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03900000008

第8章 打开心锁(1)

清除偏见

“Thob”这个词,你认识吗?不认识也没关系,原因在于你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这个词所代表的含义。亨寿·华德认为这种含义需要一个专有名词来表达,所以他就写了《Thobbing》这本书,书中说:“我们都喜欢考虑自己喜欢的意见并轻信这种意见。”在Think(思想)中把“Th”拿出来,在Opinion(意见)中把“O”拿出来,再在Believe(信任)中把“B”拿出来,最后用这拿出来的三个字母组合成字母“Thob”。你信自己所经历的是快乐的有趣的事情,当然你就会相信那些事情,或者起码愿意去信;你认为原因在于这件事情本来就是这样,所以你可以去证实这件事。归根到底,首先是因为你自己的信任,而后你才会去找寻相信的理由,并进而证实自己的信仰。

然而,“Thobbing”并非是这么容易的事情,并非所有不正确和不完整的思想观念都是“Thobbing”。在你的很多思想观念中,多多少少总有一些情绪的因素在里面。你因为对结果的重视,所以就影响了自己的看法。你首先就用偏见来维护自己的信仰,并认为自己的偏见和信任会取得一个平衡点。

我们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信仰,然后又有很多偏见,因此,让事情按照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发生的时刻的确少得可怜,实属凤毛麟角。

你首先碰到的阻碍就是偏见,这种感情特别容易干扰到你的判断力,你对自己喜欢的人或者观点,就只会看到其中的优点,而对你自己讨厌的人,就只会看到他们的缺点。最普遍的是关于种族的偏见,这种偏见往往会妨碍到种族之间的良好的关系。我们总是渴望被他人宽容,但是每当情绪高涨的时候,例如,在审理关于沙哥和凡柴地的案件的时候,我们才了解到,想要执行公正的判决是多么困难了。对于一个案件,在我们还没有发现确凿的证据以前,心里往往就已经有了一种偏见,总认为某个人犯了罪,而某个人是无辜的。在这类情节特别严重的案例中,“Thobbing”所体现出来的行为确确实实是一种特别危险的尝试。

迷信包含了很多“Thob”的成分,以至于人类深信预兆和符咒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譬如有些迷信认为,在一个楼梯下经过,或者星期五出去游玩,就会倒大霉。捡到马蹄铁和四片叶的金花菜,或者捡到掉在地上的一根针,也会走大运。手上长了肉痣是因为接触癞蛤蟆引起的,在口袋里放置一块磁铁或者槠子就能治好风湿病,要是对着一条活鱼的嘴吹气,就能把百日咳传染到鱼的身上,要是看到彗星就意味着天灾,叱骂神灵就能驱逐瘟疫,梦见结婚所用的糕点就意味着暗示了未来的老公,从手掌纹路的长短就能看出人能活多久,并认为算命先生对这些事总会比一般人更熟悉,等等。对于这种迷信观念,任何人都无法证明其真实性。而这些全部都是“Thobbing”,并且是最根深蒂固的“Thobbing”。

我们为了让平凡的生活变得更有乐趣,所以就相信了独角兽和美人鱼。我们无法确定迷信和知识的分界线是什么。有段时间,有一些人去很遥远的地方去找永生之药,而且他们相信可以把自己的灵魂出卖给魔鬼,因而能得到某种神奇的力量,这样就可以去惩罚自己的敌人,或者为获得一点爱情甘醇去诱惑自己的情人。人类不但敢于出卖自己的信仰,而且还敢于对自己的信仰进行投资。从古埃及到亚利桑那(Arizona)时代,在发生旱灾的国家,一些招摇撞骗的人就诈称自己可以用法术求雨,骗取钱财。赚钱的快捷途径让普通人专门去做发财梦,竟忘了平时应有的常识。然而,大多数情况“Thob”是由信仰的取向或者舒适性造成的,或者有一种信仰特别美好,简直就是一种思想,一个美梦。“Thobbing”是按照我们的愿望来改变世界的。

世界上不是只有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会“Thob”,就连科学家往往也会“Thob”,他们经常用喜欢的意见或者既定的偏见去探究一件事。在古代,人们都认为行星运行的轨道呈圆形,原因在于他们觉得圆形是一种完美的形状。后来,人们又有了新的发现,并证实地球只是其中一个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之一,这和曾经的信仰,即把地球当成世界中心的信仰大相径庭,这个观点经过很多年的努力最终才得以确立。个人信仰就如那些没有理智的人,一切都任由自己的“Thob”去办事。这样可以让他们有一种满足感,觉得可以用自己的感觉去解释各种现象。

我们的思想无法按照真理去行动,原因在于我们的使命和个人的感觉是相互分离的。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往往有一个方向,有一个群体,有一种偏见。无论我们对任何题目有任何意见,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清楚所有的事实,只是因为我们太喜欢选择与我们感觉相似的信仰。因此,当我们以为自己在思想的时候,实际上,只是陷入了一种“Thob”罢了。

如果你是一个罪犯

如果你是一个罪犯,那么你想待在一个刑罚不重而监管很严的州,还是想待在一个刑罚很重但监管不严格的州?

假如你犯法被抓住了,那么你想被一个轻易判罪却判罪很轻的法官审判,还是想被一个不轻易判罪却判罪特别重的法官审判?

这两个问题并非是为了好玩才提出来的,原因在于法律并非是特意为犯人判罪而制定的,法律的目的是为了防范人们犯法。但我们到底应该制定惩罚很轻但监管很严的法律呢,还是应该制定刑罚很重但震慑力很大的法律呢?严刑峻法,或者是一旦犯法就插翅难飞——到底哪一种法律可以更有效率,可以阻止你的犯罪冲动呢?

如果有25个男人和25个女人都在美国犯了同样的罪,但美国各大州对于这种犯法行为的惩罚力度都不一样:有的是死刑,有的是囚禁十六年、八年、四年、两年、一年、四个月、一个月,甚至于最轻的惩罚只是囚禁十天的时间。然而,那种处罚为十天囚禁的州是不可能有人能逃脱惩罚的,但判处死刑的州却可以让100人中只有1人被判刑。这就是说,惩罚越轻,越难以脱罪。

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怎样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取决于人的冒险性。如果你喜欢豪赌,又喜欢碰运气,那么你就去惩罚很重可逃离机会很大的州。如果你不愿意冒险,那么你就会去一个惩罚很轻而监管特别严格的州。最起码人们会在想象中做出这样的选择,但是事实上,让很多真正犯罪的人来做这个选择却非常困难。很多人都害怕死刑和无期徒刑,然后才是时间短但却无法逃脱的惩罚,最无法产生效率的是刑罚不轻不重却又很利于逃跑。

犯人选择法官的时候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正常情况下,犯人都很害怕严格的法官,然而,罪犯也害怕判刑很轻却无法让人逃脱的法官。

重新确认一下,这一切都取决于各人自身的冒险性。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冒险的人,另一种是不喜欢冒险的人,那么你是哪一种人呢?

因此,用投票的办法仍然无法解决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假如让真的犯了罪的人来选择,也许那些穷凶极恶又喜欢冒险的罪犯会去惩罚很重却监管不力的州作重大案件;但那些胆小怕事的罪犯却会选择惩罚很轻但监管很严的州去作小案件。我们难以去做这方面的实验,原因在于各州的法律并没有极大的差距,而且同一时间犯罪的详细情况也各有不同。

但是,我们能做一个大胆的断言:很多普通的罪犯是胆怯的,胆子很大又喜欢冒险的人特别少。而那些并没有犯下大罪的大人和小孩,其实更适合轻松却确切的惩罚。此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教育的目的和办法应该都从仁爱的角度出发。对于政府官员的判罪更应该这样,按照不同的人来判定不同的罪,这比按照不同的罪来判罪更为重要。

我们在处理罪犯方面的制度依然不是很完备。一直拖到最近一段时间,我们才开始去研究犯罪心理,并且按照这种心理来判罪。越来越多的事情变得越来越科学,越来越有人道主义精神,探究犯罪心理就是这种精神之一。

所有人都是戏子

有时候,我们会碰到这么一种人,他们经常得意忘形,就如他们时刻都带着一个可以移动的座位,只要空下来,就经常坐在座位上,并且抢着去把自己做成雕像,以伟人自比,这就是普通人无聊时经常做的事情。

年幼的孩子都是天真无邪的,他们天性是什么样子,他们就表现出什么样子。所以,他们很招人喜欢。等他们长得越来越大的时候,就开始慢慢地变得有些矫揉造作,只是他们的矫揉造作,仍然会很天真无邪。纯粹的矫揉造作是人为的,是为了去处理各种表面上的社会人际关系。我们有时候需要一种彬彬有礼的态度去对待别人,但这种态度却有一点矫揉造作的感觉。这一点是由社会教育造成的,因而也是社会教育的一部分,因为精神的安定也包含了社会的稳定。

所有人都拥有几个不同的自我,这一点是无法避免的。一个人在办公事的时候,在职场的时候,在当官的时候,在玩游戏的时候,在居家生活中的时候,在公众面前的时候,在面对自己的时候,在交朋结友的时候,在慷慨地招待女人的时候,都有一个自我在其中,一个人有那么多的自我,有时候连自己都搞不清楚,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应该放纵哪一个自我,应该压抑哪一个自我,一个人周旋在如此众多的自我之中,很难照顾周全,一个人耗费的精力(包括金钱)和保持他在某个社会阶级中的体面,这些费用超出了他预算表中的任何一种费用。

这并不是因为他刚开始学会矫揉造作的时候需要极大的损耗,而是因为继续保持这种矫揉造作的消耗很大。很多人把世界称之为舞台,那是因为作为人类,我们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做戏的色彩。但会演戏的人却是极少数的,大部分人都是无名小卒。在为人处事的时候,聪明的人就能看清他人的虚情假意,并判断他们的情意中有多少是假装的,有多少是真情流露。人们所说的“确定你的情意”,也就是说准备好去演戏。

因为我们所有人自身都带着做戏的色彩,再加上一些自我夸张,一些假装,一些欺瞒,就觉得自己很走运,不像我们不想提的倒霉蛋。所以我们可以用“矫揉造作”这个词去送给那些假惺惺的人——那些用所谓的“护身甲”或者用别的护身盔甲去掩盖自己内心真实人格的人。

造作作为一种宣示,表明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弗洛伊德揭示了人类的内心深处,让他们的庐山真面目显现出来。他探究出在人类毫不设防的时候,就会在梦里显示自己的欲望。说错了话,办砸了事,就如让小猫从袋子里跑出来,为所欲为,把平常掩饰的东西都显示出来。

当你碰到一个心怀坦荡的人,请你对他直言你对他有什么看法,你会告诉他吗?如果你真的告诉他了,那么你以后一定会悔恨的。弗洛伊德对心理的分析就是要把人的假面具揭下来,只是这种研究是科学性质的,而不能用来为人处事。

矫揉造作就是实现我们要达到的目的,或者是要让别人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看待我们。这种造作不好说是一种夸张或者欺瞒的行为,假惺惺的人不能称之为骗子,也不能称之为冒牌货,他只是想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罢了。这一点和艺术有类似的地方,但并不是很像。但是那些人假装的时间太长了,至于在很多时候都忘了自己的真实面目,所以别人看不到真实的他。

而那些决心要带上假面具生活的人,用护身甲替代了自己的内心,我们是绝不会支持这种人的。事实上,他们的自我是变态的,他无法让自己和这个世界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假如他能在某些时候露出自己的真面目,而没有任何虚伪的地方,恐怕更加惹人喜爱,更令人尊重。

很多造作行为都是愚笨的,最让人同情的是,造作的人自己骗了自己,却觉得无人能看透这一点。如果一个人想要实现自己的愿望,那就要放弃任何造作的想法,所以你应该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比假装自己是雕像的结果要好得多。

你为何会骂人

有这么一些普通人觉得不是问题的问题,然而,科学家却会竭尽全力去研究这些问题的答案。例如,树上掉下了一个苹果,牛顿就会自问:“到底是什么力量让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了呢?”所以他发现地心引力的规律;弗兰克林看到闪电就自问:“闪电为什么会出现呢?”所以电力被他发现了;心理学家也会自问:“我们为何会哭泣?我们为何要谩骂?”这些问题的答案也是有科学规律可以遵循的。

当一个人的感情压抑时,就会有一种力量在他身上产生出来,只有把这种感情发泄出去,他才能感到舒适。你无法一动不动地让这种感情留存在内心深处,这也是为何你会哭泣,你会谩骂。那是因为哭泣、欢笑或者谩骂能让你的痛苦减轻一点,让你感觉更舒服一点。

在女人难受的时候,或者是不顺心的时候,她们就喜欢痛哭流涕,用眼泪和发牢骚来让自己的痛苦减轻。牙科医生在帮你看病的时候不小心弄疼了你,你就会大喊大叫、竭力挣脱;在你极度兴奋的时候,你就会捧腹大笑,笑得椅子都摇摆了,笑得肚子都疼了;在你很感动的时候,你的情感也会体现出来。人们往往在发泄感情的时候会通过肌肉的运动来实现。

同类推荐
  • 图说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

    图说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

    《图说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活用版)》:每个人都可以使用的心理学策略读本,我们天天都在运用心理学的规律,只是不知道而已。随着心理学知识的普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心理学知识的益处,越来越希望得到心理学的帮助,以便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 误解心理学:不被误解和不误解别人的高度和方法

    误解心理学:不被误解和不误解别人的高度和方法

    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或社会交往中,经常遇到误解别人或被别人误解的情况。误解确实是痛苦的,但又是人生中难以避免的。即使双方都很努力地想让对方明白自己的真正意图,却经常事与愿违,不经意间误解就这么发生了。本书全面列举了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误解情况,详细分析了我们误解他人或被人误解的原因,并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多种可以帮助人们减少误解的方法,相信读了本书,你在人际关系上会有自己的进退之法与取舍之道。
  • 每天读一点:身边的心理学

    每天读一点:身边的心理学

    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可以使您与他人的交往变得顺利。也许,还能由此成为游刃有余的社交高手。不仅如此,您还会发现以前未曾了解的真实自我,从而进行自我启发。
  • 大人的友情:河合隼雄谈友谊

    大人的友情:河合隼雄谈友谊

    这是一本关于“友情”的小百科全书,不止探讨友情,更解开所有人际关系的烦恼与困惑。亲子、夫妻、手足、同事、主管及部下……任何一种人际关系背后,都有“友情”在运作;思考友情,也就是思考人性。日本心理学权威、文化学大师河合隼雄,以临床经验和东西方文化传统,剖析成年人之间友情的全貌,力图解开纠缠人际关系的最根本原因。请带着这个问题阅读本书:你,有“真正的”朋友吗?
  • 快乐的密码

    快乐的密码

    人们都在追寻着幸福与快乐,为了获得幸福的生活,整天忙忙碌碌,努力去挣更多的钱、去买更大的房子,去买更好的车......然而当真正拥有了这些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仍然不快乐。我们为什么会不快乐?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不度天

    不度天

    顺天而行,逆天而亡,然,何谓天?天行何有道?冥冥之中是否真的存在无意识的定数?
  • 感天动地的时刻

    感天动地的时刻

    生命需要希望,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在人生的花季,每个人都有着花样年华,花样梦想,花样求索。所有的人都不可避免地会走弯路,那是人生的历练。只有在人生的弯路上,我们才有机会放慢速度,慢慢品味生命的奇异和自然的瑰丽。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长见识的黄金时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总是要碰到人生中必须懂得的道理。我们要学习的除了知识之外,还应该包括对心灵的构筑;心灵的构筑就得一个点滴、一个细节地用心打造,每个点滴和每个细节,都有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领悟。本书中的心灵感悟,正是青少年迫切需要解读的。
  • 重生之强横崛起

    重生之强横崛起

    重生,就要尽占先机!重生,就要横扫一切!重生,就要步步生奇!重生,就要强横崛起!极品丹药,绝世神兵,倾城美女,天材地宝,在这个神奇而又充满机遇的异世界里面,只要有足够的资本,这一切都将是你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荣耀之重:暨其他演讲

    荣耀之重:暨其他演讲

    该书收录C.S.路易斯1939至1956年间的9篇著名演讲稿。这些演讲稿之论题,与现代中国思想密切相关。如,《荣耀之重》谈德性伦理的古今之别:今人以为最高德性乃“无私”,古人以为最高德性乃仁爱;《战时求学》一文谈的则是,保家卫国与大学求学两不相妨;《我为何不是和平主义者》谈和平主义之纰缪;《高下转换》一文则针对现代哲学之主流:还原主义(reductionism),等等。
  • 有你才算有青春

    有你才算有青春

    在青涩的校园中,是否有你挥洒青春的痕迹?“你等着我,我会努力追上你的!”当年,我们对立着许下双方的诺言后来,他们被迫分开当她以职业杀手的身份与他再次相遇时尽管她变了再多,不变的,是多年对他的感情。我是跟在你身后的超级迷妹也是站在你身后的暗夜玫瑰拿起笔,描绘着你惊艳的容颜;举起枪,等待着你需要我的时刻。“祁先生,我找人给你算了一卦。”“结果如何?”“算命的说,你命里缺我~”“那算命的,是你亲戚?”“胡说,那算命的明明是我!”“祁先生,我之所以这么拼命,只是想拥有和你站在一起的资格…”“如果夫人想,我便可坐下来陪你。”
  • 穿越这件小事!

    穿越这件小事!

    某天才少女意外猝死后竟遇到自称“穿越管理员”的神秘小精灵?完成任务复活后,发现自己有了可以随时猝死以穿越的技能!太扯了吧!(但是好好玩啊)
  • 萌娃上门:后爹,娶我妈咪吧

    萌娃上门:后爹,娶我妈咪吧

    结婚才半年,婆婆为了早点抱孙子,将小三送上丈夫的床,乐素汐果断的选择放弃婚姻。婚姻不完美,乐素汐拼尽全力在事业上蒸蒸日上,极品前夫再次出现,只因他现任妻子生不出孩子,而乐素汐当年离开时,已经怀孕。儿时的暖心人,如救赎般降临,为她遮风挡雨!女儿主动找上门去,扬言到:“后爹,娶我妈咪吧!”
  • 大地·生灵(二)

    大地·生灵(二)

    喜鹊与老鹰、猞猁的恩恩怨怨大千世界中,野生动物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王国。在它们的国度里,王者们高高在上,君临天下,威风八面,自不待言。但这个王国中的小民百姓们,也有它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每一个生命都绚丽多彩,富有智慧和勇气,神秘玄奇,生生不息,万年如斯。喜鹊是中国人的吉祥神鸟。“喜鹊叫,喜事到”。这种说法,有数千年的渊源。青海柳湾出土绘有喜鹊纹饰的陶罐一件,这是件祭祀用的礼器。说明四千年前,先民们已把喜鹊作为神物或图腾;“鹊桥相会”,在这个无比壮美的爱情神话中,喜鹊崇高的形象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