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0400000011

第11章

摄净义品第二之七

论法多种者嗢柁南曰

论体论处所  论据论庄严

论负论出离  论多所作法

论曰。论法有七种。一论体性。二论处所。三论所依。四论庄严。五论堕负。六论出离。七论多所作法

论体性者。复有六种。一言论。二尚论。三诤论。四毁谤论。五顺正论。六教导论

言论者。谓一切言说言音言词

尚论者。谓世所乐闻语论

诤论者。谓或依诸欲所起。若自所摄诸欲他所逼夺。若他所摄诸欲自行逼夺。若于自他所爱有情所摄诸欲互相侵夺。谓歌舞戏笑等所摄。若倡女仆从等所摄。或为观看。或为受用。于如是等诸欲差别事中。未离欲者。为欲界贪现所染者。因坚执故。因缚着故。因耽嗜故。因贪爱故。发愤现威互相斗诤。异诤乖诤违害诤论。或依恶行所起若自所作身语恶行他所讥毁。若他所作身语恶行自行讥毁。若自他所爱有情所作身语恶行互相讥毁。于如是事中为作未作。诸恶行者。重贪嗔痴所拘执者。因坚执故。因摄受故。因贪爱故。更相发愤。以染污心现威斗诤。异诤乖诤违害诤论。或依诸见所起。谓身见断常无因恶因雨种外道等所起邪见。及余种种诸恶见类。于如是诸见中。或于自所执他所遮断。或于他所执自行遮断。或为令他离所执见。或为摄受所未执见。于此事中未离欲者。如前乃至违害诤论。是名诤论

毁谤论者。谓更相愤怒。以染污心振发威势互相谤毁。谓粗语所摄。或妄语所摄。或绮语所摄。乃至恶说法律中。若为有情宣说彼法。若铨量刊定。若教授教诫等。皆名毁谤论。何以故。非拨实相故。引恶道故。徒设功劳无义利故。是故此论名毁谤论

顺正论者。谓于善说法律中。若为有情宣说正法。若铨量刊定。若教授教诫等。为断有情所起疑故。为善通达甚深义故。为令智见毕竟净故。皆名顺正论。何以故。顺正行故。顺正义故。是故此论名顺正论

教导论者。谓于顺正论中为令修习增上心学增上慧学故。所有教诲心未定者。令心得定。心已定者令心解脱。未得真实智者开悟令得。已得真实智者令其修满。名教导论。何以故。分明委悉教导有情故。是故此论名教导论

问如实观察此六种论。几论真实能引义利。所应修习。几不真实能引无义。所应远离。答最后二论。是真实引义利。应修习。中间二论。不真实引无义。应远离。初二种论应分别

论处所者。当知亦有六种。一于国王前。二于执理者前。三于大众中。四于善解法义者前。五于沙门婆罗门前。六于乐法义者前

论所依者。有十种应知。谓所成义有二种能成法有八种

所成义二种者。一自性。二差别所成。自性者。谓有立为有。无立为无。所成差别者。谓有上立有上。无上立无上。常立为常。无常立无常。如是有色无色。有见无见。有对无对。有漏无漏。有为无为。如是等无量差别义门。是名所成差别应知

能成法八种者。一立宗。二辩因。三引喻。四同类。五异类。六现量。七比量。八至教

立宗者。谓依二种所成义各别摄受。自宗所许。若论教所摄。若自辩所立。若从他所闻。或为成立自宗。或为显他宗过。或为折伏憍慢。或为摧屈陵侮。或为悲愍有情

辩因者。谓为成就所立宗故。依所引喻同类异类现量比量及与至教辩道理因

引喻者。亦为成就所立义故。引因所依诸余世间串习共许易了之法以为比况

同类者。谓或于现在。或先所见相貌相属递互相似。此复四种。一自体。二业。三法。四因果。自体相似者。谓彼相貌更互相似。业相似者。谓彼作用更互相似。法相似者。谓自体上法门差别展转相似。如无常法与苦法。苦法与无我法。无我法与生法。生法与老法。老法与死法。如是有色无色。有见无见。有对无对。有漏无漏。有为无为。如是等无量法门差别更互相似。因果相似者。谓彼因果能成所成更互相似。是名同类

异类者。所谓诸法随其异义互不相似。此亦四种翻上应知

现量者有三种相。一非不现见相。二非思构所成相。三非错乱所见相

非不现见相者。复有四种应知。谓由诸根不坏作意现前时。同类生异类生无障碍不极远。同类生者。谓欲缠诸根于欲缠境。上地诸根于上地境已生已等生。若生若起。是名同类生。异类生者。谓上地诸根于下地境若已生等。是名异类生。无障碍者。复有四种。一非覆障所碍。二非隐障所碍。三非映障所碍。四非惑障所碍。覆障所碍者。谓黑闇无明闇不澄净色之所覆隔。隐障所碍者。谓或药草力。或咒术力。或神通力之所隐蔽。映障所碍者。谓少为多物之所映夺故不可见。或饮食等为诸毒药之所映夺。或发毛端为余粗物之所映夺。如是等类无量无边。且如小光为大光所映不可得见所谓日光映星月等。又如能治映夺所治令不可得。谓不净观映夺净相。无常苦无我观映夺常乐我相无相观力映夺众相。惑障所碍者。谓幻化所作。或相貌差别。或复相似。或内所作目眩惛梦。闷乱酒醉放逸癫狂。如是等类名为惑障。若不为此四障所碍名无障碍。不极远者。谓非三种极远。一处极远。二时极远。三推折极远。如是总名非不现见。由非不现见故名现量

非思构。所成相者。复有二种。一才取便成取所依境。二建立境界取所依境。才取便成取所依境者。谓若境能作才取便成取之所依。犹如良医授病者药。色香味触悉皆具足。有大势力成熟威德。当知此药色香味触才取便成取所依境药之所有大势熟德。病若未愈思构所成。若病愈时便非思构。如是等类名为才取便成取所依境。建立境界取所依境者。谓若境能为建立境界取之所依。如瑜伽师假想思构地界水界火界风界。若于地界假为水解。即依地想建立水想。若于地界假为火风二解。即依地想建立火风二想。此中地想即是建立境界。取地界即是建立境界取之所依。如于地想如是于水火风想如其所应。尽当知。是名建立境界取所依境。此中建立境界取所依境非是思构所成假想所解地等诸界。若解未成是名思构所立。解若成就即非思构。如是名为非思构所成。由非思构之所成故。名为现量

非错乱所见相者。当知或五种。或七种。五种者。谓非五种错乱所见。五种错乱者。一想错乱。二数错乱。三形错乱。四显错乱。五业错乱。七种者谓非七种错乱所见。七种错乱者。即此五种错乱。及余二种遍行错乱。合为七种。二种错乱者。一心错乱。二见错乱。想错乱者。谓于非彼相起彼相想。如于阳焰鹿渴想起于水想。数错乱者。谓于少数起多增上慢。如[(臣*殳)/目]眩者于一月处见多月像。形错乱者。谓于余形起余形增上慢。如于旋火见彼轮形。显错乱者。谓于余显色起余显色增上慢。如为迦末罗病损坏眼根。于非黄色悉见黄相。业错乱者。谓于无业起有业增上慢。如执拳驰走见树奔流。心错乱者。谓即于五种所错乱义心生喜乐。见错乱者。谓即于五种所错乱义忍受显说。安立宝重妄想坚执。若非如是错乱所见名为现量

问如是现量谁所有耶。答略说四种所有。一色根现量。二意受现量。三世间现量。四清净现量。色根现量者。谓色相五根所行境界。如前所说。现量体相。意受现量者。谓诸意根所行境界。如前所说。现量体相。世间现量者。谓即前二种总名世间现量。清净现量者。谓若世间现量亦是清净现量。有清净现量非世间现量。谓出世智于所行境。有知为有。无知为无。有上知有上。无上知无上。不共世间名清净现量

比量者。谓与思择俱推度境界。此复五种。一相。二体。三业。四法。五因果

相比量者。谓随其所有相貌相属。或由现在及先所见推度境界如以见幢故比知有车。以见烟故比知有火。如是以王比国。以夫比妻。以角犎比牛。以形软发黑轻举色美比知是少。以面皱发白等比知是老。以执自相比道比俗。以乐见圣者乐闻正法远离憍慢比正信者。以善思所思善说所说善作所作比聪睿者。以慈悲爱语勇猛乐施善能解释甚深义意比知菩萨。以掉动轻转嬉戏歌笑等比未离欲。以诸威仪恒寂静故比知离欲。以具如来微妙相好智慧寂静胜行辩才比知如来应正等觉具一切智。见彼幼年所有相貌比知老时。当有是事。诸如是等名相比量。体比量者。由现见彼自体性故。比类彼物不现见体。或现见彼一分自体比类余分。如以现在比类去来。或以过去比未来事。或以现近事比现远事。又如衣服饮食严具车乘等事观见少分得失之相比知一切。又以一分成熟比余熟分。如是等类名体比量

业比量者。谓以作用比业所依。如见远物无有动摇鸟集其上。如是等事比知是杌。若有动摇等事比知是人。若见迹步宽长比知是象。身曳地行比知是蛇。若闻嘶声比知是马。哮吼比师子。咆吼比牛王。见比于眼。闻比于耳。嗅比于鼻。尝比于舌。触比于身。识比于意。以杖寻水碍杖比地。若见是处草木滋润茎叶青翠比知有水。若见热灰比知有火。若见草木摇动比知有风。若见瞑目执杖蹎蹶失路等比知是盲。高声侧听比知是聋。以所作业比知正信聪睿菩萨未离欲离欲如来。如前应知

法比量者。谓于一切相属着法。以一比余。如属无常比知有苦。以属苦故比空无我。以属生故比有老法。以属老故比有死法。以属有色有见有碍比有处所及有形质。属有漏故比知有苦。属无漏故比知无苦。属有为故比知生住异灭之法。属无为故比知反彼。如是等类名法比量

因果比量者。谓因果相比如见物行比有所至。见有所至比先有行。若见有人如法事王比知当获广大禄位。见大禄位比知先已如法事王。若见有人备善作业比知必当获大财富。见大财富比知先已备善作业。见善恶行比当兴衰。见有兴衰比先善恶。若见丰饶饮食比知饱满。见有饱满比丰饮食。若见有人食不平等比知有病。若见有病比知食不平等。见有静虑比知离欲。见离欲者比有静虑。若见修道比知必获四沙门果。若见有获四沙门果比知修道。如是等类当知。是名因果比量。如是总名比量

至教者。谓一切智人所设言教。或从彼闻法随法行。此复三种。一圣言所摄。二对治离染。三不违法相

圣言所摄者。所谓如来及诸弟子所说经教。展转流布传来至今。不违正法不违正义

对治杂染者。谓依此法善修习时。能永调伏贪嗔痴等一切烦恼及随烦恼

不违法相者。谓翻违法相当知。是名不违法相。何等名为违法相耶。谓于无相增为有相。如执有我有情命者生者等。或常或断有色无色如是等类。或于有相减为无相。或于决定立为不定。如一切行皆是无常。一切有漏皆性是苦。一切诸法皆是无我。而妄建立一分是常一分无常。一分是苦一分非苦。一分有我一分无我。如是于佛所立不可记法。一向记别。又复推求。谓应立记。或于不定建立为定。如执一切乐受皆贪所随眠。一切苦受嗔所随眠。一切不苦不乐受痴所随眠。一切苦乐皆是有漏。思已造业唯受苦报。如是等类或于有相法中。无差别相建立差别。有差别相立为无别。如依有为差别之相于无为法亦别建立。依无为法无差别相于有为法亦不别立。如于有为无为。如是于有色无色。有见无见。有对无对。有漏无漏等。随其所应尽当了知。又于有相不如正理立因果相。如立妙行感不爱果。立诸恶行能感爱果。计于恶说法律之中习诸邪行能得清净。于佛善说法律之中修行正行不得清净。又于杂染立为清净。于清净法立为杂染。于不实相以假言说立为真实。于真实相以假言说立不真实。如于永离言说法中以言戏论建立胜义。如是等类名违法相。翻此违相名不违相。是名至教

问若一切法自相成就自义差别法尔建立。复何因缘立有二种所成义耶。答为欲生成他信解故。非为生成诸法相貌。问为欲成就所成立义。何故先说立宗耶。答为先显示自所爱乐义故。问何故次辩因耶。答为欲开显依现见法决定道理。即于所立宗义不舍离故。问何故次引喻耶。答为欲显现能成道理之所依止现见法故。问何故后说同类异类现量比量至教等耶。答为欲开示因喻二种相违不相违智故。又相违者由二种因。一由不决定故。二由同所成故。不相违者亦由二因。一由决定故。二由异所成故。此中相违者为成所立宗义不能为量故不名量。不相违者为成所立宗义能为正量故名为量。是名论所依

论庄严者。有五种应知。一善自他宗。二语具圆满。三无畏。四敦肃。五应供。善自他宗者。谓如有一于此正法及毗柰耶深生爱乐。即于自论宗本读诵受持正闻审虑纯熟修行。已善已说已明。复于彼法彼毗柰耶不爱不乐。但于彼论宗本读诵受持闻思纯熟而不修行。然已善已说已明。是名善自他宗

语具圆满者。谓如有一音声圆满不犯音声。音声者谓具五德。一不鄙陋。二轻易。三雄朗。四相应。五义善。云何不鄙陋。谓离诸边国鄙俚词故。云何轻易。谓世间共立非余说故。云何雄朗。所谓于义建立言词为成彼义巧妙雄壮故。云何相应。所谓前后功德法义相符顺故。云何义善。谓能引发世出世利无颠倒故。又此相应论者。复由九种差别相故。语具圆满应知。一不杂乱。二不粗矿。三辩了。四限量。五与义相应。六以时。七决定。八显了。九相续。以此足前总名语具圆满。无畏者。谓如有一处在多众异众大众胜众谛众善众等中。其心无有下劣怯惧。身无战汗面无怖色。声不动掉语不怯弱。如是等类名为无畏

敦肃者。谓如有一性不忿毒面无变改身不掉动。如是等类名为敦肃

应供者。谓如有一性善可乐性不恼他。寻常住善可乐地者。随顺他心而发言语。知时如实为益自他能引义利。言词柔软如对亲友。是名应供

若有依五论庄严相兴言论者。当知复有二十七种称赞功德。何等名为二十七种。一众所敬重。二言必信受。三于大众中转加无畏。四于他所宗深知过隙。五于自所宗知决定德。六无有僻执。七于所受论情无偏党。八于自正法及毗柰耶无能引夺。九于他所说速能了悟。十于他所说速能领受。十一于他所说速解理趣。十二能以语德胜伏大众。十三悦可信解因明论者。十四能善宣释义句文字。十五身不劳倦。十六心不劳倦。十七言不謇涩。十八辩才无尽。十九身不顿瘁。二十念无忘失。二十一心无损害。二十二咽喉无损。二十三凡所宣吐分明易了。二十四善护自心令无忿怒。二十五善顺他心令无愤恚。二十六令对论者心生净信。二十七凡有所行不招怨对广大名称声流十方世咸传唱。此大法师处大师数。如受欲者以末尼真珠琉璃等宝厕环钏等宝庄严具以自庄严。威德炽盛光明普照。如是论者以二十七种称赞功德。厕此五种论庄严具以自庄严。威德炽盛光明普照。是故名此为论庄严

论堕负者。谓有三种应知。一舍言。二言屈。三言过

舍言者。谓立论者以十三种词谢对论者舍所言论。何等名为十三种词。谓立论者谢对论者曰。我论不善。汝论为善。我不善观。汝为善观。我论无理。汝论有理。我论无能。汝论有能。我论屈伏。汝论成立。我之辩才唯极于此。过此已上更善思量当为汝说。且置是事我不复言。以如是等十三种词谢对论者舍所言论。舍所论故。当知摧破为他所胜。堕在他后屈伏于彼。是故舍言名堕负处

言屈者。如立论人为对论者之所屈伏。或假余事方便而退。或引外言。或现愤发。或现嗔恚。或现高慢。或显彼所覆。或现恼害。或现不忍。或现不信。或复默然。或复忧戚。或竦肩伏面。或沉思词穷。假托余事方便而退者。谓舍前所立更托余宗。舍先因喻同类异类现量比量及至教量。更托余因乃至至教。引外言者。谓舍所论事。或论饮食。或论王臣盗贼衢路倡秽等事。假托外缘舍本所立。现愤发者。谓以粗言摈对论者。现嗔恚者。谓以怨报之言责对论者。现高慢者。谓以卑贱种族等言毁对论者。显彼所覆者。谓以发他所覆恶行之言举对论者。现恼害者。谓以害酷怨言骂对论者。现不忍者。谓发怨言怖对论者。现不信者。谓以破戒行言谤对论者。或默然者。谓语业顿尽。或忧戚者。谓意业焦恼。竦肩伏面者。谓威勇身业而顿萎瘁沉思词穷者。谓才辩俱竭。如是十三种事。当知言屈。前二妄行矫乱。中七发起邪行。后四计行穷尽。是名言屈堕在负处

言过者。谓立论人有九种过。故名言过。何等为九。一杂乱。二粗犷。三不辩了。四无限量。五非义相应。六非时七不决定。八不显了。九不相续。杂乱者。谓舍所论事。杂说异语。粗犷者。谓愤发卒暴。言词躁急。不辩了者。谓若法若义。众及对论所不领悟。无限量者。谓于所说义。言词复重或复减少。非义相应者。当知十种。一无义。二违义。三损理。四与所成等。五招集过难。六不得义利。七义无次序。八义不决定。九成立已成。十顺不称理诸邪恶论。非时者。谓所应说前后不次。不决定者。谓立已复毁。毁而复立。速疾转换难可了知。不显了者。谓犯声明相不领而答。或先为典语后作俗语。或复翻此。不相续者。谓于中间言词断绝。凡所言论犯此九失。是名言过

论出离者。谓立论者。三种观察兴废言论。云何名为三种观察。一观察德失。二观察众会。三观察善不善

云何观察德失。谓立论者。方欲立论应如是观。我立是论。将无自损损他及俱损耶。不生现法后法及俱罪耶。勿起身心所有诸忧苦耶。莫由此故执持刀杖斗骂诤讼谄言妄语而发起耶。将无种种恶不善法而生长耶。非不利益安乐自及他耶。非不利益安乐多众生耶。非不怜愍于世间耶。不因此故诸天世人无义无利不安乐耶。彼立论者如是观时。若自了知我所立论能为自损。乃至天人无义无利及不安乐。便自思择。不应立论。若如实知我所立论不为自损。乃至能引天人义利安乐。便自思择。应当立论。是名第一论出离相

云何观察众会。谓立论者。应当观察现前众会。为有执着为无执耶。为有贤正为无有耶。为有善解为无解耶。如是观时。若知众会有所执着非无执着。唯不贤正无有贤正。唯不善解无善解者。便自思择。于是众中不应立论。若知众会无所执着非有执着。唯有贤正无不贤正。唯有善解无不解者便自思择。于是众中应当立论。是名第二论出离相

云何观察善不善。谓立论者。应自观察善与不善。我于论体论处论依论严论负论出离等。为善为不善耶。我为有力建立自论摧伏他论于彼负处解脱不耶。如是观时。若自了知我为不善非善解了我无力能非有力能。便自思择。与对论者不应立论。若自了知我善非不善有力非无力。便自思择与对论者应共立论。是名第三论出离相

论多所作法者。谓有三种。于所立论多所作法。一善自他宗。二无畏。三辩才。问如是三法。何故名为于所立论多有所作。答由善了达自他宗故。于一切法能起谈论。由无畏故。于一切众能起谈论。由辩才故。于诸问难能善酬答。是故此三名为于所立论多所作法

同类推荐
  • 大乘八大曼拏罗经

    大乘八大曼拏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阳春集

    阳春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清金液神丹经

    太清金液神丹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经

    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独断

    独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我狠幸运遇见你

    我狠幸运遇见你

    现在相亲大多是在农村,思想跟的上步伐的,主张自由恋爱。然而“美好”被她妈妈逼着相亲,美好反驳并逃出了家,想要自己打拼,想要谈一场轰轰烈烈属于自己的恋爱。她,来到了首都北京。阳光、自信的她为了生活而奋斗,来到了社会,体会到了人生中真正的酸甜苦辣,知道了强者胜,弱者败的道理。一只鹰,不会因为铁链而绊住脚的,是鹰总会有向浩瀚的天空搏击的时候。她在北京阴差阳错的遇到了白文乐。白文乐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明星,热爱孩子,同时家里有一个公司,他自命清高,高冷。美好曲折、有趣的恋爱要开始了。她是怎样把“又硬、用冷的石头”暖热的呢?总之:“越努力,越幸运。”
  • 凤舞乾坤祸世魔妃太妖孽

    凤舞乾坤祸世魔妃太妖孽

    “混世魔爪”叶善九在23岁那年被自己最亲密无间的师兄杀死,却穿越到另一个异世大陆。以灵为生,以武为王,这是强者的世界!一袭红衣,一道符文,任你妖魔鬼怪,仙剑奇侠,也且看她如何素手乾坤,翻云覆雨。从而顺手揭开,一段千百年来的恩怨情仇。然而凤凰终将涅槃,当火凤降世,她,便重生归来...当她的指尖轻挑起他的锦衣绸衫,却一不小心招惹上魔界中一只风流孽鬼,自此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她一脸懵逼:“我...我不认识你啊!”他邪魅一笑:“不认本王的人,唉,可真叫人心寒呢!”【妖娆腹黑女主×邪魅闷骚男主】
  • 女人独自上路

    女人独自上路

    燕燕的这些文字,既娟秀,义透出刚劲来;既有细腻的抒情笔触,又有理性的顿悟;既有从自已深切感受到的困顿乃至痛苦中,流露出的淡淡的悲凉,同时又足那样坪阔明朗,充溢着作者对生活永不更改的浓烈的热爱和激情。这此文字里,没有的是:媚俗和虚伪。
  •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影响你一生的100个地理故事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影响你一生的100个地理故事

    古今中外丰富多彩的故事是世界各国社会和生活的结晶,是高度艺术化的精神产品,具有永久的闪光魅力,非常集中、非常形象,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窗口,是走向世界、观摩社会的最佳捷径。这些著名故事,伴随着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茁壮成长,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们青少年只要带着有趣的欣赏的心态阅读这些美丽的故事,便非常有利于培养积极的和健康向上的心理、性格、思维和修养,便有利于了解世界各国的社会和生活,并能不断提高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的才能。
  • 梦回“诗唐”:唐诗经典品鉴

    梦回“诗唐”:唐诗经典品鉴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鼎盛时期,诗歌数量之多、质量之高、普及之广泛是空前绝后的。作者宏观分析了唐诗的总体成就,精选几十首经典唐诗佳作,从时代背景、思想内涵、艺术技巧等各个角度品评鉴赏,深入浅出,别具韵味。
  • 金钱逻辑

    金钱逻辑

    本书以简洁、轻松的语言详细阐释了MBA商学院100个最有效的理财观念、方法和诀窍以及随书附录家庭理财必须懂得的50条经营定律,它可以解决个人投资与家庭理财96%的问题!对储蓄、保险、股票、债券、基金、信托、黄金、外汇、期货、房地产、典当、收藏、创业等方面都适用。这可能不是一本令你热血沸腾的理财宝典,但它一定是最冷静和最理性的理财入门书。
  • 贞观政要(全集)

    贞观政要(全集)

    《贞观政要》是一部以记言体为主的政论性史书。全书记录了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徵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作者从古今借鉴的意图出发,将君臣问答、奏疏、方略等材料,按照为君之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教诫太子、道德伦理、正身修德、崇尚儒术、固本宽刑、征伐安边、善始善终等一系列专题进行归类,使这部著作兼史实与政论性于一身,既是贞观之治的历史写照,又蕴含着治国安民的政治观点和成功的施政经验。本书在参阅不同版本的《贞观政要》基础上,按照原文、译文、注释、评析的体例,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为读者奉献上具有现实意义的管理学大餐。
  • 我在末世当宠物

    我在末世当宠物

    当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以人为宠的未来,被妖族当做宠物饲养的池获走上了坑主人的道路。
  • 魔王传都市篇

    魔王传都市篇

    前世,他是魔教教主,本该逍遥一世,只可惜天地间出了那个变数,三界之内,没有人是那个变数的对手,连他也不是,变数出世的三百天后,世间打乱,就连魔教也被毁于一旦,他为了复仇,用自己的性命封印了那个变数三百年,这一世,他重回人间,浪迹都市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