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97000000006

第6章

何以故。法不自名。假名詮法。法既非法。名亦非名。名不當法。法不當名。名法無當。一切空寂。

肇法師云。名無召體之功。體無應名之實。無名無實。名實安在。葢世出世間之法。皆是眾生妄計假立名字。遂執之以為真實。由是緣名責相。逐影忘形。不知法既非法。名亦非名。兩皆無當。本來空寂。

故經云。法無名字。言語斷故。

假名不能詮實法。以其假實不同故也。

是以妙相絕名。真名非字。何以故。無為寂滅。至極微妙。絕相離名。心言路絕。當知正觀。遡源之要也。

妙相但絕名。非無真體。真名但非字。非無真名。良以無為寂滅。至極妙微。故絕相離名。名所不能名心言路絕。思所不能到。如是正觀。方能遡源。

是故智者。正觀因緣。萬惑斯遣。境智雙忘。心源淨矣。是名淨修意業。

因緣者。所觀之事境也。即上所明彼我色心。菩提煩惱是也。正觀者。能觀之理。觀能融事以歸理。即上所明。無差不二。名實雙忘之智慧也。能如是觀萬惑不遣而自遣。境智不忘而自忘。惑遣觀忘。心源了然清淨矣。

三乘漸次第六

夫妙道沖微。理絕名相之表。至真虗寂。量越羣數之外。

本欲明說。先言無說以標本。葢無說為所說之理。有說為能詮之教。能了無說則不妨有說。是則終日無言而熾然演說。終日說法而寂爾無聲。所謂說時默。默時說。大施門中無壅塞。

而能無緣之慈。隨有機而感應。不二之旨。逐根性而區分。順物忘懷。施而不作。終日說示。不異無言。設教多途。無乖一揆。

石壁云。不疾而速。感而遂通。故能朗然元照。鑒於未形。如來乘莫二之真心。吐不一之殊教。乖而不可異者。其惟聖人乎。又曰。順物照俗。忘懷照真。終日施為。同歸無作。

是以大聖慈悲。隨機利物。統其幽致。羣籍非殊。

慈悲利物。乃從體以起用。自無差而為差者也。幽致非殊。乃即用而即體。即差別而為無差者也。

中下之流。觀諦緣而自小。高上之士。御六度而成大。

三乘漸次渡河。天台判在通教。若約時說。乃在生熟二酥。約化儀說。乃屬於漸。約不定。則如來不思議力。一音演說。得解隨機。約秘密。則如來或為此人說四諦。或為彼人說因緣說六度等。彼此互不相知。今文正明不定。故曰中下自小。高上成大。豈非上中下乘在機。而不在佛乎。

由是品類愚迷。無能自曉。或因說而悟解。故號聲聞。

此明下智得名之所自也。謂聞四諦聲而悟道。故號聲聞。

原其所修。四諦而為本行。

此明下智修行之所本也。謂能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故。

觀無常而生恐。念空寂以求安。患六道之輪迴。惡三界之生死。

此明下智趣向之本志也。生死固無常。菩薩處之而不畏。涅槃固安隱。菩薩慕之而未暇。以其有慈悲大志故也。故於六道三界。處之怡然。聲聞反是故於是。生恐惡患。尋樂求安。

見苦常懷厭離。斷集恒畏其生。證滅獨契無為。修道惟論自度。

此明下智觀四諦所以成聲聞之故。葢四諦法門。四教通用。惟觀其根性進解何如。圓教亦觀四諦。彼何以獨稱無作。以其能解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等。惟此聲聞則不然。如空中本自無刺。彼故見苦而常懷厭離以拔之。見集而恒畏其生以斷之。虗空亦本自無得。彼故慕滅而獨契之。修道而獨度之。此其所以為下智也。然此但言藏教爾。通教則非然。以其能解色即是空。非色滅空故也。

大誓之心未普。攝化之道無施。六和之敬空然。三界之慈靡運。因乖萬行。果闕圓常。六度未修。非小何類。如是則聲聞之道也。

大誓未普。從容與而言之也。若峻辭奪之。正當言其不普。誓既不普。攝化何施。所謂如麞獨跳。不顧後羣者也。六和敬者。石壁云。一同戒和敬。二同見和敬。三同行和敬。四身慈和敬。五口慈和敬。六意慈和敬。余曰。聲聞非無六和之敬。第歸之於空。然而己六和既空。慈悲不運。若菩薩欲圓萬德之果。須順萬行之因。聲聞因行有乖。果德豈能不闕。六度曠然不修。自非小乘何類。所以判入聲聞乘也。

或有不因他說。自悟非常。偶緣散而體真。故名緣覺。

梵語辟支迦羅。此稱獨覺。亦稱緣覺。不因他說。自悟無常。單言獨覺也。偶緣散而體真。兼言緣覺也。

原其所習。十二因緣。而為本行。

十二因緣有三種。三世。一期。一念下且言其三世。

觀無明而即空。達諸行而無作。二因既非其業。五果之報何酬。愛取有以無疵。老死亦何所累。

無明與行。過去二支因也。通教緣覺。能了煩惱即空。結業無作。識。名色。六入。觸。受。現在五支果也。因既即空。果亦何得。故曰二因非業。五果何酬。愛。取。有。三支現在因也。由有現在三支之因。故感未來二支老死之果。愛取既已無疵。老死故無所累。此緣覺觀因緣滅相。入道之法也。

故能翛然獨脫。淨處幽居。觀物變而悟非常。覩秋零而入真道。四儀庠序。攝心慮以恬愉。性好單棲。憩閑林而自適。

此明獨覺。謂獨宿孤峯。樂獨善寂。觀物變易。自悟無生。如國王見落花而悟道。比丘聽釧聲而證真。

不欣說法。現神力以化他。無佛之世出興。作佛燈之後燄。

初心菩薩。能說法而未能現通。緣覺獨覺。能現通而不能說法。惟佛與佛。乃兼有之。然而又有現通不現通諸緣覺獨覺。說法不說法諸緣覺獨覺。亦不得一準。

身惟善寂。意翫清虗。獨宿孤峯。觀物散滅。利他不普。自益未圓。於下有勝。於上不足。兩非其類。位取中乘。如此。辟支佛道也。

辟支取唯如鹿。亦能匡徒領眾。第利他不普耳。自益未圓。且約通教言之。辟支先侵正使。少侵習氣菩薩至果時。正習俱盡。以此二事。以定三人。今則於下有勝。於上不足。在季孟之間。故號辟支迦羅。

如其根性本明。元功宿著。學非博涉。解自先知。

此明菩薩乘。皆由宿秉。積功累德。不止一生。誠非學聚問辨而來。

心無所緣。而能利物。慈悲至大。愛見之所不拘。

石壁云。有悲無智。愛見是生。有智無悲。墮二乘地。今以忘機之智。導無緣之悲。所以為通教菩薩也。金剛三昧經云。若化眾生。不生於化。不生無化。其化大焉。

終日度生。不見生之可度。

金剛般若云。滅度一切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此之謂也。

一異齊旨。解惑同源。人法俱空。故名菩薩。

石壁云。一謂照真。異謂照俗。真俗雖異。妙旨不殊。解惑例然。自利。則大智為首。已證二空。利他。則大悲為先。長遊六趣。悲智俱運。故號菩提薩埵焉。

原其所修。六度而為正因。

藏通菩薩。皆修六度。應以事理二種別之。今正言修理六度也。

行施。則盡命傾財。

身命財。三者俱施。如此行檀。修三堅法。

持戒。則吉羅無犯。

七聚淨戒。雖最小者。為突吉羅。而亦無犯。況其大者乎。又應云。性重譏嫌。二皆無犯。

忍辱。則深明非我。割截何傷。安耐毀譽。八風不動。

經云。我於往昔。節節支解。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石壁云。良由四相即空。順違無地。稱法成想。故曰深明。八風者。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精進。則勤求至道。如救頭然。自行化他。剎那之頃無間。

精則不雜。進則不退。不雜不退。以求大道。如救頭然之急。如喪考妣之哀。二利兼行。雖剎那亦無少間。如是可謂真精進也。

禪那。則身心寂怕。安般希微。住寂定以自資。運四儀而利物。

入定之法。宜調身調息調心。入則調麤而至細。出則調細以出麤。住則三事以均調。所謂入出住百千三昧是也。梵語安那般那。此云遣來遣去。即調息之方也。謂菩薩住則修寂。定以自資。出則運四儀而利物。莫非自他兼利之事也。

智慧。則了知緣起。自性無生。萬法皆如。真源至寂。

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豈非自性無生乎。以此充擴一切。則萬法皆如。而真源至寂矣。

雖知煩惱無可捨。菩提無可取。而能不證無為。度生長劫。

前明菩薩能達假而即空。今則能從空而出假。於無可捨中。吾故捨之。無可求中。吾故求之。不證無為。度生長劫。

廣修萬行。等觀羣方。下及諦緣。上該不共。

般若有共不共。共則三人同修。即下及諦緣等觀。通理不共。則獨菩薩法。非但六度有別。亦乃道觀雙流。

大誓之心普被。四攝之道通收。總三界以為家。括四生而為子。悲智雙運。福慧兩嚴。超越二乘。獨居其上。如是則大乘之道也。

此讚菩薩其心普。其行通。其家大。其子多。而悲智雙運。福慧兩嚴。故能超越居上。以成大乘之道也。

是以一真之理。逐根性以階差。取益隨機。三乘之唱備矣。

理本無差。教隨機異。諦緣度法。唱為三乘。

然而至理虗元。窮微絕妙。尚非其一。何是於三。

此下示一而為三。三本是一。先明一本非一。令其於三忘三。忘三。則會歸於一。歸一。則一與俱忘。方契虗元絕妙之旨。

不三之三而言三。不一之一而言一。

欲使忘三。先須了其不三。欲使忘一。先須了其不一。是則不三之三則可忘。不一之一則可泯也。

一三非三尚不三。三一之一亦何一。

同类推荐
  • 普明禅师牧牛图颂

    普明禅师牧牛图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指禅

    三指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Early Short Fiction of Edith Wharton

    Early Short Fiction of Edith Whart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Joan of Naples

    Joan of Nap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斗罗之龙王之王

    斗罗之龙王之王

    将身上的龙神与穷奇结合在一起成为了创世武魂审判王座的夜阳!斗罗世界中携带着各大牛人!"闷油瓶,他放虫子,救命!""和尚,他念经!"
  • 慎言

    慎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宝珠

    宝珠

    《宝珠》辑选了古代小说中胡人识宝的故事,及现代流传的回回采宝的民间传说故事26篇,透过这些故事可以追朔回回先民的活动足迹,多角度地体察回回民族的独特气质。
  • 周易举正

    周易举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强暴神系统

    最强暴神系统

    白枫意外穿越魂天大陆,激活最强暴神系统。“你说什么,你天阳丹已经是极品完美级的了,绝对不可能有比它还要好的,老子触发暴魂,炼制出来的药效能暴增成千上万倍,强的你TM都不敢吃,你信不信!”“你说什么,你是神冥境强者,比我高七个大境界,信不信老子一拳触发暴魂,攻击力翻一亿倍,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你说什么,你手里有七八件宝贝,老子随便杀两个敌人,触发暴魂都能爆出宝贝,看见那座小山了吗,都是我不要的宝贝!”不是我说,在我暴神白枫面前,尔等都是垃圾!
  • 重生八零年代好生活

    重生八零年代好生活

    上辈子,因为爷奶将苏敏爸妈上缴的钱偷偷贴补给了养了儿子的二叔家里,苏敏一家子只能蜗居在村子里的老房子里,父亲更是因为没钱治病而早早的离开人世。意外而亡的苏敏重生在了自己十三岁的时候。这辈子,父亲还没有因为没钱治病而死去,母亲也是健健康康的,这个家还完整。这辈子,苏敏决定,一定要改变家人的命运,让家人过上好的生活。
  • 本色:打开来,一个真实的我

    本色:打开来,一个真实的我

    《本色(打开来一个真实的我)》是一本关于职场、专业、人生、励志内容的书。实而空灵,是其突出的行文特点。真而直率昭示的是做人的意义。忠诚与敬业,彰显的是职业的操守。世间万物。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理想,有追求。这种追求的可贵之处,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出自本愿,一点一滴地去修为。作品中,读者会看到一个追求情义的人,一个爱憎分踞的人,一个渴望完美的人,一个知道感恩的人,一个真诚待人的人,一个职场想做成一点事几的人,一个想活得单纯、潇洒一些的人……矢志不移,初衷不改,此为本色。 《本色(打开来一个真实的我)》由韩亚君编著。
  • 天命修真之奠基人

    天命修真之奠基人

    我,琅彧,是你们不能杀的人。——琅彧如是说。
  • 相遇为别离

    相遇为别离

    这个故事开始在二零零几年的时候,具体的时间我已经记不清了,就像某些我本以为会刻骨铭心的事情,如今也只剩下个模糊的样子。那时乐一还喜欢周杰伦,同学还把东方神起的海报贴在课桌上,手机还没有普及校园,朋友还都在身边。只是新学期开学,因为学校坑人的制度,几个刚刚建立起友谊的朋友,又分开到不同的班级。分班在让老朋友间产生了微妙的距离,也让新的陌生人变成朋友。过程中有欢笑有争执,有暗暗的喜欢,有悄悄的走远。最终他们总会长大,生活都将归于平淡。年少的自以为是,总有人来承担后果。伤痛都会结痂,就像他们终将走散。他们不再向往爱情,只期望风平浪静;他们依然向往爱情,却不报任何信心。这是一个不完全快乐的青春,有我自己和我身边朋友们的记忆片段的缩影。很多相遇不是为了别离,太多相遇终究成为别离。我美化了自己的青春,却不能改变它的结局。
  • 一个资深经理人20年管理笔记

    一个资深经理人20年管理笔记

    《一个资深经理人20年管理笔记》系作者天外天20年亲历的职场真实案例集合,通过对一个个典型职场事件的回顾、演变、处置,展现了一位资深企业管理者在职场上,如何运用圆通的平衡艺术,灵活处理管人理事的核心管理智慧。对于正在打拼中成长的职业人士,具有不可多得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