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93300000007

第7章 生活在别处(3)

这种特质让“牛头梗”很受姑娘们待见,王蒙蒙是其中之一。他和姑娘们有或隐或显的交互,放得一手好风筝。王蒙蒙嘴上老说此人非可托付之人,但还是在他生日时弹了一首《情非得已》。直到年会上,“牛头梗”的老婆出现。众人注视,抿嘴,啧啧,散去。

这大抵是第二天,王蒙蒙和我出现在鼓浪屿的原因。

飞机上,王蒙蒙盯着窗外一动不动,说:“我早该料到他有老婆的,对吧?”

“该。”我继续看我的杂志。

王蒙蒙扭头瞪我。

“确实该啊。”我还看杂志,正好翻到关于狗绝育的文章。

我知道,关于这件事,是王蒙蒙和自己直觉较劲的结果。我不怀疑她的判断力,她怀疑。

这大概是因为,王蒙蒙在北大学了七年哲学。

她对我不止一次描述过,当初在东北老家上高中的她,如何偶然读到罗素,如何用那些酷炫的理论和她老妈吵架,如何考到全省文科状元,如何被大串鞭炮送进北大。她老妈爱唱二人转,据说嘴是机关枪。

等王蒙蒙真到北大后,才发现,她学的不是她所想的,似乎在母女对战时也派不上什么用场了。她说,至此她才真正觉得喜欢,神秘又无用。溯源、沿革、流派、理论、方法论,然后思辨,然后这一年,她长到了一米七五。

胸不大、短发、黑衣、常年短靴、会弹吉他,她所在的台球协会,满是为她而来的学妹。她嘴贱、八卦、逗比,爱用二人转的段子损人,满心欢喜为她而来的学妹不多久就认清现实,粉转路人,或转闺密。男同学找她练台球、练口语、练吉他,就是没人找她恋爱。他们都叫她蒙王。

她自认为这个称呼有一种逗比的霸气,那种冲突感就好似甜心摇滚和金刚芭比。

鼓浪屿的春天很有点翠绿的前奏。太阳有点烫,树木毛茸茸的。蒙王很快就找到伤后的补偿点,那就是,她二次发育了。从浴室出来,她捧着两片胸,兴奋地喊:“堆堆,我预感我要被爱神击中了!”

雌激素大量分泌的蒙王,立誓吃遍鼓浪屿所有有调调的餐厅,要和她那预感做最大程度的对接。傍晚,我们来到老猫俱乐部。西式餐厅,建于新中国建立前。在老宅子基础上改造的,门口有只与人同等身高的黑猫,穿着比基尼,涂着红唇,拎着吉他,一脸混账表情。

蒙王出其不意地冲过去给老猫一个湿吻,同时在脑袋顶上比画一个V字。这时候,一男人从门里探出头:“喂,小姐,这只猫怕水的。”

蒙王恼羞:“木头做的,怎么会怕水?”

“颜料怕。”说着此男的食指抵住蒙王双唇,停留两秒,“喏,你看。”指上果然有红印。

蒙王清清嗓子,说了个“对不起”,侧身挤进,马丁靴一绊,一个趔趄撞击了那男人的胸口。那男的正坐门口一太师椅上练打坐,椅腿单薄,瞬间冲击,应声倒地。

他叫毛线,是这家餐厅的现任继承人。人白净细致,像根干净的竹签。说话、眼神、动作,都有某种停顿,像随时想起来又随时忘记点什么,在北京某网络公司做技术工作,恰好回来看看老猫。

从老猫出来后,蒙王像喝了雄黄酒,扯着我:“堆堆,我想走路,我想走路。”

深夜,两个疯子穿行鼓浪屿。昏黄灯光,混合了湿漉漉的青草味,三一教堂练歌的教友刚刚散尽,仍有钢琴声回响。

蒙王回头说:“堆堆,鼓浪屿是世界上钢琴密度最高的地区。”

我“嗯”了一声。

蒙王继续道:“你有没有觉得,在他身上看得见时间的踪迹,有种赤裸的置换感,随时随地掏空然后填充。你看他的眉眼,你看他说话的气息,你看他看的书,你看他的打坐。总之,我的结论是,他和自己,他和时间的关系都蛮好。”

“蒙王,你又喝多哲学了吧。”

回到北京不久之后,王蒙蒙和毛线就好上了。

毛线和王蒙蒙出门,总一前一后,保持队形。毛线说不想人家认为他每天和一哥们儿在一块。毛线每天码代码,还每天做饭,大酱汤、烤五花、鲜虾烧卖、回锅肉、绿酱意面、红菜汤。王蒙蒙风卷残云,沟满壕平,躺成个大字儿,直勾勾盯着天花板,舒出一口气:“纵使哥们儿千百遍,只羡鸳鸯不羡仙啊不羡仙。”

王蒙蒙的工作轨迹也极具戏剧效果。最早毕业时,考了公务员,她进了国家直属某研究机构的哲学研究室。一年后,她跳去金融领域,认识了“牛头梗”。她说,这叫从出世到入世。和毛线好了半年后,她说,她想去做互联网。

我说:“跨度有点大吧。”

她说:“没事,我在北大上学时,经常听很多其他专业的课,自己做些专题研究,捋出结论,随意冲进一间自习室,在黑板上一通讲,然后闪人。”说着她把头发一把捋到脑后。

“你知道,所有学科都是哲学的子学科好吗?哲学是高于一切的科学。”她继续说,手一松,头发遮了半个脸。

“这算入世到很深了吗?”我问。

“我也不知道。和毛线在一起后,渐渐找着点现世中的安稳,暴烈的金融不适合我。”她说着,继续躺成大字儿,盯天花板去了。

不久,王蒙蒙说,她在做一款产品,变革人的阅读习惯,实现自主型多线索阅读。

“比如,一本小说,我阅读时,会找出线索节点——时间、地点、人物,然后轮换故事进程。很多指标拆解成不同部分。标注节点,读者可以任性选择阅读顺序和部分,实现碎片化阅读。”她口沫横飞。

老实说,我并不太懂。

“我还打算做一款App,每天推送一个故事,就一个,每天只一个。”

说着她又去躺成个大字儿了。

毛线大专毕业,上了北大青鸟,然后成了码工,偶尔回厦门看看老猫。王蒙蒙还爱弹《情非得已》,毛线就唱,琴瑟和鸣。两人一起练打坐、练书法,一前一后爬香山。

我有时觉得,王蒙蒙果真被置换了,掏空了什么又填充了什么。她和他,他们和时间,他们和吉他,他们和山的关系,都蛮好。

王蒙蒙她妈来过一次。老太太早年间是专业二人转演员,嘴巴里像随时挂着一梭子子弹,笑起来有金属的质地,现在做起了美容生意,唇红齿白,戏说人间。

我暗自感叹,王蒙蒙学哲学,真有其必然性。

“你们何时结婚?”

“妈,我们还没结婚计划。”

“你比毛线大三岁,你今年都三十了。他不急,你还不急吗?”

“我不急。”

“你不急,我急。他大专生无所谓,他赚得没你多无所谓,他瘦得弱不禁风无所谓,他不娶你有所谓。”

“昨天刮大风,他都扛得住。反正,我们正在成为我们想成为的那样。”

“……”

毛线的母亲重病,下了病危通知,毛线带了前女友去医院。毛线说,不想让妈妈觉得他每天和个哥们儿在一块。

王蒙蒙盯着天花板,像说着别人的事。

我急了:“屁话。”

毛线母亲没扛多久,前女友却高频出现。那种和毛线并排走不像哥们儿的女人,眼睛弯弯的,画着尖锐的眼线,喜欢涂大红唇,才一米六,是某网络公司的高管。三个月之后,毛线和前女友结婚了。

“其实,我俩没太多争吵。他说他要走了,要成为他想成为的那样。”王蒙蒙盯着天花板。

“他和你在一块不是想成为的那样吗?”我有点气。

“他说,我俩在一起,尚未成为也终不能成为想成为的那样。都努力了,没用。”

“都是屁话。绕口令没把丫舌头绕死。”我终于气急败坏。

“他或许比我还需要现世安稳,他要安全感,那种不是哥们儿能给的。”王蒙蒙眼角淌出泪珠子,“他其实不过是个爱打坐、会做饭、心软、口笨的小瘦子罢了。我跟我妈抗争惯了,非得给自己一切酷炫的理由。没用。”

我想活泛下气氛:“那你还要极深地入世吗?”

王蒙蒙笑:“那是我以前扯淡的材料罢了。每个人都在浪里。以前害怕做选择,就给自己贴各种标签说服自己。那至少现在,我和我自己的关系蛮好。我们坦诚相待。我就在浪里,看自己能出溜多远,有没有人捞我,我高不高兴。”

说这话的时候,她盯着天花板,不经意,躺成了个大字儿。

同类推荐
  • 好看的背后

    好看的背后

    《好看的背后》是孙哲在担任时尚杂志《红秀GRAZIA》编辑总监期间,写就的时尚评论文章的结集。全书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评点了时尚行业背后的一些不为大众所知的“另一面”,是谓“好看的背后”,穿透表象反思行业本质,冷眼静观时尚这个喧嚣、繁华的圈子与其中的人;二是关于内心生活,有对禅道的体认、对生活的见解,也谈论文化、时事、当下社会风潮,屡见机锋,是一本带有哲学思辨的散文集。
  • 观点(译文随笔)

    观点(译文随笔)

    《观点》是英国著名作家、“故事圣手”毛姆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文集,这既是一部精彩迭出的随笔集,同时也是一部知人论世、体贴入微的文学评论集,涉及的人物和主题从大诗人歌德的小说到一位印度教圣哲的精神修为和人生故事,从法国三位以日记闻名于世的作家的自我中心和尖酸刻薄到英国神学家兼大主教蒂乐生的宽厚仁慈及其平实自然的文体,特别是通过对他赞赏的爱伦坡、吉卜林,尤其是莫泊桑、契诃夫和曼斯菲尔德等几位短篇小说大师人生经历与艺术特色的解读,对于短篇小说这一他本人也是当行大师的文学样式进行了一番精彩而又深入的探讨和剖析。毛姆以其塑造小说人物的洞察力和讲故事圣手的高超技巧,活画出一组组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领域的文人形象,进而深入到他们的文学世界和内心灵魂,最终打通的是普遍的人性和人心——从“文心”到“人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也可以看作毛姆一生不变的终极“观点”。
  • 你总会路过这个世界的美好

    你总会路过这个世界的美好

    这是一本站在青春的尾巴上的回顾和总结之书。直面内心,砥砺成长,献给80、90两代人的青春自白书。毕业十年了,但我们的青春依然不老。学生、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北漂、作家、创业者……伴随着这些不断转换的身份标签,得到或者失去,辛酸还是荣光、荆棘或是迷茫,不管经历着什么,一路走来,我们都在变得越来越强大。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致敬我们都曾路过的青春,致敬回忆里想见却不能再见的人。
  • 2013年中国散文排行榜

    2013年中国散文排行榜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讲故事的人;阅读与人生;为官之典则;春寒中的法国人;北京碎事;谁能改写历史等。
  • 血海国魂(上)

    血海国魂(上)

    在国家和民族的灾难面前,作家不能闭上双眼。报告文学向来以富于担当精神著称,在国家有难、民族有忧时,报告文学作家总是挺身而出,甘冒危险,现场采访,迅捷反映。98抗洪,03非典,08汶川地震,10玉树地震,报告文学作家总是第一时间抵达现场,采写下了一批感人至深的作品。作为一种以真实性见长的文体,报告文学还承担着极其重要的备忘及提醒功能。在历史渐行渐远时,报告文学作家亟需发一声猛喝,警醒沉湎在繁杂世务中的人们,千万不能忘了国殇国耻,不能忘了历史的悲剧和民族曾经蒙受的巨难;更不能忘了为民族自由独立而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的抗战英雄。
热门推荐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神算天下之小姐太嚣张

    神算天下之小姐太嚣张

    现代玄流末裔,玄机门大师姐倪代裳因一次红颜知己错乱事件,悲了个催的正好应了二十四岁死劫,来到魔古灵大陆。战魂归,圣人出,干戈起,逐鹿忙,万载大事浑如梦醒,精灵一族再现辉煌!道神预言流传,倪代裳应运而来,成为了没落家族倪家三小姐——倪代裳。从此傻子变疯子;木讷变嚣张;一代特立独行的魔法天才逆袭而起。天机重掌,动乱始现,各方群雄,逐鹿中原。道神魔法、圣域魔法、光明魔法、黑暗魔法.........隐匿的各方血脉神裔纷纷涌现,拉开了万载之前,上古魔神大战的后续篇章。而倪代裳正是那诸天星辰中最不起眼的小星,却成为了那划破了这万籁俱寂的漆黑夜空,打乱了那星罗棋布、漫天星斗排列的初始之乱。星象,预言,混沌。是祸乱、祸水?亦或者是归来的天命之人?倪代裳:姐的地盘姐做主,管你什么乱七八糟的乱!她背靠红包系统。手掌玄学五术。神裔血脉觉醒,精灵、道神两族来护,管你什么人来,统统给姐洗干净脖子等着。本文1V1,欢迎跳坑!Ps:不喜勿喷,可点叉绕道。
  • 无系统帮助之回到生命的最后七天

    无系统帮助之回到生命的最后七天

    在穿越星工作多年的轩辕菲,得到了升职的机会。她需要回到自己死亡前的七天。
  • 都是打嗝惹的祸

    都是打嗝惹的祸

    《都是打嗝惹的祸》收录的作品分为今古传奇、人生百味、人间真情、超级想象、世相百态五部分。作者的文字轻快精准,文如其人,极具穿透力,同时又丰满而有温度,通过一篇篇文章,你可以触摸到作者独特的心灵气质——既拥有清冷的理智,又不乏湿润的心情。在看似微小的故事情节中,你能读出作者四溢的智慧灵光,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都是打嗝惹的祸》是一本值得阅读和收藏的好书。
  • 被这次快穿坑惨了

    被这次快穿坑惨了

    林晴天以为她死了,没想到她又醒了过来,本以为是重生,没想到还穿越了?那自带的系统简直就是个摆设!看着围过来的人,林晴天浑身紧绷,果然还是得靠自己。
  • 王妃她美颜无敌

    王妃她美颜无敌

    我爱你,你骗我,厌我,残害我。重生归来,骗你,残害你又如何?饮鸠止渴关我什么事?睿王爷求见,不见,渣男……太子殿下撒狗粮,我来帮你……
  • 嫡女郡主撩夫记

    嫡女郡主撩夫记

    她是高高在上的郡主,而他是前朝皇子的护卫。她天真烂漫与世无争,他却身负重任不得不争。当她遇上他,是地火勾动天雷的炽烈,还是赤道遭遇冰川的极寒。“你很好,特别好,所以你一定得是我的,连头发丝都是我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上海滩之美人心机

    上海滩之美人心机

    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间事,众里寻出旧日仇,是喜是愁;闺秀名媛、公子书生,爱你恨你问君知否。转千湾转千滩,也平复此中争斗,又有喜又有愁,一段段缠绵悱恻的故事终将情归何处,且看今日上海滩之美人心机……
  • 国富论(英文版)

    国富论(英文版)

    一个国家的财富从何处来?又根据什么在人群中自发分配?劳动的意义何在?为什么说它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如何理解“劳动是真实价格”、“货币是名义价格”?劳动分工和社会生产力提高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何为“看不见的手”?等等,所有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均源自经济学奠基人之一——亚当斯密和这位巨人的光辉巨著《国富论》。1776年,《国富论》的首次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在此后的二百余年中,它被加诸“西方经济学的‘圣经’”、“经济学百科全书”、“影响世界历史的十大著作之一”等世界美誉。迄今为止,它仍是所有主流的经济学理论必须参考借鉴的经典,所以称亚当斯密为经济学的鼻祖不为过。《国富论》体现了斯密强大的甄别能力,这主要在对所收集到的海量材料进行终极筛选上面;他展现了强大的整合能力,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将其重新组合起来。也同时展现出其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本能。两百多年以来,本书中的经济学观点对各国政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一部罕见的极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