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32100000005

第5章

3、戊子,龙图阁直学士韩维知颍州。初,王陶罢御史中丞为翰林学士,维言:“宰相跋扈,法所当治也。御史中丞言是,则宰相安得无罪?若其非,中丞安得止罢台职而已?今为翰林学士,是迁也。陛下既不能辨明大臣,使负恶名,有不自安之意;又使言者无名罢去,疑惑远方。愿廷对并臣,使是非两判。及御批吴奎罢参知政事,迁一方知青州,维以为奎素有学问,敦笃持重,可任以事。擢参政大夫,众谓得人,今才数月,止因论事之际少失婉顺,便加斥逐。进退大臣不当如此!且执政罢免,则为降黜,今复迁官,则为褒进,理当并行。此与王陶罢中丞而加翰林学士何以异?赏罚所以明天下之耳目,岂可不谨乎?”陶既出,维亦屡求外补,(案:《宋史·韩维传》:章上,还奎就职。维援前言求去。) 上从之,未行改汝州。(原注:《日记》云:乐道之与长文閧也;秉国、曼叔、彦先更上殿言。乐道出秉国亦求出,命知颍州。案:《宋史韩维传》:数月,召兼侍讲、判太常寺。熙宁二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明年,为御史中丞,以兄绛在枢府,力辞。安石亦恶言保甲,复使为开封府。) 侍御史吕景通判濠州。初,景既罚金,因言:“自臣入台,方逾两月,凡所论奏,不敢阿附。尝言枢府兵柄,方镇带之,於体非便,乞罢郭逵签书?宣抚之任。又宰相於文德殿立班,乃祖宗旧制,今既隳废,亏损国体。”又言:“王举元四岁八迁,蔡挺资浅用速,夏倚超擢太优,陈汝羲贪邪阴险,不当召试,不蒙施行。盖臣才识浅陋,不能开悟圣心。今王陶已降外郡,而臣止从罚,在臣之义,岂敢苟安?望罢臣言职,显加黜降。”三奏待罪,故有是命。(《纪事本末》卷五十七。案:《传家集》五月十二日,上《留韩维吕景劄子》云:臣窃闻已有指挥,龙图阁直学士韩维差知颍州,侍御史吕景与堂除通判,未知信否。臣愚窃见韩维沈静方雅,於陛下畴昔宫僚之中最有美誉。今者无故称病求出,外人皆不知其故。吕景浑厚刚直,於今日言事之臣亦为难得,其人身为台官,坐言事罚铜,诚使羞辱,难以立朝,不若得贬窜之为快也。然二人者,皆陛下腹心耳目之良臣,一旦俱从外补,於二人甚为私便,臣窃为陛下惜之。伏望圣慈更赐详度,或且留之左右,使拾遗补阙,诚有所裨益。必若不可留者,其台官乞更不举人。只於旧台官吕大防、郭源明、马默等数内,断自圣意,选择一人以补其阙。所贵得质直之人,克厌众心。取进止。)

王陶赴陈州上表谢到任,凡数千言,专诋毁执政,其略曰:“臣预知孤忠必犯众忌,方权臣之久盛,复众党之已深。禄去王室者十年,政在私门者三世。言事忤意者决行斥逐,立朝守正者公肆忌嫌。闻手诏一出,则迁怒以责人;议山陵一费,则怀忿而形色。以直道事君者为大恶,以颛心附己者为至忠。”又曰:“方幸幼君之足陵,岂思天威之可畏。”又曰:“元台高卧而有要,次辅效尤而愈悍。夜取敕告於上阁,藏在私家;朝请宣召於御前,押归政府。转主心易於拳石,夺君命轻若鸿毛。昔真宗久疾,丁谓弄权,已去复留,异时同恶,尚犹再行告病,少挟正以为邪,不敢便毁制书,全无名而复位。”

上素喜陶文,往往成诵,执政怒,将请其罪。司马光言:“臣窃闻政府以王陶上表言词狂率,恣为诋毁,多过其实,欲有敷奏,乞重加降责。审或如此,恐不可许。何则?自仁宗皇帝以来,委政大臣,宰辅之权诚为太重,加以台谏官被贬者,多因指大臣之过失,少因犯人主之颜色,是威福之柄潜移於下,方将奋乾刚之盛德,伸元后之威断,收还利器,以救其弊。今者王陶,肆其褊心,失於详审,言语不密,流布远近。虽实有罪,然陶前者出知陈州,陛下盖以先帝梓宫在殡,特为大臣屈意行之。今若又以表文诋毁大臣,重加责降,臣恐人主之权益轻,大臣之势遂成。兴衰之机於此乎在,不可不察也。臣愚欲望陛下於执政进呈王陶谢上表之际,但谕以躁人之辞不足深罪,前已左迁在外,岂可更加贬责。若其再三执奏,陛下当正色语以‘王陶前作中丞,讥切朕躬,非无过当之言,朕亦未尝加怒,欲以广开言路,岂可触犯卿等。则必欲再三责降,方为快意邪!’若又执意不已者,陛下但不复应答,彼当自退。所以然者,非以保全王陶,盖欲使其馀臣僚知陛下英武可恃,万一他日大臣有欺罔朝廷为大罪者,并臣敢言之耳!凡此,皆陛下圣智所能自知,臣复屑屑尽言者,诚荷陛下不世之恩,贪於报效,不复自顾形迹之嫌故也。”陶遂得免。

吕公著恐上惑陶说,将复召之,即奏疏曰:“臣伏见自陛下即位以来,中外皆称圣明。昨因王陶渎乱天听,上下震骇,寻已黜守外藩,继一露奏表章,历诋近臣,及论大臣不轨,又漏泄上前密语。陛下以其宫邸之旧,尝加眷遇,兼谓出於一时狷忿,特赐含容,不加重谴,陛下之恩德可谓至矣!陶宜日夜循省咎愆,以答上仁。今闻复有章表,长恶不悛如此,乃是包藏祸心,非特出於一时之狷忿也。且以陛下之聪明,至其指执政之得失,数并臣之长短,固亦有然者矣。若遂以为大臣有不臣不轨之心,则陛下固不以为然,朝廷士大夫皆不以为然也。今议者咸以为陶虽在外,而眷念不衰,向后必须召用。臣窃恐奸邪小人,因奏对之际,必有希合上旨,蔽陶之罪,谓其能忠直敢言。伏望陛下割一人之私恩,采天下之公论,登用中立之士,杜绝阿党之原,毋为偏见邪说所惑,则天下幸甚!”(《纪事本末》卷五十七。案:毕氏通鉴:熙宁元年七月,知梓州何郯又乞召还王陶以迎合上意,帝薄之。后陶入为三司使,迁翰林学士;中丞吕公著复论:“陶赋性倾邪,当韩琦秉政,谄事无所不至;及为中丞,乃诬琦以不臣之迹,陷琦以灭族之祸。反覆如此,岂可信任!”乃出陶知蔡州。)

4、甲辰,屯田员外郎张唐英为殿中侍御史悰行。唐英,双流人。初,英宗立,上《谨始书》言:“为人后者为之子,恐他日有引定陶故事以惑圣听者,愿杜其渐。”既而台谏官相次黜逐,故王珪、范镇谓唐英有先见之明,共荐之。(《纪事本末》卷五十五。案:邵伯温《闻见录》云:张唐英者,天觉丞相兄也,丞相少受学於唐英。唐英有史才,尝作《宋名臣传》、《蜀梼杌》行於世。熙宁元年春,以前御史服除还京。徐乾学《通鉴后编》云:唐英初调穀城令,县圃植千株杨柳,作柳亭於其中,闻者咨美。英宗初立,唐英上《谨始书》。)

1、六月(案:钱大昕《四史朔闰考》:是月丁未朔。) 庚申,兵部员外郎、直龙图阁、兼侍读学士王广渊知齐州。

先是,司马光言:(案:《传家集言王广渊子劄凡》三篇,《第一劄子》上於六月三日,《纪事本末》所载,其第一劄子也,然前半已删节,今据《传家集》附注於此。据《传家集》所载云:臣闻明君之政,莫大於去奸;忠臣之志,莫先於去邪。陛下不知臣无似,使待罪宪府。受任以来,於今逾月。而寂无所纠,诚负大恩。伏见直龙图阁、兼侍读学士) ‘王广渊,以小人之质,有倾巧之材,(案:《传家集》此下有云:苟求进身,无所不至。) 外依政府,内结近习。(案:《传家集》此下有云:数年之间,致位清显。) 国家本以龙图阁宠贤彦,迩(案:此字原阙,据《传家集》补。) 英待儒雅,皆非广渊所宜滥处。(案:《传家集》此下有云:陛下即位以来,未闻放黜奸邪,以警群臣。广渊於朝列之中,为奸邪之尤者。) 伏望陛下奋发乾断,首加斥逐,夺去职名,除一远地监当,亦足以醒天下之耳目!”(案:《传家集》所载《言王广渊第二劄子》云:臣近曾上言,直龙图阁、兼侍读王广渊,倾巧奸邪,乞尽夺去职名,除一远地监当差遣,至今未闻指挥。臣窃闻,广渊所为,布闻海内。陛下昔在宫邸,岂不备知,何假微臣更有详述?《书》曰:“任贤勿贰,去邪勿疑。”此大舜所以成大功也。陛下若未知广渊之为贤与不肖,尚容致疑,若果知广渊奸邪之状,则岂可复置之左右而不速去之哉!夫佞人者,巧於求合,变故万端,虽圣贤所不能察。是以帝尧畏巧言令色孔壬,而孔子教颜渊以远佞人。夫尧与颜渊非不明也,苟不畏而远之,则有时而惑之矣。伏望陛下依臣前奏,其王广渊早赐黜逐。)

御史蒋之奇亦言:“广渊人品庸凡,天资险谲,先帝拔自常僚,置之文馆,不思献纳忠规,而乃肆为奸佞。方擢用之际,司马光列章十上,事寝不行,愈自矜滉藩邸故旧。入则结高居简为内应,出则与孙固为死交。陛下大明初升,四海皆照,岂容魑魅尚在朝廷!”广渊亦自请郡,故有是命。既而光又言:(案:《传家集》此为《言王广渊第三劄子》也,《纪事本末》亦节去前后。据《集》中所载云:臣前两次上言王广渊倾巧奸邪,乞尽夺去职名,与远地监当。) “近闻广渊案:《传家集》作本人。带职知齐州,仍赐章服。如此乃是赏之,非黜之也。曏使广渊自改京官以来,谨身守分,不为奸谄,以至今日,不过作第二任通判。今所得乃如此,岂可谓为奸谄无益哉!(案:《传家集》此下有云:孔子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今之章服,所谓器也;职名,所谓名也。二者皆无用之物,然而天下贵之者,为其非贤才则不能得之故也。唐宣宗重惜章服,不轻以与人,有司制绯衣以备赐与,经年不过用三两领。故当时服绯紫者,人以为贵。夫名器者,譬如珠玉,若使之易得如瓦砾,尚安足贵乎?近岁两次覃恩,服绯紫者已为泛滥。今又如陈铸、王广渊辈皆赐章服,是使今后受赐章服者皆以为耻,不以为荣也。) 且陛下使广渊出补外官,必已知奸邪之迹也。今又复以职名章服宠之,是劝人使效广渊所为也。臣窃恐非国家之福。”(案:《传家集》此下有云:伏望圣断依臣前奏,尽夺去广渊职名并比来章服,与远地监当,使赏善罚恶,瞭然明白。) 不听。广渊入辞延和外殿,上哀恸久之,卫士皆感泣。(《纪事本末》卷五十八。案:王铚《默记》卷上云:王广渊识英宗於潜邸,及即位,欲大用之。不果。然中外之事,莫不以闻,又论宰执专权,须收主威。英、神二朝俱主其说,时宰患之,无如之何。乃反间谏官司马君实,力言其奸邪不可近。章至八九上,广渊竟外出。世徒知君实言广渊,而不知宰相之反间也。然则阴讽台谏,以逐人主亲臣,古今之所不免。其后神宗时,君实言杨绘不当言曾公亮事。神宗御批与滕元发,令谕绘云:“光醇儒少智,未必不为人阴使之耳。”盖广渊被逐,尝言君实纯直,受人风旨之诈而云尔。此说似诬。)

2、辛未,(《长编》卷一百八十八,又卷二百四十六载增配沙门岛人数事,据原注均云治平四年六月二十五日李庆事,可考。案:原文已佚。《东都事略·马默传》:默除知登州。沙门岛旧制则有定额,溢数则投之海中。砦主李庆罢官,入谒,默遽问:“擅杀几何?”庆对:“一任杀七百馀人。”默诘之,则曰:“岛上地狭,徒隶猥众过数,官粮不足以赡,则取杀之。”默责其擅杀,欲按其罪,庆惶恐,即日自杀。默为奏请更定配岛法,凡二十条,溢额者,则选年深不作过人移徙登州。自是多全活者。其后苏轼起知登州,父老迎於路曰:“公为政爱民,得如马使君乎?”轼异之。王巩《甲申杂录》云:沙门岛旧制有定额,过额,取一人投之海中。马默处厚知登州,建言:“朝廷既贷其生矣,即投诸海中,非朝廷之本意。今后溢额,乞选年深自至配所不作过人移登州。”神宗深然之,即诏:“可著为定制。”) 诏曰:“农,天下之本也,祖宗以来,务加惠养。比下宽恤之令,赐蠲复之恩,然而历年於兹,未极富盛,间因水旱,颇致流离。深维其故,殆州县差役仍重,劳逸不均,喜为浮冗之名,不急之务,以夺其时,而害其财故也。愁痛亡聊之声上干和气,深可伤悯!其令逐路转运使,遍牒辖下州军,如官吏有知差役利害可以宽减者,实封条析以闻。”

同类推荐
  • 验方新编

    验方新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科要旨

    女科要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茅山志

    茅山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Crowd

    The Crow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否泰錄

    否泰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媚乱六宫(全集)

    媚乱六宫(全集)

    王翩翩而至,俊魅的面容是她绝望中的救赎。从此她为了他,踏入深深宫;从此她为了他的江山,誓死守护;一位阴冷深沉,智计无双的赤灼皇子,离国千里,忍辱负重,只为复兴故国,一统破碎河山。一位阴柔俊美,霸道多情的傀儡皇帝,蛰伏十载,风流倜傥,只为荡平朝宇,成就盛世江山。家仇国恨,恩怨情仇,她在深宫中一步一血,步步为营,一颗心千疮百孔却仍执着。天下乱,战事起,两位雄才伟略的帝王,两份难舍的如海情深,她将如何抉择。
  • 总裁校花赖上我

    总裁校花赖上我

    【鱼人新书】杀手兵王楚楠归隐花都来退婚,刚下火车就被抓去冒充霸道美女总裁的男友!我可是来退婚的,你怎么都赖上我了呢?【鱼宝宝书友1群333702438(已满),鱼宝宝书友2群417723151】
  • 都市之魔帝纵横

    都市之魔帝纵横

    九天魔帝,一剑斩仙这一世,我要让诸天都为之颤抖
  • 展示人格力量

    展示人格力量

    为了使人格力量能在追求成功者自我实现和人性完满过程中更自觉、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我们必须弄清楚自我成长的途径是什么?促进机制是什么?制约因素是什么? 为了使人格力量能在追求成功者自我实现和人性完满过程中更自觉、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我们必须弄清楚自我成长的途径是什么?促进机制是什么?制约因素是什么?
  • 符不维久

    符不维久

    三千年间,多少次午夜梦回我在这人世间又穿梭了几世几载在这奈何桥头又见过几次花败花开我不记得了我都快忘记了我是谁却忘不了你双眸中的绝望王又如何却是我亲手将你送入了深渊“孟婆,你可曾见过她?”“未曾。”“也对,她走之时,你尚未到来,倒是我,执念太深,他们如何会放过她?所谓活着,不过是句戏弄我的话罢了,可为什么我,却心甘情愿得被戏弄?”
  • 盗侠

    盗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勉仁斋丛书:中国文化要义

    勉仁斋丛书:中国文化要义

    《中国文化要义》从集团(集体)生活的角度对比了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进而提出了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社会的重要论断,并根据对中国宗教的深入考察,指出以伦理组织社会,进而实现中国社会改造的出路。作者还考察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既批判了中国文化的病诟,也揭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要旨。书中充满着“问题意识”。每个人从少年起就回避不了的人生意义问题,古老中国在清末以来所遭逢的民族前途问题,都把梁漱溟引向同一个中国文化。在梁漱溟看来,中国文化既是这两大问题的根源,也是这两大问题的解答,关键在于如何来认识这种文化。对中国文化本身,梁漱溟也从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入手来探讨:中国的知识、经济和政治无一称强,却何以历史悠久、广土众民,以至于面对强悍日寇仍能持久抵御?人们总说西方人是个人本位、中国人是社会本位,但如何解释中国人的“一盘散沙”,甚至“缺乏公德”呢?中国文明那么早就灿烂辉煌,但何以一直没有发展出像样的科学体系?
  • 翻转侧妃之路

    翻转侧妃之路

    一个在后现代婚姻不幸的师奶,穿越到了古时代大靖朝逸王爷不受宠的侧妃身上,明明是对女人丝毫提不起兴趣的淡漠王爷,怎么变的天天夜夜来骚扰她、吃她豆腐、占她便宜,还说只倾心她一人。日夜轮转,王爷的深情疼宠逐渐入侵她的抗拒之心,让每天都想回到原来世界的她也开始迷惘了,她这个在后现代时的平凡师奶究竟该何去何从?穿越可不是年轻女孩的专利啊
  • 造化石碟

    造化石碟

    夺天地之造化,运天地之神通!混元十二天极,万灵造化之功!剑破苍穹,凌驾九霄云上,拥大自在之游!
  • Alexandria and her Schools

    Alexandria and her Schools

    I should not have presumed to choose for any lectures of mine such a subject as that which I have tried to treat in this book. The subject was chosen by the Institution where the lectures were delivered.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