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06900000002

第2章 吉名相伴终身受益(1)

名字对人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古人云:“黄帝正名百物。”也就是说,中华民族的先人轩辕黄帝分门别类地给百物起名字,目的是“以明民共财”,让人得到聪明智慧和精神财富。世间凡是东西就都有自己的名字,没有名儿的就不是东西。人是“万物之灵”,名字自然尤为重要。有人说名字就是“符号”,叫什么都行,但名字这个符号可非同一般,要伴随你的一生。你有什么符号就吸引什么信息,在信息时代你有什么信息就会有什么命运。

整个宇宙是由信息和发送信息者组成的一个大交流系统,这个交流系统的载体包括颜色、形状、结构、数码、光、声、电磁波,其功能都是接收并传送信息。闻其名则知其人;闻其物则知其物。名字的音、形、义、数、理变化暗示作用,于是便产生了灵动力,随即对企业老板、员工、顾客的潜意识产生了诱导作用。可见名字对一个人是多么地重要。

适合本人的好名字,虽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但长期使用却能对人的运气进行有益的调节。因此,一个吉祥名字不但能给人带来健康,而且给本人带来好运气,助人成功。

当然,只有在个人积极进取的心态下,用“名字信息”来调动个人潜能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本人的心态消极,任何有益的措施也不能使他交上好运。由此也可看出,选择好的姓名信息是人趋利避害的一种方式,这种做法与人们所说的迷信毫无关系。

姓名对人的性格与交际产生的影响

姓名功能之一是人际交往的工具,在交际中用来供自己或别人呼叫。当别人呼pLI自己的姓名时,名字的音波律动,像是有节奏跳动的音乐符号,其平仄声调由高低强弱长短组合而成,有的名字组合声调具有号召力,有的名字组合声调是悲调,有的是慢调,有的是快调,有的是强调,有的是弱调,有的名字是中调。有的名字是短调,名字中的这些音波信息长期伴随着拥有它的当事人,通过全身器官,主要是耳朵,传送给人体。由于音声刺激内耳中的球囊,内耳神经便自发反应,这种自发反应又通知大脑来调节人的行为。因此,美妙动听的名字所蕴藏的音波信息对人体气脉场产生有益的感应辐射,调理人体生理节律,而具有不良音波信息的名字,则诱导人向消极方向发展。

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体验:当听到优美的音乐舞曲时,我们在享受中不自觉地产生跳舞的冲动。闻乐起舞的原因就缘于音声对人体具有诱导感应力。例如:笔者就曾对人名进行观察统计,发现性格孤僻或内向的人使用的名字多含悲调或慢调意音信息。有个学生叫温学曼,性格十分内向,很少与人交往,改名温倡杰,新名使用一段时问后,此人与同学逐渐交往起来。因为新名字蕴含明快的调子,在人与人沟通中要比温学曼这个名字更有积极作用。音波不但对人产生作用,而且对植物也有影响。科学家对于宇宙的生命与音声的关系也有一定的研究成果。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有科学家发现,植物对大部分音乐和声音有反应,对磁场、电流有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都会促进或抑制值物的生长。科学家还发现爵士乐和古典音乐一般都会给植物带来好影响,而摇滚乐则产生反作用。声音与植物的交流所使用的“语言”就是音的波动声音包括波长、频率、速度,将音声信息传送植物并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改名能够调节人的运气

改名的情绪动机,是个人在社会制约下,借助命名行为的一种心理表达。由于个人改名是相对自由的,所以改名具有心理转变的功能,起化解个人情感冲突和化解个人与社会冲突的作用。例如:当一个人在一个单位声誉不佳时,常自感受人鄙视,这就使他长期处于自我压抑的状态,给其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该人改名后心情逐渐好转,工作很积极,人缘也很好。改名主要表达当事人的愤世嫉俗、远大抱负、爱慕、向往美好生活等心理。改名能对当事人起到积极的诱导暗示作用,激励当事人去奋斗。因此,从心理动机上分析,改名是一种心理自我抚慰与暗示。一个好名字能时时唤起人们的美好的联想,使当事人得到鞭策和鼓舞,自信心也不断增强,名字的心理暗示力逐渐转化为心能,即意念力,顽强的意念力则使人变得坚强。因此,姓名信息对人的潜意识有自动开发、导航的功能。例如:山东东阿县牛角店镇牛村42岁的孟先生来北京打工。1998年初,孟先生给人打工,做灯箱广告,老板生意赔了,丢下一个破摊子。孟先生没领到一分钱的工资,在举步维艰的处境下,他自己内心想改名,祈求好的运气,于是孟先生查阅有关资料书籍,给自己起了一个新名字孟成真。孟先生改名后,用手中仅剩的200元作为创业资金,自己当老板从事灯箱广告制作。孟成真的姓名意蕴即实现个人理想,孟与梦同音,有梦想成真之寓意。总之,孟成真可谓上乘的吉名。

在我们交谈中,孟先生说:“新名字使用一个星期,接了一笔灯箱广告制作生意,从此开门大吉,1998年赚了十万多元。”

我在搞姓名信息研究中,接触到类似孟先生这样的实例不少。其中有一位四川籍的青年姓曾,曾先生自述在给自己改名后,事业便出现了新转机。根据研究,在当事人积极向上的心态基础上,改名开运的效果十分明显。如果当事人丧失生活与奋斗的信念,即使改了名,新名字的暗示诱导效果也不能立竿见影,需同时调整心态增强意念力,才会带来满意的效果。

姓名信息对人产生心理诱导力,在现代心理治疗中也被充分应用。心理医生针对患者的心理疾病比如自卑症、抑郁症,对症下“药”,在治疗中让患者每天坚持自呼本人的姓名。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在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再用此法配合治疗,患者康复的速度就会加快。在现代心理潜能开发培训中也时常利用姓名信息,当事人在称呼本人姓名的心理诱导暗示下,培养出“我一定赢”、“李四一定成功”的潜在的内驱力,使自己不畏艰险地朝设定的目标自发地冲刺。人活着,一生不如意之事常有八九,因此每个人都要向命运挑战,有志之士在人生旅途中不妨巧用姓名信息的传递升华作用,来激发出自己的心理潜能,这样就会在人生的战场上“横扫千军如卷席”。综上所述,心理暗示原理是姓名信息对人产生积极作用的重要依据。

姓名能够启发人的智慧

姓名虽然是由几个汉字组合起来的,但是每个字都具有神奇的力量。因为汉字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产物和结晶,是具体的文字全息符号,是奇特的灵性符号,它因具有“字形藏理,字音通意,同形同宗,同音意通”而久盛不衰,独矗于世界文字之林。草木秋死,松柏常青,汉字是举世公认的最有价值的字符。

中国汉字与其他国家的文字截然不同。汉字的单字有单字的内涵,不仅有表音、表形、表义的功能,而且有其他更重要的功能(详见后文论述),单字组合起来又有多层信息,每一字都体现出《周易》所揭示的宇宙全息规律,包含着科学知识和文化信息。

汉字由图形变化为图画符号,由图画符号变为字形文字,由复杂变为简单,凝聚了中国先人对社会与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体味的精髓。现举“幸”字说明。

从“幸”字演变的历史可知晓:先人创造的“幸”字恰好是对不幸之事的描述与对摆脱痛苦的追求。“幸”的甲骨文(见字形1和2)与陶文(字形4)都是手梏的形状。手梏是古人用木头做的手铐,用途与今天的金属手铐相同。甲骨文(字形5)就像双手被铐住了。考古学家从地下发掘出的远古时期的陶俑中,就有两腕被锁梏的人,那个梏和“幸”的甲骨文字形完全一致。“幸”的字源是将人的两腕夹人中间有圆孔的木板中,用绳子绑紧两端,原形如字形3,后来“幸”字慢慢衍化成金文(字形6)、小篆(字形7)的模样了,但意思仍然相同。许慎说:“幸,吉而免凶也。”

清代著名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对许慎的定义解释为:“吉者善也,凶者恶也,得免于恶是为幸。”庄子讲过一个故事,说有个会看相的人叫季咸,给列子的师傅壶子相面,第一天说壶子快死了,第二天告辞时说:“幸好遇见了我,师傅得救了。”

这个“幸”就是免于灾难意义上的使用。

正是先人对被囚禁的体验与观察,想到失去自由的人更渴望自由才赋予了“幸”字幸存、侥幸、幸免、庆幸、幸运、幸亏等解释的深意。“幸”除了上面的意思外,过去帝王与女子同房也称“幸”,这样的引申义体现了古人的幽默与智慧,帝王的阳具似手,被宠妃锁进了似梏的阴道里,阴阳交欢,双方体验出“幸福的情爱”。

由“幸”字,我们悟出一个哲理:人生而求幸,却无不在枷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副会长李敏生教授,在其所著《汉字哲学初探》一书里写道:“人的主体性、独立性,人的自我意识在汉字产生时就已经显得很鲜明、生动。”现从“幸”字的演变史中,我才真正领悟这句话。李教授在书中又指出:“统治中国语文界近百年的流行观点——‘汉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论抹煞了汉字对语言的超越这一重要的历史事实。”萧启宏老师在其著作《汉字通易经》中强调指出:不能把汉字仅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汉字是负载着科学知识和哲学思想的全息符号,是人体潜能的信息符号。汉字不是脱离现实事物的纯主观的东西,而是具有记录人的思想,创造并反映现实的一切概念的能动的力量……汉字是能动的,它对语言、人的思维具有改造的能力,即升华、提高、精炼、概括等能动的作用。

我们现在明白了汉字不是一个抽象的死躯壳,不仅仅是被动、孤立的记录符号,它具有启发、调动意识的能动性。

正因为汉字的这种功能,汉字才有灵性的威力。

心理学家所做的一项有趣味的实验又证实汉字开发人类的智力与思维的神奇功能。心理学家们曾在上海对中美儿童进行智力对垒实验。中美儿童在智力对垒时,12个项目中,中国儿童有10个项目得分最多。是中国儿童天生比较聪明呢?还是不同种族的人大脑功能上存在着差异呢?都不是。

专家们认为这是因为中美各自文字系统的缘故,汉字在启迪人类智慧的领域内具有神奇的特异功能。

因此,汉字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功能,即汉字具有调动人的意识能动性、启迪人类的智力与思维的特异功能。比如,对“武”、“公”、“笑”字,萧启宏老师在其著作《汉字通易经》中作了如下解释:

武(w)

止戈为武,双意并出。

非戈不止,穷兵非武。

武音通吾,手戈我出。

舞枪自卫,天地不诛。

武字,其形从止从戈,表示了两层意思(双意并出)。哪两层意思呢?一层意思是“非戈不止”,要想消灭战争,只有通过正义战争;要想消灭核武器,只有自己拥有核武器,以武制武。

同类推荐
  • 用故事培养孩子好习惯

    用故事培养孩子好习惯

    《用故事培养孩子好习惯》精心选择了一些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故事,这些故事有些流传了很久,有些则是在海内外广泛流传,它们犹如一面的镜子,让你的孩子能很容易地看到自身的坏习惯,并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要小看这些故事,它们可能是我们小时候。甚至是我们的父母那一辈小时候就听过的故事。衷心希望这《用故事培养孩子好习惯》,能帮助家长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让他们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 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

    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

    好奇是成长的原动力。在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发明发现都与科学家小时候好奇心强密切相关。 愿意思考、喜欢探索是孩子的一种天性。每个健康的孩子都会这么做的。对许多家长来说,孩子的问题是许多欢乐和烦恼的源头。那么,如何面对对什么都充满好奇的孩子?善意的谎言或者是支支吾吾的解释?其实都不必要。本书作者辑纳了孩子最常提出的一百多个问题,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生长发育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回答,并请专家进行了分析和点评,无疑是一本父母必备的“问题宝典”。
  • 曾颖:陪女儿看花开花落

    曾颖:陪女儿看花开花落

    国内知名专栏作家、传媒人和天涯名人、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者曾颖写给女儿的书,一位父亲的情商教育手记。全书由七个部分组成:分别以“爱”“责任”“亲情”“完美”“宽容”“能力”等为主题,以故事的形式,讲育儿的体会和感悟。其中穿插有由国内著名漫画家孙邦彦创作的54幅与文章内容相配合的彩色铅笔卡通画,令读者在轻松有趣的阅读中感受一位善于思考与联想的父亲文笔和情感的魅力。
  • 磨刀石:专注与圆融解码

    磨刀石:专注与圆融解码

    一个困扰千千万万学子的热点问题;一个关乎每个家庭幸福的热门话题;一部历经十年读书炼心的生命感悟。作者花费十余年时间,以独特的视角撰写的这部关于有效家庭教育问题的著作,可以说是家庭教育百花园中的一朵既朴实又艳丽的鲜花。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倡导的借助心智修炼驯服精神、培养智感与西方先进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 父母新知: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父母新知: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孩子的成长道路是曲折坎坷的,从牙牙学语、缓慢爬行到会认出爸爸妈妈、蹒跚走路,再到学会摆弄玩具、做游戏、独自过马路、乘车、骑车等,期间其实一直是危险与成长并存的,需要家长的引导和教育,让孩子知道一切的成功和幸福都不是轻易得来的,而是建立在安全基础之上的,父母要将对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作为生存的首要技能。
热门推荐
  • 你未嫁我不老

    你未嫁我不老

    《你未嫁我不老》内容:身为宋小丫的男性好朋友,在宋小丫失恋这天起,朱一洋化身失恋侠,誓要拯救这个被失恋打败的十年好朋友。但这种幸福也会遭遇逆袭,朱一洋的学妹沈佳莹欣赏并爱着他,但朱一洋把这份爱当成单纯的兄妹情,因为他不能爱上她,他怕一旦爱上,宋小丫会孤单……
  • 甜到齁豪门长媳惹不起

    甜到齁豪门长媳惹不起

    他总是喜欢亲昵的叫大宝贝儿,温柔而宠溺。她喜欢被他抱在怀里,叫他一声老狐狸!别人眼里的顾思晨,身份尊贵,虽有着一张倾世容颜,性子却阴晴不定。绝对上一秒晴空万里,下一秒狂风暴雨!项思雨打量着坐在对面的顾思晨,“不知顾先生找女人可是为了撑门面?”坐在顾思晨两边的人倒吸了一口冷气,不禁抬手擦汗。然顾思晨挑了眉眼,瞧了眼好身材好样貌的项思雨,皮笑肉不笑的回了句,“嗯,本人身残志不残,所以你要不要考虑一下,替我撑撑这门面?”“好处是什么?”“除我一人之外没有人再敢对你指手画脚,如何?”“我若要翻天覆地夺回属于我的一切,你可愿意帮衬?”“只要你愿意站在我身边,我便愿意为你付出一切,乃至生命!”“成交。”就为了他那句,除他一人之外再没有人敢对她指手画脚,便让她动了心。本文,主要讲述一个铁骨铮铮的大叔,爱上顽皮小丫头且助她站在巅峰之上的爱情之路。说明:本文甜宠,有爱有斗,有宠有虐。
  •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运筹帷幄的谋略家(4)》本书分为荀攸、吕蒙、诸葛亮等部分。
  • 好孕临门

    好孕临门

    2009年最温暖最爆笑的怀孕小说。 经过七八年的丁克婚姻,李享在丈夫出国工作的前夕,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 她知道,如果不生下这个孩子,以后她可能会没有勇气再要一个孩子了。 身边和她一样的丁克朋友们、远在国外的丈夫,都殷切地盼望着她能生下这个宝贝来。 无奈中,心怀胆怯惶恐地,李享接受了怀孕的事实。十月怀胎的过程中,她经历了很多事情:对小孩子一直心存恐惧,可不得不做一段时间的临时“妈妈”;挺着走样的身材,去面对曾经的仰慕者;男同事看她的眼神,也有了微妙的变化……
  • 记得我的小任性

    记得我的小任性

    选择性失忆?健忘症?一个人受到外部刺激或者脑部受到碰撞后,引发失忆症或健忘症,但到底是真的失忆还是真的忘了,这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如湘跟劭祺在网游里认识,谈了半年的网恋,之后约在现实生活见面,没几次的约会下如湘就被劭祺给打包带走了。如湘闹起脾气,耍起任性,劭祺都能一一化解?怎么化解?劭祺有选择性失忆?怎么一回事?如湘一次意外,却罹患了少数的健忘症,身边的人该怎么办?如湘难道就要这样度过一生?
  • 快穿之死亡降临

    快穿之死亡降临

    孟夜不想死,所以他听了司叶的话,谁知道,司叶带他见到的远比死亡更可怕,一个又一个世界的串联,他们披荆斩棘,只是为了活下来,可是,当他们自不量力的撕开这些看似恐怖的外壳,才发现,现实是更加残酷的。现在人类认识了三维,但是,他们来自四维空间。
  • 我在万界当黑商

    我在万界当黑商

    作者:他们多说你是个黑商,你认为呢?张源:(我为什么黑商你不知道?)作者——默默拿出砍刀:好好说哦张源:肯定是他们嫉妒我比他们优秀还比他们帅,另外都是我的错,不管作者的事,对不起!(咳咳,还满意吧——流汗)作者——默默收起刀:谢谢你的回答,再见~本人萌新不喜勿喷,欢迎您的建议O(∩_∩o
  • 戏曲理论与美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戏曲理论与美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收入作者21世纪以来撰写的关于戏曲理论与美学的文章22篇。第二辑6篇,概述了中国古代到当代戏曲理论的发展历程;第二辑5篇,论述了欧阳予倩、阿甲、张庚、郭汉城等当代戏剧家对戏曲理论研究的贡献;第三辑7篇,阐述了作者关于20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化与民族化的观点,以及关于中国现代戏曲理论的构成、建设的构想,论述了“关目”、“程式”、“行当”等戏曲概念的意义;第四辑4篇,通过论述戏曲美学与中国诗歌、绘画、书法、音乐等民族艺术美学的密切联系,探讨了形神、虚实、内外、功法等美学范畴的意义。书末附有对作者的访谈一篇,记述了作者的学术研究经历和今后的研究设想。
  • 六十种曲义侠记

    六十种曲义侠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乔忠延客体散文

    乔忠延客体散文

    客体散文,是乔忠延多年写作实践的感悟和升华。就是将自己的文字贴近表达的对象去写,在质地上形成统一。作者乔忠延不会停留于一个表达对象,这样,随着表达对象的变化,就可以减少和避免自我重复。《乔忠延客体散文》即精选了一些这类的作品,让读者从不同的文章中具体感受作家怎样跳出重复的窠臼,以提升散文写作的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