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清晨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本佳句出自唐代自居易的词《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谙”,熟悉。“蓝”指蓝草,其叶可用来制青绿色的染料。作品大意是:江南是美好的,那风景我曾亲身感受过。红日初升时江中的浪花比火还红,春天来临时江水像蓝草一样青碧。
这叫我怎能不总是追忆江南呢?作品表达了对江南美好风光的怀念之情,三、四两句写浪花和江水,对比映衬,色彩绚丽。
春天早晨的江面美丽如画。
小苇在一篇回忆故乡的文章中写道:
家乡的小水塘很多,浅的不过二三米。立在塘畔,往往能一眼望到底,偶尔小鱼从水草深处游过来,姿态悠闲,像是在水中飞翔。而村庄附近,总有一两条小河。每当春日来临,即可看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美景。清清的河水,映着青青的河边草,仿佛染上了草的颜色;其间伴着潺潺的流水声,如一杯清茶,沁人心脾。我呢,常常喜欢赤是踏进轻柔的浅水里,踩在鹅卵石上,湿漉漉的脚心瘁酥酥的,心情也由冬日的闲闷而变得开阔舒畅起来。
评点:在小苇的记忆中,家乡春天的小河不仅十分美丽而且充满了诗意。所引诗句正好契合这种感受。
一位网友发了个帖子,对春天江水的美丽赞叹道:
红日初生,于是天有红霞,江有红波。那江水红得可爱,似满目焰火翻腾。云在流,浪在游。到底是云儿映红了江浪,还是江浪洗红了天云?分辨不出。
浪花拍打着竹筏,溅得几朵轻柔的红晕,然后嬉笑着跑开,仿佛与游人开着玩笑,逗得江水也甜甜一笑。唱一曲山歌与之相和,招引着鸟儿也来歌唱。歌声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太阳渐渐升上天幕,微风吹散了薄雾。青山舞弄着衣衫,将倒影映在水中。江水也换了绿装,绿得如此之柔,绿得如此之淡,仿佛把天色也融于其中。
于是,我真的懂得了那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评点:作者描绘的“春江日出”画面色彩艳丽,激情进发,以所引诗句作结恰到好处。
雨打江南树,一夜花开无数
本佳句出自宋代王安石的词《生查子》:“雨打江南树,一夜花开无数。
绿叶渐成阴,下有游人归路。与君相逢处,不道春将暮。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其大意是:春雨过后,一夜之间,江南大地万树花开。慢慢地,绿叶逐渐成阴,树下显出游人归来踩出的小径。与您相逢的此时此地,想不到春天即将过去。举杯祷告春风,暂且不要这样急匆匆地归去吧。作品描写了与友人在江南相遇时的春天景色,前两句表现了春天来临时的潮润和悄无声息。
1.江南烟雨朦胧、花开似锦的秀丽景色。
2.春天的悄然来临。
汪鹏初到北京,恰是初春的早晨。一下火车,清冷的空气迎面扑来,不禁令他想起了远在江南的家乡。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
家乡的春天,风是轻柔的、温和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味道,令人心旷神怡。“雨打江南树,一夜花开无数。”家乡的雨是无色透明的、若有若无的,它将树木湿润得更葱郁,将青草浸润得更鲜嫩,姹紫嫣红便在绿叶湿湿的流光中开遍。
评点:江南的春天在人们心目中一向都是莺飞草长、烟雨蒙蒙的形象。
这句词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江南春天的秀美。
某杂志刊登了一篇关于春天和爱情的文章,作者以这样的文字开头:“雨打江南树,一夜花开无数。”水面初平,燕子斜飞,杨柳拂面,春天的来临依旧是那么悄无声息。悠悠白云驮着歌声袅袅而来,撩人心魄的柔嫩绿色使人心醉。
春天是爱情的季节,对人如是,对宠物也如是。也不知谁想出来的词儿.人渴望爱情,叫“相思”;猫狗渴望爱情,叫“闹”。其实呢,小猫小狗在那个阶段,会像恋爱中的人一样,茶不思、饭不想,傻呆呆地看着窗户外头。
等待着心上人从眼前经过。
评点:“春天来了”,这是本文开头要说的话。但作者并不直说,而是引用此佳句。句中有雨、有树、有花,静无声息又带着微微的潮润,春天来临的美好氛围被自然地营造出来。
春日黄昏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本佳句出自宋代寇准的词《江南春》:“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蘋满汀洲人未归。”其大意是:水波浩渺,杨柳依依。孤零零的小村外芳草连天,杏花在夕阳映照下纷纷飞落。江南的春天过去了,对离人的思念使我心碎肠断;白蘋花开满了汀洲,亲人啊却还未归来。作品表达了女子对恋人的情思,词的三、四两句描写出江南的暮春景色。
1.春天傍晚美丽的田园景色。
2.泛指一般田园美景。
南淮桔的老家在江南农村,她在文章中回忆了自己小时折杏花的情景:春天来了,好一个“波渺渺,柳依依,孤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的崭新天地。我和伙伴们如一群沉寂一冬的小鸟,唧唧喳喳,飞向村头的杏树林。
杏花带着孩子气一群群挤上杏树的枝桠。我们犹如猴子一般,攀上滑下,花瓣落了一身,花粉落了一身,那种芳香哟,直惹得我们唏溜鼻子。
兴尽晚回村,也总得折几枝带给家里吧!把它们插在瓶子里,灌上水,竟能开上几天,弄得屋子里到处都是香香的。花谢了,偶尔还钻出几个叶芽,停几天,就舒展开了,怪有趣的。巴望能结几粒小杏儿,可遗憾的是,花败了,竟结不出杏子。
评点:文章借用此佳句直接把读者带进美丽江南之春,带进一个杏花纷飞的世界。
在《静夜思》一文中,网络作家石先生写道:
犹记“波渺渺,柳依依,孤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这等诗情画意,这等闲情逸致,可是现在,谁又有心情去欣赏,谁又有闲暇去感受?
终日奔波,是为了生存,还是因为想要的太多,而得到的却总是不够满是?平淡而匆忙的日子里,我们就像一台不知疲惫的机器,机械地沿着同一轨道运转。日以复日中,棱角被磨平,激情已湮灭,生活陷入一种惯性。心中满塞着挥之不去的烦闷,却不得解脱。
评点:此佳句在这里已成为美丽的田园风景的代称。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佘芳草斜阳
本佳句出自宋代秦观的词《画堂春·春情》:“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宝篆烟销龙凤,画屏云锁潇湘。夜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宝篆”,指盘香。“潇湘”,指潇湘流水图。作品大意是:春风吹拂柳枝,春日渐渐悠长。雨过天晴,斜阳复出,芳草萋萋。
杏花零落在地,连燕子衔起的泥土都带有花香。春睡弄乱了脸上的妆饰。鸾凤纹香炉里的盘香悄悄燃尽。画屏上的潇水和湘水盘曲迂回。傍晚的寒气丝丝透过薄薄的罗衣,心中有不尽的思念。作品描写了春天里思妇的寂寞与感伤,二、三两句写春天雨后初晴的景色,形象细腻。
1.春日黄昏时分的景色。
2.雨后花残引发出淡淡的忧愁。
李小媛最近看上去老是心事重重的。童老师开导她说:
你最近上课的时候有些心不在焉。虽然我不知道原因是什么,但我想我是明白你们的。你们这个年龄,正是多愁善感的时候,即便是春色满园,也不免有伤春之感。今天,虽然潇潇春雨下了一整天,但现在雨停了,太阳也出来了。“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春雨会滋润大地万物,我们要相信明天的春色会更美,阳光会更灿烂。
评点:春雨过后,春色更浓。这就是童老师巧借此佳句所要表达出来的意思。
在异乡打拼的孙鸣,曾在网上留下了他孤寂的情怀:
淅淅沥沥的春雨过后,我走在异乡的土地上。昨天还是满眼的春色,如今已是“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花瓣零落,暗香飘散在空中。但是,无论怎样,这都好像跟我没有丝毫的关系。我仿佛只是一个赶路的旅人,无意中闯入这个不属于我的世界。抬头望,远处残阳如血,何处是归途?
评点:淡淡的春愁隐含在所引词句中。
李悦的恋人在另一个城市上学。李悦实在想念她了,就在短信中写道:还记得去年的春天吗?那也是一个春雨潇潇的黄昏,一把雨伞就撑起了我们的世界。如今,又一个春天来临了,又一场春雨细细地飘落下来。你却离开我,到另外一个城市求学。我独自一人在这个喧哗的大都市里奔波穿梭。
黄昏时候,细雨停了。“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我站在阳台上,眺望远方,只是没有你在我身旁。
评点:李悦借此佳句,把他对女友的思恋表达得既感人又含蓄。
春去夏来
燕子衔将春归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本佳句出自宋代司马桶的词《黄金缕》上阕:“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衔将春归去,纱窗几阵黄梅雨。”其大意是:小女子我住在钱塘江上的繁华都会。花开花落,美好年华如水一般流逝。春天的景色好像被燕子衔去了似的,纱窗外已下了几阵黄梅雨。此阕抒发了因年华流逝而产生的哀怨之情,四、五两句写暮春景色,颇为独到。
1.春夏之交的自然景色。
2.感叹青春已然逝去。
仲才在给他的高中同学伯庸的信中说:
我刚刚从寒冷的北方来到这温润的南方,还真的很不适应。咱们班许多同学都和你一样,考上了吉大,或者到北京读书去了,像我这样一下子跑到南方来的人还真没有。“燕子衔将春归去,纱窗几阵黄梅雨。”这里的春天很短,很快就进入夏季了。也许当地人觉得这两天正是惬意的春天呢,可我已经热得受不了了,再加上雨极多,空气比较潮湿,我总有一种自己已经发霉了的感觉。真的,这些天来不断地下雨,地上都起了霉苔,我的鞋子不小心也发了霉。而且阴天让我心里也很阴郁。天天这样闷着,真的有一种发霉了的感觉。到这时候,我颇想念咱们北方高远晴朗的天空,想念我们每年四五月份骑了单车四处游春的惬意事。不知你们现在还这样吗?
评点:春夏之交本易令人伤感,更何况南方的连绵阴雨。作者用所引佳句表达了对春去夏来的惋惜,增强了文章的诗意。
诗人孙敏在给某大学本科生讲演时说:
没想到,一晃就是20年,我又回到了母校,又来到了这座教室。这里什么都没有变,甚至连黑板上这个“s”型的裂隙也依然。但,我知道,我变了。“燕子衔将春归去,纱窗几阵黄梅雨。”我已经不是那个每星期打三次篮球、踢一次是球、至少打五次羽毛球、不知打多少次乒乓球的朝气蓬勃的青年人了,也不是那个每天平均看书在十个小时以上的学生了,更不是那个经济拮据、每顿饭只吃半份素菜的穷孩子了。我无可挽回地长大了,长得够不着这个保存着我的青春与梦想的校园了。
评点:每个人都在与流逝的时间作着各种各样的斗争,但是,时间依然是不待人的。作者引用这一佳句幽默地表示了时间的流逝,也透露出一些无奈来。
夏日野景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
本佳句出自宋代周邦彦的词《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上阕:“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黄芦苦竹”,语出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后所作的《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九江”,即江州,在今江西省九江市。此阕大意是:雏莺在风中长成,梅子在雨中肥大,正午绿树的阴影又清晰又圆正。这一带地势低湿又靠近山,衣服潮润需要经常用炉子熏衣。人声安静,乌鸦(或飞翔,或落在树上)自得其乐;小桥之外,新涨出的碧水溢溅成一片。靠着栏杆眺望久了,好像周围都是黄芦苦竹,自己正在白居易当年被贬地的船上似的。作品借景寓情,表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与失意。词的六、七两句写出了清新恬静、万物怡然的初夏情调。
1.恬淡的夏日风光。
2.人与环境的和谐之乐。
夏天来了,王辉发了一封电子邮件给李丽,邀请她出去走走:
平时我们都忙于工作,很少一起出去逛逛公园、散散心。现在夏天来了,夏天的郊野很美,也很安静。“人静鸟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我们可以在小小的拱桥上看绿绿的湖水微波荡漾,在幽静的山谷看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怎么样,能否把工作暂且搁在一旁,好好给心灵放个假?
评点:所引佳句道出一派悠闲的初夏时光。
老李是某旅游景点的管理员,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心痛地说:
这些年,我们这里被开发成旅游景点。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当地经济借此发展起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水涨船高。但是大量游客的涌入,也为环境保护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如今,水也不清了,花也不香了,鸟声也不再动听了。长此以往,恐怕游人也不会来了……
唉,何时才能再见“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的美景?何时才能.再有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共存?
评点:老李用“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来寓意人与自然的和谐,令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