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51800000012

第12章 (12)

若非明合。则见与明性相乖角。如耳与明了不相触。见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 若见明时不与明合。明见二性应相乖异。如牛之角。敌对各立。曾不相应。亦如耳根对于明缘。何曾相触。耳但闻声。不缘明故。若以此例见。须不知明相所在。若无明相亦不显见。明见既无。如何分别合与非合二种义耶 三例余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已上破妄显真。唯约心见二门。历缘对境以辨。虽有会通。止就一门而显。次下备约三科七大一切法上。即妄显真。即相显性。广斥世间虚妄分别。说有因缘及自然性。而不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岂唯心见是藏性耶。故次前段有此文来。文五。一正就三科显性二。一会缘入实以总标四。一总指咸真

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 总指诸相。前文虽就眼之一门。显真见体离缘绝相非生非灭。略会见之与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而未明三科诸法皆如幻化。故此指也。虚假不实污染真性。故曰浮尘。假托虚伪妄设情。名称幻。无而忽有毕竟无体。称之曰化

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 此诸幻相本无所依。但是迷真忽然而起。故云当处出生。生即无生。本自寂灭。故云随处灭尽。楞伽经云。一切法不生。我说刹那义。初生即有灭。不为愚者说。中论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彼之无生即此灭尽也。以妄见取似有浮相。毕竟无体犹如幻事。故云幻妄称相。无体之处。元是菩提妙觉明性。故云其性真为妙觉明体。问幻相不实毕竟无体。何得复云其性真为妙觉明体。答譬如空华。由依翳病观空故有。离空无别华相。空华虽无自性。然以虚空为所依体。若翳病差。华相虽灭。空性不灭。诸法性相亦复如是。幻相虽灭。真性不动。问若如是者。斯则真如即万法。万法即真如。何得一体立真立妄。答亦如空华翳者妄见。若无翳目。唯见晴空而无华相。故知万法虽真。唯证乃知。非是识心之所能见。以凡夫人。心识粗动。唯见世间粗动之相。执此粗相。为相所碍不见真性。故前文云。迷己为物。故于是中观大观小。故今广破。执丧空明。因兹悟入佛之知见。故华严云。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前文亦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皆斯义也 二别列诸妄

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诸法名数不能尽言。但举三科。自摄一切。故云乃至。三科者。谓蕴处界。今于处中别出六根。故有六入。此之三科乃是世间虚妄分别。幻因缘合假名为生。幻因缘离假名为灭。实无有体可生可灭 三斥迷圆实

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 殊不知者。斥其异乎能知也。一切诸法本自不生今则无灭。非三世法。故无去来。生灭去来既不可得。如来藏性元自常住本不曾动。周遍湛寂。众生迷倒为物所转。殊不觉知。是迷圆实也 四结显超情

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了毕竟也。迷悟生佛也。亦真妄也。生佛真妄去来生死。一切对待。情谓故有。一真如性尚无此名。况有诸法对待相耶。情忘体现。毕竟无得 二破执显真以别释。四一破五阴二。一总征

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梵云塞健陀。此云蕴。古翻为阴。蕴是积聚。阴是盖覆。积聚有为。盖覆真性。此阴有五。摄有为尽。前文总标乃至五阴等皆如来藏。今此别征。逐科推检。令知虚妄本非因缘及自然有。元是藏体妙真如性 二别破五。一色阴三。一寄喻总标

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唯一晴虚迥无所有 喻真性本空也。目喻智。空喻理。以果海无别色声。唯如如理及如如智独存

其人无故。不动目晴。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华。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色阴当知亦复如是 喻迷真起妄也。故事也。瞪直视貌。不由别事。只因自不动目直视于空。目晴劳倦遂见华相。或见毛轮第二月等。故云一切。色阴亦尔。以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动念。现六尘境。即色阴起也 二约喻广破二。一标无生

阿难。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 空元无华。妄见生起。说谁出来。真元无色。妄分质碍。复何从所 二破生处

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虚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华相起灭。如阿难体不容阿难 破空生也。见华既从空生。不见应从空入。空无内外。何出入之有。设有出入即是实色。不合名空。既非虚空。云何华出。见实物时无华生故。如阿难体是其实色。见汝体时。岂更容有阿难出耶

若目出者。既从目出。还从目入。即此华性从目出故当合有见。若有见者。去既华空。旋合见眼。若无见者。出既翳空。旋当翳眼。又见华时目应无翳。云何晴空号清明眼 此不破目出。如人从屋出必有入。目既有见能出于华。华应有见。从目出去能华于空。自空归目合见于眼。若此华性虽从目出。而无有见。斯但为翳既从目出去翳虚空。归目之时应合翳眼。若汝执言实不成翳无妨见华。既无翳目。而能见华。见晴明空应是翳眼。云何见空号清明眼 三结成虚妄

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华无所出。色阴不生。本妙真常。何曾起灭。而有说为因缘自然者真为虚妄 二受阴三。一寄喻总标

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 喻一真也。宴静。调和。适悦也。骸体也。忘生忘形也。身肢安静。恬然畅适。而无苦乐二境相逼。忽然如其无形一般。斯盖但以舍受相应。不觉此形之有生也。李陵云。每一念至忽如忘生。法中可知

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熟诸相。受阴当知亦复如是 喻起妄也。妄本无因故云无故。真妄和合如二手相摩。阿赖耶识变起世间。故云生涩滑等。或可二手及空喻根境识。根境识三和合生触。触是受因。从此领纳。故知受阴无明妄念。迷真和合假托而生。故下破之 二约喻广破二。一标无生

阿难。是诸幻触。不从空来。不从掌出 冷暖本无。手合故有。故云幻触。受阴不实。妄缘假生。故无来处 二破生处

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能触掌。何不触身。不应虚空选择来触 破空生也。虚空平等无所不在。岂能选择不触乎身而触于掌

若从掌出。应非待合 已下破掌出。若此涩滑从掌而出。掌未合时何无涩滑

又掌出故。合则掌知。离即触入。臂脱骨髓应亦觉知入时踪迹。必有觉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来。何待合知要名为触 若汝执言。掌虽生触。须待合时此触方出。若尔合既触出。离应触入。若触入时。所经之处应亦觉知触入踪迹。若实觉知。触常在体。应须常知。何待合知 三结成虚妄

是故当知。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既知幻触能生于受。推其触性都无。故知受阴虚妄也 三想阴三。一寄喻总标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悬崖足心酸涩。想阴当知亦复如是 想谓取像。想像不实。从虚妄有。故以说酢水生思崖酸起为喻。因说想酸。因思想峻。故有水酸。以想喻想。近取譬耳 酢音醋 二约喻广破三。一标无生

阿难。如是酢说。不从梅生。非从口入 以水喻想。今推酢说。说既不有。水从何生 二破生处

如是阿难。若梅生者。梅合自谈。何待人说。若从口入。自合口闻。何须待耳。若独耳闻。此水何不耳中而出 因人说梅。梅何有说。故非梅生。若因人说水便口流。口既流水。应合闻说。何用耳闻。口若不闻唯耳闻者。耳既闻说。亦合流水。故云此水何不耳中流出。说不得梅。梅不至口。耳自闻说。水却口流。说梅与水二俱叵得 三类思崖

想蹋悬崖。与说相类 类说应云。如是崖想。不从崖生。不从足入。若崖生者。崖合自思。何待人想。若从足入。足应有思。何须心想。若独心思。此酸只应心中自有。何以足心却有酸涩 三结成虚妄

是故当知。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说酢思崖。水酸形体。想像虚伪。能所俱空。元是菩提妙觉明性。何因缘自然之有耶 四行阴三。一寄喻总标

阿难。譬如瀑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踰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 行以迁流造作为义。刹那无常念念迁谢。生死死生如旋火轮无有休息。故以瀑流波浪相续无踰越义以为喻也 二约喻广破二。一标无生

阿难。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离空水 即空即水。离空离水。求瀑流体俱不可得。行阴亦尔。本无生处 二破生处

如是阿难。若因空生。则诸十方无尽虚空成无尽流。世界自然俱受沦溺 破空生流也。流从空生。空体常在流应常生。虚空性遍流亦应遍。斯则俱见瀑流。应无世界。又如何分水陆空行耶

若因水有。则此瀑流性应非水。有所有相。今应现在 破水生流也。流从水生。水与瀑流两体应异。水为能生。流为所生。如树生果。果不是树。二俱现在。今且不然。如何因水耶

若即水性。则澄清时应非水体 破流即水也。流相漂动。水相澄清。若此漂动便是水相者。至澄清时应非是水。暴流漂动已是水故若离空水。空非有外。水外无流 破离空离水也。离空有流。空且无外。何离之有。若离水有。水外求波。故应非理。流既无生。行阴元寂 三结成虚妄

是故当知。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如前可解 五识阴三。一寄喻总标

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识阴当知亦复如是 频伽好声鸟也。瓶形似彼。识阴无形。在有情身。如瓶盛空。远饷他国者。阿赖耶识为业所使随处受生。此阴若灭彼阴续生。如人擎空远饷千里。死有至时。诸根不通。如塞两孔 二约喻广破二。一标无生

阿难。如是虚空非彼方来。非此方入 虚空非出入。喻识无往来。既无往来。将何为识而了别耶 二破生处

如是阿难。若彼方来。则本瓶中既贮空去。于本瓶地应少虚空。若此方入。开孔倒瓶应见空出 彼方瓶来方也。名本瓶地。空若彼方来于此方。本瓶来处应少虚空。本处既无所少。应知非彼方来。瓶倒之地名为此方。若此方空入于瓶内。先合见空从瓶而出方知空入。出空既无。入空何有。空既无出入。识何曾往来。又此方入者入此方也。其文易解 三结成虚空 是故当知。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可解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二(之二)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三(之一)

长水沙门子璇集

第二破六入。梵语钵罗吠奢。此云入。亦云处。境入之处也。亦是识生处故。然根境二法俱识生处。今分六根别破故。独以根为入也。文二。一总征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如五蕴初解 二别破六。一眼入三。一标其无体二。一举喻显妄

阿难。即彼目睛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借前色阴中见华瞪目。以为喻也。目睛喻觉性。瞪发劳喻妄念忽生。兼目与劳等。即此眼根能结所结。起不离真。故云同是菩提。经文语略。若细论之。即净目喻觉性。因瞪发劳。喻无明不了故成念动。由发劳故见空中华。喻由念动故现妄境界及根身等。兼目与劳下约喻指法也。目即无明动。心劳即所现根境及能见心。此之心境及与动念。俱是菩萨性中无明劳相。无体可得。虚妄发生。犹如瞪目见空中华俱为劳也 二约尘辨无

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像。名为见性。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 既因动心现妄境界。于此妄境派成根尘。互为对待相形而立。本无自性。体不可得。下文云。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犹如交芦。故云因于明暗发见居中。尘既发根。根还取境。根境既备方成见性。故云吸此名见性等。既因取境而得名见。故知此见从影像生。像喻尘也。起信云。犹如明镜现于色像。现识亦尔。随其五尘对至即现。明暗尚如影象无体可得。况所发见而有体耶。故云离彼无体 二破成无相二。一标无生

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 前文虽云因于明暗。为显根性本无假他而有。就妄分别而似有因。今以四处推穷。体无生处。故此标也 二破生处

何以故。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若从根生。必无明暗。如是见精本无自性。若于空出。前瞩尘像。归当见根。又空自观。何关汝入 初破境生。境中自有明暗相背。因明即不见暗。以暗时无明见随明灭故。因暗反此。次破根生。根生即不假明暗。明暗不来。根无自性。此中言根生者。以自望自。非谓破识。亦可胜义望世俗根故云根生。次破空生。若言虚空能生胜义在浮尘内。进既观像。退应观根。又空中自能有见。何关汝之眼入 三结成虚妄

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如前解 二耳入三。一标其无体二。一举喻显妄

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耳喻真性。手喻无明。真妄和合名塞。动念初起名劳。由念动故境现。如头作声。兼耳与劳下。此之动念与妄境界。能结之心所现之境。皆是菩提性中无明劳相此中塞耳同彼直视。故亦言瞪 二约尘辨无

同类推荐
  • 草木子

    草木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庸直指补注

    中庸直指补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

    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元始天尊说玄微妙经

    元始天尊说玄微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临臯文集

    临臯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我奋斗,我晋职

    我奋斗,我晋职

    做好规划,勤用脑善用脑,努力奋斗,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你就是那匹千里马!你是否还身处象牙塔,正为人生的下一站做准备?你是否已成为职场中人,却不知如何应对激烈的职场竞争?你是否正在疑惑你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这都源于你还没有很好地进行角色转变,你还不够职业!
  • 傲剑江湖

    傲剑江湖

    宁心宫的最低等级弟子云心在大比中初显身手,却是伤了同门弟子,在下山采药的途中路经小村,偶然救了少女馨儿。之后的江湖风起云涌,云心一步步走上高手之路,又卷进庙堂恩怨。终在武学最高峰时急流勇退,和馨儿隐居山村。
  • 器语

    器语

    沈西博物馆成立初期,怪事频发,消失的古董,杀人的甲胄……是人心作恶?还是另有阴谋?波诡云幂的上海滩,神秘的地宫文物修复办公室,这里将给大家解开一件件尘封在古物背后的故事!文物是历史最好的讲述者!而我们,是挖掘和守护文物的人!精分版;土豪街霸探长vs精分掉渣天文物师修复师。陶桦评价墨十一;这姑娘长得好看,就是心眼小,爱记仇,满嘴胡话胆子大到能把天给桶个窟窿!墨十一评价陶桦;人傻钱多,坐拥一条街.哪哪都好,就是一根筋,天天追着她屁沟后面管她要“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这是一个重大而又严肃的现实问题。本书将理论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用平实、流畅的文字集中回答了这一问题。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提高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对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论自觉,坚定对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
  • 死人的来信

    死人的来信

    这封寄到B报社“读者来信部”的怪信,是四月份的事。“读者来信部”是总编室下属的一个部门,专管选登读者来稿和答复查询事宜。这个部门较之社会部和经济部要冷清得多了。部里年长的居多。日常的工作,就是阅读桌上堆积如山的来稿,分门别类转给有关科室,再就是起草文件一类的文案工作。来信少的时候或是公务处理完后的闲暇,也可以到咖啡馆或弹子房里消磨片刻,也决没有别的部门的人会说什么闲话。但是作为一名记者,却也得不到机会发表独家新闻,出头露面。
  • 做最好的班组长

    做最好的班组长

    《做最好的班组长》针对班组长工作的特,详尽地向你介绍成为好的班组长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技能,以及如何展班组工作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希望对广大班组长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提高领导和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 是实是假

    是实是假

    世界那么大,发生的事情那么多,可若是比作梦呢?一个爱睡的女孩通过做梦,慢慢地浮开前世之迷。前世的恩怨打破了她以往的平淡生活,一波三折又一起,要放弃之时,阳光却普照了她,她的勇气被暖光添满,渐渐地寻找迷。她会成功吗?
  • 燕无心

    燕无心

    半人马座温星球生物具备强大的灵觉但没有强壮的身体,他们来到地球时间的隋唐时代希望找到一个强壮而完美的人类从而可以改变他们的未来。李世民手下的大将燕无心被拣选出来作为实验对象,他的命运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逆转……一个离奇而惊心动魄的故事由此展开。
  • 半生怨    (大结局)

    半生怨 (大结局)

    许青阳在新婚前夕被人杀害,所有的证据却均指向他的未婚妻欧飞雨,飞雨是一个美丽聪慧,我见犹怜的女子,她会是凶手吗?梦魇一般的往事却让亲人也不敢确信她是无辜的。负责侦破的警察陆亚南,来到飞雨的身边,引她道出往事,从而引出另一个让她恐怖心悸的人物,那个人是谁?她和许青阳有什么关联?飞雨为什么从来不愿意去想起她?悬念一层层展开……一切真相大白,结局却是让所有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