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92100000030

第30章 塑造人类灵魂的思想家 教育家(6)

6.亚当·斯密:古典经济学的巨人 生平简介

亚当·斯密,1723年生于苏格兰的柯卡尔迪城。他青年时期曾就读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1751~1764年间,他在格拉斯哥大学任哲学教授。在此期间,他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这本书为他在学术界赢得了声誉。然而使他赢得持久荣誉的著作主要是他的伟大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该书于1776年发表后,立即获得成功,并使亚当·斯密终生享有尊荣。亚当·斯密于1790年在柯卡尔迪去世,终生未婚。

亚当·斯密是第一个将经济学理论完整化和系统化的人。并为该领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其著作《国富论》被公认为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

历史业绩

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澄清了过去的许多错误概念。斯密反对旧有的重商主义理论中强调国家拥有大量黄金的重要性。同时,他也否定了重农主义的观点,该理论认为土地是价值的重要来源。斯密强调了劳动的特殊重要性,并着重强调了劳动分工带来生产的巨大增长。他还抨击了由政府制订的一整套妨碍工业发展的陈腐和随意的限制措施。

《国富论》的中心思想是,看似混乱的自由市场实际是一种自我调控机制,它能自动倾向于以最合适的数量生产那些社会最欢迎和最需要的产品。例如,假定某种受欢迎的产品处于供应短缺状态,它的价格就会自然而然地上升,而较高的价格就会为那些生产它的人带来较高的利润;由于有较高的利润,其他的生产商们也希望加入进来生产这种产品。结果是产量的增加将缓解原先的短缺,进一步看,这种供应的增加是与众多生产商们之间的相互竞争联系在一起的,这反过来促使价格回落到该产品的“自然价格”,比如说它的生产成本上去。没有人有意去帮助社会减少短缺,但是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用斯密的话来说,每个人“都只是打算赢得他自己的利益”,但他确确实实“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带领去促成一种不是他原来希望的结果……通过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将社会推进到更有效率的状态,这大大超过了他原来实际想要做的。”(《国富论》第四卷,第二章)。但是如果有对自由竞争的种种障碍,“看不见的手”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斯密有些信奉自由贸易并强烈反对高关税。事实上,他强烈反对大多数政府对商业和自由市场的干预,认为这样的干预几乎总是降低经济效率并最终导致公众支付更高的价格。他多次以最强烈的语言谴责垄断性的商业行为并敦促减少这种行为。同样,斯密不会天真地看待实际的商业活动。在《国富论》里有一段经典的话:“同业中人难得一聚,而他们的谈话或是在以反对公众的阴谋中,或是在以抬高价格的愉快讨论中结束。”

亚当·斯密还很好地构建并展示了他的经济思想体系。其后的几十年中,那些较早期的经济思想流派被放弃。事实上它们当中所有的正确观点已被吸收进斯密的体系。而他还系统地指出了他们的缺陷。斯密的继承者们如托马斯·马尔萨斯、大卫·李嘉图精心将他的体系(没有改变它的基本轮廓)结合进今天被称为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结构中。尽管现代经济学已经增加了新的概念和技术方法,但它主要还是古典经济学的自然结果。

《国富论》部分地揭示了马尔萨斯关于人口过剩的观点。但是,不同于李嘉图和卡尔·马克思二二人坚持认为人口压力将使工资的增长不会超过维持生活的最低水平(即所谓的“工资铁律”)的观点,斯密则认为在人口增长条件下工资将会增长。很明显,历史的发展证明斯密是正确的。

除了斯密观点的正确性以及他对后世经济理论家的影响等问题外,一个事实是他对立法和政府政策的影响。《国富论》以一种非常巧妙的技巧和清晰的语言写成,因而它被广泛地传阅。斯密关于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与商业事务,以及崇尚低关税及自由贸易的论点对整个19世纪的政府政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的确,他对这些政策的影响我们今天仍然能够感觉到。

7.康德: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

生平简介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出生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在母亲和父亲相继死去后,不满22岁的康德为了维持生活并读书,只好一边上学一边当家庭教师。

1755年他获得了博士学位,取得了大学讲师的职称,但却没有工资,而是从听课学生中收取报酬,所以收入的多少全由听课的学生数量而定。

直到1765年他有了一个公共图书馆馆员的职位时,才算有了微薄的固定工资,那时他已41岁了。康德体弱,终生独身,并常为疾病困扰。

后半生的康德住在哥尼斯堡一条偏静的小巷里,过着一种机械而有秩序得近乎抽象的独身生活。他就像附近教堂里的大钟一样去按部就班完成每日的工作。

他每天穿着灰色外衣,拿着藤手杖,从家里出来漫步向菩提树林荫道走去的时候就是下午三点半钟,后来人们便把这条路叫做哲学家路。一年四季,他每天要在这条路上往返八次,每逢天气阴晦或乌云密布时,他的仆人便挟着一把长柄雨伞像是天意的象征似的忧心忡忡地跟在后面侍候他。

1770年康德提升为教授,1804年,康德凄凉地离开了人世。

历史业绩

康德哲学思想的发展和完成,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

1781年出版的《纯粹理性批判》主要讲认识论,但其中包含了关于道德哲学和目的论的基本思想。

而理性在实践上的行使在1786年的《实践理性批判》中作了比较详尽的发挥,以及1790的《判断力批判》,至此在“知”、“情”、“意”三个领域,康德的“批判哲学”的体系便大体完成。

《纯粹理性批判》的目的主要是证明,虽然我们的知识中没有丝毫能够超越经验的,然而有一部分仍旧是先天的,不是从经验按归纳方式推断出来的;我们知识中先天的那一部分,不仅包含逻辑而且包含许多不能归入逻辑或由逻辑推演出来的东西。他把莱布尼兹混为一谈的两种区别划分开。一方面是“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别;另一方面有“先天”命题和“经验”命题的区别。

在《道德形而上学》中新讲的“定言令式”这一术语已被专业哲学家以外的人所熟悉。在此书里,康德宣扬人生于一种义务感而行动,才存在道德价值行动像义务所能够指定的那样是不够的。,出于自私自利而诚实的生意人,或出于仁爱冲动而助人的人,都不算有道德。

康德在1795年的《永久和平论》一书中倡导自由国家根据禁止战争的盟约结成一种联邦,因为理性是谴责战争的,而只有国际政府才能防止战争;联邦的各成员的内部政体应当是共和政体,但他把共和定义为行政和立法分离。他并不是说不应当有国王,实际上他讲的是(至少是这样的意思)在君主制下面倒可能有尽善尽美的政府。

康德是近代第一个伟大哲学家,他对认识的批判,是达成哲学结论的手段。

这是康德强调的,也是他的继承者所接受的。

康德强调和物质相对立的精神,而得出唯独精神存在的主张;猛烈排斥功利主义的伦理,赞成那些认为抽象的哲学体系。

他的著作及其思想直接影响着西方近代历史的进程。

8.黑格尔:辩证法的奠基人

生平简介

黑格尔于1770年8月27日出生于德国斯图亚特,他5岁考入拉丁学校,从小就表现出超群的学习才能,受到他的启蒙老师勒夫勒的重视。7岁进本城中学,他是一个模范学生,每次考试都因成绩优良而获得奖学金。为了培养孩子,黑格尔的父母专门请教师在课外替他补习几何学、希腊文和拉丁文等课程。

1785年。黑格尔以极其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德国斯图亚特市立文科中学。

1788年10月,18岁的黑格尔考入德国图宾根神学院。

在图宾根的最后3年,黑格尔集中精力专心学习神学。1793年秋,黑格尔顺利通过了毕业考试,获得图宾根神学院的毕业证书。1793年10月,在大学毕业后,黑格尔只身前往卢梭的故乡瑞士游历。

在好朋友谢林的帮助下,1801年1月,31岁的黑格尔终于来到耶拿大学任教。

在耶拿,黑格尔用自己的真实名字发表了第一篇论文《费希特哲学体系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异》。在这篇文章中,他站在客观唯心主义的立场上,批评了当时很流行的主观唯心主义。1801年8月,耶拿大学通过了黑格尔的论文答辩。从此,他取得了大学的授课资格和讲师的头衔,在学术研究上进入一个新阶段。

历史业绩

1816年至1818年,黑格尔写出了他的《哲学全书纲要》,这部书的第一部分写的是逻辑学,第二部分写的是自然学,第三部分写的是精神哲学。

1818年10月底,应德国文教部大臣的邀请,黑格尔赴柏林大学当教授。在柏林,他讲授了宗教哲学、历史哲学等课程,出版了《法哲学原理》。

黑格尔一生都在进行苦心孤诣的探索。他留下的主要著作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小逻辑》、《自然哲学》、《精神哲学》、《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宗教哲学》、《美学》、《哲学史讲演录》等等。黑格尔的全部著作,都为着一个重要的主旨——通过对精神、理性辩证发展过程的描述,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普遍规律。

同类推荐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八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八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编选了经典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明白道理,学会成长,体会人生。
  • 海底两万里(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海底两万里(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海底两万里》:教育部推荐书目。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异国情调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描绘多姿多彩气象万千的海底世界,成就一部惊心动魄永生难忘的科幻经典。
  • 教育,为了遇见更好的世界

    教育,为了遇见更好的世界

    王蕾著的《教育为了遇见更好的世界》主要收录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份份浓浓的爱意,一盏盏点亮未来的灯,一束束温暖的光,都源于平日的记录。生动的故事,记录的是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那些时光,折射的是教师的责任与理想,蕴藏着教师的智慧与情怀。
  • 民国模范作文(第2季)

    民国模范作文(第2季)

    本书共分为五辑,主要内容包括:江山如画;生活映像;风物变迁;彼时心情;激昂文字。
  • 论语

    论语

    《论语》记述了孔子的言行思想,是儒学奠基之作,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被现代学术界称为“东方圣经”。
热门推荐
  • 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梁漱溟先生提出了自己的志愿:愿终身为民族社会尽力;并愿使自己成为社会所永久信赖的一个人。在确立了这个志向之后,他的生命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不断地为家国民族而四方奔走,风雨无阻,毫不游移。一条清晰的人生轨迹呈现在后人面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毒娃要弃夫

    毒娃要弃夫

    时序正值入冬,黑雾山上的雪茫茫,入眼的树木房屋皆被覆上了白白的一层棉被,看似温暖却泛着袭人的寒意。黑雾山上白月教,是江湖中盛传的邪教。居于黑雾山,这满山的黑雾皆因白月教练毒而起,刚开始,这山也不叫黑雾山,这山也没有笼罩着一层黑雾。泌冷的寒夜,白月教左侧灯火通明,人来人往络绎不决,声声说话颇为热闹,直至寒夜之中一声惊人的凄惨叫声,所有的人停下动作,静待着的是出生娃儿的啼哭声。……
  • 浪迹妖界

    浪迹妖界

    将世事看做游艺,把生死当做儿戏,这会是怎样一段让人啼笑皆非的冒险呢?嬉笑打闹游妖界,龙魂奇术就侠名。不喜武功,不爱争斗,只是贪恋游玩享乐的洛溪恒偏偏卷入了万妖横行的新世界。抱着游玩的心态,遇事能避则避,该躲则躲;偏偏拥有强大的龙魂奇术,成就侠名。东碰西撞破奸谋,南征北讨立奇功。只想游历一番,却误打误撞发现了惊天阴谋;带领大军只是为了能够让自己安全一些,南征北讨只是为了躲避强敌,误打误撞却立下大功。
  • 凌析灵镜传

    凌析灵镜传

    世有两川,溟川,淼川,川外合混一境,常青境……东溟芜灵,北龙南翼,西落鬼族,凡界至中……龙族前太子凌蓝因一场巨大的阴谋隐世,却阴差阳错遇上了苏醒的上古镜灵——衍析,受须祖灵之托,凌蓝助衍析收回千年前被打散的其他五体灵息,他们一同闯五族,寻淼川,只为找到地母的圣册,降服千年前意外挣脱地母封印的一缕凶兽的邪灵……至纯莽幼,忠勇朝年,凄凄燕黄,守念苍暮,邪靡亡寂,五体归灵,映若衍析。“我与衍析,万世不离。”“我与凌蓝,同老境川。”
  • 馆主,你家萌宝又开挂了!

    馆主,你家萌宝又开挂了!

    在现代化世界中的一个小茶馆里住着一个腹黑的馆主和一位呆萌的小仙女。爆笑精彩的日常和刻骨铭心痛人心扉的故事正喝着茶等你呢。小云一催更群:782152919
  • 芳草萋萋长夜未晞

    芳草萋萋长夜未晞

    他,几十万年为等一人她,怀着满腔委屈,怨恨,赴死又重生他,只想桃花树下,清歌美酒共度一生,却连心中宁静都是奢望她,懵懵懂懂,天真可爱,却无端成了别人业障的牵引只为一人入红尘,又为红尘杀一人都是红尘中一浮萍,挣来抢去不过是命
  • 心动快穿之男神攻略进行中

    心动快穿之男神攻略进行中

    死于非命的安译卿微眯着双眸,看着眼前的一切最后只说出了:“阿北啊…若有来生……我……绝对不会喜欢你。”系统十六:“亲,这边建议您最好不要这样做呢,以免真香……”―系统十六:“?”安译卿:“我要北北抱抱!”林祁北:“没办法,媳妇太爱我了。”小十六在线抓狂:“什么玩意……?说好的不会再爱了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