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2500000005

第5章 上品(2)

菟丝子

气味辛、平,无毒。主续绝伤,益气力,补不足,肥健人,汁去面囗。久服明目,轻身,延年。

陈修园曰:菟丝气平禀金气,味辛得金味,肺药也。然其用在肾而不在肺。子中脂膏最足,绝类人精,金生水也。主续绝伤者,子中脂膏,如丝不断,善于补续也。补不足者,取其最足之脂膏,以填补其不足之精血也。精血足,则气力自长,肥健自增矣。汁去面 者,言不独内服得其填补之功,即外用亦得其滑泽之效也。久服,肾水足则目明,肾气壮则身轻。华元化云,肾者,性命之根也。肾得补则延年。

葳蕤

气味甘、平,无毒。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久服去面 黑,好颜色,润泽,轻身不老。

张隐庵曰:葳蕤气味甘平,质多津液,禀太阴湿土之精以资中焦之汁。主中风暴热不能摇动者,以津液为邪热所灼也。跌筋者,筋不柔和也。结肉者,肉无膏泽也。诸不足者,申明以上诸证皆属津液不足也。久服则津液充满,故去面上之黑 ,好颜色而肌肤润泽,且轻身不老也。

又曰:阴柔之药,岂堪重用?古人除治风热以外,绝不敢用。自李时珍有不寒不燥,用代参 之说,时医信为补剂,虚证服此,百无一生,咎其谁职耶?

沙参

气味苦、微寒,无毒。主血结,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

(参叶天士) 沙参气微寒,禀水气而入肾;味苦无毒,得火味而入心。谓其得水气,以泻心火之有余也。心火亢,则所主之血不行而为结,而味之苦可以攻之;心火亢,则所藏之神不宁而生惊,而气之寒可以平之。心火禀炎上之性,火郁则寒,火发则热,而苦寒能清心火,故能除寒热也。阴者,所以守中者也,苦寒益阴,所以补中;补中则金得土生,又无火克,所以益肺气也。

远志

气味苦、温,无毒。主逆咳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久服轻身不老。

按:远志气温,禀厥阴风木之气,入手厥阴心包;味苦,得少阴君火之味,入手少阴心。然心包为相火,而主之者,心也。火不刑金则咳逆之病愈;火归土中,则伤中之病愈。主明则下安,安则不外兴利除弊两大事,即“补不足,除邪气”之说也。心为一身之主宰,凡九窍利,智慧益,耳聪目明,善记不忘,志强力壮,所谓天君泰,百体从令者此也。又云:“久服轻身不老者”,即《内经》所谓:“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之说也。夫曰养生,曰久服,言其为服食之品,不可以之治病,故经方中绝无此味。今人喜用药丸为补养,久则增气而成病。唯以补心之药为主,又以四藏之药为佐。如四方诸侯,皆出所有以贡天子,即干纲克振,天下皆宁之道也。诸药皆偏,唯专于补心,则不痛。抱朴子谓:陵阳子仲,服远志二十七年,有子三十七人。开书所视,记而不忘,着其久服之效也。若以之治病,则大失经旨矣。

菖蒲

气味辛、温,无毒。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窍,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主耳聋,痈疮,温肠胃,止小便利。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益心智,高志不老。

陈修园曰:菖蒲性用略同远志,但彼苦而此辛,且生于水石之中,受太阳寒水之气。其味辛合于肺金而主表。其气温合于心包络之经,通于君火而主神。其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者,从肺驱邪以解表也。开心窍至末句,皆言补心之效,其功同于远志。声音不出,此能宁之。心火下济而光明,故能温肠胃而止小便利也。但菖蒲禀水精之气,外通九窍,内濡五脏,其性自下以行于上,与远志自上以行于下者有别。

赤箭

气味辛、温,无毒。主杀鬼精物,蛊毒恶风。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张隐庵曰:赤箭气味辛温,其根名天麻者,气味甘平。盖赤箭辛温属金,金能制风,而有弧矢之威,故主杀鬼精物。天麻甘平属土,土能胜湿,而居五运之中,故能治蛊毒恶风。

天麻形如芋魁,有游子十二枚周环之,以仿十二辰十二子,在外应六气之司天。天麻如皇极之居中,得气运之全,故功同五芝,力倍五参,为仙家服食上品,是以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

李时珍曰:补益上药,天麻第一,世人止用之治风,良可惜也!

车前子

气味甘、寒,无毒。主气癃止痛,利水道,通小便,除湿痹。久服轻身耐老。

张隐庵曰:车前草,《本经》名当道,《毛诗》名 苡。

乾坤有动静,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车前好生道旁,虽牛马践踏不死,盖得土气之用,动而不静者也。气癃,膀胱之气闭也;闭则痛,痛则水道不利;车前得土气之用,土气行则水道亦行而不癃,不癃则不痛,而小便长矣。土气行则湿邪散,湿邪散则湿痹自除矣。久服土气升而水气布,故能轻身耐老。

《神仙服食经》云:“车前,雷之精也;震为雷为长男。”《诗》言:“采采 苡”,亦欲妊娠而生男也。

羌活

气味苦、甘、辛,无毒。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奔豚,止痫痉,女子疝瘕。久服轻身耐老。(一名独活。)陈修园曰:羌活气平,禀金气而入肺;味苦甘无毒,得火味而入心,得土味而入脾。其主风寒所击者,入肺以御皮毛之风寒,入脾以御肌肉之风寒,入心助太阳之气以御营卫之风寒也。其主金疮止痛者,亦和营卫长肌肉完皮毛之功也。奔豚乃水气上凌心火,此能入肺以降其逆,补土以制其水,入心以扶心火之衰,所以主之。痫痉者,木动则生风,风动则挟木势而害土,土病则聚液而成痰,痰迸于心则为痉、为痫;此物禀金气以制风,得土味而补脾,得火味以宁心,所以主之。女子疝瘕,多经行后血假风湿而成,此能入肝以平风,入脾以胜湿,入心而主宰血脉之流行,所以主之。久服轻身耐老者,着其扶阳之效也。

张隐庵曰:此物生苗,一茎直上,有风不动,无风自动,故名独活。后人以独活而出于西羌者,名羌活。出于中国处处有者,名独活。今观肆中所市,竟是二种。有云羌活主上,独活主下,是不可解也。

升麻

气味甘、平、苦、微寒,无毒。主解百毒,杀百精老物殃鬼,辟瘟疫瘴气邪气,蛊毒入口皆吐出,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久服不夭,轻身长年。

张隐庵曰:升麻气味甘、苦、平,甘者土也,苦者火也,主从中土而达太阳之气,太阳标阳本寒,故微寒。盖太阳禀寒水之气而行于肤表,如天气之下连于水也。太阳在上,则天日当空,光明清湛;清湛故主解百毒,光明故杀百精老物殃鬼。太阳之气行于肤表,故辟瘟疫瘴气邪气。太阳之气行于地中,故蛊毒入口皆吐出;治蛊毒,则中恶腹痛自除;辟瘟疫瘴气邪气,则时气毒疠、头痛寒热自散。寒水之气滋于外而济于上,故治风肿诸毒、喉痛口疮。久服,则阴精上滋,故不夭;阳气盛故轻身;阴阳充足则长年矣。

尝考:凡物纹如车辐者,皆有升转循环之用。防风、秦艽、乌药、防己、木通、升麻,皆纹如车辐,而升麻更觉空通,所以升转甚捷也。

茵陈蒿

气味苦、平、微寒,无毒。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胆。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悦,长年。白兔食成仙。

张隐庵曰:《经》云:春三月,此为发陈。茵陈因旧苗而春生,盖因冬令寒水之气,而具阳春生发之机。主治风湿寒热邪气,得生阳之气,则外邪自散也。结热黄胆,得水寒之气,则内热自除也。久服则生阳上升,故轻身益气耐老。因陈而生新,故面白悦、长年。兔乃纯阴之物,喜食阳春之气,故白兔食之成仙。

甘菊花

气味苦、平,无毒。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

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

徐灵胎曰:凡芳香之物,皆能治头目肌表之疾。但香则无不辛燥者,惟菊得天地秋金清肃之气,而不甚燥烈,故于头目风火之疾尤宜焉。

龙胆

气味苦、涩、大寒,无毒。主骨间寒热,惊痫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

张隐庵曰:龙乃东方之神,胆主少阳甲木,苦走骨,故主骨间寒热。涩类酸,故除惊痫邪气。胆主骨,肝主筋,故续绝伤。五脏六腑,皆取决于胆,故定五脏。山下有风曰蛊,风气升而蛊毒杀矣。

紫苏

气味辛、微温,无毒。主下气,杀谷除饮食,辟口臭,去邪毒,辟恶气。久服通神明,轻身耐老。

【述】紫苏气微温,禀天之春气而入肝。味辛,得地之金味而入肺。主下气者,肺行其治节之令也。杀谷除饮食者,气温达肝,肝疏畅而脾亦健运也。辟口臭、去邪毒、辟恶气者,辛中带香,香为天地之正气,香能胜臭,即能解毒,又能胜邪也。久服则气爽神清,故通神明,轻身耐老。其子下气尤速;其梗下气宽胀,治噎膈反胃,止心痛;旁小枝通十二经关窍脉络。

藕实茎

气味甘、平。主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

鸡头实

气味甘、平。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久服轻身不饥,耐老神仙。

黑脂麻

气味甘、平,无毒。主伤中虚羸,补中五内,益气力,生长肌肉,填髓脑。久服轻身不老。色黑者良。

益母草子

气味辛,甘、微温,无毒。主明目益精,除水气。久服轻身延年。(今人奉为女科专药,往往误事,且其独具之长反掩。)

茜草

气味苦、寒,无毒。主寒湿风痹,黄胆,补中。

陈修园曰:气味苦寒者,得少阴之气化也。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而此能入足少阴,俾上下交通而旋转,则痹自愈矣。上下交通则中土自和,斯有补中之效矣。中土和则湿热之气自化,而黄胆愈矣。又《素问》以芦茹一两,乌 鱼骨四两,丸以雀卵,饮以鲍鱼汁,治气竭肝伤、脱血、血枯,妇人血枯经闭,丈夫阴痿精伤,名曰四乌 骨一芦茹丸。芦茹即茜草也,亦取其入少阴以生血,补中宫以统血。汁可染绛,似血而能行血欤。(后人以此三味入乌骨白丝毛鸡腹内,以陈酒、童便、煮烂,烘干为丸。以百劳水下五七十丸,治妇人倒经血溢于上、男子咳嗽吐血、左手关脉弦,背上畏寒有淤血者。)

茯苓

气味甘、平,无毒。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陈修园曰:茯苓气平入肺,味甘入脾。肺能通调,脾能转输,其功在于利小便一语。胸为肺之部位,胁为肝之部位,其气上逆则忧恚惊邪恐悸,七情之用因而弗调。心下为太阳之部位,水邪停留则结痛;水气不化则烦满;凌于太阴则咳逆;客于营卫则发热恶寒;内有宿饮则津液不升,为口焦舌干,唯得小便一利,则水行而气化诸疾俱愈矣。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者,以肺金为天,脾土为地,位一身之天地,而明其上下交和之效也。

猪苓

气味甘、平,无毒。主 疟,解毒,蛊疰不祥,利水道。久服轻身耐老。

陈修园曰:猪苓气平,禀金气而入肺。味甘无毒,得土味而入脾。肺主治节,脾主转输,所以能利水道。又考此物,出土时带甘,久则淡然无味,无味则归于膀胱。膀胱为太阳,其说有二:一曰经络之太阳,一日六气之太阳。何谓经络之太阳?其腑在下而主水,得上焦肺气之化,中焦脾气之运,则下焦愈治。所谓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俾决渎之用行于州都,则州都中自有云行雨施之景象,利水如神,有由来也,且不独利水道也。六气之太阳名曰巨阳,应天道居高而卫外,乃君心之藩篱也。凡风寒初感,无非先入太阳之界,治不久则为 〔即伤寒杂病似疟非疟者,皆在此例〕。但得猪苓之通利水道,水行气化,水精四布,溱溱汗出,则营卫和而诸邪俱解。仲景五苓散、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非于此得其悟机乎?若阳明之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少阴之咳呕而渴,心烦不眠,热疟多兼此症,总于利水道中,布达太阳之气,使天水循环,滋其枯燥,即仲景猪苓汤之义也。且太阳为天,光明清湛,清湛则诸毒可解,光明则蛊疰不驱自除。又云:久服轻身耐老者,溺得阳气之化而始长,溺出不能远射,阳气衰于下也;溺出及溺已时头摇者,头为诸阳之会,从下以验其上之衰也;此皆老态,得猪苓助太阳之气而可耐之。然此特圣人开太阳之治法,非谓猪苓平淡之可赖也。

牡桂

气味辛、温,无毒。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

牡,阳也。牡桂者,即今之桂枝、桂皮也、菌根也。菌桂即今之肉桂、浓桂也。然生发之机在枝干,故仲景方中所用俱是桂枝,即牡桂也。时医以桂枝发表,禁不敢用,而所用肉桂,又必刻意求备,皆是为施治不愈,卸罪巧法。

张隐庵曰:桂本凌冬不凋,气味辛温,其色紫赤,水中所生之木火也。肺肾不交,则为上气咳逆之证;桂启水中之生阳,上交于肺,则上气平而咳逆除矣。结气喉痹者,三焦之气不行于肌腠,则结气而为喉痹;桂禀少阳之木气,通利三焦,则结气通而喉痹可治矣。吐吸者,吸不归根即吐出也;桂能引下气与上气相接,则吸之气直至丹田而后入,故治吐吸也。

关节者,两肘、两腋、两髀、两 皆机关之室,周身三百六十五节,皆神气之周行;桂助君火之气,使心主之神气出入于机关,游行于骨节,故利关节也。补中益气者,补中焦而益上下之气也。久服则阳气盛而光明,故通神明。三焦通会元真于肌腠,故轻身不老。

徐忠可曰:近来肾气丸、十全大补汤俱用肉桂,盖杂温暖于滋阴药中,故无碍。至桂枝汤,因作伤寒首方,又因有春夏禁用桂枝之说,后人除有汗发热恶寒一证,他证即不用,甚至春夏则更守禁药不敢用矣。不知古人用桂枝,取其宣通血气,为诸药向导,即肾气丸古亦用桂枝,其意不止于温下也。他如《金匮》论虚损十方,而七方用桂枝:孕妊用桂枝汤安胎;又桂苓丸去症;产后中风面赤,桂枝、附子、竹叶并用;产后乳子烦乱、呕逆,用竹皮大丸内加桂枝治热烦。又附方,于建中加当归内补。然则,桂枝岂非通用之药?若肉桂则性热下达,非下焦虚寒者不可用,而人反以为通用,宜其用之而多误矣。余自究心《金匮》以后,其用桂枝取效,变幻出奇,不可方物,聊一拈出以破时人之惑。

陈修园曰:《金匮》谓气短有微饮,宜从小便出之,桂苓甘术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喻嘉言注:呼气短,宜用桂苓甘术汤以化太阳之气;吸气短,宜用肾气丸以纳少阴之气;二方俱借桂枝之力,市医不晓也。第桂枝为上品之药,此时却蹇于遇,而善用桂枝之人,亦与之同病。癸亥岁,司马公之媳,孀居数载,性好静,长日闭户独坐,得咳嗽病,服生地、麦冬、百合之类,一年余不效。延余诊之,脉细小而弦紧,纯是阴霾四布,水气滔天之象,断为水饮咳嗽,此时若不急治,半月后水肿一作,卢扁莫何!言之未免过激,诊一次后,即不复与商。嗣肿病大作,医者用槟榔、牵牛、葶苈子、浓朴、大腹皮、萝卜子为主,加焦白术、熟地炭、肉桂、附子、茯苓、车前子、牛膝、当归、芍药、海金砂、泽泻、木通、赤小豆、商陆、猪苓、枳壳之类,出入加减。计服二个月,其肿全消,人瘦如柴,下午气陷脚肿,次早亦消,见食则呕,冷汗时出,子午二时烦躁不宁,咳嗽辄晕。医家以肿退为效,而病人时觉气散不能自支。又数日,大汗、呕逆、气喘欲绝。又延余诊之,脉如吹毛,指甲黯,四前“此直言获咎,以致今日病不可为,余实不能辞其责也。但尊恙一月,余进药三剂全愈,迄今三载,尚守服旧方,精神逾健,岂遂忘耶?兹两次遵命而来,未准一见,此症已束手无策,未知有何面谕?”渠少君云:“但求气喘略平。”所以然者,非人力也。余不得已,以《金匮》桂苓甘术汤小剂应之(茯苓二钱、白术、桂枝、炙甘草各一钱。)次日又延,余知术拙不能为力,固辞之别延医治。后一曰殁。旋闻医辈私议,桂苓甘术汤为发表之剂,于前证不宜。夫桂苓甘术汤岂发表剂哉!只缘汤中之桂枝一味,由来被谤。余用桂枝,宜其招谤也。噫!桂枝之屈于不知己,将何时得以大申其用哉!桂枝性用,自唐宋以后,罕有明其旨者。叔父引张隐庵注,字字精确。又引徐忠可之论,透发无遗。附录近日治案,几于痛哭垂涕而道之。其活人无己之心,溢于笔墨之外。吾知桂枝之功用,从此大彰矣!又按:仲景书桂枝条下,有“去皮”二字;叶天士《医林指南》方中,每用桂枝末,甚觉可笑。盖仲景所用之桂枝,只取梢尖嫩枝,内外如一,若有皮骨者去之,非去枝上之皮也。诸书多未言及,特补之。(受业侄凤腾、鸣岐注。)

菌桂

气味辛、温、无毒。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通聘使。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

陈修园曰:性用同牡桂。养精神者,内能通达脏腑也。和颜色者,外能通利血脉也。为诸药先通聘使者,辛香能分达于经络,故主百病也。与牡桂有轻重之分,上下之别,凡阴邪盛与药相拒者,非此不能入。

橘皮

气味苦辛、温,无毒。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通神。

陈修园曰:橘皮气温,禀春气而入肝;味苦入心;味辛入肺。胸中为肺之部位,唯其入肺,所以主胸中之瘕热逆气;疏泄为肝之专长,唯其入肝,所以能利水谷;心为君主之官,唯其入心,则君火明而浊阴之臭气自去。又推其所以得效之神者,皆其下气之功也。总结上三句,古人多误解。

又曰:橘皮筋膜似脉络,皮形似肌肉,宗眼似毛孔。人之伤风咳嗽,不外肺经;肺主皮毛,风之伤人,先于皮毛,次入经络而渐深;治以橘皮之苦以降气,辛以发散;俾从脾胃之大络,而外转于肌肉毛孔之外,微微从汗而解也。若削去筋膜,只留外皮,名曰橘红,意欲解肌止嗽,不知汗本由内而外,岂能离肌肉经络而直走于外?雷 去白留白之分,东垣因之,何不通之甚也!至于以橘皮制造为酱,更属无知妄作。查其制法:橘皮用水煮三次极烂,嚼之无辛苦味,晒干,外用甘草、麦冬、青盐、乌梅、元明粉、硼砂,熬浓汁浸晒多次,以汁干为度。又以人参、贝母研末拌匀,收贮数月后用之。据云能化痰疗嗽,顺气止渴生津。而不知全失橘皮之功用。橘皮治嗽,妙在辛以散之,今以乌梅之酸收乱之;橘皮顺气,妙在苦以降之,今以麦冬、人参、甘草之甘壅乱之;橘皮妙在温燥,故能去痰宽胀,今以麦冬、贝母、元明、硼砂、青盐之咸寒乱之;试问橘皮之本色何在乎?余尝究俗人喜服之由,总由入口之时得甘酸之味,则满口生津;得咸寒之性,则坚痰暂化;一时有验,彼此相传,而阴被其害者不少也。法制半夏,亦用此药浸造,罨发黄衣收贮,贻害则一。

枸杞

气味苦、寒,无毒。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麻风湿。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

陈修园曰:枸杞气寒,禀水气而入肾;味苦无毒,得火味而入心。五内,即五脏。五脏为藏阴之地,热气伤阴即为邪气,邪气伏于中则为热中,热中则津液不足,内不能滋润脏腑而为消渴,外不能灌溉经络而为周痹。热甚则生风,热郁则成湿,种种相因,唯枸杞之苦寒清热可以统主之。“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三句,则又申言其心肾交补之功,以肾字从坚,补之即所以坚之也。坚则身健而轻,自忘老态;况肾水足可以耐暑,心火宁可以耐寒,洵为饮食之上剂。然苦寒二字,《本经》概根、苗、花、子而言。若单论其子,严冬霜雪之中,红润可爱,是禀少阴水精之气兼少阴君火之化,为补养心肾之良药;但性缓不可以治大病、急病耳。

木香

气味辛、温,无毒。主邪气,辟毒疫瘟鬼,强志,主淋露。久服不梦寤魇寐。

张隐庵曰:木香其数五,气味辛温,上彻九天,禀手足太阴天地之气化,主交感天地之气,上下相通。治邪气者,地气四散也。辟毒疫瘟鬼者,天气光明也。强志者,天生水,水生则肾志强。主淋露者,地气上腾,气腾则淋露降。天地交感,则阴阳和、开阖利,故久服不梦寤魇寐。梦寤者,梦中之梦;魇寐者,寐中之魇也。

杜仲

气味辛、平,无毒。主腰膝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轻身耐老。

(参张隐庵)杜仲气味辛平,得金之气味;而其皮黑色而属水,是禀阳明、少阴金水之精气而为用也。腰为肾府,少阴主之;膝属大筋,阳明主之;杜仲禀少阴、阳明之气,故腰膝之痛可治也。补中者,补阳明之中土也;益阴者,益少阴之精气也;坚筋骨者,坚阳明所属之筋,少阴所主之骨也;强志者,肾藏志,肾气得补而壮,气壮而志自强也。阳明燥气下行,故除阴下湿痒,小便余沥也。久服则水金相生,精气充足,故轻身耐老也。

桑根白皮

气味甘、寒,无毒。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绝脉,补虚益气。(旧本列为中品,今从《崇原》。)叶天士曰:桑皮气寒,禀水气而入肾;味甘无毒,得土味而入脾。中者,中州脾也。脾为阴气之原,热则中伤,桑皮甘寒,故主伤中。五劳者,五脏劳伤真气也。六极者,六腑之气虚极也。脏腑俱虚,所以肌肉削而羸瘦也。其主之者,桑皮甘以固脾气而补不足,寒以清内热而退火邪,邪气退而脾阴充,脾主肌肉,自然肌肉丰而劳极愈矣。崩中者,血脱也;脉者,血之府;血脱故脉绝不来也。脾统血而为阴气之原,甘能益脾,所以主崩中绝脉也。火与元气势不两立,气寒清火,味甘益气,气充火退,虚得补而气受益也。

陈修园曰:今人以补养之药,误认为清肺利水之品,故用多不效。且谓生用大泻肺气,宜涂蜜炙之。然此药忌火,不可不知。

张隐庵曰:桑割而复茂,生长之气最盛,故补续之功如此。

桑上寄生

气味苦、平,无毒。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安胎。

张隐庵曰:寄生感桑气而寄生枝节间,生长无时,不假土力,夺天地造化之神效,故能资养血脉于空虚之地,而取效倍于他药也。主治腰痛者,腰乃肾之外候,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寄生得桑精之气,虚系而生,故治腰痛。小儿肾形未足,似无腰痛之证,应有背强痈肿之疾,寄生治腰痛,则小儿背强痈肿亦能治之。充肌肤,精气外达也;坚发齿,精气内足也。精气外达而充肌肤,则须眉亦长;精气内足而坚发齿,则胎亦安。盖肌肤者,皮肉之余;齿者,骨之余;发与须眉者,血之余;胎者,身之余;以余气寄生之物,而治余气之病,同类相感如此。

槐实

气味苦、寒。主五内邪气热,止涎唾,补绝伤,五痔,火疮。妇人乳瘕,子藏急痛。

柏实

气味甘、平。主惊悸平,(清心经之游火),安五脏,(滋润之功)。益气,(壮火食气火宁,则气益也)。除风湿痹,(得秋金之令,能燥湿平肝也)。久服令人润泽美色,耳目不饥不老,轻身延年。(柏之性不假灌溉而能寿也。)徐灵胎曰:柏得天地坚刚之性以生,不与物变迁,经冬弥翠,故能宁心神,敛心气,而不为邪风游火所侵克也。人之生理谓之仁,仁藏于心。物之生机在于实,故实亦谓之仁。凡草木之仁,皆能养心气,以类相应也。

大枣

气味甘、平,无毒。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

陈修园曰:大枣气平入肺,味甘入脾。肺主一身之气,脾主一身之血,气血调和,故有以上诸效。

朴硝

气味苦、寒,无毒。主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五脏六腑积聚,固结留瘕。能化七十种石。炼饵服之,轻身神仙。

张隐庵曰:雪花六出,元精石六棱,六数为阴,乃水之成数也。朴硝、硝石,面上生牙,如圭角,作六棱,乃感地水之气结成,而禀寒水之气化,是以形类相同。但硝石遇火能焰止禀地水之精,不得天气,故遇火不焰也,所以不同者如此。

丹砂

气味甘、微寒,无毒。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久服通神明不老。

陈修园曰:丹砂气微寒入肾,味甘无毒入脾,色赤入心。主身体五脏百病者,言和平之药,凡身体五脏百病,皆可用而无顾忌也。心者,身之本,神之居也;肾者,气之源,精之处也;心肾交,则精神交养。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精神交养则魂魄自安。气者得之先天,全赖后天之谷气而昌,丹砂味甘补脾所以益气。明目者,以石药凝金之气,金能鉴物,赤色得火之象,火能烛物也。杀精魅邪恶鬼者,具天地纯阳之正色,阳能胜阴,正能胜邪也。久服通神明不老者,明其水升火降之效也。

滑石

气味甘、寒,无毒。主身热泄 ,女子乳难,癃闭;利小便,荡胃中积聚寒热,益精气。久服轻身,耐饥长年。

按:滑石气寒,得寒水之气入手足太阳;味甘入足太阴;且其色白兼入手太阴。所主诸病,皆清热利水之功也。益精延年,言其性之循不比他种石药偏之为害也。读者勿泥。

紫石英

气味甘、温,无毒。主心腹咳逆邪气,补不足,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久服温中,轻身延年。

陈修园曰:紫石英气温,禀木气而入肝;味甘无毒,得土味而入脾。咳逆邪气者,以心腹为脾之部位,人之呼吸,出心肺而入肝肾,脾居中而转运,何咳逆之有?惟脾虚受肝邪之侮,不能下转而上冲,故为是病;其主之者,温能散邪,甘能和中,而其质又重而能降也。

补不足者,气温味甘,补肝脾之不足也。风寒入于子宫,则肝血不藏,脾血亦不统,往往不能生育,脾土之成数十,所以十年无子也;紫石英气温可以散子宫之风寒,味甘可以补肝脾之血也。久服温中轻身,延年者,夸其补血纳气之力也。

按:白石英治略同,但紫色属阴,主治冲脉血海,多在下功。白为金色,主治消渴,兼理上焦之燥。

赤石脂

气味甘、平,无毒。主黄胆,泄痢,肠 脓血,阴浊下血赤白,邪气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瘙。久服补髓益气,肥健不饥,轻身延年。五色石脂,各随五色补五脏。

陈修园曰:赤石脂气平禀金气,味甘得土味,手足太阴药也。太阴湿胜,在皮肤则为黄疸,在肠胃则为泄痢,甚则为肠 脓血;下注于前阴,则为阴蚀并见赤白带下;下注于后阴,则为下血;皆湿邪之气为害也。石脂具湿土之质,而有燥金之用,所以主之。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瘙等证,皆湿气郁而为热,热盛生毒之患;石脂能燥湿化热,所以主之。久服补髓益气、肥健不饥、延年者,湿去则津生,自能补髓益气,补髓助精也、益气助神也;精神交会于中土,故有肥健不饥,轻身延年之效也。

禹余粮

气味甘寒,无毒。主咳逆,(补中降气不使以逆。)寒热(除脾胃湿滞之寒热,非谓可以通治寒热。)烦满,(性寒除热,即可上止烦;质重降逆,即可以泄满。)下利赤白。(除湿热之功。)血闭,症瘕。(消湿热所滞之淤积。)大热。(热在阳明者,热必甚,此能除之。)炼饵,服之不饥,(其质类谷粉而补脾土,所以谓之粮而能充饥也。)轻身延年。(补养后天之效。)按李时珍曰:生池泽者,为禹余粮;生山谷者,为太一余粮。《本经》虽分两种,而治体则同。

气味苦、温,无毒。主五癃关格不通,利小便水道,疗小儿惊、大人 ,仍自还神化。(以皂荚水洗净,复用甘草水洗、盐水洗,晒干入瓶内,以盐土固济, 存性,谓之血余灰,研极细用。)陈修园曰:心主血,发者血之余也,属手少阴心。《经》云: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属足少阴肾。又云:皮毛者,肺之合也。发亦毛类,属手太阴肺,肺为水源,小肠为心府,故主五癃关格不通、水道不利等症。调肺气,宁心神,除心肺之痰,故主小儿痫、大人 等证。其曰:仍自还神化者,谓发为血余,乃水精奉心化血所生;今取以炼服,仍能入至阴之藏,助水精而上奉心脏之神,以化其血也。后人感于以人补人之说,每用紫河车增热为害,十服十死,不如用此药之验。

龙骨

气味甘、平,无毒。主心腹鬼疰精物老魅,咳逆,泄痢脓血,女子漏下,症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

陈修园曰:龙得天地纯阳之气,凡心腹鬼疰精物,皆属阴气作祟,阳能制阴也。肝属木而得东方之气,肝火乘于上则为咳逆,奔于下则为泄痢脓血。女子漏下,龙骨能敛戢肝火,故皆治之。且其用变化莫测,虽症瘕坚结难疗,亦能穿入而攻破之。至于惊痫颠痉,皆肝气上逆,挟痰而归迸入心;龙骨能敛火安神,逐痰降逆,故为惊痫颠痉之圣药。仲景风引汤,必是熟读《本经》,从此一味悟出全方,而神妙变化,亦如龙之莫测。余今详注此品,复为点睛欲飞矣。

痰,水也,随火而升。龙属阳而潜于海,能引逆上之火与泛滥之水,而归其宅。若与牡蛎同用,为治痰之神品。今人只知其性涩以止脱,何其浅也?

阿胶

气味甘、平,无毒。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

陈修园曰:阿胶以阿井之水,入黑驴皮煎炼成胶也。《内经》云:手少阴外合于济水,内合于心,故能入心。又曰:皮毛者,肺之合也;以皮煎胶,故能入肺,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气,故能入脾。凡心包之血,不能散行经脉,下入于腹,则为崩堕,阿胶入心补血,故能治之。劳极气虚,皮毛洒洒如疟状之先寒;阿胶入肺补气,故能治之。脾为后天生血之本,脾虚则阴血内枯,腰腹空痛,四肢酸疼;阿胶补养脾阴,故能治之。且血得脾以统,所以有治女子下血之效。胎以血为养,所以有安胎之效。血足气亦充,所以有轻身益气之效也东阿井,在山东兖州府阳谷县,东北六十里,即古之东阿县也。此清济之水,伏行地中,历千里而发于此井,其水较其旁诸水,重十之一、二不等。人之血脉,宜伏而不宜见,宜沉而不宜浮;以之制胶,正与血脉相宜也。必用黑皮者,以济水合于心,黑色属于肾,取水火相济之义也。所以妙者,驴亦马类,属火而动风;肝为风脏而藏血,今借驴皮动风之药,引入肝经;又取阿水沉静之性,静以制动;俾风火熄而阴血生,逆痰降。此《本经》性与天道

白胶

气味甘、平,无毒。主伤中劳绝,腰痛羸瘦,补中益气,妇人血闭无子,止痛安胎。久服轻身延年。

陈修园曰:白胶即鹿角煎熬成胶,何以《本经》白胶列为上品、鹿茸列为中品乎?盖鹿茸温补过峻,不如白胶之甘平足贵也。功用略同,不必再释。其主妇人血闭、止痛安胎者,皆补冲脉血海之功也。轻身延年者,精足血满之效也。

牛黄

气味苦、平。主惊痫寒热,热盛狂 ,除邪逐鬼。

麝香

气味辛、温,无毒。主辟恶气、杀鬼精物,去诸虫虫毒,温疟惊痫。久服除邪,不梦寤魇寐。

【参】 麝食柏叶、香草及蛇虫,其香在脐,为诸香之冠。香者,天地之正气也,故能辟恶而杀毒。香能通达经络,故能逐心窍凝痰,而治惊痫;驱募原邪气,以治温疟。而魇寐之症,当熟寐之顷,心气闭塞而成。麝香之香气最盛,令闭者不闭,塞者不塞,则无此患矣。孕妇忌之。

石蜜

气味甘、平,无毒。主心腹邪气,诸惊痫 ,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

陈修园曰:石蜜气平,禀金气而入肺;味甘无毒,得土味而入脾。心腹者,自心下以及大小腹与胁肋而言也;邪气者,六淫之气自外来,七情之气自内起,非固有之气,即邪气也,其主之者甘平之用也。诸惊痫 者,厥阴风木之为病也;其主之者,养胃和中,所谓厥阴不治,取之阳明是也。脾为五脏之本,脾得补而安,则五脏俱安,而无不足之患矣。真气者,得于天而充于谷,味甘益脾,即所以益气而补中也。止痛者,味甘能缓诸急。解毒者,气平能胜诸邪也。诸花之精华,采取不遗,所以能除众病;诸花之气味,酝酿合一,所以能和百药也。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者,皆调和气血,补养精神之验也。

龟板

气味甘、平,无毒。主漏下赤白,破症瘕 疟,五痔阴蚀,湿痹四肢重弱,小儿囟不合。久服轻身不饥。

陈修园曰:龟甲诸家俱说大补真水,为滋阴第一神品,而自余视之,亦不尽然。大抵介虫属阴,皆能除热;生于水中,皆能利湿。其甲属金,皆能攻坚,此外亦无他长。《本经》云:主治漏下赤白者,以湿热为病;热胜于湿则漏下赤色,湿胜于热则漏下白色,龟甲专除湿热故能治之。破症瘕者,其甲属金,金能攻坚也。 疟,老疟也,疟久不愈,湿热之邪痼结阴分,唯龟甲能入阴分而攻之也。火结大肠则生五痔,湿浊下注则患阴蚀,肺合大肠,肾主阴产,龟甲性寒以除其热,气平以消其湿也。脾主四肢,因湿成痹以致重弱,龟居水中,性能胜湿,甲属甲胄,质主坚强,故能健其四肢也。小儿囟骨不合,肾虚之病;龟甲主骨,故能合之也。久服轻身不饥者,言阴精充足之效也。

牡蛎

气味咸、平、微寒,无毒。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 ,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杀邪鬼,延年。(按:补阴则生捣用,若 过则成灰,不能补阴矣。方书注云: 用者皆取粉,外治之法。荒经者误收,遂相沿不改矣。)陈修园曰:牡蛎气平者,金气也,入手太阴肺经;微寒者,寒水之气也,入膀胱经;味咸者,真水之味也,入足少阴肾经。此物得金水之性。凡病起于太阳,皆名曰伤寒;传入少阳之经,则为寒热往来;其主之者,借其得秋金之气,以平木火之游行也。温疟者,但热不寒之疟疾,为阳明经之热病;洒洒者,即阳明白虎证中背微寒恶寒之义,火欲发而不能径达也;主以牡蛎者,取其得金之气,以解炎暑之苛;白虎汤命名,亦同此意也。惊恚怒气,其主在心,其发在肝;牡蛎气平,得金之用以制木。味咸,得水之用以济火也。拘者筋急,缓者筋缓为肝之病。鼠 即瘰 之别名,为三焦胆经火郁之病,牡蛎之平以制风,寒以胜火,咸以坚,所以咸主之。止带下赤白与强骨节二句,其义互见于龟板注中,不赘。杀鬼邪者,补肺而申其清肃之威。能延年者,补肾而得其益精之效也。

桑螵蛸

气味咸、平。主伤中,疝瘕,阴痿,益精生子,女子血闭腰痛,通五淋,利小便水道。

陈修园曰:螵蛸,螳螂之子也。气平属金,味咸属水。螳螂于诸虫中,其性最刚;以其具金性,能使肺之治节申其权,故主疝瘕,女子血闭、通五淋、利水道也。又具水性,能使肾之作强得其用,故主阴痿、益精生子、腰痛也。其主伤中者,以其生于桑上,得桑气而能续伤也。今人专取其缩小便,虽曰能开而亦能阖,然要其本性,在此而不在彼。

同类推荐
  • 祖庭钳锤录

    祖庭钳锤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鄱阳记

    鄱阳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Village Stradivarius

    A Village Stradivari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玉箓资度解坛仪

    玉箓资度解坛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白云守端禅师语录

    白云守端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十三爷的剑

    十三爷的剑

    一段黑暗的历史一段血与泪的挣扎一段不可言说的悲痛和苦难这是一个与世界格格不入的剑客背负着情仇家国恨的少年,经历着不可言说的落寞和孤独。
  • 圣魔之名

    圣魔之名

    战争与和平的名义秩序与自由的抉择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原来到了最后,我们都变成对方讨厌的样子。---------一片大陆,一座小村,一个少年,一把长镰,一颗黑珠,一个少女,一枚白珠以及一篇故事
  • Be the Hero

    Be the Hero

    Author Noah Blumenthal shows that we are all master storytellers. These aren’t the stories we tell around the watercooler or the campfire. They are the stories we tell ourselves—the ones that rattle around in our heads and move us to emotions and actions.
  • 侍妾闺门札记

    侍妾闺门札记

    一朝穿越的欢娘栖身专门为达官富贾提供妾侍的瘦马馆,天生注定成为承欢人前,献媚枕畔的妾,却扭悲为喜的宅内奋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Pharsalia

    Pharsali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带一本书做中层

    带一本书做中层

    《带一本书做中层》由夏在伦编著,中层的能力越强,拥有的能力越出众,一个企业成功的概率就越大!做好中层不仅要会流汗,还要会“流”智慧。除了自身过硬的素质与能力,还要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用明确的目标,高效的管理,时间的优化,合理的人员配置,以及科学的绩效考核,有效的激励策略,切实的执行力,赢得企业的竞争力。成为优秀的中层,要懂得智慧的管理,而不是靠一人之力的蛮干。会营造良好工作氛围,能处理好各个方面的关系,组织得力、协调有度、用权灵活、管人有方的中层人员,才能构建一支高效的团队,使自己的工作游刃有余、卓有成效。
  • 独宠凰妃太张狂

    独宠凰妃太张狂

    凤子卿,和所有小说里的套路一样,她穿越了,不过话说为什么她才穿越不久就被一个神秘的人强行契约了,还说是什么灵仆契,只要他们两人当中其中一个死亡那另一个契约者也会死亡,从此,大名鼎鼎的凤子倾不仅走上了保护作死小能手帝冥的不归路,还要收小弟,对此她深深的感到无奈。【1v1,甜甜甜!求翻qwq】
  • 叩开台湾名人之门

    叩开台湾名人之门

    作为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角张学良,早在1946年就被蒋介石下令用专机秘密押往台湾,从此在台湾度过45年的幽禁岁月。作为“山西王”的阎锡山,曾经独霸山西38年,败退到台湾之后却在阳明山极其偏僻的一角建造窑洞式石屋,惨淡度过生命的*后10年。从此他处于蒋介石特务的严密监视下,终死于非命……本书也关注台湾文化名人的命运:被大陆斥为“反动文人”的著名学者胡适、“自由主义者”国画大师张大千、“三大反动文人之一”钱穆、“两脚踏中西文化的”林语堂,等等。他们在台湾又经历着怎样的动荡与酸楚?本书是这些名人的集体后传,著名传记作家叶永烈多次远赴海峡,为你叩问史实。
  • 擒灵者

    擒灵者

    中华古老的鬼文化博大精深,你可知道鬼分为虚、阴、阳、妖、灵等五种鬼,而专收这五种鬼的人叫香头?香头玄学,玄之又玄,奥妙无穷,本书能让你身临其境地感受祛灾辟邪、破煞除孽、探秘寻奇的刺激!书中的倒霉鬼叶小清撞邪后,遇到了身为香头的袁奇风。在天津老宅、奇诡腊树、美尸邪棺、鬼生鬼子、桃源惊变、黄河绝壁、路神阴谋、瑶姬降临等惊心动魄的冒险中,叶小清和袁奇风由厌恶转生爱意,而每次冒险揭露的谜底,也让人惊叫连连,真正做到悬疑、推理、鬼文化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