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共55章)
↓↓
第1章 序言
第2章 心灵的袒露
第3章 让“吃的学问”广为传播——《大众营养食疗手册》〔1〕序
第4章 嵌进心底的印象 ——《美在旅游中》〔1〕序
第5章 《作者编辑实用手册》〔1〕前言
第6章 叠床架屋有此文——《当代四川散文大观》〔1〕跋
第7章 《数论导引提要及习题解答》〔1〕后记
第8章 写在后面——《四川科技书评》〔1〕跋
第9章 有言在后——《偷闲集》〔1〕后记
第10章 笨手偶得之——《编读小札》〔1〕后记
第11章 《科技强国之路》〔1〕后记
第12章 “素质教育”摭论
第13章 要注意科技书稿的科学性
第14章 语言规范化浅探
第15章 科普图书策划思路管窥
第16章 谈谈“科普趣谈丛书”
第17章 两种“硬伤”
第18章 科普出版要锐意创新
第19章 科普创作中的误区
第20章 优秀图书来自优秀策划
第21章 文章合为时而著——四川党建期刊集团2010年度优秀作品印象
第22章 不拘一格育人才
第23章 由“资格考试”说到“偏科教育”
第24章 “多就少改”小识
第25章 “闹了笑话”之我见
第26章 别把非硬性规定“硬性化”
第27章 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平台不可或缺
第28章 质量 重力和重量
第29章 试论科技编辑的素质和能力
第30章 编辑工作举要——与《四川党的建设》等三杂志编辑部同道一席谈
第31章 关于杂文的思考
第32章 “专家”与“杂家”
第33章 关于打造四川省精品科普读物的提案
第34章 在《读者报》创刊茶话会上的讲话
第35章 关于第一届世界华人科普奖评选情况的报告
第36章 乐为他人作嫁衣
第37章 写在《科普学》问世五年之际
第38章 在《科普学》再版座谈会上的讲话
第39章 忠厚长者周孟璞
第40章 一位治学有方的耄耋老人
第41章 《德馨集》读解
第42章 喜读李焕伦〔1〕的画
第43章 闳中肆外一诗卷
第44章 追寻井盐科技的发展轨迹
第45章 我们面临观念危机——评卡普拉的《转折点》〔1〕
第46章 让孩子爱上数学——兼评少儿科普读物《神机妙算狐小妹》〔1〕
第47章 走进农民心中的科普读物——“农业十万个为什么”丛书〔1〕
第48章 让数学服务于经济建设——读《商品生产分析》〔1〕
第49章 白描也精彩——读《老成都食俗画》〔1〕
第50章 《麦克斯韦》〔1〕读后
第51章 短语书评三则
第52章 呼唤书评
第53章 读书三题
第54章 多彩的“阅读”
第55章 后记
同类推荐
每个作家都在思考这个时代
黎峰:写作者们通常都是在不断地阅读,好的创作一定离不开丰富的阅读,在这方面,您有什么特殊的阅读喜好么?能给读者推荐一下您认为优秀的作品么?陈忠实:你说得很对,截止到今天,我还没遇到也没有听过不读书的作家。阅读开阔视野,阅读启迪智慧(即开启那根对于文字敏感的神经),阅读也丰富艺术天地,阅读更深化思维……说不尽的好处。所以人说开卷有益,以创作为乐事的人更如此。我不好向人推荐作品,因为各人的意趣差异很大。由各人去选择,即使买了读不出兴趣的书,放下不读,再换一种,总会找到爱不释手的书的。我往往就是这样选择读书的。
热门推荐
一错成婚:腹黑总裁太傲娇
一夜之间,我经历了家里破产,父亲跳楼成半身不遂,母亲携巨款逃亡。本以为未婚夫会伸出援手,可他却视而不见,甚至还跟我曾经的闺蜜暗度陈仓,要踏入婚姻的殿堂。求救无门的我,为了偿还债务,只能找上C城最尊贵的男人厉予谦。一夜荒唐过后,我本以为我跟他之间再无交集。可我却阴差阳错地在他母亲的公司上班,而且发现怀了他的孩子。厉予谦非但没有让我把孩子打掉,还让我成为他的妻子,却不想这才是我踏入深渊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