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8600000020

第20章 花前对酒不忍触(2)

思绪悠悠,心事重重。所谓“往来成古今”,是说日月沧桑,一往一来,即成古今,深感人生短促。就是古人所建立的功业,也已是历史的陈迹了。更何况我辈如此萧条寂寞,能不“湮没无闻”?这叹息是何等的深沉。于是,这便不是一般的所谓人生的悲哀,而是苦于不能有所作为的忧伤。

人想得太遥远时,往往会感受到一种未知的虚无,这虚无远在天边,让人看不清,摸不到,看不透,于是,也常常因此产生一种无力感。有人因着虚无而感到痛苦,有人因这虚无而感到落寞,有人因这虚无而决绝离世。

当有一天佳期不在,物是人非,站在东流的河水前,想着一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历史上人们关于时光流逝,光阴不在的咏叹太多太多,遥想那时英姿风发的青年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感叹: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崔颢在他那首著名的《黄鹤楼》中也说: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一个人,一杯茶,一座城,一代大家,疲惫了。人活一世,过得这般精彩绚烂,名字得以流传后世,也算是功成名遂,不枉此生。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这位大儒,仿佛是一只孑然独立的沓鹤,到了时间,去了。

【19】 梦里簪花倒着冠

柳絮落在水面上,化而为萍。人生事,多聚散,似浮萍。无论是骨肉至亲,或是旧友新朋,没有谁可以真正的陪伴谁一生。

杜少陵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当然,人生最长近百年,百年苦短,过尽千帆,有喜也有忧。颠簸浮沉大半辈子,闲看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四季轮回,岁月挤走了稚气无知、心高与虚伪;春去秋来,人到暮年带给我们成熟与真实。人生如浮萍,本是无根生,也有牵绊和牵挂。一叶浮萍归大海,淡定的胸怀,淡定的胸怀,是异乡漂泊的游子必须拥有的。虽然遭受悲伤,但是擦干眼泪,我们仍旧要面对的是生活。

开学后,林徽因和梁思成回到东北大学。

理工学院是东北大学教学和生活环境最好的一所学院,巍峨的白楼耸立于沈阳北陵的前沿,校门前浑河川流不息,学院的教学条件很好,图书、仪器格外充实,学生宿舍富丽堂皇,教授的住宅是每人一套小洋房。思成在大学里的事业开端良好。他刚来就被任命为“建筑系责任副教授”,两年以后被提升为“责任教授”。尽管头衔很好听,可事实却有点让人哭笑不得:第一学年全系一共只有两位教职员——他和徽因。他们两人都教建筑设计,他又开了一门把西洋和中国建筑史融为一体的课程。

为了吸纳更多的人才,张学良不惜重薪招纳海内外的精英,1929年夏天,在宾夕法尼亚时的同学陈植、童隽和蔡方荫,应梁思成和林徽因之邀,也来东大建筑系任教。昔日旧友今日重新聚到一起,分外的高兴。这些中国第一代建筑业的才子们齐聚到东北大学,把一个建筑系搞得生气勃勃。每个周末,一帮老同学聚在梁家,吃茶、聊天,日子过得飞快。

这一年,兼任东大校长的张学良将军设奖金征求“东北大学校徽图案”,素有才女美名的林徽因小试牛刀,她设计的“白山黑水”图案一举夺冠,几个老同学到梁家又是一番庆贺,他们共同的学历和友谊预示着今后年代里有趣的和有生气的合作。不仅如此,梁思成所预见到的对建筑计划、设计和施工监督的需求至少已被认识。在沈阳需要有活跃的建筑实践,于是“梁、陈、童、蔡营造事务所”建立了。

东北的局势开始出现令人担忧的消息,在学校里,对于这一群年轻的建筑学家精英们的挑战不仅来自对于国内一个新学科的学术开创,而且来自广袤的满洲大地。这一片肥沃的黑土地上,这些年的战火颇让大家感到不安。

不久,在这北国的又一个夏天来临的时候,思成和徽因的家中传来了婴儿响亮的啼哭声,宝宝的第一声啼哭,引爆了窗外一片嘹亮的蝉鸣——徽因做妈妈了。取名“再冰”,以纪念她已故祖父的书房雅号——“饮冰老人”。林徽因终于过上了她想要的生活,就是嫁一个实在的男子,一面可以做做学问,一面也操劳着灶台,没有惊涛骇浪的你侬我侬山盟海誓,却安定美好。女儿的出生让林徽因更加确定,自己当年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她所期待的幸福就是这般简单。

“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这是《射雕英雄传》中,瑛姑对着镜中的红颜白发时就念了这阕词。起初听着,只觉曲调悠扬,缠绵悱恻,哪想到其中包含的辛酸?“可怜未老头先白”是形容瑛姑的面貌:“容色清丽,不过四十左右年纪,想是思虑过度,是以鬓边早见华发。”可见“ 情”字 萦绕了她一生,也折磨了她一生,谁人敢说相思不苦呢?瑛姑一夜白头,可见愁有多愁,情有多深,恨有多恨。而于我们这些凡人,不经意地却是敌不过无情的时光淘洗,一点一点漂白了一头的黑发。

林徽因与英姑不同,她终究是聪慧的女子,懂得如何保守自己的这一颗心,使得她可以在变化万千的世界应付自如,不致使自己因为爱而陷入感情的漩涡,至少——不深陷,懂得任何一种生活方式都有其不可逆转的规则。这个多情的女子,虽与梁思成举案齐眉伉俪情深,却仍是在徐志摩失事后,专门捡了失事飞机的残片聊寄哀思。也许对每个期望自己是男人生命中唯一的女性来说,那个多情的男人,最好像金岳霖。他喜欢林徽因,搬去与她同住在一个院落里,只为着每天能够看到她。她对他而言,是一身诗意千寻瀑,是人间万古四月天。他为着她,终身未娶。自始至终,他的心里唯一有她,只是有她。

与徽因有着一样美貌的女子,在世间何止千千万,可是像她这样可以把感情把握得如此周详的,却并不多。

1930年晚些时候,徽因由于诊断出肺病而不得不离开沈阳回到北京治疗。1931年2月陈植走了,到上海开了一家建筑事务所。思成把家搬到北京之后又回到东北大学任教直到1930~1931学年结束。这一群当初抱着共同志向的年轻朋友们,就这样天各一方。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从沈阳回北平定居,起初在西直门思成的大姐家里借助了一段日子,可是时间久了毕竟不大方便。1930年秋天,梁思成把林徽因、他们的小女儿梁再冰和徽因的妈妈都搬到靠近东城墙的北总布胡同三号一处典型的北京四合院里。这里将是梁家在今后七年里的住房。在这里有大大小小的房间四十来间,胡适等名流成了他们的邻居。面向院子的一面都是宽阔的门窗,镶嵌着精心设计的木格子。木格子里面都糊了或者是挂着漂白的稻草纸,以便让阳光进来而又让人看不见里边。在院子的北端有一条通向起居室的中央门廊,起居室比别的房间大一些并且直接朝南。梁氏夫妇把一些窗户宽阔的下层糊的纸换成了玻璃,以便他们可以看见院子里的树木花草,并在北京寒冷的冬天放进一些温暖的阳光来。

徽因素来是喜欢洁净的,而且无论怎样困难的日子里,她都不乏创造美的兴致,即便是在后来落难的日子里,她也会忙中偷闲到外面采一捧野花放到陶罐中。现在到了这个新家,作为女主人的她,自然精心打理起来。院里栽着丁香、海棠和马缨花树,里院和外院隔着垂花门。里院客厅,通常的窗棂纸换成了更加透光的玻璃,阳光可以洒满一地。

看起来,这样的环境中林徽因是很幸福的女主人了,可是后来她的朋友费慰梅加忆这一段生活时,说:“她实际上是这十个人的囚徒”。这是因为她在梁家是长嫂,在林家是长姐,常有弟妹们来吃住,有时不得不调整住房。她画过一张床铺图,各个卧室共计安排了十七张床铺,每张床铺标明谁要来睡。她须准备十七套铺盖(还有个车夫得借宿别人家),更得准备他们的早点与茶水。

虽然林徽因也有委屈,也有苦水,可是她总能把这些琐细的生活处理得井井有条,显出十分精明干练的样子。

徽因在这里也恢复了她的写作生涯。人们说,安居乐业,这四个字里包含了多少智慧。是啊,只有这颗在茫茫人海中漂泊的心有了安顿之处,才有心思放在你所做的其他事情上。居未安,业不定。这个时期,林徽因在文学方面的造诣得到了一次集中的展现,好诗频频而出,林徽因所留诗作不多,但每一首都玲珑剔透,真挚精微,以动人的无声韵律穿透时空,让无数世人为之倾倒,比如1931年4月她在香山而作的《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谁这不息的变幻,她的行径?

催一阵急雨,抹一天云霞,月亮,

星光,影,在在都是她的花样。

更不容峰峦与江海偷一刻安定。

骄傲的,她奉着那荒唐的使命:

看花放蕊树凋零,娇娃做了娘;

叫河流凝成冰雪,天地变了相;

都市喧哗,再寂成广漠的夜静!

虽说千万年在她掌握中操纵,

她不曾遗忘一丝毫发的卑微。

难怪她笑永恒是人们造的谎,

来抚慰恋爱的消失,死亡的痛。

但谁又能参透这幻化的轮回,

谁又能大胆的爱过这伟大的变幻?

我有一位朋友对我说,他曾经并不理解为什么林徽因这样一个女子会使得那三个男人如此的迷恋,但是看过这首诗,他渐渐若有所悟,似乎也可以明白为什么徐志摩与娇妻离婚而追林徽因,也懂得了大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奈何终身不娶,守候在林徽因边,为什么著名学者梁启超愿意选她做儿媳。

徽因的好友费慰梅在回忆录中写到过这一段时光,她说:“随着我们友谊的加深,我经常骑自行车或坐人力车在天黑时到梁家去。一个仆人把天井入口处红漆的双扇大门的门闩打开,我就穿过小花园去找到徽因。在起居室一个暖和的角落里坐下并泡上两杯热茶,我们就赶快开始叙述我们各自为对方保留的故事和想法。我们有时分析和比较中国和美国的不同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但接着我们就转向我们在文学、艺术和冒险方面的许多共同兴趣,把关于对方不认识的朋友的追忆告诉对方。”

并且还提到了志摩:“天才的诗人徐志摩当然是其中的一个。她不时对我谈起他,从来没有停止说话来思念他。我时常想,她对我用流利的英语进行的题材广泛、充满激情的谈话可能就是他们之间生动对话的回声,那在她作为一个小女孩在伦敦时就为她打开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是的,也是在这一段日子里,诗人志摩重新进入了他们的生活。

【20】 空听潺潺离合梦

当思成与徽因正在美国费城寻求建筑教育的时候,天性中便追求浪漫的徐志摩则再一次陷入了感情的漩涡。1924年夏天他和泰戈尔在日本分手之后,徐志摩回到他北京。这个时候,陆小曼进入了他的视野。徐志摩初识陆小曼,应该是在泰戈尔六十四诞辰的那一日。当时林徽因和徐志摩是主角,共演了一场诗剧,而陆小曼只是台下的一位看客。陆小曼是一位能诗善画、歌舞双绝的才女,无论于才于貌,是丝毫不输于林徽因的。

同类推荐
  • 说有这么一回事

    说有这么一回事

    该书精选凌叔华文学创作中独具风格的代表之作,各文体均有涉猎,具有较高的欣赏与认知价值。精选凌叔华小说、散文及自传作品,作品多取材于女性生活与情感世界,笔法细腻,情感动人,并流露出宝贵的女性意识,至今读来仍有较大的艺术魅力。并附有同时代人回忆凌叔华的文章,力图展现一个全面而丰富的才女凌叔华。
  • 汪曾祺的味道

    汪曾祺的味道

    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亲笔题写书名并力荐。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汪曾祺长子汪朗、汪曾祺研究专家王干倾情推荐。品读汪曾祺文字淡而有味、韵味无穷的味道。作者像穿珠子一样,将汪曾祺先生文中的那些妙趣和奇诡之处缀连起来,把玩,解读,欣赏。贾平凹曾经赞叹汪曾祺:“汪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汪曾祺文学修养道行深厚,文字功夫炉火纯青。有感于汪曾祺淡而有味、韵味无穷的文字和淡然素净、滋味绵长的人生,本书作者王国平将带着大家细细品读汪曾祺的味道。全书共分五辑,对汪曾祺及其作品进行全方位品读,其间涉及汪曾祺的个性、喜好、为人、文风等。
  • 人生处处是青山

    人生处处是青山

    近两三年来,宁夏化工厂、宁夏水泥厂、青铜峡铝厂、大武口电厂、太西洗煤厂等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建设工地,雨后春笋般的崛起了一座座巍然屹立的高塔、广厦。它们雄姿勃勃,耸入云天,骄傲地展示着自身的价值,郑重地向人民报告着它们的建设者们——青年突击队的光辉业绩。
  • 迅风辞赋集

    迅风辞赋集

    本书为辞赋作品集,是作者多年来的心血结晶,更是一个身处基层的文学爱好者艰辛奋起的例证。作者曾两次荣获中国地市报副刊作品二等奖、四川报纸副刊作品二等奖,还荣获了“中华赋坛十大精英辞赋家”荣誉称号。
  • 胃知的乡愁

    胃知的乡愁

    本书用由“我”的体验式讲述,时光推进式手法,分时令记述了“春夏秋冬”四季里具特色的美食,文章以淮河流域的风物流变为推进方式,阐释了这里的小吃、养生菜肴,也透过美食阐释和美食相关的人情冷暖,以回忆为切入点,描摹浓郁的地域特色,渲染饱满的乡愁。
热门推荐
  • 风云剑侠谱

    风云剑侠谱

    江湖风云再起波澜,一代武林新秀纷纷走向台前,踏上这一条前途未知的道路。
  • 大乘四斋日

    大乘四斋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有一个人工智能

    我有一个人工智能

    苦逼的杨进原本会像大多数人一样苟活一生,直到他遇上了自称‘笛帮’的人工智能。携带着人工智能的杨进从此在人群之中混的风生水起,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什么傲娇萝莉,什么高冷御姐,通通都要臣服在他的脚下。只是,这一切可能吗?未来,地球即将因太阳而毁灭,人类联盟组建了三艘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星际航母准备逃离地球,这个庞大的组织自诩为人类之光,可谁又能知道,这一切只不过是针对的地球的谎言!这个谎言终究会将地球和它的子民拖入深渊。
  • 周易参同契注·朱熹

    周易参同契注·朱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聚变情怀终不改:李正武传

    聚变情怀终不改:李正武传

    李正武,浙江省东阳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磁约束核聚变奠基人之一,核聚变与等离子体学会创始人,第四、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名誉院长。长期从事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和受控核聚变等方面的研究,并领导解决了若干重大关键技术问题。80年代初期领导研制成功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器一号”。40-50年代期间在轻原子核反应方面完成多项实验研究,对爱因斯坦质量能量转换关系作出当时最精确的直接实验测定。提出了带电粒子活化分析方法。
  • 季凉川,爱了你这么多年IV

    季凉川,爱了你这么多年IV

    随着儿子闹闹的逐渐长大,男神季凉川化身为超级温柔奶爸,依然魅力无限大。“他什么时候离婚啊”这种话,沈檬真是听够了,深深觉得自己不能总被季凉川宠在家里不谙世事,于是和同窗美男学霸成立了私人律师事务所。在沈檬忙碌之余,她误以为季凉川约会神秘美女医生,彻底打翻醋坛子,决定跟季凉川冷战到底,昔日校园王子现如今居然沦落到在家里跪搓衣板……
  • 我的诗篇:工人诗歌云端朗诵会诗集

    我的诗篇:工人诗歌云端朗诵会诗集

    当代中国工人在创造出巨大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也创作了数量惊人的诗篇,其中的佳作和许多知名诗人的作品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更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但这部分文学成就被严重忽视和低估。譬如198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重要的诗歌选本,工人诗歌基本是缺席的,在当代文学史的主流叙述中也难觅其踪影。这部诗集的作者是这样一批特殊的工人,如巷道爆破工陈年喜、酿酒工人绳子、失业不久的薄膜厂流水线工人乌鸟鸟、炼钢厂工人田力、建筑工人铁骨、农闲时的锅炉工白庆国、十四岁就开始打工的服装厂女工邬霞、羽绒服厂的填鸭毛工彝族小伙吉克阿优、在大地深处工作了近三十年的煤矿工人老井,以及不久前堕楼辞世的富士康工人许立志……
  • 太古无敌帝

    太古无敌帝

    在数万个平行的空间里,他们不是这一代的强者。但他们都被称为同一个敌人。它们不叫人类。他们被称为“天上的路”,他们骨头的骨头被压碎。
  • 都市第一状元

    都市第一状元

    叶飞,一个一无是处的高中差生,误食了一枚万年人参果,身体就此发生了变化。文科状元,武学第一,光芒四射的叶飞,从此走上醉卧美人膝、手掌杀人权的巅峰之路。
  • 一眼百年,不再匆匆

    一眼百年,不再匆匆

    “前世”的记忆,换来今生的执念。迷雾重重的梦境中,那个被辜负的白衣身影,她无数次地伸手去触摸他,却只触到漫天冰雪,彻骨寒凉。情牵两世,缘定今生,愿相爱的两个人永远不要记得那段黑暗的记忆,既然一眼百年,那么不妨亦醉亦醒。自从她懂得利用漂亮女人天生的优势后,这种恰到好处的撒娇还从来没失败过。但今天她显然是忘记了,眼前这个人是顾清岚。顾清岚原本看她的神情还是温和的,在看到她这个笑容后,眉心反倒微蹙了起来,上下打量了她一圈才开口:“以后不要再让我看到你露出这种表情。”路铭心一愣,这笑容可是她的招牌之一好吗?顾清岚再一次露出了那种很勉强的神情,摇头淡淡丢下一句:“太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