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5700000227

第227章 勉斋学案(黄氏原本 全氏修定)(1)

勉斋学案序录

祖望谨案:嘉定而后,足以光其师传,为有体有用之儒者,勉斋黄文肃公其人与﹖玉峰、东发论道统,三先生之后,勉斋一人而已。述《勉斋学案》。(梓材案:是卷多从黄氏补本,或是梨洲原本。谢山特补勉斋讲友诸人。)

朱刘门人(李、胡再传。)

文肃黄勉斋先生干(父瑀。)

黄干,字直卿,闽县人。父瑀,监察御史,以笃行直道着闻。父殁,往见清江刘氏子澄,奇之,因命受业朱文公。自见文公后,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后文公以其子妻之。补将仕郎,铨中,授迪功郎,监台州酒务。丁母忧,调监嘉兴府石门酒库。历通判安丰军。寻知汉阳军。以病乞祠,主管武夷冲佑观。寻起知安庆府,至则金人破光山,乃请于朝,创郡城以备战守,不俟报而兴役。后二年,金人破黄州沙窝诸关,淮东、西皆震,独安庆安堵如故。舒人德之,相谓曰:「生汝者,黄父也。」制置囗辟为参议官,再辞不受。既而朝命与徐侨两易和州,且令先制府禀议。先生即日解印趋制府。先是先生移书囗,有曰:「今日当先明保伍,立堡砦,蓄马,制军器,以资其用,不过累月,军政可成。」囗不能用。及至制府,囗往维扬视师,与偕行。先生言:「敌既退,当思所以赏功罚罪者。」其时幕府皆轻儇浮靡之士,僚吏士士民有献谋画,多为毁抹疏驳。将帅偏裨,人心不附,所向无功。流移满道,而诸司长吏张宴无虚日。先生知不足与共事,归自维扬,再辞和州之命,仍乞祠,闭阁谢客,宴乐不与。乃复告囗曰:「浮光敌退已两月,安丰已一月,盱眙亦将两旬,不知吾所措置者何事,所施行者何策。但闻请总领、运使至玉麟堂赏牡丹,用妓乐,又闻总领、运使请宴赏亦然,又闻宴僚属亦然。今浮光之报又至矣,金欲以十六县之众,四月攻浮光,侵五关。五关失守,则蕲、黄决不可保;蕲、黄不保,则江南危。尚书闻此已数日,乃不闻有所施行者,何邪﹖」其它言皆激切,同幕忌之尤甚,共诋排之。厥后光、黄、蕲相继失,果如其言,遂力辞去。俄再命知安庆,不就,入庐山访其友李燔、陈宓,相与盘旋玉渊、三峡闲,俯仰其师旧。未几,召赴行在所奏事,除大理丞,不拜,为御史李楠所劾,遂归里。弟子日盛,巴蜀、江、湖之士皆来。俄命知潮州,辞不行。差主管亳州明道宫,踰月,遂乞致仕,特受承议郎。卒,赠朝奉郎,录其子,谥文肃。先是文公编《礼书》,独以《丧》、《祭》二编属先生。病革,以深衣及所著书授先生,手书与诀,先生持心丧三年。所著有《经解》,《文集》行于世。

(梓材谨案:先生祭刘静春文曰:「干也颛愚,少无师承。年已踰冠,始来庐陵。抠衣趋隅,历问所学。直指前修,以警后觉。」据此知先生少及静春之门。)

圣贤道统传授总叙说

有太极而阴阳分,有阴阳而五行具,太极、二、五妙合而人物生。赋于人者秀而灵,精气凝而为形,魂魄交而为神,五常具而为性,感于物而为情,措诸用而为事。物之生也,虽偏且塞,而亦莫非太极、二、五之所为。此道之原之出于天者然也。圣人者,又得其秀之秀而最灵者焉,于是继天立极,而得道统之传,故能参天地,赞化育,而统理人伦,使人各遂其生,各全其性者,其所以发明道统以示天下后世者,皆可考也。尧之命舜则曰:「允执厥中。」中者,无所偏倚,无过不及之名也。存诸心而无偏倚,措之事而无过不及,则合乎太极矣,此尧之得于天者,舜之得统于尧也。舜之命禹则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舜因尧之命,而推其所以执中之由,以为人心形气之私也,道心性命之正也,精以察之,一以守之,则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焉,则存之心,措之事,信能执其中。曰精曰一,此又舜之得统于尧,禹之得统于舜者也。其在成汤则曰:「以义制事,以礼制心。」此又因尧之中,舜之精一,而推其制之之法。制心以礼,制事以义,则道心常存,而中可执矣。曰礼曰义,此又汤之得统于禹者也。其在文王,则曰「不显亦临,无射亦保」,此汤之以礼制心也;「不闻亦式,不谏亦入」,此汤之以义制事也,此文王之得统于汤者也。其在武王,受丹书之戒,则曰:「敬胜怠者吉,义胜欲者从。」周公系《易》爻之辞曰:「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曰敬者,文王之所以制心也;曰义者,文王之所以制事也,此武王、周公之得统于文王者也。至于夫子则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又曰:「文行忠信。」又曰:「克己复礼。」其着之《大学》,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亦无非数圣人制心制事之意焉,此又孔子得统于周公者也。颜子得于博文约礼、克己复礼之言,曾子得之《大学》之义,故其亲受道统之传者如此。至于子思,则先之以戒惧谨独,次之以知仁勇,而终之以诚。至于孟子,则先之以求放心,而次之以集义,终之以扩充,此又孟子得统于子思者然也。及至周子,则以诚为本,以欲为戒,此又周子鉏继孔、孟不传之绪者也。至二程子则曰:「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又曰:「非明则动无所之,非动则明无所用。」而为《四箴》,以着克己之义焉,此二程得统于周子者也。先师文公之学,见之《四书》,而其要则尤以《大学》为入道之序。盖持敬也,诚意正心修身而见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此又先师之得其统于二程者也。圣贤相传,垂世立教,灿然明白,若天之垂象昭昭然;而隐也,虽其详略之不同,愈讲而愈明也。学者之所当遵承而固守也,违乎是则差也,故尝撮其要旨而明之。居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克己以灭其私,存诚以致其实,以是四者而存诸心,则千圣万贤所以传道而教人者,不越乎此矣。

中庸总论

《中庸》之书,《章句》、《或问》言之悉矣,学者读之,未有不晓其文,通其义者也。然此书之作,脉络相通,首尾相应,子思之所述,非若《语》、《孟》问答,章殊而旨异也。苟从章分句析,而不得一篇之旨,则亦无以得子思著书之意矣。程子以为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朱先生以诚之一字为此篇之枢纽,示人切矣。今辄述其遗意而言之。窃谓此书皆言道之体用,下学而上达,理一而分殊也。首言「性」与「道」,则性为体而道为用矣。次言「中」与「和」,则中为体而和为用矣。又言「中庸」,则合体用而言,又无适而非中庸也。又言「费」与「隐」,则分体用而言,隐为体,费为用也。自「道不远人」以下,则皆指用以明体。自言「诚」以下,则皆因体以明用。「大哉,圣人之道」一章,总言道之体用也。「发育万物,峻极于天」,道之体也。「礼仪三百威仪三千」,道之用也。」「仲尼」一章,言圣人尽道之体用也。「大德敦化」,道之体也。「小德川流」,道之用也。「至圣」则足以全道之用矣。「至诚」,则足以全道之体矣。末言「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则用即体,体即用,造道之极至也。虽皆以体用为言,然首章则言道之在天,由体以见于用。末章则言人之适道,由用而归于体也。其所以用功而全夫道之体用者,则戒惧谨独,与夫知仁勇三者,及夫诚之一言而已,是则一篇之大指也。子思之著书,所以必言夫道之体用者,知道有体用,则一动一静,皆天理自然之妙,而无一毫人为之私也。知道之有体,则凡术数辞章非道也。有用,则虚无寂灭非道也。知体用为二,则操存省察,皆不可以不用其力。知体用合一,则从容中道,皆无所用其力也。善言道者,未有加于此者也。曰:「孔、孟何为而不言也﹖」曰:「其源流可考也。」孔子之学,传之曾子,曾子传之子思,子思传之孟子,皆此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即体,恕即用也。『维天之命,于穆不已』,非道之体乎﹖『干道变化,各正性命』,非道之用乎﹖此曾子得之孔子,而传之子思者也。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恻隐、羞恶、辞让、是非非道之用乎﹖仁义礼智非道之体乎﹖此又子思得子曾子,而传之孟子者也。道丧千载,濂溪周子继孔、孟不传之绪。其言太极者,道之体也。其言阴阳五行、男女万物者,道之用也。太极之静而阴,体也。太极之动而阳,用也。圣贤之言道,又安有异指乎﹖」或曰:「以性为体,则属乎人矣。子思以为天命;又以为发育万物,峻极于天;又以为经纶大经,立大本,知化育,乃合天人为一,何也﹖」曰:「性即理也。自理而言,则属乎天。以人所受而言,则属乎人矣。属乎人者,本乎天也,故曰『万物统体一太极,天下无性外之物』,属乎天者也。『一物各具一太极,性无不在』,属乎人者也。」或曰:「《中庸》言体用,既分为二矣。程子之言『性即气,气即性,道亦器,器亦道』,则何以别其为体用乎﹖」曰:「程子有言,『体用一源,显征无闲』。自理而观,体未尝不包乎用。『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已具』之类是也。自物而言,用未尝不具乎体。『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色天性』之类是也。」或曰:「如此则体用既不相离,何以别其为『费』为『隐』乎﹖」曰:「道之见于用者,『费』也;其所以为是用者,『隐也』。『费』犹木之华叶,可见者也;『隐』犹花叶之有生理,不可见者也。『小德之川流,大德之敦化』,『隐』也,然大德之中,小德已具。小德之中,大德固存,此又体用之未尝相离也。」

中庸总说

或者问《中庸》之书,言道之体用,则既闻之矣。戒惧谨独、知仁勇之德,与夫诚之一言,所以全道之体用者,可得而详言之乎﹖天命之性,率性之道,人之所固有而无不善者。将有过不及之患。而明之行之而未至夫诚,则未足以造夫道也。是则子思子之所忧也。若昔圣贤所以立教垂世,不过欲人全其固有而无不善者。然其大旨,固非有异,而开导之方,亦各不同。或举其一端,或示其大法,或随其所禀,或量其所至。言之略者,非隐也。言之缓者,非怠也。教人之序,不可以躐等而学,不可以凌节而施也。子思子袭孔圣之余训,继曾子之的传,览古先圣贤教人之旨,鉴后世学者为学之弊,作为《中庸》之书,其提挈纲维,开示蕴奥,则如言道之体用者,亦既明且尽矣。至于学者之岸_学者之所以用功者,又必反复包罗而极其详且切也。盖尝以其本而考之:首言戒惧谨独,因天命予fontcolor=red>,率性之道,固有而无不善者而为言,欲人防其所未然,而察其所以然也。其言要而易知,其事简而易行,学者于此而持循焉,则吾之固有而无不善者,将不待他求而得之也。次言知仁勇三德者,因君子之中庸,小人之反中庸,皆生于气禀之清浊,物欲之多寡,而有异也,故必知之明,行之力,而终之以勇,而后气禀物欲不能以累其固有而无不善也。末言诚之一字者,又因天道人道之分,以见天下之理无不实,欲人实用其力,以全天理之实也。此即子思子所以教人之大旨也。曰戒惧谨独者,静存动察之功。能若是,则吾之具是性而体是道者,固已得之矣。又曰知仁勇者,致知力行之功也。能若是,则由性以达夫道者,举合乎中庸,而无过不及之差也。曰诚者,则由人以进夫天,圣贤之极致也。是非其言之极其详乎﹖戒惧于不睹不闻之际,谨独于至微至隐之中,则所谓静存动察者切矣。曰知矣而继之以仁,曰仁矣而继之以勇,加之以弗措之功,而勉之以己百己千之力,则所谓致知力行者切矣。其言诚也,本于择善固执之始,而成于无声无臭之极,盖至于所谓大而化之。过此以往,莫之或知也者,岂非又极其切者乎﹖若不极其详,则学者用心,或安于偏见;不极其切,则学者用功,或止于小成。此子思子忧虑天下后世而为是书也。

勉斋文集

《大学》首章无他疑。但向者以为明德之发于外者,昭著而不可掩也。今之解注,乃存于中者,洞彻而无所蔽也。故鄙意以为莫若合内外而言之。虚灵指存于中者而言,昭著指发于外者而言。如辉光之类,皆指外者而言之。今既未能不疑,且守师言,就本领上看,尤为有味也。明德只得如章句所说,然其间亦难看,更以格字、致字、诚字、正字、修字与明字相参,见得分晓,方理会得先生旨意。

同类推荐
  •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金色孔雀王咒经

    大金色孔雀王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Captain Stormfield's Visit to Heaven

    Captain Stormfield's Visit to Heav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桐花阁词钞

    桐花阁词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邪神战剑

    邪神战剑

    诸神无道,夜游九天星河可碎重生一途,无外乎神祗通天,欲霸众神之巅自古弱肉强食,且看我手掌天威,杀尽天下余孽
  • 论语通解(二)

    论语通解(二)

    本书是已经出版的《论语通解(一)》一书的姊妹篇,续集,内容包括作者第十四讲至二十四将的内容。本书作者以亲和力的语言和轻松的讲座方式呈现给读者。作者通过自己对《论语》经典著作的深刻地理解和切身地体悟,结合当前读者工作生活中的困惑,进行了通俗地讲解和阐释。
  • 海贼王之暗暗果实

    海贼王之暗暗果实

    非跟船、非精英、非脑洞流暗暗果实拥有者。想要等来黎明,必须要经历黑暗!新人笔力有限,争取还原一个真实的海贼王世界。决不小白,绝不无敌!
  • 妖王升仙录

    妖王升仙录

    逆转时空,斩破苍穹手握银鞭,步步惊魂本命虽朽,道阻且长每遇危难,彼辄一至看破红尘,相见恨晚宁为人敌,不愿随君万兽齐吼,但以一泪至于迁天,俯视世生花瓣落,生已尽无他求,惟一志时空的逆转塌陷,令她魂落至凡间女子之身在这个以武者为尊的新世界,看她如何以差之本命草,步步升仙,震天下。
  • 这样对孩子说“不”最有效

    这样对孩子说“不”最有效

    孩子出口成“脏”、谎话连篇、撒泼打滚、过分挑食、痴迷游戏、攀比显阔、装着追星、学习应付了事……您是否也对孩子的这些问题一筹莫展?您很清楚,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在生活中,对于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和习惯的确要说“不”,要让孩子明确知道一不是自己的所有要求就能得到满足,不是自己想做什么都可以为所欲为。但这个“不”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在什么情况下要给予孩子鼓励与引导,什么情况下要坚定地说“不”,最重要的该怎样说“不”呢,这,就是本书要与您探讨解决的问题。
  • 八卦小毒医

    八卦小毒医

    日落西山你不陪,东山再起你是谁?八卦主播肖凌风因祸得福,因一本医书走上了开挂人生!灵气复苏,都市修仙,尔虞我诈,不服就干!畅意恩仇!(书友群:917461416)
  • 上古帝鸿

    上古帝鸿

    在膜拜萨满之力的古老时代,智人祖先们的脚步遍及整个大陆,并在野兽、妖魔、巨人、神的环伺中,将我们的文明薪火相传。守护人类、传播火种,两个少年从亘古走向洪荒。他们是芸芸众生中最不起眼的两个,木匠和医生,他们创造了人类最辉煌的文明起源,他们是帝鸿与榆棢,他们是土与火的圣徒。
  • 文心雕龙(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文心雕龙(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文心雕龙》还系统论述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继承和革新的关系,又在探索研究文学创作构思的过程中,强调指出了艺术思维活动的具体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并初步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问题;对文学的艺术本质及其特征有较自觉的认识,开研究文学形象思维的先河。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原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本书进行了内容精选,将纲领性的文字提取出来。
  • 成功店长训练

    成功店长训练

    作为门市店经营的中坚角色,店长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个企业要开设一家甚至十几家分店并非难事,但要培养一个甚至十几个强有力的店长并非易事。本书将现代化门市店长应具备的经营管理运作上的技术与能力,包括店长应具备的商品战略管理、销售业绩管理、店铺人员管理、卖场管理与运作以及顾客服务与管理能力汇整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