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0000000014

第14章

是书卷长四寸,宽三寸,仅存卷一至卷五。首行题“《礼记》卷第一”,次行题“《曲礼》第一”,越三格题“《礼记》”,又越三格题“郑氏注”。(惟卷三《礼记》下越五格。)每半叶十行,行二十至二十四字不等。注双行,行二十八字。每卷终,记经注字数。卷一後有楷书墨图记云:“婺州义乌酥溪蒋宅崇如斋刊。”书中“匡”、“筐”、“恒”、“徵”、“让”、“殷”、“敬”、“竟”、“树”、“桓”、“完”、“慎”字俱阙笔,“敦”、“郭”不阙,当是光、宁以前刻本也。其《经》字之足以订正通行本者,略与《唐石经》,抚州、相台二本台,注之足以正注疏本者更夥。今择其异於相台本者著之,以备参覈。如:《曲礼》上:“安安而能迁”注,“晋舅犯”不作“咎犯”:“拾级聚足”注,“谓前足蹑一等”,不作“踖一等”:“主人延客祭”注,“客不降等则先祭”,不作“若降等”:“毋放饭”注,“去手馀饭於器,众人所秽”,“众”不作“中”:“吊丧弗能赙”节注,“皆谓伤恩也”,不作“皆为”。(与卫氏《集说》及《考文》引宋板古文同。)《曲礼》下:“不顾望而对”注,“若子路帅尔而对”,不作“率尔”:“君膳不祭肺”节注,“皆为自贬损,忧民也”,不作“自为”;(与《考文》引宋板古本足利本同。)“临诸侯畛於鬼神”注,“祝告至于鬼神辞也”,“至”不作“致”,(与惠栋校宋本同。)“于”不作“於”;(与宋监本同。)“天子穆穆”节注,“众介北面锵焉”,不重“锵”字:“纳女於天子”节注,“妇人之职”,“妇”上无“贱”字。(与《考文》引宋板同。《檀弓》上:“东西南北之人也”注,“言居无常也”,“常”下无“处”字;(与宋监本、《考文》引宋板、《通典》一百三引并同。“饰棺墙”下,无“墙之障柩犹垣墙障家”九字;(与《考文》引古本同,卢召弓云“墙”下注九字,古本无,乃疏中语也。“曾子闻之曰”节注,“善子游言且服”,“服”下无“也”字:“子张既除丧而见”节注,“虽情异善其俱顺礼”,不作“善同”:“反壤树之哉”注,“反,覆也”,“覆”不作“复”:“袪裼之,可也”,注“麛裘青犴褎”,“犴”不作“豻”;(与惠氏校宋本合。)“尼父”注,“因且一字以为之谥”,不脱“一”字;(段若膺曰“《说文》,且,荐也。凡承藉於下曰且。”今案:“且一”者,孔子,字仲尼,因承藉一“父”字以为之谥,是一字当有者。)“孔子恶野哭者”注,“掌禁野叫呼叹呼於国中者”,下“呼”字不作“呜”。(案:此与《周官》不合,似相台本为长。)《檀弓》下:“其变而之吉祭也”节注,“虞礼所谓他用刚日者”不作“日也”;(与惠氏校宋本、《考文》引足利本同。)“丧不虑居”注,“谓掌舍宅以奉丧”不作“宅舍”:“衣衰而缪绖”注,“衣当为齐”,不作“为斋”;(与宋监本、惠氏校宋本同。)“成人有其兄死”节注,“緌为蜩喙长在腹下”,“为”不作“谓”。(宋本“为”、“谓”多混,相台本盖校改者。)《王制》:“天子诸侯祭因国”节注,“昔夏后氏郊鮌”,不作“郊鲧”;(与《释文》及惠氏校宋本合。)“衣服异宜”注,“谓毡裘与絺绤”,不作“旃裘”;(与宋监本、惠氏校宋本同。)“不变命国之右乡”节注,“使转徙其序”,不作“其居”;(与惠氏校宋本同。案:《通典》一百五十三引作“转徙其序居”。)“质於天子”注,“质犹平也”,不脱“犹”字。(与卫氏《集说》合。)《月令》:“服仓玉”注,“及所佩者之衡璜也”,不作“所珮”:“乃择元辰”注,“元辰,盖郊後吉辰也”,不作“吉亥”:“命国难”注,“索室欧疫以逐之”,不作“敺疫”:“天子饮酎”注,“孟冬云大饮蒸”,不作“烝”;(与《释文》合。)“可以美土彊”注,“土彊囗〈臨上木下〉之地”;(此与《释文》及《正义》者不合,惟抚州本同。“其器圜以闳”注,“圜者象土周布於四时”,不作“周币”;(案:宋刻诸本俱作“币”、或作“匝”,惟家藏附《释文》本及阮氏所据本与此同。“命理瞻伤”注,“创之浅者曰伤”,不作“残者”;残、折义无别,似“浅”字为长。瞻、察、视,亦由轻而重也。“乃命宰祝”注,“主祭祝之官也”,不作“祭祀”,“申宫令”注,“讥出入及开闭之属”,不作“几出入”。(与卫氏《集说》同。)案:此本与余仁仲本、惠氏所见宋刊《正义》与《释文》本,大致相同。犹刊於岳本前,信足珍贵。当日毛氏收藏时,已非全帙。阮氏作《校勘记》,亦未之见也。(卷中有“毛晋”、“毛晋私印”、“子晋”、“毛氏子晋”诸朱记。)又有《礼记》单注残宋本一册,附《释音》、《重言》,当是南宋书林所刻,仅存《投壶》、《儒行》二篇,册长三寸,宽二寸馀,每半叶八行,行十六字,注双行,亦十六字。书中“慎”字皆阙笔。经文与别本异者,如《投壶》篇,“请行囗〈觴,酉代角〉”,不作“行觞”,与《唐石经》、岳本、抚州本同。(《释文》:“觞”,或作“囗〈觴,酉代角〉”。)《儒行》篇,“慕贤而容众”,与《石经》同,不同岳本、十行本作“举贤”;(案《正义》释为“见贤思齐”,当从“慕”字为是。“慎静而尚宽”,与岳本同,不同《石经》、抚州本少“尚”字;(岳氏《沿革例》谓建大字本:与国本、余仁仲本,皆有“尚”字。)“儒皆兼此而有之”,与《唐石经》、岳本同,不同监、毛本“皆”误“者”。其注之足以订正通行注疏本者,如,《投壶》,“算长尺二寸”注,“或曰算长尺有握素也”,俗本“素”误“数”矣。(案:《乡射》记有明文。)《儒行》“不充诎於富贵”注,“充诎,喜失节之貌”,与岳本同,俗本“喜”上衍“欢”字矣。(《释文》亦无“欢”字。)古本之堪资考证者,虽残璋断珪,亦可宝也。

礼记二十卷(明刊本)

此书行款、分卷,与南宋巾箱本同。每卷後记经若干字,注若干字。无序跋,亦无刊刻岁月。金坛段氏谓嘉靖间仿宋刻本。仪徵阮氏亦据以校注疏本,然谓注中间杂《释文》,如《曲礼》,“言不惰”注“羡惰不正之言”五字;《檀弓》,“曹桓公卒于会”注“羡桓依注音宣”一句,是原本已刻在《附音》本後,非余仁仲大字本也。

礼记释文四卷(宋刊本)

题:“唐国子博士兼太子中允赠齐州刺史吴县开国男陆德明撰”。此淳熙四年抚州公使库本刻,附《礼记》二十卷後。卷中有衔名七行,岁月一行,每半叶十行,行大字十六,小字廿二三字不等。板心分记大、小字数,工匠姓名。凡宋讳“匡”、“恇”、“筐”、“酳”、“囗〈申東〉”、“桓”、“完”、“荁”、“萑”、“贞”、“祯”、“殷”、“让”、“顼”、“勖”、“县”、“瑗”、“遘”、“雊”、“慎”字皆阙笔,盖宋椠之最精者。旧藏小读书堆顾氏。嘉庆中阳城张氏刻抚州本《礼记》时,未见此本。以通志堂翻单本刻附於後,故多讹字。如《曲礼》:“阋,呼历反”,“历”误“质”:“为卒,七忽反”,“七”误“才”:“为橤,徐而婢反”,“婢”误“愧”。《月令》:“载耒,《宁林》力隹反,又力水反”,“隹”误“佳”。《礼运》:“胎,土才反”,“土”误“七”,《郊特牲》:“其緌,耳隹反”,“隹”误“佳”,《内则》“耳緌”条、《明堂位》“緌”字条,亦同。《投壶》:“胜饮”上“尸证反”,“尸”误“尺”。《儒行》:“攫,一音九碧反”,“碧”误“囗〈契,石代大〉”。《燕义》:“踖,又精一反”,“精”误“积”。又有专辄改字处,致失宋本之真。如《曲礼》:“乡尊,本又作飨”,“飨”改“向”;《檀弓》:“黑臀”,“臀”改“臀”,“主乳”改“生乳”,“凶耶”改“凶邪”;《月令》:“鶪,《字林》工伇反”,“伇”改“役”;《玉藻》:“囗〈行外童內〉”改“衝”;《乐记》:“挍愤,本又作交”,“挍”改“狡”:“以糠,音康”,“糠”改“穅”;《杂记》:“将宾,必刃反”,“宾”改“殡”:“其囗〈戶外去內〉,《字林》户腊反,閇也”,“閇”改“囗〈門外卞內〉”,“官馆,本亦作观”,“官”改“公”;“有笄,音鸡”,“鸡”改“鸡”:“卑所,必利反”,“卑”改“畀”;《丧大记》:“梁肉,音良”,“梁”改“粱”:“以醯,呼鸡反”,“鸡”改“鸡”;《祭法》:“相近依注读为攘”,“攘”改“禳”;《坊记》“向上,许亮反”,“上”改“卜”,虽宋本未能无失,然不若存其真以资参考也。又阮氏《礼记校勘记》所引抚本《释文》,覈之此本,殊多不合。如“马裻”,本亦作“督”,《记》谓作“督”:“三推,出佳反”,《记》谓作“隹”:“马囗”,《记》谓作“囗”:“语说,徐始说反”,《记》谓作“锐”:“遄死,疾儿”,《记》谓“儿”作“也”:“不摩,齐人谓快为摩”,《记》谓作“麾”:“囗〈月比〉,昌私反”,《记》谓作“囗〈月此〉”:“擩于,本又作懦”,《记》谓作“儒”;“粱肉,音良,粱,粱米也”,《记》谓二“粱”字并从“木”:“宥囗”,《记》谓作“密”:“谓卿,去京反,注同”,《记》谓“注”作“下”。殆以未见真本,第据传钞本而致讹也。此本後有顾涧薲氏手跋,见《思適斋集》。(卷首末有“广圻审定”、“顾印广圻”、“字千里号涧薲”、“陈黄门侍郎三十五代孙”诸朱记。)

月令解十二卷(钞本)

宋张虙撰。前有《进书表》及《劄子》,当时随月进御,故每月分卷。其经文之足以正俗本者,如“律中夹锺”,“锺”不作“钟”;(与《释文》、岳本、卫氏《集说》同。)“安萌牙”,“牙”不作“芽”;(与《唐石经》、岳本同)。“以大牢祀于高禖”、“天子居明堂大庙”,“大”俱不作“太”;(与《唐石经》、岳本、余仁仲本同。)“鶪始鸣”,“鶪”不作“鵙”;(与《释文》、《唐石经》、岳本同。)“则执腾驹”,“执”不作“絷”;(与《释文》及《考文》引古本同。)“黑黄仓赤”,“仓”不作“苍”;(与《石经》、《考文提要》所引诸本同。“坏垣墙”,不作“墙垣”;(与《唐石经》同。)“藏帝藉之收於神仓”,“藉”不作“籍”。(与岳本、卫氏《集说》同。)略举数条,可藉是推见古经矣。

礼记纂言三十六卷(明刊本)

篇目题:“临川吴澄幼清叙次。”前列正德庚辰王守仁《序》,次列澄《书後》一篇,明改定篇次之由。初刻於元统中,有门人吴尚跋,乃文正生前所刻。此明正德庚辰宁国守胡汝登刻本,有昆山魏校跋。後又有嘉靖己丑、崇祯己巳二刻本。案:是书不徒重定篇次,并经文字句亦有改易处。如《曲礼》“猩猩能言,不离禽兽”,“禽”改“走”;《檀弓》“梁木其壞”下有“则吾将安杖”(?)自注以《家语》文补。又旧本“太宰嚭使於师,夫差谓行人仪曰”,从鄱阳洪氏两易二人之名,又以“太宰嚭曰”四字,移在“反尔地”之上,而旧在“古之侵伐者”之上者,改作“行人仪曰”,注谓,如此文义方协顺。而所引孔《疏》亦两易人之名以从一例。国朝朱文端曾刻此书,大加删节,非全本也。全谢山曰:“此书所采各家之注,即取之卫氏《集说》,掇拾颇精。”

礼记集说十六卷(元刊本)

题:“後学东汇泽陈澔集说。”前列至治壬戌澔《自序》,次《礼记集说凡例》,首列《校雠经文目》曰:蜀大字本、宋旧监本、兴国于氏本、盱郡重刊寥氏本、建本;《注疏》:南唐《经传通释》,次列援引书籍凡三十九种;次《注说去取》,下半叶残阙。以明嘉靖间六老堂本覈之,则阙去《音文反切》及《章句分段》也。是书通行本俱作十卷,六老堂本作三十卷。(案:季沧苇《书目》有元板《礼记集说》十卷,则元时已合并矣。)海甯陈仲鱼藏有天历刻本十六卷,为建安郑明德所刊,此本与之闇合,当是元时最初本也。(卷首末有“世庆堂”、“应望念祖”、“金粟主人”、“中和”、“彭城金紫之章”诸朱记。

集记集说十卷(明刊本)

题:“後学东汇泽陈澔著。”前有自序、凡例,此巾箱本刊於嘉靖庚寅,为後来十卷本之祖。

礼记集说三十卷(明刊本)

卷首列澔自序及凡例,俱与元本合,惟分卷已失其旧。此本乃嘉靖间南康六老堂刻本,与《澹生堂》、《也是园书目》及《经义考》所载,卷数俱合。今通行本作十卷,并凡例亦失之矣。(卷末有“彭城金紫之章”朱记。)

大戴礼十三卷(明刊本)

汉戴德撰。前有淳熙乙未韩元吉序。其本自宋相传,最为近古,胜雅雨堂刻本。(卷首有“范氏收藏印”朱记。)

夏小正戴氏传(校宋本)

汉戴德传,宋傅崧卿注。旧时《小正》经文,错置传中,崧卿仿《左氏春秋传》例,列正文於前,附以传而为之注。所云“旧注”者,乃其所得外兄关浍之本有之也。旧有至大年刻本,明嘉靖间袁尚之重翻,郡人吴志忠复以玉磬山房影宋钞本校勘一过。近时郡中黄氏覆刻袁本,後有《校录》一卷,与此本大略相同。惟卷一《传》“见遰而後为数之”注“圆东”二字,乃“关本”之误,以形近而谬也。此条未经标出。“采芸”,旧注“芸似邪曰”,校本“曰”改“臼”,黄氏校改“蒿”,与宋刻本、通释本合。此本及校宋本俱误。又卷末《校勘》一条,“修仁县”下此本增一“尉”字,与徐氏《经解》刻本合。黄氏亦未标出。(卷首有“姚舜咨印”、“茶梦散人”二朱记。)

右礼记

三礼考注六十四卷(明刊本)

题:“元翰林学士临川吴澄幼清撰,吉丰罗伦校正,建昌知府长乐谢士元重校刊行。”前有成化九年罗伦序,谢士元跋;次列大理卿夏时正《求校三礼考注书》及《序录》,又次少师杨士奇跋,又次为《纲领》、《目录》;卷末载夏时正《书後》一首。案:是书与《序录》所云不合,书中《仪礼逸经》较今所传单本亦不合。《曲礼注》又与《纂言》不合。宜杨文贞疑为晏璧窜乱,朱竹垞直决其伪讬也。序、跋皆载《经义考》,而时正书未录。

礼书一百五十卷(元刊本)

题:“宣义郎太常博士臣陈祥道上进。”前有《进书表》及自序,次列建中靖国元年尚书礼部牒。案:是书有元祐刻本,今已佚。此本每半叶十三行,行廿一字。板心有字数。闽赵宗吉从宋板翻雕者。惜每卷间有阙叶,旧有林光大序亦脱去。

仪礼经传通解集传注十一卷(宋刊残本)

宋朱子撰。门人黄榦订。原书三十七卷,(《宋志》作二十三卷,但举《通解》言之,《经义考》作廿七卷,讹。)今存《家礼》五卷,《邦国礼》二卷,(阙卷二。)《王朝礼》四卷,(阙卷十。)其《乡礼》三卷,《学礼》十一卷俱阙。此书朱子殁後,其子在刻於南康道院,为嘉定丁丑岁。板移监中,不久,即漫漶。是本每半叶七行,行十五字,夹注同。板心有大小字数,刊工姓名。於“匡”、“徵”、“恒”、“慎”、“敦”、“让”字皆阙笔。其书於《仪礼》全载郑注,节录贾疏,每引温本及成都《石经》,足订注疏本之讹。如《士昏礼经》“出除幂”不作“除囗〈冖鼎〉”,与卫氏湜当作“幂”之说合。(《士昏礼记》“礼诸衿鞶”下有“婿授绥姆辞曰未教不足与为礼也”十四字,与《唐石经》合,他本多阙。“对曰某得以为昏姻之故”,不同他本作“以得”。所引《大戴记》,如《夏小正》篇“正月采芸”,傅本旧注讹作“叶似邪曰”,或校改“邪臼”,此本则作“邪蒿”,与《博物志》云“芸蒿,叶似邪蒿”合。“虽不耆”不同《石经》作“不嗜”:“宁孰谏”,不同俗本作“熟谏”:“柤梨”不同嘉靖翻宋本作“楂梨”:“膏用囗”,不同《石经》、岳本作“用薤”;(《释文》俗本作“薤”。)“貍去正脊”不同俗本作“狸”:“学书计”不同嘉靖本作“书记”。《月令》篇,《经》文字与俗本异者,覈与旧藏南宋市箱本合。

右通礼

纂图集注文公家礼十卷(宋刊本)

题:“门人秦溪杨复附注,後学复轩刘垓孙增注。”前有朱子自序,凡《通礼》一卷,《冠礼》一卷,《昏礼》一卷,《丧礼》五卷,《祭礼》二卷,其图散见各门中。元刻本重编卷数,抽出《深衣制度》,另为《深衣考》一卷,并抽出各图,另立一卷,失其旧矣。其附注、增注,俱以阴文标明,明刻混而一之,遂致莫辨。每半叶七行,行十四字,注双行,行十一字。字体古雅,板刻清朗。序文尚是朱子手书,与本集所载,多不合处。如:“用于贫窭”,《集》讹作“困于”;(明刻本亦讹。“困”。)“究观古今”,《集》少“究”字:“务本实”,《集》作“敦本”是也。白田王氏以此序为依仿《礼范》跋语者,由未见是本故耳。(卷首有“得树楼藏书”、“南书房史官”、“查慎行字夏重”、“又曰悔馀”诸朱记。)

文公先生家礼七卷(元刊本)

题:“门人杨复附注,刘垓孙增注,刘璋补注。”凡《通礼》一卷、《冠礼》一卷、《昏礼》一卷、《丧礼》一卷、《祭礼》一卷,凡五卷。首有《家礼图》一卷,末有《深衣考》一卷。前列朱子自序,後有淳祐壬寅莆田方大琮後序,其杨复跋语,则冠以“长溪杨氏复曰”六字,则是本已非出杨氏手定矣。

家礼笺补八卷(旧钞本)

旧题:“杨复撰。”有嘉定三年自序。据序知复於《家礼》板行之後,更以其获闻师说而原书未及者,为笺补之。惟覈是书与《附注》无一语相同,疑出後人依讬。

家礼五卷附录一卷(明刊本)

朱子原书五卷。《附录》一卷,乃淳祐閒周氏复采信州杨氏所注各条下者别出之也。是本与元刊本卷第同,而去其《家礼图》一卷,《深衣考》一卷,故为五卷。卷首载“木主式”与元刊本小异。主式後,有嘉定癸酉潘时举《跋》,盖明嘉靖閒以旧本重刻者。

同类推荐
  • 六字课斋卑议

    六字课斋卑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蜀乱述闻

    蜀乱述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炙毂子诗格

    炙毂子诗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养生秘录

    养生秘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Father Goriot

    Father Gorio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你好,我的破烂先生

    你好,我的破烂先生

    汪清澜一直以为自己是在那个人生最惨痛的一天里遇到宁钰的,之后她就一直坚持个信念,上天待她不薄。可她不知道,真正奉行这句话的是他。他说:“上天对她不厚,对我却不薄,因为,上天把她派到了我身边。”他说:“上天剥夺了她太多的快乐,所以,我不能再让她哭。”他说:“因为上天对她太残忍,所以我更要多爱她一点。”后来啊,她才知道,原来,他们早就认识了。“你好,宁太太。”“你好,我的破烂先生。”【本文短篇,治愈温馨宠文,日常,娱乐圈,医生】
  • 超凡刑警

    超凡刑警

    姬崛起冷冷的瞄了一眼立在自己身边露出玉腿引诱自己的美女,缓缓的握紧双拳,冷笑了一声,道:”你怕吗?垃圾,抱歉,请允许我的鲁莽,我说的不只是你垃圾,而是今晚来复仇的都是垃圾!“墓志铭:“一个威武不能屈的大男人就应该这样做,修身立志,除邪震宇,当人生的最大赢家!”
  • 练习生的逆袭之路

    练习生的逆袭之路

    全世界都知道,能让花家三少宠在心尖捧到天上追到片场的人,只有一个鹿晓风而已。但他们不知道三少的烦恼。不小心娶到一个太撩人的老婆该怎么办?急,在线等……偶像练习生一路打脸虐渣走上人生巅峰,顺带拐回妖孽美男一枚。娱乐圈撕逼打脸逆袭甜宠文,喜欢的亲们别忘了收藏评论加投票哦~
  • 婚色醉人:总裁爹地好可怜

    婚色醉人:总裁爹地好可怜

    八年前,锦悦为了还养父母恩情,一纸契约与秦逸寒形婚,三年后利用价值用完被丢弃离开。五年后,锦悦带着萌宝和新生从美国回来,决定开辟新的生活,养活自己和儿子,却不想秦逸寒却跟了上来,想要捧她。娱乐圈是个大染缸,有的人靠实力说话,有的人靠背景说话。如果有一天,实力和背景相遇,谁更胜一步?锦悦表示:她相信自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末圣启示录

    末圣启示录

    我醒来,看向懒散的人群:魔法,并不神秘?王位,暗潮汹涌?教会,权势滔天?真主,神祇之上?正常的人在笑,疯狂的人在哭。庆贺吧,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 重生九零学霸小娇妻

    重生九零学霸小娇妻

    杨晶晶前一世没活明白,被继母和一对双胞胎弟妹算计的身败名裂,郁郁而终。重活一世,她誓死纠正上辈子的错误。继母装慈爱,恶意捧杀,她顺势而为,一边享受着被人宠爱的幸福生活,一边暗地里拼命发奋,学自己的习,当自己的学霸。继妹爱妒忌,挑拨离间,她祸水东引,一边当着自己的乖乖女,一边下狠手收拾白莲花继妹。前男友凑过来,还不等靠近,她一砖头砸下去,让对方血溅三尺。杨晶晶撸起袖子,正暗搓搓摩拳擦掌,一心准备投入新生活,卷土重来。某上尉:你姥爷一家人不是想要农转非吗,户口本拿过来,我帮你去办。户口本还回来,婚姻一栏上赫然写着,已婚。某上尉:不用谢,左右搭一次人情,索性一朝全办了。杨晶晶:。。。。。。
  • 宠兽大赛(兽王系列)

    宠兽大赛(兽王系列)

    神鹰城初试牛刀的兰虎在二年级开学后迎来了七大洲八大新人类学校联合组织的宠兽大赛,只有排名各校前十名的学生才能参加,而本来不够参赛资格的兰虎却因为兽王的特殊身份而意外受到破格邀请,七大洲八大新人类学校强者云集,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兰虎不得不开始特殊强化训练,一个月的魔鬼式训练,终于使他掌握了校长传授的绝技,修为也突飞猛进,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大赛面纱层层揭开,为了夺得宠兽大赛的桂冠,八十位新人类顶尖高手各显神通,究竟谁能够勇闯三关,摘取无上的荣誉,年龄最小的兰虎能否如愿夺取“风之无形”神剑,隐藏在暗中的敌人到底是谁?
  • 民国大先生

    民国大先生

    本书以轻盈飘逸的文字,从人生经历、治学、趣闻、逸事等细节切入近百年来文化教育、学术大家如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刘文典、熊十力的思想精神、风采神韵,生动鲜明,形神兼备。在短小的篇幅中,作者既概括了这些学问大家的人生全貌和主要思想文化贡献,又再现了他们超凡高蹈、别具一格的人格境界,给人以既“画龙”又“点睛”的完整感,体现了作者宽阔的学术文化视野和目光的思想传统力。
  • 我家夫人会通灵

    我家夫人会通灵

    当鬼才灵师重生成了炮灰少女,一纸契约就要将她打包送人。符晞表示,她不是家族谋利的工具,更不是任人欺凌的炮灰。前世被陷害惨死,这一世便不让自己再受半点委屈。姐妹算计,亲人利用,好在还有疼爱她的父母。好友背叛,渣男无耻,终要让他们付出代价。符箓法阵,无所不能。打脸虐渣,我最优秀!=========秦家少爷,性情古怪。传言秦少爷天生眼盲,因此整日将自己关在暗无天日的房间里。传言秦少爷性情暴戾。符晞挑眉……天生眼盲?那这个眼神专注,双眸若星的男人是谁?性情暴戾?那这个满脸宠溺,俊逸温润的男人又是谁?=========【一对一、重生爽文、男强女强、sc】
  • 衍姮传

    衍姮传

    “女子的眼泪,原是这般味道,涩,咸,为何不是甜的呢?”“你这个疯子,不可理喻......”“阿衍,每一个生灵从混沌中挣脱枷锁入世,获得意识,看到绚烂的色彩,听到自然天籁,体味悲欢离合,是莫大的福分,来世间走一趟不容易,你这般哭哭不休,岂不暴殄天物?以后不要轻易流泪了,你可知道,你笑起来的样子蛮可爱的。”“世间那些思春少女总是说鸟儿需要一个窝,可遮风挡雨,可安心生儿育女,如今有一个绝世难寻的好窝摆在阿衍面前,阿衍真的不想要?”“不要,不要,你的窝留给想要的姑娘罢,我真的要走了,你放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