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82200000021

第21章 季羡林先生的留学经历与他的学术成就(2)

首先是Lüders。季先生自己称他为“太老师”,从学术的继承性讲,季先生师从Waldschmidt,也等于师从Lüders。在20世纪前期欧洲的东方学和印度学界,Lüders的地位和成就众所公认。Lüders是柏林大学的教授,普鲁士皇家科学院的院士。他以研究印度的语言、古碑铭、宗教,后来又包括在中国新疆出土的梵文佛教文献而著称于世。季先生讲:“他的书,只要我能得到,就一定仔细阅读。”季先生最称赞Lüders的著作Philologica Indica(《印度语文学论集》)。季先生说:“这是一部很大的书,我从头到尾仔细阅读过一遍,有的文章阅读过多遍。像这样研究印度古代语言、宗教、文学、碑铭等的对一般人来说都是极为枯燥、深奥的文章,应该说是最乏味的东西。喜欢这样文章的人恐怕极少极少,然而我却情有独钟;我最爱读中外两位大学者的文章,中国是陈寅恪先生,西方就是Lüders先生。这两位大师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为文,如剥春笋,一层层剥下去,愈剥愈细;面面俱到,巨细无遗;叙述不讲空话,论证必有根据;从来不引僻书以自炫,所引者多为常见书籍;别人视而不见的,他们偏能注意;表面上并不艰深玄奥,于平淡中却能见神奇;有时真如‘山穷水尽疑无路’,转眼间‘柳暗花明又一村’;迂回曲折,最后得出结论,让你顿时觉得豁然开朗,口服心服。人们一般读文学作品能得到美感享受,身轻神怡。然而我读这两位大师的论文时得到的美感享受,与读文学作品时所得到的迥乎不同,却似乎更深更高。”季先生真是神往于此了。

Lüders其他的著作还有许多。其中最著名的,可以举出如:Bruchstücke buddhistischer Dramen,Bruchstück der Kalpan?manditik?des Kum?ral?ta,Beobachtungen über die Sprache des buddhistischen Urkanons,Mathur?Inions,Bhārhut Inions。遗憾的是,在中国,即便是在所谓的印度学界,今天知道和了解Lüders以及他的著作的人还是很有限。

再就是Waldschmidt。他是季先生的授业老师。Waldschmidt一生的成就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中国新疆出土的梵文写本,即德国人称作的Turfanfunden或Turfan-Sammlung;二是研究印度艺术以及印度艺术在中亚和南亚其他地区的传播。在这两方面,Waldschmidt发表过许多论文,出版过多种著作。他从20世纪的60年代起,主持了由德国学术研究会(DFG)资助的大型的研究项目,叫做Sanskrithandschriften aus den Turfanfunden(《吐鲁番出土梵文写本》),全面地整理和出版20世纪初德国探险队在中国新疆所掘获的古代写本中梵文文献。同时作为哥廷根科学院的一项研究计划,还编辑出版一套词典,叫做Sanskrit-W?觟berbuch der buddhistischen Texte aus den Turfan-Funden(《吐鲁番出土佛教文献梵文词典》)。这两项工作一直持续到现在。

1967年,为了纪念Waldschmidt七十岁的生日,在哥廷根出版过他的一部论文集,题目叫Von Ceylon bis Turfan(《从锡兰到吐鲁番》)。从这个题目就可以看出Waldschmidt的研究特点。Waldschmidt在退休以前,一直是哥廷根大学的教授,中间还担任过柏林的印度艺术博物馆的馆长。Waldschmidt去世于1985年。1980年,季先生重访哥廷根,最后一次见到了他的这位恩师,当时Waldschmidt已经把他与他夫人私人的住宅和藏书全部捐献给了哥廷根大学的印度学与佛教学研究所,夫妇二人一起住进了养老院。三年以后,他的夫人,也是季先生的师母Rose-Leonore Waldschmidt也去世了。这位师母,季先生在文章里不时表示出深情的怀念,也是一位研究印度艺术的专家。

陈寅恪先生是季先生在清华时的老师。有关陈寅恪,近年来国内不少人在讨论或谈论,因此这里不再多谈。

如果我们真正是读过季先生的所有学术论文,就可以看到,季先生的学术研究,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程度继承了他的这几位老师的特点。

从完成博士论文,到战争结束,最后回国,季先生还在德国停留了几年,这几年里,季先生写成了四篇论文。这四篇论文分别是:

一、Parllelversionen zur tocharischen Rezension des Puyavanta-J·taka(《吐火罗文本〈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诸异本》)

二、Die Umvandlung der Endung -ain o und u im Mittelindischen(《中世纪印度语言中语尾变为和的现象》)

三、P·li Asīyati

四、Die Verwendung des Aorists als Kriterium für Alte und Ursprung buddhistischer Texte(《应用不定过去时的使用以断定佛典的产生时间和地区》)

这几篇论文,与季先生的博士论文一样,是季先生在德国学习和研究的成果,也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可惜同样的研究工作在季先生回国后,几乎就没有条件再进行下去。不过,在40年代后期和50年代,季先生发表的几篇在国内学术界极有影响的文章,实际上与季先生在德国得到的学术训练密不可分。至于季先生在50年代及60年代、70年代翻译出的大量的梵文文学作品,包括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更是以季先生在德国学成的梵文为根本的条件。“文化大革命”以后,季先生有机会得到一批新疆新出土的吐火罗语的残本,他重操旧业,在吐火罗语研究方面取得了崭新的成果,这就是他与一位德国学者、一位法国学者合作,1998年在德国出版的Fragments of the Tocharian A Maitreyasamiti-N?aka of the Xinjiang Museum,China(《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一书。

季先生在德国完成的这四篇论文,其中一篇发表在德国Zeitschrift der Deutschland Morgenl?覿ndischen Gesellschaft(《德国东方学会学报》),另外两篇发表在Nachrichten der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 in G?觟ttingen,Phil.-Hist.Klasse(《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前者是欧洲最著名的东方学刊物之一。后者作为科学院的院刊,熟悉德国学术界情况的人都知道,科学院院刊都是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的刊物。几十年来,季先生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和地位,实际上最早和最主要就来自他的这数量不多的几篇学术文章。这一点,知道的人似乎不多。季先生自己讲:“可惜因为原文是德文,在国内,甚至我的学生和同行,读过那几篇论文的,为数甚少。介绍我的所谓‘学术成就’的人,也大多不谈。说句老实话,我真感到多少有点遗憾,有点寂寞。”季先生为此感叹不已。近年来,不少人在介绍和讨论季先生的学术和学术思想,写出了不少文章,出版的书也不止一种,不过这样的情形却似乎仍然没有什么改变。

最后,作一个总结,是本文开头讲的话,如果从季先生的留学经历来思考他的学术成就,只就学术而言,我以为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一、学习与外国研究相关的学科,不可不出国留学。我们可以设想,季先生如果不到德国,就不会有后来学术上的成就。季先生自己也是这样讲的。

二、出国一定要找到高明的师傅。季先生在德国师从的,都是当时相关学术领域中世界顶尖级的学者,“师法乎上”,才能学到顶尖的学问。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其实这也是一个通例。我们看过去一个世纪,在国外留学,学有所成,回国后又真正有建树的中国留学生,几乎无一不是如此。

三、在学有所成后,要在国际学术界,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展现自己。就像季先生的最早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当时欧洲最有影响、最有地位的学术刊物上,所以能为国际上的学术同行所了解,获得高度的评价。季先生几十年来在国际学术界的声望,不是凭空得来的。

明白这些,我们就多少可以知道,季先生是怎样走上研究东方学的道路,以及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学习季先生治学的门径。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同类推荐
  • 中西交流史话(中国史话·交通与交流系列)

    中西交流史话(中国史话·交通与交流系列)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核心地区,并逐渐扩散。自然地理上的相对独立性对于中华文明的稳定、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它从来不是封闭的,与位于其西的南亚佛教文化、西亚及北非伊斯兰文化以及欧洲基督教文化的交流绵延不绝。汉代张骞通西域、盛唐西域宗教文化汇集长安、元朝建立横跨亚欧大帝国、明清西方商业及宗教势力东来,则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四大高潮。本书追寻着先人足迹,通过周穆王西巡、唐僧西游、成吉思汗西征、郑和下西洋等记载与文化遗存,讲述了古老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交流、碰撞及相互滋养的历史进程。
  • 菊与刀:日本风情系列(套装共3册)

    菊与刀:日本风情系列(套装共3册)

    《日本论》一书初版于1928年,它不仅介绍了日本社会、文化的现象,更揭开了隐藏在现象下的深层原因,曾被学界视为研究日本的重要参考著作。日本,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它造就了一场极度惨烈的世界大战,但也造就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伟大的经济奇迹。《日本调:一部穿越时空的日本风情史》国内通俗日本史第一人樱雪丸融合留学日本多年体验和对日本历史的研究,以风趣幽默的分割、调侃辛辣的笔触,深入剖析日本人的衣食住行以及政治、文化、宗教、习俗等各个方面的趣闻逸事,为您还原一个鲜活、独特的扶桑国原貌,向您展示一段华丽、绚烂的东洋岛小调。
  • 山水佳迹对联(上)

    山水佳迹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关于山、水的对联,如“双剑峰瀑布(庐山)”、“普照寺筛月亭(泰山)”、“萍河(徐水)”、“秦淮河(南京)”等等。
  • 虎踞梅岭:梅关

    虎踞梅岭:梅关

    梅岭自越人开发后,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梅岭既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特别是陈毅同志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年游击战,并在临危之中写下了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使梅岭的知名度更高。
  • 山西民间曲艺

    山西民间曲艺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热门推荐
  • 春天里的蚂蚁

    春天里的蚂蚁

    王志超拖着行李箱总算站在了张巷村15号201室的门口。他顶着头乱发,穿一身被挤得皱巴巴的非品牌西装,烈日将他的脸晒出了细细的一层油脂。他伸手抹了把脸,细密的汗珠在他的手掌中破碎。定了定神,王志超推开房间门,一股浓浓的烟味就扑面涌来,差点呛他个跟头。透过满屋子缭绕的烟雾,屋里的景致影影绰绰的,倒也能尽收眼底。房间给王志超的第一印象,除了挤,就是乱。烟味儿散开后,浓厚的异味开始显山露水,一个劲往王志超鼻孔里钻。那异味里掺合着汗味臭鞋子味以及剩饭剩菜的味道,都已经发酵了,充斥着房间的角角落落。
  • 美丽女王的真爱

    美丽女王的真爱

    漂亮,充满魅力却美中不足的广告公司总裁,私下却是这个时代最可怕的魔女,与西餐料理家发生怎样的故事……
  • 地法天灵

    地法天灵

    与人族不同,诞生灵智的万物称为妖,妖亦有先天精怪、后天兽植之分,但不论人还是妖皆有可能堕落成魔。人妖魔虽因立场、观念与爱恨情仇等争斗不休,但都向往着超凡入圣乃至成神化仙。
  • 玩转唐朝之魔鬼厨娘

    玩转唐朝之魔鬼厨娘

    《玩转唐朝之魔鬼厨娘》:她是一个知名大学营养学专业毕业的高级营养师工作性质:私人厨师惨遭强暴后,她纵情于声色之中,年轻,美貌,性感的化身,游走于各个多金男雇主的身边,诱惑他们,然后把他们都拖下了水.谁说只有男人才可以成为掠艳高手的?女人同样也可以!!直到有一天,后一任女雇主请来一个杀手结束了她堕落的生命。至此,她这才获得了新生灵魂飘向了地狱阎王、秦广王怎么也来了?只可惜她还有一段未了的情债打翻孟婆汤,在秦广王之女相助下来到了古老的唐朝唐穿越,变成了一个寺庙里的小尼姑?!念经,担水,劈柴,有了上顿没下顿???嘿嘿,王府贴出了广招厨娘的告示,包袱款款,姑娘我化身太监大摇大摆的走进王府大门王府的老大是一个懦弱王爷?什么?懦弱王爷说自己没有男子乞丐?妈呀,又来个个同性恋太子!还说自己长的很“水灵”,让他忍不住上下其手?杀太子?武则天的阴谋?争夺权势?好危险哪,我到底能不能保住小命呀我的妈呀,这日子这么过的这么猥琐呢?!不行,她要一定奋起反击,魔鬼厨娘来也——******************************************************《玩转唐朝之唐妩妍舞》:落梅宫中伤心舞,蓬莱殿上恩爱长深宫紧锁无人问,无欲无求事半哀美人如花宫廷转,山不就水水自来诞下麟儿为太子,量其身份不是妃她,是先皇的才人,从未受过恩宠,竟然也被列入了陪葬之列?他,是新皇,后宫佳丽三千,皇子无数,却执意立她的孩子为太子!本文架空,亲们不要深究其历史性,喜欢的话就收着看吧,梦倾力的一篇文文,会有阴谋,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温情的~~
  • 品读中国城市人性格

    品读中国城市人性格

    人是城市的载体和灵魂,城市的性格渗透在人们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之中。在通讯发达、交通迅捷的时代,异地求学、经商、旅行,成为我们日常的生活主题,品读城市性格、掌握各地人群特征,既是“胸怀祖国”的表现,也是为了更好地与人交往、拓展个人发展空间的需要。本书精选了全国42个最有代表性的性格城市和地区,让我们一起来品读中国城市的性格,品位各大城市人的性格魅力,感受它们之间不同的特质!
  • 弹坑旁边是鸟窝

    弹坑旁边是鸟窝

    周锐幽默系列之七:《弹坑旁边是鸟窝》是上海作家周锐的童话小说,本书以主人公爱尔安为主线,讲述其参加童子军到德国游学的经历等,从而向小读者展现德国社会生活一角。开阔小读者眼界,文字清新流畅,语言简练,想象丰富,质量上乘,适合儿童阅读。
  • 李鸿章回忆录

    李鸿章回忆录

    该书以日记的形式展现了清末中国的情形——如何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慈禧太后两次垂帘听政的背后故事、维新运动中各派人的争权夺利、义和团运动的纠结及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慈禧仓皇出逃的惶恐……真切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不为人知的慈禧太后。
  • Bananas
  • 重生少女要致富

    重生少女要致富

    蹉跎一世,年老体弱的何婷婷被自己养了二十多年的养子给生生打死,临死之前,堂妹和丈夫的话才让她明白,养子是自己的养子,却是丈夫和堂妹的亲生儿子。她恨,可是她无能!谁知,上天竟然给了她重来一次的机会,这一次,她定要让上一世欺负自己背叛自己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付出代价……
  • 送刘禹锡侍御出刺连

    送刘禹锡侍御出刺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