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79800000006

第6章 现当代黑非洲文学初探(4)

《雷霆之路》是描写一个混血儿兰尼·斯沃茨与一个白种姑娘莎莉·维利尔的恋爱悲剧故事。这部小说对种族压迫提出了严正的抗议。作者描写兰尼·斯沃茨大胆的爱情,显示出人要争取重新获得自由的强烈愿望,兰尼·斯沃茨宁死不屈,他把白种殖民主义者的残酷罪行揭露无余。作者通过他的故事,指出了非洲黑人不幸的根源何在;非洲黑人一旦觉悟以后,就会具有崇高的民族自尊感,在敌人面前英勇无畏,作者认为,必须把这罪恶的殖民制度从根铲尽,人们才能自由平等。

《矿工》描写的是一个黑人流浪工人朱玛的觉醒,说明非洲工人受着极端残酷的种族和经济上的双重压迫,作者写出无产的黑人和有色人团结起来,向白种殖民主义者进行斗争。黑人和有色人都是人,应该享有一切权利。作者写出了当地人民悲惨的境遇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写出了要消灭种族歧视和争取自由解放的呼声和斗争。觉悟了的人们力量是巨大的,他们可以扭转自己不幸的命运。作者描述这个故事的结论是:真正的自由与种族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

彼得·阿伯拉罕姆斯的作品,文字浅近而简洁,他爱用一两个音节的词,构成简短的句子,用平铺直叙的方法,传达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因此他的作品亲切感人,如同作者在你身旁娓娓动听地讲述故事一样。

剧作家列厦依,他的音乐剧《黎明来黑暗去》,在南非民族戏剧发展中起着很大影响。这个剧本揭露了帝国主义者用圣经来麻醉和束缚非洲人,宣传自己的“文化使命”,实质是大肆掠夺非洲人民。剧本的写作充满着民间诗歌的传统。

此外,在南非还有一些很有成就的、出生在当地的欧洲血统作家。

奥丽芙·旭莱娜,她是南非先辈作家中著名的女作家,她的最著名的作品有《一个非洲庄园的故事》、《人与人之间》、《妇女和劳动》等。

菲丽丝·阿列特曼,是南非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之一,她的著名作品有《大熊的法制》,描写非洲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她曾来中国进行过访问。

阿兰·佩顿,他的《哭吧,亲爱的祖国》,已被改偏成剧本和拍成电影。他还出版过一本以种族歧视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太迟了的法拉罗勃》。

其他还有哈利·布鲁姆和他的小说《插曲》(1958);艾泽基耶尔·慕帕赫列列和他的自传体小说《沿第二号街而下》(1959);罗纳德·锡加尔和他的神话故事《托科洛什》(1960);艾尔弗雷德·哈庆逊和他的作品《通往加纳的道路》(1960);戈尔敦和他的小说《失掉的一天》;威廉·普洛麦尔和他的作品《比目鱼、狼和赛多》、《珍品》;劳伦斯·凡·戴·波斯特和他的作品《在一个省里》、《火边的脸》、《红鹤的羽毛》;赫尔曼·波斯特和他的短篇小说等。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对民族歧视政策进行了抗议,所以受到群众的欢迎。

在西非,小说创作的历史,比南非来得年轻。西非反殖民主义的作家多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青年作家,如塞内加尔的优秀小说家桑贝内·乌斯曼、喀麦隆的斐迪南·奥约诺、本杰明·马蒂普、象牙海岸(现为科特迪瓦共和国)的贝尔纳·布阿·达吉耶等。

桑贝内·乌斯曼是塞内加尔著名的作家,他于1923年生在塞内加尔济甘肖尔的一个渔民家庭里,自幼便随同父亲在卡扎曼斯河上打鱼。他只读过三年书,从少年时代便背井离乡到塞内加尔首府达喀尔去谋生,先后做过泥水匠和机车司机的助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法国殖民者强征入伍,曾经在意大利和德国境内打过四年的仗,战后在马赛港当码头工人。

乌斯曼的文学创作是与他自己的生活经历紧密联系着的,既反映了他亲身经受的殖民主义压迫,也表露了他对自己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乌斯曼在1956年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黑人码头工》,就是以他自己在马赛港的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带有自传性的作品,这部小说反映了黑人码头工人的生活。

乌斯曼在1957年又发表了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祖国,我可爱的人民》(另一中译本译作《塞内加尔的儿子》),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乌玛尔·法伊,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非洲青年知识分子。乌玛尔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到非洲以后,他为了使同胞们不再受殖民者开设的土产收购公司的剥削,计划建立一个合作农场,由农民们自己销售农产品。他的这个计划自然是殖民者所绝不能容忍的。乌玛尔最后被殖民者阴谋杀害了。作者通过乌玛尔这个人物歌颂了非洲新的一代知识分子献身于人民事业的崇高精神,同时也告诉读者,走个人反抗的道路,采取不彻底的改良办法,而不从根本上去推翻殖民制度,是不可能真正取得非洲人民的解放的。

反抗殖民主义侵略和争取民族自由解放是乌斯曼创作中的主要主题。《祖国,我可爱的人民》就是这样一部反映黑非洲人民争自由、求解放的斗争现实的书,也是一部充满了鲜明的爱和恨的书。它是觉醒了的塞内加尔人民反抗法国殖民者的战斗诗篇,也是一幅描绘非洲雄伟风光的富于诗情画意的画卷。它向我们诉说了古老非洲苦难重重的命运,也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新的自由非洲的灿烂前景。当作者的笔触接触到他那亲爱的土地和人民时,他的篇章立刻是那样温柔、闪光、芬芳;但当他一旦转向欧洲白人殖民主义者时,他的愤怒立刻像鞭挞、利剑、闪电。全书只有十余万字,但是作者都能以他高度的概括力,反映出非洲人民的性格、生活和风俗习惯,描叙出殖民主义者压迫和剥削的残酷现实,同时也勾画出非洲人民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光辉前景,这本书写得紧凑、凝炼、精湛,并且在字里行间都灌注着作者深厚的感情。的确是黑非洲文学中的一部优秀作品。

“文学是人民大众的,一切都从人民群众中来,再回到人民群众中去。”这就是桑贝内·乌斯曼一贯遵循的创作原则。他在1957—1959年间创作的第三部长篇小说《神的儿女》,是一本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年代中,非洲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和非洲工人阶级觉悟成长过程的优秀小说。乌斯曼在这本小说中所描写的达喀尔-尼日尔铁路大罢工事件,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罢工运动之一。这次罢工从一九四七年十月十日开始,到一九四八年三月十日胜利结束,在西非工人运动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神的儿女》无论在作品的结构规模、主题的积极意义上,还是在思想内容的深刻、艺术描写的生动上,都可以说是乌斯曼已发表的三部小说中的代表作。在这部以达喀尔-尼日尔铁路工人争取改善待遇的罢工运动为素材的小说中,作者不仅如实地纪录了罢工从开始酝酿直到胜利结束的全部过程,详细地描绘了非洲工人和殖民统治者的斗争,而且细致地刻画了这次罢工在人们的生活上思想上所引起的种种变化,塑造了众多的属于不同阶层的人物形象。作者仿佛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幅宏伟的画卷,揭示了法属西非洲在殖民主义统治下的悲惨图景,同时,也显示了已经开始觉醒的黑非洲人民的英勇气概。

桑贝内·乌斯曼还写过不少短篇小说、诗歌和民间故事,已发表的有短篇小说集《沃尔特人》(巴黎非洲现状出版社1962年出版),其中的短篇小说《沃尔特人》(也译作《刀痕》)我国已译出发表在《世界文学》杂志上。还有为抗议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杀害卢蒙巴而写的诗歌《星星之火》、描写一个黑人少女被法国殖民者残害的短篇小说《黑女人》(亦译作《野蛮人》)和悼诗《墓志铭》。

桑贝内·乌斯曼这位有才华的塞内加尔作家,中国读者对他是十分熟悉的。他在一九五八年参加了第一届亚非作家会议以后,曾到我国进行过访问。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早已有了中文译本,有的甚至有两种译本,受到我国读者的欢迎。

乌斯曼在亚非作家会议上的发言中,曾经豪迈地宣告,“继帝国主义时代之后,将是人民大众的时代”,而这新时代的文学,应该是“积极的、大众的、有用的”,是“为活人和劳动者服务的”。他还说:“文学是人民大众的,一切都从人民群众中来,再回到人民群众中去。”他自己的文学创作事业,就遵循着这个原则。

桑贝内·乌斯曼在一九五九年写完他的第三部长篇小说《神的儿女》后,又回到了祖国塞内加尔。他虽然已经是个知名的作家,但仍能保持与劳动人民的联系,才能写出他自己所希望写作的“为活人和劳动者服务的”文学。

斐迪南·奥约诺是西非喀麦隆用法文写作的青年作家,是年轻的黑非洲文学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写出了黑非洲人民对专横残暴的殖民主义者的愤怒抗议,因此遭到法国反动当局的忌恨,对他进行了非法的逮捕和审讯。而法国的反犹太主义分子和***暴徒,也在法国独裁政府的幕后操纵下,对他进行了明目张胆的迫害:1959年5月中旬的一个夜晚,一伙手执***组织反动标语的年轻人,在巴黎圣日尔曼区的通衢大道上,对他横加凌辱和殴打,奥约诺当场被匪徒用刀子扎伤,在医院里住了很长时间才痊愈出院。

奥约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童仆的一生》,是用自传体和日记的形式写的。描写一个替白人当差的黑孩子,怎样从日常生活中看透了他的“东家”们的伪善嘴脸和无耻行径,从而对殖民主义者产生了蔑视和憎恨;后来,由于他无意中发现了他的行为不端的主妇的秘密,受到她的陷害,被控“偷窃罪”而被判处了死刑,这部小说语言简练,具有非凡的艺术力量和诗意的美感。

奥约诺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是《老黑人和奖章》,这部小说是以非洲人民阶级意识觉醒为题材,描写一个忠于职守的老黑人受到统治者的赏识,把一枚荣誉奖章颁发给他的故事。

老黑人麦卡是喀麦隆的一个普通农民,住在喀麦隆的一个小村庄里,他和老伴凯拉娜辛辛苦苦劳动了一辈子,生活却越来越艰苦。他的两个儿子被法国殖民者征去当兵,死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的土地被天主教会骗去盖教堂,为了表彰他对法国殖民事业所作的这些“贡献”,殖民当局决定授给他一枚奖章。这件事在当地居民中间引起很大的反应,麦卡和他的同族人认为这是白人给予黑人的莫大光荣。可是,就在授奖的当天夜里,殖民主义者在庆祝晚宴上,侈谈白人和黑人的亲密友谊的话音还在耳际,麦卡却在黑夜的风雨中由于不辨方向误入白人居住区而被捕,奖章并没有使他少受一些凌辱和鞭打。在现实的教育下,老黑人和他的同胞们终于认识到殖民者的伪善和暴虐,明白黑人和骑在他们头上的白人中间永远不会有什么“友谊”。

通过这个善良的老黑人的遭遇,作者以锋利的笔触,令人信服地揭露了殖民者和被压迫人民之间的深刻矛盾。麦卡这一形象具有典型的意义,他代表年老一代黑人中那些对殖民者仍然抱有幻想的人,他的觉醒有力地表明殖民统治在当地人民中间已经失去最后一根支柱,它必将被起来斗争的被压迫人民所埋葬。

在这本书里,作者同时细致地描绘了喀麦隆人民在殖民主义枷锁下所过的贫困悲惨生活,他们的风俗习惯、思想感情和愿望。

奥约诺在1960年还写过《欧洲的道路》,最近的一部作品是《群魔殿》。

本杰明·马蒂普是喀麦隆的一个青年作家,他的小说《非洲,我不了解你!》(中译本由新文艺出版社出版)描写一个青年学生山姆对法国殖民主义者劳勃特的仇恨,作者揭露了殖民主义者蛮横残暴的丑恶嘴脸,同时也批判了老一辈忍气吞声的态度。勇敢的青年人终于使老一代也认识到坚决同殖民者作斗争才是摆脱奴役的唯一方向。

前面在诗歌部分已经谈到过的贝尔纳·布阿·达吉耶是现代黑非洲的主要作家之一,他不仅是诗人,而且也是小说家,他于1916年生于象牙海岸坐落在几内亚湾的阿西尼城。他先在国内上小学,后来到达喀尔上师范学院。除去诗歌作品外,他还写过神话故事和传说《非洲的传说》(1953)和《黑色的绷带》(1955)。他写过两部长篇小说:一部是自传性的长篇小说《克列姆比耶》(1956),另一部是《巴黎一黑人》。

黑非洲文学一向为殖民主义老爷所鄙夷、所摧残,但是非洲人民、全世界的革命人民都是极其珍视黑非洲文学的。因为这是黑非洲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他们的理想、愿望和爱憎。作为中国人民,我们关怀着黑非洲兄弟的斗争,热爱着黑非洲文学。我们深信,随着黑非洲尚未取得解放的地区人民的解放斗争的深入发展和已经取得独立的国家经济建设的展开,黑非洲人民必将在批判继承固有文化基础上,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新文化。

注:

由于黑非洲文学资料有限,在编写这篇资料时,曾参考并引用以下一些文章中的资料和原文,恕不一一注明,并向原作者致谢。

1.《战鼓如潮——非洲现代诗歌札记》李野光

2.《南非的进步作家和作品》舒暲

3.《为争取独立和自由歌唱——南非的民族诗歌一瞥》舒暲

4.其他

1979年初稿于银川

同类推荐
  • 财富从不对欢乐说NO

    财富从不对欢乐说NO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做一本书,而是给每一个人布置一片风景,让总是匆匆而过的脚步和心灵,可以慢一些,停一停,看看窗外的阳光和星辰,看看很久没有因为感动而流泪的眼睛。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1)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至美之词:乐章集+阳春集+漱玉词+珠玉词(套装共4册)

    至美之词:乐章集+阳春集+漱玉词+珠玉词(套装共4册)

    本系列套装包括《阳春集》、《乐章集》、《漱玉词》、《珠玉词》四部词集,分别收录南唐冯延巳、宋代柳永、李清照和晏殊的词作,参考《全宋词》等版本,严格校勘,在原词的基础上,添加了注释、生僻字注音、译文和学者辑评,让读者在流畅阅读、轻松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品赏到词句的精妙之处。经典词作,如《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寒蝉凄切》《声声慢·寻寻觅觅》《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等皆被收录其中。这四部词集,是了解中国诗词文化、品读诗词佳作必不可少的读本。
  • 老舍曲艺文集

    老舍曲艺文集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 世故人情

    世故人情

    这是一本由钱理群选编的文集,所谓“世故人情”主要是一种人生智慧与政治智慧。全书节选了22位在现当代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大家如鲁迅、老舍、聂绀弩、郁达夫、叶圣陶等人的散文和小品文,通过选入的这46篇文章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个鲜活而又充满情趣的精神世界。选文短小精炼,意旨深远,语言幽默,是诸多大家人生经验的凝练总结,是他们长时期的思考琢磨融铸成的智慧隽语,给人启发。真诚,不做作。
热门推荐
  • 萌妻已上线

    萌妻已上线

    古言新书《高冷战将的命格女孩》已经开新,望小可爱们支持。她是个未出嫁的千金。却盘着一头超乎年龄的发髻,她的及腰长发挽住了温柔与坚强。她望着眼前这个英俊的高大男人,他忽然出现在她的生命里,让她不知所措,而且来得汹涌。他的邪魅,他的坏心眼,他的英勇之姿在无形中将她慢慢吸引。她原本已经接受现在清贫的生活,却不想他的出现,搅乱了她的宁静。她越是逃避,他越是汹涌......当一切灾难过后,她决定夺回她失去的一切,才能保护她想保护之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行者玄奘(套装8册)

    行者玄奘(套装8册)

    一本囊括世间万千佛理的小说,孟非、陈坤、马伯庸、严峰、胡紫薇力荐。写尽玄奘的一生,一个孤独行者的求真苦旅!玄奘,俗名陈祎,出生在关中一个官宦家庭。大业八年,朝廷下诏在洛阳剃度十四名僧人,十一岁的陈祎用自己的方式争取到了机会,破格剃度为沙弥,法号玄奘。隋末群雄并起,处于风口浪尖中的洛阳饥荒蔓延,十室九空,玄奘开始负笈游学天下,广拜名师,成为名震一时的少年高僧,同时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困惑和疑问。当再也无人能回答他的疑问的时候,玄奘便将目光锁定在了天竺。17年56个国家110个城市1335卷经文5万里路=玄奘西行。新兴的大唐王朝、马背上的突厥人、神秘的中亚、多种思想大碰撞的印度……展现在玄奘这样一个孤独行者的求真苦旅中,成就了人类徒步史上最伟大的探险。
  • 现代的我和民国的她

    现代的我和民国的她

    致旧时光里最闪光的青春和爱恋,挽手走过兵荒马乱,情比金坚
  • 哈佛家训(钻石版)

    哈佛家训(钻石版)

    《哈佛家训(钻石版)》以哈佛人生哲学为主线,讲述了大量的经典案例,寓能力培养干思维拓展之中,通过对孩子自信、诚信、爱心等品质的培养,引导孩子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卓越人生。如果此书是灯,希望能照亮青少年前行的路。如果此书是路,希望能引领青少年走向理想之路。
  • 良善不自欺

    良善不自欺

    把握住善良的分寸,过了头就是愚蠢。她于粉丝而言,是救赎,是信仰。她该如何用善良和那羸弱的身体,在脏乱阴暗的娱乐圈里走出一条干净的大道?予以信仰,奉你为王。——玉玺别怕,我只要在,就会一直护在你们身前。——北玺
  • 奇妙无比的中国语言

    奇妙无比的中国语言

    本文主要内容为孔子的言语学形态、汉语发展的渐进性和系统性、《经史动静字音》别义异读考辨、《证诗经押韵》一文数理统计方法等。
  • 在夏日里画场雨

    在夏日里画场雨

    《在夏日里画场雨》收录了闵凡利自创作以来的20年间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的200余篇作品中精选出来的78篇风格各异的散文佳作,共分《故乡,和我的父亲母亲》、《看看咱的庄稼去》、《开放我们心花的万紫千红》、《人生是一棵爬满猴子的树》、《让狼舔舔你的手》、《阅读的芬芳》六辑。《在夏日里画场雨》中的这些散文作品情感饱~满,视角独特,想象开阔,内涵深邃。在这些作品中,对生活的感悟和描述绵细而稠密,对情绪的挥洒和开拓激烈而诗意。他给我们诠释了生命的迷茫与希望,剖析了疼与痛的根源,开启了人生的禅机与觉悟,直抵心灵,绽放着感染和感动。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豪门独宠:总裁不要太过分

    豪门独宠:总裁不要太过分

    他是外人眼中优雅迷人的总裁大人,却在面对她的时候化身为一匹腹黑的饿狼。他精心布下甜蜜陷阱,设计与她结了婚,“我需要一个女人,而你是最好的选择。”面对霸道强势的他,她没有反抗的权利。他宠她宠到所有人嫉妒,给她所有却唯独除了爱情。当他的旧爱归来,她下决心想要离开的时候,他却将她压在身下,疯狂地占有索欢,捏着她的下巴狠戾地说:”季向暖,惹到我就别想轻易逃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