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02900000005

第5章 乔布斯的直觉时代:从远见开始,从错误中领悟(1976-1996年)(3)

2、字体设计。

听过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演讲的小伙伴都知道他提及的“漂亮的字体”,出处就在这里。这也是乔布斯开始把触觉从硬件(机箱形状和颜色)设计首次转移到软件上来。他让Susan Kare设计字体(是的,不是他自己设计的)。Kare创造了除了阿特金森的Venice以外所有的Mac字体,最终他把字体重新命名为世界级城市的名称。再后来,乔布斯找到拉斯金说:“我将接管软件,你可以接管技术文档。”于是拉斯金离开了。

3、领导力展现。

乔布斯天生就具有驱动别人将事情做得更好的领袖气质,只不过,早先由于太年轻,只能靠自己的野心和行动(为了达到目的赤脚跑遍世界的厚脸皮)去支撑;后来可以利用自己的创始人身份和哭闹去争取;但到了Mac时期,乔布斯就开始施展自己的影响力了。“如果它能够救人的命,你能想办法把启动时间减少10秒吗?”他问苹果的工程师凯尼恩(Kenyon),凯尼恩说有这个可能。乔布斯走到白板前说:“假如有500万人在使用Mac,而每天需要额外的10秒来启动,加起来每年就有近3亿个小时,这就相当于每年至少救了100条命。”凯尼恩被这个算法震惊了,于是后来启动时间缩短了远不止几十秒。

其实Mac团队发展一直不顺。该项目原定1981年9月投入生产;乔布斯接手后,定于1982年上半年推出,后来又改为1983年5月推出,最后在1984年1月24日亮相。如果是一般的次级项目,还屡屡拖延,早就军心涣散了。但乔布斯的现实扭曲力场,愣是将之变成了一支骄傲的海盗军团。而且挖来了最优秀的员工,同时也开始了他的“狗屎”批判风格——任何他看不过眼的东西都是“狗屎”。尽管如此,乔布斯还是说服了他们。他们“90Hours/Week And Loving It”(每周工作90小时并享受它),相信乔布斯正带着他们改变世界。在1982年9月的集思会上,乔布斯说:“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里的50个人所做的工作将会对整个世界产生深远影响。”为了激励这些“艺术家们”,乔布斯还让这些创作者们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了机箱内。

4、构建可以传承的创新文化。

在集思会上,乔布斯对Mac团队表达了自己对产品创新的看法:

①决不妥协。“要做完美到不可思议的产品”,哪怕错过上市日期,“也不能粗制滥造”。一般的产品经理都愿意做出妥协,但对于乔布斯而言,“直到上市,产品才能算是完工”。而且,乔布斯常常引以为傲的,恰恰是那些在临门一脚时又推倒重来的关键时刻。实际上,我希望苹果现在的产品也经常会在预定时间之后推倒重来,因为这每每就是不妥协的必然结果。当然,乔布斯能够决不妥协,是因为他有追求更完美的创造力,以及权力。一般的产品经理恐怕做不到这一点。

②过程就是奖励。乔布斯认为,Mac团队是一支带有崇高使命感的特殊队伍。正是因为过程就是奖励,所以,如果苹果员工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乔布斯就能容忍反对的声音,甚至微笑面对、表达赞赏之情。如果必要的话,员工可以不动声色地忽略他的命令。如果事实证明他们是正确的,乔布斯就会欣赏他们的叛逆态度和敢于无视权威的意愿。

5、主持和演讲能力再度提升。

乔布斯一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领导气质,能够把控现场。他能够把自己的激情渗透到每一个细节里。如果说他驾驭整个团队,还有些生涩,那么他驾驭一次发布会的能力却早已大放异彩,并且在驾驭听众的能力上一直有增无减。在1984年1月24日发布Mac时,乔布斯的演讲梗概如下:

“1958年,IBM拒绝购买那家羽翼未丰的年轻公司……两年后,施乐公司诞生了……”

“1965年,DEC等公司发明了小型电脑……IBM开始对此并不看重……”

“又过了10年,苹果发明了AppleⅡ……IBM认为并不重要。”

“1981年,AppleⅡ成为最流行的电脑,IBM也通过PC进入个人电脑市场。”

“今天,1984年,IBM想独吞这一市场……正在将枪指向行业控制的最后一个堡垒——苹果公司。蓝色巨人会主导整个电脑行业、整个信息时代吗?乔治·奥威尔说得对吗?”

“不!不!不!”人们开始尖叫,而乔布斯身后的屏幕开始播放苹果最著名的广告之一《1984》。最终推出了Mac。

他的演讲并没有华丽辞藻,但却可以打动人。

6、获得驾驭广告和营销的技能。

乔布斯从一开始就找到了行业里最牛的营销人员,但这还不够。高水平的产品、高超的营销团队,还必须要有老板的热情才能激发出来。

当《为什么1984不是“1984”》的广告片做成以后,乔布斯说:我对它没有任何不满意。但这个广告形式此前从来没有过——没有苹果公司介绍,没有产品说明……只有一个姑娘手拿大锤将满屏的“老大哥”砸得粉碎。整个广告只有在结尾的时候,才提及苹果和产品:“1月24日,苹果公司的Mac将投放市场,届时你就知道为何1984没能变成《1984》(乔治·奥威尔的一本书)。”

为了能让《1984》的广告片播放,乔布斯不得不联合沃兹对抗董事会,直到广告刊发后局面逆转。广告在超级碗比赛中播放了1分钟。但事后三大电视网和近50家地方电视台都铺天盖地地报道该广告,多数电视台都完整地播放了这则广告(免费),数百家报纸和杂志都写文章讨论该现象。这则广告被称为“事件营销”的首个例子。事件营销的目标就是要通过事件来制造热点,从而获得尽可能多的报道。乔布斯对营销和广告能产生的效果印象深刻,对营销和广告的驾驭能力也驾轻就熟。后来,乔布斯回归苹果的时候,也是用了一则广告就把苹果拉回一线。那个广告就是Crazy Ones(《疯狂的人们》),该广告又开辟了新的苹果时代,这是后话。

虽然乔布斯在以上几个方面都得到了成长,但他在很多方面仍有欠缺。对于苹果这种执着于软硬件一体化、提供端到端服务的企业来说,当时的乔布斯仍不具备整个局势的掌控力,而任何一点缺口,都可能让整个宏伟的构想失败。乔布斯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

1、定价过高。Mac原本是定价500美元的电脑,最终售价却是2495美元。这一价格让用户数量减少,而用户减少则意味着生产成本无法下降,形成死循环。

2、赶走了拉斯金。1982年2月,拉斯金作为该项目的发起人递交了辞呈。拉斯金和乔布斯有一些不同之处:乔布斯想做高端的高价电脑,非常喜欢鼠标这个点子;而拉斯金则希望电脑尽可能便宜,而且不喜欢鼠标这个概念。但也有很多地方是一致的,如一体化的端到端控制、不提供扩展槽等等。

3、流程控制能力仍然很差,Mac多次延期。为了最好的产品推倒重来是一回事,一直延期是另一回事。

4、团队管理受到差评。当Mac和Lisa合并交给乔布斯管理时,乔布斯向Lisa成员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都是白痴。一句话就让Lisa团队的成员充满憎恨和愤怒,而让Mac团队感到羞愧。也许乔布斯的话是正确的,而且乔布斯也不曾悔改过。但是,当人们的心态开始消极时,其面对挑衅的反应与积极状态下完全不同。

5、缺乏生态系统。Mac只有6种应用程序,包括当时的Lotus(制表软件Lotus 123)在内的绝大多数软件公司,都不具备为Mac开发软件系统的能力。换句话说,Mac太超前了,以至于没人能开发程序。这就让用户宁愿选择过去的DOS系统。

这也给了乔布斯以教训。后来,无论是iPhone、iPad(包括后乔布斯时代的Apple Watch),乔布斯都会准备足以满足基本需求(还要超越别人一点点)的应用。在没有App的时候,乔布斯强化了H5网页推广,以便让用户能够完整浏览网页。

1985年,乔布斯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复盘自己的经历。他对同事说:“我并不是一个普通人,为什么他们不理解我?”从Mac来看,无论概念还是产品,都是领先时代的。比尔·盖茨的微软直到Windows 95才算在模仿Mac方面找到了诀窍,那已经是10年以后的事了。但市场却不这么认为。Mac销量越来越差,乔布斯曾经想过要与其他公司进行合并,包括AT&T(American Telephone&Telegraph,美国电话电报公司)、GE(General Electric Company,通用电气公司)、可口可乐、通用汽车甚至日本爱普生。最后合作依然无望,而乔布斯也在他30岁生日之后被赶出了苹果。他遭遇了第一次重大挫折。

回到当时的情境之下,很难说当时的对错是非。但乔布斯被赶出苹果,再次证明了一件事:乔布斯是普通人(只是做了不普通的事)。这件事的另一个影响就是,后来的创业者为了避免类似乔布斯这样的创始人被赶出自己公司的事情发生,在公司股权和投票权之间做了设定,以确保任何时候创始人都能牢牢控制公司。谷歌、Facebook(脸书)等一系列的科技巨头都是这样做的。

Mac的失败,还给乔布斯带来一个教训:要专注。回顾这一段历史,笔者认为,乔布斯的成长给我们上了一堂非常牛的产品经理成长课,他告诉我们,创新不是某些人的天赋,它是一种思考方法——当然,乔布斯自己用了无数惨痛的教训来证明这一点。

苹果公司布道者盖伊·川崎说:施乐公司不能将想象转化为产品。远见不仅在于能想得到,还要有能实现的路径。而要有路径就必定要先有愿景。乔布斯有愿景也有能力,并且愿意为了创造未来而冒险。但在当时,他驾驭全局的能力还有所不足:无论定价还是产品生态,流程管理还是大规模推广都做得不够。从这一点来说,普及和创新一样伟大。发明一个东西当然很难,但若不能找到产业化的路径,成为普及的“效率资本品”,一切都没有意义。乔布斯重返苹果后,苹果所有的产品都不是同类中第一个推向市场的,但却能赢得市场。

知道最难的一点在哪里吗?乔布斯自己开始做产品以后,他的创新方法在前面的20年都没有取得成功。这个过程中,他遭遇了一次又一次失败、冷落、嘲笑,但他在被他人以及(早期失败的)事实否决以后,依然能够坚持重返起点,思考当下和未来,然后在坚持自己的创新方法的同时,剔除当时执行错误的地方,这些都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改正错误的勇气。而通常,这二者很难同时在一个人身上出现。

重返苹果后,乔布斯变得非常沉稳,产品研发坚定有序,他也不再急于证明自己。在进军任何一个领域之前,都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1981年2月19日,在乔布斯加入Mac项目后不久,拉斯金给苹果公司总裁斯科特发送了一封邮件,详细列举了与乔布斯共事的具体问题。

其中有一些地方包括:

应该给予信任的地方,他却不给予信任;

经常从个人偏好出发做出反应;

常打断他人的话,不会倾听别人说话;

不能恪守承诺;

武断决策,不负责任并且不顾及他人感受;

身为软件项目经理他并不称职;

乐观估计等等。

在“乐观估计”一项中,拉斯金写道:史蒂夫在研发AppleⅢ和Lisa电脑时计划失误,而且对于产品的研发成本和价格也估计失误,基于他这两次失误的经历,他在研发Mac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众多失误。他还为了赢得个人荣誉,提出不切实际的研发计划,而当计划不能完成时,他又责怪研发人员。由于他对元器件价格的估计过于盲目,导致了对成本的错误估计。

预见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创造未来。——阿伦·凯

乔布斯怎样找人才?瓦伦丁、麦肯纳、斯卡利以及其他

乔布斯是最优秀的人才。他懂得如何解决问题,能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问题,这种不妥协的精神是很多人难以做到的。而且他总是直接找最优秀的人解决问题。不要以为最优秀的人才就是懂技术的人,或者考试满分的人。最优秀的人才,懂得如何去解决问题,并且能够解决别人认为无法解决的问题。

乔布斯12岁时就给惠普联合创始人比尔·休利特打电话索要零件,而且赢得了一份暑期工作。后来沃兹一个人搞定了AppleⅠ和 Ⅱ产品,乔布斯一个人把这个产品变成了一家公司。因此,说他们两个都是顶级的人才,恐怕不会过分。作为顶级人才,他当然喜欢顶级人才。要赢得他的尊敬并不容易,但作为一个毛头小子,乔布斯当年想要征服一流人才也同样不容易。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乔布斯怎样赢得一流人才。

唐·瓦伦丁是白手起家的典范。20世纪70年代初,他创建了至今声名赫赫的红杉资本。乔布斯打电话给瓦伦丁,请他到苹果实地考察一下。瓦伦丁到了现场,发现乔布斯对营销一窍不通,于是就说:“如果你想要我给你投资的话,你必须找一个懂市场营销的合作伙伴。”

乔布斯说:“给我推荐三个人选吧。”

但是,瓦伦丁没有说。

同类推荐
  • 推销员定律

    推销员定律

    指导个人成功与组织成长的完美手册。本书收集了在推销领域中广泛应用的81个定律。这一些定律一部分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和实践发现的一些人类社会基本规则,一部分是推销名家经过长期的工作总结并行之有效的真知灼见。它们如同人类智慧的一扇扇窗户,通过它,可以了解纷繁复杂世界背后的真相,并掌握解决推销工作中复杂矛盾的利器。这些定律堪称推销的黄金法则,曾改变过无数人的命运。阅读它,你的命运也将随之改变。
  • 不可不学的管理学32定律

    不可不学的管理学32定律

    本书精选了32个管理学殿堂中最为经典、最为著名的定律,每个定律均包括精确的定律释义、经典的案例分析和发人深省的技巧点评,从中你可以领略管理学的真谛,体会管理学大师的管理理念、管理原则、管理方法,洞察和学会种种的管理智慧、管理技能,开阔自己的管理视野,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让自己的管理工作得心应手、富有成效。
  • 话到钱来:销售人员专业话术训练

    话到钱来:销售人员专业话术训练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销售同样产品与服务,成就却有天壤之别——排名前百分之二十的人员,总是包办了百分之八十的交易?答案是:他们运用了经过千锤百炼的经典成交秘诀。业务高手之所以脱颖而出,是因为他们懂得销售的艺术,其中的精髓正在于运用了成交的秘诀。
  • 民富论:创造企业的基本规律(修订版)

    民富论:创造企业的基本规律(修订版)

    《民富论:创造企业的基本规律(修订版)》主要内容包括:用法律来保护私人财产的权利,会在中国成为现实、对民营企业投资的资金壁垒,将在金融改革中打破、外资本土化过程,给中国中小企业产生提供了机遇、投资领域的开放,使平等的创业投资环境开始形成、证券投资引力的减弱,将把民间资金引向产业方向、巨大的中国市场,给创业投资提供了无限发展空间等。
  • 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信贷风控的制度与文化(中外经济比较研究)

    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信贷风控的制度与文化(中外经济比较研究)

    民营中小企业信贷是一个长期困扰银行业的老大难问题,对此,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从历史回顾和文化比较的角度,对当代银行业风险控制的理论误区和现实困境进行了全面梳理。本书认为,当前所引入的美国量化风控技术在中国银行业不过是“聋子的耳朵”;民营企业家做假账是一种(美国信贷风控)制度与(中国)文化错位的结果,一个现实的无奈;在中国发展美式征信业和大数据分析是死路一条。作者强调,立足传统钱庄的风控模式及其背后的中国文化传统,才是重构银企关系和银行风险管理的源头活水。本书还可以被看成一本比较文化学的著作,作者通过对美国银行和中国钱庄信贷风控模式的差异进行文化溯源,对西方的契约主义精神和中国的礼让忠恕之道做了具体而微的解读,并呈现二者是如何分别影响中西方经济制度的演化和建构的。对经济制度做文化的解读,在制度变革中坚持民族文化自觉,是作者多年来所坚持努力的事业,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是作者四年前出版的《从家族主义到经理主义:中国企业的困境与中国式突围》一书的姊妹篇。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系统能无限升级

    我的系统能无限升级

    我有一剑,流星末日;我有一刀,葬灭苍穹;我有系统,升级无敌!
  • 我的人生启示录

    我的人生启示录

    命运是个神奇的东西!看我如何走向人生巅峰,我叫布拉德,一个开局奴隶的家伙。
  • 领主的教父

    领主的教父

    贝尔你的后背很安全,你愿意成为我的骑士教父吗?当贝尔成为灾难骑士无事可做时,冥思苦想一阵在纸上写下,小葵花幼儿园开课了。
  • 毒战八荒

    毒战八荒

    毒魔许昊复生携憾心万毒典重临天下,辨毒草、捕毒虫,配毒药,建商行、阔商路,靠金钱反哺武道。如何在商道之中风声水起?又如何在武道上破茧成蝶?任你君子世界,我自我行我素!任你魔道诡谲,我自杀伐天下!(读者群:273084379欢迎大家加入讨论~)
  • 轮回剑

    轮回剑

    轮回现,六道变,千载情缘一线牵;前世缘,今生续,为卿独战天下。被轮回剑带入异世的赵信,无故卷入轮回大陆纷争之中,毅然踏上修真之路。前世的伊人,今生的她,六道之秘究竟是何?轮回之子是否能够定鼎六道?
  • 故乡花事

    故乡花事

    由50种花卉组成的50篇散文,每篇散文进行细致观察并且温柔地描写了一种江南花卉,并寓言了作者的思绪和情怀,全书文笔流畅,文风朴实,语言精练,文字优美,真是花美、字美、文更美。具有很好的阅读性。
  • 农田福女小相师

    农田福女小相师

    现世鼎鼎有名的相面师,木芽,一朝穿越成农女,看着阴暗潮湿、摇摇欲坠的小小土胚茅草屋,也只能被迫接受现实。好在她还有一个相依为命又疼爱自己的爷爷,不是孤家寡人,木芽便已知足。什么克父克母克亲友,木芽对传言嗤之以鼻。到底是命中带克,还是福运天女,敬请拭目以待咯!且看木芽如何改变现状,改善生活,与相依为命的爷爷,闷头升官发大财!
  •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汉族传统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对应事物、处理事物的智能之作。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传说黄石公三试张良,而后把此书授予张良。张良凭借此书,助刘邦定江山。
  • 闯广东

    闯广东

    《闯广东》以个人奋斗和跌宕起伏的生活磨砺为线索,在个人沉浮中,折射出重大转型时期国家和民族的一个侧影,并且小说贯穿着一种奋斗不息的激越情调,让整个一代人的热血青春真挚而高蹈。在广东这个追寻梦想的广阔舞台,主人公的成功和跌落,动摇与坚守,是数十年中国急剧变革的一个翔实生动的侧影。作品字里行间散发着浓厚的生活韵味和历史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