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0400000010

第10章

摄净义品第二之六

复次计诸极微常住论者。我今问汝。随汝意答。汝为观察已计极微常。为不观察计彼常耶。若不观察者。离慧观察而定计常。不应道理。若言已观察者。违诸量故。不应道理

又汝何所欲。诸极微性为由细故计彼是常。为由与粗果物其相异故计彼常耶。若由细者。离散损减其性羸劣。而言是常。不应道理。若言由相异故者。是则极微。超过地水火风之相。不同种类相故。而言能生彼果。不应道理。又彼极微亦无异相可得。故不中理

又汝何所欲。从诸极微所起粗物。为不异相为异相耶。若言不异相者。由与彼因无差别故。亦应是常。是则应无因果决定。若异相者。汝意云何。为从离散极微粗物得生。为从聚集耶。若言从离散者。应一切时一切果生。是则应无因果决定。若从聚集者。汝意云何。彼粗果物从极微生时。为不过彼形质之量。为过彼量耶。若言不过彼形质量者。从形质分物生形质有分物。不应道理。若言过者。诸极微体无细分故不可分析。所生粗物亦应是常。此不中理。若复说言有诸极微本无今起者。是则计极微常。不应道理

又汝何所欲。彼诸极微造作粗物。为如种子等。为如陶师等耶。若言如种子等者。应如种子体是无常。若言如陶师等者。彼诸极微应有思虑如陶师等。若言不如种等及陶师等者。是则相似喻不可得故。不应道理

又汝意云何。诸外物起。为由有情为不尔耶。若言由有情者。彼外粗物由有情生。所依细物不由有情。不应道理。谁能于彼制其功能。若言不由有情者。是则无用而外物生。不应道理。如是随念诸蕴及众生故。由一境界一切识流不断绝故。由想及受变异不变异故。计彼前际及计后际常住论者。不应道理

又由观察不观察故。由共相故。由自相故。由造作故。根本所用故。极微常论。不应道理。是故计常论者。非如理说

复次我今当说常住之相。若一切时无变异相。若一切种无变异相。若自然无变异相。若由他亦无变异相。又无生相。当知是常住相。皆宿作因论者。谓如有一若沙门若婆罗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广说如经。凡诸世间士夫所受者。谓现所受苦。皆由宿作为因者。谓由宿恶为因。由勤精进吐旧业故者。谓由现法极自苦行。现在新业由不作因之所害故者。谓诸不善业。如是于后不复有漏者。谓一向是善性故说后无漏。由无漏故业尽者。谓诸恶业。由业尽故苦尽者。谓宿因所感及现法方便所招苦恼。由苦尽故得证苦边者。谓证余生相续苦尽。谓无系外道作如是计。问何因缘故。彼诸外道。起如是见。立如是论

答由教及理故。教如前说。理者。谓如有一。为性寻思。为性观察。广说如前。由见现法所作功用不决定故。所以者何。彼见世间虽具正方便而招于苦。虽具邪方便而致于乐。彼如是思。若由现法所作功用为彼因者。彼应颠倒。由彼所见非颠倒故。是故彼皆以宿作为因。由此理故。彼起如是见。立如是论

今应问彼。汝何所欲。现法方便所招之苦。为用宿作为因。为用现法方便为因。若用宿作为因者。汝先所说由勤精进吐旧业故。现在新业由不作因之所害故。如是于后不复有漏。乃至广说。不应道理。若用现法方便为因者。汝先所说凡诸世间士夫所受。皆由宿作为因。不应道理

如是现法方便苦宿作为因故。现法功用为因故。皆不应道理。是故此论非如理说

复次我今当说如实因相。或有诸苦唯用宿作为因。谓如有一。自业增上力故生诸恶趣。或于贫贱家生。或有苦等杂因所生。谓如有一因邪事王。不获乐果而反致苦。如事于王如是由诸言说商贾等业。由事农业。由劫盗业。或于他有情作损害事。若有福者。获得富乐。若无福者。虽设功用而无果遂。或复有法纯由现在功用因得如新所造引余有业。或听闻正法于法觉悟。或复发起威仪业路。或复修学工巧业处。如是等类唯因现在方便功用

自在等作者论者。谓如有一若沙门若婆罗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凡诸世间士夫所受。彼一切或以自在变化为因。或余丈夫变化为因。诸如是等谓说自在等。不平等因论者作如是计

问何因缘故。彼诸外道起如是见。立如是论。答由教及理故。教如前说。理者。谓如有一。为性寻思。为性观察。广说如前。彼由现见于因果中。世间有情不随意转。故作此计。所以者何。现见世间有情。于彼因时欲修净业不遂本心反更为恶。于彼果时愿生善趣不遂本心反堕恶趣。意为受乐不遂所欲反受诸苦。由见如是故。彼作是思。世间诸物必应别有作者生者及变化者为彼物父。谓自在天。或复其余

今当问彼。嗢柁南曰

功能无体性  摄不摄相违

有用及无用  为因成过失

论曰。汝何所欲。大自在天变化功能为用。业方便为因为无因耶。若用业方便为因者。唯此功能用业方便为因。非余世间。不应道理。若无因者。唯此功能无因。非世间物。不应道理

又汝何所欲。此大自在为堕世间。摄为不摄耶。若言摄者。此大自在即同世法。而能遍生世间。不应道理。若不摄者。即是解脱。而言能生世间。不应道理

又汝何所欲。为须用故变生世间。为不须用耶。若须用者。是则于彼须用无有自在。而于世间有自在者。不应道理。若不须用者。无有所须。而生世间。不应道理

又汝何所欲。此所出生。为唯大自在为因。为亦取余因耶。若唯大自在为因者。是则若时有大自在。是时即有出生。若时有出生。是时即有大自在而言出生。用大自在为因者。不应道理。若言亦取余因者。此为唯取乐欲为因。为除乐欲更取余因。若唯取乐欲为因者。此乐欲。为唯取大自在为因。为取余因耶。若唯大自在为因者。若时有大自在。是时即有乐欲。若时有乐欲。是时即有大自在。便应无始常有出生。此亦不应道理。若言亦取余因者。此因不可得故。不应道理。又于彼欲无有自在。而言于世间物有自在者。不应道理

如是由功能故。摄不摄故。用无用故。为因性故。皆不应道理。是故此论非如理说

执害为正法论者。谓如有一若沙门若婆罗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若于彼祠中咒术为先害诸生命。若能祀者。若所害者。若诸助伴。彼一切皆得生天

问何因缘故。彼诸外道起如是见。立如是论。答此违理论谄诳所起。不由观察道理建立。然于诤竞恶劫起时。诸婆罗门违越古昔婆罗门法。为欲食肉妄起此计

又应问彼。汝何所欲。此咒术方为是法自体。为是非法自体。若是法自体者。离彼杀生不能感得自所爱果。转彼非法以为正法。不应道理。若是非法自体者自是不爱果法而能转余不爱果法者。不应道理

如是破已。复有救言。如世间毒。咒术所摄不能为害。当知此咒术方亦复如是

今应问彼。汝何所欲。如咒术方能息外毒。亦能息内贪嗔痴毒为不尔耶。若能息者。无处无时无有一人贪嗔痴等静息可得。故不中理。若不能静息者。汝先所说如咒术方。能息外毒亦能息除非法业者。不应道理

又汝何所欲。此咒术方。为遍一切为不遍耶。若言遍者。自所爱亲不先用祀者。不应道理。若不遍者。此咒功能便非决定。不应道理

又汝何所欲此咒功能。为但转因亦转果耶。若但转因者。于果无能。不应道理。若亦转果者。应如转变即令羊等成可爱妙色。然舍羊等身已方取天身。不应道理

又汝何所欲。造咒术者。为有力能及悲愍不。若言有者。离杀彼命不能将彼往生天上。不应道理。若言无者。彼所造咒能有所办。不应道理

如是由因故。譬喻故。不决定故。于果无能故。咒术者故。不应道理。是故此论非如理说

又我今说非法之相。若业损他而不治现过。是名非法。又若业诸修道者。共知此业感不爱果。又若业一切智者。决定说为不善。又若业自所不欲。又若业染心所起。又若业待邪咒术方备功验。又若业自性无记。诸如是等皆非法相

边无边论者。谓如有一若沙门若婆罗门。依止世间诸静虑故。于彼世间住有边想无边想俱想不俱想。广说如经。是故起如是见。立如是论。世间有边。世间无边。世间亦有边亦无边。世间非有边非无边。当知此中已说因缘及能计者

是中若依断边际求世边时。若忆念坏劫。即于世间起有边想。若忆念成劫。即于世间起无边想。若依方域周广求世边时。若下过无间。更无所得上过第四静虑。更无所得。傍一切处不得边际。尔时即于上下起有边想。于傍处所起无边想。若为治此执依于异文义无差别。即于世间起非有边想非无边想。今应问彼。汝何所欲。从前坏劫已来。为更有世间生起。为无起耶。若言有者。汝计世间有边。不应道理。若言无者。汝今依此世间而住念世间边。不应道理

如是从彼来有故。从彼来无故。皆不应道理。是故此论非如理说

不死矫乱论者。谓四种不死矫乱外道。如经广说。应知。彼诸外道若有人来。依世间道问善不善。依出世道问苦集灭道。尔时便自称言。我是不死乱者。随于处所依不死净天不乱诘问。即于彼所问以言矫乱。或托余事方便避之。或但随问者言词而转

是中第一不死乱者觉未开悟。第二于所证法起增上慢。第三觉已开悟而未决定。第四羸劣愚钝。又复第一怖畏妄语及怖畏他人。知其无智故。不分明答言我无所知。第二于自所证未得无畏。惧他诘问怖畏妄语怖畏邪见故。不分明说我有所证。第三怖畏邪见怖畏妄语。惧他诘问故。不分明说我不决定。如是三种假托余事以言矫乱。第四唯惧他诘问。于世间道及出世道皆不了达。于世文字亦不善知。而不分明说言我是愚钝都无所了。但反问彼随彼言词而转以矫乱。彼此四种论发起因缘及能计者。并破彼执。皆如经说。由彼外道多怖畏故。依此见住。若有人来有所诘问。即以谄曲而行矫乱。当知此见是恶见摄。是故此论非如理说

无因见论者。谓依止静虑及不正思惟建立二种。如经广说。应知

问何因缘故。彼诸外道依不正思惟起如是见。立如是论。我及世间无因而起。答略而言之。见不相续以为先故。诸内外事无量差别。种种生起。或复有时见诸因缘空无果报。谓见世间无有因缘。或时欻尔大风卒起。于一时间寂然止息。或时忽尔暴河弥漫。于一时间宛然空竭。或时郁尔果木敷荣。于一时间飒然衰悴。由如是故。起无因见。立无因论

今应问彼。汝宿住念。为念无体。为念自我。若念无体者。无体之法未曾串习。未曾经识而能随念。不应道理。若念自我者。而计我先无后欻然生。不应道理

又汝何所欲一切世间内外诸物种种生起。或欻然而起。为无因耶为有因耶。若无因者。种种生起欻然而起忽复不生。不应道理。若有因者。汝计我及世间无因而生。不应道理。如是念无体故。念自我故。内外诸物不由因缘种种异故。由彼因缘种种异故。不应道理。是故此论非如理说

断见论者。谓如有一若沙门若婆罗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乃至我有粗色四大所造之身住持未坏。尔时有病有痈有箭。若我死后断坏无有。尔时我善断灭如是欲廛诸天色廛诸天无色空处所摄。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所摄。广说如经。谓说七种断见。论者作如是计。问何因缘故。彼诸外道起如是见。立如是论

答由教及理故。教如前说。理者。谓如有一为性寻思。为性观察。广说如前。彼如是思。若我死后复有身者。应不作业而得异熟。若我体性一切永无。是则所受业果亦应无有。观此二种理俱不可。是故起如是见。立如是论。我身死已断灭无有。犹如瓦石。若一破已不可还合。彼亦如是应知

今应问彼。汝何所欲。为蕴断灭。为我断耶若言。蕴断灭者。蕴体无常因果展转。生起不绝。而言断灭。不应道理。若我断者。汝先所说粗色四大所造之身。有病有痈有箭。欲廛诸天色廛诸天无色空处所摄。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所摄。不应道理

如是若蕴断灭。若我断灭。皆不应理。是故此论非如理说

空见论者。谓如有一若沙门若婆罗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无有施与。无有爱养。无有祠祀。广说乃至世间无有真阿罗汉。复有起如是见立如是论。无有一切诸法体相

问何因缘故。彼诸外道起如是见。立如是论。答由教及理故。教如前说。理者。谓如有一为性寻思。为性观察。广说如前。又依世间诸静虑故。见世施主一期寿命。恒行布施无有断绝。从此命终生下贱家贫穷匮乏。彼作是思。定无施与爱养祠祀。复见有人一期寿命。恒行妙行。或行恶行。见彼命终堕于恶趣生诸那落迦。或往善趣生于天上乐世界中。彼作是思。定无妙行及与恶行。亦无妙行恶行二业异熟。复见有一刹帝利种命终之后。生婆罗门吠舍戍达罗诸种姓中。或婆罗门命终之后。生刹帝利吠舍戍达罗诸种姓中。吠舍戍达罗等亦复如是。彼作是思。定无此世刹帝利等从彼世间刹帝利等种姓中来。亦无彼世刹帝利等从此世间刹帝利等种姓中去。又复观见诸离欲者生于下地。又见母命终已生而为女。女命终已还作其母。父终为子子还作父彼见父母不决定已。作如是思。世间必定无父无母。或复见人身坏命终。由彼或生无想。或生无色。或入涅槃故。求彼生处不能得见。彼作是思。决定无有化生众生。以彼处所不可知故。或于自身起阿罗汉增上慢已。临命终时自见生相。彼作是念。世间必无真阿罗汉。如是广说

问复何因缘。或有起如是见立如是论。无有一切诸法体相。答以于如来所说甚深经中。相似甚深离言说法。不能如实正觉了故。又于安立法相。不如道理而思惟故。起于空见。彼作是念。决定无有诸法体相

今应问彼。汝何所欲。为有生所受业及有后所受业。为一切皆是生所受耶。若俱有者。汝先所说。无有施与。无有爱养。无有祠祀。无有妙行。无有恶行。无有妙行恶行诸业异熟。无此世间。无彼世间。不应道理。若言无有后所受者。诸有造作净与不净种种行业。彼命终已。于彼生时顿受一切净与不净诸业异熟。不应道理

又汝何所欲。凡从彼胎藏及从彼种子而生者。彼等于此为是父母。为非父母耶。若言是父母者。汝言无父无母。不应道理。若言彼非父母者。从彼胎藏及彼种子所生。而言非父非母。不应道理。若时为父母。是时非男女。若时为男女。是时非父母。无不定过

又汝何所欲。为有彼处受生众生天眼不见为无有耶。若言有者。汝言无有化生众生。不应道理。若言无者。是则拨无离想欲者。离色欲者。离三界欲者。不应道理

又汝何所欲。为有阿罗汉性而于彼起增上慢。为无有耶。若言有者。汝言世间必定无有真阿罗汉。不应道理。若言无者。若有发起不正思惟颠倒。自谓是阿罗汉此亦应是真阿罗汉。不应道理

又应问彼。汝何所欲。圆成实相法。依他起相法。遍计所执相法。为有为无。若言有者。汝言无有一切诸法体相。不应道理。若言无者。应无颠倒。所执亦无杂染及无清净。此不应理。如是若生后所受故。非不决定故。有生处故。有增上慢故。有三种相故。不应道理。是故此论非如理说

妄计最胜论者。谓如有一若沙门若婆罗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婆罗门是最胜种类。刹帝利等是下劣种类。婆罗门是白色类。余种是黑色类。婆罗门种可得清净。非余种类。诸婆罗门是梵王子。腹口所生。从梵所出。梵所变化。梵王体胤。谓斗诤劫。诸婆罗门作如是计

问何因缘故。诸婆罗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答由教及理故。教如前说。理者。谓如有一为性寻思。为性观察。广说如前。以见世间真婆罗门性具戒故。又贪名利及恭敬故。作如是计

今应问彼。汝何所欲。为唯余种类从母产生。为婆罗门亦尔耶。若唯余种类者。世间现见诸婆罗门从母产生汝谤现事。不应道理。若婆罗门亦尔者。汝先所说诸婆罗门是最胜种类。刹帝利等是下劣种类。不应道理。如从母产生如是造不善业造作善业。造身语意恶行。造身语意妙行。于现法中受不爱果。若受爱果。于彼后世生诸恶趣。若生善趣。若三处现前。是彼是此。由彼由此。入于母胎。从是而生。若世间工巧处。若作业处。若善不善。若王若臣。若机捷若增进满足。若为王顾录以为给侍。若不顾录。若是老病死法。若非老病死法。若修梵住已生于梵世。若复不尔。若修菩提分法。若不修习。若悟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若复不尔

又汝何所欲。为从胜种类生。此名为胜。为由戒闻等耶。若由从胜类生者。汝论中说。于祠祀中。若闻胜若戒胜。取之为量。此言应不中理。若由戒闻等者。汝先所说。诸婆罗门是最胜类。余是下劣。不应道理

如是产生故。作业故。受生故。工巧业处故。增上故。彼所顾录故。梵住故。修觉分故。证菩提故。戒闻胜故。不应道理。是故此论非如理说。妄计清净论者。谓如有一若沙门若婆罗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若我解脱心得自在。瑜伽自在名为清净。谓于诸天微妙五欲坚着摄受。嬉戏娱乐随意受用。是则名得现法涅槃第一清净

又若离欲恶不善法。于初静虑得具足住。乃至第四静虑得具足住。是亦名得现法涅槃第一清净

复有外道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若有众生于孙陀利迦河中沐浴支体。所有罪障一切除灭。如于孙陀利迦河。如是于婆胡陀河伽耶河萨罗萨伐底河殑伽河等中沐浴支体。所有罪障一切除灭。第一清净

复有外道计持狗戒以为清净。或持牛戒。或持油墨戒。或持露形戒。或持灰戒。或持自苦戒。或持粪秽戒等。计为清净。谓说现法涅槃外道及说水等清净。外道作如是计

问何因缘故。彼起如是见。立如是论。答由教及理故。教如前说。理者。谓如有一为性寻思。为性观察。广说如前。彼谓得诸纵任自在欲自在瑜伽自在。名胜清净。然不如实知纵任自在等相

又如有一计由自苦身故自恶解脱。或造过恶过恶解脱

今应问彼。汝何所欲。诸有于妙五欲嬉戏受乐者。为离欲贪。为未离贪耶。若已离贪者。于世五欲嬉戏受乐。不应道理。若未离贪者。计为解脱清净。不应道理

又汝何所欲诸得初静虑乃至具足住第四静虑者。彼为已离一切贪欲。为未离耶。若言已离一切贪欲者。但具足住乃至第四静虑。不应道理。若言未离一切贪者。计为究竟解脱清净。不应道理

又汝何所欲。为由内清净故究竟清净。为由外清净故究竟清净。若由内者。计于河中沐浴而得清净。不应道理。若由外者。内具贪嗔痴等一切秽垢。但除外垢计究竟净。不应道理

又汝何所欲。为执受净物故而得清净。为执受不净物故得清净耶。若由执受净物故得清净者。世间共许狗等不净。而汝计执受狗等戒得清净者。不应道理。若由执受不净物者。自体不净而能令他净。不应道理

又汝何所欲。诸受狗等戒者。为行身等邪恶行故而得清净。为行身等正妙行故得清净耶。若由行邪恶行者。行邪恶行而计清净。不应道理。若由行正妙行者。持狗等戒则为唐捐。而汝计彼能得清净。不应道理

如是离欲不离欲故。内外故。受净不净故。邪行正行故。不应道理。是故此论非如理说

妄计吉祥论者。谓如有一若沙门若婆罗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若世间日月薄蚀星宿失度所欲为事。皆不成就。若彼随顺所欲皆成。为此义故精勤供养日月星等祠火诵咒安置茅草。满瓮毗罗婆果及饷佉等。谓历算者作如是计

问何因缘故。彼起如是见。立如是论答由教及理故。教如前说。理者。谓如有一为性寻思。为性观察。广说如前。彼由获得世间静虑。世间同谓是阿罗汉。若有欲得自身富贵快乐所祈果遂者便往请问。然彼不如实知业果相应缘生道理。但见世间日月薄蚀星度行时。尔时众生净不净业异熟成熟。彼即计为日月等作。复为信乐此事者。建立显说

今应问彼。汝何所欲。世间兴衰等事。为是日月薄蚀星度等作。为净不净业之所作耶。若言日等作者。现见尽寿随造福非福业。感于兴衰苦乐等果。不应道理。若净不净业之所作者。汝言由日等作。不应道理

如是日等作故。净不净业作故。不应道理。是故此论非如理说

如是十六种异论由二种门发起观察。由正道理推逐观察。彼一切种皆不应理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平时勤于积累,是打开写作思路、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那么,我们要如何积累素材呢?一是通过广泛阅读,积累写作的语言、技巧等前人已经成功运用过的“间接材料”,为此,平时我们可摘抄一些优美的句子、片段,对于比较好的材料事例,可摘剪下来;二是通过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中的直接素材,无论是阅读积累还是生活积累,都围绕一个核心观察世界与社会,思考自我与人生,积累生活感悟。有感悟,你的文章才具有思想性。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仓库,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个仓库,写作起来就比较容易。”
  • 脱壳之后

    脱壳之后

    在25岁那年,池弦珺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她的男友在伤心欲绝之际,只能在游戏中制造出了一个虚拟的“池弦珺”,试图代替那个即将死亡的她,却不料引起了一阵风波。那之后,池弦珺为了结束这场风波,只得在各个虚拟世界中频繁出入……
  • 销售应该这样做

    销售应该这样做

    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难题,那么,该如何解决从而成为一名顶尖的销售高手呢?为了让销售人员掌握一系列可以立刻派上用场的销售技巧和策略,使销售人员能够迅速、轻松地提高销售业绩,本书归纳总结了销售人员应该学习的销售知识,浓缩了众多销售精英的成功之道,涉及的内容涵盖了销售领域的各个方面。本书内容通俗易懂,超实用的销售技巧和策略加上经典的案例分析,可令读者即学即通、即学即用。本书不仅是销售人员必备的销售圣经,还适合培训师、高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 决定你人生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

    决定你人生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

    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嘉纳曾经说:“一个人最后在社会上占据什么位置,绝大部分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确,一个人一生真正成败更多得于情商的开发!本书从逆境、竞合、自控等不同的角度讲述普通人拥有高情商,才更容易取得成功。所以,我们要学会提升个人情商,使我们能够用有限的知识去运作无限的世界。
  • 我有一本香火书

    我有一本香火书

    “阿弥陀佛,此宝与我佛有缘,还请施主行个方便。”“放屁,你不是留着头发么,装什么和尚。”“施主此言差矣,我从没说过我是和尚,其实,我是一尊佛。”“所以你想说,佛祖可以有头发?”“施主慧根天成,孺子可教也!”……回到家中的余天,惆怅的看着识海中的金色古书,眼中闪过一丝肉痛:“这香火钱也太难攒了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修仙后遗症

    修仙后遗症

    灵气复苏世界下的光怪陆离见闻录,大型非正经科普类都市日常文……这里有御掌为锅的厨子,这里有掌控雷电的癫痫症患者……小兄弟,请不要用质疑的目光来审视我的专业,小小膀胱结石,可不是你所谓的金丹哦?还有你的牛皮癣也不是所谓的龙鳞……主角:我叫马山,白马王子的马,一统江山的桶……别问我为什么和海蜘蛛一样能苟,我奉行的政策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 教你学口琴吹奏

    教你学口琴吹奏

    音乐是有节奏、旋律或和声的人声或乐器音响等配合所构成的一种艺术。其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等有一定关联,是我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或奏或听,都内涵着及关联着我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因为音乐与我们的脉搏律动和感情起伏等有一定的关联。特别对我们的心理,会起着不能用言语所能表达的影响作用。
  • 像他们一样:敬业爱岗奉献

    像他们一样:敬业爱岗奉献

    本书以敬业、爱岗、奉献为主题,总结了各行各业优秀楷模的杰出事迹,撷取了他们的精彩语录,并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及职场定位书写了具有针对性的职场感言,是个人学习榜样、规划职业生涯的范本,也是企业提升员工职业素养、弘扬企业文化的权威而精彩的读本。
  • 千年龙骨

    千年龙骨

    一块千年龙骨的出现,昭示着一段隐秘的历史和一个失落于古代的宝藏。当北风特战小队的队长欧阳莫从精神病院中救出唯一能够读懂“婆罗谜文”的教授后,才愕然发现,龙骨之上竟然隐藏着楼兰王子给后人留下的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