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5700000228

第228章 勉斋学案(黄氏原本 全氏修定)(2)

承教持守之方,别恐亦无他说。前辈及先师言之详矣,亦只是不为与为之不力耳。然亦有一说。致知、持敬两事相发人心,如火遇木即焚。遇事即应,惟于世闲利害得丧及一切好乐见得分明,则此心亦自然不为之动,而所为持守者,始易为力。若利欲为此心之主,则虽是强加控制,此心随所动而发,恐亦不易遏也。便使强制得下,病根不除,如以石压草,石去而草复生矣。此不可不察也。不知高明以为如何﹖干老矣,未能忘禄。非录之不可忘也,不仰禄则又须别求。所以餬其口而劳心,害义反甚于仰禄。以是东西南北,惟命是从,何去就出处之敢言!何功名事业之敢望!特汩没世俗,学问尽废,大为师门之罪人,不敢自文也。敬子果如何﹖来书所谓「甚费造化,断不可辞」,此语却与向来议论不同。今之出仕,只是仰禄,不得已,若为合义,则非所敢闻。只管如此立说,却是浙间议论也,又不知高明以为如何﹖敬子既是应举得官,又家贫,未能不仕,从之亦无害也。(以上《与胡伯量》。)

承诲以朋友讲问之详,甚幸甚喜。干之愚陋,何足以折衷之﹖所说大抵皆善。人心道心之说,恐如契兄所云者为是。李所谓人心气也,余所谓性之正者,皆未精确也。道体之说,此更宜讲究。谓但指隐而言者,岂所以为道体之全邪﹖体字不可以体用言,如今所谓国体、治体、文体、字体,亦曷尝对用而言邪﹖所谓道体者,无物不在,无时不然,流行发用,无少间断。如曾者,真是见得此理,然后从容自得,有以自乐。今之局促迫狭,寻行数墨辄拘碍者,岂亦于此有未洒然者邪﹖主敬、致知两事,相为经纬,但言敬而不能有所见者,恐亦于此有所未思耳。

持守之方,无出主敬。前辈所谓常惺惺法,已是将持敬人心胸内事摹写出了,更要去上面生枝节,只恐支离,无缘脱洒。所谓座右铭四句者,不知先师文集有邪﹖抑故友程君之语也﹖是必非夫子之言。若程君思索所到,则恐画蛇寻足,愈支离而愈鹘突矣,安得起之九原,一叩所疑邪﹖

《易本义》不暇细观,但先天六十四卦圆图已大错缪。所谓有小圈者,特其小失耳。今以印策论之,则印策中缝之左,即《干卦》,右即《姤卦》。《干》、《姤》二卦夹在策缝左右,乃今所印本《恒》、《巽》之位,即先天《干》、《姤》之位也。《干》、《姤》居正南,《坤》复居正北,故曰冬至子之半是也。若今所印,则冬至在亥子之闲矣,知《干》、《姤》在策缝之中,则伏羲八卦图以《干》为南,以《坤》为北,可以类推矣。此乃《易》之宗祖,宜亟正之。又圆图后语,有圆布者,有方布者,则六十四卦圆图之中当有方图,岂可有其语而无其图邪﹖(以上《复胡伯量》。)

道之在天下,一体一用而已。体则一本,用则万殊。一本者,天命之性;万殊者,率性之道。天命之性,即「大德之敦化」;率性之道,即「小德之川流」。惟其「大德之敦化」,所以语大莫能载。惟其「小德之川流」,所以语小莫能破。语大莫能载,是万物统体一太极也。语小莫能破,是一物各具一太极也。万物统体一太极,此天下无性外之物也。一物各具一太极,此性无不在也。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道问学,所以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自性观之,万物只是一样。自道观之,一物各是一样。惟其只是一样,故但存此心,而万事万物之理无不完具。惟其各是一样,故须穷理致知,而万物之理方始贯通。以此推之,圣贤言语,更相发明,只是一义,岂不自博而反约哉!「天生蒸民,有物有则」,于民之下,又言有物者,何也﹖有物者,就人身上有耳、有目、有手、有足、有君臣、有父子之类而言也。有此等物,便有此当然之则。如耳聪目明,手恭足重,君仁臣忠,父慈子孝之类是也。然此当然之则,固无物不体,而此理之妙,实根于人性之本然。惟人之生,各禀此有常之性,所以应事接物,皆好此美德,而不容已也。所谓美德,即所谓物之则也。其曰「好是懿德」是云者,即指上文有则而言也。孔子又加一必字于有则之上,加一故字于好是之上,其旨愈明矣。刘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亦此意也。干尝谓此四句,便该括了《中庸》、《大学》、《论语》、《孟子》许多说话,非大圣人不能言也。自有天地以来,如人心道心四句,及此四句,皆是天心正法,传授世人,不可轻将寻常诗句读过也。且如大德小德,亦只是此意。秉彝便是大德,好德便是小德,世闲只是一个道理也。

统体太极各具,太极则兼体用,毕竟统体底又是体,各具底又是用。有统体底太极,则做出各具底太极。语大语小,则全指用而言,毕竟语大底是全体,语小底是用。天命谓性是未发,毕竟是体;率性谓道是人所常行,毕竟是用。大德而敦化,毕竟是体;小德而川流,毕竟是用。若浅看,则一段是一段;更深入思量,则又觉相似都凑。不知如何﹖(以上《复叶味道》。)

来教谓喜怒哀乐属于人心为未当,必欲以由声色臭味而喜怒哀乐者为人心,由仁义礼智而喜怒哀乐者为道心,以经文义理考之,窃恐不然。朱先生《中庸序》云:「人心发于形气之私,道心原于性命之正。」形气在我,如耳目口鼻是也。声色臭味在物,岂得以发于声色臭味者为人心乎。朱先生云:「虽上知不能无人心。」今以由声色臭味而喜怒哀乐,则是圣人未免于逐物也,而可乎﹖谓由仁义礼智而喜怒哀乐者为道心,则《乡党》一篇,委蛇曲折,焕乎其文章,莫非由仁义而发也,曷为而以道心为惟微乎﹖人指此身而言,道指此理而言。发于此身者,则如喜怒哀乐是也;发于此理者,则仁义礼智是也。若必谓兼喜怒哀乐而为道心,则理与气混然而无别矣。故以喜怒哀乐为人心者,以其发于形气之私也;以仁义礼智为道心者,以其原于性命之正也。人心道心相对而言,犹《易》之言器与道,《孟子》之言气与义也。人心既危而易陷,道心复微而难明,故当精以察之,则喜怒哀乐之闲皆见其有当然之则,又当一以守之,使之无一念而不合乎当然之则,然后信能守其中而不失也。(《复李公晦》。)

程、谢、尹所论敬处,固兼动静,无浅深,亦各就持敬处见得一个意思,各立为一说以形容之。今谓谢、尹之说只是发明主一之意,恐未必有此意耳。就三先生说处,各自体认凑合将来,见得敬字愈觉亲切。今只欲就主一两字上欲该括谢、尹之说,却恐看得谢、尹之说未免疏略耳。明德不言性而言心。杨德渊惠书亦录云:「所答之语,此但当答以心之明,便是性之明,初非有二物,则直截简径。使之自此思索,却见得分晓。」今观所答,是未免以心性为两物也。如「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则心自是心,仁自是仁。如《孟子》言「仁,人心也」,则仁又便是心。《大学》所解明德,则心便是性,性便是心也。所答之病,既误以心性为两物,而又欲安排并合,故其说颇觉费力。心之能为性情主宰者,以其虚灵知觉也。此心之理炯然不昧,亦以其虚灵知觉也。自当随其所指,各自体认,其浅深各自不同。心能主宰,则如谢氏常惺惺之谓。此只是能持敬,则便能如此。若此心之理,炯然不昧,如《大学》所谓明德,须是物格知至,方能如此,正不须安排并合也。《洪范》五行五事之说,近亦尝思之。前辈所说,决然不是。以庶征观之,自可见。但貌言视听思之所以配水火木金土,则恐来说未免穿凿耳。干亦尝反复思之,只以造化及人生之初验之,便自然合。天一生水,水便有形。人生精血,凑合成体,亦若造化之有水也。地二生火,火便有气。人有此体,便能为声。声者,气之所为,亦若造化之有火也。水阴而火阳,貌亦属阴,而言亦属阳也。水火虽有形质,然乃造化之初,故水但能润,火但能炎,其形质终是轻清。至若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则形质已全具矣,亦如人身耳目既具,则人之形成矣。木阳而金阴,亦犹视阳而听阴也。只以此配之,则人身便是一个造化,理自分明。似此等处,只得如此观看,耳目口鼻之配五行四象,亦自分明。耳属肾,肾即水,水即太阴。目属肝,肝即木,木即少阳。口属脾,脾属土,土王于夏秋之间,即太阴少阳之合。鼻属肺,肺属金,金即少阴,亦是自然之理如此,初无可疑也。至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则老氏之所谓道,而非吾儒之所谓道也。明道云:「天下之物,无独必有对。若只生一,则是独也。一阴一阳之谓道,道何尝在一之先,而又何尝有一而后有道哉。易有太极,易即阴阳也,太极何尝在阴阳之先。是生两仪,何尝生一而后生二。尝窃谓太极不可名状,因阴阳而后见。一动一静,一昼一夜,以至于一生一死,一呼一吸,无住而非二也。因阴阳之二,而反以求之太极,所以为阴阳者,亦不出于二也。如是,则二者道之体也,非其本体之二,何以使末流无往不二哉!然二也,各有本末,各有终始,故二分为四,而五行立矣。盖一阳分而为木火,一阴分而为金水。木者火之始,火者木之终。金者水之始,水者金之终。物各有终始,未有有始而无终,有终而无终。二各有终始。则二分为四矣。知二之无不四,则知其所以为是四者,亦道之本体,非其四,何以使物之无不四哉!故二与四,天下之物无不然,则亦足以见道体之本然也。太极不可名状,至此亦可以见其端倪矣。体用一源,显微无闲,要当以是观之,塞天地,贯古今,无往不然。仁义礼智,特就人心而立者耳。天以是心而成万物,人以是心而成万事,故曰天体物而不遗,犹人体事而无不在也。人之生也,五脏百骸,各有自然之则。天之为也,君仁臣忠,父慈子孝,以至手容之恭,足容之重,又人所以全天之所赋者也。自天之所为者而观之,则不待人为,而此理已完具矣。故曰「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明道所谓活泼泼地者,真见其如此,亦真个使人不知手舞足蹈也。颜子之不改其乐,又安得而不乐哉!世间所谓功名富贵者,真太虚浮云一点也。故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死生亦大矣,苟见此理,便死亦是闲事也。数年读先生之书,适自见得如此。以先生之书合之,亦无不然。不但世之学者,寻行数墨而无见于此,窃意周、程、邵子、朱先生见得分明,其它皆未知其果何如也。为学而不见其本源,是入门而不至其室。虽然,前辈教人且只道敬,此又学者不可不思。(《复杨志仁》。)

致知乃入道之方,而致知非易事,要须默认实体,方见端的。不然,则只是讲说文字,终日譊譊,而真实体段,元不曾识。故其说易差,而其见不实。动静表里,有未能合一则虽曰为善,而卒不免于自欺也。莫若一切将就自身上体着,许多义理名字就自身上见得是如何,则统之有宗,不至于支离外驰也。(《答陈泰之》。)

诸人讲论祭祀鬼神一段,此盖疑于祖考已亡,一祭祀之顷,虽是聚己之精神,如何便得祖考来格﹖虽是祖考之气已散,而天地之闲,公共之气尚在,亦如何便凑合得其为之祖考而祭之也﹖故味道兄为说,以为只是祭己之精神,如此则三日斋,七日戒,自坐而享之,以为祖考来格,可乎﹖果尔,则鬼神之义,亦甚粗浅、而圣人常谨言之,何邪﹖古人奉先追远之谊至重,生而尽孝,则此身此心,无一念不在其亲。及亲之殁也,升屋而号,设重以祭,则祖考之精神魂魄,亦不至于遽散;朝夕之奠,悲慕之情,自有相为感通而不离者。及其岁月既远,若未易格,则祖考之气虽散,而所以为祖考之气,未尝不流行于天地之间;祖考之精神虽亡,而吾所受之精神,即祖考之精神,以吾受祖考之精神,而交于所以为祖考之气,神气交感,则洋洋然在其上、在其左右者,盖有必然而不能无者矣。学者但知世间可言可见之理。而称幽冥难晓,则一切以为不可信,是以其说率不能合于圣贤之意也。盖尝以琴观之,《南风》之奏,今不复见矣,而丝桐则世常有也,抚之以指,则其声铿然矣。谓声为在丝桐邪﹖置丝桐而不抚之以指,则寂然而无声。谓声为在指邪﹖然非丝桐,则指虽屡动,而不能以自呜也。指自指也,丝桐自丝桐也,一搏拊而其声自应。向使此心和平仁厚,真与天地同意,则《南风》之奏,亦何异于舜之乐哉!今乃以为但聚己之精神而祭之,便是祖考来格,则是舍丝桐而求声于指也,可乎﹖(《复李贯之兵部》。)

「浴沂」一章,终是看不出喟然而叹夫子「与点」之意深矣。(《集注》)云:「日用之间,无非天理流行之妙。曾有见于此,故欲乐此以终身。如此却是乐天理之流行,而于本文曾意旨恐不相似。」窃意恐须是如此。天理方流行,中心斯须不和不乐,则与道不相似,而计较系恋之私入之矣。夫子无意、必、固、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正是此意,直与天地相似。《易》曰:「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夫子传之曰:「天下何思何虑。」圣人岂教人如死灰槁木,旷荡其心,徜徉其身哉!张子曰:「湛一性之本,攻取气之欲,物各付物,而无一毫计较系恋之私,则致广大而极高明,虽尧、舜事业,亦不能一毫加益于此矣。」后来邵康节先生全是见得此意思。明道先生诗中,亦多此意。(《与吴伯丰》。)

同类推荐
  • 王阳明集

    王阳明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索法号义辩讽诵文

    索法号义辩讽诵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杨勇悫公奏议

    杨勇悫公奏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宝净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秘法

    灵宝净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秘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家里有鬼:请你千万别发威

    家里有鬼:请你千万别发威

    叶小雨把头埋进对方怀里,声音闷闷的:“一群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真不知道他们都怎么想的。”论坛里,楼层数不停地往上飙升,这个话题竟然在一瞬间让叶小雨觉得它的热度永远不会消退。不过……“真正不会被遗忘的东西哪里存在呢……无论是他们,还是我,都是被遗忘的存在啊……”她听见内心的自己这么说道。然而下一秒,有一双手抱住了她的腰,对方手掌的温度很高,透过衣服烙在了她的身上。
  • 英雄水雷

    英雄水雷

    小说用黑色幽默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特殊风貌和价值观念。70年代末,过失纵火的水皮被当成救火英雄,不实的荣耀,成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压得他不惜以毁容来交换安静的生活。而真正的救火英雄雷加武,却沦为贪图名利的骗子,遭受三十年的冷嘲热讽。两个平凡的小人物,因为一场火灾改变了各自的命运。
  • 刚好猎到你

    刚好猎到你

    一个职业女强雇主和神秘腹黑男,这是一个聘用总裁的职场爱情故事。
  • 101℃恶魔美男

    101℃恶魔美男

    在她最爱的樱花树下,男朋友无情的抛弃了她,愤怒之下跑到酒吧买醉,却无意间看到有对男女在角落里舌吻,该死的,姑奶奶今天失恋,这是故意气我吗?大脑瞬间短路,借着酒胆,飞快的飘过去暴打了那男人一顿,灾难来临,从此便惹上了这个恶魔般的美男,甩都甩不掉呀!
  • 惊魂铁板沙

    惊魂铁板沙

    江苏北部沿海,有个吕四渔场。每当春季来临,就有大批小黄鱼来到这片浅海繁衍后代,于是附近的渔船,便不失时机地赶到这里捕捉。但是这片海区的地形非常复杂,涨潮时汪洋一片,浩瀚无际。落潮之后,海水退净,于是海底便袒露出来。这时才能看得清楚,原来海底是坑坑洼洼的,暗礁、深沟星罗棋布,简直是一个水下迷宫。有关部门还未曾来测量过,也没有出版过一张权威性的海图。这里的天气也是变化无常,天气预报往往不准。常言道,无风三尺浪,有风浪三丈。在这里吃过苦头的渔民们,干脆把吕四渔场改叫为“老虎洋”了。
  • 无爱承婚

    无爱承婚

    她和他在一起,她花不完的心思,用尽了手段,她是硬生生从他前女友手中夺过,她以为只要她爱,只要她努力,他就会爱上她,他就会发现她的好。结果却是,婚姻2年,仅仅的700多天,他的前女友回来,他毅然选择了那个女人。他说,“乔漫,我爱她。”乔漫,我爱她?多么讽刺的一句话,当时她听到的时候,笑了,笑得撕心裂肺。她爱他,爱得死心塌地,她爱他,愿意为他做一切,连死都愿意。但是,他却还是告诉她,“乔漫,我爱她!”她的初恋,她的初吻,她的初夜,她两年的卑微付出,被他那一句冷冰冰的话,彻底的否决,不留痕迹。离婚,好,她答应。并不是为了成全,而是为了报复。在离婚前一夜,她上了她儿时玩到大的青梅竹马,给他第一次戴了绿帽子。离婚当天,她挽着她的青梅竹马,走进了婚姻礼堂。什么事情,都必须赶在他的前面,她只是想要证明,“言箔,不是没有你,就不能生活。”一年的报复,她遍体鳞伤,他也遍体鳞伤。她恨,那是因为她很爱。一直以来,莫离都知道,和他上床,和他结婚,都是因为很想要报复,都是因为,她很爱,很爱。所以,他可以假装不知道,假装不在意,假装听不到高潮时她叫着另外一个男人的名字。所以,当一年之后,她累了,站在他面前告诉他,“对不起,莫离,我爱他。”于当年,言箔告诉她的话一模一样。但是莫离不是她,他只会淡淡的说,“好,你回去吧。”没有仇恨,没有怨言,因为他明白,无爱承婚而已!可那一刻,乔漫的心却痛了一下。…嘿嘿,各位亲们,宅回归了!支持宅的亲们,点击你的鼠标收藏哦,那是给宅最大最大的动力!!
  • 侯门鬼妻:活色生香

    侯门鬼妻:活色生香

    本书原名《春江花朝秋月夜》究竟是为了前世的不了情,还是为了来世的常相伴?欢迎大家入坑,老本儿已经完结,大家不用担心断更~存货大大滴有!
  • 海军陆战队12:偷袭彩虹港

    海军陆战队12:偷袭彩虹港

    雨过天晴之后,位于某地海港的上空总会出现美丽的彩虹,这个海港因此得名“彩虹港”。在美丽的外表之下,彩虹港中却隐藏着一个邪恶的阴谋。W国已经调动大量的军舰向彩虹港集结,准备对我国的海滨重镇发起攻击。雪豹小队奉命潜入敌军后方,却不料被敌军发现并成为俘虏。一个神秘的人物现身了,他将雪豹小队营救出来。随后,一场偷袭彩虹港的作战行动展开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某灵能的卫宫士郎

    某灵能的卫宫士郎

    新书《魔女先生的旅游日志》已发布 这是一个异世界来客吃掉卫宫士郎灵魂取而代之的故事。这是一个异世界来客在月世界推科技树、钻研如何用魔法做菜的故事。这是一个异世界来客在各个世界拯救世界(搞事)的故事。卫宫士郎:“我们的口号是?”众人:“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卫宫士郎:“等等!不应该是伊莉雅最棒了吗?!”有一定魔改,强迫症考据党退散!食灵—魔圆—空境x月姬相关—F/A—魔伊六年前—罪恶王冠—犬夜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