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9400000016

第16章 无私奉献,让你走进荣誉的殿堂(1)

章前小语:

典格范·斯坦说:你希望成为伟人吗?那么从小事开始做起吧!你希望建构一撞巨型高层建筑物吗?那么,首先学会献身吧!无论你日后建造的大厦有多高,都应该建立在此基础之上,根基越深,基础就越牢。献身是一顶美丽的王冠。

我们无法选择幸福或不幸,富有或贫穷,但是我们可以在生活中选择履行自己的责任,履行责任就需要有自我献身精神。

方永刚把三尺讲台当作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为党的理论创新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叶欣是一本书,每一页都燃烧着生命的激情。李长明就像星星一样,无论严寒酷暑,无论这个城市的居民们是在取暖还是在避暑,李长明都一样在绕着轨道不停息地运行着。

我们要服从职责的召唤,直至生命的结束。责任就是要有自我奉献的精神,一个最平凡的普通人如果拥有了对普通职责的献身精神,他的形象会变得无比高大。

方永刚:用生命托起三尺讲台

事迹回放:

方永刚从一名农村青年、普通大学生成长为军队优秀政治理论教员。他二十二年如一日,把三尺讲台当作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全身心投入党的创新理论教学、科研和传播工作。他真学、真信、真情传播、真诚实践党的创新理论,不管癌症是中期还是晚期,研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没有限期,把每堂课都讲成精品,超额完成200%的教学工作量。他穿行白山黑水之间,向群众宣讲科学理论千余场。他忍受病痛,夜以继日,撰写研究文章千万字,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一位政治理论课教授,他对党的基本理论生动、活泼而又富于解释力的讲演,构成了他人生的主旋律,也成就了他传播真理的生命乐章。“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很多人眼里严肃、抽象的政治理论,在方永刚那里变成了鞭辟入里的“知心话”。这个独树一帜的演讲艺术和理论风格,得益于他的生活历练,也得益于他精深的理论修养。几十年如一日,他爱理论、钻理论,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在常人视为枯燥、难解的理论天地,他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心领神会,以苦为乐。多年的努力,使他在理论的学习、研究上富于创造性,体现了时代性,把握了规律性。他对国内外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追踪,对党的重要理论的归纳、总结,对理论内涵的创造性传播,都显现出他在理论研究和宣传方面的非凡造诣。对于理论,唯有烂熟于胸,方能信手拈来。面对听众,方永刚侃侃而谈,每一次掌声里都倾注了他无数的心血。

职场感言:

方永刚遵从职责的召唤,为一生的事业奉献出生命,他的精神长存,他的思想闪光。无论我们身处何方,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有这样一种奉献精神,为工作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始终全力以赴,让完美成为你的标准。

一个人成功与否在于他是不是做什么都力求做到最好。每个员工最完美的表现应该是在工作上力求完美,而不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在工作中留有遗憾。这才是在工作中无私的态度。

每个员工的思想里都存在“竭尽全力做到完美”的想法时,他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获得快乐,以及更多的回报。

成功者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绝对不会轻率疏忽。因此,在工作中,你应该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能做到最好,就必须做到最好;能完成100%,就绝不只做99%。

当今社会发展之迅猛,竞争之激烈都是前所未有,已由原来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发展到“逆水行舟,慢进则退”。如果你比别人前进得慢,别人就会赶上你,替代你,超过你,淘汰你。

“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全力以赴。”罗素·H·康威尔说,“成功的秘诀无他,不过是凡事都自我要求达到极致的表现而已。”成功的人绝对不会以做完为目标,他们不管做什么事情,只会全力以赴、追求完美。

任何一家想在竞争中取胜的公司都必须设法先使每个员工具有凡事“做到最好”的思想,没有这一思想的员工就无法给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也难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所以,即使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员工也要全力以赴,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完美的产品,提供完美的服务。

做到最好、全力以赴是一种无私奉献的态度,职场中拥有这样的工作态度,你会不断超越自己,最终获得更多的荣誉。

劳动者语录:

我经常对别人讲,我是在党的创新理论哺育下成长成才的,我是党的创新理论与实践的直接受益者,我对党有着发自内心的深厚感情。

——方永刚

叶欣:牺牲在抗击“非典”战场上的护士

事迹回放:

急诊科的工作性质,要求反应快速、及时、有效,因为面对的是复杂多变的病情、触目惊心的状况。对护士长的要求更高,不仅需要超一流的护理专长,更要有临危不惧、指挥若定的领导能力和冷静快捷的思维能力。生死一瞬间,在弥漫这痛苦、无助、哀嚎的工作氛围里,每位医护人员都必须具备强健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女性而言,更是对身心的一种挑战,而叶欣在急诊科一干就是几十年。

每当急诊科有传染性疾病患者前来急诊时,叶欣总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尽量不让年轻的小护士们沾边。

2003春节前后,抗击非典,这场艰难的阻击战从广州开始打响,面对增加了两倍的工作量,叶欣周密筹划、冷静部署,重新调班时,安排了加强班。叶欣当然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

进病房前,叶欣反复强调各项预防措施:换工作服、鞋子、袜子;戴好口罩、帽子、眼罩;进隔离病房前要更换隔离衣;出隔离病房要洗手、漱口。在迎战非典型肺炎的日子里,她每天睡觉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但仍不忘记临睡前煲一锅老火靓汤,有时是花旗参,有时是冬虫草,她要在第二天带回医院给同事们喝,提高抵抗力。

3月4日中午,极度疲倦的叶欣开始出现发热症状,后确诊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叶欣的病情几乎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医院在最短的时间内组成了医疗小组,但是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唤,都没能挽留住叶欣匆匆离去的脚步。叶欣还是在传染给她“非典”的那位患者健康出院后不到一个星期,就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享年47岁。

叶欣不求闻达,只讲奉献,22年,只在结婚那年和丈夫过了一个春节,其余的全在医院里度过。作为领导,她的宽容、正直、忍让深深折服着她的同事和朋友。

在叶欣的办公桌上有一本本厚厚的工作记录,那是用废弃的化验单背面写的工作记录。点点滴滴,记载着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拼搏的足迹,凝聚着她一生对护士职业永恒的热爱与追求。

叶欣是一本书,每一页都燃烧着生命的激情。

职场感言:

叶欣从来没有“瞻前顾后,自虑吉凶”。她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中国大医之“精诚”。作为员工,我们要像叶欣学习,把她当做榜样,她做人低调,不求闻达,只讲奉献。在迎战非典的日子里,尽管每天的睡觉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但是临睡之前她仍不忘煲一锅老火靓汤,有时是花旗参,有时是冬虫草,她要在第二天带回医院给同事们喝,用来提高抵抗力。当时她做事高调,面对危重传染病人,她身先士卒,有时甚至关起门来抢救,不让太多人介入,最终燃烧了自己的生命,她的事迹,她的精神却永远感召着我们。

身在职场的我们,也要有这样的奉献精神,做事情要积极主动,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力与才干。每当有工作当前时,不要总是推托,能不做就不做,总以为自己多做了就会吃亏。其实,只要你认真努力工作,公司的同事会看到眼里,上级主管会看在眼里,公司的老总也会看在眼里。最重要的是高调的工作让你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让你可以在工作中学到更多东西,可以成长得更快。所以,千万不要等你的领导来催促你。不要做一个墨守成规的人,不要害怕犯错,勇敢一点吧!领导没让你做的事你也一样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成功地完成任务。

成功人士和平庸之辈,是两种截然不同类型的人。成功人士把精力放在做事情上,但从不喜欢在别人面前显露自己。而那些庸庸碌碌的普通人恰恰相反,他们总喜欢把自己夸耀得什么都能做,而实际上却什么都不想做。他们是说话的将军,行动的败兵。

奉献不是为了索取,奉献应是自觉自愿的。身在职场就要投身于奉献的洪流中,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让奉献这棵常青树,永远葱茏、繁茂。

劳动者语录:

不要靠近我,给我递一支体温计,然后准备一间病房,我要住进去。

——叶欣

丛飞:“义工”歌手

事迹回放:

在“义演”舞台,他是“歌手丛飞”,8年间,“义演”300多场次,义务服务时间超过3600多个小时;在178个孩子嘴上,他是“爸爸丛飞”, 他仅在贵州山区就捐助了100多名贫困、失学的山区娃; 在深爱他的妻子心中,他是“男人丛飞”; 在许多人眼里,他是“好人丛飞”。丛飞说,他是歌手,是“义工”……唱响爱之歌

同类推荐
  • 20几岁一定要悟透的50个成功智慧

    20几岁一定要悟透的50个成功智慧

    本书的50个关键问题,都是日常生活和工作、感情中随时会面对的,你一定知道它们的存在,但是你可能并不知道究竟应该如何对待它们,只有透彻领悟关于它们的智慧,才能获得真正的利器,并利用这些利器,去开辟自己的天地,为你的一生储备足够的智慧,让成功水到渠成。
  • 别让好脾气害了你

    别让好脾气害了你

    很多人从小总是接受这种的教育:脾气越好的人越受欢迎,越能克制自己情绪的人越能成就大事。长大以后就会形成这种错误的观念。事实上,脾气越好,越能克制自己的人,越是难以有所成就,这是因为:他们处处迁就他人,哪怕再关键的事情,哪怕再损害自己的利益,他们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做出让步;他们不会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敢坚持自己的原则,无法让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本书能够让你认识到过于好脾气、过度压抑自己情绪危害;帮助你建立人生的底线;让你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别人;不再迎合,做真正的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获得人生的主动权。
  • 北大口才课

    北大口才课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说:“一个人的成功,15%取决于知识和经验,85%取决于沟通能力——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和激发他人热忱的能力。”可见,语言表达的力量是巨大的。在人际交往中,高超的口才技巧能够帮我们准确地表达思想、维护人际关系,甚至可以变危机为转机、化劣势为优势。它可以让我们在社交活动中如鱼得水,左右逢源;在职场中应付自如,游刃有余;在朋友面前口若悬河,谈笑风生;在恋人面前甜言蜜语,海誓山盟;在演讲台上慷慨激昂,意气风发;在论辩场上舌战群儒,雄智多辩。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好命不好命,说话来决定。因此,好口才是人们闯荡社会的一项基本技能,是每个人都推荐的社交能力。
  • 沟通其实很简单

    沟通其实很简单

    早在21世纪上半叶,卡耐基以其对人性的洞见,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断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过他的演讲和著作,唤起了无数陷入迷惘者的斗志,激励他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对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进行探索和分析,开创并发展出一套独特的融为人处世、智能开发于一体的教育...
  • 人生的资本

    人生的资本

    决定人一生成败的13种能力,本书对人的一生成功应具备的资本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大量实例,有针对性地提高个人能力的切实可行的方法。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必须要有资本,你的资本在哪里?你的能力在哪里?它就在你自己身上,只要肯进取、负责,不断地去做有利于社会的事,你就能成功!
热门推荐
  • 长生劫之乱世归尘

    长生劫之乱世归尘

    (麻烦大家支持新书《水神世界》,谢谢!!)帝无道兮悲鸣,起乱世兮难宁,欲长生兮沉望,悯哀歌兮归尘。
  • 特种兵王2:光辉岁月

    特种兵王2:光辉岁月

    孟军,被过硬的军事素质,不断挑战自我。在各种训练很快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官,带领小团队出色地完成战斗任务。
  • 不惑四十

    不惑四十

    改革开放四十年,使中国走向繁荣走向世界。计划生育,改革开放,下岗下海,不包分配,港澳回归,奥运世贸,地产暴富,网络电商,中美贸易……在飞速发展的改革洪流中,普通人的普通生活。进入四十不惑,却比谁都更迷惑。
  • 娶个仙女做娘子

    娶个仙女做娘子

    据说人的一生,一个如彩虹般绚烂的人,之后无论再遇到谁都会觉得他们都是浮云,一旦遇见,眼里再容不下其他人,一遇公子便误了浮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总裁的烙痕

    总裁的烙痕

    夜,未央。银色的月光,透过浅薄的窗帘,影影绰绰的布满不大的室内。一片暗影中,男人沉重炙热的呼吸,焦灼在女人稚嫩的肌肤上,让她感觉分外滚烫。她白皙的肌肤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带着隐隐香气,弥散在空气中。男人健硕的身躯……女人冰冷的双手,紧紧攥着身下洁白的床单。只是,身体的沉沦,丝毫也唤不起她内心的渴望!明亮的双眼紧闭,翘长的睫毛微耸,她想要装……
  •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总第1期)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总第1期)

    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与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合作主办,属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专业集刊,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与政策、中外文化发展现状、中国传统文化、多领域文化问题(比如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外交、军事等领域的文化问题)、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世界文化思潮等。
  • 奈何王妃要自由

    奈何王妃要自由

    她不要荣华富贵,她只要自由;他什么都不要,他只要她。
  • 最熟悉的陌生人

    最熟悉的陌生人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电视传播思想力:在中国传媒大学听讲座

    电视传播思想力:在中国传媒大学听讲座

    本书以电视传播思想为核心內容的讲座文集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应景而设的,而是一种学术的习惯,一种思想力的凝聚——试看在将近一年的时间申,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室里,有深度、有广度、有力度、有锐度的名师讲座在每周五的下午总是准时而热烈地进行着,热烈于每每现场里的学术氛围,热烈于人人脑海中的思考延伸……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