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08800000015

第15章 儿童行为教育的谋略(1)

行为是心理的体现,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具体表现。三岁决定一生,要重视儿童的行为教育,不要忽视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让他从小就确立一个好的行为准则。

儿童的行为教育是父母的职责,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子,孩子将来是大学问家还是杀人犯,有部分原因取决于父母此时的教育。中国人在几千年的实践中总结出这样的教育谋略,它告诉家长们要做到:

小处着眼、宽而严正;不要迷信棒教,只知刚强者必遭失败;要有坚定的意志,切勿“船长一多,船就上山”;让孩子有“好汉做事好汉当”的气魄。

遵守这些教育谋略,你的孩子定能成大器。

船长一多,船就上山

《后汉书》上有这样的典故:“道傍作舍,三年不成。”意思指在道路旁边盖住家,往来人士会提许许多多的意见,如果一个个去听,这房子三年也盖不成。因此,在关键时刻要有自己明确的主见,不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自己抓不住主意,就会变成墙上芦苇——两边倒。

因此,在教子谋略上也有一个重要的谋略,即是切忌“船长一多,船就上山”。这句话非常形象地说明,在一艘船上如果有多位船长时,意见就多,那么船就会开上山去,这是非常危险的。

孩子一出世,原先的家庭关系就发生了变化,并且带来了许多的新问题,首先就是护理和教育的问题。随着孩子的诞生而产生新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等等最密切的关系,孩子的妈妈受到自己的妈妈和婆婆的许多告诫,她们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向新妈妈灌输自己的教子之道。

比如种种禁忌,“你不能整天抱着孩子,那会宠坏他的”,“不要让孩子哭闹,那会哭出毛病的”诸如此类。当妈妈的想亲近孩子时就会想起此话,很明显就会发生冲突,这种冲突也会传给孩子。另外,父母辈的教育方式也是千人千样的,对于同一件事,可能有不同的方法。比如喂奶,婆婆说:“不要喂得太饱,不然孩子会呕奶的。”外婆说:“一定要让孩子吃饱,这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新妈妈本身就没有经验,也不知该听谁的,左右为难,无所适从。有很多时候,她的孩子在家里闹脾气,大哭大嚷,一个权威说“该打”,另一个又说“绝不能打”,再一个又说“可偶而为之”;同时,她的感情怒火烧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直希望“把这小混蛋打得灵魂出窍”,在这矛盾重重之下,母亲无法找到反复出现的问题的现实答案:我怎样才能教养好我的孩子。孩子呢,在多位“船长”的导航下,左冲右突,忽前忽后,就像在大海里颠簸,无法把握什么才是正确的。

“船长一多,船就上山”的另一种消极作用是,即使母亲有自己明确的教育方式,但是由于长辈的威严和传统的压力,新妈妈不得不听从他们的意见,但心里又是极大的不愿意。因而当着长辈的面时就按照他们要求的那一套行事,而私下又行着自己的一套。因此,孩子在相同的情形下可能遇到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这样就很容易产生迷惘的心理。

在独生子女的家庭里,船长往往是特别的多,祖父母对孙子特别宠爱,从不舍得打骂,父母虽然也很疼爱孩子,但希望从严要求。因此,在父母责骂孩子时,孩子就跑到祖父母身边寻求保护,祖父母:是有求必应,这把保护伞的作用奇大无比,父母也不能奈何他。“这样的情形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孩子便摸索出“规律”了,变得有恃无恐,父母再严厉也不放在眼里。在这样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是性格骄横、不尊重人的。

因此,教育家们呼吁,在教育孩子时,大人应保持一致性,不要让孩子产生侥幸或寻找保护伞的心理。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应明白,在新的家庭关系中,孩子的父母是最重要的施教对象,不要剥夺新的父母的教子权利,自己只是一种辅助的关系;而父母则要建立自己强大的意识,可以从容地应付祖母或者外祖母的唠叨,这样可使破坏性的相互作用减至最低水平。当然,新的母亲应当和颜悦色地向婆婆解释自己的教育方式,小心地避免伤害婆婆。总之,新的父母要有办法决定如何着手进行教育这个新的宝贵的个体,建立这个有新生婴儿和新的父母的家庭,而不能总是听信别人。

“船长一多,船就上山”,是儿童行为教育的一个重要教训,儿童的行为培养只要来自家庭的教育,如果孩子遇到的是公说一套、婆说一套的时候,他会很本能地寻找对自己有利的一方加以利用,使自己可以为所欲为,学会投机取巧。同时,使正确的教育方针得不到实行,孩子的恶劣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长大以后,这些儿童也会热衷于寻找保护伞而无视纪律法规,他从早年的生活经验中得出的结论是:家规国法都是人制定的,因此也可以人为地改变,只要有强有力的人做后盾,只要有保护伞庇荫,就不用担心什么法律的制裁。这种侥幸心理的膨胀会引致他铤而走险的举动。

因此,在对儿童的行为教育中,对孩子表现的恶劣行为大人们要表现一致,不要奶奶当袒护神、妈妈是慈母样,爸爸是执法者,在情的威胁下,爸爸根本无法执法。即使大人们意见不一,在孩子面前也要保持一致性,过后再商讨改进方法,这样,既维持了做父母者的尊严,也达到了教育孩子的目的。

爱,就意味着责任。“船长”一多,爱就可能变质、变形、变味,永远没法达到目标。

只刚必败

纯刚、纯强,其国必亡,不论是治理国家还是管理人民,只知刚强的必然遭致失败。希特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实行法西斯主义,对人民采取高压政策,在当时的情况下可谓“刚强”了,但是,被压制的人民是不会屈服的,全世界人民一致起来反法西斯,把希特勒之流推上了历史的审判台。刚强和专制是不为人们所接受的,尽管人们慑于它的威力可能盛行一时,但终究会反抗的。

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证明了每一个朝代的开端阶段百姓都比较安居乐业,社会相对稳定,生产力也得到一定的发展。主要原因是统治者采取刚柔相济的统治手段,给百姓以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减免赋税,而不是采取高压政策。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太平盛世“贞观之治”,就是唐太宗在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后,从历代皇朝的兴废中悟出了一条基本道理,“君依于国,国依于民”。他说:“刻民以事者,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唐太宗从“不亡国,不亡身”这个长远的、根本的利益出发,对人民的剥削、对自己的嗜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有效的控制,这就给人民带来了在皇权统治下难得的实惠。唐太宗在位期间,始终遵循不以刚强统治天下的宗旨,贞观初年,各地盗窃甚多,群臣提出用重法治理。太宗大不以为然,说:“民之所以为盗,皆因赋役繁重,官吏贪求,饥寒至身,才不顾廉耻,我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先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自不为盗,何需重法!”他坚持轻徭税,省刑罚,全年判死刑才二十九人,“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

唐太宗深知“只知刚强必遭失败”的道理,在他统治期间,采取怀柔政策,刚柔相济,终于取得了繁荣昌盛的景象。

只知刚强必遭失败的谋略用于教育孩子行为时也非常适用。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在其三四岁时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婴孩时期,父母把他当作完全没有生活能力的个体来宠爱他,在家中的地位可能是至高无上,想要什么便可以得到什么,父母尽可能满足小宝贝的愿望。可是,等孩子长大到三岁以后,父母觉得有必要对孩子严格些,希望他以后会有大出息,便采用一种刚性的培养法,孩子稍不听话便严加责备。可这是父母的一厢情愿,孩子还没有适应这种变化,也没有学会和别人的合作之道,因此,他的感觉往往是父母不再爱他了,他失去了受宠的地位感到很悲伤,容易产生一种破坏的心理以达到引起父母及家人注意的目的。

这就是纯刚、纯强式的教育所带来的破坏性行为结果。

现代很多家长仍然奉行棒教的教育方式,以为这是达到教育目的的最好方法。其实,棒教或体罚的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们所否认,奥地利心理学家布鲁诺·贝特尔海姆,以治疗和训练情绪障碍儿童,特别是自向症儿童而著名,在他的代表作中指出:让我们稍停片刻,以便完成“管教”这个词下定义这一简单的任务。如果你去查《韦伯斯特词典》,你就会发现,“管教”

与“门徒”有着相同的词根。现在的门徒弟子不是让你动辄就打的,他是来学手艺的、与你一块干活,以备将来自己也做师傅的徒弟。这就是“管教”的内含。所以,如果你告诉你的孩子:“你要生了气,就动手打。这是得到东西的好办法。”那他们是会依样照办的。到那时,你又会抱怨在我们的城市里有太多的暴力了。

贝特尔海姆是反对对孩子施加暴力的,因为暴力的后果会深刻地印在孩子的脑海中,曾被人残忍地殴打,打得皮开肉绽、头破骨折的儿童会记录下恐怖、害怕和仇恨这类灾难性的情感的,并会记录下对残酷行为的许可:如果我有你这么大,我会杀了你!日后,这些孩子在相当的压力下,会屈服于这些旧时的记录——他有杀人的欲望,他也有杀人的许可。于是,他真的干了!如果不能及时消除这些心理情绪,那么受摧残的儿童就会一天天酿出大祸来。

当然,这种殴打是相当严重的。家长的体罚或棒教有轻重之别,但是,孩子肉体上的创伤都会产生可能重复再现的暴力情绪。他记录中的指令是:当一切都失败时,就动手!其结果就是付诸暴力。诚然,当孩子还太小不懂得什么是危险时,打屁股也许是唯一能够阻止孩子跑到街上的办法,偶而为之,在这种情况下,这倒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不过,父母应当牢记,用暴力教育孩子叫他不要使用暴力是白费口舌,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当然,父母也有喜怒哀乐,耐性也是有限度的,有时也会忍不住要打孩子,但应当尽可能地避免这种事情发生,让孩子在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下成长,培养美好善良的感情,消除恐惧、仇恨的情绪。对父母而言,应认识体罚实际上是一种危险的行为,而不是在管教的幌子下所应采取的积极态度。

只知刚强必遭失败,刚柔相济、以柔克刚,才是家庭培养孩子行为的正确之道。

小处着眼

儿童行为教育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从小处着眼,父母莫不希望孩子成大器,并为孩子定下很高的目标,指望来日能成龙成凤。但是,很多家长却忘记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对孩子平日的行为教育不予重视,以为那是小事一桩,不足挂齿。其实,孩子平时的行为点滴正是他心理的表现,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构成了行为的总体。有些家长对孩子的不讲礼貌、口出粗言、视若无睹,等到孩子长大后表现出社交场上的缺陷时才大为不满,这时就已经太迟了,孩子的恶劣习性没有得到及时纠正,积重难返。当孩子表现出富于爱心时,家长同样熟视无睹。孩子这一行为任其发展,可能朝好的方面发展,也可能朝坏的方面发展,长大以后可能富有同情心,懂得爱别人、孝敬长辈;也可能变得泛爱多情,缺乏原则性。古人说,“忽视细微,必定遭败,莫不贪强,鲜能守微”。这些道理都说明了要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方可成就大事。

《列子·汤问》篇中,叙述了著名弓箭手飞卫及其弟子纪昌的故事。

纪昌为了学习弓箭术,躺在妻子的织布机下,凝望飞梭,眼睛一眨不眨,练习达二年之久。随后,又去跟飞卫学习射箭,学会之后仍不满足,再去找飞卫的师父甘蝇拜师。甘蝇教他以假想的弓箭,将天空中的老鹰射下来,也就是所谓的“不射之射”。这一技巧竟用了九年时间,在山中苦练才掌握了。纪昌成功的秘诀在于他肯从小处着眼,不忽视细微,以小见大,勤备苦练,终于成就了功名。

同类推荐
  • 杨力谈做好月子不留病

    杨力谈做好月子不留病

    本书是著名中医养生专家杨力为新手妈妈们精心编写的坐月子指南,旨在帮助新手妈妈们科学坐月子,拔除老病根,养出好体质,健康一辈子。书中解答了月子期新手妈妈们最关心的问题,例如,如何在月子期间调理好身体;如何解奶水不足、涨奶问题;如何喂养和护理新生儿等。另外,本书还对顺产和剖宫产妈妈不同的护理方式、哺乳和非哺乳妈妈的不同饮食方案以及新生儿的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的不同方案有详细阐释和指导,是一本操作性极强的坐月子指导书。
  • 教子信札:一部英国的“傅雷家书”

    教子信札:一部英国的“傅雷家书”

    《教子信札》是英国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兼作家切斯特菲尔德伯爵写给儿子的信札。当时作者的儿子远离家乡,去世界各地求学,作者就通过写信的形式,把自己积累的宝贵人生经验传授给儿子,最终把儿子培养成为一名杰出的外交家。《教子信札》是一部教人如何富有教养,善于在社会上处世以获得成就的杰作。
  • 放在父母枕边的书

    放在父母枕边的书

    战元川主编的《放在父母枕边的书》是一部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实用性著作。《放在父母枕边的书》有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做支撑,使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有章可循;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来源于生活的家教案例,有很强的可读性;书中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为家长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思路与方法。
  • 让孩子亲身体验的50件事

    让孩子亲身体验的50件事

    本书从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细节入手,撷取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必须让孩子亲身体验的50件事,以精辟的语言透视了孩子的内心世界,系统全面地总结和论述了让孩子切身体验生活、感知世界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书中让孩子亲身经历的50件事能让孩子在实践中明白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品质是受大家欢迎的,什么行为是被大家所讨厌的……每一次的经历都会给孩子一些启示,或让他们明白自立的重要性,或让他们窥到为人处世的一些小窍门……而这些自身经历沉淀出的经验都将陪伴孩子一生,为孩子以后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 和孩子一起高考

    和孩子一起高考

    8位父母用心翻转孩子命运的故事。一度,这8位烤爸烤妈的孩子离自己的梦想很遥远,但是他们不放弃,坚信付出必有回报。最后,他们与孩子一起圆梦。
热门推荐
  • 破旧的通天柱

    破旧的通天柱

    莫名其妙的,一根通天住插在林寻的身上。还他喵的永不分离。“你可以带我去其他世界么?”林寻兴致勃勃的问道。“呃,也许………”通天柱支支吾吾。“那可以一键强化么?像主神空间一样的那种。”林寻又兴致勃勃的问道。“呃,也许可以……吧?只是暂时没什么资料?”通天柱反问。“那你现在有什么?”“有仇敌。”这是一个挂着通天柱,当着主神空间做系统商的打工仔的故事。
  • 三维信用论

    三维信用论

    信用问题多面且复杂,存在很多认知的盲区。三维信用论是吴氏信用理论的核心。吴氏信用理论把道德精神与社会活动、经济活动不同层面的信用紧密结合,创新定义了信用、剖析与量化了信用、探索分析了信用与经济增长及社会管理的关系,初步搭建了独树一帜、较为完整系统的现代信用理论体系。其框架包括信用资本论、三维信用构成论、信用资本定价论、信用规模与结构及效率论、经济信用化论、信用供求论信用产业链理论、社会信用体系认识论、政府信用监管论、三大征信中心论与多维信用评级论。
  • 狂刀之异世纵横

    狂刀之异世纵横

    万年前的一场大战,席卷整个大陆,使得无数传承失落。少年夜风成长于此,不断的挑战,一步步征途,只为成为巅峰王者!鬼魔三族大战,在大陆掀起了腥风血雨……
  • 王牌冤家,律政首席别乱来

    王牌冤家,律政首席别乱来

    他清俊优雅,却高冷毒舌,跻身国际的高级律师,却不小心惹上号称女王的她……她娇美高贵,却强悍霸道,位列时尚潮流的顶端,却意外碰撞了被称毒舌的他……为朋友抱打不平?因工作被迫交集?还是月老的红线不小心打了个死结……面对她,他搬出了一大堆倒背如流的国际法,面对他,她拿出了大师兄悟空的七十二变。拌嘴,吵架,欢喜冤家?NO,她要玩点新花样。带着三千亿冥钱,毁了他兄弟的婚礼!红酒白酒,灌醉了将其送进夜店的客房!或是偷了他衣服将其困在了游泳池!只是……这新花样好像有副作用……
  • 品读台江

    品读台江

    品读台江,才只开了个好头。地处海峡西岸感潮地带,有活泼源头,有海涌回澜,风景无限,逝者如斯,可别打盹!漏了一组新镜头,便会遗憾凝眉
  • 天地星尊

    天地星尊

    天载万物,命掌乾坤星耀之途,舍我其谁万道光芒耀仙路,唯我踏上一将枯
  • 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天文历法

    古老的中国天文学从萌茅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是从天象的观测到宇宙起源的探讨,还是从星象的占卜到历法的推算,都凝结了中国古代人民辛勤的汗水。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今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有世界上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早的日月食记录、早的彗星记录等等。在历法方面,自秦汉以来,中国出现了一百余种古历,实属世界罕见。《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天文历法》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天文历法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古人眼中的天地、奇异神秘的天象、星象和占星、古代历法、杰出的古代天文学家等。
  • 诸天世界之上

    诸天世界之上

    逆天回来之后的洛灵发誓,无论怎样这次都不会作死,只会躲在暗中默默发育。最后却发现原来一切都是假的,没有逆天回来,只是经历了一次时间线的体验。
  • 重回七零:老公大人,你被捕了

    重回七零:老公大人,你被捕了

    宁苒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替死去的母亲重新活一次。一觉醒来,发现这个愿望实现了,她回到了七零年。嫁给军人,从小护士逆袭为大军医,这辈子过的风生水起……“陆青尧,我们结婚时约法三章,你不准动手动脚,否则离婚。”陆青尧慌张的扶起自家老婆,无辜的看了眼断掉的床。“老婆,乖,我们不离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落日余晖都是你

    落日余晖都是你

    林沛惜死了,是被害死的。林沛惜活了,是被顾墨琛用沉重的代价救活的。从活一世,林沛惜智力情商双双在线,一路手刃白莲花。上辈子她被蒙蔽双眼,爱自己的人为她而死,想让她死的人她护如命。这辈子,她旋转乾坤,擦亮眼睛。“顾先生,听说林沛惜小姐最近天天欺负朋友。”“派点人给她,不然她手打疼了。”“顾先生,听说林沛惜小姐扬言这个星期就会和你结婚。”“立刻马上登记!”