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81100000022

第22章 金融危机纪实与漫画(3)

出现了溃败征兆的雷曼兄弟在这两点的影响下,快速被对冲基金完成致命一击。股价从20美元到2美分,对冲基金用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信心的丧失造成了更多的投资人抛出持有的债券,雷曼兄弟在售卖无望之余只能宣布申请破产。如果不是美国证交会的暂时禁令,还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将会遭受类似的待遇。美国证交会在关键时刻宣布禁止做空799只金融股,这也使得风雨飘摇中的金融机构股价暂时稳定。

赫赫有名的华尔街五大投行,两家倒闭,一家被银行收购,而另两家在商业银行牌照安身立命。以高杠杆率获取高回报的华尔街投行尝到了急速陷入泥沼的苦果,高杠杆率的华尔街独立投行模式业至此走到尽头,一个新的金融业格局即将开启。

第四节救市,看得见的手与闲不住的手

核心提示:

在这次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中,政府这只手,不仅看得见而且频频出手。然而,面对看不见闲不住的手,政府是频频失手。由于没有掌握起火的原因,一处的火还未扑灭,另外两处又起火了。政府疲于救火,狼狈不堪。

研究经济学的人都熟悉亚当·斯密(Adam Smith),而他的《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1776年)更是经济学经典中的经典,一提起《国富论》就会想到“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认为斯密主张自由放任(laissez-faire)的市场经济,并以此作为经济学上的《圣经》,反对政府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斯密认为,每个人都应利用好自己的资本,使之产生最大的价值。从主观上讲,这个人并不想增进公共福利,更不知道他实际上增加了多少公共福利,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利益所得,但他这样做的时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帮助实现增进社会福利的目标,而这种目标并非是他本意想追求的东西。通过追求个人利益,却无意识地增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比真地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要好。斯密之所以提出了这一论断,认为人们都有“利己心”,是“利己心”驱使着人们去获得最大利益,每个人都得到了利益,那么社会也就得到了,因为所有国民需要对财富的占有从而对必需品和享用品进行消费。这就是斯密“看不见的手”的实质。

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了。危机先从美国开始,股市崩盘、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工人失业、经济陷入大萧条,后来波及全世界的很多西方国家。这时斯密“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失效了。然后出现了约翰·凯恩斯,凯恩斯在1936年写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他说,那只“看不见的手”解决不了经济危机问题,经济这么萧条,股市这么低迷,失业这么严重,应该有“看得见的手”出面啦。他说的“看得见的手”主要就是指国家干预。政府没钱可以发国债,用来拉动经济,刺激经济回升。在他的书里有一个“挖坑理论”很著名,说:雇两百人挖坑,再雇两百人把坑填上,这叫创造就业机会。雇两百人挖坑时,需要发两百个铁锹;当他发铁锹时,生产铁锹的企业开工了,生产钢铁的企业也生产了;当他发铁锹时还得给工人发工资,这时食品消费也都有了。等他再雇两百人把坑填上时,还得发两百把铁锹,还得发工资。也就是当一国经济萧条时,政府应该出来做事,用这只“看得见的手”,通过发国债的方式把经济拉起来,让经济从萧条中摆脱出来。凯恩斯的理论也的确使西方国家从经济危机中走了出来。

在这次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中,政府这只手,不仅看得见而且频频出手。

危机开始蔓延,初显身手

2007年8月1日,澳大利亚麦格理集团旗下两只对冲基金,因美国次贷而亏损逾50%。

2007年8月2日,法国巴黎银行旗下对冲基金因美国次级房贷而亏损。

2007年8月4日,中国银行宣布增加在美国次级房屋信贷的准备金额,显示危机不只是汇丰一家,而是全球整个银行业的问题。

2007年8月6日至11日,欧洲中央银行、日本银行、澳大利亚储备银行、美国联邦储备局、加拿大中央银行等国央行,先后因美国的次级房屋信贷增加准备金,分别为1158亿欧元、1兆日元、49.5亿澳元、590亿美元以及31.5亿加元。

2007年8月17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美国股票市场开市前宣布调低贴现率0.5%至5.75%,消息一出令欧美股市戏剧性反弹。

2007年8月31日,美国总统布什首次就如何应对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提出应对方案,该方案的首要重点是帮助有机会保住住房的人守住家园。

巨头巨亏,“救生索”出手

随着2007年三季报的披露,欧美各大投行的次贷损失纷纷显现,花旗、美林等华尔街巨头亏损尤为惨重。由于市值缩水、股东不满,不少华尔街CEO收到董事会下达的“逐客令”。

美国最大房贷放款人之一的华盛顿惠利银行表示,在不良房贷和证券投资影响下,他们第三季赢利急跌75%,预测将要销账9.75亿美元(计提9.75亿美元坏账),其中包括4.25亿美元的贷款坏账。在欧洲,瑞士投资银行瑞银宣布9年来的首次季度性亏损,并将原因归咎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瑞银2007年第三季度亏损36亿美元。

美国最大的证券经纪公司——美林证券,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美林在次级贷款以及抵押债券等业务上形成了高达79亿美元的巨额亏损,造成公司第三季度整体亏损达22.4美元。这是美林证券6年来首次出现季度亏损,也是该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季度亏损。独立评级机构伊根·琼斯董事、总经理肖恩·伊根指出,房屋贷款占美林业务的相当比重,因此核心议题应是美林是否还会有更多亏损。虽然美林证券称,奥尼尔离任是退休,但此举完全属于意料之中。奥尼尔在5年前开始执掌美林证券,倡导大力开发风险产品。有分析认为,正是这一策略导致美林在次贷危机中遭受重大损失。

世界最大的银行——花旗银行,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受坏账等信贷问题影响,花旗集团的赢利大幅度下降了57%,净赢利为24亿美元,平均每股47美分,而去年同期净赢利是55亿美元,平均每股1.1美元。另外,随着消费信贷状况进一步恶化,该集团增加了22.4亿美元的坏账准备金,这一支出高于原来预期。

11月4日,花旗银行集团总裁查克·普林斯在纽约召开的紧急股东会议宣布辞职,为花旗银行集团后半年的巨额亏损承担责任。这是一个月内第二位美国金融界的CEO主动请求辞职。

在普林斯和奥内尔之前,瑞士最大银行——瑞银集团(UBS AG)CEO早在7月份就被董事会解雇。此外,其他出局者还包括贝尔斯登的联席主席沃伦·斯派特以及花旗集团的交易主管托马斯·马哈拉斯等。而其他目前还留在位置上的高管们也是如坐针毡。

大亨们纷纷“下课”,没有了华尔街叱咤风云的风光,日子还可以过得悠哉悠哉。他们的腰包并不会瘪,那个奥尼尔临走时还拿到了1.6亿美元“分手费”。可是,那些房贷款人,实在无法悠哉。

据统计,2007年已有超过220万美国房主丧失抵押品赎回权,面临房屋被拍卖的命运。目前抵押贷款危机还有加重趋势。根据一些业内人士的估计,全美国2008年年初就又有100多万房主无法按期归还房贷。前几年美国房市火热时候,许多信用不高的美国人靠借利率高的次级贷款购房。随着房市泡沫的破裂,房屋价值大幅度缩水,许多人因资不抵债而无法按期归还房贷。

为缓解日益严重的丧失抵押品赎回权危机,美国政府联合六大抵押贷款商于12日推出一项计划,对于陷入困境无法按时支付贷款的住房持有者,给予30天的缓冲期,缓冲期内其房子可以暂时中止被拍卖,而房贷商将在此期间制订让房主们更易负担的还贷方案。

这项被称为“救生索计划”的行动,是美国政府和抵押贷款商为应对房屋市场持续低迷而采取的一项新措施。与此前只针对次级贷款市场的援助行为不同,这次的“救生索计划”涵盖所有类型的房屋贷款,包括那些可调整利率的抵押贷款。

贝尔斯登濒临破产,美联储不能袖手

次贷危机的凶险,在贝尔斯登身上显露无遗。

贝尔斯登(Bear Stearns Cos.)(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BSC)成立于1923年,总部位于纽约,是美国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是美国债券市场上最大的承销商和衍生品发行商。早在2003年,贝尔斯登就因占领抵押保证证券业务(collateralized mortgage obligations,CMO)的主要市场,贝尔斯登(Bear Stearns Cos.)的税前利润超过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成为全球赢利最高的投资银行。抵押保证证券业务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转付债券,同时也是证券市场上利率最高的业务。贝尔斯登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事这项业务,目前已经成为该投行的主要业务之一。这使得近5年来该投行在同行中的排名一直非常靠前。

由于近年来贝尔斯登的大部分经营业务源自抵押与固定收益领域,这意味着它对美国房市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信贷危机敞口尤其庞大。

2007年7月,贝尔斯登向旗下两只陷入困境的对冲基金投资者宣告,由于以次级抵押贷款为收益的AAA类高信用等级证券价值出现“空前下滑”,在资产回收后,上述两只基金投资者的收益将会很低,几乎“无价值剩余”。这意味着,上述两只对冲基金的投资者可能血本无归。

2008年3月,贝尔斯登成为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最令人震撼的牺牲品。

2008年3月10日,美国股市开始流传贝尔斯登可能出现了流动性危机的消息。一些美国固定收益和股票交易员开始将现金从贝尔斯登那里提出,他们担心因为结算资金因贝尔斯登的破产申请而被冻结。其实从2008年3月4日开始,欧洲银行就已经停止和贝尔斯登进行相关的交易,当时惊慌的投资者开始抛售金融股。

此时,美国的几家媒体纷纷刊登贝尔斯登有可能陷入流动性危机的传闻。贝尔斯登的客户与交易对家开始对其履约能力产生了怀疑。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敏感时期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怀疑更有破坏性呢?于是,贝尔斯登发生了挤兑,现金像溪水般流出,止也止不住。2008年3月14日,对冲基金的大批离场终于抽干了贝尔斯登的最后一滴血。170亿美金被抽出!170亿美元的抽离,使得传言变成了现实:贝尔斯登真的出现了流动性危机。与之同步,贝尔斯登的股票高位跳水。

恐慌,开始以惊人速度蔓延。随着大量资金不断流出,贝尔斯登变得束手无策。华尔街不再与之进行交易,来自交易对手的外汇信用额度蒸发一空,各银行纷纷撤出。到了周末,贝尔斯登如同一个奄奄一息但是五脏俱全的巨人;如果它供血充足并且血脉通畅的话,它完全可以活下来,而且会活得很好。但是在华尔街没有“如果”。可以这么说,贝尔斯登是被客户抽干血而死的,贝尔斯登在2007年11月30日负责运作和清算的客户资金还高达2885亿美元。事实上,此时的贝尔斯登已经破产。

2008年3月14日,贝尔斯登宣称,在过去24小时中,该公司的现金头寸“急剧恶化”。贝尔斯登CEO艾伦·施瓦兹(Alan Schwartz)发表声明称,该公司现金头寸恶化是对流动性危机“市场传言”的反应。“我们曾努力试图面对并驱散市场(有关流动性危机)的传言。但是,在过去24小时内,我们的流动性头寸已急剧恶化。”为此,纽约联储和摩根大通达成了紧急协议,将在28天中通过摩根大通向贝尔斯登提供融资。消息发布之后,该公司股价一度大幅下跌53%,创下历史最高跌幅。

当天摩根大通宣布,将为贝尔斯登提供所需的担保融资,最初期限不超过28天。具体操作方案是,摩根大通将从美联储借款,然后再向贝尔斯登提供为期28天的有担保贷款。具体贷款金额以及是否收取费用等则没有对外披露,但是美联储官员表示其规模似乎只与后者所能提供的担保有关,而且这笔贷款的风险将由美联储,而非摩根大通承担。摩根大通声称,美联储将通过贴现窗口向其提供无追索权的连续性融资。摩根大通同时指出,将与贝尔斯登密切合作,研究永久性筹资或其他选项。

同时纽约联储要求美国央行首先启用《美联储法案(Federal Reserve Act)》紧急预防条款,即10b5条款。根据该条款规定,如果任何一家美国公司无法通过其他渠道筹集资金,而该公司的破产倒闭又将威胁美国整体经济,那么华盛顿将向其提供融资。过去50年之中,该条款一直未获启用。

“美联储和摩根大通的联合行动是为了避免恐慌在华尔街的进一步蔓延,”保德信集团的首席投资战略师朴文(John Praveen)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这样会对美国整个金融系统造成沉重打击。”

布朗资金管理公司(Brown Capital Management)的董事总经理张韵表示:“美联储采取了非常积极的步骤,如果美联储对贝尔斯登的困境置之不理,整个次贷市场的资产会更加下跌,金融系统的恐慌怎样延伸很难预料。”

同类推荐
  • 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

    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

    本书由契约理论和企业家理论发展了一个企业的企业家——契约一般均衡理论,试图在主流经济学的框架内解释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市场经济中企业内部权威安排,回答了为什么资本雇佣劳动而不是工人监督企业家,为什么资本所有者而不是劳动者选择企业经营者,什么因素决定什么样的人将成为企业家这样一些问题。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有才能又有财产的人成为“企业家”,有才能无财产的人成为“职业经营者”,有财产而无才能的人成为“单纯资本所有者”,既无才能又无财产的人成为“工人”。
  • 懂得带人,你才能赢得彻底

    懂得带人,你才能赢得彻底

    现代企业管理必须以对人的观点为基础,而人是穿裤子的猴子,裤子的明显特征是约束,那么该如何约束这些猴子呢?最适合的“裤子”要从“机会主义”原理的角度去寻找,本书所要做的就是教你如何缝制最合适的“裤子”,如何从酒与污水定律的原理入手,弄懂管理工作的秘密,在领导工作中赢得彻底。
  • “甩手掌柜”的用人哲学:管人用人的9条金科玉律

    “甩手掌柜”的用人哲学:管人用人的9条金科玉律

    对于员工来说,企业管理者就是他们的掌柜,聪明的管理者应当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会合理授权,学会当“甩手掌柜”。这里所谓的“甩手”并不是什么都不管,而是将“从头管到脚”转变为“管头管脚”。把管理者从事务性、常规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其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关注和开拓新的领域。构思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甩手掌柜”的出现,正是这个商业时代变革的缩影,本书堪称为一部“甩手掌柜”的管理宝典,其中所有的话题都围绕着怎样选好人、用好人、管好人展开,告诉管理者如何让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 什么时候出发都不晚

    什么时候出发都不晚

    优酷老友记,搭建了一个平台,让平时公众眼中的商界大佬们,可以坐下来,聊一聊各自的故事。他们当中有地产界的风云人物黄怒波、冯仑、王石,互联网领域的先锋人物马云、古永锵、周鸿祎,实业界的元老柳传志、王建宙,青年导师新东方的俞敏洪,娱乐大咖周星驰、陈可辛、王长田,电商界的新秀陈欧……他们有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经历,在“老友记”这个混搭的平台,在巅峰对谈中,呈现出各自真实的内心世界和人生内幕。你可以从中看到他们的个性魅力、商业智慧和人生哲学。他们在商海沉浮中历练出的睿智眼光,他们在无数风险中所沉淀的宝贵经验,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笔巨大财富。他们的思考,他们的成功,相信对你我都会有所启迪。
  • 创业的真相

    创业的真相

    现在这个时代,数以万计的创业者凭着满腔热情投入创业,成功的却寥寥无几。即使明知前路坎坷,他们依然前赴后继,在一次一次的洗礼中,创业者变得纯粹和坚韧,迎接并不确定的未来。本书作者开篇就明确且现实地告诉了所有创业者,想要确保成功的可复制经验?没有。但是这本书会找出创业前,别人不会告诉你,你也没法从任何创业指南中找到的关键性问题,作者结合了自己亲身的创业经历,以及上百家成功创业公司的创业历程,得出了101个创业者都将面对的核心问题。创业没有标准答案,你需要做的就是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热门推荐
  • 4比3的人间

    4比3的人间

    这是一本将电影情节和生活细节结合起来讲的文学随笔。我们吃饭、上厕所、洗澡、抽烟、吵架、养狗、谈情、说爱......一句话,我们在生活。同时,我们也看电影,既在看别人的故事,也在思考自己的人生。那么,电影在表现这些生活细节的时候,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事实,又带给人何种体悟,这本书便是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解读。文章用横向比较和片段摘录的方式来观察不同电影是如何表现生活事件的,在结构上分为“日常不庸常”“男女那点事儿”“时光的灰烬”“善恶无界”“闲情与逸致”五个部分。它并不是影评集,不是企图去解读电影的艺术手法,而是想用电影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来透视现实生活细节,是一本探讨生活与光影的书。
  •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是作者精选《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中一些著名的篇章,如《道士塔》、《莫高窟》、《都江堰》、《白发苏州》、《黄州突围》、《山庄里的背影》、《宁古塔》、《十万进士》、《抱愧山西》、《风雨天一阁》等,精心加以修订,其中一部分甚至是改写或重写,较之此前出版物,本书文字更为精准。
  • 凡夫仙途

    凡夫仙途

    从小家境殷实,活在温室中的青年在遭逢家道中落、相亲失败、青梅竹马的无缘失踪寻觅无果之后,无奈开启了远走他乡的修仙之路……
  • 马云的资本

    马云的资本

    本书详细讲述了马云在商业场上的冲杀搏击所向披靡,更点破其背后的故事与内幕,娓娓道来生活中的马云,他在每个人生抉择处的所思所想。探寻其内心的真实想法,补充不为人知的关键细节,揭开马云的胆识、智慧背后的商业哲学与创业理念。
  • 幻血星辰

    幻血星辰

    银白色头发,星辰阵阵的眼眸,他是主角——龙星辰!纯白色头发,血红恐怖的眼眸,他是主角的仇人!后者,是一个超越了天级的超级强者。而前者只是一个被人称之为怪物的人类,而这个人类要杀掉这个超级强者,他必将走上一条嗜杀之路!
  • 停止忧虑,你的人生可以改变

    停止忧虑,你的人生可以改变

    一个人如果总是对往事耿耿于怀,或者对未来忧心忡忡,或者对别人的话思前想后,陷入过度忧虑状态,将不利于身心健康。20世纪早期,美国经济陷萧条,战争和贫困导致人们失去了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卡耐基独辟蹊径地创了一套融演讲、推销、为人处世、智能发于一体的教育方法,运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对人性行了深刻的探讨和分析。本书自1937年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至少已译成58种文字,全球总销量已达九千余万册,成为持久畅销的人文励志书之一,数十年来,稳居成功励志类图书榜首。无数读者通过阅读和实践中介绍的方法,不仅走出困境,有的还成为世人仰慕的杰出人士。
  • 绝世小神医

    绝世小神医

    种个地都能获得神奇的机遇,医术传承还有神秘的玉佩。专家说的?抱歉,我说的才算。想让我出手?看心情吧。美女?我不贪心,有就行了……
  • 废后重生:皇上滚远点

    废后重生:皇上滚远点

    她,身怀六甲却惨死冷宫。一朝重生,发誓要这天下易主,江山改姓;他,腹黑妖孽的倾世帝王,背负惊天秘密,陪卿覆手乾坤。“宋睿,你前世伤我、弃我、辱我。这辈子给本姑娘滚远点!”“苏晚,想要天下易主,乾坤颠覆,你,非朕不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情商

    情商

    本书以纪实的笔法,描写了当代商战里的一宗房地产交易,其波谲云诡,大起大落,扣人心弦之处,比侦破小说有过之无不及;而活动于事件中的一个男商人与五个女友之间的男情女爱,恩怨消涨,比言情小说的缠绵悱恻更令人过瘾十分。小说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刻画血肉丰满。尤其是书中的五个女人,性格各异,一颦一笑,形象逼真。她们与男主人公复杂的情欲,情感纠葛,构成了一个个深刻动人的精采画面,时而热血沸腾,时而唏嘘扼腕。
  • 口袋妖怪之最强NPC

    口袋妖怪之最强NPC

    我,叫夜雨痕,是一个NPC...口袋妖怪zero中最强的存在...玩家?他们都不敢谈及我的名字...系统?当年差点被我直接一锅端,结果见到我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