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65000000024

第24章 分治部下(小疵)(1)

此系头面小疵。及眼耳口鼻喉舌等部位。因其症治多岐。不可紊乱于大毒之内。故另立之以便检阅。

头部

头痛头疯。多由风火湿痰四气所致。或因梅毒上攻。及妇人产后当风。梳洗太早。并宜天麻饼子。新久悉效。及鱼鳔散、无忧散。俱可选用。若头仰视深者危。里痛摇头者重。头痛连脑手足冷者死。脉则浮滑易愈。短涩难医。再如头痛发热气喘。而左手脉大于右手者。虚也。速用参、 、归、术、陈皮、甘草。加大附子。

佐以茯苓、芍药数剂。大汗而愈。若以右大为内伤。左大为外感。宁不误耶。

天麻饼子 治头痛头风。及头目昏眩。项背拘急。肢体烦痛。肌肉蠕动。耳鸣鼻塞。皮肤顽麻。瘙痒瘾疹。

又治妇人头风。眉棱骨痛。牙齿肿痛。痰逆恶心等症。

天麻 川芎 细辛 苍术 防风 白芷 薄荷 甘松 白附子 甘草 草乌 川乌(二乌汤泡去皮各五钱)全蝎(三钱)食面打糊为丸。菀豆大。捻作饼子。每服二十三饼。食后细嚼。葱汤送下。火热痰痛。茶清送下。甚者日进二服。忌诸般发物。

鱼鳔散 治八般头风。

鱼鳔(用裙带者剪碎用 麻煎碎同炒胖透去麻)为末。每服三钱。卧时葱酒调服。日轻夜重者。血虚头痛也。用当归一两。酒二钟。煎一钟。调服。

梅毒头痛目肿者。用本门汤药内调服。

蠲痛无忧散 治偏头痛立验。(方见诸痛门)

头部

油风则毛发成片脱落。皮肤光亮。痒如虫行者是也。由风热乘虚攻注。血不能荣养所致。宜神应养真丹服之。以培其本。海艾汤洗之。以治其标。

神应养真丹 治风寒暑湿袭于三阳部位。以致血脉不能荣运。肌肤虚痒。眉发脱落。皮肤光亮。(见股部)海艾汤海艾 菊花 薄荷 防风 本 藿香 荆芥穗 甘松 蔓荆子(各五钱)用水五碗。煎入盆内。先熏后洗。

头部

白屑风生发内及面目耳项。初起微痒。久生白屑。叠叠飞起。脱之又生。由肌热当风。风热之所化也。宜祛风换肌丸。

祛风换肌丸 治白屑风紫白癜风。顽风顽癣。湿热疮疥。一切痒疮。日久不绝。愈而又发者。

威灵仙 石菖蒲 大胡麻 何首乌 天花粉 苦参 苍术 牛膝(等分) 当归 川芎 甘草(减半)上为末。用新安酒跌丸绿豆大。每服二钱。白滚汤送下。忌发物火酒。

玉肌散 洗白屑风。及风湿雀斑酒刺。

绿豆(半升) 滑石 白芷 白附子(各二钱)上为末。每用三匙。洗面时用之。

润肌膏 治白屑风油风。及秃疮白斑作痒。

麻油(四两) 当归(五钱) 紫草(一钱)浸三日。文火 枯。去渣。入黄蜡五钱。溶化。倾碗内。搽患处。

头部

秃疮生白痂成个而不相连。若 疮则生黄痂成片有脓为异耳。夫头为诸阳之首。而疮亦属火。乃二阳相灼所致。其治法必当解陈 之积热。导心经之烦躁。故宜以防风通圣散俱用酒浸过。焙为末。每日三服。量见大小。食后白滚水调服。服至头上有汗出为验。外兼以杀虫散风等药搽之。若虫死则痒止。风散则发生。血潮则斑润。随用生姜蘸润肌膏擦之。则发生矣。忌动风发物。

麦饯散 治秃疮。白痂垒叠。痒若虫行者。先用艾叶鸽粪煎汤。洗净疮痂。次用肥猪肉汤洗之。良久其虫自出。随用踯躅花油调麦饯散搽之。 帽戴之。随后作痛发肿。忍之。三日后其痂渐落。其发自生矣。戒诸发物。

踯躅花油方 取根四两捣烂。用菜油一碗 枯。去渣。入黄蜡少许。冷调前药。或用青布蘸此蜡油。

每日上三五次。三日可愈。

麦饯方 用小麦一升。炒枯黄色。乘热入钵内。和硫黄四两。白砒一两。为细末。搅匀。待冷取起。加烟胶半斤。川椒三两。生枯矾各二两。共研细末。用时以葱汤洗净。用麻油调搽。油纸盖扎。三日一换。三次即愈。又治小儿痘风疮。甚效。

华盖散 用糯米煮烂饭。捣如膏。随将秃疮剃净。将米膏浓罨之。其虫尽入米膏中。俟膏自脱。发自生矣。一用白菀豆为末。水调糊头上一指浓。布裹之。带束之。俟豆蒸发则觉痛矣。去药。亦效。

鼠蒜膏 治白秃。及诸疮疥癣起白痂者。

鼠粪为末。杵大蒜和成膏。涂之。

头部

由母受胎之日。食酸辣海味太过。多生此疮。

乌云膏 治头 。并坐板脓疥。及下部寒湿等疮。

松香末为君。硫黄末减半和匀。香油拌如糊。摊南青布条上。少半指浓。卷成条线扎之。再用油浸一日。取出。刮去余油。以火点着一头。下以粗碗接之。其布灰陆续剪去。取所滴药油。浸冷水内一宿。出火毒。搽用。

连蛤散 治头 头疮。

黄连 文蛤 黄柏 白芷(等分)为末。用水调。摊于碗内。覆于砖上。烧艾熏之。以黑干为度。再研为末。清油调敷。

一用生牛皮烧存性为末。陈醋调敷。

一生于面者。用百药煎五钱。生白矾二钱。为末。香油调敷。

头部

蝼蛄疖即鳝拱头。其因有二。胎中受者小而悠远。生后受毒者大而易愈。但其内有衣膜。故愈而复发。

未溃时用绀珠膏贴之。脓熟者针之。插三品一条枪于孔内。化尽内膜。自不再发。又有不肿而不收口者。必风袭之也。用败铜散搽之。兼戒口味。一择吉日。须午时。于北房门槛前侧卧。耳前有穴名蝼蛄穴。用麦粒大艾。于穴上灸之。只一壮即愈。

败铜散 蝼蛄疖已破而不收口者。化铜旧罐子为细末。用香油调敷。

绀珠膏(见首卷) 三品一条枪(见瘰 门)

头部

发际疮为生于发际间也。其形如粟如芡实。头白肉赤。痛痒相兼。甚则状如葡萄而更痛。由风热上壅所致。宜绀珠丹发之。或酒制防风通圣散解之。

生发内。顶平而痒。结黄蜡痂者。梅疮也。生脑后窝中。发痒流汁浸淫者。名燕窝疮。治同 疮。

绀珠丹(见首卷) 酒制防风通圣散(见秃疮门)

面部

面属乎诸阳。而统属惟阳明胃也。其或胃热则面热。胃寒则面寒。宜升麻汤。热加黄连。寒加附子。胃有风热则面浮肿。胃有湿热则面生疮。或面鼻紫色。或风刺瘾疹。宜升麻消毒散。及秦艽汤、黑龙丸、二参汤。

面部

黄水疮。头面耳项。忽生黄粟。破流脂水。顷刻沿开。多生痛痒。由外伤风热内伤湿热所致。宜升麻清毒散清之。盐汤洗之。青蛤散搽之。

升麻消毒散 治面肿生疮。

羌活 防风 升麻 白芷 桔梗 连翘 栀子 芍药 金银花 甘草 牛蒡子(如身有疮。加归尾、红花。)用水二钟。煎八分。食远热服。外用杏仁去皮尖。杵如膏。敷之。

青蛤散 治黄水湿热等疮。

蛤粉( 一两) 石膏( 一两) 轻粉(五钱) 黄柏(生五钱) 青黛(三钱)上为末。先用香油调成块。次加凉水调稀。将疮洗净。薄涂患处。

二白散 治黄水疮。头 眉 。耳蚀羊胡子。燕窠脓窠等疮。

铅粉(一两水调摊碗内艾熏五七次以粉黄色为度) 加轻粉(一两)为末。用麻油 槐枝稍枯。去渣取油。调敷患处。

一黄散 治症同前。

黄连(一两为末水调摊碗内艾内加穿山甲一分烧熏以纯黑为度) 加轻粉(五钱) 冰片(二分)用槐枝煎油调敷。或猪胆汁调敷。

二合散 治症同前。

铅粉(炒) 槐花(炒等分为末听用) 老松香(一两) 银朱(四钱)共为末。纸卷成条。麻油浸透。火燃着。一头滴下油药。以器接之。用调前药。三次即愈。

面部

眉 生两眉间。形如疥癣。属肝胆二经热。用柴胡栀子散。因乳母食浓味醇酒者。加味清胃饮。由郁怒者。加味逍遥散。母子同服。

面疮 煎盐汤。浸绵花。贴之洗之。日五七次。

一用鲫鱼头烧。存性为末。酱内清汁调敷。

面浮肿及阴囊浮肿者 使君子肉一两。白蜜五钱。炙干为末。每服一二钱。米饮调服。

摩风膏 治面游风毒。

麻黄(五钱) 羌活(一两) 防风(二钱) 升麻(二钱) 归身 白檀香 白芨(各一钱) 香油(五两)浸五日。文火 。药黄。即去渣。入黄蜡五钱溶化。

面部

肺风由肺经血热郁滞不行而生酒刺也。宜枇杷清肺散。或用荷叶煮糊为丸。白滚水服。外用白矾末。

酒化涂之。

枇杷清肺散 治肺风酒刺。

枇杷叶 桑白皮(鲜者更佳各二钱) 黄连 黄柏(各一钱) 人参 甘草(各三分)用水钟半。煎七分。食远服。

面部

黧黑斑多生女子之面。由血弱不华。火燥结成。疑事不决所致。宜服肾气丸以滋化源。洗玉容散。兼戒忧思方可。一云风邪入皮肤。痰饮渍腑脏。则面 。又当随其因而调之也。一用密陀僧为细末。入乳调敷。鹿角尖用酒磨涂之。

肾气丸(见疮疡门) 玉容散(见雀斑)

面部

雀斑由水亏不能制火。火滞结而成斑也。宜六味地黄丸服之。用玉容散洗之。久久可愈。

玉容散 洗黧黑斑雀斑粉刺。功能白面嫩肌。

白芷 白术 白芨 白茯苓 白扁豆 白细辛 白僵蚕 白莲蕊 白牵牛 白蔹 白鸽冀 甘松团粉 加白丁香 白附子 鹰条(等分) 防风 荆芥穗 羌活 独活(减半)共末。罐收。日洗三次。

一醋浸白术擦之。半月验。

六味地黄丸(见首卷)

面部

黑子痣名也。由肾气浊滞于阳分。阳气束结而成也。古云。面无善痣。故宜去之。用针挑损。搽四白散。纸封之。三四日自脱。用贝叶膏。或莹珠膏生肌。兼戒酱醋。则愈后无痕。

四白散 点痣去斑。

糯米(三百五十粒) 巴豆(取肉五个)用夏布包之扎之。取锻石鹅卵大一块。冲滚水一碗。泡化。以水煮米包成饭。取出。乘热加 砂末一钱。杵匀。仍加灰水。研如糊。瓷罐收之。听用。

面部

鼻慝疮生小儿鼻下两旁。由风热客于肺也。流汁浸淫。痒而不痛。宜服泽泻散。搽青蛤散。(见面部)泽泻散 治鼻慝疮。

泽泻 郁金 栀子 甘草等分为末。用甘草汤调服。

面部

羊胡子疮生于下颏承浆。治同黄水疮。

眼部

菌毒生于眼胞。其形如菌。头大蒂小。渐长垂出。甚者眼中流泪。渐至昏 。由脾经蕴热凝结而成也。法以软绵纸蘸水应胞上。少顷。用左手大指甲佃于患根。右手以铍针尖头齐根切下。血出不妨。预用翠云锭子。磨浓涂之。其血自止。内服凉膈清脾饮。仍忌海味煎炒。

凉膈清脾饮黄芩 栀子 连翘 薄荷 赤芍 石膏 生地 防风 荆芥(各一钱) 甘草(五分)用水二钟。灯心二十根。煎八分。食远后服。

翠云锭 治菌毒割后涂之。亦治烂弦风眼。暴赤肿痛。

杭粉(五两) 铜绿(一两) 轻粉(一钱)共为细末。用黄连一两。川米百粒。水一碗。煎半碗。去米再煎至三分。和药作锭。阴干。用时水磨如墨令浓。以鸡翎蘸涂患处。

治眼浓翳。将前药用黄连八两煎膏。加牛皮胶二钱。溶化。和药成锭。用无根水磨。浓敷眼内。片时用水洗净。其翳自起。以刀剪去之。

眼部

眼丹生于眼胞。红热肿痛。由脾胃二经风热所致。若风盛则浮肿易散。热甚则坚肿难消。初起宜败毒黄连丸清之。甚者贵金丸下之。外贴精猪肉片。或涂坎宫锭子。俟脓成则针之。贝叶膏贴之收口。

败毒黄连丸 治上下眼丹。

黄连 连翘 羌活(各二两) 菊花(二两) 防风(一两五钱) 细辛 甘草(各一两)上为末。炼蜜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茶水下。

草矾膏粉草(二两) 皂矾(五钱)水煎浓汁。滤净渣。再煎浓。加冰片。以鸡翎蘸膏。频扫肿处。

一用精猪肉切片。水漂去血。贴丹上。不时易之。

坎宫锭子(见肿疡) 贵金丸(见肿疡附余)

眼部

针眼土疳也。小疮生于眼睫间。微者不脓而愈。甚者成漏。入风则头面发肿。目亦赤疼。初起以针刺破即瘥。

芎皮散 治针眼。

川芎(为君) 青皮(减半)为末。每服二钱。煎细茶、菊花汤调服。外以枯矾末、鸡子清调敷。肿者用南星末同生地黄捣膏。贴太阳穴而肿自消。

眼部

痰核生于眼胞。在皮里膜外。其形如豆。坚而不疼。由痰因火滞也。轻者自愈。重者变瘿漏诸疾。初起时。

用生南星以醋磨浓。频涂患处。皮薄者微微拨损。以手指甲挤出白粉即愈。贴贝叶膏收口。(见膏药门)

眼部

椒疮粟疮。生眼胞之内。由脾胃血热所致。椒疮则赤坚而难消。粟疮则黄软而易散。今人用灯草、竹叶以治标。孰若清脾凉血以治本。宜菩提露洗之。

眼部

脾番症乃眼胞番转如舌抵唇之状。由胃经气滞血壅。皮急丝吊所致。宜泻脾胃之积热。

眼部

漏睛为睛内有孔。时流脓汁也。其名不一。如正漏生于风轮。初出白膏如痰。尚可治。久则出青黑膏。损及瞳人者不治。偏漏生于气轮者轻。流白水。重则成脓。久而膏枯者不治。内漏生于目窍之傍。外漏生于肉轮之外。此由积热痰火熏蒸所致。阴漏则昼轻夜重。宜养血清肝。阳漏则夜轻昼重。宜清金补气。

又。在大 属心经君火。宜补北泻南。小 属心胞相火。宜于北方中补而抑之也。总之。目者肝之窍。肾者肝之主。治宜补肾宣肝为要。

白薇丸 治漏睛出脓。

白薇(一两) 防风 白蒺藜 羌活(各三钱) 石榴皮(三钱)共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服一钱。白汤送下。

解毒丸 治漏睛出脓。

杏仁(去皮尖二两另研) 栀子(十两) 大黄(五两)为末。炼石蜜一斤为丸。梧子大。每服二三钱。茶汤送下。

眼部

眼 出脓者。大肠热也。用桔梗、芩、连、木通、槟榔、茱萸之类。眼 出血者。小肠热也。用归尾、赤芍、黄连、桃仁、甘草之类。

耳部

经络 耳者心肾之窍。肝胆之经。宗脉之所聚也。心肾主内。如精血不足。或聋 。或虚鸣。禀赋弱也。六味地黄丸加桑螵蛸。或滋阴地黄丸。肝胆主外。如风热有余。或胀痛。或脓痒。邪气客也。柴胡清肝散。因血燥者。柴胡栀子汤。如未应。佐以六味丸。间服九味芦荟丸。因食积内热者。四味肥儿丸之类。

柴胡清肝散 治疮毒生于耳前耳后。自身外侧至足股内侧至足。或胸乳小腹下等处。皆肝胆三焦经风热。

柴胡 黄芩(炒) 人参(各一钱) 栀子(炒) 川芎(各一钱五分) 连翘 桔梗(各一钱二分)甘草(五分)水煎。食远服。

滋阴地黄丸(见耳疳门) 柴胡栀子汤(见小儿胎毒疮疡) 九味芦荟丸(见疳疮门) 四味肥儿丸

耳部

升桔汤 治耳内肿痛。三阳经风热也。再治面肿牙痛咽喉疳。

同类推荐
  • 蜗触蛮三国争地记

    蜗触蛮三国争地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六根归道论

    六根归道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会禅师语录

    不会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上大乘金刚大教宝王经

    最上大乘金刚大教宝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证治心传

    证治心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七星如意轮秘密要经

    七星如意轮秘密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抗争与合作(乡村治理中的传播模式)

    抗争与合作(乡村治理中的传播模式)

    《抗争与合作(乡村治理中的传播模式)》是在江都市政府委托的横向课题“改革和完善江都市面向三农的传播服务”实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该课题2009年6月立项,课题研究目的是为进一步了解江都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在经济、法律、健康、科技、公共文化、宗教等领域进行对农传播服务的历史及现状,通过调查江都市及有关乡镇各相关职能部门对农传播的历史、现状及采取的各项措施,了解各部门在对农传播中成功的经验及仍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改善江都市政府及职能部门对农传播服务状况提供决策依据。
  • 魔山(译文名著文库)

    魔山(译文名著文库)

    大学生汉斯来到高山肺病疗养院探望表兄约阿希姆,不料自己也染上了肺病,只好留下治疗,疗养院里的人来自四面八方,性格迥然,思想各异。汉斯是个有理想的青年,可是同这些人交往后,思想变得混乱,精神变得消沉了;俄国女子克拉芙吉亚更使他神魂颠倒。他忘记了事业和重任,高山成了一座“魔山”,他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转眼七年过去了,表兄病死,克拉芙吉亚离去,那些交往甚密的朋友也各奔东西,生活把他的幻想一个个击得粉碎,使他感到痛苦和孤独。世界大战的炮火把他震醒,回首往事,汉斯觉得自己是在“魔山“上昏睡了七年,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奔赴前线的征途。
  • 像曙光一样

    像曙光一样

    曾在天真无邪之时在父母的膝下问着自己的名字是否有着什么含义,记得父亲慈爱的抚摸着我的头发对我说:“愿我的女儿像曙光一样充满阳光与希望”。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有的人失足摔断腿,有的人失足进了牢房,还有的人失足发了财。赵兵的失足偏偏与众不同,他穿越到了宋朝,成了一位皇子,皇帝的备胎。但他却没有赶上繁华富裕,可以醉生梦死的好时光,此刻蒙古人的铁蹄已经踏遍欧亚,大宋已经名存实亡。乱世求生,他身不由己的卷入朝廷的纷争,投身于充满悲怆的卫国之战中,搅动山河,改天换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和你的粉色泡泡

    和你的粉色泡泡

    悄悄萌发的爱意,因为遇见了你,就冒出了粉色泡泡啊~
  • 姑娘,愿你有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姑娘,愿你有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女孩子为什么这么拼?因为想做更好的自己,争取更多的自主权,选择权;因为想让自己赚钱的速度赶得上父母老去的速度。姑娘,只有我们自己能决定自己的样子,努力拼搏,才能拥有财务自由以及人格自由。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是个姑娘,就对你怜香惜玉。漫漫长路,总有一个理由,让你坚持下去,让你为了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而努力!
  • 击浪生涯:李宗仁和郭德洁的执手岁月

    击浪生涯:李宗仁和郭德洁的执手岁月

    本书着重讲述了李宗仁先生的私人情感生活。详尽记录了他和郭德洁女士风雨共济、相知相携,共同走过了四十余年的生活历程。书中还记录李宗仁先生人生履历和在一些重要的历史时刻的生活状态。情真意切,令人感叹万分。
  • 文史探微

    文史探微

    《文史探微》主要包括:试谈《国语》记言的特点;孔子删诗说考辨;孔子倡导的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局限性;墨子宋人考辨——兼驳墨子为鲁国人、鲁阳人、印度人三说;关于庄周故里的争论述评;从《庄子》寓言看其美学思想;试论《庄子》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