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舊聞海陵徐神翁異,常恨未及多見其說。淳熙乙巳,假守是邦,因得訪其遺蹟,而略無傳記可玫。詢之其徒,則曰:吾鄉自漢晉以來,仙者接踵。神翁之時,又有陳豆豆、周處士、唐先生相繼而出。亦曰:吾東家丘耳,況神翕得道五十餘年間,小夫賤隸、婦人孺子得其告戒者,不啻以萬數,曾何傳錄之?有問其嘗所見聞者,或云:翁之仙去已七十八年,故老無復存矣。繼有以嚴陵所刊語錄示余者,蓋道士苗希頤所記,而朱新仲舍人為刪次也。雖裒集頗詳,而訛繆無以攷正。暇日訪諸邑子,則有能道其父兄與公弟子之所見聞者。質之苗錄,時有異同,而其言則有玫焉。又出其往時鄉老潘汝一所為行化狀,第嚴於釆擇,惜其所記之不廣也。因俾取希頤之錄,證以所聞,重為編削。其間舛繆乖忤、刪正損益者,殆數十處,傳疑則兩存之。又益以耆舊所傳,及《東軒筆錄》、《龍川別志》、《孫公譚圃同安志》所載,凡十有八事,與行化狀合為一編。攻之堅木,庶以傳信。且使是邦家誦遺訓,得以去惡就善,亦風俗之一助也。歲在丁未正月旦日,朝散大夫知泰州軍州兼管內勸農營田屯田事朱宋卿序。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安魂帖
本书是一部以思想性见长的散文集,囊括作者近年来创作的散文精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药引》和《阉割》,这两篇作品取材独特,文字优美,熔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炉,先后在《美文》杂志“一线散文”栏目和“中篇散文”栏目隆重推出,并配发了编者短评。作品发表后引发圈内外关注。《安魂帖》也是一篇关注现实,触动人心的作品,该作先后刊发于《创作与评论》《厦门文学》,随后被《散文选刊》转载,获得“东丽杯”第二十四届孙犁散文奖。作为叙写乡愁的文字,能深切感受到作品的忧患与哀伤。书稿其他所有作品都独具特色,手法各异,每一篇都有鲜明的主题,足见作者宽广的创作视野和责任担当意识,充分显现了新散文的艺术追求与美学价值,是作者近年来大胆探索,潜心创作的重要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