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03900000007

第7章 保持快乐的秘诀(7)

当我们悲痛欲绝的时候,需要全力以赴去奋斗的时候,我们更需要私人空间,不过那时候,我们也同样需要自己的爱人。一个人如果太孤独了,随心所欲,他就会变得很孤僻。而那些经常没有私人空间也无法离群索居的人们,一般都是因为内心修养不够。

在城里住惯了的人几乎都形成了一种普通人身上都有的根深蒂固的群体性。平时我们总觉得,那些平常工作很忙的人,趁着短暂的暑假,离开喧嚣的工作环境,会躲到深山老林里,然而事实上,他们反而又去了人潮拥挤的海滨大道上,夹杂在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中。现代交通变得越来越方便,电话和汽车使人们的距离越来越近,破坏了村庄原有的寂静和距离。因此我们渴望一些天才人物,可以创造一种方案来保持村庄的寂静。我们之所以这样希望,是因为从大部分人的角度来看,所有来自世俗的纷扰,还有附近的人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的确是多得有些过分了。

平静的生活

现代社会有很多文章都谈到了我们生活中的变化,譬如,爵士音乐的喧闹、封建思想的解体、家人之间的关系被破坏、年轻人奋起反抗等,所以我们不只是必须要搞清楚它们的意义何在,代表了什么风尚,而且还要弄清楚在解放过程中,究竟有什么东西备受摧残,有什么东西是我们不应该丢失的。

如果想要一种自我约束的平静的生活,那么你在纷纷扰扰的现代社会就找不到这么宝贵的生活,貌似其中特别有价值的那部分正面临消失的危险。一个完整、完美和充实的人需要的是一种平静的生活。像如今的时代,一切都在向前发展,以至于家庭关系崩溃了,平静生活的中心消失了,所以想要过上平静生活的机会并不是很多。

“不管多么倒霉,待在家里总是好的。”这并非是懦弱的说法,而的确是表达了人类在心理上的本质需要。在当今社会,处处都是车轮滚过的地方,我们确实太方便出门行动了,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变得好动起来,恐怕我们都要回到原始社会了,生活在一个没有家的国度里,连过最简单的平静生活都没有机会了。

这时候,公寓就变成了人们暂时的住处,租期可以很短暂,所以来来往往变换的人也特别多。吃饭的时候就去那些自称是家常便饭的饭店,晚上的时光就在电影院里打发了。即使是这样,他们还会经常抱怨无处可去,只能在家里宅着。

这种危险的现象,不只是对激动、刺激、肉欲的过分需求,而且也严重地损坏了个人的品性,甚至会要了一个有修养的人的性命。

“无论是向东,还是向西,待在家里才是最好的。”这是有关于家庭的一句老话,以前大家围在火炉旁边,经常能见到这句话。然而,要是在当今社会的暖气片上也贴上这样的话,却貌似不合时宜了,原因在于我们当初放置火炉的地方早就随着家庭的消失而消失了。如果家庭仍然存在,变成了亲朋好友聚会的地方,或者,家庭甚至变成了生活的中心,那么即使在暖气片上贴上那样的话也不碍事。

平静而又聚居的生活真的是危机重重——喧嚣替代了平静,分散的生活替代了聚居的生活,一家人却各有各的道路。年轻的人觉得老人暮气沉沉,老人又觉得年轻人轻浮无知。然而,集体生活的分裂却是一种极大的损失。不管外部事业多么重要,在社会上过集体的生活永远无法替代以家庭为中心的生活。在一个好家庭中长大要比遗传好基因更加宝贵,原因在于这一点可以表明你是从平静的集体生活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敬重自己的妈妈,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平静的集体生活中,烦恼会烟消云散,兴趣爱好也会渐渐地形成,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幸运的年轻人既能拥有一种成熟的兴趣爱好,又能对家庭负责的原因。

假如用冷漠的心态来看待这一切,那就太情绪化了,也太老套了。但是,不管怎么样,精神的健康原则就是这样。世界上那些能够自立自强的人并不多,即使有,他们身上仍然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如果他们自己去开创一种平静而又集中的生活,那么他们的成就就会永垂不朽。而那些大部分仍处于成长阶段的人,必须具备这种心理。不管家庭组织多么不完善,然而,迄今为止,家庭是唯一可以给人带来平静而集中的生活的地方。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这样安稳的环境,没有可以立足的根基,而且没有意识到这种生活需求,这和另一个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民族相比而言,这个民族的精神是否能同样令人舒服自在?那些保守派并不关注这个问题,而进步派却对此忧心忡忡。

不要自作聪明

“让一个脾气坏的孩子变善良,这要比让一个愚蠢的孩子变聪慧更加容易。”这是一位在英国很出名的生物学家兼生理学家说的话。“心地善良但头脑蠢笨”,这个很常见的形容词,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它的反面:“头脑聪慧但性情顽劣”。

显而易见的是,人们日常的行为就是在实践这两个形容词。你办事情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追求最后的结果,怎么做才能做得既正确又明智,这一点可以从你的行为举止上看出来。有一些行为既善良又美好,却非常愚昧;而另一些行为虽然很明智,可是却让人惨不忍睹、卑鄙下流。

天真无邪是指头脑简单,还是指心灵纯洁?世事洞察会不会妨碍你的善良,影响你的利益?难道你的弄虚作假就意味着你已经熟知道德和智慧的游戏了吗?毫无瑕疵的观念就能稳操胜券吗?对于同一个问题,我们能用不一样的方式来提问,而这种问题往往都像说不清道不明的谜语一般,永远没有正确的答案。

所以,教育就是为了让人走上两条道路,即让你变得更善良、更聪明;让你变得心胸开阔,让你的道德和智慧更加完善。近来我们咨询过一位很出名的美国作家(他在书里明明白白地写出了很多伟人的生活和思想观念),我问他,现代人所犯的最大错误是什么?他给我的答案是:“人类在聪明才智上付出了太多精力,却忽视了正常的情感需要,人类注重头脑远甚于情感。”

我对他的答案很满意,他的思想概括起来就是,重视一个人的正常情感需求、完善的兴趣爱好、良好的道德修养,这要比重视一个人的学历、常识、灵活、明智等显得更重要。但我自己不管对任何笨蛋,都会很敏感地感到难受。按理说,我们应该去容忍那些笨蛋,尤其是那些在政治上野心勃勃的人,可我永远都无法忍受。

如果让善良和聪明来一较高低的话,那么胜利者一定是善良。和聪明人的生活比起来,不管愚蠢的人的生活看起来有多么平淡无味,我们仍然不得不接受:假如用善良来和聪明作比较,那么善良就像美本身一样,会变成一种稀罕之物。假如世上不存在美和艺术,那么这个世界一定是乏味至极,因此,善良比聪明要高一等,尽管善良也是那么平凡而又朴素。

在探究道德和智慧的时候,心理学家获得了很多安慰。首先,我们改变一个人的道德比改变一个人的智慧更简单。其次,正常情况下,道德和智慧是可以共存的,而不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就像在茶水里也可以加柠檬和牛奶,我们也可以同时具备道德和智慧,既可以自高自大,也可以谨小慎微。

智慧在每一种心智或心理上都是存在的,这一点是最无法改变的。你的智慧不会因为你的思想而增加一分一毫,就算你能得到很多学位或者职称。当一个人在学校历经很多年的智力测试之后,智慧就基本上不会再有大的变化了。你在6岁时所做的智力测试,和你在16岁时所做的智力测试自然会有天壤之别,但这只是意味着你的智力也在增长,这种测试忽视了很多问题,特别是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发生了改变。这个时候,他对情感的控制力以及办事能力的增长速度最快。而这些东西基本就成了道德的根本,它们大部分都可以通过教育得到,所以,让一个孩子变得更善良要比变得更聪明简单多了。愚笨是一种比邪恶更难以治疗的疾病,不过我们也不应该灰心丧气,仍然应该尽心尽意地教导孩子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幸运的是,可以决定这种行为的两个原因——良知和道德,是更趋于合作意向的。沃兹博士在探究皇家的遗传学的时候,曾经选了很多皇家人员进行研究,并且得到了很多可靠的结论,这些结论中包括,一般聪明的人也更善良,相反,愚蠢的人就更加邪恶。但有时候,聪明和善良是完全分裂的——在犯罪、欺诈和阴谋的生活中,同在崇高的生活中一样,都能发现很聪明的人。

我们只有把道德标准提到与智慧标准同样的高度,才能防止大学沦为一个专门培养道德低下者的地方,以便大学成为一个培养博学多识、心智健全的场所。

同类推荐
  • 内心的重建

    内心的重建

    重建,就是在深夜痛哭以后,抬头迎接黎明。改变认知,重建内心,提升人生格局。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知识更新迭代也越来越频繁,人们却越来越不知道怎么面对自己的内心。你有没有面对资讯海洋感到崩溃的时刻?你有没有为世界飞速发展、自己跟不上节奏而焦虑过?甚至面对现实,你是不是不知所措地在深夜痛哭过?人,终其一生,都会遭遇“破碎”、“崩溃”的情形,那么,我们该怎么办?潜心从事心理学研究20余年,进行一线心理咨询10多年、积累了大量案例后,维尼老师给出了答案:每个人都需要内心重建。
  • 销售心理学(心理学课堂05)

    销售心理学(心理学课堂05)

    《心理学课堂》套书共5册,包括《消费心理学》、《博弈心理学》、《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价格心理学》、《销售心理学》,《心理学课堂》从多方面总结和归纳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中的心理学,并配以生动的案例,增加了阅读趣味。阅读《心理学课堂》,可以使人们清醒的认识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并加以规避,从中得到人生智慧,使生活更加积极主动。
  • FBI逻辑推理学

    FBI逻辑推理学

    本书提到了八种FBI常用的逻辑推理法,包括三段推理法、形神推理法、连锁推理、驳谬推理、归纳推理、同异推理、假设推理和逆向推理法。
  • 催眠术:生活中的心理诡计

    催眠术:生活中的心理诡计

    现代心理学认为,催眠术是打开人们心扉的一把万能钥匙,是一种通过影响潜意识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技术。催眠并不像普通人理解的那样神秘,掌握起来也并不困难。实际上催眠术很贴近生活,如果我们能够在生活中熟练运用催眠术、耍点小“诡计”,很多棘手的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
  • 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与生活

    生活中任何地方都有心理学的影子,心理学正在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心理学就像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和摄入的能量一样,是一种深深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同时又常常被人们忽略的事物。本书作者用精彩的文字、真实的故事和专业的观点来讲述心理学,让读者朋友通过他人的经历来梳理自己的人生。此外,“拓展苑”栏目主要介绍心理学史上一些经典的实验研究,如“个体受暗示性研究”等。“另眼看电影”栏目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电影中的情节和人物,从人格分裂、梦境、孤独症、偷窥等各个方面重新解读电影,让读者朋友感受电影和心理学的双重魅力。
热门推荐
  • 梦红楼之痴心宠玉

    梦红楼之痴心宠玉

    神瑛卧病,偷梁换柱薛女如愿。到头来事事总成空。潇湘祭祀,险遭暗算巧遇良人。开始一段缠绵悱恻。一个是肩扛万里江山,身系千万苍生的太子爷。一个是向往天高云淡,纵情青山绿水的俏佳人。试看他们如何演绎红楼的生死大爱。新文出炉《红楼鸳梦玉舞蹁跹》推荐俺的完结文《红楼之还珠与溶》顽皮的水溶《红楼之霸乾坤》智慧的水溶好友文《幻黛之红楼情劫》晟世锦莲《情牵红楼绛珠魂》长河出品http《红楼之禛心锁玉》心随碧草《红楼之蝶玉雍祥》纳兰蝶儿《红楼之禛》《红楼之雍帝禛情》泪语忧潭《水掬黛心醉红楼》雨若菲彤《墨戏黛之笑红楼》雨若菲彤《红楼续梦之水黛情》竹梦鹤影《红楼之慈父》衣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金铃子的呐喊

    金铃子的呐喊

    作品有大自然的芬芳,有广袤的田野,有燕老师和一群孩子们,有对生活充满着热烈爱恋的人们。这里是人们生活劳动的地方。这里有花有草有小动物,有各种各样的农作物,这里是我们生存的家园。
  • 西线无战事三部曲套装

    西线无战事三部曲套装

    雷马克是20世纪顶尖小说家,茨威格、君特·格拉斯、林语堂、巴金、王朔、木心、王小波、周国平等名家推崇的大师。他的一生从德国小城到西线战场,从瑞士乡间到巴黎街头,从好莱坞到曼哈顿;他的作品写战火中的青春,乱世中的爱情,都市中的漂泊……见证半个世纪的残酷与浪漫,他的故事是他一生的影子。雷马克作品系列合集收录了雷马克创作于不同阶段的风格各异的三部作品。《西线无战事》根据雷马克的亲身经历创作,朴实而有力的文字震撼了千万读者,畅销全球,成为影响几代人的经典。他也因此书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里斯本之夜》是雷马克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作品,笔法纯熟,以疯狂的爱对抗疯狂的时代。《应许之地》是雷马克的遗著,如散文般娓娓道来,描绘出一群流离失所者在纽约的生活百态。正如茨威格所说:“不需劝诱,你就会被他的作品征服;无需夸张,他就能震撼你的心灵。”
  • 明末皇帝分身

    明末皇帝分身

    肖图白穿越明末,崇祯皇帝成为其分身。遥控分身,手掌大权。种田,练兵,排队枪毙……
  • 心若浮尘之伫倚危楼风细细

    心若浮尘之伫倚危楼风细细

    那一日,婶母来学堂唤我,说阿爹病重。方才,我来时,阿爹还好好的,怎么说病重就病重了。但这种事情別人怎敢瞎传,我便赶快随同婶母回去了!
  • 凤逆惊天:邪帝独宠小萌妃

    凤逆惊天:邪帝独宠小萌妃

    六界第一美人,魔界公主璃月,因拒绝天界太子求爱,引起天魔大战并陨落。死后一魄重生在了人间言璃月的身上。看着原主又丑又黑的脸,璃月点了点头。丑点好,丑点一世过的安稳些。只不过……原主的身子是一个媚儿身……看来,这一世依然是安稳不了了。
  • 金属狂人

    金属狂人

    严寒笼罩了初春的清源城。午夜时分,昏黄的路灯下是衰败的四季青,每个叶片都是冰凉的。罗格趴在阳台上,第三支烟了。客厅里的电视正在播放着一则相同的体育用品广告,连续三次,每次十五秒,那场欧冠足球联赛还没转过信号来。四季青猛然摇撼起来,伴随巨大的引擎轰鸣声,数辆轿车风驰电掣而去,快得像飞镖。罗格皱起眉,脸上的疤痕抽动了几下。又是那些飙车的家伙!以前只在美国电影里见过,一群热衷于改装车及飙车的年轻人,每到夜半就成群结伙地飞驰在无人的大街上。
  • A Little Dinner at Timmins's

    A Little Dinner at Timmins'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