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79800000042

第42章 肯尼亚著名小说家恩古吉·瓦·西翁奥(2)

恩约罗格是由贾科波的小女儿姆韦哈吉带路去上学的,她比恩约罗格高一年级。恩约罗格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但又令他神往。恩约罗格知道妈妈不喜欢自己和富人家的子女来往,她说过这对他们没有什么好处,所以他上学放学总是一人独来独往。姆韦哈吉和恩约罗格在一起时,心里常常感到轻松愉快。她觉得跟恩约罗格在一起更有安全感。每次放学回家,她总希望和他一起走。小学毕业时,姆韦哈吉已经不是五年前领恩约罗格上学时的她了,这时她已经长成一个眉目清秀、步态轻盈的大姑娘。这时,他俩更接近了,彼此分享着对方的欢乐,也分担着对方的忧愁。后来他们两个都考取了初中。

恩约罗格在新学校里已经上了两年,自从姆韦哈吉到女子寄宿学校上学后,他再也没和她见面,他是有意识这样做的。因为自从上次罢工事件发生全国处于紧急状态以后,姆韦哈吉的父亲就成了酋长和卫队头头。两家的父亲彼此成了仇敌。因此恩约罗格觉得有必要疏远她,然而不知怎地,他却渴望见到她。有一次,他从市场回家,没走柏油马路而是抄小路走,突然看见有人快步朝他跑来,原来是姆韦哈吉。在他面前出现的是一个婷婷玉立的姑娘,他感到又惊又喜,她约他礼拜天一起到教堂。礼拜天这天,他们从教堂出来路过姆韦哈吉家,姆韦哈吉请他进去,他开始不同意,姆韦哈吉一下就变了脸,他只好进去坐了一会。就在恩约罗格和姆韦哈吉从小学升入初中的这几年里,周围的一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姆韦哈吉的父亲当了酋长,霍尔兰斯先生也当上了地区行政长官。时局的变化使他们走到了一起。

“霍尔兰斯先生得意洋洋,一切正按照他的策划进行,黑人真的自己互相残杀起来了,让他们最后自己毁灭自己吧。”他正在等贾科波。贾科波来后告诉他说自己收到了一封要暗杀自己的信,贾科波认为这是恩戈索送来的,因为几个月前恩戈索的小儿子恩约罗格来过自己的家。这时,恩约罗格很幸运地考上了西利安纳教会办的高级中学,他是整个山区唯一能进这所高级中学念书的学生。姆韦哈吉由于考试成绩不突出只考上了离原来的寄宿学校只有几英里的师范学校。他们又约好在假期的最后一个星期天会面。恩约罗格认为祖国需要他们,必须趁此机会好好学习,将来重整家园。姆韦哈吉却认为全国一片黑暗。为了坚定姆韦哈吉的信心,恩约罗格说:“你我只能把希望寄托于未来。我相信黑暗恐怖的日子终将过去,明天朝阳一定会从东方升起。”他们分手后匆匆朝家里走去。

西利安纳中学很有名气,在危机四伏的国土上,这所学校就像一块平静的绿洲。恩约罗格坚信,只要他有耐心和刻苦精神,就一定能够圆满地完成学业。也许太阳很快就要出来,宣告新的一天已经来临。“恩约罗格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唯一能给正在哭泣的孩子以安慰的,就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然而,他不懂得这种期望往往会成为脱离现实的一种消极因素。”两年很快过去了,恩约罗格正在念第三学年。有一天,正当他在课堂里回答老师的提问时,校长出现在教室门口,要他到办公室去一趟。这样他就落入了警察所——“刑宫”,遭到了无数次的毒打,他们硬说他宣过誓(指参加“茅茅起义”的宣誓),并逼问他波罗在哪里?有一次霍尔兰斯在场时,逼问他谁杀死了贾科波?他说不知道,霍尔兰斯就用铁钳夹他的生殖器,然后一次又一次地残忍地紧捏他的睾丸。后来,恩戈索闯进霍尔兰斯的办公室,承认贾科波是他杀的。实际上,他也不知道贾科波是谁杀的。恩约罗格和两位妈妈被释放了。恩戈索受尽种种折磨,被释放回家时已奄奄一息,很快就死去。恩约罗格这时想起了姆韦哈吉,他明白了是他和她的来往给家里带来了灾难。由于恐惧和自觉有罪,他第一次流下了眼泪,但他并没有祷告。就在恩戈索去世的当天晚上,波罗闯进霍尔兰斯的家里,枪杀了霍尔兰斯。

恩约罗格由于突然的变故,不得已到一家印度商店做雇员,干了不到一个月,就由于不会招呼顾客被解雇了。这时,家里正需要钱,他不知怎样向妈妈交待。他突然感到自己老气横秋,20岁的人竟变成了一个老头。现在,他多么留恋那已经逝去的无忧无虑的童年,要是姆韦哈吉在身边多好,他可以向她倾诉心中的烦恼和苦闷,他本能地觉得应该见到她。姆韦哈吉是在学校里听到爸爸的死讯的。起初,她觉得恩约罗格背叛了她,决心不再见他。在回家的路上对肯尼亚所遭受的可怕灾难有了新的看法,又渴望见到恩约罗格。这时她接到恩约罗格约她见面的纸条,她当然很愿和他见面。但见面后由于意见不一致又分了手。这时,恩约罗格感到世界上的一切都朦朦胧胧、虚无飘渺,爸爸已离开人世,波罗不久就要被处决,卡马乌已被判处无期徒刑,科利在犯人营也许会被严刑拷打至死。上帝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他对从前信赖过的一切已经失去了信心,甚至连他最后的精神寄托——爱情,都已经离他远去,他决定上吊自杀。这时,妈妈妮约卡比和大妈恩杰莉陆续来找他。“虽然宵禁,但为了孩子,她们却顾不得这一切了。”

《孩子,你别哭》的故事情节是沿着两条线索展开的。一条线索描写了老一代之间的矛盾斗争,主要人物是恩戈索和贾科波,作者围绕土地问题描写了穷人恩戈索和依附白人的富翁贾科波两家人的不同境遇,对待土地的不同态度以及在斗争中所走的不同道路。富翁贾科波依仗白人殖民统治者,骑在黑人群众,站在“茅茅运动”的对立面,出卖黑人的利益。深受压迫剥削的恩戈索一家却走了一条与贾科波截然不同的道路。小说用大量篇幅详细描写了他们一家人——妻子恩杰莉和妮约卡比,儿子波罗、科利、卡马乌和恩约罗格对“茅茅运动”从同情到支持直至最后走了斗争道路的整个过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恩戈索还年轻,他被迫参加战争,为白人砍树、开山、铺路。战争结束后,虽然重归故土,然已元气大伤,精疲力竭,他指望英国人能给一点报酬,更希望在原来的土地上精耕细作,重整家园。可实际上,不仅土地没有了,可怜的父亲也在绝望中离开了人世。现在这块土地已属于白人霍尔兰斯先生。恩戈索就是在这块原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当雇工,一边替人干活,一边长大的。由于他热爱每一寸土地,不仅勤于耕作,并且把霍尔半斯的农场管理得井井有条,这就遭到了包括自己儿子在内的年轻人的讥讽和责难,他们问他:“你为什么还要为抢走我们土地的人干活呢?为什么要为这样的人效劳呢?”这样的问话不仅使他难堪,并且也使他的心受到深深的刺痛。他的大儿子听了他讲的故事后也在沉思,不仅父亲的境遇历历在目,而他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他参加了反希特勒的战争,在死亡线上挣扎,生命常常是朝不保夕的,“但是回到家乡以后,也是一无所有,赖以生存的土地没有了……难道人们能日复一日地允许白人占领我们的土地吗?”他们父子埋藏在心底的怒火终于爆发了出来。在吉潘加城举行的一次罢工大会上,恩戈索看到自己的儿子波罗和从内罗毕来的人一起主持大会,心里感到无比自豪。大家心里明白,这是黑人的重大日子,他为自己也能参加集会而感到高兴。波罗的朋友基阿埃里第一个发言,就在他发言刚完时,穿黑色毛衣的警察已经将整个会场团团围住了。白人警长冲上了主席台,随着上台的还有贾科波!这时恩戈索明白了,他是被带来对付罢工的人们的。贾科波是叛徒,他那出卖黑人利益的叛徒嘴脸已经在大家面前暴露无遗,恩戈索霍然站起朝主席台走去,其他人好像接受了恩戈索无声的命令,也一起站了起来,不约而同地朝贾科波冲去。警察开始镇压,当场两人中弹而死,恩戈索和贾科波都受了伤,罢工失败后来进入森林,以他的无私与无畏精神,使他成为自由战士的领导人。他杀死了贾科波、霍尔兰斯,最后自己也被捕入狱等待处决。

小说的另一条线索是在恩戈索的小儿子恩约罗格和贾科波的小女儿姆韦哈吉之间展开的,他们两个从小一起上学,两小无猜,耳鬓厮磨,产生了真挚的爱情。作者用细腻的笔触、生动流畅的语言描写了这两个来自不同家庭、有着不同阶级立场和利益的青年的恋爱和他们的矛盾心理,他们的爱情一直处于社会、家庭的复杂的矛盾斗争中。虽然由于家庭的敌对关系,使他们的爱情一再发生波折,但这反而使他们的爱情更加巩固,相爱更深。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条线索更为重要,作者就是通过约罗格这个善良和敏感的青年主人公的眼睛,描述了50年代初肯尼来所发生的种种事件,并且通过这个人物表达了作者对事物的看法:“恩约罗格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唯一能给正在哭泣的孩子以安慰的,就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然而,他不懂得这种期望往往会成为脱离现实的一种消极因素。”最后,恩约罗格在敌人刑讯室惨遭酷刑逼供,他父亲死亡和哥哥的被捕等处决,这一连串血的事实终使恩约罗格认识到:“现在对他来说,上帝已经不会有太大的意义了。他对从前依赖过的一切已经失去了信心。什么财产、权力、知识、宗教,甚至他最后的精神寄托——爱情,都已经离他远远的了。”作者在这里不仅批判了英国教会的虚伪和欺骗性,也明确指出了只有丢掉幻想去坚决斗争,才能有人们所期待的“明天朝阳一定会从东方升起”的一天。

同类推荐
  • 幸存者

    幸存者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他被埋在废墟之下长达76小时。他说他是幸运的,可以活下来,可以用写作抚慰受创的心灵,可是,那些失去健康、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人,忍受着更加巨大的伤痛,更需要我们的关心……于是,他写下了这些文字,为了这段不该忘却的记忆。用血写就的实录以命换来的 真情;献给所有地震遇难者与幸存者的宝贵记忆;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思,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 没有父亲的人·林妖

    没有父亲的人·林妖

    本书为契诃夫戏剧全集中的一卷,收录《林妖》、《没有父亲的人》两部多幕剧,是契诃夫戏剧创作早期的代表作品。《没有父亲的人》据考证创作于契诃夫大学时代,较不为人知。剧本描写外省贵族庄园的没落,描绘了以主人公普拉东诺夫为代表的一群无事可做,在忧郁烦闷中打发日子的知识分子形象,是日后契诃夫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世纪末“多余人”角色的前身。《林妖》叙述以一个脾气怪异、自私的教授为中心的家族故事,并成功塑造了“林妖”这一思想独特却不被众人理解的医生形象,被视为“优美的戏剧化的中篇小说”。研究界公认《林妖》是《万尼亚舅舅》的前身,是完整呈现契诃夫戏剧创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我愿给你最好的时光

    我愿给你最好的时光

    本书旨在传递,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异常艰难的时光,生活的窘迫,工作的失意,学业的压力,爱的惶惶不可终日。挺过来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挺不过来的,时间也会教会你怎么与它们握手言和,所以你都不必害怕的。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5)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嘉尔曼

    嘉尔曼

    嘉尔曼(CARMEN,又译作《卡门》),创作于1845年,是梅里美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很多戏剧作品由此改编,包括比才著名的歌剧《卡门》。嘉尔曼讲述的是一个无拘无束的吉普赛女郎——嘉尔曼,从事走私的冒险经历。她引诱士兵,让其陷入情网、舍弃情人,最终被军队开除加入走私行列。之后,嘉尔曼又爱上了一个斗牛士,与士兵的矛盾日益激烈,最终死在士兵剑下的悲剧故事。“嘉尔曼”这一形象亦成为西方文学史上的一个典型。
热门推荐
  • 总裁还债道阻且长

    总裁还债道阻且长

    “安雅清,给我机会。”“给你什么机会,还肾的机会吗?鸭子都有。”慕言琛我要的是你的心,肾,我有一个足矣。......"慕言琛,离我远点,我和你没有关系。"“我知道,我只和这只包子的妈妈有关系。你和包子有关系吗?”慕言琛说着顺手提起旁边迷你版的自己。这是一部讲述从校园持续到职场的爱恋游戏,终究结果会怎样?可能只有上帝知道吧。慕言琛你是安雅清的念念不忘。
  • 重生之偶像是精分

    重生之偶像是精分

    一夜之间我成了白富美。但小姐的身,丫鬟的命。这是一只小白推开男神大喊“放着我来”,结果自己被车轮碾成植物人后,重生到偶像经纪人身上的小言故事。
  • 窃听风云:斯诺登与棱镜计划

    窃听风云:斯诺登与棱镜计划

    本书将沸沸扬扬的“ 棱镜门”事件进行了完善的整理和深入的发掘,到底“棱镜门”是个什么样的计划?美国政府为何如此,又能从中看到什么?美国的情报机构国家安全局、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在这个计划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除了斯诺登之外,还有哪些追求公平、正义、理想的告密者?都将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 仙侠新世界之外传合集

    仙侠新世界之外传合集

    当黎明穿过黑暗的笼罩,无数颗因为重现光明而变得黯淡的繁星,永远不会消失在这新生的苍穹之上,而是给那些活着的人,指引前行的方向......(仅以此文献给《仙侠新世界》所有发光发热的配角们。)
  • 曾经流过的邂逅

    曾经流过的邂逅

    我追了你这么久,终于你停了下来说你也爱着我。
  • 爱情魔法变变变

    爱情魔法变变变

    普通的少女林芙娜因意外购得魔法店店主推荐的一条蓝水晶项链而拥有了异能力!为避开“各路人马”的争夺,林芙娜催眠了住在寺庙附近的同学父母,让他们以为自己是他们的女儿而招待她入住。但当她正准备催眠同学时,却惊愕的发现出来的竟然是自己一直以来暗恋的学长慕飞扬!为了早日解除慕父母的催眠,让慕飞扬不要再对自己吹胡子瞪眼,林芙娜开始收服小妖怪以集水晶的“气”。在收妖的过程中,神秘出现的转学生烈鹰,他一直无条件地默默帮助林芙娜,同时忽然出现美艳冷漠的实习班导,她的目标究竟是?而慕飞扬也在相处中,渐渐流露出自己对林芙娜的真实感情……
  • 星罗

    星罗

    …偶得星罗宝图踏上修行之路人生几经沉浮……这新简介给力否?…
  • 母亲

    母亲

    小说的主人公原本是个逆来顺受的普通劳动妇女,在从事革命事业的儿子巴威尔的影响下,思想迅速成熟,逐渐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这部小说第次深刻地反映了20世纪初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群众革命斗争,反映了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历史过程。
  • 异海

    异海

    20世纪80年代,一个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立下战功的军人吴××接到国家指派的神秘任务:化名曹沧,参与一个中美合作的物理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尝试进入另外一个空间——异海。随着中美联合实验在诡秘异海的展开,一系列离奇惊险的状况不断发生,很多神秘事件的谜团也慢慢浮出水面:疍族的《水路簿》、神秘的百慕大三角、西汉黄金的消失、罗布泊实验、大西洋科考、星球大战计划、末日黎明计划、费城实验……曹沧逐渐发现此次联合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在异海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 男神是我男友

    男神是我男友

    “男神男神!绫糯告诉我她喜欢你!”某男神邪魅地挑了挑眉,问:“那你帮我问问她什么时候跟我表白?”众人都以为是绫糯偷偷暗恋她家男神,只有宫锡的朋友知道这家伙天天张口闭口就是他家绫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