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丽秋景 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本佳句出自宋代柳永的词《八声甘州》上阕:“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关河”,指山河。“物华”,指美好的景物。此阕大意是:纵目所见,傍晚淅淅沥沥的秋雨,洒满天空和江面,把清冷的秋天洗刷了一番。慢慢地秋风凛冽,山河萧索,夕阳的余晖照在楼上。到处花叶凋零,美好的景物都渐渐消逝了。(不变的)只有长江水,默默向东流去。作品描绘了深秋景致,情调低沉,意境深远。词的起首两句,写出了江边雨中秋景的凄冷、清净和寂寥。
1.雨后的秋景。
2.荡涤尘埃往事的痛快之情。
在散文《秋雨的回忆》中,文勇写道:
“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秋,是痴痴的。秋雨中的人,更是痴痴的。
记得年轻时,每逢秋雨连绵,我一定会去河边小立,撑一把伞,看雨点砸在水面上,霎时又转变成一层薄雾笼罩在河面上。已经快要枯萎的荒草,顺着风的方向倾斜着。一偶尔,一只水鸟尖叫着腾空而起,又俯冲向对岸,瞬间便消逝在渺渺茫茫的雨中。
评点:文章充满了凄冷寂寥的情调,作者用情调相同的柳词佳句开头,很合适。
张华离婚了,同事小凌以为她很痛苦,张华却说出了下面一番话:自从两年前和丈夫结婚至今,我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放松过。我们两个人的个性都很强,彼此争强好胜,互不相让。结果从最初的如胶似漆,到小打小闹,最后终于大打出手,闹得不可开交。勉强维持了两年之后,我已经精疲力尽。
从离婚登记处出来的那一刻,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到天也蓝了,水也清了,被雨浇过的城市什么都亲切可爱。清新的空气里夹杂着泥土的香气,秋槐的落蕊铺满了曲折的林阴道,树叶间的雨滴在伞上发出悦耳的“扑扑”声,真是“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我的心畅快无比。
评点:摆脱了不如意婚姻的羁绊,心情就好像是被一场畅快淋漓的秋雨清洗过,洗出一片清爽的天地,比喻很贴切。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本佳句出自元代白朴的散曲《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其大意是:夕阳映照着孤零零的小村,天上有几抹彩霞;炊烟袅袅,乌鸦在古树上栖息。一只大雁向天边飞去,青青的山,绿绿的水,霜草已枯,枫叶正红,到处是盛开的野菊花。作品生动地描写出深秋傍晚所特有的景色,最后两句表现其色彩,尤为精妙。
1.秋日鲜艳的自然景色。
2.自然、明丽的田园生活情调。
gududenghou非常喜欢秋天,他对秋日有过许多遐想:也喜欢“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的油画美。在这个纷扰又静谧、辉煌叉安宁的季节,最想做的,就是随处走走,闲云野鹤一般,把自己交给无处不在的淡泊宁静的秋意。或者,泡一杯茶,在午后的阳光里细细过滤忧伤的往事和恬淡的喜悦。
秋天里有浓浓的诗意,秋天也带来淡淡的清愁。采莲的情人,在水一方的伊人,比黄花还瘦的诗人,带着衣香鬓影,隐遁到一阕阕散发菊花清香的词里去了。跟许多人一样,我已经被古典牵引,在林立的楼群中找寻回家的理由。黄昏降临了,暮色苍茫。心目中的秋天,是罗扇扑流萤的情趣,是卧看星河的洒脱,是聆听蟋蟀在耳边夜夜吟唱的闲适恬淡。
评点:所引佳句本来就有鲜明的色彩美,作者引用它来说明美丽的秋色如同油画一样,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初到柏林的whitegirl想起了中国的秋天,十分感慨地给朋友写信:有一次下了一夜的雨,夜半的雨声,隔着双层玻璃,轻微地响在人们的睡梦里。记忆里中国的雨声不是这样的。那初春暮秋时节的潇潇夜雨落在黑瓦白墙上,落在青石板的街道上,落在油纸伞和芭蕉叶上,像一首打击乐般叩击着失眠人的耳膜。临行的那一夜没有落雨,离愁别绪酝酿在心头,拼凑不成一阕“雨霖铃”。如今,杨柳岸上的晓风残月只能在梦中回想。柏林深秋的雨点融不进唐诗宋词的情韵背景,街头艺人的吉他和风琴奏着贝多芬和巴赫,乐声激昂或祥和,怎么听也听不出一丝萧瑟与颓然的意味。
金色的落叶铺满街道,湿漉漉地泛着光,不远的运河上数只天鹅在蒙蒙烟雨里依然优游自在。风景优美如油画,只能如油画,这般色彩缤纷的美不属于记忆里的中国。中国的山水是厚重沉郁的泼墨背景中小小一点鲜亮,“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只是诗词里的明媚。当年在古中国的山水卷轴里向往印象派满纸的亮色,那向日葵与麦田的金黄。而今在欧洲的阳光下,当鸽群掠过如洗的蓝天、教堂的钟声在风里回荡时,为什么牵动我心弦的,还是中国的山水与四季?
评点:故国情深,远离祖国的游子都会非常想念祖国的一草一木的。
在作者的心目中,中国的美不是五颜六色的,而是清淡的泼墨山水,而所引佳句则因为色彩明丽而成为作者所引用的反例。
kad非常向往自然、平和、恬淡的田园生活。他在日记中写道:夕阳的余晖从低伏的山峦移向村落,小村在夕阳和树阴的掩映下越发的美丽和谐。乌斯浑河的水波光粼粼地荡漾着,炊烟冉冉升起,乡间的小路因为有了农人满载而归的驴车,也越发显得宁静而清晰。
村口的那棵古树仍然肃穆地守在那里,多少年如一日。红叶终没有留住夕阳的余晖,最后一缕霞光散尽,天边显出一弯斜月。农夫用力甩起了鞭子,嘴里喊着“驾——驾——”,牲口似乎懂得了主人的意思,放快了脚步,急速地向家的方向奔去。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这就是一种自耕生涯。
评点:如家常便饭更有真味一样,生活的真正滋味也在平平淡淡之中。
作者巧妙地用所引佳句来比拟他心中幸福生活的图景,极为形象。
寒梅报春
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
本佳句出自宋代晏殊的词《蝶恋花》:“南雁依稀回侧阵。雪霁墙阴,偏觉兰芽嫩。中夜梦余消酒困,炉香卷穗灯生晕。急景流年都一瞬。往事前欢,未免萦方寸。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其大意是:南飞的大雁隐约变幻着队形。雪停后山墙阴寒,偏偏觉得兰草的幼芽十分娇嫩。夜半醒来,酒后的乏困已消,燃烧过的炉香卷曲如穗,灯烛发出昏暗的光晕。景物骤变、时光流转都在一瞬之间。往日的快乐免不了萦绕在心头。腊月一过百花盛开之日就越来越近了,冬天的梅花已带来春天的消息。作品描写了萦绕心头的一幕幕往事场景,感叹时序转瞬即变。词的末两句写梅花犹如春风的信使一般,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向往。
事物已经有了发生转变的预兆。
“司马阿古”在蓝天虚拟社区中发了一个帖子,内有他拍摄的一组腊梅照片,标题为“此花不与群花比”:
礼拜天和朋友一起去梅城拍梅。我的感觉就一个字:爽!回家以后为了给照片取标题,我连翻了两天的唐诗、宋词还有元曲。不翻不知道,一翻……:乏啊,真是花花绿绿的天,怎么就有那么多的古人也喜欢梅花?而且我看还多数是写腊梅的。郁闷!人家都已经把梅写成这样了,叫我怎么拍梅啊!
可是我也……发!欢迎抛砖——我戴钢盔。
“SSH999”立刻回帖说:
“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真是一组好图!
评点:网络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迅速地把极为个人的事情告知给许多人,让人们分享或者分担。“SSH999”的回帖引此佳句来夸奖“司马阿古”的照片拍得好,十分得体。
山光水色
远山空阔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
本佳句出自宋代秦观的词《满庭芳》上阕:“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樽。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画角”,指傍晚城楼上吹角报时。“谯门”,城门上的嘹望楼。“征棹”,指征帆、行舟。此阕大意是:山峰涂抹着淡淡的云彩,衰败的秋草一直延续到天边,城楼上画角吹响又停止。暂且停住行舟,一起持酒相别吧。蓬莱阁中多少欢娱往事,回首看去,只有云雾迷蒙。斜阳映照的天边,乌鸦成群飞过,小河绕过荒凉的小村。作品写景叙事,感伤抑郁。词的起首两句描写空阔寂寥的环境,使人有萧瑟茫然之感。
1.远山旷野悲凉的景色。
2.远山旷野引发的萧索苍茫之感。
3.一种深邃清寂的境界。
在抗日英雄长眠的烈士陵园,小董正在为前来瞻仰的人们讲解着:这里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之处,地形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片土地上,六十多年前,英勇的中国军民在武器装备极端落后的条件下,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的抗争,几千名抗日烈士的英魂长眠于此。远处。“山抹微云,天连衰草”,苍茫无限。岁月带走了战争的硝烟,历史留下了英雄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山风呼啸而过,英烈们刚毅、威武的雕像在沉默中矗立。
它向人们无声地昭示:什么才是真正的高峻,什么才是真正的深沉!
评点:所引词句带给人一种空阔寂寥的境界,使人对英勇的抗日烈士倍增敬仰之情。
刘云远赴西藏采风,一个月后他在网上的留言中写下了这样的感受:秋风萧萧之中,我独自一人驻立于高原之上,享受这尽情极目、心神驰荡的片刻奢侈。雪域高原,在深秋阳光的映照下,一片苍茫。“山抹微云,天连衰草。”荒草在秋风中摇曳,无边的萧瑟。一丝感伤袭上旅人的心头。严峻的苦旅,让望云赏景也变得多余,更不用说想那遥不可及的归期。罢了罢了。
“上车啦——”司机在风中远远地呼喊。我收起思绪,又一次准备启程。
远山依旧沉默,秋草仿佛招摇,家的念头忽然一闪而过,泪水随即模糊了双眼。
评点:刘云借此佳句写出了雪域高原的苍茫空阔,也暗示了旅途的孤寂。
课堂上,胡教授一边播放着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一边讲评着这位旷世天才的音乐世界:
童年的劳顿、大主教的污辱、维也纳的冷落……这就是莫扎特的一生。
他的血液里融化着天风海雨、山容水色,还有世俗世界的惊涛骇浪。在莫扎特的琴声里,轻声吟唱往往让人想起冬风在轻轻地舔舐着一地毛茸茸的新雪。
随着他生命的激昂,琴声渐渐惠风和畅,寒意却不散。那境界高远得犹如“山抹微云,天连衰草”——我们听着深邃清寂的琴声,仿佛看得见一抹淡云,天边的远山,无际的荒草,一切都显得那么寂寞而高远。
评点:引此词句,正是对莫扎特深邃而高远的艺术境界的形象描绘。
寒山清寂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本佳句出自唐代李白的词《菩萨蛮》 (见上“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它写平林寒山,意境高远阔大,苍茫悲壮。
1.“平林远山”的自然景色。
2.黄昏中“平林远山”引发出伤感之情。
张江平是个摄影爱好者,在一次朋友聚会时,他说他曾在一个很偏远的地方看见过美丽的草原:
那地方方圆好几里都没有人烟,可以说是真正原生态的大自然。一天.我找到一片草原,它面积很大,草丛中到处是漂亮的野花,一条清澈的小河蜿蜒而过,流向远方。放眼望去,草原尽头树林密集,林中偶尔飞出几只鸟儿。密林背后,则是起伏的山峦。黄昏时分,太阳慢慢落下山去,树林上方开始升腾起薄薄的雾霭。“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那景色真是凄美,真是动人!我用镜头把它留下来了一些。但傍晚时分的景物终究太寂静,而且周围又没有人家,我也不敢多拍,只好遗憾地离开了。
评点:黄昏时候的“平林远山“很有特点,张江平借此佳句十分贴切地描绘出了它的美丽与诗意。
家住北方平原的刘蓉到祖国的西南地区工作快一年了。这天,她在BBS上给好友留言,介绍了自己在异乡的情况:
这里的景色和我们家乡很不一样。我现在居住的地方,附近有很多的树林。天气晴朗的白天,远处起伏的群山清晰可见,让人心情很舒畅。但黄昏却是另外一番味道。本来,我非常喜欢在傍晚时分欣赏太阳落山的美景,但在这里看着太阳一点一点地隐入树林,夕阳斜照之下,却给人以“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的感受,不免觉得凄凉、惆怅。
我在这里太孤寂。很想回家,很想和你们这帮老朋友聚在一起聊聊
天……
评点:刘蓉所引用的佳句,既勾画了眼前独特的景致,又道出了自己寂寞的心声。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本佳句出自宋代姜夔的词《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
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燕雁”,指燕地的大雁,北方来的大雁。“商略”,即商量。“第四桥”,指江苏吴江城外的甘泉桥。“天随”,即天随子,唐代诗人陆龟蒙的号。作品大意是:北方来的大雁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从太湖西边随着云彩飞向远方。几座清寂愁苦的山峰,正酝酿着黄昏时分要下一场雨。
在甘泉桥边,曾想和陆龟蒙这样的高士一同居住。如今情况怎样呢?我只能凭栏怀古,看着衰败的柳枝随风乱舞。词作即景抒情、吊古伤今,三、四两句用拟人笔法写景,寄寓了人生凄凉之感。
1.山中黄昏时分的雨景。
2.山中黄昏时分的雨景引发出孤寂、凄苦之情。
画家沈朋送给好友李飞一幅自己的作品,并附一赠言:
李飞兄鉴:
现奉上《太湖烟雨图》一幅。弟风尘仆仆地走了大半个中国,也走过了人生的一大半时间,用我的手、我的心来描绘心中的梦想。可是人生的路怎会如此的坎坷?黄昏时分,天空阴郁,太湖上烟云笼罩,远处群山迷迷蒙蒙。“数蜂凄苦,商略黄昏雨。”大雨眼看就要倾盆而下。难道我就会坎坷一生,奔波一生,凄苦一生?
评点:“数峰凄苦,商略黄昏雨”既是对画中景色的描绘,也道出了画家对人生的凄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