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84400000015

第15章 科普图书策划思路管窥

一段时间以来,科普图书的出版、销售、购买、阅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潮。人们寄望于“学科学,懂科学”,深感有必要多读一些科普图书,用科学武装自己的头脑,借以抵御伪科学和封建迷信的侵袭。不过,与此同时,不少人又不免怀有一个疑问:曾几何时,某些读过多年自然科学,并且从事过多年科技工作的知识分子甚至高级知识分子,何以也坠入封建迷信的泥坑了呢?专家指出,仅仅掌握一些科学知识,还不足以在自己的体内建立起有效的“免疫系统”。有鉴于此,我们委实不能不从这一角度,并进而从选题策划的思路上,对科普图书作一番审视。

纵览时下的科普图书,一个最突出的感觉是,单纯传播科学知识者多,既传播科学知识也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者少。换言之,相当数量的科普图书走进了一个误区,即沉溺于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介绍,或对社会公众在某个时期内较为关注的科技热点进行普及性说明,而很少顾及甚至完全忽略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宣传。某出版社的一位资深编辑语重心长地说:“许多科普读物往往只限于将高深的科技语言转变为有趣的、可读性强的通俗语言,实际上不过是一种变相的‘翻译’,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人文精神。”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国家超导技术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甘子钊也有类似看法,认为“科学普及的不应只是一些科学知识,更多的应当是科学观、世界观、人文素养和心灵的修炼”。窃以为,这应当成为科普作家和科普编辑的共识。

在科普图书读者对象的定位上,策划者们的意见似乎也不尽一致,有主张面向高中甚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干部和知识分子的,也有主张面向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面向前者的是所谓“继续教育的科普”,而面向后者的则是所谓“一般科普”。窃以为,将读者对象定位在高中甚而高中以上的人群,不唯读者面较窄,而且极易使策划者们所策划的科普读物“科”而不“普”,成为“外行读不懂,内行不消读”,难以“普及”的滞销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当前,“要把(科普工作)重点继续放在青少年、农村干部群众和各级领导干部身上”。可见,科普图书的读者对象,更宜定位于后者。

选题和读者确定之后,作者便是决定的因素。那么,选择怎样的作者呢?有的策划编辑认为:科普图书是“小儿科”,找那些对科学技术“懂点皮毛”的人写作就可以了。这无疑是一种极为有害的错误认识。时下的某些科普读物之所以互相矛盾、自相矛盾,让读者在读后摇头叹气,生发出“不读它倒还明白,读了它反而糊涂啦”的感慨,就是因为科普图书的作者并不熟悉自己所写的科技内容,而是几乎甚至完全靠“参考”“摘抄”“改头换面”和“剪刀加糨糊”办事的。这样的作者写出书来,既不可能传递给读者以完整、准确的知识,更不可能传递给读者以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思想。例如,某科普读物在谈及钟的走时快慢时,说是根据单摆周期与(L为摆长,g为重力加速度)成正比的公式和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冬季摆长变短(L变小),因而周期短了,钟就走得快了;夏季正好相反云云。这种分析,完全无视润滑油冬季黏度变大,阻力变大,从而使钟摆的摆动周期变大的影响。其实,钟摆的摆动周期是一个“多元函数”,是由诸多因素所决定的。有的因素使钟在冬季走得快些,有的因素使钟在冬季走得慢些。究竟是快是慢,取决于这些因素“综合”的结果。而“综合”,恰是以牛顿为代表的科学家所开创的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方法。有鉴于对科学一知半解的科普作者闹出不少笑话,某些同志主张“科学家写科普”,并且已经开发出我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科普出版工程——“院士科普书系”。笔者管见,尽管院士未必就能写出成功的科普读物,但“院士写科普”至少说明了出版界、科学界对于科普作者应具备的素质有了新的、比较符合科普出版规律的认识。此外,“院士写科普”的示范作用也是不容低估的。不过,从实际出发,从效果出发,我既不大赞成“外行写科普”,也不大赞成“院士写科普”,因为“写科普”既非“外行”也非“院士”之所长。坦率地说,我比较看好那些写作技巧较高、学有专长的一般科技人员。虽则他们的造诣不及大科学家那样深,水平不及大科学家那样高,然而他们“写科普”却不会像外行那样写出知识性错误;而出自他们之手的科普图书,在通俗性、可读性方面,则又往往为大科学家的著述所不及。

科普图书的内容应该是深浅适度的,不如此则读者难以卒读;而若读者难以卒读,则所谓“增强公众理解科学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就不免成为空话。问题在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比说起来困难得多。著名天文学家、科普作家李元先生对此就深有感触:“科普书最不好写。发挥充分,一不小心就写深了,读者看不懂;如果总想着通俗浅显,写起来又容易流于表面。”不过,难则难矣,作为科普图书的作者,注定要“在夹缝中讨生活”。

科普图书还应当是魅力十足的,具有浓郁的趣味性。它的趣味性,既来自科学本身所固有的引人入胜的内容,也来自作者生动的述说与描绘。其作者必须善于发掘,善于联想,善于“编织”,善于表达,在着手写书之前就做好应有的“文化准备”,力求自己所写之书成为科学史、科学文艺和科学知识的“合成体”。有位出版家说得好:为了吸引读者,充分发挥其传播作用,科普图书务须摈弃干巴巴的说教,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定义、定理、方程、公式。至于如何“曲笔著文章”,那尽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当然,一本成功的科普图书,除了在内容的科学性、视点的前瞻性上经得起“横挑鼻子竖挑眼”之外,在编校、装帧质量上也应该达到较高的水准。那种藐视科普图书,以为“普”就可以降格以求的看法,无异于“白马非马”,不足为训。

将“科普”视为自然科学的“专利”,是科普图书的又一误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原本并非两家,是人们为了研究方便起见,人为地将它们分解开来的。然而,它们之间那千丝万缕的联系,却又堪称“剪不断,理还乱”。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与人文学科包含着自然科学一样,自然科学也包含着人文学科。”恩格斯写《自然辩证法》,概括了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和成果,全面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论证了自然科学和哲学的相互关系,批判了唯心主义、不可知论、机械论、社会达尔文主义,从哲学的高度对自然科学作出分析与总结,得益于他对自然科学的潜心研究。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是互相关联、相辅相成的。社会科学研究愈来愈多地吸收自然科学的成果和方法,而社会科学的发展,又给自然科学以指导,帮助自然科学跨越理论上的困难与障碍。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边界还会越来越模糊。新兴学科往往是边缘学科,而且大多产生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界处,此其科普不能等同于自然科学的科普者一也;自然科学有其局限性,需要社会科学给予推动和补充,此其科普不能等同于自然科学的科普者二也。有此二点,社会科学的科普理当与自然科学的科普“平起平坐”,成为科普图书的“半边天”。

某宣传媒体最近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科普图书的出版,在经过一阵“红火”之后,业已“急转直下”,落入了“品种越来越多,读者越来越少”的“怪圈”。究其原因,无非还是由于策划人员看不清市场动向,缺乏“求新”意识,导致选题出现了太多的“低水平重复”。诚如有识之士所言:这种“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现象,严重地制约了科普图书的出版,再也不能“依然故我”下去了。

(原载2000年2月23日《中华读书报?专家发言》,获第四届四川省出版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同类推荐
  • 牧墨心疆

    牧墨心疆

    全书分为《杂文集》和《散文集》两部分。有游记,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美景的赞美,并借景抒情,阐述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和环保意识。有乡愁,重点在思亲、恋旧和怀乡,作品中的出现的人和物与作者的人生特别是童年生活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种独特的人生经历,相信对读者会有一定的启发和教益。
  • 指点江山:毛泽东诗词故事

    指点江山:毛泽东诗词故事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而且是才华横溢、独树一帜的诗人。毛泽东诗词艺术地记录了他一生的光辉足迹,生动地展示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史画卷,是一部中国人民的理想史、奋斗史、创造史和建设史。本书根据十集电视文献纪录片《指点江山一一毛泽东诗词故事》及其解说词编辑而成,精选毛泽东诗词36首,从言志、战争、爱情、友情、乡情、咏物、山水和建设等方面,以诗意的语言、生动的画面,深度解析诗词的丰富思想内涵和高度艺术成就,同时从诗、书、画、景等入手,结合毛泽东诗词背后的故事以及对这些诗词的赏析,形象地展示了毛泽东的伟大精神世界和革命领袖风采。
  • 毛泽东品国学(超值金版)

    毛泽东品国学(超值金版)

    在毛泽东的笔下和口中,古老的国学被赋予了全新的灵魂:它能为现实的革命斗争提供方针政策的指导,它能为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贡献力量,更奇妙的是,它能与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水乳交融,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原理呈现出大中华气派!对于国学典籍中的成语、典故、诗词歌赋,甚至神话传说,毛泽东能信手拈来,随意驱驰。他能以古典小说中的一个情节来说明一个革命道理,令听者拨云见日:他能从初见者的姓名中寻找到楚辞唐诗,让对办惊叹不已……
  • 在夏日里画场雨

    在夏日里画场雨

    《在夏日里画场雨》收录了闵凡利自创作以来的20年间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的200余篇作品中精选出来的78篇风格各异的散文佳作,共分《故乡,和我的父亲母亲》、《看看咱的庄稼去》、《开放我们心花的万紫千红》、《人生是一棵爬满猴子的树》、《让狼舔舔你的手》、《阅读的芬芳》六辑。《在夏日里画场雨》中的这些散文作品情感饱~满,视角独特,想象开阔,内涵深邃。在这些作品中,对生活的感悟和描述绵细而稠密,对情绪的挥洒和开拓激烈而诗意。他给我们诠释了生命的迷茫与希望,剖析了疼与痛的根源,开启了人生的禅机与觉悟,直抵心灵,绽放着感染和感动。
  • 诺贝尔经典文学:田园交响曲(经典收藏版)

    诺贝尔经典文学:田园交响曲(经典收藏版)

    本书收录了纪德的三部代表作:《田园交响曲》《帕吕德》和《忒修斯》。《田园交响曲》被公认为安德烈纪德最成功的作品,是一个关于人性的自我欺瞒的故事。《帕吕德》和《忒修斯》则更加鲜明地体现了宗教矛盾和古希腊神话对纪德文学创作的影响。
热门推荐
  • 易经 尚书

    易经 尚书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姬昌编著的《易经尚书》用现代白话对其进行了详尽而又明白的解说。《尚书》是古代的重要文献,西汉武帝时被列为儒家五经之一,是士子科举进身的必读之书。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 故事会(2016年3月下)

    故事会(2016年3月下)

    《故事会》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仅有114个页码、32开本的杂志,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故事会》创刊于1963年,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
  • 人理存续保障机构

    人理存续保障机构

    在这个多元宇宙里,存在茫茫多的无数位面,其中的文明各自谱写着或凄美、或悲壮的赞歌。而在这无数世界的背后,有一群人,在默默地守护着一切,他们观测、他们预言,然后在文明遭遇足以灭顶的灾难之前……拯救。他们,便是幕后的守护者,人理存续保障机构。一切的行动,只为了守护人理。………………“所以这就是你的呈堂证供?”少女的视线扫过,最终用看蛆虫般的眼神紧盯着一脸苦笑的少年。“你要相信我,我真的只是在守护人理啊……”……总而言之,这是一位有幸在跨次元组织里上班的少年,在茫茫多的无数位面中疯狂血赚的故事。
  • 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新发展理念的逻辑机理和实现路径

    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新发展理念的逻辑机理和实现路径

    本书是一部系统论述“新发展理念”的理论学术著作。作者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一时代背景手,深系统地阐述了“创新、协调、绿色、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意义、内涵和实现方式,深刻论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机理、推路径和主要任务。作者的实践者和学者的双重身份,使他能够从独特的角度看问题,以渊博的知识和坚实的实践经验,深探讨了中国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践行新发展理念,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路。本书在许多方面都有自己的创新思维和独立见解,既是一部理论启蒙读物,又是一部经济学,对深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快穿系统之大佬永远是大佬

    快穿系统之大佬永远是大佬

    一位死了很久很久的大佬,突然被拎出来进行各种快穿生活,因为前面行为处事太变态了,又被主系统弄死了。OK,重新再来。绑定新系统,进行各种随机任务。然后剧情怕也是崩了,人设随时随地崩了……就算你直飞九霄,还是地下黄泉,大佬还是大佬。你不服吗?打呗。女主有的时候很暴躁,平静的时候看着你嗝屁她都很平静。过了很久……大佬终有一天醒了!在虚空的各位大神们瑟瑟发抖。(改了三遍简介,第三遍也是最后一遍,在此已经确认女主无cp,结局也不可能有cp了。单章节男主,各个都可以凑cp。全部是作者私设,不喜欢,我也没办法了。)
  • 快穿之夜璃九幽

    快穿之夜璃九幽

    (原名:快穿:爆宠小公主!)叶璃本人21岁,无父无母无房无车,在她最后一次为“血盟”执行任务过后自杀而死却不想她很幸运的遇到了“裘裘”,一个帮她实现愿望的“东西”还遇到了与她携手一生的人。还知道了她的妹妹潇潇真的是她的“妹妹”。裘裘:“离离,你真的真的不打算做这个任务了吗?”叶璃:嗯,不做了。裘裘:╭(°A°`)╮为什么呢?叶璃:你看他,就知道沾花惹草,我才不要看见他呢╭(╯^╰)╮某人:离离,你冤枉我(?_?)叶璃:哼╭(╯^╰)╮某人:好吧,可是她们也不是我招惹的呀,谁让我太优秀太引人注目了呢*^O^*叶璃:………………→_→(自恋)裘裘:……………………←_←(自恋!)
  • 一指戳天

    一指戳天

    (这是一本集哲学,军事,经济,权谋,神话于一体的史诗级玄幻巨著。)我有一刀,唵阿罗跛遮囊。我有一剑,临兵斗者皆列阵。还有一指,能戳破这天。
  • 怪谈浮世绘

    怪谈浮世绘

    自幼父母双亡,幼时和祖父学过奇门异术,出国留学回来后便一直和姐姐生活,做起了自己最喜欢的心理医生的工作,本以为会平凡的度过这一生,却不料怪事频出,而我们在处理一件件怪事之后,经朋友举荐,当起了警探,开始接触更离奇诡异的案件
  • 怪诞事件簿

    怪诞事件簿

    奇形怪状的东西躲在门后,世界的真相闭锁于迷雾。这是一段疯狂的旅程,搜寻阴暗处的野兽,探秘过去和未来的痕迹,与神进行搏斗。拯救者必将毁灭,毁灭者注定永存。————我们是和平与爱的侦探社,致力于追逐神秘和干掉那些淘气的小怪物。如果你听到了什么声音,记得联系我们。
  • 放在心里的缘分

    放在心里的缘分

    如果再次相遇是张佳缘想了很多次的幻想,可是没想到,多年之后,她和他真的相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