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10600000020

第20章

第一部分为道“三重景”之为道的智慧

“慧”字告诉我们什么呢?它上面是两个丰字,丰是什么意思呢?

易经里面有“丰卦”,丰卦象征丰盛,丰盛时自然就亨通,君王能使天下丰盛,故不必忧愁;如日中天,阳光普照,万物生长,必然获得丰满的果实,这是丰的意思,而慧字上面是两个丰字,是双丰收。

中间是一个什么字呢?我们换个方向看一下,原来是“山”字,山在易经里面有一个“艮卦”,艮卦是象征山,它的卦德是“止”,它强调的“不是完全静止”。

这是一种无为无不为的境界,就是该静止时则静止,当行动时就行动,这是根据大自然法则的静和动: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该出手时绝不出手,这就是动与静,不失其最佳时机,这样前途自然光明,这里强调了一个适当时机的问题。适当时就有为,时机不适当时则不为,也就是无为。

在为学中,这样就会与上下情绪相应和,各方面的关系都能相互交流,相互支援,知识就能融汇贯通,打成一片。这样就能应用自然,就成了慧。

慧字的下面是一个“心”字,那心字说明什么呢?我们先看一下“猴子捞月”的故事:一只猴子看到水井里面有个月亮,就杞人忧天,哎呀!不得了,月亮掉到井里面去了。聪明的猴子们就一个接一个地挂到井上边的一棵树上,然后就到水里面去捞月亮,却怎么捞也捞不着,还是最上面的一个猴子,抬头一望,“哎,月亮在天上”。这就说明,猴子也很聪明,它们知道上面一个拉着下面一个,一个接一个地到井底去捞月亮。

这是它们聪明之处,但它们没有智慧,因它不知水里面的月亮其实是月亮的影子,真的月亮在天上,如果不是有一个猴子无意看见了,它们还不知怎么样呢?有一幅对联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这是中国禅宗三祖寺作为山门的一幅对联,由此启迪众人的智慧。

关于月亮,禅宗有这么一则公案,有人问一禅师,“什么是禅?什么是佛法?”这位禅师用手向天上一指,指着月亮。是看他的手指呢,还是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月亮呢?如果只看手指,那永远无法看到月亮;如果沿着手指的方向向上望,就能看到月亮了。

无论是圣人还是老师教你知识,他只是给你指路。”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老师、导师,他们都是这样的牧童,指路的牧童一指杏花村,就知道方向了,但这还必须自己找,杏花村在何处呢?自己心里已经明白了,这就是“心”,你自己心里已然有了方向了,就能找到杏花村,找到酒家了,那就得到了慧了。这就是恰到好处了,这就是智慧打成一片。

“结果自然成”就是这个意思,结果什么都有了,不但有果子,连种子都有了,连以后的希望都有了,以后的收成更多了,这样就结果自然成了。

这一讲讲了“知、智、慧”这三个字,是智告诉我们,是我们的老祖先用他们的聪明智慧造的字,从字形、字义告诉我们这么多知识的,你们应向“字”的信息中,向我们的老祖先的智慧请教。我所讲的只不过是舔舔老祖先的口痰而已。

第二部分为道“三人行”之借鉴“他”的为道

与最高贵的人交谈

三个人称代词,“他”是第三人称,“你”是第二人称,“我”是第一人称。为什么要用这三个人称代词作话题呢?

“他”。他人的东西可以借鉴。西方人对于我们来说是称为“他”。而他们也同样崇拜东方人,学习东方人。西欧有一位学者将他的“书房”称为“孔庙”。他就是很欣赏中国儒家的思想,甚至认为孔子的思想、孔子的《论语》传到西方以后,一下子叩开了西欧中世纪那“黑暗的大门”。至于历史作用,那是历史学家来评论的问题。

我们对他人、前人、古人、外国人的知识、智慧如何去借鉴呢?我想主要的手段就是阅读,当然还有其他的方法。对于阅读,我们应该欣赏一下一些哲学家的经验。培根在《论学问》一书中讲到阅读,他讲:“有些书可供一赏,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读一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的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

笛卡尔在《论正确指导心灵的方法》中讲:“阅读所有的好书,的确如同与历代最高贵的人交谈一样”。因为我们每一个人所生活的时代是很有限的,你不可能与那些圣人、伟人、贤人、哲人都能面对面地去交流,去听他们的演讲,拜他们为师。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他们的书,把几千年前的圣人请下神坛,去跟他交流。千里万里以外的贤人、哲人,我们能将他们请到面前跟他学习,跟他交流,这就是阅读的好处。阅读能跨越时间和空间,通过阅读能将你的思维一下子穿越时间的遂道,跨越大的空间,这就是阅读的神奇之处。

柯勒律治在《关于莎士比亚和弥尔顿的演讲》中谈到:“可以把读者分成四类,第一类是‘海绵’类,他们轻而易举地把他们能读到的一切吸入体内,但又会立刻彻底摆脱汲取的知识。

第二类是‘沙漏计时’类,为了胡乱地消磨时间,他们一本接一本地把书通过自身漏一遍,到头来依然如故——空空如也。

第三类是‘过滤器’类,在他们的记忆里,只沉积下他们读过东西的可怜的一鳞半爪。

而那些犹如绚丽的钻石一般既贵重又稀有的人属于第四类,他们读书不仅是为了自己获益,而且也为了使别人有可能来运用他们的知识,这就是将阅读者分为四类。这就是他们的区别。

善于读书

叔本华在《书籍与阅读》里面讲:“善于读书的人决不滥读,这是极为重要的。无论何时何地,凡是大多数人所欢迎的书,切勿贸然地拿来读。例如那些正在走红,并于一年内一版再版的政治的、宗教的小册子、小说、诗歌集等。你要知道,凡是为傻瓜写作的人,总会有一大群读者。请不要浪费时间去读这些东西。应该把你的时间花在阅读那些超越一切国度,超越所有时代的作者的作品上,这些作品的作者的声音值得你去倾听,只有这些作品才会真正使你开卷有益。”

少读坏书决不会嫌太少,多读好书决不会嫌太多,坏书是损害智力的读物,它们摧毁人的心灵。

他还说:“不读坏书是读好书的一个条件,因为人生短促,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这就是告诉我们阅读不能盲目。我们要读的书太多了。你什么都去读,那就是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这就是关于阅读他人的东西,主要是以阅读而来的,当然还有听来的,观察来的……这就是对于他人的东西,他人的公式,他人的公理、定义,他人的思想、观点,他人的文学作品,这就是我们从求学,到为道,再到无为的第一步。

第二部分为道“三人行”之碰撞“你”的为道(1)

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中国人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把“你”、“我”看成是二人之间的事。儒家有这么一个思想,比如:仁字,它是二者为仁,仁者二人也。中国人奇特的地方也就是讲究: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姐妹、朋友、师生,等等。

你,代词,称对方(一个人),这是中国传统的一个观点。君臣、父子、夫妻……他们之间的每一个人的对方都是你,这是中国语言、文字里面传统的观念的东西。

对于今天讲的题目,主要是讲一种二人之间或一个“小”的群体。这里还是以二人之间为代表,来说明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一种思想。这种思想有“你”的思想,有“我”的思想,可能这种思想在还没有成熟的情况下发生了争论,或是讨论,或者分析、研究,两个人坐下来共同探讨,甚至于一种合作。在历史上,伟人与伟人之间,哲学家与哲学家之间,科学家之间以及艺术家之间的合作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例如,我国古代的庄子与惠施,他们二人就是一种合作。大家都知道庄子,他是道家一位著名的代表人物;而惠施是名家的一位代表人物。他们二位,尽管观点不同,但他们非常友好。惠施具有渊博的学识,以善辩闻名于世。他与庄子是一对互不相让的诤友,常以诘问、辩驳来交流思想。

一天,庄子和惠施散步来到濠水的一座桥上,庄子看到水中的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就说:“你看,鱼多么快乐!”惠施却反问道:“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

庄子再反问道:“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鱼的快乐呢?”

惠施又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呀!你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

庄子解释说:“刚才你问我怎知鱼的快乐,可见你已知道我是晓得鱼的快乐的。至于我为何会知道,那是因为我到了濠水桥上,看见鱼在水里游来游去自由自在,所以我觉得鱼很快乐。”

由此可见惠施与庄子的交情甚厚,非同一般。日常的散步,两个人却谈出很有哲理性的东西,而且探讨自然现象、心理现象。像“你怎么知道鱼快乐呢?”这“知道”就是心理现象。

鱼在下面游来游去,却是一种物理现象。他们二人的心理上产生了一种碰撞。

另外,还有一件事:庄子在自己的妻子死去时,敲着盆唱着歌。惠施当时大加责备,庄子则认为妻子安寝于天地之间,用不着悲伤。后来惠施去世时,庄子却极度悲伤,哀叹失去了老朋友,这位老朋友对他来说太重要了,因为他们二人之间经常这么交流,这么碰撞,碰撞出许多思想上的火花和许多哲理。

从树和石头中学不到任何东西

再说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是古希腊三位著名的哲学家。他们之间是师生关系,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学园(得名于柏拉图及其门徒聚会讨论哲学问题的学术园林),既是柏拉图的学生,又帮他作老师,还帮他教其他的学生。可他的观点有许多与柏拉图不同。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审美观认为:“从树和石头中学不到任何东西”。与他们相比,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对生态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有着浓厚兴趣的经验主义哲学家。他比他的两位前辈更少倾向于心灵观点,尽管亚里士多德也是一位唯心主义者,但他唯心的程度,已经向唯物主义靠近了。他对科学的贡献是把科学分出了学科,而且分得很细,为以后的科学分科奠定了一个基础。

亚里士多德虽然赞同柏拉图所说:一般理念是实在的,来源于感官的知识是有限的、不准确的。但他没有追随他的老师,将一般描述为独立的存在,将物质事物降格为精神范本式的苍白反映。相反,他断言形式和物质同等重要,二者都是永恒的,缺一不可。形式是万物的原因,它们是有目的的动力,使物质世界形成我们周围无限变化的物体和有机物。这说明他们之间,既有相同的又有不同的。

有分歧是正常的。正因为有了分歧才有了发展,这种伟大的思想就产生于二人之间的交流、学与教、师与生这种关系之间。这种师生之间就是一种你、我之间,他们之间一般会产生辩论。在一个大的场合下发生辩论,看起来是我们和你们之间的辩论,但实际上某一种观点,某一段言辞,是二人之间产生的。一旦某个人提出一个什么观点,另外一个马上站起来提出反对、驳斥、辩论,但实际上他所面对的是你,“你说的什么不对”;对方也是“你”,“你”对“我”的驳斥是不对的。实际上许多的问题也就是在二人之间、辩论中间得到是非的澄清。

第二部分为道“三人行”之碰撞“你”的为道(2)

辩论是对话的良心

关于辩论,古人也有论述。

如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论引论》中讲到:“有人说‘辩论是真理之源’。我对这种说法的真理性是深表怀疑的。我以为此话源自古希腊诡辩派哲学,而诡辩派则错在过分夸张辩论术的价值。我以为所谓科学的论辩大概没有多大的效果,更不要说几乎总是维持私见的论辩了。”

桑塔亚娜在《本质的领域》里讲到:“论辩是对话的良心,它与其他地方所表现的功能一样。也就是给灵魂赐以公正,让它极端的冲动达到一种完美升华。不过,就像美德是比道德更宽泛的东西一样。因为它包括自然的赐礼和亲切的同情,甚或勇敢的献身;同理,智慧也是比逻辑宽泛的东西。思想中的连贯会使事实驯顺,使理智谦恭。因此,其体系的统一就会成为人类的美德,就像一个单一的语言的完美运用,既不会伤害事物的本性,也不会污损一个有学识的狂人。”

这是关于辩论的论述,同时也说明辩论是在两者之间产生的。每一方的对方也都是“你”,通过讨论、辩论、研究,甚至于求教,使知识的是非得到澄清,以至于更完整、系统,这就是在求学的基础上,知识增加到一定程度才能达到这一步。当然,在小学生之间他们也有讨论,中学生之间也有讨论,平常百姓之间也要讨论。

同类推荐
  • A New View of Society

    A New View of Societ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empest

    Tempe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尔雅

    小尔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玄和子十二月卦金诀

    玄和子十二月卦金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Brotherhood of Consolation

    The Brotherhood of Consolat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华严原人论解

    华严原人论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戴高乐(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戴高乐(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本书以戴高乐将军奇峰迭起的一生传奇为主轴,通过对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种种亲身经历的逼真摹写,全景式再现,并充分塑造了戴高乐将军坚忍不拔、锋芒毕露的“军人政治家”形象。
  • 狂魔邪君

    狂魔邪君

    “诛天下邪恶,逆六界规则。”这是张智聪的人生信条。以此信条为准,他踏上了香艳与血腥杀戮并进的征途。神棺之秘,源远流传,开启神棺的五种物什,相继出世,张智聪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一个又一个阴谋,一桩又一桩离奇的事件,不断地向他涌来:“不管你是人是鬼,是妖是仙,是神是魔,胆敢惹到老子,杀无赦!”只是,一切的一切,真的只与六界有关吗……
  • Spell of the Island

    Spell of the Island

    When Emma's sister travels to the exotic island of Mauritius in pursuit of a man who's clearly toying with her heart, Emma is determined to rescue her. But when she arrives on the island, she meets the man herself--handsome, arrogant Paul Fanchotte--and is immediately smitten.Paul is gorgeous, sensual, and infuriating--and soon Emma completely understands her sister's dilemma. It's not long before she is caught in a web of desire--and falls desperately in love. But Paul has made a vow never to fall for a woman. Can Emma make him break that vow--or will it be her heart that's broken?
  • 穿越诸天聊天群

    穿越诸天聊天群

    无论是守序一方的超神学院的雷娜.叶问.冷锋.超人克拉克漫威的钢铁侠...混乱反派的雄霸.怒加.魂天帝.波赛东...似乎在这里都能看到,这里到底是守序一族的聚集地,还是混乱反派的集结点...
  • 世间有你如此美丽

    世间有你如此美丽

    【不定时更新】在学校有段日子很忙,脑子装的事情太杂,总是忘东西。一位好朋友觉得我俩很久没一起吃午饭了,就跟我提了一嘴。我又怕自己忘记,连忙说:“好的好的,我先写个备忘录。”备忘录——中午跟某某某吃饭。班主任白了我一眼,“要不要再给你定个闹钟?咦……好像可行?[一个逗比扑街,心血来潮的日常随笔。因为世间有你,才显得如此美丽。]
  • 快穿宿主很反派

    快穿宿主很反派

    “宿主,你有人格分裂吗?”系统第N次问。“没有!我说了多少遍了?!”檬菰不耐的说。……“宿主,位面崩了?”系统惊讶的看着屏幕问。“嗯。”檬菰波澜不惊的应道。……“宿主!那是女主你不能杀!”系统抓狂的叫着。“是吗?”檬菰阴测测的笑着。#我家宿主是个多变蛇精病!赶紧快来个人收了她!!!!∑(°Д°ノ)ノ#【特别提醒:本文有男主。男主同一个人。】
  • 海外童话:范多尔瑟老奶奶和鹳鸟一家

    海外童话:范多尔瑟老奶奶和鹳鸟一家

    本书是刘兴诗爷爷在海外居留期间,根据所见所闻有感而发的一些文学童话作品。其中有的曾经用英文写作,翻译为荷兰文后,首先在海外发表,以后再自己翻译为中文出口转内销。每篇文末均注明写作地点和环境,有别于伪冒海外作品。其中:《谢谢您,施耐尔太太》获1998年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优秀作品奖,并列入《天使在人间》童话卷,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以及其他一些选集;《没法举行的宴会》是大陆作家的作品唯一选入台湾小学教材者;《圣诞老人之歌》选入王泉根主编《中国最美的童话》,重庆出版社;《泰莎和小金鱼》最早在荷兰发表,并加编者按,指出这是一位中国教授的作品;《星孩子》列入1983年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推荐书。
  • 田园娇宠:傻夫狠霸道

    田园娇宠:傻夫狠霸道

    我是傻瓜,只爱你的傻瓜。为了你,我愿意做一辈子的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