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6400000020

第20章 禅的知与行(2)

有一次,佛陀派槃特罗汉去一座精舍为众僧讲诵经文。消息传来,比丘们笑翻了,七嘴八舌地说:

“哈哈!那个一字半偈都不会的傻瓜居然来给我们上课讲经。”

“我们来想办法嘲笑他,让他出丑!”

“好啊!明天我们等着看笑话吧!”

比丘们边说边想象着槃特的狼狈模样,开心地笑成一团。

第二天,槃特罗汉来到比丘们的精舍,众比丘忍住笑,请槃特罗汉开讲经文。只见槃特往那高位上一坐,双目正视前方,说道:

“说来惭愧,我年纪大了,学的东西却不多,今天来为大家讲经,不过尽力为大家讲解一偈罢了,希望各位静下心来听我说。”

槃特罗汉说这些话时,底下仍然窃窃私语。槃特罗汉也不管底下的反应,便开始讲佛陀亲自教他的那一偈:“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然后将偈语所说的道理仔细地说明、解释。

槃特罗汉认认真真地讲解着,本来想捉弄他的比丘们听了这样高深的法理,知道他的道行远远超过自己,心里万分懊悔,纷纷跪在槃特罗汉的脚下叩头自责。听完法后,五百比丘杂念顿消,纷纷证得阿罗汉道。

与其他信徒相比,槃特比丘算不得天资聪慧,甚至略显拙笨,但是在求知与修行的路上,他却比嘲笑他的其他比丘都走得更远。他有一种正确的求知态度,他对知识的渴望与对修行的虔诚成为他开悟的助力。“佛不度无缘之人”,无缘之人并不是指根基太浅或者作恶多端的人,而是求佛态度不端正的人,他们就像是拥有一座很大的果园的主人,看着满园盛开的花朵却只顾自己欣赏或向他人炫耀,而停止了一切劳作,荒废了时日,当花朵凋零之后,又怎么能奢望看到累累果实呢?

莲心禅韵:

罗汉:阿罗汉的简称,最早从印度传入我国,其梵名Arhat一般有三层解释:一说可以帮人除去生活中一切烦恼;二说可以接受天地间人天供养;三说可以帮人不再受轮回之苦,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在寺院雕像中,罗汉的形象一般都是出家比丘相,头部无须发,身着袈裟,全身无任何装饰,或坐或立,栩栩如生,是藏传佛教各类造像艺术中最为朴实无华的象征。

步步踏着

有一个和尚问清凉文益禅师:“禅师,在每天的二十四个时辰里,我应该怎么修行才能给尽快得道呢?”

文益禅师回答说:“步步踏着。”

“何谓步步踏着?”

“就像是走路一样,每一步都要踏在实地上。”

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满腹经纶却不知如何运用的人被称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古时候这也的“矮子”很多,既有赵括纸上谈兵成为千年笑柄,又有马谡将军痛失街亭万古遗恨。所以古人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行,既是行动,也是行走,行动是一种随时而发的实践,行走是永远身在途中的状态。也就是说,修行与学习相伴相随,永远都不会停止。

圣严法师刚刚修行之时曾经询问过一位老禅师:“我们打禅还要打多久?”老禅师气定神闲地回答他:“打到驴年为止。”而中国的年历里根本没有驴年,也就是说,打禅根本没有结束的一天,修行也就没有终结的时间。生死涅槃,都是修行。

佛法是靠学习得来的吗?显然不是,在这个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的人在看佛经,但是成佛的人却极少,可见只看佛经并不能有所成就。因此,佛法必须通过实证,通过付诸实践才能不断加深认识,逐渐实现真正的解脱。

弟子们问禅师:“老师,如何才能成功呢?”

禅师对弟子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禅师示范了一遍,说道:“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次。大家能做到吗?”

弟子们疑惑地问:“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

禅师说:“做完了这件事,一年之后你们就知道如何能成功了!”

弟子们想:“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一个月之后,禅师问弟子们:“我让你们做的事,有谁坚持做了?”大部分的人都骄傲地说道:“我做了!”禅师满意地点点头说:“好!”

又过了一个月,禅师又问:“现在有多少人坚持了?”结果只有一半的人说:“我做了!”

一年过后,禅师再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几个人坚持了?”这时,只有一人骄傲地说:“老师,我做了!”

禅师把弟子们都叫到跟前,对他们说:“我曾经说过,做完这件事,你们就知道如何能成功了。现在我想要告诉你们,世间最容易的事常常也是最难做的事,最难的事也是最容易的事。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做到并持之以恒的,终究只是极少数人。”

后来一直坚持做的那个弟子成为禅师的衣钵传人,在所有的弟子中只有他成功了!

常常有人抱怨没有人告诉自己禅修的法门,可是当故事中的老禅师告诉了他的弟子们如何才能成功的时候,却也很少有人能够按照禅师的要求去做。“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是自己在经典中学到,还是由圣人大德告知,都不是真正的懂得,仍然需要通过亲身实践来参悟。简单的甩手运动中蕴含的或许并非成功的门径,而是一种成功的态度。

佛法是需要修证的,一个人去修证、实践佛法不一定能成佛,但一个不去修证、实践的学佛者则绝不可能获得解脱。圣严法师主张“努力修行,慢慢修行,就能有成果”,中国的禅宗,注重智慧,而每个人的领悟能力不同,因而智慧的获得也是有快有慢。有的人慢慢地得到智慧,有的人很快得到智慧,因此禅宗分为“渐悟”和“顿悟”,“渐”与“顿”既和个人慧根有关,又与机遇相连,同时也离不开每个人在修行过程中的积累,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在修行中都应该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

有一个人问投子大同禅师:“一个没有眼睛的人,走路时应该怎样选择方向呢?”

禅师回答说:“他可以朝着四面八方行走,周围都会留下他的脚印。”

那人又问:“既然他都没有眼睛,那么他的脚印怎么会遍及四方呢?”

投子禅师:“他还需要眼睛做什么呢?”

没有“眼睛”的人,将会调动所有的潜能来感知外界的方向,现实生活中,视力比较差的人听觉与触觉往往尤为敏锐,如同“浑身有眼”,也就摆脱了对“眼睛”的依赖。所以在实际的禅修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要随时保持这种状态,才能更快地接近禅的高深层次,才能真正洞悉禅的奥义,就如真正的禅者,不思不虑,反而洞悉一切。

莲心禅韵:

不能动

一群弟子相拥来求教智常禅师:“师父,我们终日诵经,也无法参透佛理,我们接下来该做什么呢?”

智常禅师站起身来,碰掉了一本经书,他围着这本经书划了个圆圈,对众弟子说:“不得动这本书!”说完就走了。

弟子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动弹。

过了许久,智常禅师回到禅房,看见弟子们还围在一起,而那本书还放在地上,便拿起棒子追打众人:“一群痴汉,没有一个能动的!”

不经寒彻骨,哪得梅花香

唐朝的黄蘖禅师有一首著名的禅诗:尘劳回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其中后两句传诵甚广,梅花要不是经受住一次次风霜摧折之苦,哪会有素馨沁人的花香?黄蘖禅师借此诗偈,表达了自己对坚志修行得成果的决心,同时也开示众生对待一切困难所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人生本无常,所以人生自是长恨水东流,苦难总是追随着快乐的影子,失意总是踩着得意的脚跟儿,修行亦是如此,总要面对很多挫折与打击,这时候,就需要一种逆流而上的勇气。

山里有座寺庙,庙里有尊铜铸的大佛和一口大钟。每天大钟都要承受几百次撞击,发出哀鸣。而大佛每天都会坐在那里,接受千千万万人的顶礼膜拜。

一天夜里,大钟向大佛提出抗议说:“你我都是铜铸的,可是你却高高在上,每天都有人对你顶礼膜拜、献花供果、烧香奉茶。但每当有人拜你之时,我就要挨打,这太不公平了吧!”

大佛听后微微一笑,然后,安慰大钟说:“大钟啊,你也不必羡慕我,你可知道吗?当初我被工匠制造时,一棒一棒地捶打,一刀一刀地雕琢,历经刀山火海的痛楚,日夜忍耐如雨点落下的刀锤……千锤百炼才铸成佛的眼耳鼻身。我的苦难,你不曾忍受,我走过难忍能忍的苦行,才坐在这里,接受鲜花供养和人类的礼拜!而你,别人只在你身上轻轻敲打一下,就忍受不了了!”

大钟听后,若有所思。

忍受艰苦的雕琢和捶打之后,大佛才成其为大佛,钟的那点锤打之苦又有什么不堪忍受的呢?磨炼、挫折、挣扎,这些都是人成长必经的过程,人生必须背负重担一步一步慢慢地走,稳稳地走,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是那个走得最远的人。

人生的磨砺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不能逃避的部分,它往往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跳板,要么上升,要么下坠,我们没有选择不跳的权力,但是这种磨炼带来的痛苦却是可以通过心性的调节而减轻的。圣严法师说:“面对压力最好的办法,其实并不是抗压,而是减压,将压力化为无形。这就好比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利用微薄之力让千斤的力量消失。”

“面对变化多端的人生,我们不论发生任何状况,都必须勇敢面对,不要假装不知道;面对之后要处理,处理之后还必须学习着放下,不要耿耿于怀,老是活在悔恨之中,整天垂头丧气。就算问题解决不了,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未来仍然充满了无限希望。”这是圣严法师的智慧心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中有所借鉴。

有一位贫穷的人向禅师哭诉:“禅师,我生活得并不如意,房子太小、孩子太多、太太性格暴躁。您说我应该怎么办?”

禅师想了想,问他:“你们家有牛吗?”

“有。”穷人点了点头。

“那你就把牛赶进屋子里来饲养吧。”

一个星期后,穷人又来找禅师诉说自己的不幸。

禅师问他:“你们家有羊吗?”

穷人说:“有。”

“那你就把它放到屋子里饲养吧。”

过了几天,穷人又来诉苦。禅师问他:“你们家有鸡吗?”

“有啊,并且有很多只呢。”穷人骄傲地说。

“那你就把它们都带进屋子里吧。”

从此以后,穷人的屋子里便有了七八个孩子的哭声、太太的呵斥声、一头牛、两只羊、十多只鸡。三天后,穷人就受不了了。他再度来找禅师,请他帮忙。

“把牛、羊、鸡全都赶到外面去吧!”禅师说。

第二天,穷人来看禅师,兴奋地说:“太好了,我家变得又宽又大,还很安静呢!”

有时候压力往往是自己施加给自己的,就像是这个穷人,要的太多,想掌控住的太多,而又无力承担。拥有也会成为负担,将心放宽,将压力释放出去,自然会得到心内外的宽敞。

修行的过程要经历千锤百炼,虽有疾风骤雨,山重水复,也总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当成功地经历了一次风雨的洗礼,总会有一种突出重围,冲破眼前迷雾的瞬间透澈之感,眼前顿时呈现明媚春色,草长叶动,鸟啼花笑,无限生机,无限娇俏都尽现心头眼底。

生活的逆境其实没什么了不起,有波谷必然会有波峰,有阴霾必然会有天晴,有大风大浪必然会有风浪消逝后后的平静,有暴雨倾盆也必然会有雨后绚烂的彩虹……生活其实就是在兜兜转转的开着一个又一个未知的玩笑,然而所有好的坏的都会有尽头,人不怕痛苦只怕丢掉刚强,人不怕磨难只怕失去希望。坦然地面对人生的一切挑战,才能一路感受温暖的阳光。

莲心禅韵:

佛教供具:香,代表信香,用来与诸菩萨传递信息,感应道交;灯,代表光明,也象征朝智慧之路前进;烛,代表舍己为人,以自己的智慧服务众生;花,代表因,代表修德,即提醒自己见到花就要想到要修善因,将来才能有好的果;水,代表心,水的清净象征着清净的心,水不起波浪代表平等,水在佛教供具里地位很重要,修行者可以不燃香不点蜡烛,不供香花水果,但却不能不供养一杯清水。

凡人开锁

泗州大圣塔有一位看守僧人,每天晚上,他都会准时得把塔门锁上,年复一年,从未有过丝毫的懈怠。

有一天,一个路人晚上想要登塔,他执意不肯开锁。

这个路人问他:“既然塔中是三界圣人,是像佛、菩萨一样,为什么反而被你这个凡尘俗子禁闭了呢?”

僧人一时间无言以对。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宗教学是门年轻的学科,从缪勒1873年在《宗教学概论》中正式提出“宗教学”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故宗教文化很古老并依然活跃,宗教学却还年轻。宗教学研究与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它虽然要涉及宗教信仰,但研究宗教和信仰宗教不是一回事。
  •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本书根据梵文、巴利文文献和汉译佛经,系统研究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创教教过程及原始佛教思想。本书内容丰富,言简意赅,于1995年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故重新排版,以飨读者。
  • 妙因寺史话(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妙因寺史话(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妙因寺位于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查干湖畔,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吉林省唯一一座藏传佛教寺庙。《妙因寺史话》一书,作者根据历史档案、地方文献资料的记载,通过对当地实地调查,详细记录了清初藏传佛教传入前郭尔罗斯后,妙因寺的兴建、传承、毁坏及恢复重建的历史过程;妙因寺活佛的转世和影响,以及重建后的妙因寺寺庙宗教文化、建筑文化、壁画艺术等。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热门推荐
  • 天下第一宠:帝尊,饶了我

    天下第一宠:帝尊,饶了我

    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莫如水,样样能玩,只是这个一直缠着她的家伙是谁?“你可以滚吗?我只喜欢和尸体打交道。”莫如水皱起眉头,摆摆手,颇为不耐。“本王就是啊。不信,你摸摸本王的身体......当然,最好给本王来个全身检查。”某女开始在某男身上一阵摸索......“你骗我!”莫如水愤怒了......“不,是本王不能再骗自己。没有你,本王就是一具尸体......”
  • 春秋奇幻冒险

    春秋奇幻冒险

    沮丧,自责,悔恨,愤怒,不愉快!对了,他扭蛋扭了九十发没出货!黑黢黢中闪出一道光。“你想要什么。”要什么?很纠结啊,想要的太多。‘乖巧伶俐的妹妹?’‘不要龙傲天剧本,太狗血。’‘哦,姑娘可以多一些,嘛,漂亮一点就最好不过了。’‘希望......’“够了。”椭圆形打光熄灭,重回黑暗,“真是贪婪。”——一个线条简约,温暖人心的故事。
  • 快穿之今天男神喜欢我了嘛

    快穿之今天男神喜欢我了嘛

    【甜宠1v1】阿伽觉得自己怕是最惨的快穿工作者了!没有之一!阿伽小课堂开课啦~系统老出故障怎么办?多半,惯坏了~阿伽:打一顿就好了呀。系统不靠谱,好在她有男神。傲娇竹马:“在外头的混世魔王,是你的专属奶狗。”王子殿下:“我是你的王子,你不光是我的骑士。”软萌守护灵:“我喜欢你,不是儿戏~”阿伽无奈叹息:没办法,魅力太大了~“今天男神也喜欢我了嘛?”小鱼干系统咆哮:“是的!到底谁攻略谁呀喂!”
  • 韩氏医通

    韩氏医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洪荒之度厄圣人

    洪荒之度厄圣人

    一个现代人到了洪荒世界,轻松愉悦,神通热血的成为一位圣人。杜娥(男)得到《神通集》,融入到度厄神光中,成了西昆仑散修度厄真人。QQ群:1067927330
  • 彬宇传奇

    彬宇传奇

    赤橙黄绿青蓝紫.....修行练气永无止.....
  • 王者大佬超撩

    王者大佬超撩

    从来不知道生命中可以如此精彩,从遇到她的那天起,墨上陨就知道自已逃不过了,一直以来只有他自已一个人孤身一人,以前他想过,可能到老到死也不会遇到像他母亲一样爱着他父亲的女人了,所以自从遇到了她,墨上陨就一直欺负她!欺负她!再欺负她!沐酒酒一个“病态”系少女,只爱打王者荣耀的她,自从遇到了他,就又多了一个兴趣爱好,情节(一)小傲娇的沐酒酒弱弱的说:“队长,今天我的大姨妈来了,不方便!墨上陨横了她一眼:”你复盘跟你大姨妈有关系?“沐酒酒心下一抖,”那,那当然了,我就是单纯的不想跟你一个人在一起复盘!“墨上陨:”嗯?“二话不说拉着沐酒酒的衣帽走进了复盘室。情节(二)墨上陨一手撑在墙上,一手捏着沐酒酒的下巴威胁道:”听说你跟我粉丝说我操粉?“沐酒酒鼓起勇气回视他:”这个年代壁咚太落后了,队长,咱们有话好好说,你先放开我!“墨上陨:”落后的话试试这个怎么样?“话刚落下,就吻上那张喋喋不休的小嘴!沐酒酒:”......"情节(三)队长,听说你微博上那个头像背影是我是吗?墨上陨眼里溺着微笑,嘴里却说:“不,那是我老婆!”沐酒酒:“......”草泥马!大骗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The Black Robe

    The Black Rob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