年轻时即有画名。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画圣”吴道子》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画圣”吴道子的有关内容。
  • 1977年的百姓家书

    1977年的百姓家书

    亚平:好!你几次来信我都看了,对你这次外出的见闻和收获感到高兴,我希望能经常看到你的来信。自你走后,你妈妈和你弟弟都很好,也很想你。现在已放假了,亚林分担了不少家务,身体、生活都蛮好的,这方面你就不用担心了,有什么事情青岛这么多人是不会不帮忙的。哈尔滨的生活可能是很艰苦的,好在你们还不是“长居”,艰苦上几个月就回来了,不管怎么说比下乡好吧?青年人过过艰苦日子是有益无害的,以后回青后就会感到满足了。天气还太热,想捎点儿面食、肉类的东西看样子是不行的,先给你带上两盒鱼罐头,解解馋,以后有机会能买上肉的一定再给你捎去。
  • 此生不负顾相思

    此生不负顾相思

    回眸一笑百媚生,后宫粉黛无颜色。很适合来形容顾相思,一个惊艳才绝的女子。却毁在了萧折的手里,后来萧折在怎么弥补也终究是有所亏欠。可却有人愿意为她上刀山下火海,什么地方都紧紧跟随。不曾落后半分后来她问:满身的疤痕,残缺的灵魂,有那点值得你去守护。男子撩唇一笑,道:“就不能是一见钟情吗。”她无奈地把自己的伤疤揭露出来,笑眯眯地看着他:“一见钟情不过都是见色起意,可我现在连三分好看的没有,你怕是钟错了人。”男子丝毫不在意那些疤痕一般,轻轻地捏着她的脸:“一见钟情也好,见色起意也罢。反正我这一辈子就缠上你了,就赌你心里的一席之地。”
  • 仙上被狼叼走啦

    仙上被狼叼走啦

    从前,有一个仙上:“我倾慕凡间一女子。此后,怕是再无入眼之人。”果不其然,此后,有一入眼之狼…也是从前,有一只雪狼:“狼家仰慕天上一仙上,可是,狼家就是太矜持了。”又果不其然,该仙上被直接叼走……此后的此后,六界传闻:#绝界无双守身如玉冰清玉洁冷艳毒舌,咳咳,冷漠的仙上被叼到狼窝#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